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8100000050

第50章 我的父亲刘尔炘(1)

刘宝厚

当我来到这个世界刚七个月的时候,我的父亲却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是一个多么不幸的孩子啊!我脑海里的父亲形象,全是由我母亲平日讲给我的。懂事以后,接触到社会上的人,他们都以敬仰的心情,称赞我父亲的学问、人品和给社会所作的贡献。所以从小给我的印象,父亲是一个很有学问、人品高尚、为社会做了不少好事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步阅读了他的一些著作,逐渐对他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作为后人,我有义务把他的学术思想、重教兴学、热心公益、文艺创作以及道德情操等方面的资料整理出来,作为文史资料留给后世。

刘尔炘(1864~1931),字又宽,号晓岚,别号果斋,又号五泉山人,甘肃省兰州市人。祖籍陕西省三原县,清康熙年间,高祖刘世英举家迁居兰州。祖父为五品州判,50岁后退职居家,所以家道贫寒。我父亲自幼勤奋好学,受业于本邑名师。十六岁时(1879年)即成秀才。二十二岁(1885年)以乡试第六名中举人。次年赴京复试,获一等第七十一名,会试未第归里,遂在西城巷、山子石斗母宫设塾授徒,二十六岁(1889年)再次进京会试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因继母逝世,便归家守制。二十九岁(1892年)

受兰州府知府丁振铎之聘,任五泉书院讲席。三十岁(1893年)处女作《果斋一隙记》问世。当时学界称此文为“以程、朱为宗,旁贯百家,折中一是”之作。三十一岁(1894年)二次进京述职,授翰林院编修,在京供职三年。因不满清廷的腐败和丧权辱国,于1897年辞官返里。次年复应聘为五泉书院讲席,继任主讲。1903年应甘肃总督崧藩之聘,任甘肃文高等学堂总教习长达五年。先后讲授《尚书》、《易经》、《诗经》、《春秋》等课程,并著书立说。在执教之余,他联合同道于1906年整顿健全了皋兰兴文社并建两等学堂;1908年创建陇右公社;1910年创建兰州修学社及皋兰修学社;1911年建陇右乐善书局。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陕西响应,陕甘总督长庚急电清廷,朝廷遂起用前任陕甘总督升允为陕西巡抚,督办陕西军务,统率甘军分三路攻陕。部队开拔后,兰州城防空虚,为了维护地方的治安,经各界人士公推先父招募“志国军”300人,由王烜任营务处负责人,设立稽察局,由连生科任队长,维持社会治安,历时三个月,共和成立后遂即解散。民国二年(1913年)甘督赵维熙因先父办城防有功奖以勋章,先父却谢绝未纳。1912年3月民国成立,公推先父为甘肃省临时议会副议长,于同年5月辞去。自1913年(50岁)起,他便谢绝一切政务活动,开始他后半生的学术生涯,但对发展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仍是不遗余力,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如1913年提出发展甘肃地方实业的办法及章程;1915年创立陇右实业待行社;1922年创建五泉图书馆;1919年主持修建兰州五泉山,工程历时五年半,于1924年竣工,他所著的《兰州五泉山修建记》详载其事。

1920年甘肃海源大地震,他被委任为赈灾筹账处总绅,负责救灾工作。1924年开办了儒医精舍和医学讲习所,创设同仁施医馆(次年更名为皋兰同仁局);1926年创办丰黎义仓。1928年当他65岁时便将所管的“八社”全部分交地方人士掌管。他自己则退出社会公益事务,专心致力于哲学专著《拙修子太平书》的撰写,并开始习画。

1931年先父逝世后,邑人乡贤敬仰他热忱公益,遗业惠民;文化教育界人士思念他的醇风教泽,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办,于1935年在五泉山给他树立了一尊铜像,并改五泉山层碧山庄为“果斋祠”,以志纪念。1940年他的学生赵元贞先生创办“志果中学”于兰州府文庙,以纪念和继承恩师的教诲。1953年改名为兰州第二中学。

一、承儒家之宗旨,创前人之未发先

父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深受程朱理学的教育和薰陶,师承明代理学河东派系脉,立志为学,以不求人知为盟心要语,以无所为而为,为读书任事之宗旨。自三十岁(1894年)以后,甲午战争爆发,日帝侵华,先父忧患愤激,深感只读书不能救国,不能只满足于师承之学,必须把“理”与“现实”结合起来,通过“实验”或“反眏”,向理学的高峰攀登,对理学提出了新的见解。在他逝世前所写的《果斋遗言》中讲:“我之学,从李安溪①以入朱子之门,从朱子以窥圣人之堂奥。年三十时,从疾病忧患中读《大学》,忽悟书中所说,皆是我身心之事,将书自书、人自人的旧习打破,书与我合而为一,此是我读书以来大有悟入之第一次。自此以后,心源日辟,返之于身心,征之于人事,验之于天地万物,而不以读文章者读圣经矣!故晚年能窥见圣道之真,发前人未发之旨者,往往因天时、人事之新奇万变,或实验而悟,或反眏而出,不仅在于读书也。”由此可见先父经历了“饱更忧患,目睹沧桑”之后,通过“实验而悟”,提出了与程朱理学不同的见解。朱熹认为“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②而先父则认为“有理即有气,有气或未必有理”(见《拙修子太平书》),从而提出“以理驭气”的观点,这与朱熹的“理一分殊”,“即物穷理”的观点有着重大的区别。

先父“以理驭气”的观点是在西方列强对我国进行一系列侵略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从他晚年著作《拙修子太平书》)中就可以了解他的哲学思想。他认为“孔学化扶理”,人类的精神文明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宗旨;“科学化扶气”,人类的物质文明非科学莫能及。但“孔学化”必须驾驭“科学化”,世界方能进入万世太平,人类才能安居乐业。当今世界为什么战乱四起,中华民族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凌辱,其根源皆是“近世欧美学说都是机器产生出来的,都是跟着物质文明的旺运随波逐流的讲来讲去,都以人类的欲性为本位了。”所以说“物质文明从欲者也,吾圣人之学从理者也。”今西方列强不懂孔学,不讲道义,一味追求物质文明,致使欲性日肆,以极不文明的手段,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以掠夺物质上的财富,给人类造成劫难,结果是:“为百余年来世界少数人造最大幸福的是机器,为千年万年中世界多数人造最大奇劫的也是机器。自欧战发生以后,人类所受的痛苦,当名之曰‘机器劫’。这‘机器劫’是个大劫,过此以往,世界的人若不同心同意地挽回这个劫运,恐怕这欧战还是小事,还有个大祸在后头哩!”所以他在《拙修子太平书》中提出:搞科学的必先学孔学,非深有得于孔学者,不许习物质科学,究心孔学者亦必精通物质科学,科学家遂不复有助气造劫之思想,于是孔学与科学合为一家,东西学术水乳交融,人类才能进入“还醇时代”,即世界大同时代。他预言到西历(公元)3330年,全球人类,化除国界,欢若一家,无貌合之伪交,无倾轧之鬼计,不见战舰火器,居民欣欣,以农为本,手工辅之,无甚贫甚富,无甚强甚弱,悠然自得,是谓还醇时代。先父把这种物质文明的发展必须要有精神文明来驾驭的思想,名之曰“以理驭气”。这种观点对当今构建和谐世界,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先父的哲学思想虽以儒家学说为主导,但他对西方哲学也很重视,1916年的《果斋日记》中写道:“近年于温经之余,有志搜讨西人学说,将欲融会贯通,铸中西为一冶……独恨精力已衰,老将至矣!不能遂中西一冶之志,纳世界于无争,进人群于相善,其待诸后世之人乎?”足见他已经意识到研究西方哲学的重要性。他还说:“各国近世之学术,待当博览研究以定其是非,当世人才之学术皆当详细考求以明其得失,惜乎得书甚难。”在图书资料极其缺乏的条件下,他阅读了培根、笛卡尔、牛顿、赫胥黎、卢梭、孟德斯鸠的著作,研究了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况;研究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某些基础知识。比较了中西学术、学风之优劣。他在《果斋日记》中写道:“得意之人每言人,失意之人每言天,亦古今中外之通例乎?今欧洲盛矣,其国人精神意气,往往专尊人力,几疑天命之无权,世之骄子大抵如是。中国衰矣!其国人心思言论,往往顿归天命,几疑人力之无用,世之败子大抵如是。噫!皆非知道者也。”他把“顿归天命”与“世之败子”联系起来,真可谓理学家研究西方哲学后的一大收获。他还在《拙修子太平书》中说:“孔学化重保守,其流弊必致萎靡不振,……科学化以进步为特长,纳世人于嗜欲攻取之途,争夺不已。”足见先父通过中西学术的对比研究,使他的视野与思路大为开阔,哲学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拙修子太平书》之所以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也有得于中西学术对比之研究。一位清朝遗老,哲学思想能有如此大的转变,实属难得。

多年来,社会上对先父的这种观点褒贬不一,有人斥责他的“机器劫”的提法是反对科学的落后保守思想,这完全是对他的哲学思想没有全面了解的偏见。他所说的“机器劫”是指那些西方列强,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各种杀人武器,以实现其侵略他国和掠夺财富的野心。其实他是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力提倡把机器用于发展生产和兴业强国上。他在所著的《果斋日记》中说:

“吾国谈新学数十年而无提倡机器学者,无主张致全力于机器以扩张工商业者,舍根本以驰逐于口耳之空谈,故不能得新学之益而反受新学之害。”他还提出发展科学实业以强国富民的主张,他说:“中国不能自造机器,精研理化,以广兴实业,则无收回利权之望。利权不能收回,则无从言富,不富无从言强,保教保种,议法议政,皆空谈耳!”这能说他是一个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与时代潮流格格不入的腐儒吗?到1922年,他借鉴西方看中国,见解更趋于实际了。他在《果斋日记》中写道:“欧洲近二百年来,富强本源在机器的发明,能吸收财力,聚敛货财。吾国讲求新政者多矣!其得失不必深求,只问其所办之事,是日以生财者,是日以耗财者。生财则得,耗财则失,无论外表如何整肃,如何文明,倘若内容无生财之希望,而惟耗现有之财以欺人欺己,其为祸烈矣!”早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先父能认识到政治决定于经济,经济有赖于科技的这一朴素真理,堪称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爱国志士。

二、治学严谨,博学多通,著述甚丰

先父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在他已任职翰林院编修后,仍是孜孜不倦。在他所著《果斋日记》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余自三十志学后,昼夜六时亲书卷者为多,近来人事日繁,不能专精读书,良有愧憾。尝默拟定程,以期不入于荒怠,兹书之以自警云。早饭前晚饭后,读书功夫三时要够。早饭后晚饭前应做之事,私后公先。

守此定程,万事纷来吾志莫乱,只此不能守,人乎抑猪狗。”他这种勤奋好学,严于律己和先公后私的精神,今人读之,亦很受教诲。

在治学上,他非常重视实学,反对空谈。他在所著《劝学迩言》中说:“学之患莫大于无用,学之有用者,学之实者也。”还说:

“人有实学,学有实用,而国家亦收得人之实效。”在《果斋别集》中又说:“国运之盛衰,关乎人才,人才之盛衰,关乎学术,学术纯正,才是实学。”他所提倡的“实学”,就是要解决国家民族以至人类的重大实际问题。他把孔学与释道之学作了比较,在《果斋日记》中说:“老子、释迦之学皆为上等人说法,故施之人世嫌其过高。”又说:“孔学尽人以合天,佛学舍人而言天,孔学重实行,佛学重空想。”他还把中学、旧学与西学、新学作了比较,看出中学、旧学搞空谈的弱点,西学、新学讲实用之长处。他在《果斋日记》中写道:“欧美各国若无物质机械诸科学之发明,创为制造,致之实用,则所谓哲学者亦与吾国先秦诸子诡辩,宋明诸儒之争、门户别异,同玩弄光景者,同一托诸空谈、寄诸想象耳,乌足弛骋乾坤,左右世界也哉!”他批评那些无实用价值的高谈阔论是一种祸根,他说:“学说失之高,杀人胜似刀。”“日逞空谈,是速之亡也。”还说:“务实者昌,蹈虚者亡,身、家、国、天下无不如是。”1897年他辞去京官回到兰州,应聘任五泉书院讲席时,就作了《力求实学条约》,以规范学院诸生。

先父一生著作甚丰,最重要者有:《果斋一隙记》四卷、《劝学迩言》、《尚书授经日记》、《周易授经日记》、《诗经授经日记》、《春秋授经日记》、《果斋日记》八卷、《果斋前集》、《果斋续集》、《果斋别集》、《辛壬赈灾记》、《兰州五泉山修建记》、《重修小西湖记》、《拙修子太平书》及《陇右轶余记》等十多种著作。从现存的各类著作、150多首诗和200多副楹联的内容来看,先生既有浓厚的儒家思想,但又不为儒家旧习所束缚,注意到了中西学术的融会贯通,故而在学术思想上可说是当时兰州知识界之翘楚。而在诗歌、楹联成就上也达到了清逸、浑厚、活泼、自然的境界。

先父五十岁后,每于春秋佳日作诗酒之会,常与王紫垣、邓德舆、练吉唐、高献廷、白宝千、王著明、王建侯、颜鹭廷、陆玠平等文人雅士结为诗社,分韵赋诗。他在所著《果斋前记》中说:

“余以诗文自愧无深造之功也,平生所为,偶遇之,偶得之,亦未尝容心于其间。”其实,他的诗学造诣颇深,为诗朴素自然,往往以俚语入诗,能直抒胸臆,无矫揉造作之态。遣词造句,亦复典雅工切。

如1915年立秋前一日雅集五泉山,醉后步石头主人韵:“男儿事业许封侯,要觅桃林去放牛。幻想忽惊三古梦,新诗羞为一身忧。云天飘渺飞黄鵠,烟水苍茫问白鸥。槛外青山楼外树,也应酬我到千秋。”

先父的白话对联,写得更是绝妙,他在修建兰州五泉山时,根据每座殿宇楼阁的不同情景,亲笔书题了130多副楹联,写得通俗风趣,生动活泼,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对仗工整,蕴涵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写在“青云梯”的一副对联是:“高处何如低处好,下来还比上来难。”看起来通俗易懂,但包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耐人寻味。写于“卧佛殿”的楹联是:“还不起来么?此等功夫怕是懒人都藉口;何妨睡着了,这般时代倘成好梦亦欢心”。写于“摸子泉”的楹联是:“糊糊涂涂将佛脚抱来求为父母;明明白白把石头拿去说是儿孙。”真可谓妙趣横生,幽默无穷。可惜先父的这些佳作和遗墨,绝大部分在“文革”中遭到破坏,幸存者亦寥寥无几。

先父除忠诚于教育,勤奋于著述外,还擅长于书法。从现存的墨迹和手稿来看,书法多体兼备,功底深沉,造诣很高,是陇上著名书法家。其楷书崇尚魏碑,取法颜体,功力深沉,遒劲浑厚;行书用笔舒展,转折精妙,潇洒自如,犹如蛟龙腾波,婉转有致,刚柔相济;隶书更为见长,既有汉碑字势凝重,章法严整的特点,又有篆书古朴端庄的神韵,给人以高雅雄浑的美感。晚年又习绘画,以梅、兰见长。现在观赏先父在五泉山书题的匾额、楹联之遗墨,虽不完整,但不难看出他的文学造诣和书法的精湛。他从50岁以后,便由执教转向以书法谋生,曾以诙谐的笔调写下了这样三首诗:

同类推荐
  • 县令的悠哉生活

    县令的悠哉生活

    如果穿越到古代该怎么办?如果穿越到古代当上了县令该怎么办?如果穿越到古代当上了县令并且被一群女人盯上了又该怎么办?楚门懵了。神啊,救救我吧!......“叮!”“是否绑定无敌县令系统?”
  • 三国之云风起

    三国之云风起

    (穿越,地点:落凤坡)咦,不小心穿越了。还不知什么情况,前面一个骑着白马长相奇怪的将军突然转身问道:“听说汝是西川人士,可知这地名为何?”正想支支吾吾的怎么混过去,忽然另一些零碎的记忆纷涌而至。不禁脱口到:“回军师,此地名为落凤坡。”此言一出,心里万千草泥马飘过,还有这么玩人的吗?
  • 大广告家

    大广告家

    对历史一知半解的程小浩,莫名其妙的回到宋末元初然而他根本不想呆在这个朝代可又找不着回去的方法更倒霉的是几次三番身陷险境,小命难保
  • 汉末争霸

    汉末争霸

    大丈夫生于乱世,自当领百万貔貅,气吞万里,立不世之功,治万世太平。
  • 我的岳父是韦小宝

    我的岳父是韦小宝

    一个悲催的工作加班男,因为追剧竟然穿越到了古代;而且还是曾经自己最爱的鹿鼎公的年代;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超过自己的偶像韦小宝呢?看穿越在清明时代的他,如何超越一代公爵鹿鼎公。
热门推荐
  • 末世重生之活着

    末世重生之活着

    末日来临,纪之贻带着母亲还有儿子一行三人该何去何从?与现实重合的梦境片段,是未来的提示还是曾经已经发生过的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天庭有人

    我天庭有人

    一个银行底层的小职员碰下界的猥琐老仙人,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
  • 别用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别用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本书是著名导演江小鱼和韩国妻子金京心合著的一本亲子教育手记,记录了他们这个“中韩组合”的家庭里,两种教育理念相互碰撞、融合,滋养孩子健康成长的点点滴滴。作者针对孩子身上出现的自私、懒惰、骄横、脆弱、懦弱、低能、贪占等带有普遍性的、影响较大的问题,写下了自己的思考及具体做法,与各位父母分享。
  • 错嫁残暴将军:狂妃绝代

    错嫁残暴将军:狂妃绝代

    穿越?好吧,这年代流行,可为嘛她一来就被人捉奸啊!而且,还是个人人唾弃的荡女。她和姐姐同时爱上了皇上,可皇上最后娶了姐姐,她被指婚给王爷,王爷却设计她和将军春风一度。靠,同样是穿越,为嘛她就这么的悲催?而且,更更可恨的是,这将军对她非打即骂,还接二连三的带女人回来!老娘不干了,什么破王妃,咱不稀罕,什么破王爷,白送都不要,还有那个臭皇上,你以老娘会一直爱你?做梦去吧!
  • 校园重生:女王归来

    校园重生:女王归来

    上一次,她心爱的丈夫被她最呵护的妹妹抢走了,她认为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算爱人。某辰说“别让我再等你,我怕我没有足够的勇气一直等在原地,更怕我们走着走着,就再也找不到对方了。”她说“这又是你的把戏吗?我不是你的玩物,别拿你以前的女人跟我比,你的甜言蜜语,对我没用。”某风说“你说我上一次我负了你,所以这一次,我负天下也不负你。”她说“你说的,我还能信吗?”两位痴男说“你逃不掉,也躲不掉。”某受说“汐,我……”某俩痴男说“闭嘴,小汐是我的!”某受说“汐……”某女扶额。
  • 炫天机

    炫天机

    我,宋文,是世界级家族的继承者,没有之一。但这又如何。我不喜欢拘束,虽然家是港湾,但我这只小船已经很久没有看过海。我不是囚犯,我还没浪够,怎么可以结婚。人生只有一次,我要当最开的的那一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乜阳葵

    乜阳葵

    渴望改变的我却如此懒惰,我深知自己无用却又好高骛远,一切都是那么困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