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0900000013

第13章 圈子引发的社会现象 (4)

《西游记》里,孙悟空的金箍棒一划,出现一个闪亮闪亮的圈子,好让唐僧免受妖魔鬼怪的侵害,但是,唐僧也就失去了相应的自由。在职场中,我们也是有意无意地在地上画一个圈,让自己在某个安全而固定的范围内活动譬如自己业已熟悉的小圈子。但经常也会面临这样的情况,我们陷在圈子里出不来,圈子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圈套。

很多人看职场小说就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办公室是圈子最多也是是非最多的地方,而圈子与圈子间总会爆发种种冲突与矛盾,让人看得胆战心惊。《圈子圈套》、《杜拉拉升职记》等小说中就有很多小圈子钩心斗角的情节,而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更是复杂。很多人成也圈子,败也圈子,卷入办公室圈内争斗,就可能成为一场战争的牺牲品。

在我的朋友圈子中,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但如果要颁发“终极好人奖”,那就非老胡莫属。但老胡最近却很烦恼:他原本是公司的技术骨干,肯吃苦,专业知识过硬,在公司中却因为卷入派系争斗成了“夹心饼”。公司的老总和副总一向不和,老胡不知道怎么处理,就决定任何一边都不掺和。但两个领导似乎都对他不满意,总是换个角度,换套说法地挑刺。没办法了,老胡就决定找个靠山,就选择了当初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老总,加入他的小圈子。在工作中,老胡对老板的吩咐言听计从,而副总批评他时,老总就会挺身而出为他“主持正义”,老胡第一次体会到“被人罩着”的感觉。可好景不长,不久,老总就被调到其他地方去发展,留下他一个孤零零地待在公司。而副总“被扶正”,想来是不会给他什么好果子吃。老胡说最近只要去公司就感觉后背凉飕飕的,大概自己在公司待不久矣。

2001年的时候,我刚开始第一份工作,那时候办公室就有这样一些圈圈,有已婚妇女组成的“毛衣帮”,来自北方的“北方狼”,喜欢打牌、搓麻将的“逍遥派”……那时候我对圈子学问也不懂,不过领导是一位老乡,所以经常告诫我不要在办公室拉帮结派,不要加入“小圈子”。当时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现在想起来才发现那个时候的自己想法多么的单纯。为什么很多大公司、大企业明令在办公室中不许拉帮结派?就是因为办公室“内耗”是很多企业不团结的根源。第一份工作时的情形正是如此:两个“小圈子”的人彼此之间互不理睬,井水不犯河水,在工作时极其不配合。

当时我抱着好玩的心思加入了“逍遥派”,却遭到来自“毛衣帮”和“北方狼”的抵制,无论做什么事他们总会找理由打击你,讽刺你,那时候的我其实一点都逍遥不起来。从那个时候到现在,将近十年过去了,那第一次的挫败也被深深地刻在心里。有很多管理者忽视或排斥圈子的存在,就像一提起帮派就会深恶痛绝一样,这样的滋味我曾感同身受。但时日渐长,我也能够怀着一个更客观、更透彻的态度来对待职场圈子。可以说,制造派系是人类的本能,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圈子就会有派系。如果人为地把非正式组织推到正式组织的对立面,就可能使小圈子成为正式组织中高功率的内耗发源地。在职场中,圈子无处不在,而且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孔子曰,“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是做“圈地运动”中的既得利益者,又或者一朝“圈子”变“圈套”,

一不小心套死了自己,置身现代职场,君子或小人,功力差别只在分寸之间。

比较聪明的做法是:进入一家单位,首先需要清楚公司内部的人际网络结构,包括自己所在部门以及整个单位内总共存在多少“圈子”,其中的构成关系如何。在初期,对所有的圈子都抱持友好态度,但不要立刻站队。其次,要清楚在这些圈子中哪些圈子是主流的占优势的圈子,或者说哪些圈子是实权派的,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我建议,如果上司所在恰好是公司的主流圈子或者分属实权派,那么不管从短期利益还是长远的发展来看,自己在平时的行为方式以及关键事件的表态中应尽可能地符合这个圈子的利益,使自己尽快接近和融入这个群体;如果很不幸,自己的直接上司所处的是个弱势圈子,并且被主流圈所排挤,那么自己就需要评估自身的职业规划了。

在考虑清楚后,若你决定要加入小圈子,掌握以下的原则就能让你应对自如:第一,分享信息,而不传递评论。即使是兴趣圈子,工作同事聚在一块儿,也不可避免地会聊到公事。这时候只能交流一些各部门的客观信息,例如已经确定的人事异动、部门的新工作项目等,有助于大家掌握公司近况。第二,提供支持,而不制造矛盾。别忘了小圈子的目的是让大家能够和睦交流。若就此聚众排挤外人,就会容易衍生成严重的办公室冲突,结局往往是两败俱伤。

若最后你决定“独善其身”,那也请提醒自己和各方人保持友好关系,而不是把自己变成游离在外的职场边缘人。只有了解圈子文化,聪明地运用职场小圈子,那么圈子才会是你快乐工作的起点,而不是让你日后悔不当初的圈套!

拜年,其实不简单

重家族、重宗亲、重血缘,是中国社会最重要的观念,而拜年,是中国人对人际关系的一次集体检阅。

何谓拜年?清人顾铁卿《清嘉录》里有一段话说得好: (大年初一早晨)男女

“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亲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门首设籍,书姓氏号为门簿。鲜衣炫路,飞轿生风,静巷幽坊,动成閧市。”就是说,大年初一早晨,拜年的活动从家里开始,先向长辈跪拜磕头,祝福健康长寿,吉祥如意,流年顺利,这时,长辈便将事先备好的压岁钱分发给晚辈。然后,家人出门到五服以内的同宗同族和近邻挚友家里拱手相拜,恭喜发财。

重家族、重宗亲、重血缘,是中国社会最重要的观念,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不分裂、不衰亡、自强不息的凝聚力之所在。而春节无疑是一年中人们尊亲重友的最重要的一个节点。难怪有人说,拜年,是中国人对人际关系的检阅,是一次表达感情、巩固交情、取得和解的良机。时代变了,拜年的方式也从古代的送名帖发展到了年轻一代的打电话、发短信。形式虽然有所改变,但中国人那份浓浓的人情味并未消减。临近年关喜庆的日子,莫论生活的酸甜苦辣,一起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这些是春节物质民俗的一面,也与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的“人情情结”颇为相关。

过年要拜年,若取消拜年这个环节,这年就会过得缺了极其重要的内容,年也就没了年味。而在拜年这项年年重复的活动中,自然有着深厚的文化意味,而且这种意味也像一滴折射阳光的海水一样,映照出中国文化中的某些极重要的内涵。这其中,拜年的次序,所展开的正是中国人的由近及远的人际关系圈。

正式的拜年可以说是新的一年的第一件事。即以本人家乡的习俗而言,早些年的时候,吃完大年午夜的饺子之后,就可以开始拜年了。当然,大多还是在正月初一的早饭后开始,尤其是近些年,那种凌晨即开始拜年的现象已几乎不见了。

拜年主要是晚辈对长辈、年少的对年长的,这主要体现出长幼有序的基本原则。这一点轻易不能颠倒,这也是拜年的“拜”字所要强调的。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拜年,也就不仅仅是问一声“过年好”那么简单,而是要表达一种带有恭敬的问候和祝福,更是围绕上辈强化与亲疏有关的人际关系。

按照习俗,正月初一主要是给本家族和本宗族的长辈和年长者拜年,而这又先从自己的父母开始,再按亲疏关系由近及远展开。此一过程,拜年的对象主要是同宗人,即宗亲。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四类:

一是走亲戚,有血缘、血亲关系的宗亲是第一要考虑的;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意;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象一般是左邻右舍的街坊,没有过多礼节。

拜年中由近及远展开的人际关系,正是传统社会建构的基本形式,体现着“亲亲”和“尊尊”原则。拜年的次序可以反映出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网,红包文化也是如此。全球七大洲,凡有华人的地方,红包文化都赫然存在,并堂而皇之。旅居海外的华人返乡省亲祭祖时,例行都要给亲友族人送红包。由于人有亲疏,礼分厚薄,所送出的红包也就有大、中、小三档,见什么人发什么红包,这也是红包文化的一个特征。

大千世界之中,人情最多也最重,有人情味也成为中国人的一大心理特性,而过年,是中国人人情的一次集体井喷。一盘饺子、一张福字、一身唐装、一席盛宴,让过年变成一次寻根之旅,团圆之旅。

在历史上,对拜年这个人情学钻研最深的非曾国藩莫属。曾国藩是一个道德修为颇高的人,他对人际关系学的研究极为透彻,并且也做得很好。踏入仕途以来,一路从乡野平民走向二品大员,可以想象期间建立的人际关系是多么复杂。面对这些上上下下的关系,曾国藩的交际手腕非同一般,从拜年就可略知一二。

道光二十一年春节,是曾国藩在京度过的第一个春节。大年初一,他起得很早,作为翰林院的一员,他要参加黎明时在太和殿举行的朝祝大典。之后回到家中,拜见父亲。然后就出去到各处拜年。他拜年的顺序是先拜老师,他们也多是朝中的大官,多在内城居住。这是曾国藩关系网的第一个层面。拜完老师,曾国藩前往各处拜访湖南同乡,这其中不仅包括寓居京师的湖南籍官员,而且包括湖北籍的。这是曾国藩交际圈中的第二个层面。第三个层面是所谓的“同年”,即同学。据《曾国藩日志》载,这又包括甲午乡试同年及戊戌会试同年两部分人。这是曾国藩走向社会的关系基础。

对不同层面的关系,曾国藩交往的原则有所不同:对师长辈,在交往中贯穿一个“敬”字;对乡辈同僚,在交往中贯穿一个“谨”字,保持距离,不过分亲近;对同年,在交往中贯穿一个“亲”字。从曾国藩拜年的记载中,可以看出他不但对人际关系非常的重视,而且把握得极有分寸。既有原则,又不失灵活性,的确让人佩服。

由此可见,拜年这一特殊交际方式的重要性。拜年,在过去有很多繁文缛节的技巧和讲究;现如今虽然一切从简了,但还是有一些基本的技巧要把握的。

选择合适的时间

选择合适的时间,乃拜年的第一要素。由于平时劳碌,年节期间人们一般起得较晚。若过早登门拜年,往往让主人措手不及。有人喜欢选择晚上拜年,一坐好几小时,也难免影响主人休息。做客逗留时间一般以半小时至 分钟为宜,这样,既不失礼貌,又不影响主人接待其他客人。

送礼物要得体

给长辈、教师、师傅拜年时,应适当带点礼物。礼物既不宜太昂贵豪华,又应能“拿得出手”。捧上一束鲜花,送上一张精美的卡片,近年已成为都市现代人浪漫温馨的拜年方式。拜年礼物还应讲究卫生。比如,别人送给自己的糕点,一般不宜转送他人,否则食品在“旅游”中难免会腐烂变坏。此外还应注意节俭。

要讲吉利话

拜年时,邻里相坐,同学相逢,朋友相聚,皆应“过年言好事,出口称吉祥”,纵然平日有所积怨,亦不应提起,至于聊侃时不谈粗俗之事,不讲无聊低级话语,就更是常识、常理了。中国古代的“人情社会”里,包括拜年在内,许多活动都是按照

“圈子文化”的规则进行的。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礼多人不怪。但真正拜年送起礼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实,并不只有过年送礼才能表现“礼尚往来”,一个电话、一个祝福、一次拜访都算拜年。在此过程中进行良好的沟通,建立密切而不是亲昵的人际关系,比千金万金都来得珍贵。

同类推荐
  • 有一种驾驭叫平衡

    有一种驾驭叫平衡

    本书用最直白的方式道出了成大事的平衡绝学。如果你在生活中、工作中出现了得与失、爱与恨等这样类似的问题,而其它书上很难有直接的回答,那么,就不妨在夜深人静时翻翻此书,相信你一定能从中得到某些启示和提醒。
  • 我最想学的销售口才课

    我最想学的销售口才课

    针对销售人员口才上的需求,列举出销售过程中必备的四种话术技能——客套话、专业话、赞美话和巧妙话,有针对性地对销售人员的沟通和口才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指导和提升,适合销售人员的需要。本书在内容设计上也进一步符合销售人员所需,从接触客户、产品推销到促成交易、售后维系等环节,均可以运用书中所提供的话术技巧实现步步为营、顺利成交的目的。提高销售人员的沟通和口才技巧,正是本书的宗旨。
  • 雕刻在囧囧背后的密码

    雕刻在囧囧背后的密码

    “囧”字的含义是什么?“囧”字本意是光明,它从字典里复活,被赋予的新意是:悲伤、无奈或者极为尴尬的心情。安理解这一点非常容易,如果把“囧”字看成是一张脸,那么“人”就是两道因悲伤和沮丧而下垂的美貌,“口”则是张口结舌的那个口。当一个人说“我恨囧”的时候,可以想象他的那副表情完全和“囧”一样。但就是这样一个字,现在被赋予更多的意义,并发展成为一种奇特的网络文化。而“囧”字的发音和“窘”完全一致,简直再完美不过了。《雕刻在囧囧背后的密码》以流畅的语言,详实而饱含哲理的事例,介绍了人生逆境的众多应变术,文字优美隽永,感人肺腑,发人深省,值得我们揣摩。
  • 让学生勤劳节俭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勤劳节俭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胡雪岩操纵商道36计

    胡雪岩操纵商道36计

    本书内容包括:“瞒天过海:把自己的想法藏在心窝里”、“围魏救赵:先做这件事,再办另外的事”、“借刀杀人:自己不去抛头露面”、“以逸待劳:用心打出自己的品牌”等。
热门推荐
  • 发现自己的无意识

    发现自己的无意识

    他最终发现他在没有意识地生活,他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去哪里。
  • 为青春画下残妆

    为青春画下残妆

    跌跌撞撞落得一身的伤,就当是为青春画下的残妆。大多数都是平凡的普通人吧
  • 帝光王朝

    帝光王朝

    有点夸张,有点跑题不过首次发表作品希望大家喜欢喜欢的请点搜藏哦。
  • 共鸣者联盟

    共鸣者联盟

    因为各种际遇而进入共鸣者联盟的主角们发现,这联盟有毒!
  • 公京莫尧

    公京莫尧

    集团女总裁女博士女学霸智商情商超标的女人居然穿越了,这是被逼着宫斗的节奏呀,这个王妃我莫七音当定了,请看我开挂的古代生活吧,拉卡拉!
  • 1982带谁飞

    1982带谁飞

    大哥大会有的,私家车也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重生了,1982,带谁一起飞?
  • 武君昔

    武君昔

    武君昔,一个听到她名字都让人闻风丧胆的存在,她,是神秘的杀手组织头目,身怀绝技。然而,她却被她此生最爱的人背叛,重伤后,她毅然决然纵身跳下山崖。再次醒来,一切都不一样了······
  • 我家王妃在干嘛

    我家王妃在干嘛

    “第一次的心动是为你,往后的无数次心动都是为你”“你是谁?我爱的是谁?那天的小女孩又是谁?”“阿烟?芷云?我爱的…究竟是谁?
  • 爱业敬业

    爱业敬业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重文化讲道德、重家庭倡美德,在五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美德故事,这些故事多少世纪以来一直为人们传颂,《爱业敬业》用简单朴实的文字让我们纯洁的心灵再一次得道洗礼,每当你看完一篇文章,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泪流满面!让我们打开窗户,让心灵去感受生活。
  • 黛丝的小店

    黛丝的小店

    一家只在深夜才会开门的小店,一家深夜流离之人才会光顾的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