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4500000025

第25章 边缘化的文学创作(17)

沈从文的这种泛神论思想源于他的官能化审美观。因为他指的不是自然本身,而是现世的光影,是自然在人心灵上的投影,是主体对自然的官能化的感受和记忆。沈从文的创作一直和他这种官能化的感觉和记忆分不开。他的创作生命正源于此。他这时的文章,不断地表述着他对于这些事物身上的美丽神奇光影的迷恋。而神性即由自我的这种审美情感发酵而成的。他说:“所思者或为阳光下生长一种造物(精巧而完美,秀与壮并之造物),并非阳光本身(不究原因,只观表象)。或非造物,仅仅造物所遗留之一种光与影,形与线。”(《潜源》.《沈从文全集》12卷.31.)是造物身上呈现出来的光与影、形与线是构成美的因素。只可惜这种迷恋不再是一种表现,也变成了反复的诉说。“这种美或由上帝造物之手产生,一片铜,一块石头,一把线,一组声音,其物虽小,可以见世界之大,并见世界之全。或即‘造物’,最直接最简便那个‘人’。流星闪电刹那即逝,即从此显示一种美丽的圣境。一个人的手足眉发在此一闪即逝更飘渺印象中,既无不可以见出造物者手艺之无比精巧。凡知道用各种感觉捕捉住这种美丽神奇光影的,此光影在生命中即终生不灭。但丁、歌德、曹植、李煜便是将这光影用文字组成形式,保留的比较完整的几个人。这些人写成的作品虽各不相同,但所得启示必中外古今如一,既一刹那间被美丽所照耀,所征服,所教育是也。”(《烛虚》.《沈从文全集》12卷.23-24.)在造物所形成的照耀人的美丽中,最具有魅力的是人,是一个人的手足眉发在一闪即逝的缥缈印象中给人的震惊。文学捕捉的即是这刹那间的美。也是在这刹那间,感受到了神性的存在,那就是美的最高的震慑力。这也为《看虹录》的写作做好了铺垫。沈从文把文学的意义和其他艺术形态,如绘画和音乐完全等同了。把形态的,外在的美当做美的极限。外在的美,官能所感之美就是一切,是偏居云南的沈从文越来越背对时代和社会所产生的观念。“生命所需,惟对于现世之光影疯狂而已。因生命本身,从阳光雨露而来,即如火焰,有热有光。”对官能的过度倚重,其实缩小了他思维的空间,也缩小了他想象的范围。“美与‘神’近,即与‘人’远。”(《潜源》.《沈从文全集》12卷.32,34.)美是超功利的,不能附着社会的内涵。从上面的引文可以看到,沈从文认为自然所具有的这种神性,必须以人为载体,以造物为中介才能被感到。所以在《潜渊()第二节)》中,他希望艺术家和文学家能担当起创造人类新神,新神话的责任。“自视这颗心,为一切人生景象狂跳了三十六年,直到如今还依然在一切问题一切现象上感动到不可想象。”(《潜渊()第二节)》.《沈从文全集》12卷.86.)有官能的敏锐,有对自然保持惊奇与感动的心灵,才能有美的发现。而对于美的追寻不仅是他文学创作的意义,也是他自我追寻的方式:“我的目的正是让不能静止的生命,从风光中找寻那个不能静止的美。我寻觅,得发现,得受它的影响或征服,从忘我中重新找到我,证实我。”(《水云》.《沈从文全集》12卷.92.)对景象的敏感,对美的执着的思想基础是沈从文那种浓郁的审美观。其情感基础是“太过于爱有生的一切”。兴趣只能产生周作人那样的散文,爱才能产生沈从文笔下鲜活而丰富的世界,这种“爱”包含着沈从文永远活跃的官能和永不疲惫的审美。“因为我活到这世界里有所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皆永远觉得是一种德性,也因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和倾心。这点情绪同宗教情绪完全一样。这点情绪促我来写作,不断的写作,没有厌倦,只因为将在各个作品各种形式里,表现我对于这个道德的努力。人事能燃起我感情的太多了,我的写作就是颂扬一切与我同在的人类美丽与智慧。”(《萧乾小说集题记》.《沈从文全集》16卷.325.)促成他写作,并不断写作的原因正是对这个世界的这种官能化的审美发现,他能保持自己在一切事物面前永远的新鲜感和惊奇感。他称这种爱和宗教情感完全一样,所以才会表达在“美”中发现“神”的想法。在《烛虚》和《美与爱》中,沈从文用几乎完全相同的话表述了这种思想:“一个人过于爱有生一切时,必因为在一切有生中发现了‘美’,亦即发现了‘神’。必觉得那点光与色,形与线,即足代表一种最高的德性,使人乐于受它的统制,受它的处治。……它或者是一个人,一件物,一种抽象符号的结集排比,令人都只能低首表示虔敬。”(《美和爱》.《沈从文全集》17卷.359.)“神”的表达说明沈从文赋予了官能化的审美以最高的意义,也就是说,这种美不仅是一种感觉,也是意义和价值。“在有生中发现了‘美’,那本身形与线即代表一种最高的德性,使人乐于受它的统制,受它的处治。”(《烛虚》.《沈从文全集》12卷.23.)如果说沈从文在创作的早期是以怀疑一切的态度来对抗各种思想和原则的话,到了1940年代,他明确了意义就是美,美就是神的观念。

他认为要依赖想象和抽象进入那个美的,充满了神性的境界。华兹华斯说:“既然任何概念和总体的意义消失在客体世界中,主体便通过寻找一个想象的王国表达它自己。”美的,神性的世界其实只是沈从文的一种想象,一种梦幻而已。如他所言,在生命的“空隙处种一点花,种一个梦”(《主妇》.《沈从文全集》10卷.322.)。这些梦幻是他生命空隙处的花朵。“有什么人能用绿竹作弓矢,射入云空,永不落下?我之想象,犹如长箭,向云空射去,去即不返。长箭所注,在碧蓝而明静之广大虚空。”(《生命》.《沈从文全集》12卷.43.)想象就像是射向空中的箭,他说自己是以乡下人、孩童心态和痴汉心态(“生存即永远如在风雨中。所谓‘乡下人’,特点或弱点也正在此。见事少,反应强。孩心与稚气与沉默自然对面时,如从自然领受许多无言的教训,调整到生命,不知不觉化成自然一部分。若在人事光影中辗转,即永远迷路,不辨东西南北,轻重得失。既不相信具有导路牌意义的一切典籍,也很疑惑活人所以活下来应付生存的种种观念与意见,俨若百货店窗边望望,十字街头站站写作方式,目的与理想都是孩心与稚气向天上的花云与地面水潦想象建筑起来的。”《潜渊()第二节)》86“多数人所需要的是‘生活’,并非对于‘生命’具有何种特殊理解,故亦不必追寻生命如何使用,方觉更有意思。超越习惯的心与眼,对于美特具敏感,自然即被称为痴汉。”《潜源》32),目的和理想都是“向天上的花云与地面水潦想象建筑起来的”(《潜渊()第二节)》.《沈从文全集》12卷.86.)。他不否认这些想象和梦幻的虚幻特点。正是因为虚幻才是无限的,无约束的,自由的。既然对现实充满了失望和反感,幻想是通向理想的道路。“也有人从抽象产生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中陶醉,于是得到永生快乐的。”(《烛虚》.《沈从文全集》10卷.24.)说抽象的境界能给人永生的快乐,也是在谈抽象和幻想一样是自由的。

“梦”是这个时期使用率极高的一个词,而沈从文又把在昆明的住所称之为“桃源”,在这个精神的“桃源”中,畅游在“梦”的海洋里,必须在“回家”的召唤中才能有所间歇。在这走向“抽象”的一个时期中,在自然神性的赞叹中,创作虽然不算少,但收获恐怕并不多。一直是一种情绪,一种情感的铺排与回环往复。如他自己所说,“情绪作无边岸的游泳,仿佛过去未来,以及那个虚无,他无往不可以自由前去。他本身就是一个抽象。”(《主妇》.《沈从文全集》8卷.)梦魇是一种自我囚禁的心理状态。意识到是梦,但就是醒不过来。《看虹录》等更是直接以梦为主要的表现对象。相对前一个时期以文学为工具构筑具有一定社会色彩的理想之梦的努力,这个时期的作品更多沉浸在对自我、个人的梦幻心理的捕捉。虽然他比以前更清晰地提到民族,民族的重建,但这些说法明显比前期更具有梦幻性。《烛虚》有反思五四女性解放的意味,但从有限的视角出发对女性解放进行否定还是和沈从文在其他领域的意旨一样,只看到了异化而看不到人类自身对异化的超越。对抗战的宣传也是一样,只看到它不够务实的一面而忽略了它对民众的启蒙意义。对内战的态度也是一样,只看到战争本身的残酷,而忽略了分裂所带来的更为持久的灾难。对“现象”的执着对文学的发现和表现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但也难免会有局限。以执着于“现象”的态度来思考复杂的社会历史问题,就可能狭隘了。在这个时期,沈从文为纷繁的现象所迷惑,找不到思考的出口,在怀疑和否定这些现象的同时,以现象性的“美”,往往是自然和女性的美来支撑自己的思维系统,《摘星录》写的就是沈从文自己的迷惘和困惑。拒绝对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永远为现象所迷惑使沈从文呈现给后人一个鲜活的世界,也把作家自己放置到一个永远也走不出来的自设的迷圈之中。《月下小景》中的《扇陀》可作为沈从文这种心态的一个寓言。这篇小说很容易让人读出实际上是最为陈旧的女人是祸水的观念的变相。而仙人本身即是一个为现象所迷惑的最为突出的例子。他死后愿意变成一只鹿,永远为扇陀驱谴,并没有什么爱情的味道,而是沉迷在现象的诱惑中不能自拔的典型。现象的美操控了一切,使他法力全失。是自然成就了他,就像那个母鹿和仙人的孩子,但也是自然消灭了他,自然的造物女人让他一切尽失,并死而无憾。作家透露了愿意沉醉于现象死而无憾的心理。沈从文自己就是那个仙人,曾经有着无穷的创造力,但现象世界的美使他止步不前,进而乐而不返,终于失去了那很有些神奇色彩的创造力。

这时期作品中“我”的形象和他早期作品中自我的形象有非常大的不同。从前是一个挣扎和徘徊在都市边缘的受歧视的求生者,别人的眼光、话语都会成为引起自我敏感的刺激,带着过分的自卑和自尊。这个时期的自我已经越过了他人的眼睛,甚至于越过了都市与乡村,沉浸到以自然为媒介的神性的向往中,以梦幻和抽象将自我置放到一个玄思者的位置上,但仿佛并不利于创作本身。但作家对此十分迷恋,拒绝作现实的回归。在他心里,战争破坏了美的真实的存在,美只存在于人的想象和幻想之中,一旦回归现实,必须要面对的就是一个充满了虚伪和灾难的现实,作家仿佛无意于承担这份过分沉重的精神负累。虽然,在《烛虚》等篇中也表达对现实的批判,但更主要的表述还是一种独善其身的清高。这是一个自由知识分子保持自我的方式。

二、意象及其象征意蕴分析

沈从文这一时期的作品中的这些意象都是自然,也都是神性的载体。用“星光虹影”就可以概括它们。

这些意象的原始出处在沈从文早期的创作之中。它们源头则是《圣经雅歌》。在《烛虚》中重新生发,在《水云》中拓展,在《看虹录》中定型。《烛虚》谈到的意象是河边的各色的花朵,每一种花每一种颜色每一种香味中都包含一种动人的回忆和美丽的联想,回忆和联想都指向了美目粉脸素足的整合所产生的美的形象,这种关于美的缥缈的感觉又会飘然而逝,使感受者的心灵如同被焚烧过一样,只剩下一堆灰烬。其中所提高的意象有:各色的花,特别是白花和蓝花,长发、清矑、粉脸、素足,一点蓝焰,一堆灰。“仿佛某时、某地、某人、微风拂面,山花照眼,河水浑浊而有生气,上浮着菜叶。有小小青蛙在河畔草丛间跳跃,远处母黄牛在豆田阡陌间长声唤子。上游或下游不知谁处有造船人斧斤声,遥度山谷而至。河边有紫花、红花、白花、蓝花,每一种花每一种颜色都包含一种动人的回忆和美丽联想。试摘蓝花一束,抛向河中,让它与菜叶一同逐流而去,再追索这花色香的历史,则长发、清矑、粉脸、素足,都一一于印象中显现。似陌生、似熟悉,本来各自分散,不相粘附,这时节忽拼合成一完整形体,美目含睇,手足如动,如闻清歌,似有爱怨……稍过一时,一切已消失无余,只觉一白鸽在虚空飞翔。在不占据他人视线与其他物质的心的虚空中飞翔,一片白光荡摇不定。无声、五香、无色,只一片白。……又稍过一时,明窗绿树,已成陈迹。惟窗前有小小红花在印象中鲜艳夺目,如焚如烧。这颗心也同样如焚如烧。……唉,上帝。生命之火燃了又熄了,一点蓝焰,一堆灰。谁看到,谁明白?谁相信?”(《烛虚》.《沈从文全集》12卷.25.)从这些表述可以看出,这些意象是相互关联,相互生发,相互影响的,把它们穿在一起的就是作家的官能的回忆。这不是一个现实的场景,虽然写得这么细腻清晰,这只是一种想象,意象是想象的容器,感觉的容器。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水云》和《看虹录》里说得比较清晰,就是对一份由“偶然”引发的情感回忆。情感开始,发展,碰撞,燃烧而成灰烬。以颜色来象征,蓝色是吸引,是开始,白色是升华,灰色是结束。所以,这些意象的实际的象征意味是情感,飘忽而难以表述的情感。《潜源》中提到的意象是海边沙滩上的螺蚌残壳,泥路上的小小蓝花,天末的白帆,一片紫。贝壳的意象在《八骏图》中就曾经出现过,代表着女性的诱惑。在《水云》也曾出现,还是同样的含义。而且,蓝色、白色、紫色也是沈从文经常提到的很有官能刺激的颜色。《生命》中写到秀腰白齿的山灵,是女性的意象。还写到百合花的意象,花中有一粒星子。这些意象所引发的梦幻的感觉和《看虹录》所表达的非常一样。《潜渊()第二节)》出现的是彩虹的意象,说它多变化,可感觉,不易捉摸。彩虹的这种感觉和人类的情感有相通之处。《黑魇》中的意象是天上的星星,以及细碎的星光,它给人的感觉是永恒,力量,意志。《主妇》中的意象是小白花,有逼人的清香。还有紫花、蓝花,给人充满了神性的感觉。《水云》提到的意象是花草和蓝天上的星子,给人的感觉也是神性的光泽,让人产生宗教般的向自然皈依的情感。还写到了螺蚌、虹霓,蓝色的火焰,白色的灰烬。《水云》对那些作者称之为“偶然”的女性有较多的描绘,写到了其身体的弧度如同素色的虹霓。这种幻象所选择的意象是相同的。最核心的意象,围绕着对美丽的女人的想象。这源于他的女性观:“上帝造女子:第一使她美丽,第二使她聪明,第三使她用情男子。然后是男子对她们的教育责任。”(《一周间给五个人的信摘录》.《沈从文全集》17卷.183.)他认为对女子来说,美丽是第一位的。所以在这些篇章当中,展示给读者的,正是一些美丽女人的若隐若现的影子,没有她们的思想。这些作品以现象为媒介来展开自我追问,以一种自问自答的方式展开“抽象的抒情”。他不断地思考着“生命”、“偶然”、“情感”、“神”、“过去”、“美丽”等一系列抽象的概念,在自然万物如云、星、虹、花草中感知它们的意义。它们的涵义就是沈从文不断强调的“爱”、“美”和“神性”。

同类推荐
  • 大师

    大师

    民国时期,百业凋敝,唯独教育不曾腐败,还算成功,其根源就在于:那个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大师云集的时代。《大师》讲述了北大校长蔡元培、清华校长梅贻琦,以及蒋梦麟、马寅初、傅斯年、罗家伦等六位民国教育大家的精神所在。蔡元培主张“兼容并包”,提倡“学术自由”,以其雅量、远志成就了北大之“大”。
  • 步入社会应该知道的生活智慧

    步入社会应该知道的生活智慧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在步入社会前,给孩子提供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使你发挥独特的潜质,轻松地步入杰出青年的行列!
  • 史玉柱的人生江湖

    史玉柱的人生江湖

    本书以传记的方式,以史玉柱的各个方面入手,由梦想、人生、方向、创业、投资、成败、个性、高度、团队、人才十个角度入手,题目涉及当代社会人们最容易出现困惑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了史玉柱的选择,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以期令读者得以从这种传奇商人的经历中,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一些经验、建议。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企业家(4)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企业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王健林:万达广场的背后

    王健林:万达广场的背后

    他原本仅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士兵,却在部队经历了从“娃娃兵”到坚强战士的蜕变;他原本在部队发展的顺风顺水,却在改革大潮中毅然下海。原本岌岌可危的住宅开发企业,在他的带领下扭亏为盈,甚至逐步发展至足迹遍布地产、足球、文化、娱乐等行业,真正成为了涉猎广阔的跨国企业。他就是王健林,他的企业,就是万达。2015年10月的《胡润百富榜》显示,王健林的资产达到2200亿元,再次荣登中国首富的宝座。对于王健林此次重回巅峰,胡润表示:“王健林是一位转型成功的企业家。”近三十年时光,王健林带领万达问鼎富豪榜首,这本就是一段传奇。
热门推荐
  • 篝火之清泉镇

    篝火之清泉镇

    是昨夜的一次梦醒,面对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过去,现在,未来,一同和着夜色,冲入了你的脑海。你多愁善感,又觉生命的意义正在于其无意义。夜晚之下,理想、希望、路边的向日葵,都已黯然失色。想想可能未来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你不禁感觉命运扼住了你的咽头。“很多时候,意义不在终点,而在路上”脑海里回想着初中老师的话,你穿衣洗漱,在第二天太阳还没出来时,踏上旅途,在无意义的人生中寻找意义。
  • 此乃青春,谁怕谁!

    此乃青春,谁怕谁!

    一群高中学生,各有各有的脾气,性情。主角是一位天真带着无厘头的可爱女生安安。身边有着一群爱护她的朋友和疼爱她的亲人。痞子男所等待的安定的一切。亲昵暧昧的表兄妹关系。年段里成绩优秀相貌堂堂的男生,喜欢旷课叛逆的男生,表面冷漠不羁其实内心脆弱的男生。都出现在了安安生活里……
  • 山海博物馆

    山海博物馆

    白褚原本想开个工作室,一不小心开成了个博物馆。那索性就当赚外快好了。—有人说:山海博物馆里的神兽雕塑都是真的!—答:瞎说什么大实话!
  • 听嵩

    听嵩

    红雨瓢泼泛起了回忆怎么潜你美目如当年流转我心间渡口边最后一面洒下了句点与你若只如初见何须感伤离别——许嵩
  • 总裁罗曼史(总裁万人迷系列)

    总裁罗曼史(总裁万人迷系列)

    [花雨授权]虽然她来到他们家大业大的乔家帮佣,感觉上是有那么一点“来路不明”,但他有必要对她这么戒备吗?咦?怎么她才一个溺水昏迷醒来,他就变得对她呵护有加,还不准她叫他“少爷”,只准叫名字,甚至还……还吻她!?
  • 龙族同人梦回还

    龙族同人梦回还

    划重点:路绘!本篇同人文续但为君故,龙三中主要人物及楚夏、源樱、双零等Cp在本篇中均会出场。请大家放心阅读,不用担心结局。 QQ群:1143029826楔言:如果这是一场梦,我希望永远也不要醒来。
  • 绿茵孤狼

    绿茵孤狼

    李佑,拥有四分之一葡萄牙血统的中国人。三米开外的腾空飞身铲射,常常引来血光之灾,球迷们叫它:血狼之吻!大禁区内四十五度外旋弧线球打门,诡异无常的飞行线路,常常让门将目瞪口呆,球迷们称它叫:天使之翼!克鲁伊夫转身结合插花,在成功骗过对手转身的一刻用前脚拉回皮球,再用后脚反扣,完成插花射门或传球,单挑顶尖后卫的必杀技,由于完成速度越来越快,球迷们叫它:魔影之花。没有汗水就没有天才!我的激情,你来分享,慢热型,请耐心期待。
  • 甜蜜恋人:我的完美老公

    甜蜜恋人:我的完美老公

    分手6年,他带着成功重新出现在她的世界中。她带着满腔热血站在他的面前:“阿念,我想再追你一次。”他用冷言冷语地告诉她:“你认为我会吃回头草?”当一切水落石出,他西装革履,手捧99朵玫瑰对着她单膝下跪:“丁恋小姐,可否给在下一次机会。”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傲娇,凭什么。”他却从身上拿出两本通红的结婚证:“凭我这个傲娇已经是你的人了。”
  • 翩翩归去

    翩翩归去

    精灵族避世五千年,如浮世仙谷,外界莫入。有女翩翩,母先生金珠,金珠破,内孕一婴,五腑晶莹。经月神医培养,日能千诵,医术奇高。两千岁时,初动凡心,偷溜出谷,正如一只蝴蝶,扬起薄如蝉翼的翅膀,卷起一场亘古的因果,如冰山撞海啸,激起万丈波。千年后,脱离红尘,重伤而归,脱胎换骨。一年后,翩翩容颜改换,重回妖界,将与风伯渊复生的少年澜灼兮,妖界帝君幽篁如风,九重天太子长琴,鬼族二公子魇,九尾赤狐族少主天虞,神秘的逸,牵起怎样的前尘纠葛呢?世人皆道,佛法无边,一切难逃因果。然,世人总高看自己。佛何曾管过闲事?不过贪嗔痴恨,过不去个情关。俱是尘世人,渴饮红尘水,跳脱方与圆,方能证前缘。
  • 校花的影子保镖

    校花的影子保镖

    候补校花聂晓冬,遭一伙流氓劫持,危险之际,被一个从时空穿越过来,拥有神秘能量的男子的分神当作了宿体,并且寄居下来,从此像影子一样,陪伴并保护她。校花毕业参加工作,意外的邂逅了某跨国集团营销部的一位高管。影子,高管,他是谁,他又是谁,或者,他们是谁?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