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51300000055

第55章 教典之三十:深入研究市场,盈利模式决定行动(1)

阿里巴巴模式来自马云5年的互联网商业实践,也来自他与团队的激烈的思想碰撞。1998年底离开北京时,马云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模式。他觉得互联网是个很灵的工具,可以为企业节省贸易成本。而全球的每年贸易成本是4 700亿美元,这是多大的蛋糕!马云心中的网站模式逐渐变的清晰起来了,经营模式也在实践中慢慢地探索。阿里巴巴也为大企业做过网、开过网上商铺、做过饭店预定等,互联网在不断的变化,“不变就是变”,抓住了这样一条真理,马云也在不断的改变着盈利模式,就这样,到了2001年7月阿里巴巴的“遵义会议”,模式才完全清晰。但这个清晰了的模式并不是马云想象的模式,马云心中的阿里巴巴要到2009年才能成型。

【创业大讲堂——阿里巴巴B2B商业模式从何而来】

马云后来说:“我在外经贸部的工作经验使我了解了许多中小企业的需求,也教会我如何让互联网能用于世界和中国的中小企业,这的确对我帮助很大。”

马云团队在北京的14个月,并非完全失败。国富通网站当年创建、当年盈利是中国互联网早期绝无仅有的奇迹。抛开业绩不说,马云他们二次北上的收获依然重要。他们毕竟做的是外经贸部网站,毕竟是站在了当时中国外贸的制高点上,和世界对话,和互联网巨头们对话。

马云在这里亲身感受了国家宏观经济的脉搏,感受了世界网络产业的脉搏。建在互联网上的中国商品交易市场一开通,各地中小企业反应热烈的场景不得不给马云留下深刻印象。

谁也不能否认阿里巴巴是马云和他的团队的一个伟大创新,阿里巴巴的B2B商业模式堪称是世界互联网上的第四种模式。但这个模式的影子从1995年马云在西雅图放到网上的海博社的网页上就可以找到,那不也是个贴上去的企业信息吗?这个模式的影子从后来的中国黄页的页面上也能找到,只不过黄页上的企业信息是收费的,而且主要是大企业的信息;这个模式的影子更能从北京的“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页面上找到,虽然也同样是收费产品,但那上面已经主要是中小企业的信息了。

阿里巴巴的模式不是凭空创造的。它是有源头、有历史的。

1998年底离开北京时,马云曾对大家说,回去做什么还不知道。其实那时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模式。

阿里巴巴的模式来自马云的灵感和直觉,来自他5年的互联网商业实践,也来自他与团队激烈的思想碰撞。

马云从一开始就觉得互联网是个很灵的工具,它可以节省贸易成本。而全球的每年贸易成本是4 700亿美元,这是多大的蛋糕!之所以会想到面对中小企业,那是因为浙江就是中小企业的海洋。

马云心中的网站模式是逐渐清晰的,经营模式更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后来的阿里巴巴也为大企业做过网,也开过网上商铺,甚至做过饭店预定,直到2001年7月阿里巴巴的“遵义会议”,模式才完全清晰。但这个清晰了的模式并不是马云想象的模式,马云心中的阿里巴巴也许要到10年后的2009年才能成型。

也许互联网命里注定就是一个模式不断变化永远变化的产业。

1999年2月,新加坡政府组织了一个“亚洲电子商务大会”,会议组织者邀请马云作为中国唯一的与会者。

当时的与会者80%是美国人,演讲者80%也是美国人。所有的演讲者讲的都是eBay(易趣)、AOL、亚马逊和雅虎,轮到马云演讲,马云发出的是唯一的不同声音:“美国是美国,亚洲是亚洲,我们不能照搬eBay、AOL、亚马逊和雅虎的模式,亚洲80%是中小企业,亚洲一定要有自己的模式。”其后,马云和杨致远有过一次谈话。马云虽然拒绝出任雅虎中国的总经理,但他和杨致远一直保持着朋友关系。

马云问杨致远:“雅虎到底想做什么?”杨致远说:“雅虎想做一切。”马云说:“从理论上讲,你什么都做,往往什么都做不好。互联网的走势越来越纵向化,往横向发展比较难。”但杨致远不这样看。

回来马云反复思索:他要做横向,我就做纵向。互联网上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就做商业,做贸易,做商人的网站,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是真正的趋势。

当时的中国互联网一片喧嚣和躁动,人们争相拷贝雅虎、亚马逊(Amazon)、eBay……拷贝网上门户、网上书市、网上拍卖;甚至网上生存、电子商务也被炒得火热。但此时的马云却有一份独有的清醒,在他看来,电子商务对于中国是3年以后的事,因为银行没准备好,配送没准备好。马云感到,美国的3种模式都不适合中国,他要推出的是一种新式的B2B模式——这就是后来被国内外媒体、硅谷和国外风险投资家誉为与雅虎、亚马逊、eBay比肩的互联网第四种模式。

当时,国内的网站大多数都是门户网站,也有人做B2C,如8848网站。马云认为互联网上商业机构之间的业务量比商业机构与消费者间的业务量大得多;在EDI的实践告诉他,商业机构中最需要电子商务支持的是大量的中小企业。

其实B2B并不是马云的首创,马云创造的是一种独特的亚洲式中国式的B2B网站。这种阿里巴巴模式的B2B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首先阿里巴巴是冲着中小企业去的。用马云的话说就是:不抓鲸鱼只抓虾米。欧美B2B都是对着大企业的,马云反其道而行之,声称阿里巴巴是中小企业的解放者。

马云说:“我为什么不能给他们一个网络出口呢?”他对中小企业进行过调查,发现这些中小企业商人头脑精明,生命力强,非常务实。他们才不管你什么战略不战略,能让他赚更多钱的东西他就会用,他们不会在乎为此花费一些小钱。“电子商务对中小型企业来说门槛并不高。阿里巴巴目前推出的服务全部免费。大企业,买得起别墅,大企业你去用美国的套路,你可以住在别墅区,买不起别墅的肯定就要住公寓了,两居室,我们这些人给他们做两居室,我们要宣传,而且是不要钱的两居室,像康居工程一样。”

其次阿里巴巴不做电子商务全过程(即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只做交易前,只做信息流。也就是说,阿里巴巴放弃眼下还不成熟的网上交易、结算和网下配送,只做网上信息交流;让客户网上交流信息网下交易;阿里巴巴实际上是一个开放的网络平台,一个虚拟电子市场和全球商人社区。马云说:“一谈电子商务,就是要实现在网上的交易,这实际是一个错误的观念。电子商务未必一定要实现交易,我们可以在交易前这个阶段做得比西方更好。提供信息,提供交流,提供通讯。”

“如果把因特网比作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 000米长跑的话,美国今天只跑了100米,亚洲跑了不过30米,中国只跑了5米,你可能觉得雅虎、亚马逊他们现在跑第一,他们的模式是最好的模式,但是,没准在200米、300米后他们会掉下来。当年网景(Netscape)真牛,但是,一轮后,他连人都找不到。网景当年想打败微软,导致他的失败。人类第一代挖石油的人,都没有发财,到了第二代,才真正富有起来。当时的石油不过是铺铺马路,点点煤油灯,所以,未来的因特网、电子商务根本不是我们今天谈论的东西,就像100年前人们发明电的时候,打死他也不会想到今天会有空调。你无法去想象三五年后电子商务会怎样,除非是算命。中国目前只适合做电子商务第一阶段的工作,那我们就把第一阶段的工作做好。”

马云创造的阿里巴巴模式,看起来神秘莫测扑朔迷离,点透了也很简单,就是一个专供企业使用的免费电子公告板。因此马云说:“我觉得中国有很多的机会,但是每个人千万不要去拷贝国外的模式,也不要以国外有没有这样新颖的模式来判断我们中国的好坏,别人没有的,你有了未必是坏事;把美国的模式搬到中国去,不一定能行。中国人喜欢贴BBS,中国长城上每一块砖上都写着某某到此一游,中国人就好这个。人家说阿里巴巴是一个公告板,雅虎是搜索引擎,亚马逊是书店,那又怎么样?最好最成功的往往是最简单的。要把简单的东西做好也不容易。阿里巴巴要像阿甘一样简单。”

也就是说,阿里巴巴开始时的模式是中国国情和网络市场发展阶段的产物。今日的阿里巴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它不但引进了信用(诚信通),而且引进了支付(支付宝),未来的阿里巴巴会变成什么样,更难预测。

永远不告诉任何人我们是如何赚钱的。过早地暴露商业模式,会变成别人的Copy对象。关于盈利模式我们没有义务和别人探讨,我们又不是上市公司。我们得学会保护自己,网络的盈利模式在初期很容易Copy,但等到3年、5年之后就太难了,几乎没有可能。

中国过去的互联网成功企业,大多是照搬国际成功公司的模式。中国的公司,可以用“中国的雅虎”、“中国的亚马逊”、“中国的“Google”等名称来形容。但是阿里巴巴的创业模式和赢利模式,并非模仿国外的成功模式,而是立足于完全自主创新的“无模式”。

2001年,当外界质疑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时,马云巧妙地回答这完全是商业机密。

第一届“西湖论剑”,金庸代表所有网民把一个严肃的问题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放到了与会的互联网巨头的面前。金庸说:“你们很忙,也不收钱。从国外调集资本,上市筹钱,规模做得很大,也很成功。但是钱花光了怎么办,维持不下去了怎么办?还有一个比方不是很恰当,武侠小说中有一些邪派武功可以把人家的功力吸过来,网络公司要扩大也需要引入国外资金,把资金拿过来就不还给他了,所以这个比喻不是很恰当。但是吸收一些外资也是需要的,将来还需要还给他的。张无忌伤好了,遇到张三丰帮他治一治伤,这就是有借有还的。”

这也正是互联网在2000年遇到的最大问题。互联网自己搞得风风火火,可是他们以什么来赚钱,以什么来回报投资者呢。这也正是网民和投资者心中自然浮现的问题。

马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赚钱有一二三四,看得清的模式不一定是最好的模式,看不出你怎么赚钱的模式说不定才好。全世界的投资者,到现在为止看不清楚微软怎么赚钱,但它是赚钱最多的企业,用传统的思路去考虑网络经济也许并不一定很对。另外,在现在中国这样的情况下,发展网络正是时候,在低潮的时候,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时候,正是练内功的时候。

“西湖论剑”刚刚结束,马云立即回到公司。随后,他召开了阿里巴巴的高层会议,在这个后来被阿里巴巴内部称为“遵义会议”的会议上,马云宣布了一个震惊当时所有人的政策:阿里巴巴进入危机状态!当时,马云用了“一级紧急状态”这样的词汇。一向笑容可掬的马云在那一瞬间变得极其严肃,他对他的高层团队说,“我们要采取行动了。”

同类推荐
  • 老板如何管财务

    老板如何管财务

    本书协助老板审查、诊断、处理并反思自己的财务计划,从中学习如何建立并执行一项有效的管理计划以完成特定的财务管理目标和解决具体的财务难题,并将老板的财务管理态度和动机作一个彻底的审查,以备接受新的挑战。
  • 钢铁双雄:克虏伯和拜茨

    钢铁双雄:克虏伯和拜茨

    本书讲述了在阿尔弗里德·克虏伯和贝托尔特·拜茨统治下的克虏伯家族和克虏伯公司传奇而悲剧式的历史。
  • 国美公开课:谁在公司抢班夺权

    国美公开课:谁在公司抢班夺权

    2011年3月9日,随着陈晓正式离职,“国美内斗”事件得以顺利解决。当天晚上,陈晓迫不及待地赶晚班飞机离开北京,这座城市留下了他的野心和失落。“国美内斗”事件是混杂商业伦理和规则的结合体,当事各方:黄光裕、陈晓、高管团队、贝恩、机构投资者和小股东虽都在商业规则的范围内大搏杀,但背后又直指大股东对小股东的责任、职业经理人对股东的信托责任缺失等问题。通过该事件,中国企业界人士可以借鉴,企业家该在什么样的商业伦理下,如何通过商业规则争取自己的利益。
  • 营销策划8大法宝

    营销策划8大法宝

    本书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分析了成功企业在营销实践中的方法,提炼出了适合当今企业营销常用的8个技巧:时令营销、征订营销、直销营销、展览营销、签售营销、会议营销、公益营销、品牌营销。
  • 企业营销管理

    企业营销管理

    本书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知识体系、方法技巧等涉及当今营销的最新成果的内容,按市场营销学科体系的要求,以全面系统且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编写,着重从市场营销专业的角度对所需知识进行梳理,力求做到全面系统、融会贯通且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热门推荐
  • 天残令

    天残令

    《天残令》简介主人公张涧生是天族骄子,被逼流浪凡间。幼时狐仙附体,身具异能。好友寻找前世姻缘,被法术导入梦界,却无法返回。于是,张涧生深入梦界,战魔族挑天族,历经千辛万苦,最终重掌天族。期间遇众美女,爱恨交织,学天残令,入天书,最后一统天下。里面人物形象鲜明,放荡不羁的口袋和尚,温柔可爱的颜如玉,小调皮陈影儿,敢爱敢恨的江紫依以及狐仙,箫圣,即使反派人物,像幻界大公子东皇子金,天族皇无心等无不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情节丝丝入扣,出人意表,更多精彩,敬请期待。谢谢!
  • 踏出一方天地

    踏出一方天地

    华离海从小就向往着光怪陆离的大陆,他明白,在旮沓里的人们是不可能翻越这无穷尽的大山,到达另一边。。。更何况山中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异兽。。。。。。。
  • 斗罗大陆之火凤凰

    斗罗大陆之火凤凰

    一个与斗罗大陆小说中同名的高中生,因在家用充着电的手机看斗罗大陆,发生火灾穿越到斗罗大陆,成为了马红俊。
  • 大汉设计师

    大汉设计师

    新朝是一个不被正史所承认的朝代,王莽是一个被曲解的非常厉害的皇帝。关于王莽的穿越者身份和刘秀的大魔导师身份,历来争论不休,来自后世的姚光,有幸回到这个时代,见证并参与这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当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时,才发现历史上的这些大牛们,其实是一群逗比:扬雄:“师弟,来看看为兄最近的新作,当得起圣人圣言吗?”王莽:“小子,钱都留给你了,就设一个奥斯卡王莽奖,还有,我的墓碑做成小金人样式。”刘秀:“去你妹的大魔导师,你看我像吗?我是一个良民。”刘縯:“不造反,人生没有意义,造反有理!”
  • 超神学院之诛神之战

    超神学院之诛神之战

    在这个宇宙当中,存在着各个平行宇宙,我们这部小说要讲的就是超出动漫雄兵连的故事,以后人物以及一些世界观一样,各位可以当做新的小说来看,时间设定一下,是华烨还在位的时候。
  • 哈佛家训ⅰ:改变一生的智慧

    哈佛家训ⅰ:改变一生的智慧

    智慧是对一个人各种能力的综合评价,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智慧是知识的最完美的形式。智慧虽然在各个领域有其特定的含义,如对于艺术家来说,智慧指的是创造的能力,而对于政治家来说,则是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外交家的智慧则更侧重于反应和语言的能力等等……
  • 英雄联盟团

    英雄联盟团

    一起来开黑!不管是菜鸟新手还是老玩家,全部包教包会!
  • 九转空生

    九转空生

    天道无常,与天夺命;大道无情,逆天而行!涅槃九转,天地空生;世事难料,谁主沉浮?看少年如何在乱世中走向巅峰,如何一步步的踏仙封神!我心愿幸福一生,奈何总有逼迫,我楚不凡应如何?既然如此,我便如你所愿,从此以后,逆我者弑,即便天要逆我,也是如此!
  • 绝世杀手之高冷特工小娇妻

    绝世杀手之高冷特工小娇妻

    【本文男强女强+总裁甜宠+女主强势打脸】不就做个任务嘛,她招谁惹谁了?一进门被个大帅哥摔床上算怎么回事。“诶诶诶,别脱.我衣服!也没让你脱.衣服!”外表高冷内心腹黑的特工女污&妖孽邪魅智商逆天的霸气总裁,逆天组合,强强碰撞,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作者第一次写文,有诸多地方不大自然,不喜轻喷,感谢支持~)
  • 文学想象与文化置换:当代华语小说中的美国形象(1980:2005)

    文学想象与文化置换:当代华语小说中的美国形象(1980:2005)

    本书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方法,对1980—2005年间华语小说中的美国形象进行历时考察,分三大时段考察美国形象的特点及时代意义。(1)20世纪80年代华语小说中的美国形象体现强烈的“政治模式化”特点,是政治模式化了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象。(2)20世纪90年代华语小说中的美国形象展现“社会全景化”特点,具广阔性和多样性,表现了美国丰富的社会风貌和鲜活的人物个性。(3)21世纪初华语小说中的美国形象展现美国“文化多元化”特点。不再过分集中于政治、经济等宏观话语,而转向了美国社会基本因子“人”的深层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