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02800000024

第24章 曾国藩的教育之方(3)

曾纪芬嫁入聂家的时候,聂家老太爷不过算是个知县,跟炙手可热的曾家完全不能相比。聂家对这个新媳妇自然是不敢怠慢。但曾纪芬完全没有千金小姐的作派,还把勤奋、俭朴的家风带到了聂家。

在生活上,曾国藩告诫家人以勤俭自持,他对曾家寄予了厚望,希望家人力行节俭。

他教导儿子,要成大器必须谨守俭朴。他认为凡世家子弟,若能在衣食起居上与一般人家相同,就能有出息;若沾染上富人的奢侈习气就难有作为了。自己身为将相,但所有衣服加起来还不足三百金。孩子们若也能坚持这种简朴作风就是一种福气了。

他告诫弟弟力戒骄奢,以勤俭为本。在同治三年(1864年)一月十四日《致澄弟》中,他提及了对“俭”的理解,大意是说:对于节俭,弟弟也狠下了功夫,我为此感到欣慰。只是这个“俭”字做到并不容易。由奢入俭比登天还难。就好比家里雇轿夫去县城,往年只有轿夫二名,挑夫一人,而今已经是十名有余。别说减到三四名,就是七八名也很难做到了。曾国藩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事实,简明扼要地说明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曾国藩率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时,他几乎隔几天就要给弟弟曾国潢写一封信,反复告诫他,持家要以俭为本。

在孝亲上,曾国藩对于父母、祖父母非常孝敬。他告诫兄弟以及子女对于父母、祖父母的一言一行要谨守毋违,且为文纪之,以示子弟,传为家训。曾国藩把兄弟和睦、贵体孝道、实行勤俭作为家运之兴的根本。

他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四月十六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中教育弟弟,大概意思说:“我细细思考,发现天下官宦人家,多只福泽一代,子孙多奢骄毫无作为,到第二代还优秀的都很少。商人的家庭,勤俭的能延长到三四代。耕读为生的人家,能延长到五六代。

其中孝敬老人,亲友互相爱护的就可以福泽十代八代。现今,我们承祖上的福泽,少年得志,就担心一辈子就用完,所以希望各位弟弟和孩子们努力做耕读孝友似的人家,不做官宦的人家。曾国藩反复强调家势兴衰与个人的修养、立志有很大的关系。孝亲会使家庭兴旺发达、长久延绵而不致衰败。”

教育子孙读书明理

曾氏名言

凡人多重子女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译文:时人都想让子女做大官,但是我不希望如此,只希望他们能够做读书明理的君子。

曾国藩特别重视诸弟和子侄们的读书学习。他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是一个人立业成才的根本,也是家庭兴旺的基础。同治四年,侄儿曾继瑞考试取得了好成绩。他十分高兴,写信给曾国荃和曾国潢道:“继瑞侄取得县案首,喜慰无以。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世家之招牌,礼义之旗帜也。谆嘱瑞侄奋勉加功,为人与为学并进。”他对于四个弟弟的学习可谓煞费苦心,通过书信往来给予悉心指点。不论是谁,有了成绩他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足他也毫不客气地指出。曾国藩在做京官时,先后把曾国荃、曾国潢、曾国华接到京师学习,时时督促他们专心向学。对女婿的读书,曾国藩也十分重视关心。他曾把女婿接到军营中,督导他们读书用功。

对于学习的目的,曾国藩不同于一般官僚认识。他反复要求子弟好好读书,好好做人,不求升官发财,不以优越的地位自居,重在真才实学,自立自强。他说:“凡人多重子女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他教导曾纪泽、曾纪鸿:“尔曹当一意读书,不可从军,亦不必做官。”“尔兄弟努力读书,决不怕没饭吃。”曾国藩不主张子弟为了升官发财而读书,但要求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争取成为有用之才。他说:“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他亲选了33位古代着名人物,要求曾纪泽将其绘成肖像,挂在房间里,日夕观摩,立志向他们学习。

曾国藩认为,读书是为了成就君子之道,而非寻求功名利禄。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日,曾国藩的小儿子曾纪鸿刚过九岁,曾国藩便给他写了这样一封信:“家中人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可也,略丰可也。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吾父吾叔皆黎明即起,尔之所知也。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唯学做圣贤,全由自己做主,不与天命相干涉。吾有志学为圣贤,少时欠居敬工夫,至今犹不免偶有戏言戏动。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

他的这种家教其实警示着不计其数“望子成龙”的家长:“龙”并非仅指大官、富豪,而是正人君子。

关于怎样读书的问题,曾纪泽、曾纪鸿兄弟受到了曾国藩细致、严格而又亲切的训导。诸如怎样读经典书籍,怎样读制艺文字,怎样作诗写字等,都有具体的指导。在学习的内容上,他不愿儿子汲汲功名,在科举的道路上埋首穷经,陷在八股文的圈子里走不出来;而希望他们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并鼓励他们学习、了解西方科技知识。1858年9月,曾国藩跟曾纪泽谈话,他总结了自己做学问的情况,认为平生不懂天文算学是一大耻辱,要求曾纪泽吸取教训,雪此耻辱。

在曾国藩的教导下,曾纪泽从20岁起,在学习其他知识的同时,下苦功涉猎科学技术知识。如近代西方的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等,他都用心钻研过。

子孙贫富,各有命定

曾氏名言

子孙之贫富,各有命定。

译文:子孙的贫富,各有各的命运。

曾国藩不主张留大笔财产给子孙后代。他在1866年7月6日《致澄弟》书中说:“我觉得我们弟兄身处这样的年代,名声远扬,应以钱少、产业少为好。一是可以平日里避免别人看了想着掠取的期望,有动荡的时候也可以避免遭抢掠。二是子弟之辈看到家中窘迫的状况,也不至于一味讲究奢侈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没有不希望儿女过得比自己好的,也都想给儿女们能留些什么。有的留钱,有的留权,有的留名。曾国藩是一个十分有远见的人。他认为做父母的,要想儿女真正有出息,就不应该给儿女留下太多的银钱。

他在给弟弟们的信中说:“做官的人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们自己明白不能依靠长辈,一天不勤劳就会有饥寒之患。这样子弟们就会渐渐勤劳,知道要想办法自立了。”

在给两个儿子的信中,他告诫说:“银钱田产,最容易助长人的骄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也断不可买田。你们兄弟努力读书,绝不怕没有饭吃。”

曾国藩是一个“阅历数十年,对于人世间的穷通得失思之烂熟”的智者。他总结了一个规律: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他说:“大约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关系颇大。”因为,钱多就易骄横,就容易奢侈,就容易淫逸,就容易放荡,最后必然导致家败名裂。

终其一生,曾国藩都严格坚持不给子女留余财的原则。他曾经明确规定,嫁女儿的嫁妆不能超过二百两白银。曾国荃听说这件事以后,不敢相信,说:“怎么会有这种事呢?”打开箱子一看,果然如此。于是他再三感叹,以为实在不够,便又赠送了四百两。嫁女如此,娶媳妇亦如此。咸丰十年,他派人送家信和二百两银子回家,以其中的一百两作为曾纪泽的婚事之用,另一百两作为侄儿的婚事之用。那么大的一个官,办个喜事用一百两,确实是太难得了。

在给弟弟的信中,曾国藩有这样一段话:“听说林文忠公(即林则徐)三个儿子分家的时候,各人只得六千串钱。林公为总督巡抚二十年,而其家底清寒如此,高风亮节,实不可及。我们这些人做官,就应该效法这样的作风。”这也是曾国藩的心声。

不过,虽然不留钱财给后人,但曾国藩非常重视接济自己的亲戚。

曾国藩在京为官的时候,曾经从俸禄中省下来一千两银子寄给了家里。

他详细地开了一个单子,说明这一千两银子的用处,其中有四百两是馈赠族人和亲戚的。在给家里的信中,他详细地说明了为什么要拿出接近一半的钱周济亲戚族人:“我之所以十分重视馈赠,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家的气运太盛,不能不格外小心,这是持盈保泰的办法。一旦旧债还清,就会好处太全,恐怕反而会盈极生亏。留有债务没有还清,就会感到美中不足,家庭中也就会时时提醒自己了。第二个原因,是家里的亲戚们都很贫困,而且上了年纪。现在不周济他们,他们的日子不知该怎么过呢。家中的债务,虽然现在先不还,以后总是能还上的;馈赠自己的亲友,现在不做,恐怕以后后悔都来不及了。”

曾国藩说,不要说这些赠送是他的主意,而要说是父母和祖父的主张,这样才符合恩出于上的情理。曾国藩的父亲收到信后,认为这是很好的美德,所以完全按照曾国藩所开的单子馈赠了亲友。

曾国藩一生节俭。他去世的时候,也确实没有给后代留下什么财产。但他给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曾家后来人才辈出,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同类推荐
  • 主动变有钱

    主动变有钱

    目前,踏出校园到30多岁的群体,生活压力很大,一方面要应付就业与工作的压力,一方面要面对高涨的生活成本。对于20几岁的你,对于自己的财务状况还满意吗?本书就是为年轻人而设计的,无论你现在是个“月光族”,还是按月领薪水的工薪族,或者是个兢兢业业的公务员,又或者是奋勇拼搏的创业者……你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他们身上,学到成为有钱人的方法。本书以故事的方式讲述了几位主人公的理财生活,供广大年轻人在规划人生与理财时进行参考借鉴,从现在开始主动学习如何变成一个有钱人。
  • 立即行动

    立即行动

    心动不如行动。希望什么,就主动去争取,去促成它的发生。我们无法指望别人来实现我们的愿望,也不能指望一切都已经成熟,然后轻松去摘取果实。永远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要彻底打消这样的念头,然后立即行动起来。
  • 3秒钟看准对方性格

    3秒钟看准对方性格

    识人难,知人更难,这是不争的事实。要想在生活中把握更多的主动权,那么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看清一个人的思考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在与人相处时,能够多一点对他人的了解,将会使我们在做事时减少很多失误,将会使我们赢得更多人的认可,以及更多的成功机会……读完这《3秒钟看准对方性格》,你会恍然大悟,那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点点滴滴竟然是那么重要。对照这《3秒钟看准对方性格》,把这些我们平常认为的琐碎的事情归类分析,你会发现原来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并不是那么困难——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诉说”着他们的性格特征。
  • 创新思维修炼

    创新思维修炼

    苏格拉底说过:“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而我们的思维方式亦需不断更新向着完美的目标前进当世界进入全球竞争的二十一世纪时,创新思维必将成为人们的必备素质。本书部在时代的前沿,高瞻远瞩,进行了修炼创新思维方面的尝试性研究,以供每一位渴望成功,需要改变思维方式的人参考。
  • 最伟大的励志书

    最伟大的励志书

    本书是成功学大师们的呕心之作,都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曾改变了无数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被誉为走向成功的必修课。它们全面阐述了成功的素质和技巧,为无数人指明了成功的方向。这本书将会给所有热爱和喜欢读书的朋友带来智慧、勇气、信心和快乐,帮助大家登上成功的巅峰。
热门推荐
  • 艺术胎教胎教艺术

    艺术胎教胎教艺术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孕期母亲和宝宝的变化,以及每个月甚至每周的胎教重点,并提供了科学的胎教素材,涉及音乐、名画、电影、戏剧、诗歌、雕塑、童谣、唐诗宋词、名家散文等多种艺术形式。
  • 轮回游戏之疯狂世界

    轮回游戏之疯狂世界

    这是一个科技与力量的世界,拥有前世的记忆,成就今生的果,人类再也不是这个大陆的主宰,相反因为曾经的主宰而成为其它生物的公敌。五大等级介绍:普通人,武者,超人,次神,准神。黑科技基因机甲等级:D,C,B,A,S,SS,SSS。
  • 倚梦记

    倚梦记

    一部扑朔迷离的穿越之旅,一段超越时空的爱恋悲情,一曲情深义重的兄弟义歌,一场正邪之间的绝世较量。本书着重写出了朋友之间的义和男女之间的情,在恩爱绯恻之中流淌淡淡的哀愁,在勾心斗角之内体现义气深重。六百年的穿越大戏,六百年的惊世情义,《倚梦记》,金庸先生笔下两大神功的巅峰对决,还不来看,更待何时?新书《八荒斗神》已开始更新,请书友们多多支持,飞烟拜谢!
  • 紫金藤

    紫金藤

    紫意苍茫始东升金石玉璧相映成腾延万载千秋客一脉相承固始终杯酒鼎溢珍馐错酸甜交互意正浓梅子酒低千骨坐汤苦若消甘自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烟没了

    烟没了

    哀伤占据了孙鹤所有的举止,痛苦占据了他全部的心灵,罪恶感将他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男孩、当刘觉含笑离开了这个世界以后,孙鹤的灵魂同时也经过了悲痛的洗礼。将一个不为人知的‘决定’藏在了心里的最深处!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人间乱

    人间乱

    异世界,奇幻的大陆,丰饶而富庶。然而对能力的渴望与无节制的追求,却让鲜花丛中布满了杀戮。背叛与反目,边关处,黎明到来前,守夜人手里的火把,跳跃地映进亡灵空洞的双眼,当狼烟再起,烽火四处,能否会再有王者出现,让大陆回归本来的面目。
  • 一世爱恋之盼兮

    一世爱恋之盼兮

    从高中到大学,从懵懂到成熟,最终她决定把自己交给他.........而他............
  • 驭仙

    驭仙

    “为什么?”巨树前,他问她!相顾无言,她也慢慢倒下。黑暗铺天盖地般来临,意识淹没前他的眼角留下一个雪白的剪影,耳畔留下清冷的声音。“封印你于藏锋,让我的灵魂相伴!”······天禁之地,平凡少年,两个纠缠了他十几年的梦境,一个邪恶的灵魂······所有的一切,不过是沿着他的宿命!远古的秘密,不一样的修炼,请看《驭仙》。
  • 大明船师

    大明船师

    舰队入海,纵横海洋。七下西洋,扬我国威!船舶设计员徐子松来到了明朝,在面对偶像郑和,他会怎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郑和完成这一次伟大的航行?靖难之役,著永乐大典,建造宝船,七下西洋,在这一系列的事情当中,他又将饰演怎样的一个角色?升斗小民奋斗史,江湖儿女闯乱世,铁血沙场秋点兵。侠骨,柔情,赤胆,热血……只要你心中有一个梦,就请登上这艘大船随可可一同扬帆起航吧!************************************************PS:求收藏,推荐票,打赏,评价!新人新书,新的开始,望各位多多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