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54000000003

第3章 大师思想类名著(2)

1909年,威尔逊总统邀请他到白宫,请他把自己的棉花期货平仓以救国急。不过后来利维摩尔因为听信所谓的专家意见而输得非常惨,超过9/10的本钱蒸发掉,以至于被迫卖掉两条游艇还债。此后一段时间他在股市上也连受挫折,以至于债台高筑,“那几年是很长的一段贫困岁月,1911年到1914年(1914年7月31日至12月中旬,纽约的证券交易所一度关闭),没有钱可赚,根本没有机会,所以我的情况比以前更糟糕”。他欠下的债务高达百万美元。在巨额债务的压力下,他在股市中的操作屡屡出错。不得已,他宣布破产。

1915年年初,“战争新娘”的景气带动市场开始好转,债务压力解除后的利维摩尔凭借别人给的购买500股的机会,在伯利恒钢铁上坚决做多,再次赚到14万美元。1916年他通过做多和适时卖空,赚了大约300万美元。1917年时他再回纽约,还清了所有积欠的债务。为避免再度一文不名,他拨出一些钱给他妻子和儿子各自成立了信托基金。这是利维摩尔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

但杰西·利维摩尔最著名的一次投资是当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即将来临之际,利维摩尔通过“宏观经济分析”,预判英美两国中央银行即将提高市场利率而大肆卖空股票。因此,当大多数投资者的巨额财富化为乌有时,利维摩尔却悠闲自在地喝着香槟酒。为此,一部分金融历史学家甚至将1929年的美国股灾归咎于他,因为当时的利维摩尔绝对有控制整个市场的实力。

就这样,利维摩尔经历过多次暴富和破产,在资本市场中多次“淬火”之后形成了一整套的操作理念,比如,探测法和金字塔交易法,被广泛地效仿。

TheEssaysofWarrenBuffett:LessonsforCorporateAmerica

《巴菲特:从100元到160亿》

沃伦·巴菲特WarrenE.Buffett

名著导读

《巴菲特:从100元到160亿》(又名:《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美国股份公司教程》)收录了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写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的信,是由美国著名法学教授坎宁安协助巴菲特整理这些信件而写成的,书中不仅仅包括巴菲特从平民成长为巨富的传奇经历,更重要的还有其从100元到160亿成功的投资理念。我们可以看到探讨的主题涵盖管理、投资及评估等,其中核心的精神是由格雷厄姆和多德提出的,书中论述了公司治理、公司财务与投资、普通股、兼并与收购及会计与纳税等内容,是一本既精练又富有实用性和教育性的投资手册。

巴菲特是第一位靠证券投资成为拥有百亿美元资产的世界顶级富豪。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在1964年的账面价值仅为每股19.46美元。而到1999年年底,每股交易价格达到了51000美元,1998年6月,其每股价格更达到创纪录的80900美元,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伯克希尔已经是一家资产总额高达1300多亿美元的巨型企业。读者看完这本书之后,想必会对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有深入全面的了解,也就不难想象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惊人的业绩。

《纽约时报》将《巴菲特:从100元到160亿》誉为历史上最成功的投资人的投资策略精华。

《巴菲特:从100元到160亿》出版以后受到了美国读者及其他国家英语读者的广泛好评。

理论精读

1.精选董事会——巴菲特公司治理的智慧

沃伦·巴菲特说过:“管理上小的愚蠢行为累积起来就会导致大的愚蠢行为。”他认为一个公司绝对必须要有思想与言论上独立的董事存在,负起监督的责任,当然他们同时也必须具有丰富的商业经验、积极的态度,并以股东利益为重,这是绝对必要的三种特质。

巴菲特认为,丰富的商业经验很重要,如果缺乏这一项,其他两项的作用就不大。一个董事如果缺乏丰富的商业经验,就可能没有足够的能力在董事会上评判某种方案的可行性,而这时候为了要掩饰个人的无知,他就往往选择沉默。因此,只有具备全部的三项特质才谈得上真正的“独立”,真正的独立是指当公司发生严重的错误或是做出愚蠢的决定时,董事有勇气挑战强势的总裁。但是具有这种品性的人极罕见,除非这位董事品格高尚并且其利益与股东保持高度的一致。

首先巴菲特试着在伯克希尔公司内部寻找这类董事的人选,这是最方便的办法。巴菲特从现有股东名单中着手,挑选个人及家族长期持有伯克希尔大量股份的股东。达到标准的这些人很自然地已经符合后两项的条件,也就是他们关心伯克希尔公司,同时也以股东利益为重。至于第一项,巴菲特将挑选具有丰富商业经验的人士,当然这有点困难。2002年,巴菲特公开征求自认符合各项条件的股东毛遂自荐伯克希尔公司董事。尽管没有董事责任险或高额的董事报酬,巴菲特还是接到超过20件以上的自荐信,大部分报名者的条件都相当不错,许多以股东利益为重的个人连同家族持股都超过百万美元。

伯克希尔公司目前拥有11位董事,他们每一位,包含其家族成员在内,加起来总共持股市值超过700万美元的伯克希尔公司股票,而且他们持股的时间都相当长,其中六位,其家族全部持股市值超过数千万美元,持有时间甚至长达30年以上。而为了避免董事报酬占其个人收入的比例太高,伯克希尔公司董事的年薪只有象征性的700美元。这样,伯克希尔公司全体董事的利益就与其他任何一位股东完全一致。而实际上董事们的不利一面远高于股东,因为伯克希尔公司没有投保任何的董事主管责任险,也就是说如果有任何可能的灾难发生在董事们身上,他们面临的损失将远高于股东,这种情况被巴菲特戏称为“所有者资本主义”。

当然,伯克希尔董事会的任何变动都不会影响巴菲特的经营方式,伯克希尔还是会像过去一样,尽量避免董事会把时间浪费在各种形式主义之中。假如一旦巴菲特离去,其家族成员也将继续留在伯克希尔的董事会中,但他们不会接手经营伯克希尔,也不会领取其他额外的报酬。伯克希尔董事会监督的是一家以股东利益为重的企业,而其最终目的是保证公司以其所特有的经营原则持续运作。

当然,就中国的国情和企业现状来说,要完全复制伯克希尔的公司治理是有一定难度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一家伟大的企业需要有自己成功的、独特的、有别于其他企业特征的公司治理。但是,成功的道路只有一条,而错误却有千万条,巴菲特的公司治理模式只能给企业家们提供一种方法、境界及思维。

2.关注管理层——被投资公司要有良好的管理人才

在选择投资目标公司时,巴菲特十分注意考察该公司的管理层——被投资企业的管理层。在做投资时,由于巴菲特从不介入管理,并且认为那并不是他们的专长,因此,要将企业托付给谁,是非常关键的。

对于被投资企业的管理层,巴菲特有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只要管理层能够达到自己的要求,巴菲特就会放心大胆地把公司交给其管理。巴菲特所要考察的一个核心要点就是以所有者为价值取向。考察管理层,不但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管理层哪些行为是巴菲特看重的呢?

(1)关心企业并专注于管理

对于巴菲特来说,管理层不应当关心股价的高低。巴菲特要求管理层在假定被投资企业是管理层唯一的资产时尽可能付出关注来运作公司;管理层不应以竞争力为代价获得短期利益和业绩,他们应当关注企业的长期价值。

巴菲特发现,当原所有者关心企业卖给谁时,说明在这个企业中能发现重要的品质,如诚实做账、以产品为傲、尊重客户及一群有强烈方向感的忠实伙伴等。如果原所有者不关心他的企业和员工,那么他们的所作所为常常会损害整个公司的心态和运作。

(2)善待股东

由于公司被管理层控制,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不完全一致,管理层把股东看成合伙人,除了希望股东抱着长期合作的态度持有公司股票外,还包含了对股东的尊重。公司不过是股东拥有企业的一个通道,企业最终所有者是股东而非管理层。

有两个方面可以反映这个问题。一是在向股东披露信息的时候,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就是说假如管理层处于股东的地位而试图了解的信息,那么在作为管理层的时候应当主动披露。二是在经营决策上要优先考虑股东的价值是否受到不利影响,例如,在收购兼并的定价、新股发行、期权制度创设、留存收益等方面。

(3)管理才能

在一般情况下,巴菲特收购或投资的企业的经理们,已经在各种迥异的商业环境的职业生涯中证明了自己的才华,他们在巴菲特投资以前就已经取得了管理上的成功。

在谈及富国银行的投资时,巴菲特描述了好的管理者的几个特征:

(1)主要管理者之间相互尊重和信任;

(2)对能者支付高薪;

(3)憎恨人员臃肿;

(4)在赢利时与在亏损时,同等重视并积极地降低成本;

(5)固守于他们了解的业务,并根据他们自身的能力来决定他们要做的事情。

3.价值投资——把握企业的内在价值

巴菲特曾经告诫投资者:把内在价值放在第一位。巴菲特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很早就发现了价值投资这个真理,然后坚持用一生来实践。尽管巴菲特在股票和企业投资上的法则非常之多,但其核心仍在价值投资上。

在这里我们要解释一下,投资者常常认为账面价值表明了公司的“价值”,或者至少是公司价值的一个参考值。但事实上,这两种价值所表达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账面价值衡量的是投入企业的资本加上留存下来的利润,而投资者真正应该关心的是将来能从企业里得到多少价值,这才是决定公司“价值”的真正要素——内在价值。

巴菲特在谈到内在价值时指出,任何股票、债券或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在资产的整个留存期间能够期望产生的以适当的利率贴现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我们以债券为例看一下。债券有非常明确的测算前提和数据,计算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在估算企业股票的价值时,由于变量太多,即使有一个公式,但输入的数据因为有太多的主观性估计,特别是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因此变化非常大。也就是说,内在价值是一个估计值,而且在利率变化或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修正时必须相应改变。

按照巴菲特的看法,评估内在价值通常应考虑以下因素。

折现率。巴菲特举了大学教育投资的例子。在忽略教育的各种重要的非经济效益的情况下,首先,我们必须估计毕业生在他的整个一生中得到的收益,然后从这个数值中减去如果他缺少这种教育所获得的收益的估计值。我们会得到一个超额赢利数值,因此必须按一个适当的利率将其折现至毕业日,这样计算出的收益等于教育的内在经济价值。而毕业生付出的学费是账面价值。

分红政策的影响。因为现金红利由投资者取得以后,将脱离被投资企业的轨道,不能累计计算。只有留存收益可以累计计算,也就考虑了复利的因素。

4.兼并与收购——巴菲特的投资方式

并购只是巴菲特的一种投资方式,从其投资经历就可以看出,巴菲特选择并购目标的标准和投资的标准是完全一致的。

在一般情况下,巴菲特优先考虑100%的收购。这首先是基于巴菲特的投资思想,就是从企业的发展和赢利中获益,而不是以倒卖企业为目的。如果能够全部享有一家优秀企业的收益,为什么不全买下来呢?其次,100%的收购有一个好处,巴菲特可以在企业存在某些问题的时候有足够的发言权和影响,能够推动企业作出改变。当然,从机会成本而言,最好是企业不要出现问题。

市场上并购时有发生,但是巴菲特认为很多并购都存在问题:比如,市场上的大量并购行为的发生,是为并购而并购;比如,并购的价格往往高估,完全不考虑经济上是否合理、划算。

对于并购,巴菲特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则。1986年,巴菲特不惜斥巨资47000美元在媒体上刊登了这样一则购买企业的广告,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巴菲特并购企业的价值取向:

(1)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我们不负责提供管理)。

(2)企业性质简单(如果涉及过多的技术,我们难以理解)。

(3)在股票上有良好的收益,同时没有或几乎没有债务。

(4)大型企业(税前赢利最少为5000万美元)。

(5)显示始终如一的赢利能力(我们对将来的预期和“突然好转”的局势转变不感兴趣)。

5.套利——成功的投机交易

“股神”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的一面旗帜,发现价值被低估的品种,然后介入等待价值的回归。但你是否知道呢?巴菲特在股票投资方面的最成功之处其实是套利交易,套利并不是简单的投机交易,它对投资者的理性、判断能力、对各种市场现象的把握和归纳要求更高。

巴菲特认为,在预测投资对象时,要把是否具备套利交易机会的因素考虑在内。当然,并不是所有股票都具备这种套利交易机会的。

套利方式其他投资者也在做,巴菲特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对这种投资方式采取行动的依据是自己掌握的一手信息,而不是道听途说。按照巴菲特自己的说法,他只做那些已经公开宣布的交易,而不做那些仅仅只是传言甚至猜测的交易。这也是巴菲特数十年来尽管套利无数,但是,一次都没有失手的重要原因。

巴菲特会在考虑已经公布交易出现的可能性、资金占用时间长短、同样的资金在不同投资项目中的机会成本、一旦交易失败会造成多大损失等方面,反复进行权衡比较。1962年,当时的美国股市正处于不断下跌过程中,巴菲特就是通过套利交易取得很大成功的。当年的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了7.6%,而他主要是通过套利交易让巴菲特有限公司的业绩回报上升到13.9%。

巴菲特套利的方式很简单,甚至简单到我们很多人都不屑一顾的程度。一般来说,在具体的进行套利操作之前,巴菲特总是首先弄清楚这两个问题:

第一,所公开宣布的交易是否真的会发生?其最终不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而一般来说,这种公开宣布的交易,其最终不成功的概率往往是很低的)

第二,进行套利需要多长时间?这是一个金钱的时间成本问题,时间越长,同样的获利情况下,其套利的价值越低。这是衡量一项套利交易值不值得做的重要影响因素。

如果上面这两个方面都能获得满意的答案,那套利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高,而参与其中进行套利也就非常的值得。

同类推荐
  • 近观马云

    近观马云

    “大嘴巴”史玉柱泄露马云6大战略布局,冯仑爆料马云个性在经营中的优势,任志强戏说马云的不足,刘永好品味马云的创新思想,江南春调侃马云的远见和“不靠谱”,张纪中追忆马云从“中国黄页”到“阿里巴巴”的思维蜕变,沈国军还原菜鸟网络的“天地人三网”
  • 宝洁你学不会

    宝洁你学不会

    2011年,宝洁公司被《财富》杂志评为世界500强企业中第五大最受赞誉的公司。自1997年以来,宝洁公司每年都排在该榜日用家化和化妆品类企业的首位。本书将全面解析全球日化产业象征——宝洁公司一百七十多年发展史、品牌营销理念及独特的经营管理策略,堪称一本企业营销学教科书。
  • 一胜九败2:优衣库思考术

    一胜九败2:优衣库思考术

    本书以更精准的视角,关注当下,锁定焦点,解读优衣库的成功商业,剖析优衣库近年的重大商业策略,沿着企业的思考脉络,提炼出优衣库的企业文化及谋略。
  • 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研究

    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相关理论研究评述、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的基本构成、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的形成动因等。
  • 这样沟通最有效:管理者不可不知的员工沟通技巧

    这样沟通最有效:管理者不可不知的员工沟通技巧

    本书通过轻松幽默的语言,丰富的故事,将沟通能力细化为13个方面,提供了一整套即学即用的管理沟通技巧。全书包括沟通方式、表达、倾听、反馈、批评、赞扬、说服、处理冲突、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渠道等的沟通技巧,教你如何选择恰当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方法,怎样依据沟通对象的性格类型选择沟通策略。
热门推荐
  • 梦境师之重生之旅

    梦境师之重生之旅

    梦境师们都重生。但大家都忘记了对方,当十二位梦境师重聚之时,新的战斗也开始了。
  • 穿越时空之除魔记

    穿越时空之除魔记

    一个不爱读书的高中女生,却意外穿越到了明朝成为拯救人类的仙女?好吧,既然如此她也不得不接受。这古代男人真是帅得勾魂,还喜欢对她眉来眼去?哎呦,那就和古代帅哥来场恋爱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南北史演义.上

    南北史演义.上

    汉晋以降,外族渐次来华,杂居内地。嗣是五胡十六国,迭为兴替。后来弱肉强食,彼吞此并,辗转推迁,又把十六国土宇,浑合为一大国,叫作北魏。后来北魏又起内讧,东分西裂,无暇顾及江南,所以江南尚得保全。及东魏改为北齐、西魏改为北周,西土又分作为三分,周最强,齐为次,江南最弱。鼎峙了好几年,齐为周并,江南但保留十分之二,险此儿要尽属北周了。就中出了一个大丞相杨坚,篡了周室,复并江南;既受周禅,又灭陈氏,居然统一中原,合并南北。
  • 一个人的魔法时代

    一个人的魔法时代

    主角厉成硕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因为父母的双双去世而一蹶不振,并且欠了一大笔债务,用房子做了抵押,无奈之下,只得流露街头,直到在街头碰到一位老奶奶,机缘巧合之下,带他来到了魔法的世界,开启了全新的一生。
  • 快穿之存在要合理

    快穿之存在要合理

    容貌平庸、双商平庸的晏欢终于在落榜五次后考上了宇宙管理局位面管理分局的“合理部”,光荣地成为了一名社畜。作为“合理部”的一员,晏欢的主要工作是要把小说衍生界面中所有的不合理变成合理。(简介无能,有男主,不定时更新,不定数字更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华末法时代

    中华末法时代

    他们是中华大地上最后一批修真者,他们被历史铭记功绩,他们被历史遗忘传奇!这就是中华末法时代,留给后世无尽的叹息!谨以此书向经典致敬!谨以此书为经典填坑!
  • 开发异界

    开发异界

    唐铭和自己编写的外挂程序一起穿越到了玄武大陆后,因外挂过于变态,唐铭无敌了你们是武神?开玩笑,哥哥和你们不是一个系统,一巴掌就能拍死你。你是百年天才?哈哈哈,我日天门随便抓一个出来就是万年天才。你有最强血脉?盘古血脉、巫族血脉,女娲血脉,那个不比你强。宠物?知道这四个倒霉玩意是什么吗?上古四大神兽,朱雀、玄武、白虎、青龙。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特么不想要它们,它们死乞白赖的缠着我,你说气不气人。
  • 德安皇后

    德安皇后

    她是阳国后宫之主,莺莺燕燕环绕周围,笑笑了之。(此文只为萌新作者练手,一点都不好看……)
  • 定风波之尘世岚雨录

    定风波之尘世岚雨录

    活在21世纪的顾安安是个不折不扣的病秧子,好歹不歹还得了个要命得病。不过安安不怕死!武侠小说中的大英雄都不怕死,那她也不怕!果不其安安死了,再醒过来时居然投胎到了武侠世界!竹林茶山,风景宜人,此时她便钟离岚:充满力气的她终于体会到了有力是啥感觉。嗯哼?长棍、秘籍还有看起来就不简单的父亲。这一世难不成要圆她个踏歌江湖的大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