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80900000012

第12章 航天人物(12)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火箭老总”黄纬禄获此殊荣。“两弹一星”中的“两弹”一个是指原子弹和氢弹;另一个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运载火箭奠基人王希季

1999年9月18日,雄伟的北京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召开的“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江泽民主席亲手将金光闪闪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佩戴在我国空间事业开创人之一——王希季院士的胸前。

1921年,王希季出生在云南昆明的一个白族家庭。1938年,北大、清华和南开大学迁往昆明,组建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一年秋,刚刚读完高一的王希季在一位同学的怂恿下参加了西南联大的高考。结果他榜上有名———被西南联大机械系录取了。从西南联大毕业后,抱着科学救国的一腔热血,王希季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留学,攻读动力和燃料专业,并获得学位。1949年10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王希季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喜不自禁,毅然放弃了美国政府为留住中国留学生给予的优厚待遇,几经艰苦辗转,于1950年初回到祖国的怀抱。

王希季本打算投身能源工业,为国家建设大电站,但经不住大连工学院的劝导,便答应先到这里当一名教书先生。1958年,王希季所在的系被调整到上海交通大学,当他准备赴德国教学两年时,突然接到了去上海机电设计院报到的通知。那年,他只有37岁,被任命为设计院的技术负责人,承担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的研制任务。

1959年,国家经济遇到暂时困难,拨给火箭研制的费用很少,刚刚起步的中国航天事业举步维艰。王希季他们暂时抑制住向太空腾飞的渴望,从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无控制的气象模型火箭开始,因陋就简,用最原始的手段进行着进入太空的科学探索。他们用辘轳绞车代替吊车,把火箭吊上发射架;用自行车的打气筒给燃料加压;用电动和手摇计算器4小时不间歇地进行计算,每计算一条弹道,计算用纸就要摞半人高。就这样,仅用了短短9个月的时间,由王希季主持研制的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就奇迹般地诞生了。

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郊区一个用稻田改建成的简易发射场上,T-7M已经昂然屹立在发射架上,它的飞行高度预计为8~10公里。发射场上没有电,隔着一条蜿蜒的小河,在用芦席围起来的“发电站”里,一台借来的50千瓦的发电机已经开始工作。由于没有任何通信设备,王希季站在用麻袋堆积起来的半人高的“指挥所”里,用挥舞的手势和大声的喊叫,指挥着T-7M的发射。点火后,火箭直冲云霄。王希季冲出“指挥所”,扯开已经嘶哑的嗓子和大家一起忘情地欢呼起来。这次试验成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液体火箭技术取得的一个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成果。5月28日,毛主席亲临上海新技术展览会,兴致勃勃地参观这枚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的探空火箭模型。他鼓励大家说:“应该是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上去!”此后的十年里,上海机电设计院先后研制成功了包括气象、控测、生物试验、核爆取样和技术试验等几个类型的18个型号的控空火箭,其中王希季就负责了12个型号。

1965年,历史再次将一个充满挑战而又令人羡慕的机遇赋予了王希季——主持中国第一个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总体方案的论证和设计工作。王希季研究了大量的资料,并根据我国国情和技术基础,创造性地把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把液体与固体推进剂火箭组合起来,提出了以中程液体火箭为第一级与第二级,加上一枚固体火箭作为第三级的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形成了我国征服太空的第一枚航天运载火箭——“长征一号”。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是中国航天器进入太空的第一次大胆尝试。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巨大轰鸣声中腾空而起,带着中国人的壮志与豪情飞上了太空。

时隔不久,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型号设计工作也落在了王希季的肩上。高度的信任化作巨大的动力,他带领着已经积累了一定设计和研制经验的队伍,开始了更为深入也更为艰苦的探索。从茫茫太空中将卫星召回地面,再令其准确地降落在预定地点,谈何容易!美国曾经一连发射了12颗返回式卫星,但它们都不听招呼地“叛逃”了。第13颗虽然从天外摇摇晃晃地跑了回来,却无视主人给它划定的范围,一头扎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终于穿云破雾飞上了太空。当人们沉浸在发射成功的喜悦中时,王希季却提着简单的行李匆匆地赶往卫星测控中心。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他还要等待着送走的那颗卫星再听话地返回地面。3天后,天空中终于出现了那顶红白相间的降落伞。在王希季看来,那是盛开在天空中的一朵最美的奇葩。伞下拽着的,就是那个让他望眼欲穿、被大气层烧得黑糊糊的回收舱。它飘过崇山峻岭,准确地落到了预定的回收地点。这颗卫星的回收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从那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发射了20多颗返回式卫星,王希季负责提出的这个卫星方案,一直是返回式卫星系列的基本方案。而且,以此为基本型逐步形成的返回式卫星系列,也是我国成本最低、发射数量最多、成功率最高的卫星系列。

王希季是我国最早研究载人航天技术的专家。研制宇宙飞船的工作重新启动之后,王希季是“神舟”总体论证的高层负责人。按照常规,高层负责人是不必负具体责任的,可他却“不顾身份”地参与进来,为解决穿舱等技术难题做了不少具体的工作。“神舟”号飞船成功地完成了首次无人飞行试验后,王希季又根据国际载人航天活动的最新动态,为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如何进一步发展献计献策。

有时,一些小的成功,看起来似乎在某个时刻就消失了,但它有时往往会变成另一项巨大成功的起点。当年王希季攻克的卫星返回技术难关,为日后我国宇航员搭载神舟飞船顺利飞天并安全返回地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任新民“放卫星”

在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有一位曾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放卫星的人”的航天科技工作者,他就是后来成为我国著名航天专家的任新民。

任新民出生于安徽省宁国县,上中学时因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参加了共青团。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抗日战争爆发后到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学习,后到兵工厂当技术员。1945年,任新民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先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新中国成立后,任新民回到国内,在新成立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出任火箭教研室主任和炮兵工程系副主任。在那里,他开始系统地研究火箭。1956年10月8日,中国成立了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五院,任新民作为从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院校选调的第一批“航天人”中的一位,参加筹建工作,并被任命为第六研究室的主任,从事火箭总体方案的设计研究工作。

1958年,两枚苏制P—2导弹运抵中国。任新民身穿上校军服代表中方参加交接仪式,并在协定上签字。从仿制苏制P—2导弹开始,我国导弹研制工作开始了。正当中国仿制P—2导弹工作进入决定性的时刻时,中苏关系破裂,赫鲁晓夫撤走了专家,停止提供任何技术资料,企图把中国的航天事业扼杀在摇篮之中。在困难面前,任新民与科技人员一道大胆实践,忘我工作,边试验,边总结,完全依靠中国人自己的聪明才智,把P—2导弹的仿制工作推向成功。1960年9月,就在苏联撤走专家几个月以后,中国,在自己的国土上,第一次用国产燃料成功地发射了仿制的P—2导弹。

1965年,任新民开始为发射中国人造地球卫星研制“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液体燃料发动机是“长征一号”的动力心脏部件,它将牵引大型三级运载火箭重达上百吨的身躯腾飞的重担。身为研究院副院长,任新民毅然承担起了这项历史性的科研工作。作为领导者,任新民要负责组织、协调火箭研制的系统工程:作为科技人员,他要亲自主持和从事火箭发动机的科研攻关工作。任新民指挥大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披荆斩棘,连续解决了火箭发动机的不稳定性燃烧和一系列相关的关键性技术难题,终于提前完成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总装测试和大型地面试验等准备工作。1970年早春时节,中国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中国“航天人”的瞩目中,徐徐开出工厂。作为中国“航天人”的优秀代表,任新民陪同广大科技工作者用心血和智慧凝结出的中国“神剑”一同前往酒泉卫星发射场。

1970年4月24日,任新民指挥的“长征一号”火箭顺利地飞上了蓝色的天空,准确无误地将卫星送到了预定的轨道。作为卫星发射的有功人员,任新民在天安门城楼上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周总理指着任新民,对西哈努克亲王说,这是我们“放卫星的人”。

1975年6月,中央为了整顿和加强我国的航天事业,任命任新民为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主管运载火箭和卫星的科研和试验工作。从此,他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肩负起新的重任。此间,也是我国航天史上最辉煌的岁月,在任新民的主持参与下,我国航天领域实现了一年“三星高照”,特别是成功地发射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而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和苏联后,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从而再次引起了世界的瞩目。

196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上海市下达了“701工程”任务——由上海抓总研制火箭和卫星工作。火箭取名为“风暴一号”。为了主持“风暴一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和发射工作,任新民受命来沪。经过近两年的拼搏奋斗,攻克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1981年9月20日,“风暴一号”运载火箭第一次将一组三颗卫星连续送入预定轨道。从而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拥有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通信事业便成为百业发展的先行行业。此后,任新民又把目光落在了地球同步定点通信卫星的工作上。1984年4月8日,任新民亲自目送着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飞向自己的工作岗位。此举,再一次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跃上了新的高度。

任新民把一辈子的时间都献给了国家,是我国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但他为人却非常低调,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任新民坦言:“其实我没什么好写的,我一辈子只干了这么一件事”。

搞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是件极其复杂艰辛的工作。它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肯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一生,都要毫不吝惜地投入进去。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研究出什么东西来,不专心致志是不行的。这就是“锲而不舍”的精神。任新民“一辈子只干了这么一件事”的态度便是这一精神的真实体现。

“神舟之父”戚发轫

2003年11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宇航员杨利伟飞入了太空,作为神舟1号—5号的总设计师,被人们称为“神舟之父”的戚发轫这个名字也由此传遍了全世界。

戚发轫于1933年出生在辽宁省瓦房店市。1957年,戚发轫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当时,戚发轫攻读的是飞机专业,结果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穿上军装,跟着苏联的一个导弹营学习导弹的操作。1958年,组织上准备选送他去苏联军事院校学习导弹的总体设计。可等他专门学了几个月俄语,满心欢喜准备赴苏时,上级又突然通知他不能去了,原因是苏方不接收军人。为了学导弹,他只好脱掉军装,通过高教部到苏联去学习,行装都准备好了,可当他刚准备赴苏时,苏方又有明确意见:学导弹总体设计的人员不能去。这样,他两次赴苏学习导弹技术的机会,都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剥夺了。在赴苏无望的情况下,他只好安下心来,在国内跟援华的苏联专家学习。然而,正当戚发轫憋足了劲一心一意跟苏联专家学习导弹设计时,苏联专家又突然全部撤走了!怎么办?投师无门,四顾无路,唯一的选择,只有丢掉洋拐杖,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来干!意气风发的戚发轫参与了我国第一枚仿制导弹“东风”的研制工作。在钱学森的带领下,科技人员历经磨难,终于把这枚代号为“东风一号”的仿制导弹打上了天。此后,戚发轫又参与了我国“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结构和总体设计,并设计出火箭三级与二级的分离方案,经飞行试验证明既简单又可靠。1968年,戚发轫的工作正式从火箭研制转向卫星研制,并成为我国自行研制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负责人之一。1970年4月24日这一天,随着指挥员一声“点火”口令的发出,“长征一号”火箭直冲云霄。

同类推荐
  • 智慧童话(夏洛书屋:经典版)

    智慧童话(夏洛书屋:经典版)

    智慧故事精华荟萃,全球经典完美再现,英国著名儿童文学推广人玛丽·乔斯林编著。玛丽·乔斯林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儿童评论家及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尤其擅长将寓言童话和神话传说以出神入化的语言讲述给当今的年轻读者。在当今欧洲,尤其英国,玛丽·乔斯林拥有众多追随者,更为儿童文学的深度延传和多形式推广做出了不遗余力的贡献。《智慧童话》是乔林斯根据全球知名童话或者寓言故事改编而成的。全书一共由二十八个中小故事结集而成,故事的主题都与“智慧”有关,这二十八个故事无论时间还是地域都涉猎广泛,汲取了全球有关“智慧”的故事之精华,读来趣味颇多又令人受益匪浅。
  • 战场火王——火炮与弹药

    战场火王——火炮与弹药

    火炮,自问世以来就倍受军事家们的青睐。从古代战场上的霹雳车、抛石机、火铳、土炮,到现代战争中的榴弹炮、加农炮、迫击炮、火箭炮等等,虽然它们相貌各异、性能不同,但他们都当之无愧地成为同时代兵器王国里的佼佼者,并成为战争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 和睦和谐(中华美德)

    和睦和谐(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五千年,内容博大而精深。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易经》中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也有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万事和为贵”、“和气生财”。随便一数,跟“和”有关的名言警句数不胜数。中国也提出“和平发展”之路。本书就是收录有关“和睦和谐”的故事,将“和”的思想发扬光大。
  • 《生物仿生知识篇》(上)

    《生物仿生知识篇》(上)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结合当前最新的知识理论,根据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特点,向青少年即全面又具有重点的介绍了多方面、多领域、多学科、大角度,大范围的基础知识。内容较为丰富,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需求。该书是丰富青少年阅历,培养青少年的想象力、创造力,加强他们的探索兴趣和对未来的向往憧憬,热爱科学的难得教材,是青少年生活、工作必备的大型工具书。本篇介绍生物仿生知识。
  • 绿孩子

    绿孩子

    小远在探险中,意外跌入漂浮在地球中心海洋中的小岛。岛上有海怪儒艮、吃人的花儿、似人似龙的怪物。海中的绿影子和巨大毛团让小远毛骨悚然,慌不择路。在迷失的森林中,小远遇见一群自称来自亚特兰蒂斯的奇怪绿人。他们有着神秘的科技、古怪的行为。最终,小远带着绿人的东西逃了出来,可是在见着阳光的瞬间,那些东西却莫名融化了。
热门推荐
  • 农家弃妇现代重生

    农家弃妇现代重生

    翠花,一个飘荡在世间几百年的农家弃妇;翠莲,是刚刚准备出嫁与村长的农家新娘;别人重生农家,最终目的是与哪位有出息的兵哥哥双宿双飞,而她,却要做那位兵哥哥的妈,坐看重生女与白莲花的“相亲相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金刚玉宝剑

    金刚玉宝剑

    王度庐作品大系武侠卷第二辑之一,苏州侠士伍宏超为报杀父之仇,入京谋刺和珅,巧遇幼时玩伴吴卿怜,卿怜以身相许。又遇侠女顾画儿,因卿怜相许在前,他不敢示爱于画儿。经历磨难之后,伍宏超入和府欲救卿怜出此苦海,被府中众护卫包围,卿怜为不拖累宏超,坠楼而殉,同时也成全了伍、顾情缘。
  • 深夜末班车

    深夜末班车

    深夜的末班车,你敢坐吗?万一,它是来自地府的冥车呢?一个普通的公交车司机,却陷入了无尽的圈套和黑暗挣扎之中,如何能够救人或是自救,看他在深夜里寻找光明。
  • 后宫朱砂泪

    后宫朱砂泪

    她没有显赫的身世,她没有绝色的容颜。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只想要一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平凡爱情。无奈却阴差阳错,深陷宫闱谋权,几经沉浮,遭遇爱情背叛,身世之谜,和亲蒙古......。她能否实现闺中对着月夜流星许下的那个愿望?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且看《后宫朱砂泪》带您走进那步步惊心的宫闱斗争,带您领略一场乱世悲歌中的千古绝恋!
  • 踏咒前行

    踏咒前行

    以为是个宝贝结果......身负诅咒,说多了都是眼泪,且看王炎是如何改写命运走向远方......
  • 御魂志

    御魂志

    传说大地上存在数个巨型人形骷髅,狰狞的面部、蜷曲的身体有着不详的预示,只有拥有上古血魂的人才能唤醒它们,得到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秘密。千百年来,各个国家各个种族为了上古血魂,数代人征伐不断,却难觅其踪迹,只是徒生仇怨。直到他的出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贼,竟能将各路至强者玩弄于股掌之间,偷得世界秘辛,赚得美人心……
  • 玄灵记:翼

    玄灵记:翼

    “无法凝灵的废物。”“师傅?”“师傅,我现在懂你那时的决定了。”“啊?还不够强?”【文:黑羽麟儿绘:冰蓝】【因画师学业问题封面将于暑假完成,线稿奉上。】
  • 吴忘我优不胜欢喜

    吴忘我优不胜欢喜

    一段大学赌约,把吴樾和王优联系在了一起,从此以后,四人爱恨交错。即使时过境迁,王优仍然是吴樾内心深处不可触碰的回忆。一段情缘,两段生死,吴樾,王优,沈懿周之间又将发生什么改变。
  • 英雄联盟之无敌剑神

    英雄联盟之无敌剑神

    英雄联盟之无敌剑神,高中生的苏浩,穿越到英雄联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