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0700000003

第3章 生于天命,成在自身(2)

在中国,因其无可比拟的实力,北大从来就不愁拥有顶级的优秀生源。聚天下英才而育之,积天下美名而扬之,应该就是北大人最为表象和最为直接的追求。北大从来不因为世俗的黑暗与愚昧而被放逐自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是北大精神的内涵所在。

柳哲是生长在浙江金华农村的一名普通青年,生活、学习都在北大,却又不“真正”地属于北大。严格地说,他不是北大的学子,充其量也只能是个北大“边缘人”的代表。

1989年柳哲高考落榜,其后曾担任过语文代课教师、横溪镇文化宫专职管理员、浦江县曹聚仁资料馆筹办负责人等。那时,他就对研究家族姓氏文化有了兴趣,开始在村里搜集柳姓家谱。但他常常觉得自己能力和学识的局限,研究时感到力不从心。同时,因为没有大学文凭,他在招工、提干等方面都受到限制,他认为不是自己缺乏实践能力,而是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高等教育。恰好这时他结识了北大中文系的张兴根老师,张老师鼓励他来北大进修。于是,他只身揣了父母给他结婚用的3000元钱来北大中文系进修。1996年3月14日,他在北大中文系办理了一门课程的旁听手续,从此,开始了常年在北大旁听的生活。他2001年提出的“北大边缘人”的概念,在被众多媒体传播之后,成为对一个特殊群体的专用称呼。他们没有北大的学籍或户口,但向往北大,并在此旁听、进修、游学或者考研。没有人理睬他初来北大时的艰辛。拮据的经济状况,频繁的搬家,简单的饭菜,半工半读的忙碌和疲惫……大凡漂泊异乡求学的贫苦青年,生活都是此种光景。精神上的压力最让柳哲难以释怀。柳哲现在已经不太经常在北大听课了,“事务繁忙,空余时间太少”,不过,他表示,愿意做永远的北大边缘人,既进得了北大,也出得了北大,学以致用,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虽然当初来到北京,也是想要取得文凭的,但自己的实力不够强大,怨不得北大的门槛儿太高。

北大不相信眼泪,柳哲需要的是实力。他知道自己很难成为北大的正式学子,进北大没有可靠的实力就永远没有幸运的机会。十多年的时间他就这样没有学籍,未曾佩戴过北大校徽,也没得到校方的任何凭证,却一直在北大学习、工作、生活和创业,他说自己不需要一纸文凭,只需要知识、能力和智慧。如今,柳哲在许多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上已经小有名气,有一系列的头衔可以为证:曹聚仁研究专家、姓氏文化研究专家、北大游学代言人、北大边缘人……

我们不能不佩服柳哲的韧性和聪明,也不能不佩服柳哲的坚持和无畏。但是,北大毕竟是全国人的北大,是世界的北大,北大决不是靠坚忍不拔和无畏就成就了自己的伟大名声,而靠的是实力,纵然有感天动地的坚韧和追求,但没有相应的实力作保证,北大也决不会网开一面,把不具备北大要求的实力的人录入其中的,如果这样做,损害的不仅是北大百年积累的声名,也是对全国千百万梦想进入北大的学子最大的不公平。

我们不能不承认,坚韧和聪明足以成就北大所需要的实力,但是这种实力却不仅仅是坚韧和聪明所能成就的。世界上有无数的坚韧之人,更有无数的聪明之人,坚韧和聪明并不直接就是北大所看中的实力。北大需要的实力是综合性的,是要用结果加以证明的。北大教授说:“你有战胜对手的实力吗?不是看谁的胳膊更粗、力气更大,不是看谁的背景更深、靠山更硬,不是听谁说的更好听、长的更英俊,拿出你的智慧和才华,用无声的较量一分高低,这是人才的实力!”

考入北大凭的是实力,在北大读书拼的当然更是实力。高手对决,谁更机敏、更勤奋,谁就能更快一步地占领制高点。没有这样的实力,纵然是在北大“混”,也不会成为优秀的北大生。今天的北大学子,应该越来越讲究学业成绩,越来越重视理论与实际本领相结合的能力,越来越具备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的水平,拥有这样的实力不是靠嘴皮子功夫就可以说出来的,不是靠几天几夜不睡觉就能耗出来的,而靠的还是北大教授的精心指导和北大学子的自强不息,才能积累而来!

北大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无需我们再多说什么。所有靠混日子、想舒舒服服坐享其成的人在北大永远也不会成为命运女神青睐的人。在北大学习的日子除了是增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的日子外,也是强化自强不息精神的日子,知识是用于生存发展走向成功的必备资本,而精神则是实现成功人生目标的动力保证。

一个北大学生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北大的实力是用百年时间积累和沉淀出来的,谁能幸运地成为北大学子,谁就是一脚迈进了铺满了黄金的宝库。用四年的时间去学习百年积累的厚重文化,显然是不充足的。但是,用好人生这四年,让自己从心到身地镀满金粉,就足以受用一生。北大的教授们常讲给学生的经典结论是,在北大你的成绩可以落后,你的书本知识也可以一般般,但你的精神却必须像博雅塔一样,始终挺拔而立,磨炼出了这样的做人精神,你的实力将会与日俱增,许多在北大很平常的学生在社会上却会创造出令人震惊的人生成就,就是实力迸发的结果。四年学业必然带给你富贵的人生!”

是啊,你还有什么不能释怀的呢?迈进北大的实力较量中,你是令人羡慕的强者。走出北大后的较量中,如果你没有荒废宝贵四年时光,那么你只需发挥好自己的本领,运用好自己的智慧,你仍然是出色的强者。北大相信的是实力,社会更相信实力,有实力就有了成功的资本,你无需为今天的平庸而烦恼,把北大的实力转变为自己的实力,就是人生最伟大、最无可替代的资本!

淘汰弱者,北大是强者的乐园

自强不息的人在北大总能找到到自己的快乐。也许他出身很平常,也许他的境遇很糟糕,更也许他的身体有着不为别人所知的病痛,但如果他是个敢于挑战困难的强者,如果他是勇于吃苦的硬汉,如果他是不为命运低头的勇士,那么他就会在北大找到自尊和自信,找到用武之地。北大教授常说,四年对于人生是短暂一瞬,四年在北大学到再多的知识,对于浩瀚的知识海洋来说,也只能是皮毛。在北大最重要的不是学习很多的书本知识,而是开拓知识海洋的坚强意志和灵活方法。否则,尽管你达到了毕业的成绩和足够多的学分,那么你也不能算作强者。

北大是强者的乐园,而所谓的强者,最终的体现是综合做人素质。不然,只知道学习书本公式,只会套用书本框框,对做人哲学一无所知,纵然是北大毕业,也难免摆脱被淘汰的恶运,残酷的现实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超群的人才,而不是需要书呆子。当然,书本知识也是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它毕竟不是全部。淘汰弱者而成就强者,历来是动物丛林的不变法则,当然也是北大不变的法则。

刘默涵是一位来自河北无极县农村贫困家庭的北大女生。她在北大从没有因为出身贫困而自暴自弃,而是特别善于挑战自己的命运,她用自己名字创立的助学基金在使自己受益的同时,也资助了许多像她一样贫困的学生,用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自尊和自信。

默涵12岁那年,父亲暴病去世,剩下她与常年卧病在床的母亲和年幼的妹妹相依为命。2003年,19岁的刘默涵考上了北大。北大的第一课告诉她,进入北大重要的是学会自立自强。于是,她在学姐的帮助下找了一份家教工作,开始了边上学边打工的生活。默涵教学生特别认真,不长时间就成了家教中心最抢手的小老师,最多的时候,同时兼三份家教。为了省钱,默涵“规定”自己一天只吃3元钱的饭菜。她利用周末到博物馆做解说员,晚上顾不上回宿舍又匆匆赶去做家教。刘默涵不仅完全解决了自己上学的各种费用,还每年都带回1500元供家用,并给妹妹攒够了上大学第一年的几千元学费。

2005年寒假回家,刘默涵在无极县中学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办学习班筹到了4110元,为14名家境贫困的高中生分别发放了100元、200元不等的助学金。这次行动成为“默涵助学金”的发端。迄今,她用“默涵助学金”筹到的12700元资助了37名同学,同时还为4位同学找到了长期资助人。之后,她加入了北大阳光志愿者协会。“默涵助学金”成了协会的重要执行项目。默涵用自强精神成就了快乐的北大生活。

刘默涵是强者,她的强体现在实现自我价值上。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学费找到自尊的同时,也更加历练了走向社会最终走向成功的胆识。正如北大一位医学教授所说:“在北大你没有资格懦弱,因为北大文化就是强者文化,不自强而懦弱就不配做北大学生,就迟早被淘汰出局。人死于疾病是可悲的,而死于懦弱却是可耻的,没有人同情死于懦弱的人,不自立不自强,怕吃苦怕受累,只想享受现成的名利,世上没有这么便宜的美事。如果有这样的美事,也只有让那些强者享用,懦夫永远是自艾自怜的可怜虫。”

海子曾是名闻北大的学生诗人,曾写出了近千首令人陶醉的诗篇。然而,这样一位优秀的诗人却没能顶住生活的重压,最终卧轨而死,给诗歌界带来了巨大震动。

北大学生为象牙塔内的栋梁之材。北大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认为这些自杀者不管生前怎样才华横溢,但他们的致命弱点就是意志薄弱,心胸狭窄,不能承受打击和挫折。许多学生在极度紧张的高考、考研、考博的竞争中心灵被扭曲,价值观模糊了,心理素质差了,他们往往因为一点失意就心如死灰,不如一死了之。其实这是一种病,医学上称为“抑郁症”。

逝者逝矣,他们知不知道,因为他们考试多了几分分数,占有了北大的学籍,令多少有理想有抱负的同龄人被拒之门外?

《光明日报》首席记者谢冕曾勉励北大学生说:“在精神方面,北大是富有的,是强者,北大的这种富有,足以抵抗那物质的贫乏而引以自豪。走在我们前面的,有我们一代又一代的老师,他们一介布衣,终生清贫,但却是我们永远敬重的精神的强者。北大是做学问的地方,但是就重要性讲,还是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做人就是在人的质量和品德方面有高的标准和要求。只有人做好了,学问才能有好的发挥。”

只有失意的弱者,没有失意的强人。在弱者的眼里处处是黑暗而没有光明,而在强者的眼里,却处处充满了希望和美好,强者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快乐和成功。在北大,没有人会看不起贫困的强者,却有人看不起富足的懦夫。做一个强者,在北大就不会有痛苦,就不会悲观,就不会失意,因为在强者的心中总有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正是这团盛燃的火焰,支撑着他们的精神世界,给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能量和动力,让他们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失意与暗淡,并最终成为精神和物质都富有的成功人士。

把自卑和怯懦留在校外

有人说只有没有能力和本事的人才会自卑和怯懦,才会没有勇气面对眼前的生活和学业的困难。其实不然,每个人的心里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自卑心理,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完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当他用自己短处面对别人的长处时,自卑感就会油然而生。只是许多人很快就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消除来自心底的自卑感,并进而扬长避短,更多地展现自己强悍的一面,给自己更多的自信,用充足的自信心压倒心底的自卑感,并由此迸发更大的力量。

北大的学生会有自卑感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毫无疑问,考进北大的学生都是头脑聪明、才华横溢的精英。迈进北大之前,几乎他们每个人都有过令人羡慕的辉煌经历,或是出类拔萃的学科尖子生,或是叱诧风云的高中学生会干部,他们在那个不全部优秀的高中班里,曾经面对的是一双双又羡慕又嫉妒的眼神,听到的是各种顺心顺耳的赞美之辞,因为他们在这个小群体里实在是太优秀了,他们在自己的学业生活上注定充满了明媚的阳光。但是进入北大却不同了。在北大校园里,在北大的每个专业里,几乎每个人都那么优秀,在这样处处是精英的学习环境里,曾经有过的自豪感荡然无存,突然之间就没有了赞美之声,没有了羡慕的眼神,与身边的精英比起来,似乎自己变得一无是处了,失落感悄然而至,伴随失落感而来的就是强烈的自卑。自卑使一些学生感到不能适应北大的生活,甚至有些人不能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给美好的人生蒙上了一层退之不去的阴影。

北大的学者和讲师们总是把去除自卑和怯懦当成重要的一堂课讲给迈入北大的新生,告诉他们,自卑是自强的敌人,也是自强的动力。让自卑占领了身心,那么它就会成为左右你行动的敌人,让你一无所成;让自卑变成了图强的勇气,那么它就会消退于无形之中,使你不断获得进步。自卑不应该是北大学生的心态,怯懦不应该是北大学生的行为。每个迈进北大的学生首先需要调整的就是自己的心态,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无论面对怎样残酷的竞争形势,你只需做最好的自己,做自己该做的,学自己该学的,发挥自己应该发挥的能量,那么你依然是最优秀的人才。在北大是这样,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也应该是这样,这才是一个真正值得赞赏的精英。

北大校长司徒雷登先生曾给学生讲了拿破仑教导士兵不要自卑的故事:有一次,一个骑兵奉命给拿破仑送情报,一路上快马加鞭,在快到拿破仑指挥部的时候,马猛地跌了一跤,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被活活累死了。接到情报后,拿破仑立即回信,并让那名士兵骑着他的战马尽快把信送回去。

看到这匹高大英俊的战马,士兵说:“这是统帅的马,我一个普通士兵不配骑这么好的战马。”

拿破仑则说:“法兰西的士兵可以享有任何东西!”

拿破仑的话让士兵信心倍增,他骑上高大的战马急驰而去,迅速完成了任务。

北大的校园里也有类似法国士兵的人,他们以为,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都是给那些特殊人物准备的,而自己太普通了,不是特殊人物。正是因为有了这样自卑的心理,所以他们才处处缩手缩脚,这样的人怎么会取得伟大的成就呢?

同类推荐
  • 决定一生的8种理念

    决定一生的8种理念

    本书将梦想与目标、勇敢与意志、知识与进取、规则与竞争等内容总结为八大理念,从一些侧面分析揭示这些理念的力量与意义。
  • 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是一本震惊世界的心灵励志书,它用一只手环向我们传递了“抱怨不如改变”的生活理念,据不完全统计,该书上市不到一个月,就有600万人参与了“不抱怨”活动,并迅速蔓延到全球80多个国家。在美国《时代周刊》与《纽约时报》联合美国NBC电视台发起的“影响你一生最重要的一本书”投票中,它仅次于《圣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推荐这本书时说:没有人能拒绝这样一本书,除非你拒绝所有的书。
  • 这样做人最吃得开

    这样做人最吃得开

    广结人缘最吃得开说话方圆知有钧,互不得罪吃得开妥协收获友谊,固执造就敌人诚实守信是人生的通行证、处世之本做人要谦虚,锋芒太露惹人太,做人有自信,唯唯诺诺不讨好果断行事吃得开,做人有魅力——个人形象很重要。
  • 冰鉴大全集(超值金版)

    冰鉴大全集(超值金版)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人们关注的风云人物。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超绝的资质,“文能应试,武能杀人”,缔造出一支强悍无比的湘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成为大清之柱石。并因其精于治国、治兵、治学、治家,而备受后人推崇。毛泽东曾叹服道:“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 高质量生活的好习惯

    高质量生活的好习惯

    《高质量生活的好习惯》从做人、做事、职场、生活、健康五个方面。列举了现代人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过程中,应该培养的好习惯和应该克服的坏习惯,结合丰富的事例与轻松的论述,让你在享受阅读的同时,获取战胜自己的力量!将优秀的行为固定成一种规律,这就是一种好习惯;将不良的行为渗透到细节中,这就是一种坏习惯。好习惯使人变得优秀,坏习惯使人变得平庸。
热门推荐
  • 诸神帝诀

    诸神帝诀

    诸神纪元,一本经书流落凡间,它流逝时间,磨灭空间,被一双手捞出岁月……玄合时代,有一男子赠予慕染炎一本古书,名为《神帝诀》……这是岁月之书,也是诸神之书,那岁月长河走出的影子,是神亦是魔。
  • 邪王斗妻之遗落沙华

    邪王斗妻之遗落沙华

    冥冥之中有些事、有些人就算相爱却也无法相守她终究要回到属于她的地方,他们这一生只能是有缘无份吗?
  • 天庭大佬们的渡劫日常

    天庭大佬们的渡劫日常

    书仙祝梁奉旨下凡去寻找司命星君丢失的命册,天庭众仙发来贺电:想不到,你这个小祖宗也有今天。祝梁却小手一挥,全然不在意:反正我也想下凡逛一逛,这次就当带薪休假吧。天庭众仙:您老人家莫不是以为找命册是看话本吧。(然而,天庭上神的命册,的确如同话本子一般有趣。——司命星君)且看书仙祝梁如何在凡间寻找上神们的命册[叉掉]看年度狗血话本子吧。
  • 百战奇略(下)

    百战奇略(下)

    《百战奇略》是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作者刘基(1311-1375),字伯温,明初军事谋略家。《百战奇略》不仅继承和发展厂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而且搜集和存录了大量古代战争战例资料。它搜集了自春秋迄五代1645年间散见于21种史籍的各种类型的战例百则,并且这百则战例,大多都有战争发生的时间和资料来源,为后人检索战争资料,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史,提供了极大方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是摄魂师

    我是摄魂师

    我高三上学的时候遇到一位奇人(其实他并不是人),机缘巧合之下,这位奇人梦中传授了我摄魂术,为了替父亲报仇,为了姐弟之情,我踏入了江湖!
  • 放纵少年

    放纵少年

    我是从窗户里爬进车厢的。站台上的人们就像一窝蜂子,肩扛、手抬着行李,叫喊着、推搡着往车内挤。也有人学着我从窗户往里爬,结果只进来一捆行李,车窗就被赶来的乘务员关死了,任凭那人在窗外咆哮、叫骂也无济于事。
  • 凤凰客栈

    凤凰客栈

    一楼接凡尘,二楼款诸神,三楼自己住!欢迎光临凤凰客栈,客观里面请。
  • 妖妃修仙录:花魁王妃

    妖妃修仙录:花魁王妃

    见过被抛弃的女人,见过被抛弃的王妃吗?我以死相逼,他竟然视若无睹。他左拥右抱的兰苑三千美人儿,在我眼中不过是一群庸脂俗粉的女人;是他的审美有问题,还是我道行不够深?我决定,嘿嘿….嘿嘿嘿……
  • 浦峰长明炅禅师语录

    浦峰长明炅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