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7100000022

第22章 贾府和大观园裙钗群体扫描(2)

岫烟责己严,待人宽,丢了衣服,还一味自责,帮婆子开脱。她如此克己让人,但面对着婢仆所表现的赤裸裸的世态炎凉,自尊心收到严重伤害,在内心是感到非常心酸的:那时岫烟被那老婆子聒噪了一场,虽有凤姐来压住,心上终是不安。想起“许多姊妹们在这里,没有一个下人敢得罪他的,独自我这里,他们言三语四,刚刚凤姐来碰见。”想来想去,终是没意思,又说不出来。

岫烟正在吞声饮泣,看见凤姐那边的丰儿送衣服过来,岫烟一看,决不肯受。丰儿道:“奶奶吩咐我说,姑娘要嫌是旧衣裳,将来送新的来。”岫烟笑谢道:“承奶奶的好意,只是因我丢了衣服,她就拿来,我断不敢受。你拿回去千万谢你们奶奶,承你奶奶的情,我算领了。”倒拿个荷包给了丰儿,那丰儿只得拿了去了。不多时,又见平儿同着丰儿过来,岫烟忙迎着问了好,让了座。平儿笑说道:“我们奶奶说,姑娘特外道的了不得。”岫烟道:“不是外道,实在不过意。”平儿道:“奶奶说,姑娘要不收这衣裳,不是嫌太旧,就是瞧不起我们奶奶。刚才说了,我要拿回去,奶奶不依我呢。”岫烟红着脸笑谢道:“这样说了,叫我不敢不收。”又让了一回茶。(第九十回)

岫烟遇事处处让人而又克己,自尊心很强,所以不肯收受凤姐的馈赠。平儿与丰儿第二次来送衣服,谦敬诚恳,更且言词得体,无懈可击,岫烟只得手下。平儿的善良和好心,岫烟久已闻名,她不能拂了凤姐和平儿双重的好意。凤姐敬重性格刚毅、气质高雅、心胸开宕的人,岫烟正是这样的优秀女子。前已谈及,凤姐初见岫烟,就有了敬重的意思,现在她见岫烟通达自谦,更同情这位清贫女子的自尊和甘居贫困。凤姐在这种方面是风度优雅而又豪放、慷慨的。她对待邢岫烟和刘姥姥都表现了这种风度。

岫烟在贫困中的上佳表现,受到论者和读者的一致敬重。三家评本的眉批也一再赞扬:“邢姑娘为人真所谓礼义廉耻,色色俱到。”“凤姐送衣原有痕迹,岫烟志气高朗,岂容当此横赐。不然平儿送羽缎褂子,未尝退却也。”“真是知道理的女子,其情操至此,即丈夫中亦能有几人哉!”“书中诸女,有可妻之者,妾之者,朋友之者,惟邢姑娘可以师之。世有其人,吾当五体投地。”最后,岫烟见凤姐和平儿态度极其诚恳,就爽快接受了她们的美意,眉批说:“如再不收,邢姑娘未免不近乎矫即近乎傲矣。辞、受中乎礼,吾益重其人。”

我们在贫困和拮据的生活中,应该要保持自尊自强,不慕富贵和虚荣,坦然处之。我们应该看到,不要说像邢岫烟那样的普通女子,即使历史上著名大人物也多经历过贫穷困苦的生活。唐代大诗人杜甫,一生在贫困中度过。他有名句:“宦囊恐羞涩,留作一钱看。”说自己囊中空空,特意留下一个铜钱,放在手边可以看看,这样就不是一文莫名了,我还是有钱的。这是他的幽默。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不怕贫穷,志存高远,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后来邢岫烟与薛蝌成婚后,和和顺顺过日子。(第一一八回)薛蝌是个性格正直、温和、知礼的人。她是《红楼梦》中少有的结局好的女子。

2.方外才女妙玉

妙玉是大观园边上住着的出色才女和美女。她本是苏州人氏,出生高贵,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她与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四人都在心中喜欢着宝玉,宝玉也喜欢她们。可是妙玉毕竟是方外之人,她只能将自己的爱意,深深地埋在心中。

●交友严慎,自觉保持精神的愉悦

妙玉后来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丫头服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听见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她的师父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她师父临寂遗言,说她“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她竟未回乡。王夫人听说,就吩咐:“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她来。”林之孝家的说道,“请她,她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笑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林之孝家的答应了出去,命书启相公写请帖去请妙玉。(第十七、十八回)

妙玉的清高和不随便与达官贵人交往,由此可见。妙玉气质高雅,形貌秀美,心性孤僻,世俗难容。

妙玉不与人随便打交道,交友极为严慎,除了大观园中的极少数人,她不与任何人来往。在大观园中,她只与宝钗、黛玉、湘云和宝玉来往。

贾母陪着刘姥姥来栊翠庵参观,妙玉只是一般性的作门面的招待,对宝钗和黛玉,则将她们的衣襟悄悄一拉,让她们进入耳房内,单请宝钗和黛玉饮“体己茶”。宝玉跟随而来,妙玉正色声明道:“你这遭吃茶,是托她们两个的福,独你来了,我是不能给你吃的。”宝玉知趣地回答:“我深知道,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她二人便了。”(第四十一回)

妙玉对宝玉还是有所照应的,诗社赛诗时,宝玉又落了第了。宝玉讨饶,李纨笑道:“也今日必罚你。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众人都道这罚的又雅又有趣,宝玉也乐为,答应着就要走。宝玉冒雪前去乞梅,果然笑吟吟地拿了梅花而归。(第五十回)宝玉生日时,妙玉还飞帖祝寿,宝玉意外地收到了这位“槛外人”“遥扣芳辰”的笺帖。(第六十三回)

史湘云和林黛玉月夜联诗,最后妙玉路过听到,就为她俩续诗,作结。妙玉富于智慧,富于人生智慧。这可以从她对黛玉诗歌的评论看出来。她听到黛玉与湘云的联诗中,“有几句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的气数而有,所以我出来止住。”这与本书前面评论黛玉的诗歌的情调过于颓唐、悲观的观点一致。言为心声,黛玉的诗歌的悲切,更推进了她的悲观的人生观。三家评本的眉批说:“过于颓败凄楚,此关气数,方外人已参透。”护花主人的回后总评又说:“借妙玉口中说出气数使然,后文已跃跃笔端。”都认为妙玉对黛玉诗歌和性格的悲观色彩过浓的批评是准确的,击中要害的。(第七十六回)

妙玉身处方外,可以不随便和人交往,她就充分利用这个条件,只和最高雅的宝钗、黛玉、湘云和宝玉交往。此外,她在早年与邢岫烟半师半友,与有心出家的惜春下棋、交谈。这样,她保持了交友环境的清纯高雅,远离俗气和尘世,充分享受修行的清净之乐。

●自奉甚厚,枯寂中的自得其乐

在尼庵修行,生活枯寂清静,单调乏味,对一般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但古人认为多病难治的孩子,既然难以存活,就到寺庙中去修行,只有这种方法才能继续生存,这样终比孩子很快死掉要好。古时的家长常常有这样的想法,社会上也流行这样的观念。妙玉就是这样当上尼姑的。更有不少家长,信奉佛教,对孩子出家修行,极为赞赏和支持。如20世纪的名僧圆瑛大师的弟子、上海龙华寺方丈明旸法师(1916-1992),其父陈金南,是律师兼农场经理,母亲蒋树英,任福州刺绣学校校长兼刺绣工厂厂长,他十岁时,父母就让他依圆瑛老,披剃出家,晚年也为一代名僧。

妙玉的家境好,家里给她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条件,妙玉得以带发修行,而且能够在庵中养尊处优。妙玉饱读史书,她懂得在枯寂的生活中自得其乐,就是读书懂诗,在修行的同时,让围棋、诗书陪伴自己的青春年华。她没有其他生活享受,不能喝酒吃荤,只能完全吃素,就和唐代茶仙陆羽一样,以喝茶作为唯一享受。妙玉使用极为精美的茶杯,享用最精美的茶叶,用旧年存留的雨水泡茶。

茶仙陆羽要比妙玉的身世苦得多。据唐赵磷《因话录》卷三载,陆羽本弃婴,为竟陵(其家乡,今湖北天门)龙盖寺一俗姓陆之僧人收养,故从姓陆。少为伶人(古代地位低贱的唱歌、奏乐、演戏的艺人)。天宝五载(746),即他14岁(古人都以虚岁计算)时居天门山攻读。至德元年(756)24岁时避乱至越中(今浙江绍兴一带),上元元年(760)28岁时隐居吴兴(今浙江湖州)苕溪,闭门著书,或与名僧高士相交往。他在年轻时一直过着清苦的生活。陆羽在当代中国名声很大,因为他精茶艺,号茶仙,著《茶经》。看来他为人很潇洒,实际上他的出身很苦。妙玉与他相比,要幸福得多了。

妙玉最后被强盗劫走,不是她本人的失误造成的。她坚决不从强盗的逼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符合她的性格和智慧的行动。她虽然不幸因此被杀,但她的抗争造成的人命案,惊动了官府,为破获这伙盗贼提供了有益因素。这伙盗贼最后被一网打尽,绳之以法,妙玉的血海深仇得报,人间正义也得到维护。

3.倒霉女子:秦可卿、李纨和甄英莲

秦可卿、李纨和甄英莲是《红楼梦》中的三个倒霉的女子。

●医生治病不治命和弱女亡灵的梦中警示

秦可卿被称作“兼美”,即她具有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人的美。

秦可卿的为人,受到极高的评价。

贾府中地位最高、智慧又最高的长者贾母素知秦氏是极妥当的人,认为她“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媳中第一个得意的人”。(第五回)

秦可卿的婆婆尤氏对金荣的姑妈说:“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儿,只怕打着灯笼儿也没处去找呢。”“她这为人行事,那个亲戚,那个长辈不喜欢她?”又说她的性格是“心细,心又多”。“心又多”,指的是考虑问题仔细前面。

秦可卿的上房中挂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年轻的美貌少妇的房中挂着这样的一副对联,似乎与她的年龄和身份不合,但这副对联犹如座右铭,表明了她对这两句话的欣赏、有所理解和向往。

秦可卿的命运,按照书中的暗示,她因公公的奸情一事被暴露而自杀。不少人因此指责她“性淫”。这种评论未能细察这个事件的实质,是不公正的。秦可卿是个贫寒人家的弱女,嫁到贾府,缺乏娘家的支撑。她的丈夫贾芸是个年轻的美男子,她没有必要、也没有胆量去勾引公公,做出乱伦的事情。但是,生活在深宅大院里,婆婆是个窝囊的蠢妇,丈夫是个无能的花花公子,没有人能够保护她,公公如果要强奸她,她无法预防,也无力抗拒。

总之,秦可卿作为一个弱女子,无法抵抗强横的公爹的逼迫。在这样的忧郁和恶劣的环境和心境中,她患了病,又被庸医耽搁,病情转重。她的弟弟秦钟不争气,不好好读书,和不良少年一起鬼混,还闹出纠纷,更增添了她的病情,终于不起。尽管后来请来了张医生,比较高明,但为时已晚,而且她知道医生再高明,“任凭他是神仙,治了病,治不了命。”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同样的毛病,因为“医缘”的不同和其他种种主客观的原因,有的病人治得好,有的治不好。第二层意思是她决意要死,医生治得好病,她的命运决定她活不下去,所以治不了命。

戚序本的回后评道:“欲速可卿之死,故先有恶奴之凶顽,而后及以秦钟来告,层层克入,点露其用心过当,种种文章逼之。虽贫女得居富室,诸凡遂心,终有不能不夭亡之道。我不知作者于着笔时何等妙心绣口,能遣此无碍法语,令人不禁眼花缭乱。”后半句说贫女嫁到豪富人家,虽然诸事如意,也有不得不死的原因。这句警告发人深省。虽然不一定都要死,但不少人的确遭了祸害。嫁到豪富人家的平民女子要提高警惕,要处处小心留意,这确是经验之谈,不容忽视。

再回到秦可卿的话题来说,作为聪明的外来孙媳妇,她在偌大的一个贾府中,只有凤姐一个比较讲得来的朋友。当凤姐每次来看望时,秦可卿都是强挣扎着与她讲话。她很寂寞,平时无人可以交谈,尤其是在病中,所以珍惜每次可以与凤姐交谈的机会,不惜强拖病体,强打精神,与难得来看望自己的凤姐讲讲话。在她的生前,她与凤姐只能谈些家常和病情,可是她死后,却对凤姐讲出深藏于肺腑的深刻道理。

那天深夜,她的生命终于走向了尽头。此时,凤姐梦见秦可卿前来与她告别,并严肃地说了一大番话:“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葆无虞?”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pǐ痞)极泰来(情况坏到极点,就会往好的方面转化),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划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

凤姐便问何事。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皆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凤姐忙问。“有何喜事?”秦氏道。“天机不可泄漏。只是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因念道:“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秦可卿在凤姐的梦中讲了一通人生的哲理,洪秋蕃评论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皆至理名言,多少读书明理的人尚见不到此,不图凤姐于梦中得闻秦氏言之。”

秦可卿给凤姐的警告,思虑深远。又指点具体措施,三家评本眉批说:“普天下享世泽者(享受祖上留下的富贵的人),当洗耳恭听……”“富贵家当奉为良法。”因为秦可卿用她的语言讲出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富贵人家不能永葆富贵的历史真理。

秦可卿还指点了两条方法,一是保住一些良田,可以活命,二是保住私塾,可以读书。这样“读书务农”,还是一个耕读之家,退可以生存,进可以发展——书读得好,能够当官,就有可能东山再起了。

秦可卿的托梦之言,受到古今评论家的好评。王蒙先生在他的《红楼梦》评点本中一再赞赏:“秦氏此话,何等深刻而高远?”“这种思路不仅凤姐敬畏,读者能不敬畏吗?”“不但深远,而且具体入微。不但务虚,而且务实。究竟谁能这么高明呢?秦氏?凤姐?雪芹?是秦氏给凤姐托梦,抑是曹公给各位赫赫一时的读者‘托梦’?”“哲学、智慧、远虑乃至神秘的预言,都是现实生活的一种阴影。归根结底,确有令人不待见的理由。”

同类推荐
  • 雨中灯火(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雨中灯火(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点滴

    点滴

    本书收录作者1934年至1935年2月间的散文和杂感,大部分作品是作者旅居日本期间所写。作者说,这里有他“一点一滴的血”,也是“一个活着的现代青年的话”。旅日期间,法西斯阴云密布,国家内忧外患,这些在作者的文字中都有反映。晚年编集时,作者认为《关于翻译》、《几段不恭敬的话》两文讲了一些不公正的话,移作附录。本书于1935年4月由开明书店初版,现根据《巴金全集》本排印。
  • 燃烧的雪

    燃烧的雪

    还真有点两年前朋友说的那样,她的文笔确实很棒。无论是写人生,写爱情,写风花雪月,写白云蓝天,写岁月催人,写草生木长,都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怨和忧伤,而这些哀怨和忧伤里,似乎又时刻地闪耀着坚韧的光芒。人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诗人们几乎无法回避的一个主题。
  • 季羡林世界游记:十一国记

    季羡林世界游记:十一国记

    《十一国记》是季老国外游记的一次梳理,向读者呈现他青年时代赴德国学习,及后来作为学者、作家、教育家、史学家出访印度、缅甸、尼泊尔、泰国、乌兹别克斯坦、日本等国家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与所叹。季羡林无论以何种身份出国,都尽心竭力充当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不遗余力为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铺路架桥。因此,《十一国记》又可以看成体现中外文化交流及友谊的珍贵记录。
  • 各自的朝圣路

    各自的朝圣路

    《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作家周国平自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作品,是他的第二本散文集。本书内容涵盖了读书感悟、心路历程、对爱的体验和针对某些时弊的“争鸣”等。
热门推荐
  • 曼陀雨

    曼陀雨

    虚实之间,书写青春。悲喜之间,洗涤心灵;无论是回眸还是展望,彷徨确又坚定,一颗心如稀世的曼陀罗,世代辗转,却不改傲然与爽洁。这是曼陀罗的故事,这也是你们故事。。。。
  • 尊神,来和我一起过悠闲小日子!

    尊神,来和我一起过悠闲小日子!

    “浩斌,你快来看看,宝宝正在踢我呢!”“是吗,看来咱家宝宝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她帅气英俊……
  • 夫人她又暴走了

    夫人她又暴走了

    时隔十六年,苏浅浅的妈妈终于良心发现,将自己丢在乡下十六年的女儿接回城里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只想听到你的声音

    只想听到你的声音

    《只想听到你的声音》中所选作品或构思奇妙,或清新怡人,或曲折动人,或新颖独特,或意味深长,让你在掩卷之际,忍不住回味咀嚼,感受其中绵绵无尽的弦外之音,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
  • 殿下请认真拍戏

    殿下请认真拍戏

    雷殿不过是想看看父亲的一生浮沉在娱乐圈中到底在寻找些什么,为什么他要费尽心思踏进这个圈子,为什么不辞辛苦在这里打拼,为什么会一直看着他想着另一个人,另一个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人,娱乐圈到底有什么好呢?一直以旁观者的身份站在镜头面前,我行我素,直到有一天,他理解了父亲的一句话。“站在灯光下,只为了让他找到我,我一直在这里,从未离开。”
  • 腹黑男神的呆萌甜妻

    腹黑男神的呆萌甜妻

    这是他们的故事,辗转了多少个流年,吹散了多少曾经,却依然不忘初心。从第一次见面脸上泪水肆虐时的狼狈小胖妞到为他披上婚纱时面容甜美身姿妖娆的小妖精。他想过无数个关于他们结婚的画面,却从没有一次来的这么真实和震撼,洁白无暇的婚纱,她轻挽着他,他放慢了步伐,他们一起迈入神圣的婚姻殿堂,庄严而又肃穆的教堂里,在神父的祈祷下伴着众人的祝福声他们结为夫妻。许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誓言。
  • 惹狼上身

    惹狼上身

    那个墨镜男害她丢了工作,她只不过是小小报复了一下,犯得着对她穷追不舍吗?还要她道歉?!做梦去吧!他眼中闪着猎兽般的光芒:你,是我的!
  • 大唐房俊

    大唐房俊

    “噗通”一声落水的声音,“房俊落水了"。梦回千年现代人来到了贞观年间,成为了房玄龄第二子,贞观初年天下初定,四境未平,周围各族虎视眈眈,但是迎来的却是大唐盛世,不由的让人心潮涌动热血沸腾,因为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攻灭突厥,平定吐蕃,打倭寇,收辽东,兵出四方,涤荡四海,自己的命运究竟会随历史一样正常前行还是发生一丝偏离······秀丽河山,美人如画,心中的一丝悸动······
  • 我在地狱是机械师

    我在地狱是机械师

    在这个机械横行,机械师已经发展为一种职业的世界,机械师有着快速变强的能力,和高人一等的资格。但是,想要成为机械师,就要参加机械考核,然后融合械灵,开启机械空间,拥有机械核心,完成这些你就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机械师。“为啥你的械灵空间内没有机械核心?”“啥?机械核心,我要那玩意干啥!”“你没有机械核心,你怎么制造机械,怎么成长?”“哦!我靠吞噬别的械灵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