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81600000024

第24章 三个奴才三种处置(2)

从种种迹象上看,年轻时的赵姨娘颇有些姿色,但她既不是王夫人的陪嫁丫鬟,也不是贾母赐给儿子准备长期使用的丫鬟。极大可能贾政年轻荒唐时,跟当年的丫鬟赵某唱了出“公子戏丫鬟”,贾母和王夫人纵然再不高兴、再不欣赏,但木已成舟,她们只能接受或容忍赵某做姨娘——说不定还是“奉子成婚”。贾母对淫贱的赵某一直嗤之以鼻。这事的蛛丝马迹,可以从宝玉病重时贾母大骂赵姨娘看出来。

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通灵玉蒙蔽遇双真”写到凤姐和宝玉中了马道婆的魔法奄奄一息,赵姨娘劝贾母赶快给宝玉穿寿衣送他走。贾母大怒,大骂赵姨娘是“烂了舌根的混账老婆”,是“淫妇”。尊贵的贾母突然对儿子的侍妾骂这么难听的话,贾母这样骂,当然主要因为心疼宝玉,也泄露出贾母对赵姨娘一向不待见。“烂了舌根的混账老婆”跟咒宝玉死有关,“淫妇”就跟咒宝玉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只能是另有所指,算历史旧账。宝玉挨打时,贾母大骂贾政,要带王夫人和宝玉离开,以便叫贾政“心静”,再次透露出她对贾政钟爱侍妾和庶出儿子的不屑情绪。如果贾政这个侍妾是贾母给挑选的或者正妻从娘家带来,如果这个侍妾果真不是“淫妇”,贾母肯定不会是这种态度。

所以,凤姐对赵姨娘不合常理的出奇歧视,实际是发贾母和王夫人之私意,而且主要是发贾母之私愤。

赵姨娘及贾环有没有原型?他们的原型是不是曾经伤害过曹雪芹的曹家人?是红学家喜欢“索引”的内容,却总索不出真正“元凶”。在《红楼梦》中,赵姨娘和贾环是众多复杂人物之外、相对单一的形象。他们坏,简直坏到“头顶长疮、脚底流脓”的程度。因此,凤姐痛骂赵姨娘这段完全是仗势欺人的表演,似乎还没被多数红学家看做是凤姐的严重劣迹。

袭人:投王夫人所好高看一眼

跟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相隔了三十一回,到了第五十一回,出现凤姐如何对待贾府准姨娘袭人的有趣场面。

袭人母亲病重,家人来接她回家。王夫人同意袭人回去见母亲,把凤姐叫来命她酌量去办理”。

凤姐如何“酌量”?她立即拿着鸡毛当令箭,立即小题大做,叫仅仅是“预备役姨娘”的袭人摆开了贵妇还乡的谱儿。

她给袭人派了八个随从:周瑞家的、跟着出门的另一个媳妇、四个有年纪的跟车、两个丫鬟。分别坐一辆大车,一辆小车。

她叫袭人穿几件“颜色好衣裳”。回家看濒死的娘,袭人却奉命要穿得娇艳鲜亮、穿得富贵豪华!似乎不是来跟母亲生离死别,倒是专门向“娘家”摆阔。袭人穿着王夫人赏的几件衣服来叫凤姐鉴别是否合乎她的要求:桃红百花刻丝银鼠袄子、葱绿盘金彩绣绵裙、青缎灰鼠褂。应该说对袭人这种身份来说,相当豪华了。但凤姐认为,褂子太素,也太冷,应该有件大毛的。马上命平儿把一件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昂贵的狐狸皮做成的皮袄)拿出来给袭人穿上。

她叫袭人“大大地包一包袱衣裳拿着,包袱也要好好的,手炉也要拿好的”。袭人拿的是她自己的一个弹墨花绫水红绸里夹包袱,包着两件半旧的棉袄与皮褂。凤姐认为不合格,马上命平儿给拿上一个玉色绸里的哆啰呢包袱,包上一件大红猩猩毡雪褂子。

她叫袭人“只管住下,打发人来回我。我再另打发人给你送铺盖去。可别使人家的铺盖和梳头的家伙”,周瑞家的知趣,马上表示,袭人一旦住下,就叫他们的人回避,另要一间内房给袭人住。

袭人这是丫鬟回家看母亲吗?不是。是贾府的“准姨娘”同时又是“超姨娘”鸣锣开道、风光无限回门来了。

凤姐办袭人回家这事时说过“那袭人是个省事的”。是袭人省事(懂事),还是凤姐省事(懂事)?显然是后者。

袭人不过是宝玉的丫鬟。这时连“通房大丫头”都还没公开化。凤姐为什么要给袭人这么大面子?一向小气、事事计较的凤姐为何自掏腰包,将袭人武装到牙齿?果真是她自己说的“说不得我自己吃些亏,把众人打扮体统了,宁可我得个好名也罢了”?

仔细推敲,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凤姐是个心机十分深细的人;

她的每一分钱用到什么地方,都有精确算计;

她的每一件东西送给什么人,都要明确算计;

她的每一份心思用到什么人身上,都会认真算计。

袭人已经明确是王夫人线上的人。凤姐要想得到王夫人永远的器重,仅靠姑侄关系,远远不够。她必须想王夫人所想,做王夫人想做而不便做、不敢做的事。

王夫人叫凤姐“酌量”办理,本身就带暗示性。如果叫凤姐按照贾府规矩办理,根本用不着什么酌量不酌量。所谓酌量,就是叫凤姐打破常规办理!表面像锯了嘴的葫芦的王夫人,实际上用一句似乎模棱两可的话,叫聪明的娘家侄女按自己的意愿办事。

凤姐深知,抬举袭人,并通过抬举袭人达到保护宝玉目的,是王夫人内心深处的小算盘。而她让袭人风风光光地回娘家,就是替王夫人琢磨事,办王夫人希望办而自己不便于出面办的事。

袭人母亲死了,正月十五贾府摆酒唱戏时,她在怡红院跟同样死了亲人的鸳鸯守孝,没有随宝玉到宴席上来。贾母问到此事,王夫人如实回答“她妈前日没了,因有热孝,不便前头来。”立即遭到贾母批评“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嘴不赶趟的王夫人显然一时语塞,凤姐立即笑着回贾母:袭人不来,是她的安排。而且是从宝玉的需要安排。袭人就是没孝,也不能到宴席上来,因为她必须在园子里照管,待会儿宝兄弟回去,各色都是齐全的。如果袭人也到这里,宝玉回去,铺盖是冷的,茶水也不齐备。

贾母一听,立即回答“你这话很是。”

王夫人和贾母,心心念念,都是她们心中的“凤凰”宝玉。

凤姐深知,对于贾母和王夫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宝玉。

只有凤姐,能把这两个人的需要巧夺天工地统一起来。

凤姐向来一切以贾母为中心,兼顾王夫人和宝玉。凤姐正是围绕着贾母、王夫人、宝玉,巧做调度,做出治理荣国府的一系列良好“政绩”来。

说来奇怪,凤姐处理的是三个不同的奴才:李嬷嬷、赵姨娘、袭人,最后却鬼使神差,全部回到贾府的宝塔尖贾母身上了。

一个单位的“办公厅主任”如何将单位的大大小小事物,都跟“第一把手”的需要和利益巧妙地联系到一起?

这大概是王熙凤对当代人提供的重要参考和借鉴。

放月钱挑丫鬟发工程

——王熙凤管理荣国府(中)

凤姐理家,以出色才智维护着摇摇欲坠的大厦,也以出众的邪招蚀空已经根基不稳的大厦。凤姐发月钱,挑丫鬟,向贾蔷、贾芸、贾芹搞工程承包,是认识凤姐这一特殊人物的重要方面。

《红楼梦》有两条主线:宝黛爱情和贾府盛衰。贾府盛衰主要是王熙凤管理荣国府,俗称“凤姐理家”。王熙凤管理荣国府几乎是《红楼梦》无处不在的内容,它不像协理宁国府那样大刀阔斧、声势逼人,王熙凤管理荣国府基本没大事件、大波澜,却像水银泻地,无孔不人,渗人各个环节,撑起各个环节,使故事有声有色,人物有血有肉,细节有滋有味。

任何一个家族从兴到衰,常常因优势变颓势,小病变痼疾。颓势和痼疾,是家庭主宰造成,管家者没法解决。凤姐理家正是如此。元妃省亲造成巨大亏空,使得贾家从皇亲国戚的优势转人寅吃卯粮的颓势。部分成员安富尊荣的小疾,渐渐变成整个家族坐吃山空的痼疾。这些根本问题,管家婆凤姐没法解决。凤姐倒是为了“补窟窿”挖空心思、费尽心力,显示了能力,也给自己带来贪婪、弄权坏名声。

凤姐理家主要内容无非是:管理财务;管理下人;管理建设项目。体现在《红楼梦》情节上,就是放月钱、管理奴才、派人办事。

小月钱大玄机

红学家大都认为贪婪是凤姐的特点,用众人月钱放高利贷是凤姐贪婪的重要表现。清代点评家说她“难填欲壑”,说她“白璧黄金太入迷”,说凤姐放债盘剥是“一生之罪案”。当代研究者则说凤姐是“嗜利成性的吸血鬼”、“血液里流动着追求金钱的狂热”、凤姐“最有内驱力和凝聚力的心理要素是金钱欲”等。

其实,凤姐不完全是为自己攒体己银子,更不像赵姨娘所推测的,要把银子搬到娘家。她放高利贷还有解决贾府金钱周转困难的因素,有万不得已舍身饲虎意味。我们需要仔细推敲《红楼梦》小月钱的大玄机,才能理解曹雪芹为什么说凤姐“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凤姐“机关算尽”包括给自己捞钱,也包括给贾府捞钱。给自己捞是贪婪,给贾府捞是无奈。结果都是算自己性命。

月钱,又叫“月例”、“分例”,是贾府按月发给家庭成员和奴才的零用钱。贾母和邢、王夫人二十两,赵姨娘只有二两;大丫鬟一两,小丫鬟只有五百钱。贾府家庭成员的主要收人,是年终的“分例”,是对各地庄园收人的分配,类似现在的年终奖。在贾府人员的收人中,年终的分例才占大头。

“月钱”在前八十回出现频率很高,有时还成焦点。月钱发放时间,都有祖宗传下的常规,凤姐却要拖几天,矛盾来了。

凤姐为什么拖欠月钱?为打时间差,放高利贷。但是,凤姐放高利贷完全是为自己攒体己钱吗?好像又不是。《红楼梦》前八十回有四次写凤姐放高利贷,一次比一次写得清晰、明确。

第一次: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凤姐到宁国府看望秦可卿回家,问平儿,家中有什么事?平儿回答:“没有什么事。就是那三百两银子的利银,旺儿媳妇送进来,我收了。”

平儿的话,透露凤姐放高利贷,放了三百两银子,得多少利息?没交待;三百两银子哪儿来的?没交待;放高利贷的经手人是旺儿夫妇。曹雪芹擅长草蛇灰线,伏笔千里。此处像侦探小说初露端倪,神神秘秘,令人琢磨。

同类推荐
  •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是一部关于甘肃历史文化特色及其发展的专题性研究论著。《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共分四个专题。每个专题又针对不同的特色及方向,对所研究的文化资源进行了重点的介绍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该历史文化资源对甘肃近现代文化的影响,
  • 从关键词读经典·大巧若拙

    从关键词读经典·大巧若拙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生态文学与文化

    生态文学与文化

    “生态文学”的关键是“生态”。这个限定词的主要含义并不仅仅是指描写生态或描写自然,不是这么简单;而是指这类文学是“生态的”——具备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的。在对数千年生态思想和数十年生态文学进行全面考察之后,可以得出这样一种判断:生态思想的核心是生态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生态思想以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终极标准,而不是以人类或任何一个物种、任何一个局部的利益为价值判断的最高标准。
  • 萨满文化

    萨满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思想课堂-伦理笔记

    思想课堂-伦理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热门推荐
  • 萧先生总是心太软

    萧先生总是心太软

    (已完结)记者:“小少爷,你爸爸最怕的是什么?”萧宝宝奶声奶气的答道:“妈妈!”台下的萧墨言铁青着一张脸,心里反复默念:亲身的,亲身的……记者:“那你妈妈最爱的是谁?”萧宝宝一脸得意:“当然是我啦,妈妈亲口告诉我的哦。”众人心领神会,原来,人人敬畏的萧先生,家庭地位如此不堪啊!……夜晚。萧先生皮笑肉不笑的模样,看着格外渗人,“乖,叫老公,我们来谈谈你最爱的人是谁?”萧太太秒怂。【推荐新文《他的宝贝儿可甜可甜了》。】
  • 永无忧之楚王妃

    永无忧之楚王妃

    现代心脏病女患者病逝后,魂穿到历史所没有的朝代,她偶然邂逅当朝战功彪炳的王爷,勇敢的救下他,并与之相爱相守。由于君王猜忌,历史推移,在这个浪潮中他们会激起怎样的激流呢······
  • 女王重生的逆袭日常

    女王重生的逆袭日常

    魏如画身骑骏马,侧头望着身边的白枫与一队明卫:“今天本姑娘闲来无事,不如去抢几个良家少女如何?”白枫缩了缩脖子:“大姑娘,不如我们还是回家做饭吧,小的可是又有些馋您的手艺了。”哦?也罢,那今天就卖你一个面子,少给我那哥哥惹点事!魏如画所过之地,人心惶惶,人送外号:混世魔王!
  • 傲神天下

    傲神天下

    “这里是地狱,你相信吗?”小孩目光紧张,慌张的看着眼前的神秘人说道:“难道我身处在了地狱之中吗?”神秘人笑道:“虽然这里并不是地狱,但是和地狱也是有只差一步了。”小孩有些担心,暗暗的说道:“我会永远的沉睡下去吗?”“那就要看你的造化了。”神秘人语气一下子就是改变了,似乎在掂量着什么事情。小孩说道:“听你的语气,你是可以帮助我了。”“但是那需要你自己的造化。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会传授你一种神奇的武学,你一旦学会了,你就有实力离开这里了。”
  • 阴魂道

    阴魂道

    既然人间界有各种各样的学院,当然,法术界也不能例外,也有着自己的法术学院。六百四十余年前,正值元末明初之际,天下大乱,黎民百姓流离失所,怨声载道,出现无数的冤魂厉鬼,妖魔鬼怪。法术界不忍看着人间界生灵涂炭,纷纷派出门下弟子出世,可惜是杯水车薪,为了还人间界一个朗朗乾坤,出世的法术界弟子大多数都被冤魂厉鬼所杀,佛道两界决定召开一次玄禅大会。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佛道两教决定效仿人间界建立法术学院,只要天下间有志降妖除魔的年轻人都可以收入进来,前来学习法术,斩妖除魔。经过朝代的更替,岁月的沉淀,只剩下一道一佛两所学院,分别是道家的无极学府,和佛家的般若禅院,流传至今……
  • TFboys之每一年

    TFboys之每一年

    每一个春夏秋冬,每一个白昼深夜,这几年,你过得,可安好?
  • 少年博物馆

    少年博物馆

    欢迎来到少年博物馆。请在已成年的大哥哥或大姐姐的陪同下观看。
  • 纵流年你是最美少年

    纵流年你是最美少年

    九年她以朋友的身份站在他身边九年终究是意难平······愿君此行万事顺遂愿此生与尔不复相见·······一场暗恋一场梦一纸荒唐一流年 一切因他而起,因他而灭 愿归来,那些人仍少年
  • 我爸是天后

    我爸是天后

    高二学渣李志龙迷上一个快速蹿红的神秘女星,当他发现这个女星对他也很感兴趣的时候,他和老爸的生活开始变得很奇怪。
  • 倾世绝宠:你是我唯一

    倾世绝宠:你是我唯一

    “忘了我吧!如果有来生,我定不负君心”此时,那个周身满是杀气的男人道“呵!我有同意过你么?慕容景伊,你给我记住,这辈子你是我的,你只能是我北城祭的”ー晨曦大陆上一座只属于他们的城池屹立在那里,它标志着他们爱情的开始亦或结束。她,慕容景伊,元纪的杀戮之神,残忍血腥,绝情绝爱,重新睁开双眸的那一刹那,命运身份虽未改变,却也不再是以前的她。他,北城祭,万妖之王,有这永恒的生命和不衰的完颜,对他略有耳闻的都知他冷酷无情,谁又知,他的优柔柔情全都给了她。“我什么都不怕,就怕突然失去你,伊人(慕容景伊)”“祭,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