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09200000547

第547章 败北的理由的阴谋

太原城,李恪在收到杨恩发来的关于李世民病倒的消失时,顿时大惊不已,他没有想到李世民会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还会病倒,虽说不是大病,修养几天就能好转,但这个消息对李恪而言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他很清楚李世民病倒之后,朝廷的政务要交给几个中枢大臣,而在中枢大臣只要有长孙无忌这只老枭,其他人则根本就只能被他利用,或者惟他之命是从。而且,长孙无忌是太子党,只要给他时间和机会,对于李承乾这次监军的过错他肯定会一力摆平。所以,李恪很担心朔方的战败的结局会鹰卫长孙无忌在朝堂上大权在握而显得扑朔迷离,会失去他原本的真相。

而这段时间,孟山在大唐之外的情报系统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给李恪送上了一份详细的关于朔方战斗唐军失败原因,以及经过和细节。

当时,陈其和庞孝泰打了三场胜仗,李绩确实坐不住了!他在第三战结束时便下达了调令,将陈其和庞孝泰调到了没有战事的北线,而自己率军西进,目的便是挟威而一战定乾坤。起初,李绩还是有点担心,觉得吐谷浑大军虽然惨遭三次失败,但兵力比自己所率领的大军还要多,不能太过大意。所以,他才会派出用来充当炮灰的同州三万突厥骑兵和幽州的两万铁骑前行,自己的大军在跟在后面,静观其变。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吐谷浑大军在遇到薛仁贵和宇文过的精骑时一战而溃败,让薛仁贵和宇文过捡了一个大便宜。好好的机会给了两个后生,李绩心里不适滋味,李承乾也是脸色阴沉,羡慕妒忌恨。在这种情况下,李绩做出了大胆的调整,他让宇文过和薛仁贵的骑兵充当左右两翼,尾随在自己大军的身后,而自己则是和李承乾率军西进,想一举击溃吐谷浑大军。吐谷浑大军闻讯开始向西的扰兰撤退,李绩则是穷最不舍,这样便跟辎重粮草车队拉大而来距离。当李绩的大军追上吐谷浑大军时,他已经发现自己进入扰兰地域,哪里已经属于高原地带,将士们对气候不适合,追击的时候没有擦觉,等到察觉时候已经为时已晚,早被吐谷浑和吐蕃大军围住,在缺少粮草,又难以适应高原气候的情况下,李绩的大军便出了很多高原反应的士兵,在这种千载难逢的时机下,吐谷浑和吐蕃发动了攻击,将李绩的十万大军全歼,要是后面赶上类的薛仁贵和宇文过两人五万铁骑生生的撕开了一道口子救出了李绩和李承乾两人,两人没准早就成了吐谷浑和吐蕃人的俘虏。

而这也是薛仁贵和宇文过为什么损失了那么多精锐骑兵的原因。因为,薛仁贵率领的三万骑兵是突厥精骑,宇文过率领的两万精骑是幽州铁骑,幽州铁骑是跟随李恪一同参加过漠北突厥大战的精骑。只是有得必有失,经此一役,薛仁贵和宇文过两人的威名震动了朔方,使两人成了朔方军心中的英雄,仅率五万精骑,就从四十多万的吐谷浑和吐蕃的精锐大军中救出了太子和行军大总管,这多少给了败北的大唐朔方军一点颜面。是以,因为两人陆军学院的特殊身份,太原皇家陆军学院在朔方声名大噪。

李恪看完手中的这份密报,略微叹息一声,对李绩的时运不济而感到惋惜。李恪很清楚,这次朔方大战对大唐的影响有多大,这次惨重的损失让大唐元气大伤。而在这种情况下,李承乾身为太子,又有长孙无忌全力周旋,想让他承担罪责,那肯定是痴人说梦话,陈其和庞孝泰三战三捷,又被任命防守北线,这次败北跟他们两个没有关系,薛仁贵和宇文过两人在四十万大军中救出了李承乾和李绩,即便功过相抵也不会问罪,那剩下的还有谁呢?柴绍负责后方粮草辎重,他的罪责不大,就只剩下李绩这个统帅了!

李恪也为微微叹息一番,并没有为李绩的遭遇伤感或者给予同情,他知道这就是政治,在朝堂政治中只要你胜利了,你就的功臣,你这次失败了,你就是罪人,你就得抗下这个责任。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监军是太子,是一个有后台而不能问罪的人。即便李恪,他觉得这是要是他自己领兵,要真失败了,他也只能承担责任,不能推卸责任,更何况是李绩呢?即便你李绩有功于大唐又怎样?当年薛仁贵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还不是高原败给而来吐蕃,损失了十万大军而被贬为庶民的吗?

李恪微微的叹息了一番,就将这份密保放在了案几上,开始看第二份密保。

第二份密保的内容很简单,只是告诉李恪,这次能够联合吐蕃攻击大唐,这是吐谷浑的王子慕容顺的主意,是他主动联系了到吐蕃过的国王孙赞干布,两人密谋了很很久,好像达成了某种协议。至于密谋的内容,信件没有标明,显然是这等机密以孟山的能力还打探不到。

李恪放心信件,陷入了沉思之中,他觉得即便慕容顺再怎么精明,肯定不会想到跟吐蕃联合对付大唐这样的妙招啊。而且,李恪心里很清楚,引诱李绩上钩的布局很精妙,不是仓促就能谋划妥当的,显而易见是早在突厥对大唐于不轨之心的时候就已经在制定。那到底谁是这盘棋局的谋划者呢?

慕容顺!慕容顺!李恪默默的念着这个名字,突然他想到了一个人,确切说是一个死人,已经被七杀解决了死人,他就是权万纪。只有权万纪跟慕容顺接触过,那时还是为了陷害李承乾的事情。难道是说,联系吐蕃,针对大唐,这是权万纪当年给慕容顺的建议吗?

李恪是思绪已经混乱了!他苦苦思索,就是不得要领,便决定将狄知逊和许敬宗两人召集到书房,让他们看看这两份密保,听听他们的意见。这两份的鹰卫对外情报的孟山的密保,李恪也只能给狄知逊和许敬宗这样的绝对心腹看。

狄知逊和许敬宗来到北王府的书房,看完密保上面的内容,两人的脸色都比较凝重。

李恪静等两人说话,便没有开口询问。

狄知逊和许敬宗两人沉默了很久,狄知逊这才开口说道,“殿下,可能现在的吐蕃和吐谷浑的特使已经出发,正在赶往长安的路上吧!”

“同怀的意思是?”李恪不解的问道,“吐谷浑和吐蕃想跟大唐和谈,息兵吗?”

“当然不是,他们是向大唐所要财货!”许敬宗淡淡的说道。

“哼!岂有此理!”李恪愤怒道,“杀了我十二万将士,他们还敢跟大唐所要财物?”

“殿下,他们不止要跟大唐索要财物,可能还想跟大唐提亲求娶公主!”狄知逊淡淡说道,“大唐拒绝过吐谷浑慕容顺的提亲,这让吐谷浑以为是耻辱,他们这才打败唐军,在大胜之际怎么会忘记这件事情呢?”

“而且,微臣以为长安肯定会答应他们的要求?”许敬宗分析到,“以大唐现在的兵力来看,根本难以跟吐谷浑和吐蕃的四十万精骑一战,只能选择妥协!”

李恪没有说话,沉默不语,他很清楚两人说的都是实话。以现在大唐朝廷对战事的分析利弊,以朔方的军力而言,大唐确实难以打赢吐谷浑和吐蕃联军。

“还有,这次吐谷浑和吐蕃的战略战术和布局都很精妙,显然是早有谋划,且胃口不小啊!”狄知逊忧心道。

“同怀难道看出了什么倪端?”李恪问道。

“殿下,这次大唐对朔方一战,损失最大的太子和东王李泰,得益最大的是你!”狄知逊毫不忌讳的说道,“他们都想通过跟你合作,将自己的势力发展的军中,可这次败北使得这一想法成为了泡影,而殿下去如愿以偿的使娘娘成了皇后。”

“恩——”李恪赞同的点头道。

“还有,这次损失的全是大唐新军,殿下的北府精兵虽然损失不小,四战扬名,可谓振奋了大唐的人心!”许敬宗开口分析道,“这便是给殿下树立了不少敌人!”

李恪惊讶,他真不知道自己的北府精兵都大了胜败,损失还这么惨重,怎么会给自己树立了敌人呢?

“殿下,大唐新军全部被歼灭,只有北府精骑战功彪炳,难道就不遭猜忌吗?”狄知逊冷静的说道,“吐蕃和吐谷浑将战功留给了北府精骑,而将耻辱留给了新军,难道就不让有心人遐想吗?”

“这是敌人在给殿下树立朝堂上的敌人呢!”许敬宗说道,“而且,上次拒婚者乃是殿下,这次大唐败北,殿下要再拒婚,那岂不违背了大唐想何解和妥协的策略吗?而北府大军已经遭忌,殿下不可能被任命为西征主将,在这种情况下,殿下要是据理力争,必败无疑,反而会树敌于朝堂,殿下要沉默不语,那以前的勇猛何在,岂不让百姓失望,殿下建立起来的铮铮铁骨的威名必将消失殆尽!”

李恪静静的不言语,听完许敬宗和狄知逊的分析,他才觉得大局尽然对自己这么不利,敌人在算计了大唐十二万大军的时候也将自己算起在其中了!突然,李恪觉得幸亏自己这才没有带兵去朔方,否则后果将难以预料。

“那你们觉得这是何人策划的呢?”李恪平静的向狄知逊和许敬宗问道。

“形势还为明了,很难判断出谁是主谋!”狄知逊说道,“殿下,估计特使一到,你也可能被召回长安,殿下此去长安还望谨慎行事!”

“恩,同怀放心,我会待延族一同回长安,凡事都会跟他商量!”李恪诚恳的向狄知逊说道,他清楚,也就狄知逊敢这么直谏自己,敢于这么明目张胆的提醒自己。

等许敬宗和狄知逊两人离开了书房,李恪便开始思量起李世民的心思,他想知道李世民会怎么看待这次败北,怎么看待吐蕃和吐谷浑派出的特使呢?怎么看到吐蕃和吐谷浑索要钱财和求娶公主呢?

但是,李恪思量很久,终究不得要领,只能微微一声作罢!

同类推荐
  • 中东历史与现状十八讲

    中东历史与现状十八讲

    本书内容包括:“中东地理与古代历史的演变”、“中东近现代和当代历史的演变”、“上古中东宗教发展的特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对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中古伊斯兰政教关系的演变”等。
  • 不容青史尽成灰:繁荣到衰败

    不容青史尽成灰:繁荣到衰败

    《不容青史尽成灰:繁荣到衰败》带我们走进中国历史上最密集的王朝更替。短命的隋朝牛在哪里?威胁盛唐的突厥是何方神圣?玄武门之变的罪臣们如何度过他们的余生?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是如何产生的?开元盛世的功劳应该归谁?安史之乱为何说可以避免?谁又最终毁灭了唐王朝?宋朝是怎么建立的?为何宋军冲不过幽州?王安石的变法失败究竟在哪?岳家军是怎样炼成的?强大的元朝为何灭亡?这一切繁荣和衰败,都等待你来发掘。
  • 全面战争西庇阿

    全面战争西庇阿

    用生命守护人民的幸福,用鲜血保卫家族的尊严。然纵有盖世之才,亦难阻挡命运的悲剧,一个强大一时的家族,由盛转衰,最后,消失在尘封的历史之中,留给他们的,只有一段无人记载的历史,和无数将士的忠骨的陪伴......公元前270年,罗马基本统一了意大利,一跃成为了地中海的强国之一,罗马人终于等来了他们渴望的安宁,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周围的国家会对这个日益强大的民族视而不见吗?元老院的决策将带给罗马繁荣或灭亡?罗马三大家族究竟能否为罗马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有着辉煌历史而又满载荣誉的西庇阿家族,一次一次的充当罗马的利剑与巨盾,守护着罗马的尊严与利益,而他们的命运,有以何落幕?
  • 戎歌

    戎歌

    中国的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草原的游牧民族,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沙漠,最初在蒙古建立国家,前215年秦始皇在位年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内迁中原的南匈奴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在中原建立前赵、北凉和夏等国家;北匈奴西迁康居。自汉武帝元光六年(西元前129年)起开始受到汉朝军队的攻击,汉武帝元朔六年(西元前123年)匈奴将主力撤回漠北地区,至汉武帝元狩四年(西元前119)匈奴国已经完全退出漠南地区。
  • 清朝原来这么有趣

    清朝原来这么有趣

    靠十三副铠甲起兵、崛起于白山黑水间而问鼎天下的满清王朝,以区区不足十万的八旗兵,竟然将泱泱中华收入囊中,统治了中国长达二百六十八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和所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封建王朝一样,清朝也是经历了升腾、绚烂之后,终难逃灰飞烟灭之命运。笔者读清朝,为其早期筚路蓝缕的崛起而感动,为其文治武功的康乾盛世叫好,为其同光中兴、奇才辈出、挽狂澜于将倾而敬佩,为其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历史大变局”而感慨,更为其末世时期自上而下的腐败无能而扼腕。这就是冰冷而又带有几分温情的历史,让你欢喜让你哭。让你热血沸腾,也让你惆怅莫名。
热门推荐
  • 囧青春

    囧青春

    米米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学生,怀揣着美好的理想,却在毕业的时候遭遇了很多不公平的事情。她与清华博士张宇飞相恋,张宇飞成熟却又天真,深爱着米米,然后米米更多的是接受张宇飞的爱而很少付出。米米的同学贝娜因为公务员考试遭遇黑幕跳楼身亡,米米因不肯接受潜规则而失去进报社的机会。
  • 圣女研究日志

    圣女研究日志

    因为姑姑是圣女,所以我混进了修道院;又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我接任了圣女之位。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不是哪里不太对劲?就这样乔昭以男性的身份,成为了智慧神教的圣女之一。“宗教的明争暗斗,是最残酷而冰冷的……”尽管身处在梦幻般的修道院。但乔昭作为唯一的男性——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维持着光辉的圣女形象。“愚民们,我就是正义!正义你怕不怕!”
  • 向阳笔谈

    向阳笔谈

    根据古代奇书《聊斋志异》的创作手法,进行的深加工,一笔划出了两个世界,一个平凡的物质世界,另一个是融合了妖魔鬼怪,神仙,方术的精神世界,并且还加入了八仙,现代的玄幻,言情等等元素,此书为起点小说《聊斋神话》的续作。
  • 大唐太监

    大唐太监

    我怎么成了太监?唐朝?我怎么还想着赚钱?目标怎么能这么小呢?当太监也要当一个有权有势有理想的太监,我的理想是什么呢?当然是结交各位大人,做皇帝的宠臣,平定安史之乱,然后封王拜相啦。
  • 这个反派我罩了

    这个反派我罩了

    渡劫失败的蛇妖老祖在将死之际,遇到了一个自称系统的玩意儿,告诉她只要好好做任务,就能助她飞升成仙。老祖脑子一转,觉得不亏,不就是罩着反派嘛,这活她接了!
  • 时光易老:记住我曾经爱过你

    时光易老:记住我曾经爱过你

    言籽沫,你还在这里假惺惺的?呵呵你演的真好啊!你喜欢他吗?呵呵不可能了,记住他是我的了。我们已经上过chuang了,你插进来,你就是万人恶心的小三。你知道吗?我已经有了他的孩子。言籽沫你还拿什么和我争,就是我栓不住南宫浅轩,呵呵你也别想。那你那?南宫喜欢你?他喜欢的是我。呵呵,许池恋你想太多了吧(其实当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很伤心了)
  • 花欢

    花欢

    古有一柳国,年号百花……(PS:文中涉及的植物,多为虚构)
  • 凌天剑传奇

    凌天剑传奇

    为什么一个又一个世家惨遭灭门,到底是什么吸引着各方势力的注意,藏宝图里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秘密……
  • 穿成秀才之女

    穿成秀才之女

    落水醒来,白水芯成了白水馨,家徒四壁,没田缺粮,还有个病殃殃的秀才爹,好在没什么极品亲戚,就在白水馨想要大展拳脚的时候,却被镇上的混混老大看上了,于是镇老大努力的把小娇妻叼回了窝。成亲后没想到这镇上杜老大不但宠妻还是个挺有本事的,带着她一路过关斩将,让她当上了一品诰命的将军夫人。
  • 皇者行

    皇者行

    一个不起眼的小世界,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一段不起眼的的小故事……(娱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