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86000000230

第230章 飞龙在天啸三更【3】

关于朱棣和方孝孺,咱们从历史的角度正面对他二人作一番剖析,作为本文的弦外话吧:

此文依据的是一些基本的历史事实,力求从人性的角度来还原历史人物;中国有句古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说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在各种环境中都能折射出来,也是统一的,可不是说这个环境里面是他,换个地点、环境他的个性就变了。

方孝孺,字希直,享年46岁,官至正市级文职干部。明江浙行省台州路宁海县人。明实录里面对方孝孺的前半生没有记载,明史里面有个小传: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宁海人。父克勤,洪武中循吏,自有传。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先辈胡翰、苏伯衡亦自谓弗如。

从中看出老方在当时的文坛非常有名,人们称之为"小韩子",也就是小韩愈。老方是近视眼的可能性非常大,"读书日盈寸",一天读一寸厚的书。当时很有名望的学问家、书法家胡翰和苏伯衡都认为比不上他,胡苏死时老方也不过20多岁,可谓少年有成啊。据说老方当时每写一篇文章,人们纷纷传诵。

隐隐然老方已成为当时的一代文坛领袖。

从老方的两首诗里面可以一窥其志向:

乘时功易立,处下事少成。

君看萧曹才,岂若鲁两生。

贤豪志大业,举措流俗惊。

循循刀笔间,固足为公卿。

诗中的萧曹应该是指汉初的萧何和曹参,都是治世之才,估计也是老方心中的目标;老方要以此为榜样,干一番事业出来,老方是一个有志于功名的人,这一点从他其它的诗词中也可以看出来。

万事悠悠白发生,

强颜阅尽静中声。

效忠无计归无路,

深愧渊明与孔明。

这一首不知道成于什么时间,我估计是很可能是靖难后期,把看似矛盾的两个人隐士陶渊明和一代明相诸葛亮联系在了一起,想效忠皇帝自己又无计可施,想当隐士又走不了,表达了老方苦闷、彷徨的心情,忠臣与隐士老方一样也没干成。

从这首诗里面也可以看出老方自视甚高:"深愧渊明与孔明"。

明史里面记载的一件事,可以看出方孝孺挺有品质的:

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老方病了,在床上躺着,而这个时候家里人来告诉他:家里没吃的了。老方笑着说:古代名人子思三十天才吃九顿饭,也不是我们一家穷啊?!

"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这句话如果真是老方原话的话,也能折射一部分他的心理境界出来:古代名人很多都穷啊,所以我们穷也没关系。而不是从儒家正统出发:君子固穷,但君子能安于贫穷,但是还是不错的,能笑对贫穷。

当时的知识分子不种田,不做官的话又没什么经济来源,生活中面对贫困的几率非常大,而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老方的一些优秀品质。学问又好,又有名,当然在知识分子中影响就很大了。

朱棣比方孝孺小了3岁,生于1360年,明太宗实录记载他"比长聦明睿智仁孝友悌出于天性勤学好问书一览辄记终身弗忘",明史里面说他"貌奇伟,美髭髯。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

十岁封燕王,二十一岁就藩。靖难前二次率军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北元太尉,相当于北元军队的总司令),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明实录、明史对这两次战争记载也不是太详细,但从中可以肯定两点:

一:朱棣的军事素质很强,威望非常高,以至于靖难当时很多将领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还铁了心的给他卖命。

有人争论过燕王、晋王军事素质的问题,我觉的从靖难时期曾跟随燕王的将领的表现已经看出朱棣的军事素质和威望了,大家吃的都是朝廷的俸禄;应该是忠于朝廷啊!当燕王处于危难之时,几乎是孤家寡人啊——就领着八百多家丁造反,几乎是必死无疑!跟着他还很可能还要塔上全家人的性命,可是朱棣一造反,这帮人就义无反顾的跟着他来了……

二:朱棣在北平很得民心,在靖难政府大军围城之时甚至出现了一帮妇女出来向官军扔砖头的事情。

下面要详细的分析一下靖难时期各人物的表现及其折射出来的人物性格和心理:

一:朱元璋的死及埋葬礼仪中朱棣和朱允文的表现。

《明史》的记载是“朱允炆辛卯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建文元年。是日,葬高皇帝于孝陵,诏行三年丧。”明实录载:"三十一年闰五月乙酉太祖崩是夜即歛七日而葬辛卯日皇太孙遂矫诏嗣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踰月始讣告诸王且止毋奔丧"。

在朱元璋的死及埋葬日期在明史、明实录上是一致的。

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这是不得了的事情啊,在古代和平时期没有比一个皇帝死亡更大的事情了,按照一般的礼仪讲——一个皇帝死了,尸体停殡宫中起码要放将近一个月,这时被称为“大行皇帝”,停殡期间举行丧礼仪式。嗣皇帝、皇室成员、百官军民服丧服二十七日,停止娱乐、婚嫁活动。

而建文皇帝怎么做的呢?七天就埋了,更有甚者——朱元璋死了一个月才"讣告诸王且止毋奔丧",为什么?!

新皇帝在老皇帝大丧礼仪上的表现是非常大的事情,帝王行为是天下的表率。

而建文的行为像一个仁孝之人所为吗?他会不会对老朱做了什么亏心事啊?!

有人说朱元璋让这么干的,我觉的不大可能,从史书上的记载看朱元璋是一个亲情观非常重的人,退一步讲他即使不让诸王奔丧,也不可能让把死讯过一个月才告知诸王。

明太宗实录上说建文是"遂矫诏嗣位",有没有可能呢?!

从老朱死后建文的态度和削藩的力度看,"遂矫诏嗣位"未必是空穴来风。

老爸(老朱)死了一个多月后,来信儿了,还不让去奔丧!朱棣应该是什么心情?

不让就不让吧,我让儿子们去,都去。朱棣把三个儿子都派去奔丧了。很多史家说到这段历史的时候一般都说,朱棣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居然把三个儿子都派去奔丧了。

可是换一个角度看,这不得是一个孝子才能做出来的事情吗?!朱棣要是一门心思想造反,那么新皇刚登基的时候根基未稳,这不是一个最好的时机吗,马上就应该拉上人反啦!怎么可能把三个儿子都派到虎坑里去呢?!

还有一点,诸王接到老朱的补告的同时还发生了一件事,(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周王被抓了!

因为是同期的事情,我判断不出来朱棣对此事有无耳闻,如果他知道,按理就更不应该把三个儿子都派南京去了。

抓了周王以后,明实录、明史都记载燕王给建文帝上书,陈以亲情,写的应该挺有感情;因为建文沉默了将近十个月以后才又开始削藩,但是呢一下就干掉三个,即在建文元年四月连削齐、湘、代三王,其中湘王最惨,阖家****啊!

可是就是这样也没阻挡住建文的削藩步伐,仅过了一个月,又把岷王干掉了,可见建文的心有多硬,也是一狠人啊!

但这十个月中建文也没闲着,把当时的北平军分区司令换成了从南方调来的谢贵、张信(都指挥使,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两个都是),北平市长(北平布政使)换成从南京调过来的张昺,这个时间应该是在1398年十二月到1399年三月之间。

这之间,建文还做了一个动作,把朱棣的直系部队(亲王的护卫军)调到开平戍边。按明制亲王有三卫,这三卫按燕王来算,怎么也得三万多人。

说到卫,以前常叫天津卫天津卫,明初天津这块就驻扎了三卫兵马,而朱棣登基之后就把这块卫所赐名为天津(天子渡津之地)。

这相当于把燕王这头老虎的牙都拔下去了,就剩王府一帮家丁了,孤家寡人了!

紧接着,建文又做了一个动作,调宋忠率三万人马进驻开平,监视北平动向。朱棣现在的处境就像在头顶上悬了一把大刀,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刀就下来了,而且手边还没人……

有资料说这段时间朱棣又装病,又装疯,明实录上没有这个记载,明史采用的说法是装病,我觉的装病这个说法可信度比较高,因为这跟一关键人物张信有关系。

张信这件事折射出来的东西很多,得详细分析分析。

张信,临淮人,调北平之前和朱棣没有过交集。明史上关于他的记载是这样的:

信,临淮人。父兴,永宁卫指挥佥事。

信嗣官,移守普定、平越,积功进都指挥佥事。

张信的老爸张兴在福建永宁当过指挥佥事,跟朱棣也没有交集,因为朱棣一直在北方活动。而张信是接他老爸的班儿当低级军官,但是呢,被调到贵州以后,干的不错,也干到了都指挥佥事的职务。

同类推荐
  • 三国之灵气复苏

    三国之灵气复苏

    [本书已崩,作者毒发身亡。慎入。书荒不在乎的可以看看前20万字,当时时间充足,没有那么水]当灵气复苏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代,面对无法调和的种族之战,三国的豪杰们能否放下仇恨与对立?曹刘孙三人又是否甘心放下手中权力,还给献帝?当一道现代的灵魂重生在麦城之战,面对灵气复苏的大争之世,面对关羽兵败被擒的结局,又会发生何事?(推荐票加更)
  • 神级建国系统

    神级建国系统

    很多人穿越,都像带本百科全书,动不动就领先两千年的科技水平。李封穿越到了古代乱世,却有一个声音在脑海挥之不去。“宿主您好,争霸世界,逐鹿中原,欢迎使用神级建国系统!”“请问是否开启争霸建国之路?”“否吧”“……”随身系统当机ing
  • 欧皇攻略

    欧皇攻略

    ???????公元1483年,欧洲。???????这是一个沉暮与开新交织的时候。???????百年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东罗马帝国的辉煌不再,英国的玫瑰战争快要结束,都铎王朝即将来临。欧洲的封建统治仍势头正盛。???????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在艺术舞台上大放异彩。日耳曼人已经在符腾堡印刷出了第一本活字版《圣经》。科学革命随着科学革命的领头羊——哥白尼的成长,也将揭开序幕。???????欧洲殖民者即将到来、暴风雨前夜的美洲,却依然像世外桃源般宁静。五年后,迪亚士将发现好望角,大航海时代就在眼前。???????薛哮天和一些人穿越到了1483年的欧洲,一人成了建文帝的后代,薛哮天竟成了铲屎官........???????而又一人竟然在“美洲共和国”当起了皇帝!????????PS1:读者群:906406631????????PS2:本书是严格地以历史为背景的历史文,当然是为背景,既然有穿越就不可能完全是历史了,会有适当改动,不过读者大大们可放心阅读!
  • 南宋海上风云

    南宋海上风云

    1206,南宋开禧二年,宋平章军国事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试图收复汴京开封,结果华丽丽地蜚剧。从此,已经平静几十年的金宋两国,再也无法平静。1206,在一个来自现代小人物的影响下,流球鸡笼,出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国家,从此开始了不一样的历史……
  • 暗月星火

    暗月星火

    武朝末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外有辽、金虎视眈眈,兵戈相向,内有童贯、高俅、蔡京等一众奸佞祸国殃民,致使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孙靖书不过是武朝边陲之地的一个地主之家的长孙,他是怎样在历史的洪流中乘帆远航?又是怎样用星星之火在这段黑暗的历史舞台上燃起燎原之势?
热门推荐
  • 学渣不高兴

    学渣不高兴

    苏酥从来都没想过,上学第一天的代价是脑震荡!苏爸也从来都没想过,自家的宝能从学渣中逆袭,以吊车尾的成绩奠定高中最后一名入取名额!大家都没想过,四眼、小钢牙的糗女搞定了人气高涨的学霸肖然,更上演危险的三角关系!扮猪吃老虎,老虎不给吃,怎么办?肖然说,那就打晕了再吃!
  • 帮你达成梦想的60个希望法则

    帮你达成梦想的60个希望法则

    心思灵动,就会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眼界开阔,就会插上飞往梦想的翅膀;思维创新,就会跨过挫折与磨难,抵达梦开始的地方。本书为亲们提供了60个实现梦想的希望法则,从内心意志,婚姻感情,职场智慧,人际关系,心态调整等方面,给亲们以明晰的指导,以点燃生命的亮色。
  • 外族小福晋

    外族小福晋

    一场阴谋重重的暗杀,让他与她相识。他,曾是汗位继承人,却被兄弟暗杀。她,救了他,却因家仇国恨不能爱他。再次相遇,他,救了她,却因两国联姻只能纳她为妾。他说:“贞儿,我自会待你如珠似宝!”她信了,他也果真这般待她,却不知,命运已经把她变成了他生命中万劫不复的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影下的芽

    影下的芽

    恋爱,结婚,生子。这几件耗费人生大半辈子的事,究竟是为何意义呢?快乐吗?城小艾并不觉得。陪伴吗?可在最寂寞的时候,陪在身边的只有更寂寥的空气。繁衍吗?这个过于生物化的目的,饱含了太多责任,并不是能轻易承担的。停尸间里,看到刘姐那张灰白的脸时,小艾不禁问自己,这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么?不断的付出,直到用自己的命去成全了别人的幸福。想到这些种种,想到那个几年未见的儿子,小艾仿佛陷在一个漩涡里,身不由己地沉沦。在这个吃人的世界里,她不知如何自处,不知如何找到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自洽。幸运的是,她还有何寻木,那个不善与人交际,却难掩优秀的国宝级园艺师。何寻木的左手,只有四根手指,这个残缺,乎向人昭示着它的主人,曾有过一段无比黑暗的经历。她不说,她也不问。因为,城小艾明白,同在人世间漂泊,又有谁会是那个一帆风顺,完美无瑕的怪胎呢?她们朝夕相处,互相陪伴,互相成就,却又不想占有彼此,也不愿有过多的羁绊。两个同样破碎过的灵魂,带着对世界同样的质疑,一起走上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本文非甜宠爽文,但也不虐。总之又苦又甜又酸又涩~~~
  • 你是深渊

    你是深渊

    雷区注意:女主很渣,不是渣女的渣,是人渣的渣。正文介绍:胤朝女尊男卑,而晚秋是胤朝登基的女帝。如今现社会动荡不堪。而晚秋又极力把女尊男卑变成人人平等。说实在的,难上加难。边疆胡人野心勃勃,朝廷大臣各怀鬼胎,天下民不聊生。晚秋只好利用了一个又一个的人,他们成为了天下安康的牺牲品。却不晓,晚秋做这么多只是为了一人…
  • 玉树林枫

    玉树林枫

    世间诸多不平事,一己恐难安天地。遍集众口污垢秽,誓诛神州贪枉横。——判官判官林枫遭人设计,意外降临圣树大陆,开始了新的征程……
  • 传奇之夜倾寒

    传奇之夜倾寒

    冥晨大陆,硝烟四起。踏着无数人的鲜血,成为大陆上人们最崇拜敬佩的人,却发现还有更大的秘密等着自己。
  • 异域女王的现世人生

    异域女王的现世人生

    我养大了你,你竟然和我抢男人?现实归来,我们势不两立!
  • 魔族音弥不绕

    魔族音弥不绕

    她原是仙境星苑的仙尊,仅差一步便能成神,有着独居一方的实力,却识人不善,仙身俱散,还害死了身边至亲之人。他以命换她重生,自己却陷入了沉睡。 前世她喜爱清静,一心正道,从不主动招惹别人,却忽略了麻烦会自己找上门。 再睁眼,物是人却非,她成了错信恶人而死,落入断魂崖的魔族郡主。 重来一生,她是她,她力挽狂澜,逆天改命,两世之仇不共戴天,今世不报待何时。 握通天之法,习血脉之功,铸七族之魂,临六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