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44300000029

第29章 乡村教育——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的外部引导(5)

公共精神意味着一种“让公开事实接受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监督”的秩序建构原则与价值理念。乡村教师的公共精神,其本质是知识分子的公共精神。许纪霖先生说,知识分子应该“从公共立场和公共利益,而非从私人立场、个人利益出发”,对社会和人生中的重大问题主动思考与自觉行动。具体来说,乡村教师的公共精神体现在:作为乡村文化与农耕文明发展的引领者和化解各类矛盾的劝说者,乡村教师要利用文化素质优势,弘扬民族精神和真、善、美思想,启蒙、开发与引领乡村文化的精神与灵魂;乡村教师要及时发现那些微小的、难以被人觉察的希望,引导他人走出困惑与迷惘;促进异质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倡导宽容,实现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他们应具有批判现实的意识与担当精神,就当前社会热点问题阐明思想,发表评论,表达意见;同时具有为公众服务的精神,以自己的良心、普世的价值观主动发现、提出并解释社会问题;积极参与乡村社会决策的制定,通过分析、研究某些特定社会问题的指标体系,从个别敏感性指标的异常变化中预示、发现和确认出某些社区问题,或者说,当出现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或者是潜藏的危险,但是他人往往又发现不到的时候,乡村教师就要以敏锐的观察力发现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制定相应的预防性措施,从而缓解、控制或消除不良问题及其根源,确保乡村社会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2.培养乡村教师关怀乡村文化的自觉

在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过程中,乡村教师确实应该起着主要作用,然而,如今的乡村教师却经历着艰难的文化困境。乡村教师虽然是从乡村中来,但是,他们接受的却是乡村基础教育中的“跳出农门”的城市化教育,并不懈地为成为“真正的城市人”而努力着。他们在成功跨出乡村大门的第一步之后继续在城市文化的环境中接受高等阶段的再教育,最终在城市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之下完成了他们的文化积累。从表面看,乡村教师是农村“城市取向”教育的受益者,因为他们拥有了城镇户籍而摆脱了农民身份,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他们同样是城市化教育的半成品或者失败者,因为他们仍然生活在城市环境的边缘,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城市文化的精髓,他们感受到城市文化的现代与文明、积极与进步,却又被城市文化所抛弃而不得不长时间甚至一生都生活在乡村。

在目前的情况下,乡村社会并不需要那些高学历、低素质的教师,处于文化困境中的乡村教师也很难担当起重建和传播乡村文化的重任。只有那些真正具有对乡村社会亲近的情感,并能用心从事乡村教育事业的教师,他们才是乡村教育真正值得信赖的薪火。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就要培养乡村教师必备的“乡村素养”,与乡村文化进行对话与交流的自觉。乡村教师只有对乡土文学、乡风民俗、乡土伦理以及现代乡村发展保持热爱并理解,才能切实地给乡村文化以价值引导。换言之,那些能够真正理解乡村社会发展现状,理解农民与乡村少年的生存境遇,并能够扎根于乡村社会,有远见、心智活泼的教师,知道并善于吸收乡村社会的教育资源,在开启农民与乡村少年知识视野的同时,也能够引领农民与乡村少年的乡村情感与意识的全面孕育,引导他们正确理解乡村世界,从而让他们不仅仅生活在对未来“跳出农门”的盼望之中,而且让他们尽可能地生活在当下,真实地生活在他们所栖居的乡村环境中,并且亲近他们当下生活的世界。

乡村教师关怀乡村文化的自觉还应建立在其关注乡村生活世界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之上。走向生活世界是乡村教育的本质要求。“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生活世界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是人们从中获取生活资料、获得生活经验,并形成传统习俗、经验常识、伦理秩序等社会文化的生存场域,是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之上的自觉文化环境。生活世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基础,是学习书本知识的“消化酶”,它们具有“活化”知识、提升认识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乡村教师只有真正参与到乡村文化生活并与所有乡村成员“彼此熟识、相互指教、共同学习、共同劳作、共同生活”,才可能实现共同建设乡村文化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与实践体验,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乡村生活情景,把教材的内容与乡村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以模拟生活的手段来展现情境,通过创设情境达致沟通,增进学生对乡村文化的形象理解。通过走向生活世界的乡村教育,不仅要使乡村青少年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熟练的农业生产技能,还要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公允的情感态度、雅致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乡村文化的魅力和乐趣。而以乡村生活为研究主题的教育形式则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与反思的空间,促使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领悟自然生命的价值以及简单生活的意义,从而弥补科学世界对生活意义、人生价值的忽视。

3.以社会支持促进乡村教师与乡村文化的互动

为了促进乡村教师的文化引领作用,必须给予一定政策、制度上的支持和保障。而目前最首要的问题就是改善乡村教师的生存地位。《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要下决心采取重大政策和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大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努力使教师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近年来,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努力提高乡村教师的生活待遇,但是,乡村教师的生存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调查发现:乡村教师的收入水平大部分在每月1000~2000元,月工资总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教师占8.9%。由此造成的连锁反应则是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较低,他们不安心于生活在乡村,总是力图寻找一切能够离开乡村的机会。因此,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就成为使乡村教师安心扎根于乡村的首要之举。

但是,通过改善生存境遇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并不能必然增加乡村教师与乡村文化的互动。乡村教师毕竟是乡村社会的成员,需要得到乡村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得到乡村社会其他成员的认可与尊敬。因此,政府要做的是积极创造条件使乡村教师参加到乡村社会文化生活中去,使乡村教师活跃在乡间,活跃在农民之中,而不仅仅只是为城市和城市文化服务。这就要求政府在实践层面上,努力构建以乡村教师为主导的村落文化型共同体,充分发挥乡村教师在乡村的知识核心作用。在基本教学设施到位的前提下,应考虑为教师创设图书室、实验室、活动室等可供教师开展学习的空间和条件;应加大对乡村教师出外参加培训或校际教研活动的经费支持和保障;继续开展文化、教育、卫生“三下乡”活动,下大力气建立广播电视网,定期送戏送电影下乡,组织流动新华书店、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等寓教于乐的社区活动、乡村活动,为乡村教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乡村教师负责管理乡村的文化设施与学习组织,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化作用及对当地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三)培养人格健全的乡村青少年

乡村少年是乡村的未来,乡村少年能否健全发展关乎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因此,乡村教育要为乡村少年寻求置身乡村社会的精神之根,让他们把生命之根牢牢地植入乡村社会之中,从小就拥有健全的精神生活。不管他们今后置身何方,都有健康的生命姿态,都有更完全的人生,无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都能不自卑、不自弃,脚踏实地。乡村少年无论怎样地适应现代社会和城市文化,但人与自然的亲缘性、朴素的乡村情感、求知的意向,将始终作为他们生命的内在基本结构,贯穿于他们的人生历程。这就是说,完善的乡村教育一方面为乡村培养和输送人才,培养乡村青少年在乡村生活的能力,使其成为乡村发展的建设者;另一方面则要让乡村青少年理解乡村生活、热爱乡村生活,教给他们作为一个乡村居民的自信、自尊和自强之道,成为乡村文化的守护者。

应该说,当下中国乡村的学校教育立足于国民教育的基本目标,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力图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乡村青少年。如果乡村教育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也未尝不是一种成功。但是,如前所述,我们当下的乡村教育设计,扩而言之,我们整体的教育设计实际上是一种“逃离乡土”的教育设计。乡村只是作为城市文明的参照、补充,作为被城市所“观看”、俯视的对象被排斥在为教育所展开的现代性想象的边缘。现实的乡村学校教育只注重对青少年进行应试教育下的知识性的培养,把乡土社会中的乡村少年同样从乡土社会剥离开来。正如学者刘铁芳所指出的,“今天的乡村少年虽然在乡村,但是并没有真正融入乡村社会之中,自然没有成为他们成长的有效资源。”“当人们,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对生养、培育自己的这块土地一无所知,对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厮守在其上的人民,在认识、情感以至心理上产生疏离感、陌生感时,就在实际上失落了不只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家园’。在我们看来,这不仅可能导致民族精神的危机,更是人自身的存在危机:一旦从养育自己的泥土中拔出,人就失去了自我存在的基本依据,成为‘无根’的人。”由于乡村文化的边缘化,乡村自身文化生态的破坏以及城市文化的肆意泛滥,直接导致乡村少年对自身周边的文化产生冷漠,导致乡村少年与本土亲近性的缺失。乡村少年不再是文化意义上的乡村少年,他们中的多数人急于摆脱乡土的束缚,逃离乡土生活;乡村少年同样也不是文化意义上的城市少年,他们不具有城市居民的身份,无法完全享受到城市文化的精髓,而城市文化既在改变他们也在排斥他们,这种文化冲突造成了一种文化精神上无根的存在。在无根的文化环境中,乡村少年表现出明显的生存无奈与文化自卑。

当然,我们还要注意对乡村少年中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和思想引导。所谓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被留在农村家乡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他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不可否认,近年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被迫留在乡村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由于以城市为中心的外来文化价值极大冲击着传统乡村生活秩序与文化价值,乡村文化精神整体失落。再加之进城务工父母在乡村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缺席,导致乡村留守儿童对乡村社会越来越排斥,精神生活贫乏,甚至呈现出荒漠化态势。据调查,“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自尊较低,有严重的自卑感,对自身的评价偏低。他们冷淡孤独、自卑拘谨、少年老成、抑郁压抑、冲动任性、紧张焦虑、自我中心主义。”有了健全的孩子就有了健全的未来,这就要求乡村教育不仅传授知识,同时还更着手培养乡村少年的健全人格,正确引导和培养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成长目标,避免他们因人格的不成熟而误入歧途。乡村少年健全人格的培养可从两步着手:一是,促进作为普通个体的乡村少年健全发展;二是,充分考量乡村少年当下所遭遇的成长中的阻碍,把乡村少年的发展置于现实背景中,应对由于文化断裂而带来的成长过程中的人格自信的缺失。

其一,乡村教育要培养乡村少年对乡村文化的正确认知。一个人的健全人格建立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有机融合的基础之上。规范的乡村教育体制固然可以开阔乡村少年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却不能够满足乡村少年发展的整体需要。而本土文化则可以相对全面地滋养、孕育乡村少年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提供个体独特个性生长的更多可能性。因为,在教育内容与教育过程中回归乡村,亲近乡村,促进个体与乡土之间的和谐互动,形成乡村少年的乡土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乡村少年积极的自我认同。在这个意义上,地方性知识乃是促进个体自由发展,启迪良知生长,培育创造精神的不可或缺的知识形式。

其二,通过乡村教育积极开展多元文化的融合活动,引导乡村少年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外来文化。乡村教育所传递的文化应该包括人们发展所需要的一切知识,既包括城市文化、乡村文化,还包括现代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以静为基本特征的乡村文化是对以动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文明的必要补充,乡村文化贴近自然,了解乡村文化与乡土价值,可以深化每个人对自然以及基于自然的生活方式的理解,以避免过度地卷入当下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漩涡之中。因此,乡村教育就是要与乡村生活有机联系,将现代科学知识与传统乡村知识紧密结合,将乡村生产、生活技能与乡村情感教育相结合,引导乡村少年确立正确的生存态度与生存价值观,培养他们对于乡村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从而帮助他们摆脱城市文化与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个体生存的迷失。

其三,打破学校教育与乡村社会的隔离关系,形成乡村学校教育与乡村社会的互动,进行双向的知识交流。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能力与方法。乡村教育应该避开功利化的教育方式,引导乡村少年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乡村世界。要珍视个体乡村生活与成长的经历,引导乡村少年在生活实践中积极发现并感受乡村社会的美好。尽管现在的乡村少年不可能全部都留在农村,在未来,他们中的大部分可能选择进城或被城市化,但培育他们的乡村情感有利于回报农村,感恩农村,推进乡村社会的进步和乡村文明的发展。

①刁培萼:《教育文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②宋恩荣:《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170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③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第354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④马长安:《新教材建设中的乡村文化》,《语文建设》,2007年第7、8期,第18~20页。

⑤石中英:《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教育研究》,2000年第12期,第13~18页。

⑥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第231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⑦张济洲:《农村教育不能永远姓“农”:论城乡教育关系的现实定位》,《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第11期,第3~6页。

⑧罗建河:《试论乡村教育的错位与乡村建设主体的虚空》,《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第11期,第69页。

同类推荐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饮食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饮食文化

    本书从饮食探源、饮食思想、饮食礼仪、饮食器具、饮食流派、饮食典故、饮食典籍等方面出发,从各个角度呈现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全貌。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东鳞西爪集

    东鳞西爪集

    本书分三辑:风俗人情、禽兽鱼虫、草木花果。作者从历代画家常撷之入画的某一种题材入手,阐述其文史渊源、民俗特征、审美导向,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同时细说画境、画意、画法、画理,既具有宏观上的认识性,又具有操作上的实用性。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中西文化理解与中国主体观的兴盛:以清末出洋游学游历为实证个案

    中西文化理解与中国主体观的兴盛:以清末出洋游学游历为实证个案

    基于“大历史”和“大教育”的研究范式,构建“中西文化理解”的分析框架,提出“中国主体观”的研究理论模式——偏重以思维衡量标准,即注重考察明清之际到清末时期“中西文化理解”进程中存在的“中国主体”意识的阶段发展与深刻变化,从而深入探析明清之际以来中国思想理论和社会实践的文化基础,探索其中形成与发展的深层根源,进行文本的解读与历史的诠释,阐述内涵特征、递嬗过程与影响作用,由此深刻揭示中国近代化思维发展逻辑形态特征。
热门推荐
  • 重生绝不纨绔

    重生绝不纨绔

    前世他是沪海第一纨绔,只会吃喝玩乐,除了伤天害理的事情,好事没干过一件。家道中落,心爱的人受伤才想起要承担责任,可是事与愿违,昔日的好友却让他走上了黄泉路,临死时许下来世再也不当纨绔的誓言。可能是上天听到了他的祈求,不过重生后的他身份更加高贵,身边美女如云他能否把持的住,他的公司,他的势力会如愿以偿的发现起来吗?前世的大仇能否得报?昔日的爱人还会接受他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七天光阴因你而不孤单

    七天光阴因你而不孤单

    假如你生活只剩下了七天,你会怎么做?是继续混吃等死?还是在最后的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又或者是去追逐那浩渺的希望?广场的见义勇为,奶茶店的相遇,夕阳下的身影,故校的游玩,婚礼的赞歌,雨中的拥吻……一切尽在最后的七天之中
  • 你好命中注定

    你好命中注定

    一切都像平常一样,长相一般的我在某一天来到另一个世界,我叫林微,他叫陈公子,,,陈言,故事就这样开始
  • 天道墓碑

    天道墓碑

    一位少年,因去黄河打捞淤泥,因而引起黄河之中河水倒灌,使其河水干枯,而露出一块石门。。。。。。
  •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本书作者在毕生研究农史的基础上以文化漫谈的形式写成了此书,内容包括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稻作、丝绸、茶叶、水产等诸方面的发展历史。作者以写实又诗意的笔触表达了对传统农业的回顾,同时以学者的人文情怀对现代科技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现状表现出怀疑与忧患。
  • 还是我的糖

    还是我的糖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个追梦的孩子,是最困难的时候彼此唯一的光,后来变成闪耀的星星,你还是我曾经的那颗糖吗?
  • 季节轮换

    季节轮换

    本书作者试图通过梳理尘封的往事,重溯“第三代”诗的流程,仔细探讨一种诗学趣味发生、形成以及几经变流的内在动因和外部条件,弄清作为一个时代精神生活见证的“第三代”诗,在精神、心理和感知方式等诸多方面,所表现出的应变能力和承受能力。
  • 美人太高冷

    美人太高冷

    白莲花说她是奴隶,说她低贱,她便用实力证明,谁才是奴隶,谁才低贱白莲花说她阴险,说她恶毒,她便用行动证明,谁才阴险,谁才恶毒白莲花杀她恩人,想抢她爱人,她便不惜一切夺那王族宝具,干掉白莲花,以此来证明夺我所爱友之人,不可饶恕!伤我亲友之人,杀无赦!【西方玄幻言情,男女主都很强大流,男主专情流,女主不圣母,不苏】
  • 名侦探柯南之叶子

    名侦探柯南之叶子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来到了最爱的柯南世界,还被系统要挟攻略众多男神。夏叶笑了笑,“怎么可能呢?我可是最爱牵红线的了”琴酒“还有货吗?”夏叶“没有了呢!”柯南“小叶姐姐有喜欢的人吗?”夏叶“有啊,你们家小兰姐姐啊”柯南黑脸基德“美丽的小姐,我可否……?”夏叶“打住啊,你再说我下次就把宝石放在水族馆展览了啊,黑羽快斗”安室透“小夏小姐,喜欢吃三明治吗?”夏叶“我喜欢你啊,安室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