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48200000037

第37章 古迹方舆(7)

公元前4500年左右,耶利哥重现人类活动的踪影。居民们已会制作陶器,他们居住在竖穴房屋里,具有强烈的游牧民色彩,这些生活在“有陶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大约逗留了500年左右,便远徙他乡,另觅新居。

到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早期,耶利哥再度兴盛起来。居民们穿岩凿墓,埋葬死者,他们死后盛行多人多次合葬。此外,还筑起城墙。凯尼扬博士称之为“原始都市期”。英国剑桥大学的著名考古学家格林·丹尼尔在其代表作《考古学150年》中称耶利哥在这一时期才形成一座城市,与凯尼扬博士的观点略出入。但不管怎样,居民们用于土坯垒砌的城墙在地震和外敌的攻击下,屡废屡兴,最终被阿摩利人的一把大火焚毁殆尽。

在这场浩劫后,耶利哥伦为尚未开化的阿摩利人的宿营地。公元前1900年左右,又一支来自叙利亚的民族占据了这座城市,重建耶利哥城,耶利哥进入中期青铜时代,这是耶利哥最繁荣的时期,城市高度发展,成为重要的贸易中心。耶利哥城居民南与埃及人,北与赫梯人,东与美索不达米亚城邦,西与迈锡尼人进行交往,其富饶状况集中反映在这一时期岩穴墓中随葬品的种类和数量上。地下出土遗物表明,随葬品种类多,数量大,有食物、家具、装饰品、陶器、雪花石膏制的容器、小木箱以及放置食物的桌子等。

可是,好景不长。公元前1560年前后,从埃及远道而来的喜克索斯人攻入耶利哥,混乱中,城市毁于大火,化为焦土。

前述《圣经》里记载的约书亚率领以色列人攻占并摧毁耶利哥城,如果这是史实的话,在年代上应当属于这一时期,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考古调查和发掘并未能提供任何证据。如果按历史学家的看法,以色列人攻入耶利哥城是在公元前1400~前1250年之间的话,那么,早在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之前150年,也就是公元前1560年左右,耶利哥城已是残垣颓壁,满目荒凉了,根本不可能存在以色列人攻陷和血洗耶利哥城的悲壮场面。因此,史学家们普遍认为,《圣经》的这一段记载纯属虚构,其目的是为了抬高以色列人的地位和声誉。

耶利哥城的重见天日揭开了人类城市发展史的新篇章,它将人类城市的起源从公元前5000年提到公元前8000年,整整提前了3000年!随着考古调查的进展,我们相信,在世界上许多地方,不管是海底还是陆上,不管是低谷还是山丘,都有可能埋葬着比耶利哥更早的城市,而这些未来的发现正有待于后继者去发掘。

被遗忘的都城

1861年,欧洲艺术史专家乔治·佩罗被派遣到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调查当年的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公元前63~公元14年)在中东的活动遗迹。他在安卡拉以东约145千米的哈里斯河(今克泽尔河)转弯处的土耳其人村庄博哈兹柯伊,发现了一座巨大的设防城市,这就是后来证实为长期以来被人们所遗忘的赫梯帝国的都城哈图沙(又译哈图萨斯)。

赫梯人与波斯人一样,是印欧人的一支,属印欧语系,在古代东方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他们来自南俄罗斯平原,后迁徙至黑海沿岸地带,公元前3000年末到达土耳其境内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定居,征服、融合了这里的土著民族和先期而至的其他民族。大约在公元前17世纪,赫梯王国的创立者塔巴尔那以库萨尔为中心建立起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统治着小亚细亚的广大地区。公元前1650年至公元前1620年,国王哈托亚里斯一世在位时,迁都哈图沙。

哈图沙位于土耳其村庄博哈兹柯伊东南,海拔1000米的丘陵上,都城遗址南北长2500米,城周长6000米。

1908年至1912年,德国学者雨果·温克勒在当地土著库尔德人的协助下,主持发掘了乔治·佩罗所发现的这座古城遗址;1933年,德国考古学家克鲁特·皮特尔再度发掘了这座遗址,一共清理出土了大约2万件左右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文书,并揭示出博哈兹柯伊正是赫梯人的部城哈图沙。

哈图沙与许许多多古代都城一样,有高大的城墙,城中央设有卫城,城内还有神庙和居民区。

在哈图沙城南侧坚固的弧形城墙正中,辟有“斯芬克司门”,其右侧有“王之门”,左侧有“狮子门”;城墙墙壁由两重大理石石块垒砌而成,外部凹凸不平;城南建有4座神庙。

都城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南部略高,北部略低;北部是统治中心所在,卫城就位于城北偏东的地方;卫城西北侧有祭祀天气神的大神庙,俗称“第一神庙”。

卫城的城墙呈梯形,较长的一边长度为200米,公用建筑林立。其中之一是两层楼的“王室文书库”,出土了3000多件泥板文书,靠墙壁处还发现了书架遗迹,甚至还出土了标签。

卫城内最大的建筑物是谒见国王用的大厅,系由纵横各5列的四棱柱支撑的,不用圆形柱子而用四梭柱建筑房屋,这是赫梯式建筑的一大特征。

此外,还有王室建筑、墓葬以及小神庙。在小神庙中还发现了刻有象形文字的石板。

大神庙位于卫城西北约600米处,由神庙和仓库两部分构成。神庙本身是由围绕着长方形院落的众多小屋和圣殿组成,规模、神态与其他几座神庙相同。人们之所以称之为大神庙,是因为有许多用作仓库的狭长小屋围绕在其周围。在长达160米的巨大建筑物院落中,还有一个带有院落的建筑,有的房间显然是用来存放文书的。

神庙外侧开有多扇大窗子,这是赫梯式建筑的又一大特征,在邻近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断难看见的。赫梯王率领祭司、权贵拜谒神庙,在院落中举行净身仪式后,赫梯王进入圣殿,奉上贡品,举行献洒仪式,接着祭司、权贵加入祭祀行列,活动达到高潮。

赫梯人死后举行火葬,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火葬的民族。在离城西北2000多米的山岩上,有一座神庙,雕刻着以天气神为首的千姿百态的众神像,火葬墓便处在都城哈图沙与这座神庙之间的半道上。

据说,赫梯人早在公元前14世纪即已使用铁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铁器的民族。他们以哈图沙为根据地,依靠铁兵器、马和战车,攻掠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等周边地区,称王称霸。公元前1594年左右,哈托西里斯一世之子牟尔西里斯远征巴比伦,灭亡古巴比伦王国,大掠而归,两河流域文明为之黯然失色。后来,牟尔西里斯死于内部纷争。泰里比努斯(公元前1525~前1500年在位)继承王位后,实行政治改革,颁布抑制宫廷内讧的王位继承法,赫梯王国一时四海晏平,国泰民安。

公元前15世纪末至公元前13世纪初,是赫梯帝国最强盛的时期。

公元前1460年左右,托德哈里亚二世在哈图沙即位,建立新王国,赫梯帝国繁盛空前,他极力推行对外扩张政策,与埃及、亚述诸列强夺雄称霸。公元前1286年,赫梯军队与埃及军队在叙利亚的卡迭石激战,重创埃及军队,取得对叙利亚的统治权,公元前1284年左右,双方缔结和约。然而,战争的胜利并未给赫梯帝国带来更多的实惠,相反却耗尽了它的国力,公元前1200年左右,来自地中海的侵略者攻占哈图沙,赫梯帝国土崩瓦解,残存的赫梯小朝廷四处流迁,在公元前8世纪为亚述所灭。赫梯帝国的埋葬者究竟是谁至今仍是一个谜。

赫梯帝国的灭亡是历史上一件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事件。随着赫梯的灭亡,被他们秘而不宣的制铁方法公之于世,制铁方法不再是一个秘密,制铁术很快便在中东地区普及开来,人类文明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铁器时代。

在哈图沙废墟中出土的大批楔形文字的泥板和象形文字的石板,是解开赫梯人秘密的一把钥匙。经捷克学者弗里德里希·罗兹尼的不懈努力,这一古老帝国的文字终于在20世纪初被成功释读,其内容涉及年代纪、法典和外交文书等方面,现已成为研究古代赫梯帝国历史和东方早期历史的珍贵资料。

从赫梯帝都哈图沙发掘出土的著名文物狮身人面像和帕加马祭坛,现收藏在德国的柏林。

巴比伦梦幻“花园”

不知道长城的中国人,没有多少。

不知道巴比伦空中“花园”的人,也不会很多。跟长城相比,后者更堪称古人类的经典之作!

对空中花园的探寻,使人们感到怀疑的是,在巴比伦所有楔形文字的文献记载中,根本没有提到传说中的显示奇迹的东西,在巴比伦的碑文记述中,也没有谈到景致壮观的花园建筑。这不禁使我们做出这样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后来描述的是可信的,那这个建筑一定是后来经过了相当大的技术加工。下面我们就接着看一下从后期作者那儿集来的有关巴比伦空中花园的材料。

主要有5个人给人们留下了对空中花园的描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无疑是伯诺索斯。伯诺索斯是当时的亚历山大大帝,一般认为他生于公元前350年以后,他曾自称是一位拜尔神(也就是巴比伦民族之神马达克),具有迦勒底人血统。在后来的生涯中,他离开了巴比伦到考斯岛居住,但在大约公元前280年,他写下一本很有价值的书《巴比伦王国》,其中一部分意在向希腊及使用楔形文字的人们介绍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化,另一部分有关亚述的,这是一部准确详实地记述巴比伦城的书。从伯诺索斯遗留下来的一些东西看,他对苏美尔人和阿卡丹人的楔形文字等古代文献相当熟悉,这些文献流传已达1000年以上,在巴比伦研究学会中仍是研究巴比伦历史的重要资料。《巴比伦王国》由其作者献给了安提查斯一世(公元前281~前260年),他曾有意全面了解马达克及巴比伦王国的神殿和学习的有关情况。希腊人视其他种族人为野蛮人,所以这本书没能得到广泛传播;它现已不存在。幸运的是,后期的一些作者引用了它,这样就保存了这个无价之宝中的好多东西,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从楔形文字原文中获知的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思想和传统相吻合。文中,伯诺索斯将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的建造归功于埃布查内萨二世,后来一位名为约瑟夫斯的作者在记述犹太人的历史和文化时,与伯诺索斯的思想大体相同,他曾两次引用了这段内容。下面就是他对埃布查内萨功绩的记述:在他的宫殿里,建有山丘,还有各种各样的树。另外,他还为妻子建造了空中乐园,他妻子是米堤亚人,建造空中乐园是她们家乡的习惯。

……在宫殿里,他建造了高高的石头平台,里头仔细布置了山景,种植了各种树木,建成了空中花园,因为他的妻子来自米堤亚,喜欢山景。

原来的资料中都没提到埃布查内萨的妻子,但在历史上巴比伦人同米堤亚人之间的皇家婚姻是很有可能的。伯诺索斯告诉人们,这位米堤亚公主叫阿米提斯。

在英国博物馆里,有一段完整的依据原物复制的楔形文字碑文,上面列了巴比伦国王马达克·阿波拉第纳(公元前721~前710年)的花园中各种不同的植物。共列出了67种,其中大多为蔬菜。在英国博物馆中,还有一幅著名的浮雕,它属于亚述最后一位国王阿瑟班尼帕尔(公元前668~前627年),浮雕向人们展现了他在首都尼尼威的一部分皇家花园。

由此可见,后来的作者都着重谈到了空中花园,而且也证实了美索不达米亚皇家花园的传说,这样,人们可能对空中花园不再怀疑。剩下来的,只有对古人创造的奇迹一再惊叹!

通天塔的秘密

墨西哥城郊外的卓鲁拉是个死气沉沉的小镇,人口虽然只有1.1万,市中心却有一个很宽的广场。沿广场往东走,穿过狭窄的街道,越过一条铁路,便到达被印第安人称为“特拉契哇泰泊特尔”的“人造山”阴影下。

这座巨型建筑物,号称古代世界规模最庞大的工程计划之一。它一度是奉祀和平之神奎札科特尔的圣殿,如今却被天主教占据,在其上兴建一栋装饰华丽的教堂。这座古建筑的地基占地1821100平方米,高64米,在规模上超过埃及的大金字塔3倍。在岁月的侵蚀下,尽管轮廓已经变得模糊,周边也长满野草,但依稀可以看出,它原本是一座宏伟、庄严的古巴比伦式宝塔,拥有四道整齐峭直的“阶梯”,直达云霄。宝塔的底部,每一边几乎长达半公里。虽然饱受践踏凌辱,但这座古建筑仍旧保持它的尊贵和美。这就是墨西哥的通天塔。

蒙尘的古迹并不会永远保持缄默。有时候它会向世人倾诉。当“征服者”特兹率领西班牙军队横扫墨西哥,“铲除一个文化,如同一个路人随手折下路边一朵向日葵”时,这座宝塔目睹了墨西哥人民遭受的身心创伤和辱。当时的卓鲁拉城是一个伟大的宗教圣地,拥有10万人口。为了彻底消灭墨西哥的古老传统和生活方式,征服者挖空心思,想尽办法糟蹋奎札科特尔的圣殿。这帮人最后想出一个伎俩:把矗立在宝塔顶端的圣殿整个砸掉,在原址建造一间教堂。

就在毁灭行动如火如荼展开之后,有些西班牙人已经开始领悟:“一个真正伟大的文明,曾经存在于阿兹特克人之前的墨西哥。”说来诡异,最早醒悟的就是那位烧书烧得最起劲的狄亚哥·迪兰达。显然,在曼尼城演出一场公开烧书的表演之后,他的心灵经历过一番“大彻大悟”。垂暮之年,他痛下决心,全力搜集优加敦半岛土著的神话和口传历史,以挽救他曾不遗余力摧毁的古代文化和智慧。

圣芳济修会的修道士伯纳秋诺·迪萨哈冈是一位编史家。他记载的中美洲历史和传说使我们获益良多。据说,这位杰出的语言学家“四处寻访印第安耆老,央求他们使用阿兹特克象形文字,就记忆所及,写下阿兹特克族的历史、宗教和传说”。他将历年搜罗的古代墨西哥人种、神话、社会和历史资料汇编成一部12卷的巨著。问世后,这部著作却遭西班牙当局查禁。所幸有一份抄本流传下来,虽然并不完整。

另一位圣芳济修士狄亚哥·迪杜兰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搜集本土神话和传说,试图挽回已经沦丧的古代文化和知识。1585年,他造访卓鲁拉城。其时,墨西哥社会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剧变。在卓鲁拉城,狄亚哥修士访问一位据说年纪超过100岁的老者,听他诉说当初兴建宝塔的故事:

同类推荐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本书以大量图片,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现了中国节日文化的特点,举凡生产活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文化娱乐等,让读者在走进中国节日的同时,了解到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
  • 虎之书

    虎之书

    本书包括虎年说虎、说文解虎和虎年赏虎三部分,图文并茂、雅俗共赏,从生肖、姓氏、文学、艺术、民俗等不同角度展现了虎文化与中国人生活的密切关系,展示了虎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深刻影响,通过《虎之书》我们可以了解、认识老虎这个独特的文化动物,树立保护老虎的意识,领悟老虎的精神,并让这种精神成为我们前进的力量。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长河风·文汇集

    长河风·文汇集

    《黄土谣丛书》作品立足宁夏、纵横西北、放眼黄土高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赞美了家乡,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本书编选了作者撰写的论文、评论、评介、随笔、诗词等,是一部思维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朴实的著作。
热门推荐
  • 夜叉禁猎区

    夜叉禁猎区

    他救下这孤女,只为一时兴趣,想看着她灵魂堕落。他的哥哥在一旁冷眼看着这一切。然而两人都不知道,生性淡泊疏离如她,日后竟如阿修罗般,让人称夜叉王的兄弟俩之命运,朝漩涡中不断跌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帝姬凶猛:魔君大人不好撩

    帝姬凶猛:魔君大人不好撩

    堂堂天庭帝姬,对魔君暗生情愫,为救魔君不惜魂飞魄散。为了恢复凤鸾的魂魄,帝君散尽半生修为,凤鸾被贬为凡人。魔君终于看清自己的心。从此,本该凤鸾经历的劫难,魔君一人承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焰流影

    焰流影

    黑手损伤夜刃晦暗焰影袭杀影子刺客人生如逆旅青峰皆行人
  • 末世丹圣

    末世丹圣

    万年之前,末世血雨降临混元大陆,末世开启,数百亿人毁灭。异族降临,灵兽脱离人族掌控,人族生存被挤压到东方一隅之地。破天武尊凌丞重生到十八岁,带着超越这个时代的丹药能力,走上了丹圣道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嫁狂妃

    三嫁狂妃

    战火连天,她与他无心邂逅,却惊骇的发现,他竟生着一张与仇人十分相似的脸庞。捷战回京,意外得知真身身份,她竟是被他拒婚三次的弃妇一名,前仇旧恨,她与他势同水火。她本是名满天下的御赐世子嫔,怎奈何被逼和亲。从相国之女到世子嫔,从和亲王妃沦落到侍寝奴妾,再由奴妾摇身一变成为醇元国靖贤王妃,巾帼红妆,华丽绽放,且看生猛女杀手如何力压群豪,惊鸿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