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7100000012

第12章 金陵十二钗中的闺阁精英(4)

人的身体有病,会严重影响人的情绪,使人落入悲观的境地。黛玉从小多病,母亲早丧,后又父死,这些悲伤的事情更加重了她的悲观情绪。她又缺乏有力的开导,不懂摆脱悲观的必要性,悲观束缚了她的思维的正常发展,她陷入了悲观思维的怪圈,遇到任何事,看到任何物,都从悲观的方向去理解、体会,反过来再影响和发展了自己的不正常的悲观情绪,形成了恶性循环,损害了自己的生命。

林黛玉还非常不理智地自毁自戕。当雪雁听到错误的过期消息,说宝玉已经与人定亲了,被黛玉听到。她以为宝玉真的已与宝钗定亲,马上感觉自己如同将身撂在大海里一般。思前想后,竟应了前日梦中之谶,千愁万恨,堆上心来。左右打算,不如早些死了,免得眼见了意外的事情,那时反倒无趣。又想到自己没了爹娘的苦,自今以后,把身子一天一天的糟蹋起来,一年半载,少不得身登清净。打定了主意,被也不盖,衣也不添,竟是合眼装睡,紫鹃和雪雁来伺候几次,不见动静,又不好叫唤,晚饭都不吃。点灯以后,紫鹃掀开帐子,见已睡着了,被窝都蹬在脚后。怕她着了凉,轻轻儿拿来盖上。黛玉也不动,单待她出去,仍然褪下。

次日,黛玉清早起来,也不叫人,独自一个呆呆地坐着。紫鹃醒来,看见黛玉已起,便叫醒雪雁,伺候梳洗。那黛玉对着镜子,只管呆呆的自看。看了一回,那泪珠儿断断连连,早已湿透了罗帕。她感到只有自己和镜中的自己孤独相对:瘦影正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紫鹃在旁也不敢劝,只怕倒把闲话勾引旧恨来。她的自闭心理和悲观到极点的心绪,拒人于千里之外,连最忠诚、贴心的爱护她、像最亲密的姐妹一样的紫鹃和雪雁也无法接近和劝慰。

迟了好一会,黛玉才随便梳洗了,那眼中泪渍终是不干。又自坐了一会,叫紫鹃道:“你把藏香点上。”紫鹃:“姑娘,你睡也没睡得几时,如何点香?不是要写经?”黛玉点点头儿。紫鹃道:“姑娘今日醒得太早,这会子又写经,只怕太劳神了罢。”黛玉道:“不怕,早完了早好,况且我也并不是为经,倒借着写字解解闷儿。以后你们见了我的字迹,就算见了我的面儿了。”说着,那泪直流下来。

紫鹃听了这话,不但不能再劝,连自己也撑不住滴下泪来。

原来黛玉立定主意,自此以后,有意糟蹋身子,茶饭无心,每日渐减下来。宝玉下学时,也常抽空问候,只是黛玉虽有万千言语,自知年纪已大,又不便似小时可以柔情挑逗,所以满腔心事,只是说不出来。宝玉欲将实言安慰,又恐黛玉生嗔,反添病症。两个人见了面,只得用浮言劝慰,真真是亲极反疏了。

那黛玉虽有贾母王夫人等怜恤,不过请医调治,只说黛玉常病,那里知她的心病。紫鹃等虽知其意,也不敢说。从此一天一天的减,到半月之后,肠胃日薄,一日果然粥都不能吃了。黛玉日间听见的话,都似宝玉娶亲的话,看见怡红院中的人,无论上下,也像宝玉娶亲的光景。薛姨妈来看,黛玉不见宝钗,越发起疑心,索性不要人来看望,也不肯吃药,只要速死。睡梦之中,常听见有人叫宝二奶奶的。一片疑心,竟成蛇影。一日竟是绝粒,粥也不喝,恹恹一息,垂毙殆尽。(第八十九回)

后来事实澄清,黛玉也发现这件事纯属子虚乌有,反而又听说老太太的主意是亲上做亲,又是园中住着的,她分析下来,非己莫属。她又想活了,可是她本是多病之人,受此折磨,身体状况就更差了。这种情况,使王夫人反对宝玉和她配亲的理由非常充足,连一心想帮她的贾母也无法反驳。任何人都不想让自己的子孙与一个病恹恹的人结婚,成婚不久就办丧事。

总之,她的心理、病理交相作用,互相促退,终于造成爱情的失败和自己的毁灭。

造成她毁灭的另外还有她与世俗反对的叛逆思想、由这个叛逆思想决定的叛逆的恋爱观和人生观,可是这些都不足以造成她的毁灭,因为她得到了贾母的保护,她的毁灭更因为是她缺乏应对毁灭她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智慧。

而且,黛玉的“反叛”和宝玉一样,是极其有限的,她仅仅在心里有着自己选择理想配偶的想法,在行动上却瞻前顾后,不敢有任何动作。她既不敢向宠爱自己的外祖母讲出自己的心事,请她出面主持,达到与宝玉成婚的目的;她明知宝玉已经真心相爱,又不敢向宝玉表白自己的爱,然后两人商议如何说服家长成全她们。她只能毫无作为地痛苦地等待家长做主,全靠父母之命(她自痛自己没有了父母,但希望由宝玉的父母之命,贾母的命定)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自由”婚姻。于是她等到的只是失望和绝望。

当黛玉确切知道自己的彻底失败,贾母和王夫人等决定宝玉娶宝钗为妻,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与宝玉两人只能相对傻笑,回到潇湘馆,离门口不远,就身子往前一栽,哇的一声,一口血直吐出来。此后她就迅速走向生命的尽头。

她只会自戕,没有哪怕一点点的反抗精神,面对抛弃她的长辈,甚至连埋怨的话都没有。她和宝玉更缺乏自救的智慧,寻求帮助的智慧,只会等死而已。

但是我要提醒读者,黛玉缺乏人生智慧,而智慧与感情是两个层面上的问题。

黛玉在爱情的问题上,具有宗教的神圣感和庄严感以及崇高感,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她与宝玉的爱情感天动地,感动了古今无数读者。天地间需要有真情。

黛玉的爱情有失败的一面,也有成功的一面。诚如王蒙所说的:宝黛两人“只管对着脸傻笑起来……忽然听着黛玉说道:‘宝玉,你为什么病了?’宝玉笑道:‘我为林姑娘病了……’呜呼,这是怎样真诚的痴呆,这是怎样真实的交流!到这个时候,世界已不复存在,社会已不复存在,环境的桎梏镣铐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两颗滴血的心,交相映照,交相勉力支持,交相释放出无尽的苦水,交相浸泡!这就是一个没有爱情、不允许爱情(贾母说,这女孩儿“心病”也是不可以有的)的环境中的真正的爱情,真正的婚礼!他们这样对坐了,傻笑了,表白了,他们的爱情已经成功了!薛宝钗即使当一百年的二奶奶,与宝玉生下二十个大儿子来,她也不可能得到一秒钟这样的心贴心,心哭心,心换心的刻骨铭心的境界和体验!究竟是谁可怜?”(王蒙《红楼启示录》第248-249)黛玉赢得了宝玉的心,这是她一生的最大成功。

黛玉临终时,她对宝玉的千言万语只归并为一句,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一缕香魂渐渐离体。她的一声“你好”,才真正是一句顶一万句。她对宝玉的最后谴责或者说思念,只用了两个字的一句话,充满了智慧和灵心,对宝玉其人具有无限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力量。这一声召唤,直使个后来宝玉最终抛弃宝钗、抛弃欺骗他的母亲,抛弃一切,出家当了和尚,用一生的光阴来还情,来赎罪。

从这个角度说,黛玉是爱情上的胜利者。唉,天下事太复杂,黛玉在爱情上既失败,又胜利,到底是失败还是胜利也讲不清。这要看你从哪个角度讲,看你用什么层次的智慧来认识这个问题。

王昆仑先生《红楼梦人物论》中的《林黛玉的恋爱悲剧》一文总结林黛玉一生的悲剧道路说:“由于人丁衰落,父母相继亡故,使这幼小的黛玉姑娘非去长期依靠外祖母家不可。一个不适宜于寄人篱下又不惯于处人多场合的黛玉,初到贾府之后,贾母对她特别爱怜,宝玉对她非常体贴,更使这小姑娘不懂得顺应环境。她内心抱着无父母姊妹兄弟身世孤零的悲戚,而生活上却是既不缺乏衣食供养,又不受到别人的制压。她原具有高人一等的才华,却又无人教以人情世故。她不知道当时的家庭所需要的是‘无才便是德’的贤良女性,而说笑话、赏风月、做诗词等等玩意儿,不过是一般贵族小姐无聊消遣和多余的点缀,不消说更绝对不允许一个姑娘去自由恋爱了。黛玉在贾府成为一个锋芒毕露争强取胜的出众者,同时在精神上也抵触了封建社会所给予妇女的规范,结果就以自己脆弱的生命去尝试那时代的冷酷的摧残,担任了《红楼梦》悲剧主题中的主角。(《红楼梦人物论》第184页,团结出版社2002)

总之,我们对林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的人生选择应该尊重,天地中需要这样的高洁的正气,社会需要这样对现实不满、有叛逆思想的人来推动前进。至于她的性格缺点和智慧局限,我们也应该吸取教训。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意思是人的性命和健康最重要。只有留得青山,才有可能幸福。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灵坚强有紧密的关系,而具有这种意识,并作为不懈的追求,是一个重要的人生智慧。

2.德智双全的完美女性薛宝钗

著名学者王昆仑先生在其红学名著《红楼梦人物论》中的《薛宝钗论》开首即感慨地说:“直到今天,不少中国人还有‘取妻当如薛宝钗’之想。诚然的。宝钗是美貌,是端庄,是和平,是多才,是一般男子最感到‘受用’的贤妻。如果你是一个富贵大家庭的主人,她可以尊重你的地位,陪伴你的享受;她能把这一家长幼尊卑的各色人等都处得和睦而得体,不苛不纵;把繁杂的家务管理得井井有条,不奢不吝。如果你是一个中产以下的人,她会维持你合理的生活,甚至帮助你过穷苦的家计,减少你的许多烦恼。如果你多少有些生活的余裕,她也会和你吟诗论画,满足你风雅的情怀。她使你爱,使你敬,永远有距离地和平相处度过这一生。不合礼法的行动,不近人情的说话,或是随便和人吵嘴怄气的事,在她是绝不会有的。寻找人间幸福的男子们大概没有不想望着有宝钗这样一个妻子的理由。”(《红楼梦人物论》第167页,团结出版社2002)

我们可以补充说,可惜贾宝玉不争气,兼之才华也不够,他的学问和见识还很不及宝钗。如果贾宝玉能够出将人相,担任国家要职,薛宝钗还能够为他出谋划策,做幕后高参;如果在现代,她还能开展夫人外交,成为丈夫有力的臂膀。

薛宝钗出生于皇商之家,即所谓“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家乃巨富的薛家。

她的父亲早亡,其母薛姨妈是王夫人的胞妹,出身于“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家。薛家仅有薛蟠和宝钗兄妹二人。薛家的亲戚还有他们的堂弟薛蝌和堂妹薛宝琴。

●慷慨仁慈,处事大度

宝钗待人处事稳当,性格仔细、温和,器量宏阔,所以他在贾府八面玲珑,得到人人的赞赏并不用刻意追求,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宝钗刚到贾府,就显出她的性格和气度的优越,她在贾府众人心目中的地位马上就超过了黛玉。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没有一点隔阂、矛盾)。宝钗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平静的局面。人们认为这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第五回)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宝钗的优点更显出黛玉的缺点。再以本书上节谈及的黛玉拿到礼赠的宫花反而发火来说,她无理责怪周瑞家的,迫使周瑞家的默默无言。而宝钗则礼数周到,不以身份取人。有一次,她正伏在炕上描花,见周瑞家的进来,便放下笔,转身来满面堆笑让座说:“周姐姐坐。”何等殷勤!周瑞家,不过王夫人陪房耳,其优礼如此;宝钗在贾府博人欢喜,可是清代的评论家除脂砚斋外,多庇护黛玉,丑诋宝钗,他们认为:这样的对比性描写,“以见宝钗谦卑,黛玉直率,名誉虽由此而有损益,品格却以此而判高低。”这样的评论未免显得很不公正。

而当代多数红学家公认最权威的、深知曹雪芹创作思路并对曹雪芹极有影响的脂砚斋,却拥护宝钗,批评黛玉。如宝钗知识丰富,对养生之道也十分精通,甲戌本夹批称颂宝钗劝宝玉不要吃冷酒:“知命知身,识理识性,博学不杂,庶可称为佳人。”宝钗这番爱护宝玉的好意,被黛玉指桑骂槐地挖苦一番,“宝钗素知黛玉是如此掼了的,也不去睬她。”甲戌本的脂评本的侧批赞扬:“浑厚天成,这才是宝钗。”(第八回)

《红楼梦》对宝钗的描写也是公正客观的。如第八回写宝玉听说宝钗身体不舒服,特地去看望她,只见宝钗闺房的门前吊着半旧的红绸软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鬟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宝钗生活简朴,不事奢华。不事张扬,做人低调。周瑞家的首次到她闺房,看到她穿着半旧的衣服。宝玉第一次去探望她,首次与她接近时,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她为人简单,不喜打扮,不喜使用香料(古代没有香水),宝玉道:“既如此,这是什么香?”宝钗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宝玉笑道:“什么丸药这么好闻?好姐姐,给我一丸尝尝。”宝钗笑道:“又混闹了,一个药也是混吃的?”

藏愚,不愿显露自己的识见和本领。守拙,谦词,意谓安于自己的朴拙,不去用心与世周旋。可是她每次关心和劝诫宝玉,可从不罕言寡语、藏愚守拙,而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她当场批评“一个药也是混吃的?”劝他不要吃冷酒,劝他要用功读书,在仕途经济上用心。她对别人也是如此,该劝的地方还是要劝。在协助探春治家时,也是如此。

可见,宝钗对人讲话是分别对待的。像宝玉这样忠厚老实的,探春这样真诚坦率的,她都直率相告,而且“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她要么不讲,要讲都是正确精辟的。她只是对不能真心相待的,对耍小心眼,动辄发火生气的,才藏愚守拙,罕言寡语。

有时她藏愚守拙,是维护大家欢乐的气氛。例如有一次,元春差人送来灯谜,命大家不要说出来,只是暗暗的写了,一齐封送进宫里,她来看是否对。宝钗听了,近前一看,感到并无新奇,但口中少不得称赞一番,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见早猜着了。她故意装作猜不出,深含着对大家的美意。如果她卖弄聪明,将所有的谜语全部迅速猜光,一个人将金牌全部包梢,在贵妃面前突出自己一个人最聪明,你说其余众人还有什么味道。这是她温和谦让,大度豁达的表现。

宝钗待人温和谦让,大度豁达,别人包括黛玉即使讽刺挖苦,和出言不当,她都能忍让。但是她也是有原则的,这些言语的来去,都是小事,如果碰到原则问题,她是决不肯姑息的。

同类推荐
  •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这是一本随笔集子,是一本作者的出国手记。作者跟随丈夫来到荷兰,用一个最平凡普通的中国人的眼睛看西方,从吃饭穿衣,点点滴滴中感受东西方的差异,经历了好奇、感叹、敬佩和反思,从中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冲击,也不乏忧虑和感慨,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敬重生命,珍爱生活。
  • 绿叶对根的怀念

    绿叶对根的怀念

    “失去家园的人,将在何处安身?”这积于岁月,发于无端的感慨,与荷尔德林的名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无意中构成了精神意义上的一问一答。尽管一个是文学界公认的大师,一个是身边的普通朋友,但有条秘密通道,似乎一直在中间沟通着这些共同漂泊的灵魂。或许,正是这种不懈的求索,唤醒了我们血液里骨髓里的故乡情结。
  • 陈应松文集:去托尔斯泰庄园

    陈应松文集:去托尔斯泰庄园

    陈应松的写作常被人称为是“底层写作”或是“生态文学”,不少作品深刻而真实地描写了苦难的生活以及苦难的人群。由于“神农架系列”小说,他在神农架林区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影响神农架十大人物”之一。他回忆自己的创作经历时说,自己原本是出身文盲家庭的孩子,一个封闭环境中的不通汽车的针眼小镇人,“一个高中时才看到《唐诗三百首》的学生,不是天才”。今年以来,他自愿要求到家乡挂职,深入生活,进行广泛的乡村调查,尤其想唤醒自己童年和少年的记忆。“我怀念不成器的青春时代。虽然现在是露臀装的时代(包括文学的露臀装),可我还是要为青春喝彩,为糊里糊涂的青春欢呼。”
  • 以打促谈:志愿军发起反夏秋季攻势作战

    以打促谈:志愿军发起反夏秋季攻势作战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 放弃也是一种宽容

    放弃也是一种宽容

    本书选编了古今中外故事中的精品,文字清新隽永,读后令人终生难忘。故事结束后的心灵智语,灵气十足,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故事的寓意,点明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宛如从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读者心田。短小、灵动、真切、睿智、感人是本书的特色;青春、活泼、真挚、真情、直爽是本书的感怀。文字清新隽永,读后令人终生难忘。每篇故事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在茶余饭后,品读之后能让人的心灵为之震颤,醍醐灌顶;能陶冶人的情操,历练人的性情,厚实人的底蕴,纯粹人的精神,完美人的灵魂。文中一篇篇闪着智慧火花的文章,为人的心灵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扇扇门,指明了一条条路,让人的生活豁然开朗,意境提升。
热门推荐
  • 刀锋夜影

    刀锋夜影

    2268年,人类中开始爆发未知病毒,被感染者变得丑陋,皮糙肉厚,速度敏捷,暴戾嗜血。大爆发结束后,幸存的人类在z联盟的领导下建立生存岛,继续与变异人战斗,一部分人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人类生存岛ZB,一辆可运行的火车,领头人,刀锋。刀锋身着银色布满锐利刀锋的战衣,以超强战力斩杀变异人无数,闻名人类与变异人中。在一次任务中,借着黑夜一个影子般灵动的少年扑向了刀锋!锋利的牙齿咬住了他的脖子!故事由此开始——
  • 瑾瑟藏兮

    瑾瑟藏兮

    君婉兮,带着一个足以轰动天下的身世流落民间。她一步步成长,也将回到云巅。楚怀瑾只温柔的看着怀里的小人,他在她羽翼未丰之时小心翼翼的保护,他从来不信什么命运。她问他心里的人究竟是谁时他只道:“满心向你,却只字不提,你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算了,口里的爱不及心里的千分之一,我们来日方长。”她被天下人唾骂红颜祸水时,他道:“爱到事事得体的人,心里要放得下多少的苦,谁要后人歌颂啊。我偏要和你一起糟蹋这盛世。”
  • 异界之死神逍遥

    异界之死神逍遥

    世人皆说他是杀人不眨眼的死神,又有谁知道他心中的无奈。神恩大陆诸族林立,强者为尊,为了生存和心中的那一抹柔情,他选择化身不哭死神,杀仇寇,灭信仰,甚至不悔对上众神,谱写一曲属于他的传说!
  • 不要为小事生气

    不要为小事生气

    英国著名作家迪斯雷利曾经说过:“为小事生气的人,生命是短暂的。” 本书收集了一些名人名言,仔细分析了生活中生气的原因和生气引发的后果,又结合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论证了不要为小事生气的重要性,还将教给你学会不生气和妙用生气的方法。希望通过阅读此书,能让你受到一些启发,在生活中真正做到“不要为小事生气。” 人生是短暂的,所以,生活中不要因一些鸡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耿耿于怀,为这些小事而浪费你的时间、耗费你的精力是不值得的。英国著名作家迪斯雷利曾经说过:“为小事生气的人,生命是短暂的。”如果你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那么你就不会再为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情而生气了。 本书详细分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生气的原因和生气引发的不良后果,通过事例说明了不要为小事生气的重要性,还教会你消除生气的方法。希望通过阅读此书,能让你从中受益,在生活中真正做到“不为小事生气”,愿你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愿你每天都有一个好的心情。
  • 夜昼浮凶

    夜昼浮凶

    大地已经沉睡,除了微风轻轻地吹着,除了偶然一两声狗的吠叫,冷落的街道是寂静无声的。
  • 超级时间游戏

    超级时间游戏

    这是神创造的游戏,时间是游戏的根本,你的时间非常值钱。
  • 不慌我有大佬

    不慌我有大佬

    楚天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的民国练各种武功道法,本以为就这样一直生活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但没想到灵气复苏了,各个都有异能神通,你问楚天,慌不慌?幕后有一些老怪物黑手阴谋算计,虎视眈眈,你问楚天,慌不慌?楚天:不慌,有大佬的我已经无敌了!!!
  • 我这该死的三生命体

    我这该死的三生命体

    本作品讲的是一名叫王郭曹(每天他都有不同的名字)的人在世界他的名字竟然有三个姓。这是为什么呢?就跟随男主进发吧
  • 蔓祯吟

    蔓祯吟

    一朝穿越,本是现代医大的在校学生,却成了御药房的打工仔;本想不问世事,明哲保身,却被拉进了阴谋重重的宫斗之中;本以为可以长相厮守的人,却一而再的误会她,成了伤她最深之人;都说帝王无情,她是否该斩断情丝,她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神落洪流

    神落洪流

    一个温文尔雅的牧师,一个手无寸铁的少年,踏上了一段从雪原死里逃生的旅程,每个落下的脚印,都布满杀机。在重重迷雾背后,根本分不清谁是敌人,谁是战友,或许,下一刻保护你的人,就会捅你一刀。阴谋,刺杀,潜行,背叛,在所有手段都用尽后,是谁,能活到着看到黎明?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书友群:58203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