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9800000001

第1章 双赢是一种生存哲学(1)

现实社会一再向人们昭示:人活着就是在进行一种生存的竞争,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不停息的竞技场。在这种残酷的竞技中,人们不禁要问: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是否要应用于人类社会?面对生存的竞争,人们选择怎样准则:是甘心退出,还是置对方于死地;是同归于尽还是携手合作?

古人饱含智慧的哲理启示我们,要立足于社会现实,在人生的长途中,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摒弃传统那种“置对方死地而后生”的观念,树立共存共荣的“双赢”观念,只有双赢理念,才能走出社会残酷竞争留下两败俱伤的阴影,才能进入由于合作而营造的和谐社会之中。

双赢,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对现实的理智选择,尽管有时我们放弃一点自身的利益;向对方作出一点让步;多给对方一些实惠,但从全局和整体来看,这种少量的舍弃不仅给对方带来更大的利益,而且给自身也带来更大的利益,这就是“双赢”,是双赢理念的最好表现。

双赢,是营造和谐人生和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以双赢理念,与人合作,互惠互利,才能产生社会的和谐,人情的融合。在这样的环境和社会秩序之下,人们才能融于社会,融于生活,与他人共创美好的人生。

一、散见于先哲智慧中的思想光辉

翻开悠长的历史画卷,我们可以看到明智的先哲们给我们留下了多少闪光的思想精华,启迪我们如何生活,指引我们如何在坎坷之途中前进。在激烈竞争的当代社会,重温这些先哲的智慧思想,对我们生活观念的更新,生存行为的定位是大有裨益的。

1.寻找中庸之道的现代魅力

贵和持中、注重和谐的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学说的基本精神之一。不论人们是褒之,还是贬之,其魅力犹在。无怪乎,一些国学研究者认为:在充满竞争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庸之道将成为中国商人的成功法宝,关键是商人在实践中如何理解之、运用之。

中庸之道是儒学创始人孔子早在2500年前,去鲁桓公宗庙观礼时,从一个歪倾的瓦罐获得的感悟。当时孔子问守庙人,为什么不把瓦罐扶正?守庙人说:“这是‘佑座之器’——欹,无水时歪斜,装上一半水就正过来,装满水时,却反而倾倒了。”中庸之道简单、朴实、无华,却意味深长,充满了智慧和辩证法,充满了人生的哲理。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给中庸之道作注曰:“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四书·中庸》)令人遗憾的是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之际,中国的许多古代优秀文化被糟踏,被曲解,把中庸之道诠释和演绎成处世圆滑、缺乏个性、毫无主见的代名词,受到人们的批判。其实,正本清源,中庸之道是一种境界,一种水平,是一种对平凡的超越。如果敢于竞争、敢冒风险的现代商人能够真正感悟到中庸之道的真谛的话,那么,他一定能在商场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现代中庸之道,并不否认竞争,而是强调竞争中的和谐及和谐中的竞争,主张东方的王道,而不是西方的霸道。所谓中,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发了财不要为富不仁,受了穷不要人穷志短;既逐利,又讲义;既不愚忠,也不奸诈;既不让天下人负我,我也不负天下人;既不好高鹜远,也不自暴自弃;不卑不亢,不左不右……世界是平衡的。尽管人的本能是在各项利益的比较中选择自我的最大利益,但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只有在与他人利益的协调中才能实现。商场上决没有只赚不亏的事,暂时的亏,有时会带来长期的赚;一时的赚,有时会引来不断的亏。商界的竞争不能走向血淋淋、赤裸裸的极端,也不能无所用心、随波逐流。而应中庸着点、悠着点,保持一颗平常心参与竞争。没有竞争的和谐和没有和谐的竞争都是不完备、不正常的。

中国古代有个商人的故事,说的是有两个商人,一个漫天要价,一个拼命杀价,各执一端,互不相让,不但生意不成,而且唇枪舌剑,互伤情感。这时走来一个第三者,分别让买卖双方的手伸进自己的大袖筒里讨价还价,一杀一抬,一砍一让,生意成交,买卖双方皆大欢喜,中间人也从中赚了一笔。居中者有利可图,有钱可赚,足以说明,心凶则命穷,心狠则财短。

现代商务谈判中最核心、最棘手的环节是最终的价格谈判。一方总是通过阐述各种各样的理由,表明所开的价是如何地合情合理,如何地优惠让利;另一方也总是摆出为谈判所收集的各种市场行情,表明这样的开价是如何地无利可图。其实,谈判双方都有一本账,心里都有上、中、下三种对策。只要双方是理智的、客观的,只要能在中策上达成生意,双方彼此是会认可和满意的。因此,中者成也,端者败也;中者和也,端者裂也。有些商人非常精明,能言善辩,这无疑是能人高手。但是,在接近最后成交之际,仍无视大局,据理力争,往往会因小失大。因为,你的中上,必然是对手的中下,这种中下会引发对手的失败感而放弃这笔生意。高明的商人常常是精明与爽气兼备,最后的爽气者名利双获,他使双方都具有成就感,使棘手的谈判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神韵无穷,充满睿智。世界的一切并没有像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每个商人都有一把算盘,想要把对方的算盘珠由你如意地拨弄既不可能,也不现实。保持平衡的心态,左右取中,上下求中,方可左右逢源,上下和谐,立于不败。

2.“和为贵”的哲学理念

常言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现代中国商人的成功之道。

中国有个典故,说的是战国时代,秦(秦国)强,赵(赵国)弱。秦王常常给赵王出难题,赵国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聪明过人,总是在关键时刻帮助赵王化解难题,深得赵王的信任,很快封为上卿。赵国武将廉颇极为不满,认为蔺相如靠张嘴,居然爬到我头上,要给他一点厉害看看。蔺相如则时时躲避廉颇,犹如老鼠怕见猫似的。对此,许多人困惑不解。

蔺相如对手下说,不是我怕廉颇,而是为了赵国的利益。秦国之所以对赵国不敢轻举妄动,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将相不和,秦国必然有机可乘。廉颇知道这一切后,深感内疚,并负荆请罪。此后他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将相和,邦国兴”。这是就一国而言。就一个公司或企业而言,如果能内部和谐、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么,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中国有句老话叫“一个好汉三个帮,一道篱笆三根桩”。一个人能力再强、本领再大也不可能孤军作战,独闯天下。个体单干,永远成不了大气候,有人说,中国人一个人就像条龙,三个人一起像条虫。而日本人一个人时像条虫,而三个人一道像条龙,无怪乎日本人自称为“大和”民族。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为贵”思想,居然成为日本的民族精神,成为日本商人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思想支柱。

在现代社会商人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个性。人的本能是乐于个性的展示和情绪的宣泄,随心所欲是痛快的。但是,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尊,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在乎别人就是在乎自己。宣泄的痛快往往会带来宣泄后的痛苦,创造和谐不容易,引起矛盾和冲突则易如反掌。要筹办一桌宴席是复杂的,要掀掉一桌宴席是简单的,合作是一种人生缘分,应该珍惜之。但是,正如《三国演义》开篇之首所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与人合作必然有矛盾,有分歧,尤其与能人合作,大家都有自尊心,不可随心所欲。在商战中,能人自有能人的价值,看到能人的价值的商人是有远见的,能吸引众多能人一道合作的商人是高明的。“士为知己者死”,是中国能人的共同特征,作为业主的商人应虚怀若谷,方能容纳百川。要王道,不要霸道。

现代商人的和为贵理念并不是不讲原则,没有冲突。同一个公司发展计划、同一个销售策划,往往有几种不同的方案,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意见,只有充分地探讨、比较、权衡,才能从中择优,统一思想。在商场上,“一言堂”或“言而无策,议而无决”,独断专行或凡事和好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有分歧才有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产生更好的意见和方案。商人应该具备发掘下属才干、归纳下属思想、调动下属积极性的能力,使合作者和员工既能保持良好的个性和创造性,又能形成合力和“和力”。

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曾与田岛先生(曾任索尼公司要职)为工作之事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田岛先生愤然提出辞职,他不愿意呆在一个意见相左的公司里。一般人是不能容忍这种冲突的,但是盛田昭夫则说:“如果您和我在所有问题上都意见一致,那我们两人才完全没有必要在同一个公司效力,我们当中才真正有一位要辞职的呢。索尼公司之所以能不犯错误,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不正在于你我之间的意见相左吗!”为了公司的整体利益,任何事都能求大同,存小异。因为同在一个利益共同体内,分则两败俱伤,和则相辅相成。

贵和是理念,没有这种理念,一个系统很容易崩溃。当然,分与和的把握是商人水平的体现,判断分与和,最忌情绪化,图痛快。当然,有时候果断的分,也是为了更好的和,关键是决策者的理性定笃。

3.以义为利的处世哲学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咨询孟子:“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这就是义与利的关系及以此处世原则的最早的来源,虽然人们对它们的关系及孔子、孟子的话有不同的理解,但以义为利的思想是他们思想的内核,并为后世接受而运用于实际的准则。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般应理解为统治人民的管理者(君子),应该明白如何分配成果才合理,才合义;而被统治的劳动者(小人),只知道自己能得多少利。管理者知道“义”的原则,所以不能随便取利,“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论语·宪问》),如果不合理,那么再好的东西也不要,这就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孟子回答梁惠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也不是“重仁义轻功利,重伦理轻经济”的意思,首先梁惠王所说的“利”,赵歧、朱熹都解释为“富国强兵”,显然是指公利。因此,孟子那句话的意思应理解为“梁国的富国强兵并非先务,当务之急是推行仁义”。因为“苟为后义而先利”,就会造成“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的后果。从全文出发,那“上下交征利”,是指上下级之间互相取利,也是指各级官吏交相向百姓榨取财利。这样就失掉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必然激化各种矛盾,导致国危。孟子主张的“先义”,就是关于经济秩序的政策或制度。而他所谓的仁政,也以正经界,均井田、“分田制禄”、“制民之产”为中心内容。农业则征什一之税,商业则“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任人民以时捕鱼采樵。这些关于生产、分配方式的主张,是孟子游说诸侯的中心议题,据孟子对仁义关系所下的界说,也可知其属于义的范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仁是居心之安宅,而义是所由的道路。则知以仁爱为原则的王道仁政,所由实现的道路,正是通过制定有关生产与分配的政策或制度,也就是由义来实现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儒家重义,就是看重与“利”有关的合理的生产与分配的政策或制度,轻利,就是轻视那些与合理的生产与分配制度相抵触的那一部分私利。笼统的认为轻利是不要利,或者以为利不重要,可有可无,这不是儒家的思想。

其实,儒家看重公利,孔子对老百姓主张实行“富之”的政策,提出“因民之利而利之”,这就是兴公利。也说“义以为上”,重视的正是国计民生的经济制度。孔子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所要推行的也正是这一“因民之利而利之”的政治经济主张。孟子主张“制民之产”,通过“薄税赋”等政策使民“富”起来。他又提出:在市场上划出地方免税提供给商人储藏货物;如果货物滞销,就依法征购,不使积压;在边境口岸设立关卡,对往来商人只稽查不征税,以发展商业。所有这些,都说明孔孟十分看重公利。他们的“重义轻利”是针对统治者说的,是要求他们以仁义为重,不与民争利。孔子十分痛恨统治者们为了私利去搜刮民脂民膏,为了私利驱赶民去当炮灰,发动不义之战。他把这种行为斥之为“苛政”,并说“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他要求统治者对老百姓“敛从其薄”(《左传(哀公十一年》),当冉有为季氏“聚敛”时,孔子不仅骂冉有“非吾徒也”,而且发动其弟子对冉有“鸣鼓而攻之”(《论语·先进》)。孟子把陷民于饥寒的统治者骂为“率兽而食人”。《孟子·离娄下》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又说“爱人者,人恒爱人”。这些话都是从维护统治地位出发,告诫统治者重义轻利,即注重仁义,注重民利,不与民争利。它体现了儒家王道政治的基本要求。

儒家尚且重义轻利,即注重仁义,注重民利,不与民争利。那么,我们共产党人更是应无一己之私利,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实利。今天,我们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就是看人民是不是得到利益,人民是不是满意,人民是不是拥护。如果是,则双方满意,谓之双赢。

同类推荐
  • 求知与奋进(漫漫求知路)

    求知与奋进(漫漫求知路)

    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本选题献给想把孩子培养成才的父母们,献给看不懂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按成人的想法生活和学习的父母们,献给不想让孩子变成冤家的父母们,本丛书是帮助父母从本质上认识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成长规律,把握系统爱育方法的通俗读物。
  • 富同学穷同学

    富同学穷同学

    10年前,穷同学、富同学在同一起跑线上;10年后,他们一个穷得叮当响,一个风风光光的,为什么?穷同学有一堆靠不上的朋友,富同学不断整合人脉。穷同学总是很倒霉,富同学总有好运气。穷同学上班=养活自己,富同学上班=投资自己。穷同学将课本还给老师,富同学不断学习提升。危机时,穷同学怨天尤人,富同学趁势赚钱。穷同学朝不保夕,不敢退休,富同学35岁年轻退休。该书涉及理财的方方面面,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例,展示了清晰的财富路线图。如果,读者对未来还有期待,就请翻开本书,从现在开始,一切都来的及!
  • 青少年成才攻略——挖掘苦难的宝藏

    青少年成才攻略——挖掘苦难的宝藏

    本书围绕苦难是生活的宝藏这个主题,通过与之相关的古今中外的小故事帮助青少年朋友们正确认识苦难以及如何挖掘苦难这块人生的宝藏。
  • 有一种智慧叫手段

    有一种智慧叫手段

    《有一种智慧叫手段》介绍的七种手段,是从古今成功人士的经历中总结出来的切身经验,虽然简单,却招招实用。只要悟通其中任何一字,安身立命即可无虞;只要悟通其中二三字,必有一番成就;若是七字精通,必可挺立于凡俗之间,成为众望所归的人物。
  • 慧眼看透人心

    慧眼看透人心

    人是复杂予盾的综合体,但也是信息之源,观察可以为我们认识一个人的真实面目提供依据。用一副好眼光去识人,察人于微,从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上看出一个人来。这说明识人之道还是有迹可寻的,能够洞察一个人的内心而取得先机的确是一种智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密切、频繁。而要想在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了解别人的真实心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一个人,洞察他深藏不露的内心玄机,并采取相应的交往方法,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建立人脉、成就事业必备的生存技能。
热门推荐
  • 暗黑破坏神之毁灭

    暗黑破坏神之毁灭

    百族亲王的奇幻暗黑大陆战(jie)斗(cao)毁灭史。
  • 第一个进门的少年

    第一个进门的少年

    M大音乐系C班教室内,我从未这么慌过……沈小溪眼睛都不带眨地盯着门口,我也紧张地汗流浃背。我就不应该在昨天和沈小溪喝酒。回忆...
  • 踏碎这一场

    踏碎这一场

    “回想当年,摇尾乞怜,人欺我,负我,连现实都负我,那么,我又如何去逃避,不如就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后我依旧是团宠

    重生后我依旧是团宠

    本文马甲超多,男强女强,男女主双洁,苏爽甜。(绝对不虐,无小三,无误会)重生前,顾浅落是个白富美,却因被保护得太好,成了个傻白甜。最后被闺蜜背叛,家人被陷害,凄惨死去。重生后顾浅落决定做自己的女王,什么渣男,绿茶婊闺蜜通通跪下。却不料招惹了某只难缠的大灰狼。(第一次写文,还是枚学生党,更新时间不确定,学习为主)
  • 穹顶世界的剑

    穹顶世界的剑

    穹顶之上,巨大的[Gather核心]吞吐着灵能潮汐。穹顶之下,怀揣着对外界美好环境向往的人类。大自然,和蔼的母亲,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存在。大自然,可怕的恶魔,摧毁了一切破坏她的存在。阳光、云彩、落雨、飞雪。灯光、废土、巨塔、辐射。穹顶之外,最原始的报复!穹顶之内,灵能强势觉醒!突破自我,找寻真我!灵能觉醒,逆转现世!!
  • 是谁偷走了时间

    是谁偷走了时间

    那一年,她刚出生,他3岁,他们定下娃娃亲。那一年,她3岁,他6岁,她第n次打架被他出卖。那一年,她5岁,他8岁,她缠着他问未婚夫是什么?那一年,她11岁,他14岁,她把收到的第一封情书拿给他看。那一年,她14岁,他17岁,他要去外地上学,他们被迫分开。五年后,他学成归来,带着女朋友华丽回归,却不知她整整等了他五年。五年里,他们各自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间悄悄溜走,看时光偷盗者如何转盘?!
  • 绝世神王逆天路

    绝世神王逆天路

    看男主龙战天是如何一路装B装到天,天下所有,尽归于吾。
  • 九阴九阳

    九阴九阳

    虽然阴阳也能相生,然而九阴与九阳却难以共存。一个身怀少林易筋经与九阳神功的武林高手,面对着无意中得到的九阴真经,却经不起诱惑。阴阳相克也能相生,所以他赌上了,可走火入魔却是他的结局。人死了,可生命却没有结束,因此,落入了另个世界。然而,当他醒来时,却发现自己是一个身患九阳绝脉世家少年,心中唯有苦笑。九阳绝脉,是练武的废柴,可他却不这样的认为,因此,他开辟出一条全新的武学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