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0900000007

第7章 人生不可无圈子 (2)

说到“归属感”一词,我们其实经常可以从电视上、报纸上看到类似的报道:长期在外的农民工背井离乡,找不到归属感;文化难觅归属感,海外华人难遣深深乡愁;光棍节受追捧,专家称年轻人寻找群体归属感……

“归属感”这个词语,越来越多地见诸于报纸媒体上。在百度百科中,“归属感”有以下的含义:一是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二是佛洛姆氏理论中的术语,意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 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现象,大户人家的少年,长到十七八岁了,家长便要寻摸着给孩子成个家。家长们丰富的社会经验认为,有了家,少年的心便会安定了;或是开始反叛的心,有了个女人说说体己话,彼此照料,便不再生些年少轻狂的念头。古人云“先成家再立业”,有了个可靠的大后方,有了些支持,就会萌生创业的斗志。纵使一贫如洗,为了家,为了这份归属感,依旧义不容辞。有归属感的人一般都是有责任感的,责任感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对某些东西的依赖感。这份依赖是不会轻易被破坏的。

圈子的归属感第一个关键是来自他人的认同。世界上最痛苦的人绝不是生活在底层的人,恰恰是那些找不到归属感的人。归属感的近义词有认同感、安全感,反义词有冲突感、寂寞感。从内在环境讲,家是最让人有归属感的,若在每个圈子中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那是最好不过,怕的就是在一个群体中显得自己形单影孤。通俗一点讲,即每个人都需要在一个圈子里被接受、被认同、被了解,就跟回家一样逍遥自在。

时代虽然不同,但人心对于“这份回家的向往”都是亘古不变的。人最初的安全模式是在母胎中造就和定形的,一旦出了母体,潜意识里还在寻求最初、最原始的安全生活中的“梦境”。每个人潜意识里都在寻求一种安稳、安心的感受,这种恍若回家的心理需求是人人生存的根本。

人人都会孤独。漂泊异乡的游子,进入一个陌生环境的年轻人,跟别人找不到共同语言的新生,都会因为“回不了家”、融入不了一个圈子而寂寞惆怅。在繁忙隔离的都市,因为相互防备而警戒的心理,人与人之间的圈子更是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最近我就常听到一个词叫“世纪末孤独症”,是我一个朋友老挂在嘴边的。她老念叨,虽然世界越来越小,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了。最害怕一个人待在房间里,感觉自己无依无靠,无处着陆。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缺乏归属感可能会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的危险。研究人员给 名严重抑郁症患者和个社区学院的学生寄出问卷,问卷内容主要集中在心理上的归属感、个人的社会关系网和社会活动范围、冲突感、寂寞感等问题上。调查发现,归属感是一个人对抗抑郁症的最好预测剂。归属感低是一个人陷入抑郁的重要指标。

心理学家现在普遍认为,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或许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一段时期,觉得自己很寂寞、很无助,一个人待着便不知不觉上了瘾,也愈加排斥纷纷扰扰的集体活动。就像已故歌手阿桑的一句歌词,“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但是,一旦走出狭隘而自闭的圈子,才发现外面的世界有太多美好的事物,才发觉之前的阴暗与消沉不过是“闲则生事”的自怨自艾。

人是需要一个圈子的。正因为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就更加希望自己可以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如有家庭,有工作单位,希望加入某个协会、某个团体,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和寂寞感,获得安全感。

圈子归属感的第二个关键是对一件事物的认同,大家都觉得好玩,例如户外极限运动联盟、登山俱乐部。这种圈子的归属感一般来源于对某种生活价值的坚定维护。

前面有提到我的一位“培训班狂”朋友白总,这里我不得不说说他的老婆:她原本是一位比较内向的女士,用白总的话说,是“在家都不怎么开口的人”。但是在白总的介绍下加入了小动物保护协会,这样使原本一个很普通的家庭主妇一下子多了很多事。她忙碌了些,也快乐了些,周围的朋友也一下子多了起来。有天去他家吃饭,看到他妻子和小动物保护协会的朋友有说有笑,我调侃白总,说他老婆没那么宅了。白总说她是找到了一个圈子,让她有了归属感,使她融入这个氛围里,快乐地交流着。那些平时不可能认识的不同的地域和背景的人,一下子聚到一起,开始仅是为着那些可爱而需要帮助的动物而来。有了这个向心力,彼此之间也发射一种磁力,相互吸引着。向心的力和横向交错的力像网一样把这个圈子罩住了。大家在里面都很温暖。

确实如此,只有在一个圈子中,成员可以与别人保持联系,获得友情与支持;成员间在发生相互作用时,其行为表现是协调的,同一个群体的成员在一致对外时,不会发生矛盾和摩擦,彼此都体会到大家同属于一个群体,特别是当群体受到攻击或取得荣誉的时候,群体成员会表现得更加团结。

保护小动物可以成为一个圈子,琴棋书画可以成为一个圈子,谈经论道可以成为一个圈子,户外旅游可以成为一个圈子,吃喝玩乐也可以成为一个圈子。林林总总,举不胜举。可以说,形形色色的圈子,是另外一种归属。不管什么样的事情,只要是集体性的活动,几乎都能够呼朋唤友。或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浩浩荡荡地寻乐去;或是三五成群,散在酒吧茶座的角落里私聊。不管什么样的活动,有伴总是快乐的。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可以找到很多这样温暖的圈子的。人是个多面体,各个方面都可以找到知己。学会在圈子中寻找意义和温暖,可以让我们收获许多热闹和美好。

圈子大舞台,秀出你自己

圈子无所不在,每个人在圈子中都有想表达的欲望,有想被了解的需求。人海茫茫,心灵的孤独在不断寻求共鸣是天性使然。

“圈子”本是个数学名词,标准的定义是,圆而中空的平面形;环形;环形的东西。引申到社会生活中,意指集体的范围或活动的范围。这个定义是简洁而准确的,是普通老百姓所理解的圈子。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以自己为圆心,以不同的纽带为半径,就可以画出不同的圈子:以血缘而定的亲人亲戚圈,以交际而定的朋友圈,以工作而定的同事圈,以读书而定的同学圈,此外还有老乡圈、网友圈、学术圈……

圈子无所不在,每个人在圈子中都有想表达的欲望,有想被了解的需求。人海茫茫,心灵的孤独在不断寻求共鸣是天性使然。可能每个人从出生时都会问自己这样的一些问题:“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人?”“我自信吗?”“我厉害吗?”“我能得到赞赏吗?”所有这些,都是人的共性。我们喜欢肯定,喜欢尊重,喜欢认同,希望扩大“本我”空间。

在不同的圈子中,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满足感的来源也不尽相同:在亲戚圈里,你是他人的儿子,你是他人的父亲,你是他人的叔叔;在同学圈里,你是他人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党校的同学;在同事圈里,你是他人的上级,你是他人的下属,你是他人的供应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独特之处,这些都需要一个平台来展示和满足,而圈子就是这样一个平台。我自己就有切身体会:三年前,一个动漫的 BBS招募副版主,我因业余喜欢画一些动漫作品,便给版主留言报了个名。很快,版主的 E-mail来了,想看看我的作品,我挑了一件得意之作发过去。不久,我便成了 BBS的副版主。后来,版主召集网友见面聚会,我负责联系场地。聚会来了七八个人,都是这个 BBS的中坚力量。大家见了面仍互称网名,聊得非常投机。这种聚会形式便被固定了下来。现在,我们这个圈子有近 人,大家从不打听各自生活中的真实身份,在一起时只探讨创意、技术等问题,没有任何压力,没有任何功利,开心得很。

以兴趣爱好为基础形成的圈子一般都很单纯。像我爱人参加的车友会则多少有点炫耀的滋味:前不久,爱人新买了一辆比亚迪F,并参加了一个本地的“比亚迪车友会”。在车友会中,她认识了很多和她一样开比亚迪 F的朋友,当然,也有开 M的。在这个圈子中,他们会谈论车子,也会借由车子这个话题展示自己的能力、财力等。爱人就经常说谁谁老是在圈子中展示自己新买的车配,颇为扬扬自得。

圈子归属感的第一个关键是圈子所带来的满足感,或者说是成就感,是一种对生存状态的如实评价,它的衍生物叫做品味。比如进入宝马车俱乐部至少意味着拥有一辆这样的坐骑,而加入品红酒沙龙也至少表示你已经衣食无忧,是上流社会中的成功人士。

前不久还看到这样一个另类的圈子,说是一个富太太圈的入围条件——“合法太太或商界成功女士;个人资产在人民币1000 万元以上或公司资产在人民币 5000万元以上;入会费一人10 万元一年,当年年初一次性支付……”据说,加入这个圈子后能享受到的服务,用奢华都不足以形容。圈子决定身份,虽然很少被摆上台面,但各种类型的“太太圈”的确真实存在着。一方面,所谓“树大招风”,对生活条件宽裕的富太太,“私密性”是她们对圈子最主要的要求;另一方面,彼此相近的消费层次也是一个因素。

其实人们并不一定把目光仅限于“太太”,有很多类似的私人会所都在用金钱和地位划分着圈子。这是一个以奢华和炫耀为主调的圈子类型。就像很多白领会攒上一年的工资买一个 LV的皮包一样,有不少人会把加入某个圈子,作为自己身份地位的确定。因为人都有表现欲,所以在一个圈子中见到夸张地显示自己所有的人也不足为奇了。圈子的种类多种多样。温商、晋商、浙商、京派、海派,商界不同地域的人有自己的“老乡圈”;北影、北电、中戏,演艺界不同学校的人有自己的“校友圈”……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人们不断地组成圈子,也不断地选择圈子,营造适合自己的圈子,在圈子里寻找自己的寄托。

同类推荐
  • 拆掉心里的墙:20岁从“心”开始的人生经营课

    拆掉心里的墙:20岁从“心”开始的人生经营课

    境由心造,障从心生,人生障碍都是自心所造。转换了心念,跨越了心障,拆掉了心里的墙,我们就会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成功,看到另一番天地,人生就会走上坦途。马志国编著的《拆掉心里的墙——20岁从心开始的人生经营课》中有故事,有案例,有问题,具有可读性;书中有解析,有诊断,有探究,讲求科学性;书中有建议,有方法,有对策,突出实用性。当然,按照通例,故事中隐去了主人公的真实姓名等有关背景资料,对有些内容做了必要的技术性处理。全书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有若干话题及分析指导。最后一部分,还特意提供了心理自测量表。
  • 做人三论

    做人三论

    本书对做人做事进行了详细论述并附带了基本知识讲解,告诉读者怎样做人以及做人之道,着重强调为人处世的几大道理:谦卑、宽容、圆润、通达,在一定程度上使读者对做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起到了指导作用。
  •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

    美国“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所著的《人性的弱点》,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解决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
  •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

    在现代生活中,口才是衡量一个人学识和魅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笨嘴拙舌、词不达意的人往往四处碰壁;寸步难行。而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人则可以左右逢源,无往不胜。口才好的人更容易成功,是因为他们总能把话说得恰到好处,说到他人心里。这种高品质的沟通不仅能让交流无障、谈话愉快,而且能帮助你轻松交际,达成所愿。
  • 沉思录(上)

    沉思录(上)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热门推荐
  • 假陵险

    假陵险

    这是讲专门寻找民间宝藏时发生的各种稀奇古怪,紧张刺激的一个个的小故事
  • 繁花落尽孤芳一世

    繁花落尽孤芳一世

    女主林奕在两世的爱恨情仇里的选择,对她一片痴心的妖孽王爷和对她爱到愿意放弃大好江山的俊秀皇帝赵凌。她的选择是如何,是她的青梅竹马还是一统江山的皇帝。也许她是其他的选择......
  • 晚上别看小故事

    晚上别看小故事

    ‘我有朋友过来接我了’‘喔,好!’……怎么会?他怎么还知道我在哪?
  • 红莲天火

    红莲天火

    天城之北,一府邸临于繁市之中,名曰帝莲府。她为他而生,他为她而死。红莲天火,烈焰焚情,穿越重生的她能否凭一人之力,逆转苍穹?
  • 公主重生:王爷宠妻101次

    公主重生:王爷宠妻101次

    前一世的自己逆来顺受,最终得到的是身死黄泉。这一世,她带着刻骨的仇恨重生而来,势要灭掉渣男,斗败绿茶,携如花美男逍遥天下!
  • 我要大宝箱

    我要大宝箱

    许阳的跳一跳小游戏变异了,跳到便利店上,获得一个宝箱,开出强身牛肉干,食用可以强身健体,增长力气;跳到音乐盒上,获得一个宝箱,开出催眠魔笛……只要成功跳到特定的格子上,就会获得宝箱,宝箱里面有功法、法宝、丹药等等。“宝箱开启成功,获得游戏外挂,怼气系统,怼人或气人收集怒气值,可以使用怒气值在游戏里开挂……”啥?宝箱还能开出系统来?ps:新书起航,需要各种支持,有书单的兄弟,加个书单呗O(∩_∩)O~书友群:884876601
  • 一骑飞仙

    一骑飞仙

    悸动,困在尖尖的石塔。那平川,有河水淘过的流沙。滩头的戏雁,冬来春往,是隐者心涯。忘了功名,弃了铠甲骏马,轮回恩怨,化不开,这难断浊世,江湖仇杀。逆转了阴阳,种了因果,五行生克,七情,残破了阵法。长生不老,传说,在那高山雾海云天。静心,远离凡尘之前。绝情,在境界的最高巅。玄奥功法,用红尘俗世祭炼,这一把飞剑。鬼怪妖魔欲,谁安天命?挣扎了万年。人道路,是天地意图。悲喜,何人复制字符。飞仙,看尽山重水复?虚实一叹,望断一抔黄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阙南塘暮

    一阙南塘暮

    【内容简介】:她曾是观音座下备受宠爱的三弟子,师兄疼,师姐爱,却不料有朝一日其二人双宿双飞,师命难违,她无奈的站在了心底挚爱的对立面,造化弄人,从此活着只为了赎罪!为何顺手救下了一个魔尊,蒋琼在风中凌乱,这黏人的小魔头也不是个好东西,一哭二闹三上吊,还能不能让人安静的赎罪了?某魔头:我偏不,捣蛋使我快乐!【虐心版】:生,皆为你用生命祭奠,用血泪救赎,可终换不来那人深情相许!但一切甘之如饴,一场场不公平的交易也只为一个目的——爱你情深不寿,寿则多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陌上花开,恐君子归期未定,步步经营,万年期许,都不及她莞尔一笑,可笑,可叹但爱情对于先爱上的人,终是一场奢侈的游戏。
  • 神的秩序

    神的秩序

    凌子焰,一心想当超级英雄,却先成了超神英雄。在毁三观的人生旅途中遇到了一位绝世美丽的天使姐姐不光要跟着天使去战斗,一天晚上,天使姐姐高傲的对他说:“小孩,我很欣赏你,你是我的。”22岁生日那天,他一口气吹灭了蜡烛,真诚的祷告道:“希望神的秩序充满正能量。”身旁的天使拔掉了一根羽毛,放在剑刃上吹断,讽刺道:“你们人类不是说,说出来就不灵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