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50100000065

第65章 母亲本纪(3)

母亲先回到村上去了。我那时在永寿中学教书,刚考完期终试,晚了两天才回去。在临近村子的那一刻,我的心里突然有了一种悲伤和不祥的感觉,因为从任何一个熟悉的角度观望,村子里都好像被丧事之前的阴郁笼罩着。

藏着这种感觉,我请来村上的赤脚医生俊泉,他这几天一直给父亲打针,说是流行感冒。我看父亲的精神还可以,晚上和母亲一起说了许多话,临睡前又给他吃了一次药。快天亮时,母亲叫醒我,说父亲说话不清晰了,要我赶到县上,把妻子和孩子接回来。

母亲一生是明白人,她要父亲静静地离去,不让我们再折腾他。

我打开房门的时候,一只看不清的大鸟,“呀”的一声,从我家房檐下飞走了。我的心咯噔了一下,接着收到嗓子眼上。我知道一切都在向我预兆,随着那一声鸟叫,父亲的魂,就在我开门的时候,跟着那只我始终没有来得及看清的鸟,向土地或天空里飞去了。接下来的几天,父亲含着一丝气息,等他的所有亲人,能来到他的床边看上一眼。

他等来了,凡是我知道的所有亲人。

最后看他的,是他的表弟李敬明。他是父亲唯一的姑母的儿子,解放前从兰州大学毕业,在一乡里学识最好,和父亲长得最像,“文革”中也是带牌被游斗的人。

父亲离去的时候,二姐亦在病中。第二年的晚秋,我最后一次在医院里看她。她在病床上烦躁不安,我一直抱着二姐,与她走向终点的生命,相守了一个上午。我是二姐抱大的,我还不了她的这份亲情,但我想让二姐在我的怀里,多安静一会儿。此刻,她在急奔父亲的路上,见不到她还活着的母亲,我以为我的胸膛,会连接着母亲的胸膛,我含泪叮咛她:多在我的胸膛上靠一会儿。

二姐下葬的那个黎明,我是一身孝衣,跟在她的儿子后边,一路哭泣着,把她送到马坊村南的墓地里。这些年,我只要翻过马坊沟,就想起沟边的一块地里,埋着早走的二姐。没有风吹,眼里也会潮湿的。

命运在这里如此逼人,让我顾不上喘息,两次流着泪送他们入土。

被连续地击打,我发现马坊,好像有意用一些生命的悲惨离去,在折磨另一个与他们有关的生命。我已没有一滴可供内心哭泣的泪水了。我土生土长的身子,在告别马坊的一系列山路上,拒绝转身。也拒绝风雨,从我的沉默里,碎片一样摘走一朵悼念之花。我的目光,触在最熟悉的庄稼上,也不是一身的硬朗,能抵挡得住的一种伤痛。

因为那些庄稼上,有父亲和二姐的目光,依然心疼地盯着我。

母亲一生最伤痛的,是看着二姐先她而去。女儿走了,她活下来的每一天,都是一种疼痛。我知道她一难过,就摸着立在文化馆院子里的一块石碑,叫二姐的名字。她不知道,也不理解那是一块唐朝的名碑,她只是想从一块石头里,把二姐的魂叫出来。

她就这样活了一年,在县医院去世了。那是深冬的午夜,天空开始飘起雪花,我取来母亲的寿衣,叫来在药厂工作的堂哥耿涛,我们用一盆净水,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母亲擦了身子。看着我过于悲伤,医院没有送母亲进太平间,专门腾出一间病房。此后至天亮,我两次去换母亲床头的蜡烛,每次都要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一会儿,一边看着躺得安详的母亲,一边看着燃烧得安详的蜡烛。

这是我第一次,与一个去世的人单独在一起,内心没有恐惧。

我想,母亲不会给我恐惧,夜晚也不会给我恐惧。

第二天,沿着一路的大雪,母亲的灵被搬回村上。

我的悲伤也终于到了极点。跪在雪地里,我哭诉再也不回这个村子了。

埋完母亲,我用一把黄铜锁子,锁上一家人出进了几十年的大门,把钥匙交给大我七岁的三姐,转身走了。而且劝说自己:绝不回头。

我在路上想,我的几位亲人,为什么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集体撕裂我对马坊心存的一脉温情?他们活到最后,用自身的一些信息,揭破了生命中的许多暗示,而性情一直忧郁敏感的我,为什么感觉不到呢?他们走了,走得那么干净,但并不轻省。因为他们把一生对粮食的敬畏,继续背在身上,还像活着时追赶一坡玉米那样,只是这一次,他们是迅速地隐退。

我此刻才意识到,人和大地,有时都很孤独。

我也理解乡村目睹过的死亡,永远和一个人的降生一样神秘,也一样平常。因为我从村子里走出来时,用泪眼看到的房舍、树木和道路,还是原先的样子,好像一点没有被触动。只是沿路的庄稼,有几棵借着微弱的风力,摸了摸我的衣襟。

但我在写马坊书的时候,终于悟到了大地,从不把疼痛放在外面。

因此我说,一个人的去世,一定会伤着大地的内心。

我还是向马坊回头了。这是多年以后,我想回来看看,我的几位亲人的去世,对他们劳动过的大地,伤着了内心没有。以此看看我的内心,被时间抚过的伤痕,现在还有多深。

6

棉花曾经离我很近,也离我很远。

离我很近,是它一个冬天都附着在身上,通过一件棉衣,用暗藏的发白的火焰,温暖着我。离我很远,是在马坊这块万物都能开花的大地上,很少看见棉花这种植物生长过。因此,我在很小的时候,只要能见到雪白的棉花,就想把手伸上去,就想把脸贴上去,就想呵着一口气,把头抵在棉花的怀里。

现在,走在长安城里,突然抬头,我会有一种连天的忧伤。

我问自己:这是你贫困温暖的家乡吗?这里有你守望过的麦田吗?

而我最想问:这里有你贴身体验过的棉花吗?

确实,棉花从我身上走下来,已有好些年了。现在想来,我在故乡脱去的不只是一件棉衣,是把母亲一心的温暖,也随着那个我要离开马坊的日子,毫无疼爱地脱去了。

我是穿土布长大的。这也是棉花,经过母亲的一双手,在很多日夜的纺织、裁剪之后,以衣裳的形式,走上我的身体。而我最为念想的,是每个冬天都要穿在身上的棉衣。

那时的马坊,冬天是很寒冷的。记着飘雪,是每天的事情。一个冬天里,只要出门,都会走在无边的雪地上。就是坐在家里的炕上,把目光从窗户放出去,也会被从瓦沿上挂下来的冰柱,割裂得横七竖八,看不到一块完整的院落。但穿着母亲一手缝的棉衣,我很少被冻过。就是一直处在雪地里,脸是冰冷的,身子上的每个关节里,却被棉衣释放出来的温暖,一处一处地滋润着。要是双手冷了,抬起来往棉衣的袖子里一塞,也会热起来。

我清楚地记得,等到麦收后的忙罢,也是一年最热的时候,母亲就开始收拾我们的棉衣了。先是把上一年的棉衣拆了,把里外的土布洗净晒干,再在门口的捶布石上,一棒槌一棒槌地捶平展。最难的是收拾棉花,这是让母亲最费心的事。因为我们是一些穷苦人家,棉衣里的棉花,少说也是穿了几年的,除过少数新一些的外,大多像一把破絮。我看见母亲把它们搭在院子里,一遍一遍地弹着里面的土。有过乡村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那是在一个冬天的时光里,一个穿着棉衣的人,要在黄土里穿行多久,那些细密的黄土,被风吹着,一部分打在脸上,更多的是打在身上,顺着土布的纹路,被密织进棉花里。因此,一个冬天里,可以说我们是穿着棉衣在行走,也可以说我们是背着黄土在行走。现在想来,才明白了我的每一件棉衣,怎么越穿越重,重到临近春天要脱下来时,母亲掂在手里总是心疼地说:“沉得像一块土。”

于是,她站在那么大的太阳下,要把这些压过她儿子身骨的黄土,一粒不露地拍打出来。

这个过程很漫长。

就这样,一个夏天的阳光,全被母亲搭在院子里的棉花吸收了。

而在那么冷的冬天里,棉花里才有这么多的温暖释放着。

我那时常常是抱着一本书,看着母亲这样劳作。真想走过去,从背后亲亲母亲,也亲亲棉花。但我往往在要抬脚的时候,会突然抬头,向村后的高岭山望去。因为我们一村的风和土,是从那里吹来的,我们一村的雨和雪,是从那里飘来的。我很想知道,看见母亲这样收拾我们的棉衣,下一个由高岭山主宰着的冬天,会减少一些寒冷吗?后来,我在一首诗里这样写道:“一座歇在,高岭山下的村庄/也伸出手,要触摸棉花/一直藏在身体里的火焰。

这让我想起了/母亲的怀抱里,有棉花的温暖/也有大地的温暖。我穿得很旧的/土布衣裳,有她从心里/带血抽出的棉绒。这个世界上/只有我懂得,要替棉花喊疼。”

真的,我更懂得要替母亲喊疼。

那是在土炕上,母亲要装棉衣了。每年的第一件棉衣,都是给我装的,用的都是最干净、最绵软的棉花,而且在后背、肩胛、膝盖部分,要装得更厚一些,生怕被冻着了。第二件是父亲的,棉花要次一些,但细心的程度是一样的。第三件是她的,全是剩下的破絮。有的破絮,是蓝一块,黑一块,红一块,是我在衣服上擦露水的钢笔时,留下的痕迹。

唉,那些年我真粗心,在自己身上暖和时,竟忘了问母亲身上暖和不。

到现在,在我舍弃了所有棉衣,把被母亲一手缝的棉衣保养着的身子,交给机器制造的羽绒服后,才突然意识到,这样的新生活,不一定很幸福。

因此,一个人的时候,我一定这样问自己:我的母亲,她用一生的时间,握有棉花的沉重和操守。映在我身上,那些雪白的东西全是棉花吗?

我不想在这里回答。

我想把母亲留在棉花上的叹息,再多写一些。

我说过,棉花也离我很远。其实,那是棉花离马坊很远,离母亲很远。

那些很贫穷的年月里,吃饱肚子很重要,穿暖身子也很重要,因此,父亲的叹息多在粮食上,母亲的叹息多在棉花上。那些年,母亲为我们家添置棉花,从没敢用斤论过,只是用两来计划,今年添置几两,明年再添置几两。那一两棉花,就是用我们的很多粮食,从乾县、礼泉客人的手里换来的。等到我在常宁中学读书时,看到我们班上有乾县、礼泉的同学,想到的第一个词:

棉花。

为了棉花,母亲经常是一个人叹息着。

为了棉花,母亲从口中要省一些粮食。

为了棉花,母亲的头发也白成了棉花。

记得有一年,村上在村南最好的地里,试着种了一块棉花。母亲和村上的女人一样,一直在棉田里忙碌了一季,到头来,每家只分了一捆能当做柴火烧的棉秆,上面稀稀拉拉的几个棉蕾,就是不吐棉絮。一村人,特别是女人们,对于棉花的希望破灭了。走在地头上,许多村人说,这么好的土地,能种小麦,能种玉米,能种高粱,能种谷子,能种洋芋,能种西瓜,怎么就种不出棉花呢?

我第一次在土地上见过吐出棉絮的棉花,是在我们村南,隔着一条沟的滚村。那是大姐嫁过去的村子,是一个吃着窖水的村子。奇怪的是,在她们村的河滩上的沙土里,能种出花生,也能种出棉花。有一次,母亲带我去大姐家,正赶上村里分棉花。多大的棉桃,有炸裂的,也有没炸裂的,我们坐在烧得很热的炕上,把剥出来的湿棉絮,一把一把地往炕席下面放。那个时候,母亲和大姐的脸上,堆满了和棉花一样的笑。第二天一早,我揭开炕席,满炕都是洁白如雪的棉花,激动得我把手、脚和头埋在棉花里,不想出来。

母亲和大姐,剥了一夜的棉桃,也没有多少瞌睡。只见大姐对母亲说,她要用这些棉花纺多少线,织多少布,缝多少衣,有多少是母亲、父亲和我的。

那时候,我才感觉出:善良的女人,天生都是爱棉花的。

我的印象里,棉花不仅洁白、软和、温暖,棉花的身上,还散发着一种超越洁白、软和、温暖的气息。这种气息,我是从母亲用来放棉衣的柜子里闻出来的。记得每次打开放在炕头上的柜子时,都有一种异样的气息,让我把头深深地埋进去,翻着自己的衣服。

这个时候,母亲总会站在我的身后,叮咛我小心一些,别把柜子翻乱了。

我知道母亲在一些衣服里,还藏着一些简单的银首饰。不知道她年轻时戴过没有,但我从未发现她戴过,也很少取出来看看。好像这些东西,比她身上的岁月,还埋藏得深。今天,我想起在母亲的柜子里,还藏有一些简单的银首饰,对母亲一生的遭遇,在难过之余,也有一丝高兴:至少,作为一位女人,母亲在贫穷的年月,也有过她的拥有。

因此,我会告诉你,棉花的气息,就是母亲身上的气息,间或,也有那些简单的银首饰的气息。

这些气息,应该还在母亲留下的柜子里,浸淫着每一道木纹。

现在,在马坊的大地上行走,面对大块的云朵,我很想见见棉花。

看它在母亲一直清贫的身体里,如何藏下温暖。

这是我对这块土地,仅存的一种要求。只是到现在,这里也不曾种过棉花。特别是今天,在这里生活的人,谁还像我一样,对棉花心存痴情呢?

没有了,绝对没有了。

高建群有一本小说,叫《最后一个匈奴》。我想,我应该是最后一个怀念棉花者,至少是在马坊。所以,我要亲亲棉花。

亲亲棉花,就是用我温暖的唇齿,亲亲母亲。

(《花城》2011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灵州吟韵

    灵州吟韵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边关长城,灵性山川,资源富地,汇成了千载灵州的边塞风情,也成为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吟诗赋词的灵感源泉。一部上承春秋诗风,下袭华夏词韵的灵武古今诗词选集——《灵州吟韵》,浸润着吟者的灵光,编者的慧识,启开了神韵灵州、诗意灵武的文化之窗。
  • 朱自清散文精选

    朱自清散文精选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成就很好的散文家,原名自华,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扬州,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及“五四”运动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辗转任教,1925年受聘于清华大学,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创作上转向散文。《踪迹》《背影》等脍炙人口的散文集即写于此时。1931年赴英国留学并漫游欧洲,将沿途所见所感集成《欧游杂记》流传一时。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教授,在学术研究上成就斐然。1948年拒受美国救济粮,表现出一个爱国文人的高尚情操,后因病去世。
  • 大山水

    大山水

    《大山水》是作者在该领域数年闭关之后的爆发之作,为《大地三部曲》之一,它是作者在这一创作领域中从文体到思想的一次重要尝试。全书点数了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这些雄山峻脉与四围堪称地球上最壮观最神奇的复杂水系的生生关系,尤其着墨于山与水、水与人的关系;呈现了神山圣水流变对人文积变的绝对影响,最终收笔于日复恶化的水环境的忧思。
  • 郁达夫小全集:故都的秋(精装)

    郁达夫小全集:故都的秋(精装)

    民国好看、很文艺、拥有影响力作品之一《故都的秋—郁达夫散文(精)》,是现代文学家郁达夫的精选作品,不满足于现实,而又不肯遁于空虚,一个“零余者”深邃而巨大的悲恸,一个民国个性作家优选贵的人道之心。寂寞,可以销蚀灵魂,也可以冶铸战士。在那个“沉沦的时代”,你所不知的“国情与家爱”《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作品合集,包含有短篇小说、散文等。郁达夫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表现自我的真挚感情。他以一种单纯的抒情方式在作品中解剖自己、分析自己、鞭挞自己,使这些作品充满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洞察社会人生的增广贤文

    洞察社会人生的增广贤文

    本书编排逻辑清晰,共分为四辑,每一辑有18-24个小节,每个小节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原文【老祖宗说话】,包括原文的注释;另一部分是【过来人的故事】主要是用故事来阐释原文的内容,加深读者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最后一部分是【点睛智慧】相当于编者的话外音,为故事做出点评和评论,进一步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热门推荐
  • 吸血鬼森林

    吸血鬼森林

    女主角雪曦在小镇里被同学们看不起,因为雪曦的父母惨死亡缪森林里,至今杳无音信,在他生日的那个晚上,他的猫被她的同学放在了亡缪森林,她为了救他的猫,进入森林,之后被蝙蝠袭击,滚进了树洞里,突然,树洞里发出了绿光,雪曦走了进去,看到了……
  • 敢动奶酪的人

    敢动奶酪的人

    本书是当今一本关于成功学行动教程的代表作。它帮助你策划的“向自己发出决战令”、“用行动证明一切”、“踏实工作能赢得回报”等成功人生的七大处方,将给你带来终生的收益。
  • 贴身司机

    贴身司机

    他是出身草莽的平民,她是身世复杂的名门之后。偶然的相遇促成一生一世的纠缠,在权力的漩涡中两人的命运也随之跌宕起伏。爱情与亲情让她泪眼迷蒙,父亲与爱人择谁而舍谁?抉择前他凝眸伫立,草根与女神能否成就锦绣良缘?爱恨循环周而复始,犹如潮汐两条本永远不可能相交的平行线却演绎了一场人世间最美好的爱情故事……
  • 卧龙图

    卧龙图

    十二楼中话仙奇,南阳梦醒天下春。我萧裕言是个蒙尘之人,山上的事,交给你元知道,山下的事,我负责。 天下事便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当聊斋入侵仙侠

    当聊斋入侵仙侠

    王皓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两个月了,对于传说中的江湖武林充满向往。可是今天早上,房东突然告诉王皓,自己叫宁采臣。或许,这只是个巧合!下午,赵捕头告诉王皓:“我担心的从来不是野兽,而是鬼。”真的假的?傍晚,眼睁睁地看着面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化身成了恐怖的饿死鬼。王皓:......(注:原创仙侠,不是同人)
  • 随身田园修真路

    随身田园修真路

    末世孤女穿越修真界毁容了?没关系,空间在手垃圾灵根?不识货,亮瞎你们的狗眼亲手救治的‘芝麻馅’帅哥一路相随忠犬师兄穷追不舍,腹黑师兄不离不弃呆萌师兄卖萌撒娇,冷情少年真心付出到底该选哪个呢?好苦恼有木有什么,什么?穿越过来还有任务拯救世界?她才不要做那个内裤外穿的超人呢!##感谢【成神封面】制作的精美封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携手和云归

    携手和云归

    把千秋霸业,换了如花美眷,携手归去彩云间。
  • 俏皮萌医:仙君乖乖上塌

    俏皮萌医:仙君乖乖上塌

    阳寿已尽,灵魂却活生生被拉进了另一个时空。叶家万年独出的废物?天才夫妻生出的白痴?叶迷离完美打破一个又一个谣言!“叶迷离?一个小恶魔!”——又帅又多金的皇帝:“她,坑走了朕所有的小金库!”——强大炫酷吊炸天的美人师傅:“我可以不要这个徒弟吗?”——一见就得误终身的老爹沉思良久:“女儿什么都好,就是有点败家。净把家产往外搬。”——某只把恶魔收入囊中的boy一脸懵逼:“我媳妇儿很好,我媳妇儿很棒。”——“君…君上…神妃她…她烧光了后院所有奇花异草…教训了天山上所有神兽,现在神兽见了神妃撒腿就跑…神妃见人就逼着人叫‘君沧笙变太监’…”君沧笙笑笑:“让她发泄发泄,昨晚也被压了一晚上,心里怪不好受的。”
  • 穿梭之平行世界

    穿梭之平行世界

    嗯,你瞧不起我,因为我只是一个学生。不知你可曾听闻《琵琶行》。嗯哼,重生一世,我会用我的才华征服世界叮:宿主你个憨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