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0400000024

第24章 辛酸童年

子康妈向来身体很好,长年挑着担子走乡过村,练就了一副铁身板,平常连个头痛脑热都没有。穷人靠的就是硬朗的身体,向来富人用钱延命,穷人用命换钱。那天傍晚,接到老杨带来的口信,她放下货郎担也没顾得上吃饭抬脚就走。丁家堡到枫树坪有四十多里路,她再晚也得赶到,好让子康第二天一早能够出发。到达后晚上也没怎么睡,子康睡在赵文龙的房间空出床铺让她休息,但她睡不着,记挂着早些起来叫醒儿子并给他弄点吃的。子康出门后她去竹木社里打了个招呼,告诉老梁子康去体检的事,然后又原路返回丁家堡,中途也舍不得乘一段车。如此连续劳累奔波,她终于病到了。

她回到家,感到全身乏力,比平常干活累了更加倦怠。她想大概是连续奔走的缘故,休息一天就好了,可是第二天还是没有力气,且感到腹部不适,隐隐作痛。她想一天没吃东西了,得弄点吃的,但做好后却一点食欲也没有,看到饭菜反而感到恶心,尤其厌倦油腻,勉强吃了点还引起了腹泻。

子康进得家门,见从来不休息的娘破天荒地躺在床上,便焦急地询问:“娘,您怎么了?”他用手试一下娘的额头,热度倒不高。

“我没事。年纪大了,不中用了,走了两天路就没力气了。”子康妈说。

“娘,您才不大呢,还不到五十,您一向身体很好,今天是怎么了?”子康很着急。

“没什么,休息两天就会好的。康儿你体检的事怎么样?”

“娘,很好呢,县里的体检和宁波的复检都通过了。听王干事的意思,通过了政审就可以去飞行学院当大学生了。”说起这事,子康仍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他说是当学生,更让娘安心一点。

“好,好,我的康儿总算有出息了。娘日夜盼着这一天,老天有眼,菩萨保佑,体谅我们孤儿寡母的艰辛。我的康儿有了出头之日,我就是死了也值得。”子康娘枯黄的脸上绽开了笑容,病痛似乎也减轻了些。

“娘,您别死呀活呀的,您一直为我操劳还没享过福,以后儿子要好好孝敬您。娘您起来晒晒太阳,我去做点吃的。”

人逢喜事精神爽,子康娘趁着心里高兴,撑起身来,坐在门口的椅子上晒太阳。子康做了点青菜泡饭递给娘吃,可娘吃了一点点就吃不下了。

“娘,我陪您去医院看看,检查检查,配点药来吃就好了。”子康恳求着。

“不去不去,去医院太花钱,再说我也不喜欢打针吃药。”任凭子康劝说,他妈就是不肯去医院。她从来没有去医院看过病,那是有钱人才能去的地方。

子康小心侍候着娘,可娘的身体还是不见好转。不用说挑着货郎担去卖洋红洋绿,就是走路的力气也没有。子康又强烈要求娘去医院治疗,娘仍然不同意。

子康娘斜靠在床上,看儿子里外忙碌着,心里想了很多。子康干完家务,便来陪娘说话。娘说:“康儿,你现在身体强壮,以后还能开飞机。可你小时候呀,身子又黑又瘦,还经常生病呢。”娘看着儿子回忆起了往事:“你六岁那年,那时我们还在讨饭流浪,晚上就在凉亭路廊或者破窑洞里过夜,那些地方又臭又脏,不久你的身上长满了癞疮,脸上手上到处都是。你不断地搔痒,抓破处便流脓流血,显得又丑陋又肮脏,连哭喊声也变得很细弱,就像一只将死的猫。我心里难受极了,可没钱医治啊。一天我们讨饭来到章镇陈家铺,一个好心的大妈对我说:‘大嫂,这个孩子再不治好疥癣怕是养不活了。’我一听就哭了,跪下来说:‘好心的大姐,你行行好,救救我的孩子,救救我们娘儿俩,没有儿子我也没法活了。’那位大妈真是个好人,她向邻居讨来硫磺、凡士林,再拿出家里的蜂蜜,调成糊状,搽在你的疮上。那药真是灵极了,擦到哪里,那里过两天就结痂不流脓了,再过两天痂脱落,生出新皮肤,很快你身上的疥癣全好了,还了我一个鲜活的儿子。真太感谢那个好心大妈。”

子康娘陷入了往事的回忆中:“还有一回,你十岁那年,那时我们定居在庵堂边。我挑着‘洋红洋绿’去做买卖,叫你待在家里不要出去,可你一到傍晚总要来路口等。那一天,你手里拿着搪瓷茶杯又来接我,打算接到我时给我喝茶。刚到晒谷场那里,你突然走不动了,手里的茶杯跌落,人软软地瘫在地上。隔壁阿忠妈正好看到,便把你抱起来放到木板上。我回来见你像死狗一般躺着,喊你不应,掐你人中一动也不动,我那个心痛着急啊。呜呜呜……”说到伤心处,娘又痛哭起来,眼泪如雨点般落下。子康默默地递上一块毛巾。

子康妈擦了擦眼泪,继续说:“你得的是急性脑膜炎。这种病那一阵很流行,邻村庙湾就有三个孩子得这病死了。这可怎么办呢?天要塌下来了,我急得哭天抹泪,儿啊,你是我的命根呀……”

娘稍平息点悲伤,继续说:“那时,丁家堡有个好郎中,阿忠爸去把郎中请来了。先生查看后开了个药方,说需白萝卜四个,还有一些中药,是什么来着?枸杞、黄芪,还有什么呢,党参?忘了,记不得了。中药买来了,可是萝卜反而不好找,那是春天,不是长萝卜的季节,只有萝卜种。我也不管了,到田畈里寻着萝卜种,顾不得是谁家的,拨了四个最大的。我把中药和萝卜煎熬成汤喂你喝,可你紧闭着嘴巴哪里还会喝啊?没办法,我只好用筷子撬开你的牙齿,硬灌进去。可灌进去的全流了出来,我就再灌。你总算咽下了一些。那个药真是灵啊!阿弥陀佛,第二天你总算睁开了眼睛。菩萨保佑,你在阎王殿里转了一回后没被阎王爷收留,活转来了。呵呵,要不然,不用说当飞行员,小命都没有罗。没有你,我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会毫不犹豫陪你到地下去的。”

听着往事,子康也眼睛红红的,眼眶里泪水直打转。

子康妈却突然眼冒金光,兴奋地说:“有了,萝卜能治脑膜炎,说不定也可治我的病呢?要不,吃些萝卜试试?”

晚上子康服侍娘睡下,自己却久久不能入睡。娘的话勾起了他童年的回忆。他想起了许多事。

那年就在陈家铺,好心的大妈为他治好疥癣,同情他们孤儿寡母流落在荒野,为他母亲介绍了个男人。那人头皮瘌得光秃秃,丑陋又愚蠢,四十多岁讨不上老婆就跟父母及弟弟弟媳居住一起。娘考虑到儿子餐风宿露实在不是久长之计,万一再有个三长两短真不可想象,就含泪答应了,但有个条件,绝对不能歧视儿子。

他们娘儿俩住进了瘌子家。寄人篱下,仰人鼻息,只得低头三分。娘不仅要去田里干活,还包下了所有家务劳动,一天到晚没得歇息,比做佣人还不如。娘含垢忍辱辛勤劳作,侍候一家老小,再苦再累也都忍了,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子能顺利长大。那时的他还小,从来不跟别的小孩玩,更不闯祸,整天跟在娘的后面,沉默又内向。可是,那一家还是容不下他这个“拖油瓶”,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百般歧视和刁难。吃饭不准坐到桌子上,他只能躲在灶仓里吃一口白眼饭,蔬菜无法夹一点。

那一天,家里买了一根带鱼,娘烧好后悄悄在他的碗底里埋了两片。他吃到了难得的鲜味,正吃得津津有味,被瘌子的弟媳看见了。那泼妇一把夺下他的饭碗拿给众人看,高声叫骂说这家要倒灶了,小叫花子拖油瓶吃得比主人还要好。她敲桌打凳,大吵大嚷,把家里闹得沸反盈天。瘌子的父母弟弟说这还了得,都鼓动瘌子教训教训母亲,说外来婆娘不打不会服,打怕了才听话。

那瘌子平日里看似老实又窝囊,在别人的唆使下果真拿来绳索,拽着母亲把她绑在廊柱上,并用竹梢没头没脑地用力抽打,把母亲打得遍体鳞伤。倔强的母亲不喊一声痛,不流一滴泪,心里对这家人已感到深深的绝望。到晚上,子康给母亲解开绳索,母子俩连夜逃走,离开了这伤心的地方。母亲从此守寡独自将儿子养成人。

子康觉得采用“萝卜疗法”不失为一个好主意。萝卜的确是个好东西,被称为“地参”,民间流传这样的俗语:“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直哭。”既然普普通通的萝卜有如此神效,竟能治好自己的脑膜炎,也许真能治娘的病。萝卜便宜又易得,既能当菜也能做药,何况买来一试?一大早他急忙买来一筐萝卜,还买了些排骨,熬了许多萝卜排骨汤,一日三餐端给娘吃。

可是吃了两天并没见明显效果,子康心里着急。娘说:“常言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没这么快的。”那就继续等吧,等着奇迹出现。

一天子康让娘坐在门口晒太阳,母子两说些旧事,听到外面有人在说:“请问乔子康家在这里吗?”

子康一听,急忙到外面迎接,说:“是的,是的,我就住这里。”

进来了五个客人,一个是公社的老杨,一个是小费,一个是人武部的王干事,还有两个不认识。

小费说:“乔子康,这三位都是县人武部的同志,来了解些有关你的情况,也就是搞个政审。”

见是政审干部来了,乔子康让大家进屋请坐,子康娘也撑起身来泡茶送上。

人武部干部拿出一张表格边询问子康边逐一填写。先是他自己的内容,这些不难,很快就填好了。接下去是亲属部分。

政审干部问:“你父亲呢,叫什么名字,做什么的?”

“我不清楚,我五岁逃难出来,对父亲已没什么印象。”子康说。

“你到这里后从来没见过你父亲吗?”政审干部又问。

“没有见过,不知道是死还是活,一点音信也没有。”子康回答。

“真是奇了,父亲都从很小起就没见过,更不用说其它亲属了。”政审干部就转而问子康娘。子康娘忍着病痛向干部们详细讲述了子康的情况。他们的老家在绍兴乡下,一家人靠捕鱼贩鱼为生,后来日本鬼子打进来了,扔了许多炸弹,他们一家跟随别人逃难,途中跟子康爹失散,他爹十有八九已死在兵荒马乱之中,从此再也没有见过。他们母子历经艰险逃到这里,四处乞讨度日,后来她挑着货郎担做点小买卖谋生。子康从小跟她逃荒要饭,后来给别人放羊放牛,解放后才得以上学读书,直讲到现在。

虽然老杨和小费对他们的情况早有所了解,仍被这对母子的艰难历程所震惊。三个政审干部更是一片嘘唏。

提起父亲,其实子康并不是一点印象也没有。有时候回想起来,他的头脑中依稀还有些记忆。他记得父亲是个捕鱼高手,每天摇船出去总能捉回许多鱼,他很小时就喜欢看父亲捕鱼。不过,他知道父亲有个坏毛病,就是嗜酒如命,卖掉鱼有点钱了就拎着酒瓶去买老酒,一喝就醉,一醉就发酒疯,发起酒疯常把母亲打得鼻青脸肿。所以,他知道,母亲并不怎么记挂父亲。他依稀记得,那天父亲也是喝了许多酒,走路跌跌撞撞的,听说日本鬼子打进来了,他们随逃难的人流一起走,突遇日军空袭,投下了许多炸弹,人群炸了窝,四下逃窜,他父亲多半已被炸死或落水而死。母亲找他一圈没找着,只好拉着他的手,被逃难的人流裹夹着向前走。

王干事说:“乔子康是苦出生,从小逃荒要饭,苦大仇深,对旧社会最痛恨对新社会最感激,这样的人政治上最可靠,国家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另一个政审干部说:“他父亲很早就失散,也不会影响他,就作亡故论了。”

还有一个说:“其它亲属就更不用查了,要查也无法查,就当没有。”

老杨笑呵呵地说:“搞政审没有比乔子康更简单的了,就母子两个,一次搞定,什么叔伯舅舅,七大姑八大妈的一概没有,也就不用一一调查核实了,最省事,哈哈。”

小费说:“是呀,孤儿寡母,无亲无眷,没有比这更简单的了。”

五人商量了一下,意见基本一致,亲属部分除了母亲一律空白。王干事对乔子康说:“你的政审基本上就这样通过了,我们再向上级汇报一下,你就等好消息吧。”

乔子康非常高兴。请大家喝茶。

人武部干部本以为搞一人的政审,直系旁系亲属都走一遍,起码也得两三天,没想个把钟头就搞定了,心里感到很轻松,大家开心地聊起了天。

王干事对子康说:“古人怎么说来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什么什么,想不起了,反正是先受苦后才能派上大用场。历史上先苦后甜这种例子多了,朱元璋小时候也讨饭,后来不是当上皇帝了吗。戏文里唱的,中状元的都是落难公子穷秀才。看来老天早有安排,要你历经磨难然后担当大任呢。”说得子康心里甜滋滋。

王干事又转而对子康娘说:“大娘,你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养育了这么优秀健康的儿子,真不容易呀,了不起!要知道飞行员可是千里挑一的呢。”

另一个干部也说:“大娘,你虽过得不富裕,可目光远大,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把儿子培养成人,还供养他中学毕业,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

子康娘乐得心中开了花,笑着说:“我一个老太婆哪有什么能耐呀,多亏了政府的栽培,谢谢领导,谢谢,谢谢。”

王干事又说:“乔子康你还记得郭文豪吗?前几天我们就在做他的政审工作,忙了好几天。”

子康忙说:“知道呀,我正想问一问情况呢,他通过了吗?”

王干事摇摇头,叹惜着说:“可惜啊,可惜,他看来是通不过喽。”

子康吃了一惊:“文豪他怎么了?”

“其实他家一点问题也没有,”王干事喝一口茶,慢慢地说道,“他的家在一个小山村里,世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清白农民,爹娘叔伯都是憨厚老实人,本分又善良,查不出一点历史问题。事情出在他外婆家。”

“他外婆家成份不好吗?”乔子康问。

“其实他外婆家也没问题,外公舅舅都是老实巴交的人,成份是下中农。”

子康说:“下中农,那很好呀,贫下中农是革命的依靠力量嘛。”

王干事继续说:“要是一般的参军政审也可以通过了,但飞行员要求高,不然开着飞机投敌去了怎么办?还得再查旁系亲属。这一查就出问题了,他的一个堂舅舅在解放前参加过‘忠义救国军’,这虽是打着抗日名义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但毕竟是国民党的军队。那个堂舅在部队里也没待几个月就逃回来了,可这个污点是洗不掉喽。这下好,把郭文豪害惨了。亲属参加过国民党军队,性质很严重,肯定当不了飞行员。”

子康说:“哦,这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王干事说:“飞行员难道这么容易当啊,比过去考进士还难呢。身体素质要好,政治素质要求更高。”

子康说:“这么说来我幸亏是孤儿,要不有个三亲六眷也难保不查出点问题来。”

“是啊,可这是政策规定,就这么严,我们也没办法。”

子康想起那天郭文豪豪情满怀,在火车上又是作诗又是唱歌,为他感到深深的惋惜。郭文豪实在是个人才,感情丰富,文思敏捷,能文能武,比自己活泼的多,如到了部队定会大有作为。寄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不知他得知消息后能否承受得了打击,别做出太过激的行为才好。郭文豪,要坚强啊,想开点。

如果自己遇上这样的倒霉事,又会是什么光景?他不敢作这样的假设。

同类推荐
  • 锐读(第1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第1期·悬疑新主张)

    中信出版社出品,《锐读》是新青年期刊出版总社创作的悬疑推理类系列书籍。《惊奇档案》专栏编辑,觅骨寻踪,亲历惊奇与惊险,探寻神秘的不可思议,用科学的态度解读一个个怪谈与诡闻。
  • 对手

    对手

    对手,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智慧与阴谋的比拼;是水火不容的冤家;是捍卫人民安全的生死之战。蓝河市晨光明媚,商贸大厦落成典礼的省市参会领导已落座就序,人们焦急地等待着主持典礼的女市长,可是等来的却是女市长凌晨被杀的消息……一场对手的生死较量展开了……女市长谭韶芬被杀,“8·18”大案震惊全国。W省迅速行动,围绕与谭市长有矛盾的副市长韩鹏,蓝河黑恶团伙的朱大赖子,谭市长的前夫张金彪这三条线索展开调查。但很快排除了他们三个人。专案组深查下去,一个以“老哥”为首的黑社会性质团伙浮出水面,他们绑架、暗杀、制造致傻药物R2用血腥塑造出一个富翁。
  • 敌人

    敌人

    很多年前,当萨尔格十八岁的时候,他和大流部落的年轻人一起去远征。大流部落是一个靠海的富庶部落,在它后面、往平原和山的方向去,有较小的鸟翼部落和瓦达部落,沿途还有一些更小的、不知名的部落。
  • 第二枪

    第二枪

    本书为长篇历史小说,重点描绘了辛亥革命发动时的陕西历史画卷,几个西安小市民及其家人积极响应武昌起义,可读性强,文字流畅。
  • 梁晓声文集·长篇小说7

    梁晓声文集·长篇小说7

    梁晓声先生以直面现实的态度进行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精致的文学创作,在这些作品中,他真诚而又爱憎分明地记述历史,深入剖析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其中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他的作品因此被称为“史性与诗性的综合体”,承载着重要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和收藏价值。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生就是要作死

    人生就是要作死

    苦比的叶枫稀里糊涂的获得了作死系统,他知道自己将不在平凡……一场作死之旅就此开始放假一天两更,喜欢的请收藏
  • 天命骰子

    天命骰子

    一个手脚残疾的小乞丐,在雷雨天意外得到了一个金色骰子,被绑定为一代地骰宗主。从此后,一路风光无限:疗伤、发财、拣本事。想要什么?掷个骰子吧。摇身变成阔少、名医、大记者……尊享富贵,号令江湖,桃花运天天防不胜防。身上的天命骰子也从四面体,到六面体、八面体……可是,命运又总在不经意间逆转……
  • 梦里的那场雪和你

    梦里的那场雪和你

    2023年,天色昏暗,早早入睡的她(他),梦见那一场浪漫的雪,还梦见了对方,在他们心里爱的种子悄悄发芽,不知道这场恋爱是对是错?
  • 南柯一梦孟奈何

    南柯一梦孟奈何

    她原是奈河桥上的孟婆因助他往生触犯天条囚困在奈何桥七千年坏掉的眼泪致喝下孟婆汤的人残留前世记忆故事,就从她委派彼岸花的花灵——孟奈何,去人间消除残留记忆开始......
  • 元朝秘史

    元朝秘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妾要休夫:冷情王爷快放手

    妾要休夫:冷情王爷快放手

    她是黑道中大名鼎鼎的红狐,却莫名穿越成了景王府的六夫人。六夫人啊,说白了就是个妾啊!以她的骄傲怎能甘心为人做妾啊,绝对不行!那个什么景王,我们商量一下吧,让我做个王妃过过瘾呗。结果居然被满满的嫌弃了!哼,不做王妃,本姑娘照样能过得逍遥自在……他在世人眼中是个不理朝政的闲散王爷,但他却背负着深仇大恨,努力经营着自己的复仇之路。可这个被当作眼线和棋子送进王府的女人,却三番四次的在他面前挑衅,还妄想成为他的王妃,她以为她是谁啊……
  • 仰望光芒

    仰望光芒

    前言喵,这是悦颜的处女作。可能不被大家喜欢,但希望文章中有那么一个细节让你怦然心动。因为当你怦然心动时,你的心境与我写这个细节时的心境是一样的,当心境相同时,也许我们就能彼此理解,赞赞的!
  • 魔尊的心间独宠

    魔尊的心间独宠

    人物:南宫听雪皇甫泽延简介:三百年前,他遇雷劫误入凡间,偶遇了正在涣衣的她。只一眼,仿若天地失色,从此他的眼里再容不下他人。什么命数,什么天罚,他愿堵上一切,只为一生厮守,“雪儿,你是我的。”大婚当夜,她留书一封,字字泣血,“…终是缘浅,从此便忘了罢”。男子一震,嘴角一口心血溢出“你为何离我而去…雪儿”。三百年后,依旧是那男子,一双丹凤眼仿佛可以勾人魂魄,他斜倚于塌上,眼中露出一抹凌厉。“报告魔尊,天界三公主大婚,请您前去观礼…”天宫闺阁,女子着一身华服,青丝成髻,明眸皓齿,眉目如画,却透着一股淡淡的忧伤,“婉儿,为何我总是觉得这场景相熟,可我却记不得其它…”及时已到,宾客满座,“今日乃是我天界喜事,众仙家…”话未说完,一妖孽男子于半空缓缓落下……——————————分割线————————“不管辗转多少次…你永远是我见过最美的风景…我爱你,雪儿。”
  • 韩立道友,请留步

    韩立道友,请留步

    《凡人修仙传》人界篇同人小说。系统流。我,李傲天,打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