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5500000009

第9章 广开进才渠道,不拘一格选拔英才俊杰(1)

学习曹阿瞒,唯才是举

“唯才是举”的思想在很久以前就有了,但真正作为一个用人方针是东汉时的曹操提出来的,意即大凡有用之才都应举用。以后历代明君都以此为准则,大胆地用人,他们对人才的重视都是十分惊人的。对人才的看法,大致有“黄金累千,不如一贤”、“贤才,国之宝也”、“得一良将才,胜百连城壁”等。人才比金钱更重要,比城池更有价值,用砖石筑起的长城是可以攻破的,而以人才垒起的“长城”是永不倒的。项羽以失人才而亡,刘邦以得人才而兴,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任用贤能的人才,才能兴国安邦、成就大业。

汉代刘邦虽未提出“唯才是举”,但在实际中,他确实做到了唯才是举。他举用郦生就是一例。在刘邦初起反秦之时,郦生贫苦潦倒,但很有战国策士遗风。听说刘邦喜结豪杰,便主动前去应见。当他去刘邦的驿馆拜见,只见刘邦正傲慢地坐在床头张着两条腿让年轻侍女给他洗脚,对郦生却视而不见。

郦生不动声色,说道:“足下带兵如此,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各国呢,还是同诸侯各国联合攻秦?”听了这穷酸迂腐的老儒的一席话,刘邦便破口大骂。

郦生接口道:“足下既想一举推翻秦朝,为啥这样坐着接见长者呢?足下用如此傲慢的态度接见贤下,以后还有哪个愿意为你献计献策呢?”

沛公一听,立即停止洗足,将湿淋淋的双脚往鞋中一套,整衣而起,热情地接待郦生。于是郦生滔滔不绝地从六国的成败谈起直到当今灭秦的计策。刘邦听了很是佩服,立即下令款待郦生,共商伐秦大计。刘邦采纳郦生的计谋一举拿下陈留要地。此后,刘邦确认郦生果为能人,马上赐他为广野君。郦生为报答刘邦知遇之恩,还把自己有勇有谋的弟弟引荐给刘邦。事后,郦生之弟郦商为平定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上面的事例兴许较陈旧而没有一点新意,毕竟说“唯才是举”时,祖辈讲、父辈讲,今天我们还在讲。或许大家听过“乡巴佬受聘当教授”的故事吧!

1929年的一天,徐悲鸿偶然参观了一次中国画展览。宽敞的大厅里,一幅幅装裱精致的画令人眼花缭乱。但徐悲鸿看了一会儿,觉得没什么意思,不少作品毫无新意,矫柔造作,使人昏昏然。正欲离开的时候,一幅挂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的画引起了他的兴趣。只见画面上几对大虾、体若透明、活龙活现、笔法娴熟。徐悲鸿边看边慨叹不已:真没想到这个角落里还藏着一位这么出色的国画大师。

“哈哈,你真会开玩笑!它的作者齐白石不过是土里土气的乡巴佬,何以称大师!”一旁的友人说。

“我不是开玩笑,我不但要拜访他,还要请他当教授!”徐悲鸿严肃地说。

几天以后,身任要职的徐悲鸿果真聘请齐白石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一年后,由徐悲鸿亲自编集作序的《齐白石画集》问世了,齐白石因此名闻天下。

刘邦、徐悲鸿的事例告诉我们,只要是人才就应大胆地举用,要尽可能地减少其它次要因素对用人的影响。识才用才,不能因噎废食。唯才是举不仅在乱世是永恒的真理,在治世也同样正确。乱世需要建奇功、打江山的人才,在治世则需要更多的建设人才,没有人才,我们将一事无成,管理者也难为“无米之炊”。

广开才路,招纳五湖四海人才

李斯在《逐客谏书》中曾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要招纳任用各处的人才而对一些细小的东西不以计较。

一言以概之,就是择才任才要“兼收并蓄”,即在大的方向的前提下,把人才的不入主流的方面暂且搁置在一边而“求用存异”。兼收并蓄实质就是取其所长而容其所短。择才是为用人做准备,用人最讲究要“用人如器”。“世代有贤”,但贤有大贤与小贤之分,大贤大用,小贤小用。其实每个人都是人才,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关键是要看领导怎么择才而用了。

管理者要用好人就必须具有兼收并蓄的思想,既要选择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也要用些在某方面有专长的人才。

在战场上导弹可谓高科技武器,但光有导弹是打不赢一场战争的,它还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在企业中,领导只用高层的管理人才,没有科技开发人才也是不行的,一个团体就如同一部大的机械,需要各个部件的合作才能正常工作,有时就是一个小小的螺丝钉也会起关键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用人都注意兼收并蓄。一方面用人无国界,蹇叔本是宋人但最后做了秦国的大臣,伍子胥也不是吴国人却做了吴国的大将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另一方面各国都注意招纳不同等次的人才,只要有一技之长全都纳于门下。这时各国诸侯纳士成风,比较著名的有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等。他们诚心求贤,一时宾客盈门,其中既有旷世奇才,也有“鸡鸣狗盗”之徒。人才不可以说不杂,但在危险之时他们都各显神通。可见择才重在一个兼收并蓄。

唐太宗选拔人才也遵循这一原则,他提出选择人才要“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成尽其才”。在他即位前或是即位后都注重人才的选拔,注意搜罗天下各方面的人才,而对其他方面不以计较。他生前重用了萧璃、秦琼、程咬金等异己集团的人才。特别是大臣魏徵,即位前魏徵帮助太子李建成策划争取皇位,“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还是重用了魏徵,魏徵后来也以强谏而出名。

近代史上,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一方面他聘请新文化运动的健将如陈独秀、李大钊等做教授;同时又聘请辜鸿鸿等一批守旧的文人讲学,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实质是要让新旧思想相互竞争最后适者生存,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而且繁荣了学术并推动北京大学的发展。

以上事例说明选择人才要从多方面考虑。管理者择人应广收“五湖四海”之人才,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然后加以任用。龚自珍曾说:“善相马者天下无弃马;善相士者天下无弃才。”正好说明了兼收并蓄的择人态度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为人办事最忌按定式而没有变道,择人也是一样。管理者选人既不能拘泥于前人所定的规则,也不能被世俗的种种风气所束缚。同时管理者还应时时接收新思想,在必要的时候打破自己的思维方式,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选择人才。

不可苛求完美,识才须不拘一格

《郁离子》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赵国有个人家中老鼠成患,就到中山国去讨了一只猫企业回来。中山国的人给他的这只猫会捕老鼠,但也爱咬鸡。过了一段时间赵国人家中的老鼠被捕尽了,不再有鼠害,但家中的鸡也被那只猫全咬死了。

赵国人的儿子于是问他:“为什么不把这只猫赶走呢?”言外之意是说猫有功但也有过。

赵国人回答说:“这你就不懂了。我们家最大的祸害在于有老鼠,不在于没有鸡。如果老鼠,它们偷吃了我们的粮食,咬坏了我们的衣服,穿通了我们房子的墙壁,毁坏了我们的家具器皿,我们就得挨饿受冻,不除老鼠怎么行呢?没有鸡最多不吃鸡肉,赶走了猫,老鼠又为患,为什么要赶猫走呢?”

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存在问题的一面,我们应该看其主流。赵国人深知猫的作用远远超过猫所造成的损失,所以他不赶猫走。日常生活中确实有像赵国人家的猫那样的人,他们的贡献是主要的,比起他们身上的毛病和他们所做的错事来,要大得多。如果只是盯住别人的缺点和问题不放,怎么去团结人,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呢?

处理事情的时候,如果一味地强调细枝末节,以偏概全,不抓住要害问题,没有重点,头绪杂乱,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做起才是正确的。因此无论是用人还是做事,都应注重主流,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妨碍了事业的发展。我们要用的是一个人的才能,不是他的过失,那为什么还总把眼光盯在过失上边呢?

古人把不究小节看做是一个人能否成大事的关键。他们提倡的是胸怀大局,不纠缠于细枝末节,看重的是人的才干,而不是他的问题。办大事的人,不计较小事;成就大功业的人,不追究琐事。

战国时卫国的苟变,很有军事才能,能带领500乘兵,即37500人,那时能带领这么多兵,可说有大将之才。子思到卫国,会见卫侯时向他推荐苟变,卫侯说他知道苟变这人有将才,可是,他当税务官时白白吃了农民的两个鸡蛋,所以不用他。子思听了,要他千万别说出去,不然,各国诸侯听到了会闹笑话。子思指出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认为用人要像木匠用木一样,“取其所长,去其所短”。今处于战国之世,正需要军事人才,怎能因白吃两个鸡蛋的小事而不用一员大将呢?因子思的话说到点子上,卫侯的思想才转过弯来,同意用苟变为将。如果没有子思的推荐和教导,有大将之才的苟变就因白吃两个鸡蛋而被卫侯弃置不用了。

广泛地招贤纳士,集合起天下有智慧的人为自己服务,进而完成自己的雄心壮志。如果只是一味地考虑这个人的小毛病,那么这世界上哪有完人呢?用人就是要用他的大才干,不可纠缠于小过失,否则天下就没有真正的能人可用了。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从大处着眼识才

常见许多新上任的管理者抱怨自己现在的下属不如以前的优秀,于是找种种借口调动自己以前的下属,但这往往起不到更好的效果。一方面使过去的下属的工作增加了不稳定性,又使现有的下属对新上任的管理者产生反感。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最终原因还是有些管理者抱着“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用人理念,往往拿现在下属的各种素质与以前下属相比较,因而更多地看到的是现有下属身上的短处。

人无完人,若只识其短,则不能知人;若能看重人之优点,则能发掘更多的人才。“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而能否识人之长,关键还是要解放自己的思想,打破陈规陋习的束缚,排除个人主观的爱憎,即不拘一格地去发现人才。“不拘一格”的“一格”,指的是前人已有的规范或是自己的习惯。唯有破除“一格”,大胆地用人,才能用好人、办好事。

春秋时期秦穆公起用奴隶百里奚,至今传为佳话。

同类推荐
  • 犹太人成功兵法2

    犹太人成功兵法2

    本书围绕犹太商人的推销细节,以犹太人的经典论述和事例为依据,解答了犹太商人之所以能在商界称雄的原因。
  • 生命中不易察觉的谬误

    生命中不易察觉的谬误

    本书从生活与事业两个方面来阐述生命中不易察觉的谬误。内容分:世情中的谬误、人际中的谬误、生活中的谬误、职场中的谬误。
  • 方与圆全集:做人做事大智慧

    方与圆全集:做人做事大智慧

    做人与做事都离不开方圆之道,所谓“方”,即表现于外在的性格和方法;所谓“内”,即深积于心中的气度和态度,古人常说“内方外圆”,正是说出了此中道理
  • 做人要有手段

    做人要有手段

    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阐述了做人的方法技巧及智慧,总结出其中的经验培训,揭示出做人的奥秘。指导读者怎样避免掉入人生陷阱,怎样少走弯路,怎样才能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里站稳脚跟、左右逢源、一帆风顺地走好人生的道路。
  • 猎头教你赢天下

    猎头教你赢天下

    你可能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去改变,怎样去规划职业未来。这都没有关系,只要你内心有这个愿望,本书就可以帮到你!从书中你可以找到那个积极的自我、那些可以帮你达成目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些职业生涯中可能遇到的陷阱和弯路……
热门推荐
  • 永世之作

    永世之作

    在这里,没有真正的主角,没有真正的结局。随心而动,随梦而生。
  • 善变小公举:重遇霸道总裁

    善变小公举:重遇霸道总裁

    小时候,她父母离异,母亲消失。他妈妈抢走了她的爸爸,她便对他进行了疯狂的报复。那年,她七岁,他九岁。哥哥出国,她在他的饮品里下了泻药,害他差点拉死。八岁的时候,她把他关进了小黑屋,关了整整两天,害他差点饿死。九岁的时候她用开水烫伤了他的胸膛,他还是一声不吭的忍受。总而言之,小时候的小魔女伤害了他无数次,他却总是无动于衷…直到十岁的时候,她妈妈回来,带她离开,她还不罢休,偷走了他的照片,去了另一个国家。九年以后,他们在帝都残音相遇,他是帝都叱咤风云的总裁、残音学院的王子。而她,是一个转学生,带着神秘的身份。不一样的是,她早已不是当年任性的小魔女……
  • 王富贵的修仙之路

    王富贵的修仙之路

    王富贵出生在一个天门镇,因为心怀着拯救世界的中二梦想和家族的期望,踏上了修仙的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是冤家不聚头

    不是冤家不聚头

    穿越了又怎么滴?还是要吃饭睡觉谈恋爱……为了在这个未知的世界生存下去,为了那一个和穿越前很像的男神,豁出去了……只是,请问这个腹黑的家伙是什么鬼?虐待我很过瘾吗?等我慢慢和你算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击倭英雄传

    击倭英雄传

    南大体育系二年级学生冯晓东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了明朝嘉靖年间,这是一个倭寇在中原烧杀抢掠的年代。且看冯晓东是如何跟倭寇斗智斗勇的。敬请期待。
  • 神噬灵

    神噬灵

    意外的相遇,卷入混乱的纷争之中。一名普通的少年,面对极致的追杀,越来越远的轨迹,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时空错乱的人间炼狱,以天下人布阵,成就他的举世无双。而揭开的千年迷雾,一切将归为伊始。
  • 霸道老公不好惹

    霸道老公不好惹

    夏雨在被相处六年的初恋男友背叛后,对感情不在信任,随着年龄的增长,已进入剩女的行列,母亲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装病来逼迫她嫁给了一个重未谋面的某男!
  • 内经知要

    内经知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堕落之神阿顿斯

    堕落之神阿顿斯

    林天峰认为事事不如意,觉得人生在世只因堕落!!堕落才是王道。事后,不小心入魔,被华夏修真者追杀,无奈转世重修.却不想,以阿顿斯之名席卷天下...绝望,是什么?伴随着绝望的又是什么?我想了很久,才知道,伴随着绝望的是寂寞。是无奈,是堕落。有人问我说,当命运翻转,是忘记该忘记的,还是铭记该铭记的?我过了很久才回答,铭记,因为那是上天赐予我的,应该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