登陆注册
1697200000047

第47章 第二三讲误判去留之间(2)

二是随着年龄与权势的增长,张居正的心态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恶性膨胀,我想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这也是人之常情,你看曹操,我们说他杀杨修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其实我看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老了,随着他称魏王、加九锡、生前的权势达到极致之后,他再也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可以唯才是举、礼贤下士了,他变得越来越不能容人,连荀彧这样他曾经最为倚重的大谋士,不过因为他晚年的时候劝他几句,他就把人家杀了。更不用说杨修这种好议论是非、嘴巴上没有把门儿的人了。

所以但凡权势显赫的,到了晚年没有几个不操切的,这也是种规律。

但我们说张居正晚年的“操切”还有几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地方。

一是张居正不是不知道自己变得越来越操切了。二是张居正变得越来越操切也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张居正在夺情事件后曾经在给好朋友的信里坦露心声说:“浮言私议,人情必不能免……不谷弃家忘躯,以徇国家之事,而议者犹或非之,然不谷持之愈力,略不少回,故得少有建立。得失毁誉关头,若打不破,天下事无一可为者。”(书牍十二《答南学院李公言得失毁誉》)

这段话主要说了三点。

一是我为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声誉,受到很多人的议论和批评,但批评我的人越多,我就越严格,越认真,丝毫不做退步,这就叫“持之愈力,略不少回”。

二是正是出于我这种认真和严格,我自认为才取得了一些建树,这叫“故得少有建立”。

第三,我这种操切、严厉,对个人声誉虽有伤害,但对国家却是有利的,这叫“弃家忘躯,以徇国家之事”,要想真的做出番事业,要想真的让万历新政得出巨大的成绩来,恐怕在个人声誉与国家利益的取舍之间要做一个明确地选择,这个选择做不好,那就意味着一事无成,意味着万历新政半途而废,所以说“得失毁誉关头,若打不破,天下事无一可为者”,也就是说只要能对万历新政有利,只要能对改革有利,只要能对国家有利,哪怕全天下的人都骂我夺情、怨我操切,我也在所不惜!

所以我常说,张居正不仅是个有理想的人,而且是个能够实现理想的人。他在夺情伦理风暴之后已经意识到舆论对他的不利,也意识到整个社会氛围有可能对万历新政造成的不利,而万历新政在这个时期又刚好到了转折还是继续、生存还是毁灭的关口,所以他选择“操切”,是要以一人之力把他的理想——万历新政的改革完成下去。因为古代的中国社会,毕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靠“人治”而不是靠“法制”的社会!

坚决求退

可我们说政治家也是人,虽然张居正为了他的万历新政不惜“弃家忘躯”,甚至“破家沉族”(遗憾的是,他这句话后来真的应验了!),但当万历新政在万历八年之后开始全方位地表现出巨大的成果之后,张居正开始犹豫了。

他开始想为自己留条后路了。他觉得这九年来外除边患、内平叛乱,考成法肃清了官僚队伍,清丈田亩基本完成,国家赋税大幅增加,黄河水患也得到彻底治理,大明王朝正是一派国富民强的中兴姿态,这就是他万历新政的梦想。如今梦想实现,只需维持下去就行了。而他,这时也就可以选择全身而退了。

况且,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政治风雨之后,张居正殚精竭虑,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所以,他开始着手让已经十七、八岁的小万历来亲自处理大量关键性政务,并提出自己要退休养病。

不料这个名叫朱翊钧的万历皇帝,不仅有着强烈的逆反心理,而且还有着不为人知的约拿情结。

那么,什么叫约拿情结呢?

约拿是圣经里面的一个人,他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并且一直渴望能得到上帝的差遣。可等到上帝终于给了他一个光荣的任务,让他去宣布赦免一座本来要被毁灭的城市的时候,约拿却出人意料地抗拒了这个任务。不仅抗拒,他还逃跑了,来躲着他所信仰的上帝。上帝要约拿做这事儿,本来是一种很崇高、很荣耀的使命,也是约拿一直向往的,可一旦理想要成为现实,约拿反而感到一种畏惧,进而觉得自己不行,完成不了这个使命。这种面对成功、面对理想反而产生畏惧与怀疑的心理,就叫约拿情结。

明神宗万历皇帝就具有典型的约拿情结。

他和宋神宗不一样,宋神宗遇到王安石的时候已经二十岁了,已经是成年人了,心智已经成熟了,所以他需要王安石来变法,不论成功与否,他对王安石除了信赖与感激,没有什么过多的心理纠结。

可明神宗和张居正的关系就不同了,他很小就是在母亲与张老师的家长式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尤其是十到二十岁这关键的由少年到青年的十年,他可以说是完全按张老师期望的模式在成长的。而这十年又是人生中发展最快,思想与情感也最飘忽不定的十年。他先是对张老师绝对服从,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又产生了怀疑与逆反,他逐渐认识到天下是自己的天下,并不是张居正的天下,为什么什么事都要由张居正来决定呢?所以他才会逆反,才会在有些甚至是鸡毛蒜皮的事儿上跟张居正辩论、叫板。

现在张居正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放手让他来做,并提出自己要请假养病,可小万历却坚决不肯。他又想起张老师的好来了,有张老师在,他只要每天玩玩享清福就行了;要是张老师不在,那么多国家大事,找谁去做啊?怎么做啊?小万历想起来就犯愁,所以他反复下旨慰留张居正,坚决不肯让他退休。

到了万历八年的年初,小万历在张居正的安排下完成了“耕藉礼”与“谒陵礼”两大标志皇帝成年的重大礼仪。

“耕籍”就是以皇帝的身份,下田耕种,这在远古农业社会是男子成年的重要礼仪,后来的帝王为了表示以农为本的思想,都继承了这种“耕藉礼”。“谒陵礼”就是首次以皇帝的身份,前往北京城郊的天寿山,也就是现在明十三陵的地方,去拜谒、祭祀祖先的陵墓。“耕藉礼”和“谒陵礼”结束后,就标志着十八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正式成年了。

在这两大仪式结束后的第十天,张居正正式地上了一篇《归政乞休疏》。

这篇奏疏里有一段话很有意思,是这样写的:“臣受事以来,夙夜兢惧,恒恐付托不效,有累先帝之明。又不自意特荷圣慈眷礼优崇,信任专笃,臣亦遂忘其愚陋,毕智竭力,图报国恩。嫌怨有所弗避,劳瘁有所弗辞,盖九年于兹矣。”

注意,这段话的一开始有抄袭之嫌。

这句“臣受事以来,夙夜兢惧,恒恐付托不效,有累先帝之明”跟诸葛亮《出师表》中的一句“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几乎完全是一样的,都是说受先帝托付之恩,所以努力尽忠为国,不敢稍有懈怠。这也说明张居正一直是以诸葛亮为榜样的。

但诸葛亮接下来说,正因为不敢稍有懈怠,所以我才要更加努力,所以现在我准备亲率大军出师征讨。可张居正接下来却说正是由于自己为国之心不敢懈怠,所以九年以来,惹下不少非议,也惹下了一身的疾病,所以我现在要正式跟皇帝您辞职!

你看,到这个时候,张居正并没有以功成可以身退作为辞职的理由,而是以“非议”和疾病作为辞职的理由,所以说他怎么会对自己的操切以及操切的结果不清楚呢?所以他在在这篇上疏里甚至很动情地对自己的学生小万历交待了这些年来执政的心态——“惴惴之心无一日不临于渊谷”!那就是说执政的这九年,每天都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啊!

谁又能想到,权倾天下、势压朝野、可谓立下丰功伟绩的张居正这九年来竟是这样一种心态呢!

所以,这就是张居正的政治智慧:功未成时,为了国家,他并不考虑自己的后路问题;可功已成时,为了自己,他也想功成身退。

误判去留

可张居正为什么最终没能功成身退呢?

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当然是小万历和李太后一如既往的强烈挽留。

要知道依赖是有惯性的,从万历新政开始,小万历和李太后就严重依赖张居正,这么多年来,这种依赖都养成习惯了。而且小万历和李太后两个人,一个是孩子,一个是女人,那是依赖性最重的两类人啊!那张居正一直都是拿出宽厚的胸膛“让你依赖、让你靠”,现在突然要抽身而退,那这两人哪能答应啊?所以小万历这时表现出强烈的约拿情结来,就是因为觉得要失去张居正这个依赖惯了的依靠了。

所以小万历和李太后和在夺情事件中一样,不停地下旨不允许张居正退休。李太后甚至对小万历说:“让张先生辅政到你三十岁的时候,你再亲政吧!”

后人都认为这句话大大刺激了小万历,唤醒了他心底对张居正的仇恨与恐惧。

但我认为,这让小万历对张居正的辅政时间产生恐惧固然不假,但对于李太后的这个提议,十八岁的小万历当时也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这说明这母子俩对于国家大事终归要依靠张居正这个事实是认识一致的。

既然小万历和李太后态度如此坚决,认识如此一致,张居正想要抽身而退也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了。

第二个原因就在于张居正自己了。

一则权力场待久了,厌恶固然厌恶,但对权势的留恋多少在张居正心头还是会发挥相当的作用的。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虽然政治改革与增强国防力量的目标已经全部完成,虽然经济改革中的清丈田亩工作也基本完成,但张居正试验了多年的一条鞭法毕竟还没有完全施行。

我们以前说过,张居正的万历新政基本上是以清丈田亩、一条鞭法的经济改革为中心的,另外以考成法的政治改革与稳固国防力量为两个基本点。现在眼见着清丈田亩基本成功,而一条鞭法也因此可以提上推行的议事日程了,张居正要在这个时候离开的话,他的万历新政毕竟还是有遗憾的,张居正也会心有不甘的。

虽然他功成身退是为自己的后路考虑,但在先为国还是先为己上,张居正向来是以国家利益至上的,所以他对于一条鞭法、对于经济改革的最后蓝图,还是很难做到置身事外的。

当然,张居正要退休,那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并不是一时的冲动。要是只是上面两个原因,我想张居正未必事先考虑不到。也就是说,即使有以上两点原因,张居正既然下了要退休的决心,那就不会轻易放弃。可在他上了三次请求退休的上疏之后,他突然打消了退休的念头。导致这一变化的,是一个突发事件,也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三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只有两个字:担忧。

或者叫不放心。

对谁不放心呢?对他心目中的改革接班人——小万历。

万历八年的时候,因为一切都有张居正罩着,所以十八岁的小万历的日子就很清闲。有天晚上,他闲着没事就带着两个喜欢的太监溜到西城去混。这两个太监一个叫孙海,一个叫客用,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整天就琢磨着怎么带小万历玩出花样来。这两人先陪着小万历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又带着小万历仗剑夜游。

在这俩家伙的唆使下,小万历醉酒之后耍酒风,逮着两个小内监让他们唱小曲儿,小内监不会唱,小万历不是仗剑夜游的嘛,就仗剑割了两个小内监的头发,还说这叫以发代首,就算是砍了两个小内监的头。

这事儿被冯保知道了,立即打小报告告诉了李太后。李太后一听大为震怒,想不到自己满怀期望培养的儿子竟是这样一个纨绔子弟,所以她立即请张居正进宫。

张居正一听也极为生气,他也想不到自己满腔心血培养出来的学生、培养出来的改革接班人竟是这样一个纨绔子弟。所以他赶快进宫。

一进宫,张居正就看到小万历正跪在李太后的面前,不住地流泪、磕头、认错,而冯保一脸得意地就站在旁边。

李太后看到张居正来了,拿出一本书,啪地扔在小万历的面前,让他翻到某一卷大声念。

张居正一看李太后扔出来的是《汉书》就知道事情不好。只见小万历翻到《汉书·霍光传》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念起来,当他念到汉代的昌邑王纨绔腐化,不配当皇帝,而执政大臣霍光在禀明太后的情况废除了他的皇位后,小万历知道大事不好了,母亲这意思是要仿照汉代的旧例,要请执政大臣张居正来做霍光,这是要废他的皇位。

小万历读到这儿念不下去了,张居正也赶快跪下为小万历求情,这错就是再严重,也不到废除帝位的地步啊!

后来在张居正的反复哀求下,李太后才算是原谅了小万历。

其实李太后怎么可能废了自己的儿子的帝位呢,他跟张居正这也就是演戏,给小万历一个教训。

可这种教训的方式对于小万历来说可太恐怖了,从此以后,他虽然不乱搞了,但却更消极了。他开始宠爱一个姓郑的十四岁女孩,这个女孩就是后来万历王朝中特别有名的郑贵妇。而从这时候起,郑贵妇就开始逐渐取代了母亲和张老师在小万历心中的情感地位。

从张居正的角度上讲,他虽然是帮小万历求情,但小万历这种类似于昏君的声色犬马的举动,也实在让张居正大出意料之外。他实在想不到他费尽心血培养出来的小万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张居正开始自我检讨,他替小万历就这事拟了一篇《罪己诏》,就是以小万历名义发表的检查书,在这篇检查里,张居正其实是为自己对小万历的教育做出了检查与反省。

可惜,他的反省并不是认为自己的家长式教育没能给小万历以自由的心灵成长空间,反而是认为自己的严格教育还是不够严格、不够细致才导致了这样的结局。所以他痛定思痛,决定不再请求退休,决定要尽自己最后的努力,在小万历的教育再下些功夫。

可惜,张居正并不知道,在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的那个他寄寓了全部期望的学生,他的那个他认为可以做为改革事业的接班人,已经彻底和他决裂了。他越要留下来看着小万历,小万历和他决裂的程度就越深;他越想把小万历扶上马最后还要送一程,小万历就越要摆脱他的束缚,甚至不骑他的马,不走他的路!

所以,我常想什么是悲剧呢?像张居正这样,因为善良,而最终却成就了难以预料的灾难,这就是悲剧啊!

在张居正误判去留之间之后,张居正本人和他呕心沥血打造的万历新政的悲剧终于不可避免地要到来了。

那么,属于张居正的这个时代,最后又会有怎样沉重的一声叹息呢?

请看下集:《人亡政息之叹》

同类推荐
  •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一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一

    本文主要内容为黄爱和旁人铨的故事、林祥谦的故事、施洋的故事、顾正红的故事、李慰农的故事等。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关天培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关天培

    红彝大炮破浪来,狮子洋外声如雷。虎门将军壮谬裔,报国丹心指天誓。兵单乞援援不至,南八男儿空洒涕。贼来蚝境窥虎门,海水腾沸焚飙轮。挥刀赴南惟亲军,一死无地招忠魂。这是一首描绘鸦片战争中清军将士保卫虎门的诗篇。诗里歌颂的那位丹心报国、挥刀赴难的爱国将领叫关天培,是当时广东水师提督。他在奸权卖国、门户洞开的情况下,孤军守虎门,血染战袍,抗击英国侵略者,最后以身殉国,名垂青史。关天培,字仲因,号滋圃。
  • 萨达姆传

    萨达姆传

    萨达姆的生活以及伊拉克现代史已引起人们太多的争议。作者没有回避那些最有争议的问题,而是把萨达姆一生中一些最重要的时刻放在伊拉克及中东地区现代史的大背景下叙述,通过对各种事件和运动等众多历史片段的详尽描述,以及对萨达姆此前不为人知的诸多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细节的披露,用独特而公正的视角再现与剖析了萨达姆不同寻常的一生。
  • 史玉柱传奇

    史玉柱传奇

    曾有企业家这样说,“如果是现在把我归零,我仍然可以再来一次”。然而,史玉柱则是在资产为负数,甚至负得还很多的时候站了起来。应该说,他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经历了“大起——大落——又大起”这样一个完整过程的著名企业家,他创造了一个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史上绝无仅有的传奇故事。
  • 生命的嬗变

    生命的嬗变

    本书汇集了许戈辉与冯小刚、张艺谋、贾樟柯、赵薇、谭盾、姚明、徐帆、斯琴高娃、刘欢的倾心对话,从中发掘他们人生中不为人知的辛酸经历和奋斗历程,展现出他们对于人生、社会的思索与感悟,在轻松的对谈中展现生命的力量,人生的智慧,以及掌控个人命运的力量。带给读者一个思想激荡的饕餮盛宴。
热门推荐
  • 蛮荒神王怒

    蛮荒神王怒

    一辆奇异的公交车,搭载莫言走上穿越的道路,公交车上三十六个诡异的乘客,在异世界之中变成了莫言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奇异助手,三十六个乘客拥有三十六种能力,在魔幻的世界中,将推动莫言走向何方?在兽人族和海族的联手侵略下,莫言带领着自己的三十六天将,立地成神,一怒成神!精彩敬请观看——蛮荒神王怒!
  • 领主空间

    领主空间

    唐云看了眼天界地图,蔑视道:征服天界,不过尔尔别人训练士兵,要练多少多少年。唐云训练士兵,一个念头就练成!别人修炼功法,要多少多少年才能练成。唐云修炼功法,不过一个念头就能练成!别人传授功法,要讲多久多久,唐云传授功法,一个念头而已!
  • 新疆那些事儿

    新疆那些事儿

    神秘西域,蒙尘往事,一个女人美丽与不美丽的记忆碎片,记录不为人知的秘密。总之是美丽与丑陋同在,光荣与梦想闪耀,外带糗事一箩筐。这里没有神仙妖怪,只有真实的凡人。
  • 半生变

    半生变

    灵魂互换,开启不一样的人生,如何面对,是刷脸还是刷脑
  • 一朵胖桃花

    一朵胖桃花

    杨乐乐在一张雕花拔步床上醒来,这是怎么回事?她明明刚刚经历车祸,并且为患有癌症的弟弟成功的索要了一笔巨额赔偿金后才放心地闭上眼睛。也罢,既然来了就要吃成个胖子好好活着。当李显还是二皇子的时候去茶楼喝茶,无意间一双灵巧的小手吸引了他的注意,那是一双如白笋一般的小胖手,然而却是那么柔软灵活,那次他才知道他竟有恋手情结。一场蓄谋已久的相遇,杨家开始受到重视。李显发现这竟然是一只凶狠的小吃货,安静时如云宫仙子,发怒时血染成河面不改色。当列国之间风起云涌,之间的牵连像蛛丝一样摇摇欲坠,而红尘中的一抹胖影是否会随风而去,难知……
  • 多空——笑傲股市江湖的独门秘籍

    多空——笑傲股市江湖的独门秘籍

    在这本书中,法意团队只讲述具体投资方法,他们认为,唯有够具体,才能真正学到本领,看哪一个数据,哪一个指针,哪一个策略,为什么要如此理解,这本书不断回答读者最基本、蹲马步的问题,如果看完这本书后,读者还是一样还没找到方向,随盘感任意下单赔钱,别告诉别人你看过此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书女配棒棒哒

    穿书女配棒棒哒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漫云女子不英雄,金戈铁马独向东。——————一场突如其来的爆炸直接将罗清轰得渣渣都不剩,在异世界醒来,发现身处一本书中。what?我是炮灰!!贼老天,你就搞笑吧!姐姐看上去是像安分守己给人当炮灰的吗?NONO!堂堂卧界第一把交椅可不是白叫的,看姐如何自救。罗氏生存法则第一条———“苟”。罗清直接趁剧情还未开始,拐跑了丫鬟,半路还捡了个包子,开开心心地苟在一角做着自己田园种包子的梦(?>?<?)。一朝梦碎!!罗氏生存法则第二条———“厚”。无意中踏足军营,还是个要身份没身份要地位没地位的火头军(`Δ?)!没事,没事,只要脸皮够厚,我怕过谁??一朝打脸!!小事小事,咱还有罗氏生存法则第三条———“装”。俺是个小帅哥,还是个颜值、魅力值、武力值、总是所有值都爆表的男人。俺对男人不感兴趣,请所有的同性自动离本公子三……米……远。某人斜眼:“你确定?”呃………这个世界好可怕,贼老天总想炮灰我,马要吃肉,连狼都会翻白眼。怕怕!Σ(っ°Д°;)っ马:装!银狼:继续装!某人:看你还怎么装!额……………
  • 老地方,等你

    老地方,等你

    宅女江柯柯网上“结缘”阳光大神陆奇,而游戏中的师父竟是现实中的男闺蜜!到底是巧合还是预谋?江柯柯脑子一团糟。
  • 重生从电商开始

    重生从电商开始

    电商企业高管,重生回到大学校园。 面对波澜壮阔、波涛汹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洛修不由发出一声呐喊:爷的青春回来了! Q群:951844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