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48200000002

第2章 文苑英华(1)

麦哲伦之死

公元1519年9月20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外港,一支由5条海船,234人(一说265人)组成的远航队扬帆出发了。临行前,国王向他们作出了书面许诺:如果发现新的陆地,船队的统帅就可以做那里的总督,每年把新发现地区总收入的1/20赏给他;如果发现的岛屿超过了6个,统帅就可从中挑选两个岛作为自己的领地,获取当地全部收入的1/15。指挥这支船队的统帅,便是赫赫有名的航海家、葡萄牙人麦哲伦。他曾多次向本国国王申请进行一次环球航行,但均遭到拒绝,因为葡萄牙已经控制了东方的贸易,不想再花钱去找新的航道了。麦哲伦航海无望,毅然于1517年10月移居到了另一个海上强国西班牙。在那里,他再次陈述了他的宏愿,表示愿为西班牙国王效劳。正值鼎盛时期的西班牙国王查理很快恩准了麦哲伦的请求,出资让他率领一支船队从西面寻找一条通往东印度群岛(即马来群岛)的航路。船队从圣罗卡起航后,历尽千难万险越过了大西洋,尔后沿着南美洲大陆的海岸线南下,穿过后来因之命名的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继而又横越太平洋西行,至1521年4月7日抵达菲律宾群岛的宿务岛时,船队只剩下3条船了。现在每当我们提起麦哲伦时,马上会联想到他带领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壮举。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很少注意到,麦哲伦并没有完成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航海。他在途中的一次激烈战斗中丢了性命。至于麦哲伦究竟是怎么死的,目前大致有两种说法:

一是认为麦哲伦干涉岛上的内讧,在一次战斗中被杀。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顾汉松所著《世界五千年》等都持这种观点。当船队西行来到现在的菲律宾群岛时,麦哲伦发现群岛上的两个小岛正为一些事务发生争执,于是他想通过插手这两个部族的械斗,从而达到控制这块美丽富饶地方的目的。但是,当麦哲伦他们在帮助一个部族进攻另一个部族时,吃了大败仗。麦哲伦受了重伤,被活活打死。最后,他的助手卡诺带领剩下的两条船逃离了这个群岛,向东南方向行进,越过马六甲海峡,经印度洋西航回国。

二是认为麦哲伦在同菲律宾人的冲突中战死。高中《世界历史》课本、杭州大学历史系编撰的《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和英国著名学者韦尔斯的《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等均主此说。韦尔斯写道:麦哲伦在那浩瀚无边的海洋上毫不畏缩地航行了98天,除了两个荒凉的小岛外什么也没有看见。水手们因患败血症而虚弱了;只有一点淡水可喝,少量劣质腐烂的饼干可吃。他们渴望能抓着些老鼠;啃牛皮和吞食锯末以暂时平息饥饿的阵阵剧痛。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远征队到达了拉德隆群岛。他们发现了菲律宾群岛。就在这里同菲律宾土著人的冲突中麦哲伦战死了。其他几名船长也被杀害了。从实际情况来看,因饥饿而和当地居民发生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伊索其人和《伊索寓言》

伊索和他的寓言故事集是大家所熟悉的。《伊索寓言》约350篇,大多是古希腊民间的讽喻小品,还有印度、阿拉伯和基督教的故事,取材于半历史、半神话的野兽王国的事情,诙谐幽默,脍炙人口,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有这本书的译本,它对西方伦理道德、政治思想影响很大。

然而,人们很难设想,这本蜚声文坛的杰作竟然出自一位奴隶出身的寓言鼻祖——伊索。

根据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前425年)记载,伊索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左右,是萨摩斯岛雅得蒙的被释奴隶。萨摩斯、萨尔狄斯、色雷斯的美塞姆布里亚和普里吉亚的科狄奥乌姆都可以认为是他的出生地。

后来,又有许多关于伊索的趣闻轶事,大多不足凭信。相传其人相貌丑陋,但思维敏捷,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例如,他和其他奴隶到埃非苏斯,他在必须驮运的行李物件中选了一大筐面包,这筐子比其他奴隶的筐子重一倍。对此,他受到伙伴们嘲笑,但到天黑时,作为他们口粮的面包都被吃光,筐子变得空空如也。再如,在僭主庇西特拉图(约公元前600~前527年)统治时期,伊索来到雅典,以《乞请国王青蛙》的故事,告诫人们不要犯上作乱。后来,伊索受宠于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在萨尔狄斯宫廷中做事。有一次,他竟然有幸参加希腊七贤宴会,不久,又受命到德尔斐神庙送礼,在一次骚乱中,不幸被特尔斐人投到山崖下摔死。他死后约200年,吕留波斯为伊索塑了一尊雕像,并把他竖在希腊七贤塑像之前。

历史上许多人都提到了伊索和他的作品。大哲学家柏拉图告诉我们,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在监狱中把伊索寓言改成韵文。

百科全书式学者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的《修辞学》中有《狐狸和刺猬》的故事。大雄辩家德摩斯梯尼(公元前384~前322年)曾用《狼与小羊》劝说雅典人不要把他出卖给腓力普。演说家摩特里乌斯·法案里乌斯(约公元前345~前283年)曾分10册出版了他所收集的寓言。奥古斯都时期的自由民费德鲁斯用拉丁文把寓言改成诗体。大约2世纪,亚历山大?塞佛鲁斯大帝的儿子的家庭教师、罗马人巴布里乌斯把寓言改写成希腊文。4世纪,阿维阿努斯把42个寓言故事写成拉丁文哀歌体对句。大约14世纪,马克西姆斯·普拉努底斯教士收集汇编了这些寓言,使伊索寓言广为流传。

过去也有人认为,伊索这个名字事实上就是寓言这个词的同义语。

伊索,或者某一个像他那样的人,为了使世人明辨是非,最先以简洁、明快的风格讲述所收集的某些寓言故事,在这一过程中,他当然加进了一些自己的内容,从而使伊索这个名字和寓言之间的关系变得密不可分。

所有这些具有伊索风格的寓言年复一年,世世代代经口头流传下来,最后都被归结为出自伊索的手笔。例如,在西亚远古苏美尔时期和古巴比伦的泥板文书中,古埃及的大纸草里,还有古印度梵文《五卷书》,佛教经典《本生经》、《嘉言集》,小亚细亚《旧约全书》中的《士师记》,以及公元前8世纪希腊的《田功农时》,都有这种伊索风格的寓言。

但在最近几年,又有人考证,伊索不是别人,而是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寓言家阿克曼。他们认为,希腊人把埃塞俄比亚的寓言翻译成希腊文,并以伊索署名,其含义是埃塞俄比亚人。这大概是因为译者将Ethiop错读成Egop,于是,埃塞俄比亚人(Ethiopian)寓言成了伊索(Aesop)寓言,作者阿克曼也就成了伊索。

到现在,伊索何许人还是个谜。朋友,也许你能解开这个谜?

莫里哀之死

莫里哀(1622~1673年),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1622年1月15日诞生于巴黎富商让·波克兰家,1644年6月28日首次使用艺名莫里哀,他是17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剧作家,是继莎士比亚之后欧洲戏剧史上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戏剧家。18世纪之后,莫里哀的名字超越法国国界,在欧洲各国享有广泛的声誉,其作品成为世界戏剧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到目前为止,确知莫里哀所写的作品有30出戏和不多的几首诗,其中有一出戏是在他照顾年老贫困的高乃依时,与高乃依合写的。莫里哀既是编剧、导演和演员,又是剧团负责人。

一个编剧,死无葬身之地,但其作品却是法兰西喜剧院创办300年来上演次数最多的剧目。据载,从1680年法兰西喜剧院创立到1978年底,该院共上演莫里哀的剧作29664场,而名列第二与第三的拉辛与高乃依的剧作仅被演出过8669场和7019场。

一个作家,身后无手稿流传,却仍被称为“法语创作中最全面而最完满的诗歌天才”。

一个演员,不肯离开舞台,宁愿放弃法兰西学院“四十名不朽者之一的荣誉”。然而,法兰西学院却主动为他塑了一尊半身像,并将此像立于学院的地界内,石像上刻着:他的光荣什么也不少,我们的光荣却少了他。

这些颇有兴味的事情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他被伏尔泰尊称为:“描绘法兰西的画家。”

莫里哀20岁时开始从事戏剧事业,直到他51岁死,他一直勤奋刻苦,不断努力,使自己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几十年来的生活并不平坦,复杂艰苦的斗争和数不清的磨难锻炼了他的意志,也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1673年2月17日,在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巴黎的王宫剧院里,灯火辉煌,人声嘈杂,池座里和包厢里到处挤满了观众。舞台上,大灯光照耀得通明雪亮,这里正在上演莫里哀的著名喜剧《无病呻吟》,这已是该剧的第四次公演,莫里哀本人亲自扮演剧中主角阿尔冈。此时的莫里哀已经51岁,而且是抱病演出。在那天的演出中,莫里哀本来就是勉强从事的,然而,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忍着病体的疼痛,在舞台上坚持到最后。

他那高超的剧作和精湛的演技,时时博得台下观众一阵阵热烈的赞扬声和欢呼声。然而,莫里哀在台上,一边表演,一边忍不住咳嗽,难受得直皱眉头。观众还以为这是他主演“心病者”的绝妙表演,急忙投以热烈的掌声。但当演到最后一场时,莫里哀已有些支撑不住,他忍不住打了一个痉挛,细心的观众已经发现他的病态,很是吃惊,莫里哀也注意到了台下观众的反应,他鼓起全身力气,大笑一声才遮掩了过去。戏演完后,莫里哀并未休息,而是步入后台,询问观众对演出的反映,最后才回到家里。回家后他却咳血不止,两个修女把他扶上了坐椅,莫里哀在她们俩人的胳膊里咽下最后一口气。此时是当夜10点钟,离他卸妆下台还不到3个小时。

后人对莫里哀这位喜剧大师的死因十分关注,进行了许多探讨。但是,莫里哀到底死于何因,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悬而未解的谜。

不少人认为,莫里哀的死亡原因是他得了一种“想象”不到的病,但这种想象不到的病究竟是什么病则无答案。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莫里哀晚年遭受了种种不幸。1671年冬季,他因积劳成疾而染上了肺病,后因病情加重而病倒了好几个月。1672年2月,他的健康状况刚有好转,他又遇上了种种打击:他在戏剧事业上长期合作的老朋友玛德隆·贝扎尔去世;他的爱子也不幸死去。噩耗传来,使莫里哀悲痛不已,又加重了他自己的病情。在这种情况下,莫里哀仍坚持写戏、坚持演出,最后病死于肺病。

另有一种观点是,莫里哀的死因是多方面的,绝非仅肺病一种。他长期的创作、紧张的排演和疲劳的巡回演出;艰辛的生活、痛苦的流浪、家庭生活的不幸、晚年丧友丧子;激烈的竞争、错综复杂的政治角逐,特别是1672年冬他与其老朋友、音乐家吕理发生争执,被国王路易十四免去了文艺总管的职务,国王对他的宠信日减,这一切不幸使晚年的莫里哀更是雪上加霜,大大加重了他的病情,最后使他丧生。

《不列颠百科全书》对莫里哀的死有过一段记述:“1673年2月17日,莫里哀演出第九场《无病呻吟》时,在舞台上昏倒,被人抬到家中即与世长辞。”在这里,对莫里哀的死因未加说明,而是有意回避了。

时至今日,莫里哀到底死于何因仍无一个较一致的答案,这个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英国诗人拜伦长期流浪

英国诗人乔治·戈登·诺艾尔·拜伦(1788~1824)是享誉世界的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那些热情洋溢、雄浑壮阔的诗篇不仅震撼了19世纪的欧洲,而且即使在今天也不失其灿烂的光芒。但就是这位独步当时文坛的诗人却于1816年离开了自己的祖国,此后再也没有重返故土,直至1824年4月19日在希腊迈索隆吉翁病逝。只是在死后诗人的遗骸才被运回英国,葬在其故宅纽斯台德寺院附近一个偏僻的教堂墓地中,而他的心却永远留在了希腊。

就在流浪意大利威尼斯的时候,拜伦曾经含着热泪在长诗《别波》中写道:“英国哟!我爱你,尽管你有那么多缺陷。”可见诗人还是热恋着自己祖国的,可是他为何要于1816年远离生他养他的故国,并从此一去不复返呢?对于这个问题,世界各国的文史专家们长期争论不休,成了一桩历史公案。大体说来,有以下三种观点。

英国自由主义史学家麦考莱认为是英国上流社会舆论的反复无常促使拜伦远离国土。1809年拜伦第一次离开英国,到地中海沿岸各地游历,先后到过葡萄牙、西班牙、马尔他、阿尔巴尼亚,最后到达久恋之邦——希腊。1811年拜伦结束长途旅行回到英国,随着诗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等的不断问世,拜伦“一朝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成名了”。诗人及其长诗即刻成了伦敦社交界的热门话题。而在贵妇中间,拜伦的声名更是如日中天,他的诗才,他的俊逸,他神秘的性格和举止等,正好投合了她们喜欢刺激的嗜好。她们赞美拜伦,憧憬拜伦,投身在拜伦脚下向他顶礼膜拜。请帖像雨点一样洒来,人人以一睹诗人风采为荣,拜伦成了英国社交界的王子。但到1814年伦敦全城却又开始了对拜伦的攻击,嚣张的责难出现在报刊上。那些显贵们不仅攻击拜伦的诗,还攻击他的政见、他的人格,甚至于痛骂他的跛脚。为寻求避风港,1815年初拜伦与安娜贝拉·密尔班克成婚,但一年后两人又分居。这下,把婚姻制度的神圣视作信条的中产阶级也恼怒了,他们谴责拜伦的残酷和背德乱伦,上流社会的沙龙更是唯恐避之不及,纷纷对诗人关上了大门。这和出版《恰尔德·哈罗德游记》时的光景比较起来,真有天壤之别,拜伦感到不可思议。诗人悲愤地写道:“如果那些嘁嘁喳喳的流言都是真的,我没有脸面居住在英国,如果那都是谣言,我也不稀罕这个英国,”“况且‘除了它,另有一个世界在’”。于是拜伦决定出国漂流。

另一说认为拜伦是由于其政治信仰而见弃于英国社会。持此说的主要是苏联学者,如叶利斯特拉托娃所著《拜伦》一书。该书指出,拜伦是以政治活动家和演说家的姿态在他的祖国出现的,他捍卫人权,抗议任何形式的暴政,他的政治理想是当时美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在如何解决卢德运动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拜伦不仅与托利党的寡头统治,而且与在野辉格党都有着严重的分歧。拜伦一再在上议院发表演说攻击本国政府,为暴动工人辩护,还做诗赞美英国的敌人拿破仑。拜伦在议会的大胆发言,他的诗歌所号召的政治和宗教自由思想,——这一切使他成为统治集团的眼中钉。而拜伦坚决声明,对于敌人他不会作任何让步,“能够忍耐的,我将尽量忍耐;不能忍耐的,我将反抗,他们至多不过使我离开这个社会。对这个社会我一向不奉承,一向没满意过。”

同类推荐
  • 向来风花雪月:江南爱情笔记

    向来风花雪月:江南爱情笔记

    杭州最适合谈情说爱之处,或者说最易触景生情之处,应该还是在西湖边上。触景生情,小时候学写作文总是学不会,总是假生情或生假情。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在杭州生活的笔记,书中记录的是风景,记录的是历史,记录的是文化,记录的更是感情!
  •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本书是百家讲坛和钱文忠继《玄奘西游记》、《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等项目合作之后,推出的又一部重点作品。钱文忠以《弟子规》原文内容包括为人子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理念和规范为纲,充分融入对现实的深层次思考,穿插上百则故事和案例,精辟阐述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思想,并解释这些行为规范对于现代人的巨大作用,针对目前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道德危机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之道。
  •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关于都江堰与青城山有一种说法叫做“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不仅仅是因为都江堰是世界保留下来的最为古老宏大的水利工程,或者青城山是有“第五洞天”之城的道教名山。也因为都江堰两千年来对巴蜀大地农耕的重要作用,或者青城山对宣扬道教文化及青城武功的巨大贡献。
  • 祈财民俗

    祈财民俗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财神众相、祈财话语、招财诸术、送财习俗等。
  • 论女性

    论女性

    《论女性》一书是19世纪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米什莱的作品。在米什莱的早期作品中,贞德代表了以救世为天职的女性,米什莱希望借贞德这一形象呼吁法国人民热爱祖国;在女性研究中后期,米什莱的关注力转向家庭及家庭中的女性,此时的女性开始回归家庭,通过母性照顾丈夫和孩子,并与丈夫一起构建和谐的家庭;米什莱把亦男亦女视为理想的性别,把兼具男女优秀品质的人视为完整的人,男性与女性应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各自的特质,并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相互合作。本书即米什莱女性观的集成作品,既充分表现了米什莱的女性观,又展现了19世纪浪漫主义背景下的女性状态。
热门推荐
  • 白浊

    白浊

    虽然实力强大,但也有敌不过的对手,正所谓“山外青山楼外楼”,下次劝你别再出现......
  • 傲娇恶女也温柔

    傲娇恶女也温柔

    再给我几年时间,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好不好—最无能为力的年纪,遇见最想照顾一生的人。自尊和爱情,哪个更重要,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我最想做的,竟然是那个上门女婿。她—-是罂粟,却也是他的日月星辰
  • 星途闪耀:冷情boss狂追妻

    星途闪耀:冷情boss狂追妻

    他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景诺是他的女人。“洛天,这到底是什么回事!!!”某女指着天上的贴着‘景诺是洛天女人’标志的直升飞机怒哄到。某男无辜的眨了眨眼睛,“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你是我的女人。”某女的嘴角抽了抽“你为什么不叫几辆三轮车,上面按一个喇叭,从早到晚都在叫‘景诺是洛天的女人’。”某男点点头。第二天,某女看着街上的三轮车抽了抽嘴角。宠文哦~
  • 我欲上进

    我欲上进

    “我想上进,因为我有一颗上进的心。我要好好学习,因为我知道只有学习才能考得出好成绩,只有考出好成绩才不用整天面对父母的臭脸。”“啊啊啊!为什么我刚想上进就有人来阻碍我!”“我好累,去玩一会儿游戏轻松一下。”(
  • 黑暗精灵编年史

    黑暗精灵编年史

    穿过那道不可思议的光,林夕来到了异界大陆,历尽磨难,活下去,是他唯一的信念。
  • 背天战尊

    背天战尊

    。。。。。。。。。。。。。。。。。。。。。。内容请入书,极致刺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灵魂密匙

    灵魂密匙

    这是一本全新世界观的小说。乡村出生的主角,在成长过程中灵魂偶然间进入暗物质世界(又称幽冥界),从此便遇到了各种光怪陆离的故事。长大后,记忆合并的他,更是踏上了漫长的征程,为改进乡亲们的生存环境,踏上了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在五觉系统的帮助下,他不仅拯救了被关押的外星人,更完成了科技团队的组建。但低调平凡一直是主角的价值观,看主角真正成长起来以后,是如何在幕布后推动科技飞跃,改善人们生存环境的同时,与外星哥们一起让善良的人们走进广阔无垠的银河系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瑾姐是个傲娇怪

    瑾姐是个傲娇怪

    沈征第一次见到萧瑾时,就对萧瑾说:“处个对象?”结果被拒了。沈征第二次见到萧瑾时,对萧瑾说:“你是我的秘书,我是你老板,要不咱俩在一起?”结果被拒了。沈征第N次见到萧瑾时,抬起自己的手,拿起萧瑾的手,让萧瑾摸了自己脸上的纹身,沈征说:“我的脸上纹了你的名字,你做我女朋友可好?”萧瑾便扑道沈征的怀里,含着泪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