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9200000004

第4章 神秘运古起源考古大搜集(4)

三叶虫生活在大海里,更确切地说,它的家在海底。三叶虫成群结队地四处活动,或穿行于海百合之间,或出没于淤泥之中,它们捕食时一旦遇到困难或其他危险,便通力合作,团结一致。三叶虫在食物上并不挑剔,它靠捕猎一些小动物为生,甚至沉到海底的动物遗骸也被其视为美食,因此,三叶虫赢得了“海底清道夫”的称号。当然,就像鲜肉比冻肉味道好一样,对三叶虫来说,海底淤泥中肥嫩柔软、又极有营养价值的蠕虫是第一选择。虫如其名,蠕虫全身滑腻腻的,而且不停地在蠕动,正是那层黏液使三叶虫不会轻易得手。而三叶虫也不会就此罢休,经过一番你死我活的较量后,蠕虫最终会败下阵来,成为三叶虫的滋补品。腕足动物海豆芽也是三叶虫不可多得的理想食品,不过,它很难征服,三叶虫常常是吃了闭门羹后,悻悻离开。弱肉强食,同类之间的相互残食在三叶虫的世界里也没有幸免。形体健硕的三叶虫有时为了省去捕猎的麻烦,或者是想要耀武扬威,便就地取材,以自己弱小的“兄弟姐妹”为食。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海藻。那些力量薄弱的小东西没有能力吃上肉,则只好以一些微生物为食。而这些孕育微生物的海藻就像吉普赛人的大篷车,成了小三叶虫移动的家。

有时侯,三叶虫也会到浅海游玩。如果是风平浪静,它们可以从容不迫地自由来去。但是,倘若遇上风暴,聚集在一起的三叶虫便会随波逐浪,被摔上海岸。由于三叶虫是节肢动物,关节很脆弱,一旦受到重力撞击,就性命难保。除了自然灾害,三叶虫的天敌也为数不少,其中威胁最大的是鹦鹉螺。

鹦鹉螺是一种新兴的软体动物,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身上有一个保护罩,就是这层坚固的外壳使它免受撞击之苦,因而具有与三叶虫抗衡的能力。鹦鹉螺的壳是圆锥直体型的,很长,一般几十厘米,有的则超过一米。壳的质地是碳酸钙,所以非常厚重。如此重压,岂不是给鹦鹉螺增加了一层桎梏?其实不然,这里面有一个小奥秘:鹦鹉螺的肉体和内脏都集中在锥体的开口一端,而其余的壳则分成很多装满气体的小室,因此浮力大增,行动起来就不会感到不适了。

鹦鹉螺的长相略看还颇有些雅致,触目所及便是在水中飘来荡去的须足,像在春风中拂动的柳叶。这是其头部最为明显的标志,实际上是鹦鹉螺长在口四周的手腕。这些腕很柔软,伸缩性极强。在每一条腕的腹面还有密密麻麻的吸盘,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在身体周围布下了天罗地网,令靠近它的猎物有去无回。所以,鹦鹉螺凭着这些神奇的手,捕食有如探囊取物,轻而易举。有时根本不用出手,只是守株待兔,也同样能饱餐一顿,可怜的是那些误人歧途的小动物。而伸缩自如的手腕对于捕猎同样很具有威慑力。这两种性能加起来,使鹦鹉螺有恃无恐,不仅是三叶虫,即使是比它更身强力壮的动物,也不会放在眼里。鹦鹉螺的眼睛是凸起的,又圆又大,视力很好。它的嘴长在头部前端,嘴边上有锉子一样的颚,能毫不费力地把一些壳状物咬碎,真是天生的“尖牙利嘴”。

鹦鹉螺托着重重的壳,究竟是怎样在海中行动的呢?从身体的方向来看,一般动物都是向前行进的,但鹦鹉螺却是朝后退。因为它的动力来自口里的喷水器官。当它喷水时会受到海水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动身体行进,不过是倒退着前进罢了。这倒有些像横放的火箭,只是一个喷水,一个喷火。看起来,鹦鹉螺也并

古代鹦鹉螺现代鹦鹉螺不是游泳能手,所以它基本上都是在海底活动。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同样生活在海底,为了寻找活路,鹦鹉螺和三叶虫之间免不了会同室操戈。偏偏鹦鹉螺在食物上要求很高,非肉不吃,为数众多的三叶虫便自然而然地成了对方的猎物,鹦鹉螺是三叶虫的星。今天很常见的乌贼和章鱼与它是同类。在现代的太平洋里,还残存着鹦鹉螺的后裔,而且是独一无二的,不过在外形上已有所改变,壳变成了卷曲形的,更加好看了。

三叶虫在鹦鹉螺的威胁下,经过漫长的时间,身体的构造及性能已有所改变,不再束手待毙。譬如,它们学会了钻泥的本领,像现在的泥鳅一样,可以钻到泥里躲避敌人的攻击。甚至眼睛也长了柄,当它藏在泥中时,眼睛就像被举在手上,从泥里伸出来,四处望风放哨。尽管如此,三叶虫始终处在被动状态,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渐渐地,它被迫让出生存空间,在海洋里失去踪迹。三叶虫灭亡了,但它的一门亲戚却苟延残喘地活了下来。鲎(hòu)就是这个种类的延续者。目前世界上鲎仅有两个属,其中一属分布在北美东海岸,另一属生活在我国华南、东南沿海一带,叫中国鲎。

鲎是研究三叶虫最好的活标本,它一般隐居于泥沙之中。鲎还是动物界难得的恩爱夫妻。退潮后的沙滩上,经常会见到它们双双漫步的身影。夕阳之下,这个场景非常让人感动。它们的恩爱还体现在夫妻之间生死不渝的“感情”方面。一旦雌鲎发生意外,雄鲎便终身“不娶”,最终郁郁不乐而死。同样,如果是丈夫先妻子而去,雌鲎也会渐渐衰亡。谁说动物没有感情?有趣的是,在生殖季节,雄性总是伏在雌性背上,并用两条螯足抱着雌鲎,通过这种奇怪的方式使卵受精。然后,雌鲎就爬到沙滩上去产卵,产完卵后,这对夫妻却抛下未出世的孩子,扬长而去,连头也不回,真是够“狠心”的了。所以,鲎宝宝自打一生下来就没了父母,成了孤儿。它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完全靠自己,否则就会被淘汰。或许,这正是鲎能长期生存的原因。鲎只重夫妻之情,而忽略了亲子之义,有违常理,这也算是一桩咄咄怪事。

鲎鲎的奇特之处不只这些,更有研究价值的是它的血液。一般动物的血是红色的,而鲎的血却是蓝色的。这种蓝血里面含有多功能的变形细胞,当这些细胞与有毒的细菌接触时,能释放出可凝性的蛋白质,使血液迅速凝固。它在医学上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对许多疑难病症的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大福音。三叶虫虽然已经绝迹了,但是,鲎却义不容辞地担负起重任,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使现代人也能一睹三叶虫多姿多彩的生活。除此之外,它对人类医学所做的贡献更是为人称道。

由于三叶虫的身体是以关节连接起来的,所以它死后关节散落,头、胸、尾都零零散散地分开了,因而化石往往是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又因为有些三叶虫尾后长着角,它留下的尾部化石便形如展开的翅膀,而尾轴部分模糊不清,致使古人误认为是蝙蝠的身体,于是才有了“蝙蝠石”的各种记载。虽然古人因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不能准确地认识三叶虫,但无论如何,他们的首发之功是不能轻易抹杀的。

从海洋到陆地的鱼世界

1938年12月22日,在非洲东部东伦敦海港附近的海面上,正在渔船上作业的渔民捕到一条怪鱼。这位不速之客长约15米,重58千克,身体是有些发紫的铅灰色。它身侧长着的部分,与其说是鳍,不如叫脚更合适。这些鳍非常粗壮,形同船桨,怪鱼蹦跳起来时,像是用鳍在撑着地行走,这倒使人想起安徒生童话里用尾巴站立的美人鱼。不仅长相奇特,怪鱼的脾气也大得很。当有人伸手抚摸它时,它猛地跳起,二话不说,张开大嘴就要咬人。单看那白生生的、尖利无比的牙齿,就让人有些胆怯,再加上那副凶神恶煞的模样,足以令人退避三舍。霎时,海港因怪鱼的出现而沸腾起来。在兴致勃勃的观众中,有一位拉蒂迈女士独具慧眼,看出这条怪鱼很有研究价值。于是,人们把它送到附近的博物馆去,希望那里的专家能有所发现,结果不获而归。虽然大家都觉得怪鱼身上大有文章可做,却没有丝毫线索。随后,这条鱼又被请到南非格雷厄姆斯敦大学史密斯教授的实验室里,之后再次辗转,远涉重洋,到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当然,这时的怪鱼早已不再恶狠狠地了,离水3个小时后它就丧失了性命。而当时又没有防腐的准备,在运输过程中肉体腐烂殆尽,最后只剩下一具骨架。活化石——拉蒂迈鱼

经过史密斯及伦敦的专家学者们的观察和鉴定,确认这条鱼是几亿年前古代鱼类的后代,靡足珍贵,同我国的国宝大熊猫一样,是研究古生动物最好的标本。这种鱼被冠以“拉蒂迈”这个名字,是为了表示对第一个重视它的拉蒂迈女士的敬意。因其尾部像矛,又称矛尾鱼,它的祖先是总鳍鱼。就让我们沿着动物进化的过程向上追溯,来揭开怪鱼之谜吧。

就在三叶虫繁荣昌盛的时候,一类全新的高等动物悄然问世。起初,它们默默无闻,只是躲在海洋的角落里繁衍生息,并且不断在改进自身条件。随着时间的流逝,这股新生力量慢慢崛起,并对三叶虫王国的大厦构成威胁。这就是最早的脊椎动物——无颌类。它属于鱼形动物,却又不是真正的鱼。之所以称为“无颌”,是因为它确实没有上、下颌骨,也因此咬不动硬的食物。但是,它身上却包着一层骨甲,就像“穿”着盔甲、全身披挂整齐的古代兵士,因而又被称为甲胄(zhòu)鱼(甲胄,古代兵士的作战服装,用金属或皮革制成。甲是衣服,胄是帽子)。

甲胄鱼的种类很多,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头甲鱼便是其中翘楚。它的腹部平坦光滑,背部隆起,身体的横切面像一个不太规则的三角形。扁阔的头好像带着一顶钢盔,眼睛长在头的背面,像是一直在往上看,很傲气的样子。两眼之间有一个长鼻孔。头甲鱼有张扁圆形的嘴,边上有许多小鳃孔,远远望去,倒像是长了一片麻子。虽说是其貌不扬,但这些“麻子”的作用实在是非同小可。这不仅是头甲鱼的呼吸器官,更是一个过滤器,在它吃食时进行一番去粗存精的筛选,把多余的水及沙石过滤掉,保证进食质量。头甲鱼不能啃骨头,但对付一些不太硬的猎物,却也绰绰有余。这完全是它“嘴唇”上那些小甲片的功劳,我们所熟识的虾也是如此。不过,它身上还没有鳞,只是一些类似鳞的甲。看来,头甲鱼从头到尾,都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真不愧为甲胄类。如果有敌人前来冒犯,头甲鱼自有办法御敌。它的头部镶嵌着两块小甲片,一旦对方欺上身来,这里就会放出电流,让入侵者吃不了,兜着走。头甲鱼的行动有赖于尾鳍,只有尾巴不停地摆动才能使其前进。但它的尾部力量较弱,而其满身的铠甲又如此沉重,使得它在游动的过程中不得不时常停停落落,多数时候倒像是在爬。当它瞄准一条很肥的蠕虫,准备出击时,却因游速太慢,等它赶到蠕虫近旁时,大势已去。有所察觉的蠕虫在泥沙上翻腾起伏,搅起一阵浑水,使头甲鱼如置身于迷魂阵之中,分不清东南西北,纵有放电本领也无济于事,而蠕虫却乘机逃之夭夭。由此可见,这是头甲鱼身体结构的明显缺陷,不改进不足以适应生存需要。

与之相比,鳍甲鱼则是无颌类较为灵活的一种。而它的外形也更加特别,可以说是极尽奇形怪状之能事。背部线条比较平直,腹部向下突起,弧度很大,与头甲鱼刚好相反。它的甲片只是从嘴部到胸部有,而后半身却代之以细而薄的鳞片。这样,其体重就轻了很多。在它的背上还竖着一根天线似的鳍,当然,上面也有一层甲。鳍甲鱼的嘴尖尖的,倒过来看有些像鸟喙(huì)。它的眼睛长在头的两侧,口在头的腹面。奇怪的是,找不到鼻孔。头甲鱼虽然只有一个鼻孔,但毕竟是有的。仔细观察一下,发现鳍甲鱼经常迫不及待地大口吸水,仿佛口渴难忍。原来,它的鼻孔藏在口腔内,这样隐蔽,让人颇为费解。鳍甲鱼似乎是太不甘心于亲族长相的平淡,处处表现自己的个性,出奇制胜。幸而它不是徒有外表,在游泳、捕猎等方面也独领风骚。它的尾巴更加粗壮有力,因此行动起来不像头甲鱼那样迟缓笨拙。倘若是鳍甲鱼遇上蠕虫,它会毫不理会那“烟雾弹”,穷追不舍。蠕虫钻进泥穴也难不倒它,它的尖嘴像一把电钻,会跟着打洞。最后蠕虫黔驴技穷,只有乖乖就范。在无颌类的家族中,还有扁平的蝙蝠鱼、身上布满与鲨鱼类似细鳞的花鳞鱼等。当三叶虫日薄西山之时,无颌类的蓬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这个庞大的家族中,偶尔有几个叛逆者也是不足为奇的。它们不满祖辈所过的平淡无奇的生活,更不愿受环境限制无所发展,因而急于寻找突破机会,于是,又一类新生物应运而生了。

随着地质的变化,地球上大陆的面积日趋扩大,而海洋却相应地变“瘦”了。无颌类中一些探险者便接受了这个挑战,不再徜徉于大海,而是顺着入海的河口,逆流向上。它们惊喜地发现,内陆的水域充满了诱惑力,有诸多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它们欢天喜地,庆幸终于找到了满意的新家。生活在内陆的无颌类经过时间的改造,渐渐与海洋里的亲族产生了距离,并很快壮大起来,不但可与无颌类相匹敌,还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这就是原始的鱼类。鱼类最初是在湖泊和河水中诞生的。但是,当它们长成后,仍然没有忘记故乡大海。于是,有的鱼在适当的时候衣锦还乡。尽管如今已“物是人非事事休”,但它们没过多久就适应了新的环境,而且越来越活跃,俨然已是海洋的主人。所以,不论是湖泊还是海洋,都会有鱼类的一席之地。它们与原住民一起生活,一起竞争,形成一个庞大的水中家族。

鱼类与无颌类的本质不同在于它们有了颌,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有人甚至把颌的出现比作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颌的作用何以见得呢?首先,鱼类在进食方面有了长足进步。鱼类不再感受无颌类囫囵吞食、食而不知其味的烦恼。而且,面对垂涎欲滴的美味,也不会有因嚼不动而无可奈何地离开的尴尬。鱼类有力的颌使它们有机会品尝到各种食物,而细嚼慢咽对身体大有裨益。其次,颌无形中增强了鱼类自身的力量,使它们更具有威慑力。当鱼类同无颌类对峙时,上、下颌像剪刀一样一张一合,仿佛自信的战士在摩拳擦掌,随时准备将敌人置于死地。这令对方胆怯,有时还会不战而逃。颌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一个质的飞跃。

无颚类

除此之外,鱼类的胸、腹部开始出现成对的偶鳍,也就是四肢。无颌类是靠尾鳍行动的,而鱼类有四肢的配合,行动愈发快捷、方便。这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另外,无颌类中有的是单鼻孔,有的是双鼻孔,鱼类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形成了固定统一的双鼻孔,对呼吸非常有利。这些无疑都是鱼类取得领先地位的条件。

同类推荐
  • 铁血兰芳国

    铁血兰芳国

    带着彪悍的金手指回到1965年的南洋,重建兰芳国,看爪哇猴子还敢不敢嚣张。因为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本文需要进行全面修改,故此可能停更一到两天。抱歉。
  • 明末之铁血中华

    明末之铁血中华

    刘少成重身在大明天启二年,此时的大明已经到日暮西山的地步了,但是中国经济科学仍然是世界最重要的组成,但是野蛮的女真满清断绝了中华进步。使中国渐渐落后世界。但是刘少成来了,他能眼睁睁的看到中华让野蛮人来统治吗?当然不能,他要领导中华强盛起来,提前早欧洲100多年来完成中国的工业革命,他要带领强大的舰队踏平倭国,殖民东南亚这些白眼狼,斩段北极熊的爪子,占领广阔的西伯里亚,打败欧洲军队,殖民美洲,吞并澳洲…。让中国真正成为日不落帝国,太阳能照耀的地方就是华人能挺起胸膛做人的地方。
  • 毕竟战功谁第一

    毕竟战功谁第一

    “曾国藩的读书课”“曾文正公吐槽录”“谁想做皇帝”“没想到做了人质”“相术”“痞子腔”“李榕逸事”“美人小白”……本书是谭伯牛精品历史小文的结集,不仅涉及湘军、淮军、太平军以及晚晴众多大佬的逸闻秘事,也谈到了一些史实翻案,内容有理有据、有趣有料,读来让人趣味盎然。谭伯牛坦言:自己只是想从一些历史细节入手分析,奢望能够以小见大,引出深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讨论。
  • 明朝大官人

    明朝大官人

    “凌成,念你今世死得冤,前世又有功,便给你一个头等富贵的去处,让你在大明朝走上一遭。记住,到了那边要遵守大明朝的规则,莫要改了历史,否则时空错乱,你就一辈子也回不去了。”“喂喂喂,别冲动,我还没准备好,我不是告诉你还没有准备,等等等,你们要干什么?放开我,放开我……”
  • 天下是写出来的

    天下是写出来的

    我呢,是一个作家,咳……是作者,口误口误!平日里除了本职工作以外,就是写写小说之类的,成绩也一直不怎么样,没办法,都怪自己太懒了,脑袋也不好使。但我有个梦,梦里边我有了自己的天下,也有了忠心跟随的文武百官,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这只是个梦而已!没想到,它竟然变成真的了,谁说天下就一定要靠打的,写出来也可以啊!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上仙途

    无上仙途

    携带伏羲曾经修炼过的功法《妖月冥神诀》来到异界!无上的法宝!真武之境!永不破灭的肉身!邪念产生的妖兽,灵魂的厮杀!!新大陆的产生,修真界慢慢衍生!!一个个的迷雾将被揭开,这似乎并不是普通的穿越……(新人请求票票支持,无限感激之中……吼吼!!)
  • 海峡两岸法学研究.第2辑

    海峡两岸法学研究.第2辑

    本书从经济学原理出发,对新形势下两岸投资与产业合作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 蓝色备胎

    蓝色备胎

    主角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学生,三年前的一天接到一个离奇的短信,陷入了一个离奇的三角恋,这么多年他能找到事情的真相么
  • 系统今天又被迫改行了

    系统今天又被迫改行了

    虐文系统101绑定了九重天上的一位神云昼,本以为她是个青铜,没想到……她是个王者,可是为什么她玩到王者之后就不玩了???…………反派被虐第一次,“原来,姐姐不喜欢的人连陪在姐姐身边的资格也没有啊……”反派被虐第二次,“姐姐,我喜欢你一辈子,连一句喜欢都不曾说出口,等到我终于鼓足了勇气,你却不在了。”反派被虐第三次,“云昼,谁要你救?你就是想让我欠你一辈子,一辈子都记着你。”………………当反派被虐了N次之后,他终于黑化了!!!少年眼尾泛红,睫毛轻颤:“云昼,不要离开我,好不好?”云昼:“好,乖,别哭。”云昼揉了揉少年的脑袋之后,淡淡地看了101一眼。于是虐文系统被迫改行,走甜文路线……系统:改走甜文路线之后我竟然走上了人生巅峰???……………………女宠男,1v1,不喜勿入呐,勿喷
  • 垃圾师兄不会爱上蠢货师妹

    垃圾师兄不会爱上蠢货师妹

    我,路饮尘,天下第一女侠!我的目标是,仗剑天涯!
  • 娇妻难宠

    娇妻难宠

    新婚当天,苏沫亲眼看见未婚夫苟且女人!更荒唐的是,她要嫁的人,居然是传闻暴戾残忍又老又丑的季家大少!她誓死不嫁,从阳台一跃而下!却砸在了某个英俊男人的身上!“喂,你能不能和我结婚?”她就是随便嫁一个人,也不要被苏家利用!她要打破苏家的计划!却没想到,这个随便抓来成亲的男人,就是季年!
  • 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平淡乏味

    平淡乏味

    规则是一把双刃剑原本应该保护自己的东西但某天突然就会回来攻击自己-东野圭谷(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