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50100000093

第93章 蚂蚁(1)

李家淳

一、所谓家园

在一棵大树下,有一个蚁巢。

稚童无知,捧来溪水灌入巢穴。像一个遭遇外敌突袭的国度,顷刻间,蚁群陷入动乱。在被淹的出口处,蚂蚁呈难民状四处流散。骚乱过后,地上凋零着一些断肢残腿——那些痉挛的细长触角,扩大着灾难的倍率——蚂蚁部落似乎经历着行将毁灭的历史。

即使如此,在逃难的队伍里,有几只反常的蚂蚁。它们缓缓爬行,一步一回首,最后折返身体,伏在水淹的家门边,不像告别,倒像是默哀和检讨。

从簇拥在一起的情形看起来,中间腹部肥大、触角粗短的那只,大抵是蚁后;而相随在它身前身后的另外几只,身形小巧而头部较大、上颚发达,是那种卫兵模样的身份。这种蚂蚁,书上说是“兵蚁”。除此以外,还有一种“工蚁”,形体同样瘦小,善奔走,日常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饲喂幼蚁及蚁后等。当一场灾难降临头上时,我们看到“兵蚁”的忠诚,而那些夺路而逃的,无疑就是数量众多的“工蚁”了,是蚂蚁部落的老百姓。

时间过去很久,“蚁后”和“工蚁”一直守在被毁坏的巢穴外。我们无法获知其中隐藏的秘密,或许,它们像废墟上的国王和将领,正在作出种种复兴和重建的打算吧。那些原本逃窜出去的蚂蚁,此刻开始顺原路返回,慢慢集结在“蚁后”周围,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拆散不了的部落。

事实上,在孤独的环境里,蚂蚁根本不能存活。命运一旦孤苦伶仃,它们就会不吃不喝,很快死亡。依靠群体的力量生存下去,是蚂蚁自身的本能,一套神秘的信息沟通系统,将部落成员紧紧地维系在一起。所以,尽管渺小,它们的群聚方式和坚韧的性格,总能让蚂蚁们在灾难中克服困境,重新在废墟上建造一座家园,并采集食物、生儿育女。

第二天,就像根本没发生什么事似的。在头天被水淹过的洞穴一侧,一个新的蚁穴已然建好,洞口,几只小蚂蚁正在贼头贼脑地探身出来。撒下几粒饼干屑,只见它用“爪子”推推食物,又趴在上面嗅嗅,待确定清楚了,便飞快地往洞内跑。不一会儿,一队蚂蚁蜂拥而出,将食物团团围住,它们抬着那些食物,迈着款款碎步,收工回营了。

——一场盛宴,正在它们眼前铺开。

不知蚂蚁们是否需要睡眠,按理说,万物同源。它既要吃东西,其他的需要和欲望自是免不了的,比如做爱、喝水、打架、争地盘、唱歌或者叹息。

我怀疑蚂蚁们没有时间概念,活着的过程就是它们的时间履历。什么白天和晚上,或者刮风下雨出太阳,什么树木发芽落叶飘零,甚至人类的诸多新闻事件,它们都是无暇关注的。生存下去,这是蚂蚁们唯一但是永恒的主题。

小时候在老家,常见这些小蚂蚁们列队穿过阶沿,往泥巢潜行;有时候,在某片沙地上,看见它们笨拙地攀爬向上,野风一起,沙粒一卷,霎时,便踪影全无。“红蚂蚁”,我们惊呼一声,像呼喊溺水者。几只小手,本来还在捏沙土做小房子玩,那一刻都为蚂蚁的去向而牵挂。“看,红蚂蚁!”又是一声惊呼,声音是喜悦的——那小东西竟然很快从沙土中拱出身体,摇摇晃晃地顺着原来的方向蠕动着。

昆虫学家计算过,如果没有外力侵害,蚁巢可在一个地方生长一年。那么,在同一个屋檐下,我们第二年见到的蚂蚁,或许不是前一年的蚂蚁了。

先前的已经搬迁,或者已经是蚂蚁的下一代子民。谁知道呢,它们体若尘泥,形貌相似,人的肉眼辨认不了。顶多在搬家时,会惊动左邻右舍,过后去向如何,视乎它们自己的命运。

爬上海拔800米的迈田迳时,我已经浑身透汗,脚底酥软如踩了棉絮。

我空手而行,身上不带一物,在狭窄的山路上走得气喘吁吁,这使我暗暗地佩服挑着重物走在前头的迈田迳人。他们世代住在山上,男人负责开荒种地、伐薪烧炭,女人采摘山货、编织扫帚和操持家务,唯一目的就是繁衍生息。

从我所居住的小松街北行三十里,先是乡道,再是田间小路。然后,路面变得崎岖不平,行走速度慢了下来——连绵起伏的山峦在云雾中隐现,空气新鲜和湿润,冷清和孤寂逐渐袭来。当爬完五道山岭之后,在密林里,山路遽然下转,像一条带子往谷底弯曲延伸。青苔覆盖在石阶上。蜥蜴和千脚虫横卧在路中间。偶尔会有一条小蛇从草丛里窜出,又迅疾隐没。无名鸟发出几声怪叫,树林里传来秋蝉嘶哑的嗓音。远处的涧底有“沙沙”之声响起,正在凝神,山里人说是有野猪出没。估摸着快要转入天荒地老的时候,几间木头和泥巴垒成的屋子隐在树林深处。房子依山傍溪,随地势局促倚立。屋瓦黑亮如烧炭人的脸,黄泥的墙身几经风蚀,像一个老者的暮年。屋檐下堆放着劈柴、农具,牛圈在住屋的西侧。屋内光线较暗,所有的家具都是竹木制成的,山墙被煤油灯的烟火熏得漆黑。除了一头牛,看不到任何家养的禽畜。

“黄鼠狼和野猪半夜都来,养不了。”瞎了一只左眼的贤明对我说。他的眼睛是被铳打伤的——那时候他还是二十来岁,常常结伴去后山打猎,结果晚上被邻村人当成了野猪。他在黑夜中忍住剧痛,挣扎着爬回家里。“啊啊啊”,他干号着躺在担架上,那眼里没有泪水,只有血水冒出。等送到山下的卫生院时,他差点死在血泊中。躺在卫生院的病床上,一个多月,“哼哼哼”,他每天呻吟着。身上痛,心里更痛——住院费花了两年的收入,比剜肉还难受。从此,他睁着一只眼睛看世界——世界在他那里原本就很狭窄,现在更是残缺不全了。

“山里人最大的享受就是去街上赶集,累是累点,卖了东西可以吃餐好的,手头也宽裕些。”他说起去小松街赶集时的情形,半只眼睛闭了起来,像麻醉了一样。我卷了一筒山里的烟丝,吸进嘴里又苦又涩。

每逢赶集,山里人总要挑了东西下山来。男人肩头不是驮着毛竹,就是挑着木炭,衣服上满是烟火色,落满炭屑,那脸也是黑黑的,只露出两只白眼仁;个别后生却和老一辈的不同,他们会趴在溪边将脸面洗干净,摸出随身带的木梳子,将长头发梳出漂亮的分头,三七开。他们担子上挂着的黑皮革背包内,还装了一身干净衣服,快到街上时,便躲到僻静处,换下那身脏衣服,像模像样地穿过街上琳琅满目的摊子,往竹木市场走去。因为日照少,喝的水质也好,女人脸子很白,透出红色,衣服也光鲜。惹得街上的浮皮浪子死命地追着看,挑了扫帚的女子于是脸红得更加厉害,低了脑袋从人群里挣脱出去。集市是下午开始散去的,卖完山货,这些人肩上都不空着,化肥、农具、日用品,担子不比来时轻。等到他们翻上山岭,转回家里时,天色已经擦黑了。“没人空着手回家,只有好吃懒做的二流子才会那样。”他们说。

在山里,时间过得极慢,却有清晰的走向。每一天,每一季,每一年,从树叶、草色、动物们那里,可以获得时间的信息,生活框定了它固有的节奏。种着极少的薄地,靠山吃山。乐趣并不缺乏,在新鲜的气息中上山、入涧、下地、回屋,和野兽斗法,也被蛇虫所伤。日子简单、粗糙,有一丝土腥味、汗味。晚饭都是天黑后摆上木桌的,男人喝自己酿的谷烧酒,喝到半酣,哼一下野曲子,哥啊妹的。唱歌的哥哥看自家女人掩嘴窃笑,便扳过那软软的身子,“呜呜呜”,灶鸡被惊吓,一律噤声,只剩下山野的静谧了。天亮时干活,天黑时睡觉或者做一场山里人自己的“爱”,他们说“那事”。一代代,没有什么改变。有时赶集,男女结伴奢侈地看场电影,便从那好看的画面里学习些普通话,回来学舌一通,惹得听者“咯咯咯”地笑。在山里,读书走进城市的人凤毛麟角。到贤明这一代,迈田迳也有上百年历史了,1983年出了一个军校生,小村并没有更多的激动。那后生拣了几件粗布衣,平静地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过。

我的岳母是那一带的接生员。山里人生孩子,和山里那些动物相差不大。

怀孕十月,一旦要生了,男人便下山,恭敬地请岳母去接生。有时没有算好日子,来不及请了,男人自己充当接生婆,把脐带随意地剪断,用热水清洗一下婴儿,女人喝杯红糖水,躺几天,就又下地干活。一天半夜,山里某男子敲岳母家门,说自己老婆要生了,躺在床上几天,疼得半死。岳母惊醒中责怪他来得太迟,两人打着电筒和火把匆匆上路。到那家里一看,羊水早就破了,只是胎儿没有出来,母亲已经气息奄奄。幸好岳母经验老到,下半夜时生了,却是个“葡萄胎”(怪胎),那男人蹲在屋里,很气馁的样子,女人则虚弱地趴在被窝里流泪。岳母收拾了一下,动身下山。电筒在半道上没了电池,结果,一条眼镜蛇在岳母小腿上咬了一口。要不是临镇老蛇医的草药好,岳母的命也赔了进去。事后,山里人说那家生怪胎是不吉利的事,难怪半夜路上有蛇咬人。山里人信命信神,把自己的一生交给神去差遣——往往是一棵树或者一块石头,成为他们的精神归属,为此甘愿俯身膜拜。“我们的命贱得很,和山上那些鸟兽树木没有什么两样的,有时候比几只蚂蚁还贱。”1983年9月的那个夜晚,喝过谷烧酒的贤明说。他的一只眼睛露出白眼仁,另一只眼睛在煤油灯下浑浊不清。

2007年12月,我刚从外地回小松街,贤明便来看我。迈田迳人已经全部迁到了小松街,后代们几乎全部外出打工,田地荒落,山上的树木被毁得支离破碎。留下几间老房子,孩子们都不愿回去。最先的一家搬走后,第二家、第三家……全村9户都在一年内下了山。迈田迳的山道上,蒿草遮天蔽日地生长着,每到夜晚,村子陷入死一样的沉寂。“那里毕竟住了大半辈子,房子都还在,这街上住久了,闷。除了孩子打工寄回一些钱,我们做生意又外行,租点街上人的地种,不划算。我还是时常回去山里,路都快找不到了,哎,看到那些老房子没人住,心里惶惶的,他们肯定是不回去了。日子都丢光了哟!”贤明讷讷地和我絮叨着,那只眼睛茫然地注视着地面。地上,几只蚂蚁正大摇大摆地爬过他的脚背,往墙根列队而去。一种村庄史开始尘封,而另一种生活史正在重建,我们深处其中,遭逢着所有的幸福和忧伤。

二、野地上的微点

蚂蚁们驮着食物,目标清晰地走在野地上,它们是一个个微点。这样的微点在大地上随处可见。蚂蚁行走的速度缓慢、艰难而坚定,这倒是与人的处境有几分相似。

那时候,我住在一个名叫小松的临镇村落,距离细东的老家下岽村六十里路。与他家相比,我算是住在平坦地方的人,他们那里和迈田迳一样,也是山里。

细东说:“从和尚田到下岽有十余里,隔着几个山峰。下岽村有一间碾米房和瓦、梁、檩子、禾桶,可我不能回去。从走出下岽那天起,我就晓得,不能回去,累死都要在和尚田扎根。”1981年4月,因为一起别人作案的偷盗事件,县中保卫人员把他从被窝里揪起来,当夜驱逐出校门。那天后半夜,他既不能回家,也没地方可去,只身背着一个木箱子,在漆黑中来到了学校围墙外的赣背村,被好心人收留在一间废弃的仓库内。从那天开始,一直到1983年6月结束,寄身在这间堆放稻草的黑暗仓库里,他被世界遗忘。

现在的学校生活早就面目一新,而在那种年头,细东的经历和《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何其相似?细节上,甚至曲折和艰辛得多。1980年7月之前,他在县高中就读,结果高考时落榜。按理,他可以复读。可是,他的老家下岽村,恰恰是全县最为闭塞、偏僻和贫穷的地方,一个依靠人挑肩背的山窝子,即使在县域版图上,你也找不出它的痕迹。要是抬腿走小半天,翻过一道关隘便是邻省,而到本县县城却要翻山越岭走上大半天。那里山高水冷,土地贫瘠,生活的困窘无法想象得出。这样的出生地,注定了他的父辈们日子不好过。供完高中已属不易,何况复读?偏偏细东的父亲是个暴躁、冷酷的人。从小起,细东和他的兄弟们就活在父亲这个“活阎罗”的噩梦当中,战战兢兢地度过了童年、少年时代。

“我全部的渴望就是逃离下岽,逃离父亲的阴影,没想到要走过濒临死亡的道路。”他这样叙说自己落榜后的经历。落榜以后,他没有回去,辗转央求亲戚去了乡里的高中补习。因为学校不开文科补习班,自学一年后,他再次落榜。一边是觉得尽了义务,既然考不上,巴不得多出一个劳力,另一边是只想逃离,事情变得诡异和危险了。

同类推荐
  • 余光中诗书人生

    余光中诗书人生

    余光中是蜚声海峡两岸三地乃至全球的重量级作家,其创作生涯已超过半世纪,在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本书以余光中的“读书生活”为线索,探幽入胜,既引导读者一窥文学大家的风雅人生,同时亦从一侧面反映出传主余光中的创作和治学之路。
  • 辉煌三周年:河南省南水北调通水三周年征文及新闻作品选

    辉煌三周年:河南省南水北调通水三周年征文及新闻作品选

    2017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建成通水三周年纪念日。三年来,河南境内南水北调干线和配套工程运行平稳,水质稳定达标,工程发挥出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 美丽的散文

    美丽的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

    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

    本卷包含契诃夫经典名剧《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按创作时间排序,并收录焦菊隐写于1943年的《<樱桃园>译后记》。这三个剧本,虽然故事不同,所表达的都是契诃夫始终关注的主题:他憎恶十九世纪末俄国社会随处可见的、只知道用一些不连贯的空谈,对“未来”的空想,以充实当下空虚没落偷懒的生活的灰色的人群,他同情勤苦劳动却被毁灭了幸福和希望的另一群人,他用抒情诗一般的结构和台词、背景描述,创造了现代戏剧的开端。
  • 读者精品——亲情独白

    读者精品——亲情独白

    我深深地知道:系念着漂泊天涯的我,只有母亲;然而同时感到凄楚黯然,对月挥泪,梦魂犹唤母亲的,也只有你的女儿!节前许久未接到你的信,我知道你并未忘记中秋;你不写的缘故,我知道了,只为规避你心幕底的悲哀。月儿的清光,揭露了的,是我们枕上的泪痕;她不能揭露的,确是我们一丝一缕的离恨。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魂天域

    星魂天域

    武道世界,星魂为尊,满天星斗,八十八个星座,千万种星魂。天龙大陆,星战之墓,一切从这里开始。
  • 你是我的三尺神明

    你是我的三尺神明

    顾昕折从来不认为自己会有心动的感觉,平平淡淡过完一生便足以,直到遇见他。[应付公事的简介,以后有灵感会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心痛你的心疼

    心痛你的心疼

    爱情,到底存不存在这样一种东西?如果它存在,它为什么长着不统一的脸。如果它不存在,那为什么有人为它哭,为它笑,为它放弃一切。爱情,归根结底是不是我们为了满足现实的需要而编造出的一个最大的谎言。
  • 等不到日出一个人孤独

    等不到日出一个人孤独

    男孩要走了,却在临走之前对女孩许下一生一世的诺言,“当樱花开时,我便回来找你,与你天长地久。”女孩在樱花树下等了八年,回来时,他早已是众星捧月的天之骄子,而她却还是那个普通的她。当他与她再相遇时,往日的温情不在只剩下厌恶,男孩在八年里失去对女孩的所有记忆,后来男孩恢复了记忆,她却成了别人的新娘............是命运的捉弄让我们重逢,也是时间的过错让你逐渐忘了我,也许我们真的是有缘却无份,让彼此错过。
  • 佛说法集名数经

    佛说法集名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丰臣秀吉(四)

    丰臣秀吉(四)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7-11教你开便利店

    7-11教你开便利店

    “总有一间在你身边”。除非不食人间烟火,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人,不可避免地会与便利店打交道。从针头线脑,到柴米油盐,给生活以便利,就是便利店存在的意义。世界上的小便利店不计其数,而做成国际知名品牌的也不乏其人。7-11(7-Eleven)就是世界上做得最为成功的便利店之一,《7-11教你开便利店》借鉴了7-11的成功经验,从开店筹备、管理营销等方面为读者展示出便利店成功的经营之道,是便利店经营者走向成功的有益借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