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44300000038

第38章 参考文献(2)

59.严士凡:《秩序与繁荣——关于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0.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1.朱新山:《乡村社会结构变动与组织重构》,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62.孟雷:《从晏阳初到温铁军》,华夏出版社,2005。

63.吴敏先:《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4.胡新民:《城市发展与乡村文明》,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65.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6.吴毅:《小镇喧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67.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五、论文

1.苏宁、姚国忠、张家钊:《西方影视文化东渐及其对策研究》,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6期。

2.黄湘莲:《公民社会、公民性与公民文化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包心鉴:《论现代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主体意识》,《求索》,1989年第3期。

4.邓大才:《在社会化中研究乡村》,《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5期。

5.常国良、姜彩丽:《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9年第4期。

6.罗明:《学习陶行知,办好乡村教育》,《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7.魏晨:《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以徐州地区为例》,《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2期。

8.乔晓光:《关于农耕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9.浦永春:《从家族的观点看》,《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10.周明宝:《城市滞留型青年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身份认同》,《社会学》,2004年第5期。

11.彭远春:《论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对武汉市杨园社区餐饮服务员的调查分析》,《人口研究》,2007年第3期。

12.康来云:《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民价值观变迁的历史轨迹和未来走向》,《学习论坛》,2008年第9期。

13.唐魁玉、张妍:《社会变迁理论视野下的人民生活——以30年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变迁为中心》,《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14.胡旭晟:《理性批判·理想主义》,《比较法研究》,1994年第3~4期。

15.衣俊卿:《社会发展与文化转型——关于发展哲学的核心问题的思考》,《哲学动态》,2000年第3期。

16.马长安:《新教材建设中的乡村文化》,《语文建设》,2007年第7~8期。

17.石中英:《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教育研究》,2000年第12期。

18.郭琰:《文化宽容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理论月刊》,2008年第12期。

19.胡重明、马飞炜:《离散与聚合:社会变迁中的桃源文化》,《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第4期。

20.金耀基:《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建构》,《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21.黄永林:《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现代与传统》,《民俗研究》,2008年第4期。

22.孟轲:《略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面临的时代挑战与科学应对》,《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23.王桂兰:《论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理念更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24.王晓升:《强化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主导地位的几个策略问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6期。

25.胡亚玲:《论社会变迁中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6.唐松林:《城乡教师平等对话的可能性思考》,《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27.刘旭东:《对教师“去理论化”现象的思考》,《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23期。

28.赖长春:《社会排斥视角下的乡村教育》,《青年教师》,2010年第7期。

29.袁振国:《缩小教育差距——中国教育的第一命题》,《新华文摘》,2005年第18期。

30.邱国良、王文君:《社会正义的阐释与我国城乡教育公平》,《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31.张济洲:《农村教育不能永远姓“农”:论城乡教育关系的现实定位》,《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第11期。

32.罗建河:《试论乡村教育的错位与乡村建设主体的虚空》,《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第11期。

33.李华伟:《乡村公共空间的变迁与民众生活秩序的建构——以豫西李村宗族、庙会与乡村基督教的互动为例》,《民俗研究》,2008年第4期。

34.孙庆忠:《离土中国与乡村文化的处境》,《江海学刊》,2009年第4期。

35.沈小勇:《传承与延展:乡村社会变迁下的文化自觉》,《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6期。

36.陈付龙:《论我国公共意识生长的文化预制》,《岭南学刊》,2009年第6期。

37.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演变及其对村庄秩序生成的意义:兼论社会变迁中村庄秩序生成的逻辑》,《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38.徐勇:《论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创造性和独特性》,《王忠武:〈农民赋权与村庄善治〉》,《理论视野》,2011年第8期。

39.丁开杰:《好的村民自治与政治文化的“正向”发展》,《长白学刊》,2009年第1期。

40.邹广文、常晋芳:《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5期。

41.马长山:《公民意识: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

42.李先明:《当代中国乡村文化转型的启示》,《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第1期。

43.庞海青:《乡村文化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社会》,2010年第6期。

44.孟召宜、沈正平、渠爱雪:《文化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地理》,2004年第5期。

45.石勇:《被文化殖民的农村》,《天涯》,2005年第1期。

46.吴思红:《乡村秩序的基本逻辑》,《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4期。

47.李政涛:《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发展模式研究》,《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第9期。

48.贺雪峰:《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及对乡村治理的影响——以辽宁大古村调查为例》,《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5期。

49.杜玉珍:《重建乡村和谐之基——伦理道德》,《前沿》,2009年第7期。

50.曾长秋:《和谐新农村视角下道德秩序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

51.欧阳爱权:《试论乡村道德失范与重建考量》,《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第6期。

52.吴杰华:《社会转型期的乡村社会公共伦理建设剖析》,《前沿》,2009年第6期。

53.谢玉进:《“新农村”的道德诉求: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之探讨》,《理论观察》,2006年第3期。

54.王建林:《道德秩序中的和谐农村——试论村庄转型中道德的时代价值》,《黑河学刊》,2006年第3期。

55.郑萍:《乡村视野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读书》,2005年第7期。

56.谭同学:《国家、社会与官僚三维视野中的乡镇机构——以水利站与司法所为例的政治社会学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57.吴毅:《缺失治理资源的乡村权威与税费征收中的干群博弈》,《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3期。

58.温铁军:《中国大陆乡村建设运动》,《开放时代》,2003年第2期。

59.刘强:《中国当代乡村教育的文化困境》,《广东教育》,2006年第9期。

60.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透视乡村秩序生成与重构的分析视角》,《天府新论》,2005年第4期。

61.徐学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62.于影丽:《社会转型期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B村教育人类学考察》,《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63.袁桂林:《关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农民日报》,2011年9月17日。

64.申维辰:《文化创新的本质与法则》,《人民日报》,2010年10月12日。

65.耿建扩:《河北:让文化阳光普照乡村》,《光明日报》,2008年8月5日。

66.王露璐:《嬗变·冲突·和谐——中国农村改革30年来的伦理变迁与反思》,《光明日报》,2009年4月11日。

67.李洁:《农民的终结:乡村已死?抑或……尚可重生》,《南方都市报》,2010年6月27日。

68.[德]尤尔根·哈贝马斯:《我们何时应该宽容——关于世界观、价值和理论的竞争》,章国锋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1期。

69.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5期。

70.朱波:《别让“低俗文化”毁了新农村建设》,《合肥晚报》,2009年2月3日71.许纪霖:《从特殊走向普遍:专业化时代的公共知识分子如何可能》,http://philosophyol.corn,2004-7-7.

72.《有一种精神叫平民的精神》,http://www.cctv.corn/special/956/2/86876.html,2008-5-27.

73.李凡:《中国民主发展的公民社会路径》,公法评论网,http://www.gongfa.com/html/gongfazhuanti/xianzhengzhuanxing/20090722/499.html.2009-07-22.

74.张永新:《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http://www.enorth.com.cn,2008-03-17.

7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近几年来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发展情况分析》,http://www.ccnt.gov.cn/sjzz/jhcws/cwswhtj/201108/t20110823_129908.html.2011-8-23.

76.《山东省出台〈2010-2012年中央农村文化以奖代补专项资金投入规划〉》,http://www.mof.gov.cn/xinwenlianbo/shandongcaizhengxinxilianbo/html.2011-4-29.

77.《各级财政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丰富农村文化资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09-3-16.

六、外文原著

1.Country Life in South China:Zhe Sociology of Familism,N.Y.: 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1925.

2.Sidney D Gamble‘China l917-1932.Photographs of the Land and People,Alvin Rosenbaum Projects Inc, Washington,D.C,1988.

3.Joe L. Kincheloe,Shirley R. Steinberg.Changing Multiculturalism[M].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1997.

4.F.H.King.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 or Permanent Agriculture in China,Korea and japan[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0L. 33,November 1918.

5.Habermas.J.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J].Reason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Society,Boston: Beason,1984(1).

同类推荐
  • 兵书通览

    兵书通览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玛雅文明探寻

    玛雅文明探寻

    在世界远古文明中,玛雅无疑最富有浪漫色彩。古代玛雅人制造了哥伦布之前美洲大陆上最引人惊奇的文明之一:它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激起后人的惊叹和注意。
  • 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

    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一代—代去传承。然而,社会日新月异,现代人忙得不可开交,不知不觉中已经离传统文化甚远了。许多人都有过因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而尴尬的经历,多少人想狂补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文化品位,然而,面对那些汗牛充栋、枯燥乏味的古代典籍时,却又不知如何下手。把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精华收入一本书中,可以使读者兴致勃勃且最大限度地获取历经时空变换却仍可鉴古知今的中国古代文化,尽可能地提高读者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此乃本书的编辑宗旨所在。
  • 和记者谈心:记者的访问记(汤一介集)

    和记者谈心:记者的访问记(汤一介集)

    本书收入的是记者们对作者的访谈、报道,以及学界对作者研究的相关论文等,由此可从生动活泼的口语或他人的视角等来了解作者及其思想。
  • 安徽母教故事

    安徽母教故事

    本书是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安徽传统母教资源与和谐家庭建设”课题的学术成果。书中选取了安徽自三国至近代历史上25位优秀母亲的故事,讲述她们如何以自己出众的人品、明达的思想、得体的教育方式,为子女的成长打下坚实的人生基础,培育出诸如刘惔、嵇含、吕希哲、方以智、张英、张廷玉、胡宗绪、凌廷堪、梅曾亮、姚莹、胡适等众多精英人才。本书通过发掘安徽母教资源,有助于建设和谐家庭,培育出更多的中华栋梁之才。
热门推荐
  • 败家贵妃

    败家贵妃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一个亡国之君,在偌大的皇宫、不知凡几的世界里与她相拥取暖一个风华少主,在命定的离别、骨肉相残的悲剧中为她怆然于怀一个约定,只求国境之南的情定三生两度放手,终是乐见其成的别样美好他不是皇帝,他不是少主,她更不是贵妃他们都只是一群不谙世事的孩子在拼尽全力,与命运相搏,试图更勇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后我把大佬宠上天

    重生后我把大佬宠上天

    女主非傻白甜,上一世因为太骄傲,和男主一样强势,在青春的年纪被渣男骗钱,发现以后放不下面子回去找男主,后来男主为了女主进监狱,男主为了不想被女主看到落魄就没见女主,因为性格两人生生错开十五年,在病房危时,男主求婚,不过不到五分钟,男主就被杀死!在男主死以后才懊悔,重生以后尽情撒娇宠夫。男主开始霸道,后来在女主面前装柔弱。
  • 神剑圣灵使

    神剑圣灵使

    “你是谁?我的剑呢?我的神剑呢?是不是被你藏起来了,你还我,你快还我。”我对着这个今天早上从我被窝里冒出来的陌生呆萌妹子叫到。“我……我就是。”
  • 猛卒

    猛卒

    这是一个迷失在乱世中的大唐,中原藩镇割据,边疆危机四伏,内忧外患,长安却夜夜笙歌,罗裙慢舞。他是一个独孤的猛卒,鹰镝千里,强悍的游牧勇士闻之丧胆,但大唐却没有他的荣耀。他拔剑茫然,英雄无觅归处。。。。。。
  • 仙匠在异界

    仙匠在异界

    仙器,神器,只要有材料,主角一切都可以打造出来,自己本身带着一万把极品神器,一次意外里,掉进异界里面去,于是,他开始在异界里做起神器批发生意,用神器去讨好公主,圣女……
  • 暴走仙家

    暴走仙家

    当仙凡两界合二为一,沾染了因果的仙是否能独善其身?夹缝求存的人是否能脱颖而出?四海龙族为何绝迹?天庭为何去而复返?尽在修仙版回家的诱惑之“暴走仙家”。
  • 塔罗牌星之占卜

    塔罗牌星之占卜

    误入时空,成为高傲大小姐,双色眸子,塔罗牌的赐予,梦中的少女,你是谁……总觉得,有好几个身份,两国大乱,又被卷入,樱血纷扬,再回到人间,原来,只是一场梦啊………………
  • 樊小毛非你所属

    樊小毛非你所属

    樊小毛你等着,你逃不掉我的,我一定会找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