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80700000008

第8章 为霞尚满天(1)

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一位有着70年创作生涯的老作家,如今,依然辛勤耕耘在文苑。

70年前,她登上文坛时,是以诗人的面貌,小说家的风采,后来专事写散文,成为文坛散文大师。许久了,她不曾作过小说。可是,突然间,1980年的春天,她在遥远的《北方文学》上发表了短篇小说《空巢》,引起文学界瞩目。这篇小说是作家有感而发,写得真切动人,启人心迪,它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此后她仍然写作散文,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不料,去年上半年,这位善良而又敢于直言的老作家,有感于知识分子的“贬值”、“跌份儿”,又写了一篇“一分钟小说”——《万般皆上品》,发表在读者很广的《北京晚报》上。虽说是短短的千字文,却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心中酸楚难忍。小说被传颂一时。

哪曾想,今年五月初,她又完成了一篇小说新作《远来的和尚》。是一篇讽喻性的作品。她脱稿的那天晚上,亲自打电话给我,说她写了一篇小说,问我要不要看。我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冲着耳机高声说了一句:喔哟,小说!我明天就来看,作为您的第一个读者。

第二天下午我赶到她家时,她已经把稿子装在信封里放在桌子上,等候我来。我先睹为快,真是一篇好小说!于是我同她提出商量,这篇小说可否允许我带回去,争取在《人民文学》发表。她说:你只要喜欢就可以带回去。还说她是《人民文学》的老编委,对这个刊物有感情。我和我的同事们拜读后都高兴地立即决定发表它。这篇小说在《人民文学》1988年第6期间读者见面后,受到欢迎。有几家选刊转载了它,报纸评论了它。

到了7月间,气候已经转热。这当儿,容易使人懒洋洋,什么事也不想做,也懒得做。可是,哪里想到,已是88岁高龄的冰心老人,却无心去乘凉,无意去避暑,依旧闷在家里,面对稿纸,倾吐自己的心声。她接连写出了两篇触及时弊的短篇小说:《落价》和《干涉》。一篇给了她的老友巴金主编的《收获》,一篇给了《人民文学》(载1988年第9期)。读者也许奇怪,一位88岁的老人,肯定是足不出门,怎么会写出如此贴近现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呢?君不知,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个中必有道理。那是因为她一生始终以一颗真挚、美好的心灵关注祖国、民族的命运。她人老了,但思想不老,她的头脑比好些年轻人的还清醒、敏锐,对祖国和人民她有更深的爱。

有心的读者,如果稍稍留意的话,便可发现,近年,冰心老人的作品和评论文章愈见尖锐、泼辣,深刻感人。如巴金先生所说:她呼吁、她请求,她那些真诚的语言,她那些充满感情的文字,都是为了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都是为了我们大家熟悉的忠诚老实的人民。

去年10月5日她87岁华诞时,我们去向她祝贺生日。谈起散文创作,她说:要提倡讲真话,写真情。她是那么坦率,又是那么真诚。她是那么坚定,又那么坚强。真真是老而弥坚哪。

我同她聊天时,问起过她:为什么她如今的文章,老了老了反而更尖锐,更泼辣?她淡泊地一笑,反问我:“姜,不是老的辣吗?”

这个话题,引起她对于往事的回忆。在她70年写作生涯中,散文的确比小说多。她觉得写小说时的心情,大概经过甜、酸、苦、辣四个时期。从《超人》前后到《第一次宴会》那个时期,她的生活一直在快乐融洽的心境中度过的。这以后她从周围的事物中感到了世态人情中有很浓厚而压抑的“酸”的东西,因此写了《分》和其他几篇。1957年以后的“反右”和“十年动乱”是“苦”的时期。那期间她只写了一篇《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借题倾吐心中的衷情。再往后就是粉碎“四人帮”之后的1980年写了一篇《空巢》及去年的《万般皆上品》,今年的《远来的和尚》、《落价》、《干涉》,那是满含着心中的辛辣和酸楚而落笔的。她深有感触地说:国家是欣欣向荣地“向前看”了,但却还有一些年轻人是“向钱看”的。他们“向钱看”的原因和手段不尽相同,她听到看到的够多了。还有诸如知识分子的“贬值”,封建残余思想的作怪等等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她耳闻目睹,有感而发,自然地笔下有了一种辣味!

她说:这也不奇怪,经过沧桑,人,老了就是辣的!

为了盛赞这位中国文坛目前最高龄的“寿星”以一颗真诚的爱心,七十年如一日地辛勤笔耕,为中华文学事业所做的卓越贡献,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北京图书馆于1988年7月12日举办了《冰心文学创作生涯70年展览》。

非常不巧,我7月11日飞往贵州茅台酒厂,为了出席一个预先安排的授奖仪式。临登机前,我打了一个电话给她,说明情况,表示歉意也表示贺意。她亲切地说:要展到月底呢,你回来再去看。

开幕仪式的电视新闻我恰巧在贵阳市的云岩宾馆看到了,感到格外高兴!

过了一个星期后,我回到北京便赶到北京图书馆展厅去参观。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参观者却络绎不绝。

展厅里,一幅幅照片,一页页手稿,一件件实物,静静地、静静地向人们娓娓讲叙着一个真诚、执著、顽强地饱含着爱的生命的故事。同去的晓南,是一位年轻的朋友,当她仔细、认真地看过展览后,深有感触地说:她真了不起!我懂了,人们爱她,不是别的,正是她的人品和文品。

我想:是这样的。

纵观她生命的道路,如同一条小溪,从浅浅的小谷中,缓缓地、曲折地流入“不择细流”的大海。它有时经过荒芜的平野,也有时经过青绿的丘陵。于是这水流的声音,有时凝涩,也有时通畅,但它还是不停地向前流着。

她生命之水永不枯竭,一直地在流着、流着,流向大海,流向远方……冰心永远不老。她手中的笔也永远不老。因为她的心紧紧贴着大海,贴着人民大众。

大海给予她力量和勇气。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988年香山红叶正浓时,写于北京东坡.

冰心的幽默

已是严冬三九天。此时,窗外雪花飘飘,寒风凛凛,好冷的天气!然而我一想起冰心老人,心中总会升腾起一种温暖之情,几十年来的交往,几十个春夏秋冬,几多风风雨雨,老人总是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心,给予我严格的教诲;给了我爱,给了我温暖,给了我前进的鼓舞力量。我们成为“忘年交”。这些是说不完道不尽的。

这篇短文,我只想记述一些冰心老人的幽默,幽默其实是智慧的表现。有时你和她接触,同她交谈,她总有一些轻松的随意和幽默,表现出她的平易和智慧。.“姜,自然是老的辣嘛!”.冰心年轻时代的作品突出的一点是:母爱,人类爱。她的这种人类崇高的爱情哺育了神州大地几代人。可到了晚年呢,尤其是近一二十年她所写的文章,却一改“旧调”气格外尖锐、辛辣!多是触及时弊,抨击丑恶现象,而且击中要害。她一向倡导真善美、反对假恶丑,爱憎分明。近年她的不少这类文章或作品已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有的被有关部门作为内部参考文件印发,以期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平日或者生日,也时常有些领导同志来看望她,她总是不错过这种良好机会,向他们诉说民情,反映情况,或直言政见,可谓肝胆相照。她其实是忧国忧民,为国为民,我因此同她开玩笑说:“您老现在的文章怎么愈来愈尖锐!”她笑笑,风趣地说:“是么,姜,自然是老的辣嘛!”

“你如再不来,就只有瞻仰遗容了”

我常常去西郊看望冰心老人,或向她约稿,或向她讨教,或陪友人造访,或麻烦她给人家题词题字,或送书送什么刊物去……总之经常去,然而有时工作一忙,就好久没去,加之老人住地远在北京西郊,去一趟也真不易。如果我好长时间未去,不定哪天就会接到她亲自打来的电话,以不无责备的口吻说:“你怎么好久不来?就那么忙?要是你再不来,就只有瞻仰遗容了。”这种时候,我便乖乖地作检讨,并且答应说:我今天就来!我也真的马上便奔去,有时单位司机不在,没有汽车,我便蹬上自行车,长途跋涉说什么也得赶紧去,去看望我心目中最为敬重的老人家、我的恩师。.“拜寿,就应当磕头嘛”

冰心老人是世纪同龄人。她1900年10月5日诞生于福建福州市,祖籍福建长乐。这真是福建的骄傲!中华民族的光荣!每年10月5日,我和我在文艺界的朋友们必然前往府上给老人家拜寿。每次,我们不是献上花篮,便是送上寿礼。花篮,一定要是由几十朵(按她的寿辰时龄)盛开的红玫魂组成。同冰心老人亲如姐弟的巴金先生便是每年送这样的花篮,鲜艳无比,意味深长。可最近几年,我们单送这些礼物已经过不了“关”了,老人家风趣地说:“要拜寿,就应当磕头嘛?”我说,那你得给“红包”,她哈哈大笑。

笑归笑,头可是得磕,还得认真磕。因为每每旁边总有淘气的吴青在“监磕”,能不认真磕吗?

今年的10月5日,我和泰昌下午去的,客人已经陆续离开,老人家已回她的卧室休息。但见我和泰昌到来,她又精神振奋,笑吟吟地说:“又是两个磕头的来了。”我和泰昌真的恭恭敬敬地给92岁高龄的老人拜了寿,磕了头。她直嘿嘿地笑,说:“好了,好了,起来吧!”

我们起身后,她笑着说:“今天邓友梅来也磕了头。冯骥才也来磕了头——可大冯跪在地下还比我坐着高。他真个儿高。”

吴青在旁调侃说,我娘一般不许人家给她磕头,可你们几个是个例外,因为你们是她的“干儿子”,她待你们几个真好!喜欢你们,我都有些嫉妒了。

好个吴青,一语道破。.“你像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我从参加刊物编辑工作后的青年时代起,便有幸认识和接触冰心先生。那时她就是《人民文学》杂志的编委,而我是一个小编辑。常有来往,不是向她约稿,便是陪她采访。屈指算来,一挥间,已有二三十年了。“文革”期间及1969年下放在湖北咸宁“五七”干校,我们一直是在一起,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特别是在那“急风暴雨”式的“文化大革命”中,我对冰心先生的为人为文,无私无畏、铁骨铮铮的精神十分感动,非常钦敬。久而久之,我便滋生了写她的念头。写她其实也是向她学习,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我的散文集《记冰心》出版后,承蒙前辈作家,也是我“忘年交”的师友郭风先生予以首肯,并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了热情的评论文章。我斗着小胆送给了冰心先生一本,没想到她很快看了,并且打电话约我去谈谈。我去了,她首先对我这个后生晚辈予以鼓励,她说:“你好像我肚子里的蛔虫,怎么那么许多事我都忘记了,你却写出来了。”接着她翻着书一页一页指给我看——都是她用笔划上记号,折叠起页码,说哪段哪件事实如何如何,哪些细节有出入,一一指正,要我改过。我极为感动和感激!这本样书我向她索要了回来,让它留在我身边,是个珍贵的纪念呐。

后来,她生病住院,有天我去看望她时,和她谈起一些往事,只见病房角落坐着一位中年斯文的女同志,不断在笔记本上记着我们的谈话。看来我们的谈话引起她的兴趣。我问冰心先生她是谁?先生说是一位研究人员,专门研究那个谢冰心的。我说你真幽默,她开心地笑了。并且指着我对那位同志说:“他叫周明,是我在《人民文学》的小同事,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他记着好多事,你可以找他好好谈谈。”

这位女同志便是冰心研究专家卓如—— 一位很有学识的正派的学者。她也是福建人。.“我真的死了就没有人哭了”.粉碎“四人帮”后,曾有无数从海外归来的作家、学者、朋友,有来自美国、英国的,有来自日本、法国的,有来自台湾、香港、东南亚许多国家的……都希望拜望,见见冰心老人。有的说,老人年纪大了,不便太多打扰,耗费她的精力和时间。只求见个面,照张相,或者有的要录一段音,带回去。

开始冰心老人对此并没在意。可终究其中有的人不免泄露了“天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海外的报纸上看到有消息说:著名作家谢冰心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那时正是林彪、江青“四人帮”肆虐时期,自封中国为“世界革命中心”,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和世界一概隔绝,且“文革”中确是受到“四人帮”迫害致死的民族精英何其多哉!所以当后来我们门户开放,许多华人、外国人可以游历中国或归国探视亲友时,人们慢慢知晓冰心还活着!冰心还健在!因此能荣幸见她老人家一面,合个影,录个音带回去,还可以解亲人朋友们的悬念。

据说,冰心当年在东京教过的许多学生一听说冰心老师不幸逝世,男男女女都号啕大哭,并发表了不少悼念文章。在台湾的冰心老友、作家梁实秋泣不成声,呜咽着写了一篇《痛悼亡友冰心》的文章。

闻此,冰心满心感激。过了好久,有次我同她聊天谈起梁实秋先生时,她忽然想起了这件事,提起梁实秋先生写过的一篇悼念文章,她不无幽默地说:“你看,我已经死了好几回了。朋友们、学生们该哭的都已经哭干了眼泪。如果我真的死了,就没有人哭了。”.“坐以待币”.去年夏天,有几位美国来的华人学者,托我的朋友李欲晓找到我,说希望能拜访冰心老人,因为他们之中有一对夫妇还是来自冰心在美国留学时的母校——威尔斯利女子大学。我向老人作了报告,征得她的同意后便在一个晴朗的夏日的上午去到她的家。那几位美籍华人朋友见到冰心十分激动,又是合影,又是请签名,他们还给冰心女士带来了一头精致的有机玻璃牛。冰心老人满心欢喜地说:“你们给我牵来了一头这么漂亮的洋牛,我很喜欢。”

那几位客人热情地问寒嘘暖,问长问短,问她最近在做些什么,在写什么大作……冰心老人却笑着风趣地说:“写什么大作?我只是写些回忆性文章或者有感而发的文章,主要是在家里,坐以待‘币’哟!”

客人们为之一愣,显然不解。她嘿嘿笑了,解释说:“你们是不是听误会了?中国有句成语叫‘坐以待毙’,我说的是坐以待‘币’,人民币的‘币’。我是说我坐在家里写稿等待人家寄稿费,寄人民币来呢!”

一时间满堂哄笑。

客人们不由欢叫起来,哇!您老这么幽默呐!.“我的家快成冰窖了!”.去年夏天,我要去西安参加家乡一个散文笔会,问冰心老人家西安有事要办没有?她不无感慨地说:

“到现在西安我还没去过呢!不过那里有我的亲戚,是愚弟一家。对了,他们家的孩子叫谢冰,钢琴弹得很好!”

说着,她自个儿忽然笑了,说:“你瞧,我们家快成冰窖了!”我明白了她的意思,便有意问她:“还有哪几块‘冰’?”

同类推荐
  • 独坐

    独坐

    汪老被誉为最有人情味的作家。他的散文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喜欢,皆因从他的文字中可以找到面对生活的雅趣,可以安抚疲惫的心灵。汪老生前最爱一人独坐沙发上东想西想,他的许多文章由此构思而来。因此,此书取名《独坐》。本书分为四部分:忆旧、遐想、闲说、文谈。全新的选本,独特的插图,为书营造了最美的气场。
  • 给我一个对手 让我战胜自己(醉美文摘)

    给我一个对手 让我战胜自己(醉美文摘)

    当你缺乏勇气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懦弱;当你不够勤奋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懒惰;当你需要谦虚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骄傲;当你无法宁静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浮躁。本书从发现自己—掌控自己—战胜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这样一根金线,从人的思想、行为、习惯、性格、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包括自我定位、聚焦自我、战胜自卑、战胜退缩、战胜命运、摆脱依赖、征服惰性、克服恐惧、逆境成长、征服狭隘、征服固执、打破枷锁、锤炼性情、重视习惯、提高效率、挑战极限、超越平庸、超越竞争、超越思维、超越格局等诸多方面出发,全面阐述了一个人获得成功所需要克服的种种来自于自己的障碍。
  • 许地山散文集

    许地山散文集

    本书是许地山的散文精选集,收录许地山的经典散文,如《空山灵雨》《山响》《春的林野》《落花生》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地山是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文章精炼隽永,质朴清新,富含哲理,兼具浓郁的异域色彩,别有一番艺术魅力,是广大中学生和喜好文学的读者必备的经典读物。作者借自然的实体,边描写边议论,或从其神志,或从其处境来寄寓他对人生的理解;写现实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常以记事始,而以自我的哲理升华终;写夫妻生活小景,相互理解或体贴,充满人间浓郁的真情深意。
  • 愿你余生鲜衣怒马

    愿你余生鲜衣怒马

    本书共由五十篇散文组成,是一本探索亲情、爱情、友情的情感类文集,书中写祖母的衰老和隔代的情感,父亲深沉的爱,对母亲的怜惜与体恤,对弟弟的歉疚;写交友的法则,大学高中友谊,朋友的故事;写爱情的缺憾,回忆里的故事,喜欢和爱的区别。有真实的故事,有独到的议论,写尽缠绵不舍和绝然虚无,文风深邃、温暖、幽微,文笔真实,充满了真情实感,感人至深,社会世相,人物百态,唯美爱情,浪漫传奇,或多或少蕴含着某些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本书适合广大读者阅读,陶冶情操,鼓励斗志。
  • 回味青春

    回味青春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更有青春焕发的青少年时期。当他步入不惑之年后,回味最多的当是那十六七岁的中学时代。高中阶段,是一个人踏上社会前积累知识、世界观形成、浅识社会的阶段。高中生,单纯、激情、感恩。他们用理性的眼光看世界,书生的意气处事,羔羊的跪乳感父母、老师。一节课、一个表扬、一次批评、一次活动、一次朦胧的男女之情,都会在他们脑海中染印下不灭的影像。
热门推荐
  • 终极一班:愿你百年安生不离笑

    终极一班:愿你百年安生不离笑

    新文《星际宠夫指南》连载中~《终极一班》同人文。PS:已有二百万完结仙侠文《论仙二代的逆袭》,无断更记录,可放心跳坑~
  • 百善孝为先(大学卷)

    百善孝为先(大学卷)

    本书由六十多万份青少年学生写给父母的家信和感言精选而成。这些发自学生肺腑之言的心声,抒发了新一代青少年学生对父爱、母爱的情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领悟,读后令人震撼,很受教育。这是一部青少年学生用自己的感悟唤醒更多学子识恩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怀,树立祖国未来建设者优良品质的励志教材,也是一部创意新颖、构思独特,由青少年学生用爱心和激情编写出来的德育教科书。《百善孝为先》的出版,对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的教师、家长以及青少年都值得读读这本书。本书是《大学卷》。
  • 家教之命格

    家教之命格

    从那个白色的地方出来,自己早已与世界脱轨。信任如锁链般,一扣接着一扣。如今,是否还如初心一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问君归期

    问君归期

    《琅琊榜》电视剧的现言版同人文,涉及豪门世家权谋斗争,但冰雪消融后,洒向人间都是爱……想给江左梅郎一个除了沙场英魂以外的结局,想给霓凰郡主一份除了孤单守候以外的感情。为了满足个人恶趣味,完全改了海大的时代和背景,万分抱歉。我是一辈子要守着一个人的心的。从我情窦初开,到今时今日,那颗心,从来都和我的心共生在一起,如一莲托生,至死方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剑帝神皇

    剑帝神皇

    新书《齐天之万古大圣》发布,请大家支持。有一种人,自诞生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不平凡,令天地为之失色!是要顺命运,成人道神皇?还是逆苍天,做剑道帝君?亦或是,两者兼俱,成就那至高无上的剑帝神皇!看尽诸天万界:谁可接我一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仙的公寓

    修仙的公寓

    他的今生是一个离了婚逃离家乡前妻眼中的渣男,父母眼中的渣儿,39岁的大叔!他希望在另外一个城市,重获新生!到了新的城市,他住进了6个人合租的复式公寓!落魄富二代,单亲小护士,孤儿小交警,喜剧小编剧,高傲小白领,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啼笑皆非地生活在了一个屋檐下!每个人再难以言齿的过去,经历让每一个人渴望幸福!生活有过悲剧不等于永远悲剧,只要还有渴望也会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