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4300000033

第33章 下篇(10)

┃民族 ┃ 传统产业及行业优势 ┃ 现代经济潜力 ┃

┣━━━━╋━━━━━━━━━━━━━━━╋━━━━━━━━━━━━━━┫

┃哈撒克 ┃传统绿洲农业和干旱草原畜牧业 ┃棉业及名、优、特农产业 ┃

┃回族 ┃商业、传统手工业 ┃第三产业及特色工艺品制造业 ┃

┃藏族 ┃草场畜牧业、畜产品手工加工业 ┃草场畜牧业及畜产品 ┃

┃保安族 ┃传统铁器制造业 ┃铁器手工艺品制造业 ┃

┃撒拉族 ┃传统商业服务业 ┃第三产业 ┃

┗━━━━┻━━━━━━━━━━━━━━━┻━━━━━━━━━━━━━━┛

资料来源:引自《民族与发展》(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2000)。

(2)民族经济互补。长期以来,甘肃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具有特定的经济互补关系与民族传统技术联系,这是经过千百年来演化发展的结果。然而,由于忽视甘肃少数民族文化、经济联系特点,打破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经济互补与传统技术体系,致使生态环境遭致严重破坏。例如,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曾迫使擅长经营牧业或林业的藏族和部分裕固族改变传统民族生产技术体系,在最不适宜农耕的地带从事旱地农业,并鼓励汉族、回族、撒拉族等原来擅长经营农耕的民族,纷纷上山开荒从事并不熟悉的旱地农业,打破了历史上形成的民族传统技术体系以及各民族之间经济的互补关系,从而造成各民族共同争夺坡地资源与林地资源,加剧了森林砍伐与陡坡开垦,形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严重退化。20世纪50年代以前,森林以及宜林地基本上均由当地少数民族直接所有、直接经营。森林产品一部分供本民族消费,另一部分则通过族际之间的传统关系转化为商品。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家由于没有明确森林经营产权,特别是没有明晰自古就由少数民族长期经营的人工林区产权,只是在法律中规定森林归国家所有,但国家却没有力量经营,致使人工林区经营混乱,非人工林区实际上也是处于经营失控状态。这样在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制约下,原先经营人工林的少数民族就失去了经营权,森林资源凭借各级行政命令可随意调用,既不付任何代价,又不承担任何责任,以至于大面积的森林遭到毁灭性的破坏。20世纪80年代以来,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尽管使甘肃广大少数民族农牧民积极性充分发挥,农牧业有了质的飞跃,但是这一经济制度只是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的机械移入,无论是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还是农村产业化、乡镇企业发展,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甚至在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出现了经济倒退现象,更加剧了其贫困状况以及少数民族的边缘化程度,究其原因就是机械移植内地汉族聚居地区的生产组织制度,忽视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固有经济联系。

(四)甘肃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化大生产的不协调之处

甘肃少数民族现代化过程中的民族地区传统民族文化体系,虽然大多是适应高度封闭的草原游牧经济、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形成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许多与现代化发展进程不相适应的因素,成为阻碍民族现代化发展的障碍。这些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障碍。甘肃少数民族长期形成的与原始宗教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等相适应的价值观、财富观、职业观和生产、生活方式,使得甘肃民族地区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着比内地汉族聚居地区更大的发展阻力和障碍。如土族、裕固族的“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家吃”的原始平均主义价值观,哈萨克族、蒙古族、藏族等游牧民族“牲畜就是财富”的实物财富观,藏族等民族“重农牧、轻工商”的职业观,均是同现代市场经济建立基本准则相矛盾的方面。这就不仅在同其他地区、其他民族进行经济交流、文化交流时面临着更多的语言文字、民族习惯、宗教习俗等文化障碍,而且还使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冲突很容易以民族纠纷和宗教纠纷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处理好汉族与少数民族、自治民族与非自治民族的关系问题,以及民族地区内部自身的协调问题、民族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的发展协调问题,对于确保民族地区自身乃至中国社会长期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消费意识。《世界文化报告1998》指出:经济增长不仅仅由政治和经济机制所决定,而且也由文化因素如对节俭的态度等所决定。甘肃少数民族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民族文化特征,通过语言文字、社会习俗、饮食习惯、节日庆典、民族意识、宗教信仰等文化形式表现出来,深刻影响着消费意识,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大多民风淳朴,与世无争,知足常乐,但是其中一些陈规陋习如送礼、喝酒、奢办婚丧嫁娶等活动,过多地消耗了并不丰富甚至资源稀缺的社会财富,制约了扩大再生产能力,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甘肃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除各民族的共同节日外,少数民族自身还有许多节日庆典,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消费支出。此外,一些少数民族用于宗教信仰和多神崇拜的消费一般占年均收入的10~15%,杀牲祭鬼现象仍很盛行;一些少数民族,丧葬礼仪之多,耗资之大,令人瞠目,如裕固族丧礼一般要花上千元甚至万元钱,购置丧葬用品、请喇嘛念经、布施寺院,这往往使丧家轻者负债,重者倾家荡产。

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跨省区流动情况(1998年)(表5)

┏━━━━━┳━━━━━━┳━━━━━━┳━━━━━━┳━━━━━━━━━━━━━━━━━━━━┓

┃ ┃ 农村 ┃跨省 ┃跨省 ┃流出率(%) 流入率(%) ┃

┃ ┃ ┃ ┃ ┣━━━━━━┳━━━━┳━━━━┳━━━┫

┃地 区 ┃劳动力 ┃流出 ┃流入 ┃ ┃全国 ┃ ┃全国 ┃

┃ ┃(万人) ┃(万人) ┃(万人) ┃数值 ┃ ┃数值 ┃ ┃

┃ ┃ ┃ ┃ ┃ ┃排序 ┃ ┃排序 ┃

┣━━━━━╋━━━━━━╋━━━━━━╋━━━━━━╋━━━━━━╋━━━━╋━━━━╋━━━┫

┃内蒙古 ┃606.9 ┃ 16.48 ┃ 4.56 ┃ 2.72 ┃ 17 ┃ 0.45 ┃ 21 ┃

┃广 西 ┃ 2068.2 ┃ 161.48 ┃ 10.88 ┃ 7.81 ┃ 9 ┃ 0.44 ┃ 23 ┃

┃重庆 ┃ 1317.0 ┃ 183.62 ┃ 3.71 ┃ 13.94 ┃ 3 ┃ 0.23 ┃ 28 ┃

┃四 川 ┃ 3829.5 ┃ 416.60 ┃ 6.05 ┃ 10.88 ┃ 7 ┃ 0.13 ┃ 30 ┃

┃贵 州 ┃ 1682.7 ┃ 126.81 ┃ 8.81 ┃ 7.54 ┃ 11 ┃ 0.45 ┃ 22 ┃

┃云南 ┃ 1908.6 ┃ 8.65 ┃ 14.16 ┃ 0.45 ┃ 24 ┃ 0.62 ┃ 16 ┃

┃西藏 ┃ 97.5 ┃ 0.00 ┃ 3.56 ┃ 0.00 ┃ 31 ┃ 3.01 ┃ 9 ┃

┃甘肃 ┃ 906.7 ┃ 91.43 ┃ 35.69 ┃ 10.08 ┃ 8 ┃ 3.04 ┃ 8 ┃

┃青海 ┃ 162.4 ┃ 5.87 ┃ 1.38 ┃ 3.61 ┃ 13 ┃ 0.60 ┃ 17 ┃

┃宁夏 ┃ 181.2 ┃ 21.48 ┃ 1.25 ┃ 11.85 ┃ 4 ┃ 0.48 ┃ 20 ┃

┃新疆 ┃ 343.9 ┃ 0.66 ┃ 33.63 ┃ 0.19 ┃ 28 ┃ 4.96 ┃ 4 ┃

┣━━━━━╋━━━━━━╋━━━━━━╋━━━━━━╋━━━━━━╋━━━━╋━━━━╋━━━┫

┃民族地区 ┃14460.4 ┃ 1137.48 ┃ 145.22 ┃ 7.87 ┃ ┃ 1.00 ┃ ┃

┣━━━━━╋━━━━━━╋━━━━━━╋━━━━━━╋━━━━━━╋━━━━╋━━━━╋━━━┫

┃内地地区 ┃31971.8 ┃ 1727.87 ┃ 793.26 ┃ 5.40 ┃ ┃ 2.48 ┃ ┃

┣━━━━━╋━━━━━━╋━━━━━━╋━━━━━━╋━━━━━━╋━━━━╋━━━━╋━━━┫

┃全 国 ┃46432.2 ┃ 2865.35 ┃ 938.48 ┃ 6.17 ┃ ┃ 1.34 ┃ ┃

┗━━━━━┻━━━━━━┻━━━━━━┻━━━━━━┻━━━━━━┻━━━━┻━━━━┻━━━┛

资料来源:根据《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胡鞍钢主编,2001)有关资料整理。

(3)封闭保守。自1978年以来,中国开始实施以现代化为目标的改革政策,民族政策有了新的变化,这一变化就是民族自治权明显提高。这为各民族加快发展提供了可能,使少数民族在自治地中的地位有了进一步的加强,民族文化特征对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日趋强化。然而,自治权的提高并没有使少数民族的经济地位得到相应提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数民族的封闭保守与人口迁移流动的半径狭小等传统文化因素,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错失了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带来的如专业化商品生产、非农产业发展、技术革新、市场开放等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迁移原因(%)(表6)

┏━━━━━┳━━━┳━━━━━━━━━━━━━━━━━━━━━━━━━━━━━━━━━━━━━━━━━━━━━━━━━┓

┃ ┃少数 ┃ 全国 民族地区 内地地区 ┃

┃ ┃ ┣━━━━┳━━━━┳━━━━┳━━━━┳━━━━┳━━━━┳━━━━┳━━━━┳━━━━┳━━━━┫

┃迁移原因 ┃ ┃省内 ┃跨省 ┃内蒙 ┃ ┃ ┃ ┃ ┃ ┃ ┃ ┃

┃ ┃民族 ┃ ┃ ┃ ┃广西 ┃宁夏 ┃新疆 ┃北京 ┃江苏 ┃福建 ┃广东 ┃

┃ ┃ ┃迁移 ┃迁移 ┃古 ┃ ┃ ┃ ┃ ┃ ┃ ┃ ┃

┣━━━━━╋━━━╋━━━━╋━━━━╋━━━━╋━━━━╋━━━━╋━━━━╋━━━━╋━━━━╋━━━━╋━━━━┫

┃婚姻迁移 ┃21.5 ┃ 14.1 ┃ 13.7 ┃ 11.9 ┃ 16.7 ┃ 21.5 ┃ 11.1 ┃ 9.6 ┃ 58.4 ┃ 46.5 ┃ 43.1 ┃

┃学习培训 ┃17.7 ┃14.0 ┃ 8.4 ┃ 26.1 ┃ 16.8 ┃ 11.2 ┃ 30.9 ┃ 29.7 ┃ 12.5 ┃ 6.2 ┃ 2.6 ┃

┃务工经商 ┃13.0 ┃ 23.0 ┃ 29.5 ┃ 5.9 ┃16.6 ┃ 8.4 ┃ 7.4 ┃ 26.6 ┃ 4.8 ┃ 21.0 ┃ 39.7 ┃

┃随迁家属 ┃11.1 ┃10.2 ┃10.9 ┃ 7.2 ┃10.0 ┃ 23.4 ┃13.1 ┃ 6.7 ┃ 7.0 ┃ 6.0 ┃ 4.0 ┃

┃投亲靠友 ┃11.0 ┃ 9.6 ┃10.4 ┃17.9 ┃11.2 ┃ 9.0 ┃14.3 ┃ 9.9 ┃ 3.8 ┃ 4.3 ┃ 1.5 ┃

┃工作调动 ┃ 8.9 ┃10.3 ┃15.1 ┃ 9.8 ┃ 8.8 ┃ 8.2 ┃ 6.7 ┃ 7.8 ┃ 8.4 ┃ 5.4 ┃ 4.9 ┃

┃分配录用 ┃ 5.4 ┃ 6.8 ┃ 4.5 ┃ 7.0 ┃ 6.3 ┃ 4.4 ┃ 6.6 ┃ 4.8 ┃ 1.5 ┃ 3.7 ┃ 1.0 ┃

┃退休退职 ┃ 0.8 ┃ 1.6 ┃ 1.5 ┃ 0.3 ┃ 0.5 ┃ 0.0 ┃ 0.7 ┃ 0.9 ┃ 0.7 ┃ 0.7 ┃ 0.1 ┃

┃其 他 ┃10.6 ┃10.5 ┃ 6.2 ┃13.9 ┃13.1 ┃13.2 ┃ 9.4 ┃ 4.1 ┃ 3.0 ┃ 6.3 ┃ 2.9 ┃

┗━━━━━┻━━━┻━━━━┻━━━━┻━━━━┻━━━━┻━━━━┻━━━━┻━━━━┻━━━━┻━━━━┻━━━━┛

资料来源:1.根据《少数民族人口迁移的几项定量分析》(李红杰,1995)有关资料整理。2.表中数据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整理。

国际经验表明,现代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平等、经济发展、文化自治以及民族平等等民族问题的制约。现代化并不可能减少民族问题,恰恰相反,反而会使民族差异更为显著。前苏联强大的中央集权制政府,就曾受到少数民族要求自治的困扰。即使美国这样的现代化大国也仍未真正解决民族问题。中国尽管在许多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民族关系友好和睦,但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差异依然存在。为此,在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必须十分重视文化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如果对此重视不够,民族地区则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这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四、丝路文化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园区

2006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兰州景点成为甘肃省旅游景区人们春节旅游的首选地,共接待省内外及国外游客12万人次,占全省接待游客的五分之一强。然而,这一不俗的表现,并不能凸现出兰州在甘肃旅游中的主体性地位和其旅游资源的特色,绝大多数游客都是一日游。

“在兰州,能值得一去的地方太少了。”不少人用这样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感受。兰州是西部山水名城,也是举世闻名的古代陆地丝绸之路重镇。但给人的感觉是,兰州不像其他大城市一样有主体性、标志性的旅游景区。譬如深圳有“世界之窗”、“锦绣中华”,昆明有“民族村”、“世博园”,西安有“兵马俑”、“碑林”,银川有“华夏西部影视城”等等,这些文化旅游景区不仅极大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美誉度,同时也为这些城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一举多得;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作为省会城市的兰州,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文化旅游景点。客观地说,兰州没有拿得出手、叫得响亮、知名度高的旅游产品,它在全省旅游中心的地位难以得到展示。外地游客觉得兰州没有好玩的地方,我们自己也无以推荐能凸现西北地方特色的地方。五泉山和白塔山在全国的城市名山中微不足道,黄河穿过的城市远非兰州一家,我们的碑林怎么说也有效仿西安之嫌(并且园区内真正作为兰州籍乃至甘肃籍的书法家所占比例并不很大);较能代表兰州文化个性的景点当推“中山桥”、“龙源”、“黄河母亲”与“水车公园”,又可惜这些景点过于单一,规模太小,十几分钟、半个小时就参观完毕。兰州市景区门票超过10元的地方甚少,所能带来的效益非常有限,与动辄几十元、上百元的其他省会城市景区门票相比,有小巫见大巫之感;在省委省政府倡导大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建设特色文化大省的形势下,在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兰州文化圈”、“文化兰州”的良好机遇下,我们深感在未来的“十一五”中,必须以创新思维,以大手笔、大举措切实加快兰州旅游事业的发展。为此,我们的建议之一,就是要充分利用好兰州地处古丝绸之路的天然优势,倾力设计、建设好“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园区”。

(一)创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园区的必要性

兰州是甘肃的省会城市,是大西北的交通枢纽,中国陆地版图的几何中心,更是举世闻名的古代陆地丝绸之路的要塞重镇。丝绸之路在国际上知名度相当高。丝绸之路是一条历经了2000多年沧桑的漫长的通商及文化交流之路。这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正是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作为亚欧大陆的历史桥梁,丝绸之路反映了悠久的中西文化交流和我国西北各民族融合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宝藏。考古发现的属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有1000多处,河西地区有汉唐时期的古城址120余座,遍布全省各地的大小石窟50多处。天下雄关嘉峪关雄踞戈壁,巍峨雄伟;泾、渭、洮河流域,孕育了可与半坡文化相媲美的秦安大地湾、马家窑等史前文化;甘肃彩陶,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类型和精美的饰纹而著称于世;散布在丝绸之路沿线的著名关隘玉门关和阳关,安西榆林窟、锁阳城、张掖大佛寺、马蹄寺、武威文庙、嘉峪关魏晋壁画墓、永靖炳灵寺石窟、秦汉长城、天水麦积山石窟、伏羲庙、道教圣地崆峒山和喇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的夏河拉卜楞寺等一批文物古迹闻名遐迩。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稀世珍品“马踏飞燕”——铜奔马的形象,是中国旅游标志;被列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和“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的敦煌莫高窟,更是旅游的国际品牌。因此,将丝绸之路称为旅游黄金路线一点也不为过,国家旅游局也将其列为全国对外重点推介的九大旅游产品之一。

不过,与丝绸之路本身丰厚的文化内涵相比,我们对其开发利用的程度还远不够,其在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也有很大的欠缺,丝路文化带给甘肃人民的多方收益还很有限。仅从客观的因素看,甘肃境内的“丝绸之路”有1600多公里,是西北五省区内最长的一段,文物景点散落在狭长的线路上,如果游客不能花相当长时间、财力投入的话,大概只能窥其一点而无以见其全貌。正是基于这种客观实际,我们认为既然兰州是丝绸之路重镇,而甘肃又以丝绸之路黄金路段闻名于世,兰州作为丝绸之路黄金段甘肃的省会城市和中国大西北的交通枢纽,就有必要选址创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园区,营造丝绸之路文化氛围使其在甘肃旅游中心的战略定位名副其实。文化既是立市之根,治市之策,又是富市之路,强市之本,更是发展旅游业的灵魂。在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园区,可以凭借雕塑、绘画、书法等手段和现代数字化虚拟声像技术,将丝绸之路甘肃段的名胜古迹、人物故事、诗词歌赋、名言佳句、歌舞戏剧、名优特产、地方风味等充实进去,充分展示丝绸之路文化底蕴。应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园区建成最能代表“丝绸之路黄金段”这一甘肃旅游形象的工程,突出体现“丝绸之路金段游”这一品位极高、唯我独有、得天独厚、特具魅力的全省旅游王牌产品;使兰州旅游业的发展与其优越的旅游区位相匹配。

(二)创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园区的可能性

同类推荐
  • 中国经济随笔

    中国经济随笔

    自2008年爆发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和平崛起日益为世人瞩目。作为著名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作者曾参与中国经济改革进程,对中国经济问题有独到的见解。《中国经济随笔》就是作者在2008年和2009年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一些思考,多涉及当前中国经济的热点话题,也介绍了作者本人如何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提供政策建议,既具理论价值,更具实用价值。作者对中国诸多经济问题的评判既不是随兴而发的议论,也不是学究式的套套逻辑,而是以学理为依据的客观评判,他对经济学理论如何应用于社会变革的诸多……
  • 资本中国

    资本中国

    本书对中国的经济改革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各行业的逐一分析,指出了中国几大支柱产业的重要趋势和潜在机遇,并明确了各行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 创新力:江宁民企创新故事

    创新力:江宁民企创新故事

    本书从多个侧面概述了南京市江宁区民营企业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取得的辉煌成就,记叙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本书认为,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全书内容有报道、有分析,有深度、有温度,洋溢着正能量。
  • 制造业复兴

    制造业复兴

    当今企业高管面对的两个最重要的挑战: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以及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许多(尽管并不是全部)首席级高管表示,大环境的变化改变了自己对消费者行为和竞争态势的假设,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他们认为,我们的时代已经产生了一种“新常态”,它要求采用更为灵活的决策方法——这一主题贯穿一组文章之中。
  • 企业合同制作手册

    企业合同制作手册

    这本书从实用性出发,以形象生动的案例、通俗的语言、规范的合同范本,对十几种企业常用合同作了阐述,着重指引你如何签订与履行各类企业合同、避免发生错误,了解自己在各类企业合同中的权益及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帮你解决各类企业合同常见的陷阱问题。全书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用性强,是企业掌握合同技巧和防范合同陷阱的必备工具书。
热门推荐
  • 清风何解语

    清风何解语

    其实,还有个俗气的名字叫:嗨,男神你好!简介:年近三十的大龄剩女颜思语做梦也没想到过,自己有一天会扑倒了心中那如高山仰止般的男神!并因此而付出了终生的代价……(虽然简介小白了点儿,但其实是正剧啦!呵呵……)PS:因为写的是未来的日期,所以算半架空,不要考究天气什么的因素啦,我想下雨就下雨,想晴天就晴天啦!嘿嘿……
  • 剑仙传奇之苍穹有我

    剑仙传奇之苍穹有我

    上古妖王殇重现世间,天下生灵涂炭,为了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还大地一片宁静祥和,蜀山本人是和天下能人异士开始了再次封印殇的旅程。
  • 你总以为你很好

    你总以为你很好

    “你太自卑了苏别枝!可偏偏又老是逞强,假装自己无事,面对伤害就算偷偷躲起来舔伤也不反抗,你想找人倾诉自己内心,可又觉得谁都会看不起你,是你瞧不起你自己吧苏别枝!”“永远活的像一个自认为已经长大的小孩子,是还不够伤心吗?为什么那么胆怯啊苏别枝?不敢面对现实,不愿做出改变,这不是特别苏别枝,这是懦弱!”至那些充满暗淡和遗憾的青春。让我们陪着苏别枝一起成长!
  • 侠王录

    侠王录

    天地间,正道有二,一是侠道,一是王道。侠王两脉相生相克,且又相辅相成。乱世纷起时候,侠道辅佐王道霸有天下;太平岁月之时,王道帝王治理天下而侠道归隐于天地之间。李姓王道末期,天下王土分崩离析。江湖趁机兵出东域,直捣帝都,窃取天下。于是,隐于太平岁月的侠道群英纷纷入世以挽救苍生,挽救王道。且看以秦钊、庄牡尘、阿燃、穆枫、蓝之渊为首的侠道群英们如今力王狂澜,辅王道,济苍生……
  • 花都医圣

    花都医圣

    神医传人刘乐,为救富商之女下山,却意外接触到花都的暗涛汹涌,自此,霸道女警花,娇媚女总裁,傲娇女明星……纷至沓来,百花争艳。刘乐弱弱的举手,可不可以全都做我的老婆……
  • 复仇三女王的强势归来

    复仇三女王的强势归来

    她,冷若冰霜,她,活泼可爱,她温柔优雅。她们被亲情背叛,为爱情所伤,她们用冷血、可爱、温柔来伪装自己只为让自己更加坚强,在复仇的道路上,她们遇见了他们。他,冷酷无情,他,温文尔雅,他,花心大萝卜,他们是养尊处优的大少爷。当她们遇上他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钢铁暴君

    钢铁暴君

    当命运的齿轮停止转动,万法步入末日,诸神走向腐朽,金属与机械成为时代的主题。战争与动荡的年代里,钢铁与鲜血将重铸这破败的世界。而我将加冕为王,主宰铁与血重铸的世界,成为诸天万界的钢铁暴君!
  • 道说本来

    道说本来

    活着,好好活着,精彩或者无奈地活着,之后思考个体生命的真谛,再才有资格思考生命现象的意义。生命是什么?什么是生命?你、我、他、她、它,我不知道,愿你明了!
  • 特工神医妃

    特工神医妃

    俗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云苓,这位被队友坑的金牌特工,意外地来到一个陌生的朝代。可是,为什么人家穿越都是纯正的良民,她穿越却是个实习的杀手?还是个被淘汰的。天大地大,她就不信不能逃出生天。但是身边这个面具男是怎么回事?什么?她以前所在的杀手组织里的顶层?果断包袱款款,先逃了再说。面具男只是冷冷一笑,女人,你是逃不出本座的手掌心的。
  • 起源之古灵纪

    起源之古灵纪

    万古长青,茫茫世纪,打开永生之门,寻找上古诸神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