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2500000021

第21章 抗日战争前期访问毛泽东(2)

梁漱溟回忆:此番会晤,在我印象上甚好。古时候诸葛亮称关公美髯日逸群绝伦,我今亦有此叹。他不落俗套,没有矫饰,从容、自然而亲切。彼此虽有争辩,而心里没有不舒服之感。大致每次都可以让你很舒服地回去。他于听你谈话时,喜用笔随手记录。秃笔粗墨,在大纸上横行写来如飞。我一边谈,他一边写。我谈完,他便手指所记要点,一条一条答复。条理清楚,句句到题。我将我的一两种小册子和四十万言的一部《乡村建设理论》都赠他,请他指教。隔一天再见面时,他取出一沓纸来,纸上已将我书内要点或他认为好的地方,皆摘录排列,井井有条。

对于抗战的发展,毛泽东认为:日本是个小国,中国是个大国。日本侵略中国,兵力很有限,我们是大国,地方辽阔,大得很。我们退到西南了,日本兵力更分散了……它的兵力不够用了。日本的野心是独吞中国,欧洲列强不会允许。日本人一定要失败。中国只有抱定一个方针,不同它妥协,就会把日本拖垮。

关于此次会晤,梁漱溟在《抗战初期告乡村建设同人同学书》中有记载:“此次晤毛君泽东于延安,余谈各地情形颇露悲观语调。毛君阐明前途定可乐观之意以慰我。大意是说决定中日问题之前途者总不外三面:一为中国自身;一为敌人方面;一为国际环境。求中国的胜利,一在自身的团结;二在敌人的内溃;三在国际的协助。国际情形,分析起来已经日益好转。敌人一面则随战事之扩大与延久而暴露其弱点,增加其困难,方为正比例的前进,又无可疑者。所余为中国自身团结问题,则两年来亦已逐步趋向团结,而相当实现。而如是,又何须悲观。”经过毛泽东的一番开导,梁对抗战前途有了新的认识。后来他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他说得头头是道,入情入理,使我很是佩服。可以这样说,几年来对于抗战必胜,以至如何抗日,怎样发展,还没有人对我作过这样使我信服的谈话,也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文章。”这次谈话对梁启发很大,原先来时所怀有的悲观情绪这时已涣然冰释。

然而,在第二次谈话时,彼此却发生了分歧。谈话的内容是如何建立一个新中国的问题。之前梁曾将其专著《乡村建设理论》送给毛泽东,请他提意见,故次日之谈话便从此开始。毛泽东说:你的著作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分析有独到的见解,有不少是对的,但你的主张是走改良主义的道路,不是革命的路。改良主义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中国的社会需要彻底的革命。现阶段的中国革命重担已落到中国共产党的身上,当然还有统一战线等问题,需要扩大与加强。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当毛泽东谈起阶级斗争问题时,梁表示不同看法。他说:中国社会与外国社会不同。在历史上,外国的中古社会,贵族与农民阶级斗争对立鲜明,贵贱悬殊很大,但中国则不然,贫富贵贱,上下流转相通。有句老话:“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中国社会贫富贵贱不鲜明,因此阶级对立不强烈。接着,他又提出“伦理本位”与“职业分途”八个字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他说: “伦理本位”是针对西方人“个人本位”而说的。西方人讲自由、平等、权利,把个人权利放在第一位,借此分庭对抗。但中国不是这样,注重的是义务,而不是权利。我们讲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相敬,亲朋相善”等,这些都是“伦理本位”的内容,本着自己的义务去尽自己的责任,为家庭、为社会。所谓“职业分途”就是社会分工,人人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社会便能得到安定和发展。梁如此这般地讲着,毛泽东则耐心细听,有时也插几句话,最后表示叹息地说道:梁先生你是过分强调中国社会的特殊性了,中国还有社会发展的一般性的。而梁则回答说:你是强调了社会发展的一般性,没有认识到特殊性,缺乏对中国社会发展特殊性的认识。就这样两人互不相让,谁也没有说服了谁,争论无结果。后来,梁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现在回想起这场争论,使我终生难忘的是毛泽东的政治家的风貌和气度……明明是各不相让的争论,却使你心情舒坦,如老友交谈。他送我出门时,天已大亮。我还记得他最后说:‘梁先生是有心之人,我们今天的争论不必先作结论,姑且存留听下回分解吧。’”梁这次访延安与毛进行过两次长谈之后,又到各地进行参观,并访问陕甘宁边区,听代主席张国焘介绍了边区的政府工作。梁此次延安之行往返大约三个星期的时间,1月25日返回西安。当时延安生活条件很差,但人们的精神面貌却朝气蓬勃,与国民党地区大不一样,这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梁漱溟在《我努力的是什么--抗战以来自述》中记载:

然而在极苦的物质环境中,那里的气象却是活泼,精神却是发扬。政府,党部,机关,学校都是散在城外四郊,傍山掘洞穴以成。满街满谷,除乡下人外,男男女女皆穿制服的,稀见长袍与洋装。人都很忙!无悠闲雅静之意。军队皆开赴前方,只有些保安队。所见那些制服的人,多数为学生。

学校似有六处,所谓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马列主义学校(简称党校)、鲁迅师范、摩托学校(机械学校),如是等等。花样新鲜,趣味丰富。内容组织,课程科目,教学方法,生活上各种安排,值得欣赏之点甚多……

一般看去,各项人等,生活水准都差不多,没有享受优厚的人,是一种好的风气。人人喜欢研究,喜欢学习,不仅学生。或者说人人都像学生。这又是一种好的风气。爱唱歌,爱开会,亦是他们一种的风气。天色微明,从被窝中坐起,便口中哼啊抑扬,此唱彼和,仿佛一切劳苦都由此而忘却!

离开延安,梁漱溟抵西安,赴开封,奔曹州,2月4日到徐州。3月初,梁漱溟在徐州写完《告山东乡村建设同人同学书》,就山东问题、争取抗战胜利与团结问题、迅速建立团体组织问题发表了意见。文章将延安见闻告之同人,其重点在嘱咐同人应以何种态度与各方合作共同抗敌,指出:“严敌我界限,于自己人一方,凡事皆可让步”,“对自己人让步即是对敌人进攻”,“敌指日本人,我谓中国人”,“在今日只应有此界别,而不许有其他界别”,“在同一地方,如先有他方人领导抗敌工作,吾人即不必独树一帜,更不必争领导地位,只求有利于抗战,便可随同工作”,“只有在无人发动之地方,吾人不辞领导之任”,“吾人对各党派团体一视同仁,但求有利抗战,盖无其他计较”。

这是梁漱溟抗战时期的心声,为了抗日救亡和抗战胜利,他努力奔走于各党派之间,呼吁团结抗战。虽然他后来谦称,他这样做并未收到明显的效果,八年努力并无功劳;但是,他为团结抗战做出的努力与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山河仍在,青史留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可贵的一笔。

在徐州,李宗仁(广西将领、第五战区司令官)与梁漱溟商讨如何动员民众支持和参加抗日。梁漱溟认为,“对内社会改革对外民族解放”以取代“文化改造和民族自救”,此时,最紧迫的问题已不单纯是文化问题,更多的是一种政治问题,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和社会改造动员起农民,战争才能获得胜利。教导他的学生在抗战中要和各种力量合作,包括共产党人。

在四川,梁漱溟参加省政府召集的讨论兵役问题的会议,对整个兵役制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指出,政府征兵的最大弊病是它根本不成体系。兵役法规形同虚设,政府另颁有命令指示,乡村基层又自行其是。三者毫不相干。不久,梁漱溟发现,征兵制度的最大问题不在最高一级行政命令,而是在下面基层,于是他起草了一个具体的计划,计划主要强调三点:第一,最重要的是使群众对抗战抱有热情,这需要在征兵之前进行教育和宣传;第二,群众要了解征兵法令的内容要点,并自觉地拥护和要求,造成依法办理的空气;第三,尤其重要的是要有地方上有信誉的人物参与其事,和办事人员一起保证优待军人家属。他还提出改善新兵待遇、惩处舞弊官员的建议。

1938年10月,梁漱溟在重庆正式创立了兵役实施协进会。但工作开展并不顺利,1939年初便被迫停顿;一年后,蒋介石下令解散了协进会。

同类推荐
  • 马克思(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马克思(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马克思,K.(KarlHeinrichMarx,1818~188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家庭和学生时代1818年5月5日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律师,犹太人。母亲罕丽达·普雷斯堡是家庭妇女,荷兰人。1830~1835年,马克思在特利尔中学学习,受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影响,立志为人类服务。1835年10月进波恩大学法律系,1836年10月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起初研究法学,后来主要研究历史和哲学。1837年起研究黑格尔哲学,参加青年黑格尔派,成为该派“博士俱乐部”一个颇有影响的成员。
  • 暴虐之君——商纣

    暴虐之君——商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暴虐之君:商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暴虐之君商纣的一生。
  • 维多利亚女王传

    维多利亚女王传

    本书记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一生,反映了女王的精神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不但可以看到一位被称为“欧洲的祖母”、有血有肉的女王。她尽忠职守。颇具治国之才;她忠于丈夫,对子女要求严格,堪称一代女性楷模。她开创了英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时期,成就了前无古人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转向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充分发展,所有这些都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 李鸿章坎坷创业路上的管理智慧

    李鸿章坎坷创业路上的管理智慧

    李鸿章与多灾多难的清末同在。他因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而崛起,致力洋务运动而知名,签订屈辱条约而为千夫所指,主持甲午战争而一败涂地。功焉?过焉?全有待后人评说!从经管的角度观察李鸿章波澜壮阔又坎坷曲折的一生,研究他不平凡的创业历程,剖析他高智慧的管理艺术,给读者以镜鉴,换读者以喟叹!
  • 聆听史诗丛书-玛纳斯故事(英文版)

    聆听史诗丛书-玛纳斯故事(英文版)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它历经几个世纪由成千上万人集体创作,已成不朽的跨时代的文学巨著。柯尔克孜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游牧民族。据汉文史籍记载:早在中国汉代以前,柯尔克孜族就生息繁衍在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史记》称其部为“鬲昆”,《汉书》上称为“坚昆”。
热门推荐
  • 万千星光不如她

    万千星光不如她

    这是关于少女少男的青春故事(新手新手,用来练手的,写的和我自己构思的都不一样要哭si了,自我感觉是lan文)小时候,她是小霸王,在他被欺负的时候气势汹汹的过来把那些人打跑,在他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多年后,再相遇,他以为自己只是对他有好感;但是她分手了,在烧烤摊喝的醉醺醺的,脸上还带着泪水,他的心都在难受,感觉自己的心都被她的一举一动扯动着…
  • 奇异世界的冒险

    奇异世界的冒险

    我所住的这条狭窄的街道叫光明路,这条街上的老蒋生在五十年代,是个底层的老百姓,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变成吸血鬼的,后来我和他在干田张三哥的山庄里钓鱼,他才跟我说起这个秘密,他说他之所以会成为吸血鬼一族完全是个意外……
  • 嗨青春你好

    嗨青春你好

    整理旧书的时候偶然发现高一晚自习无聊的时候写的故事,哈哈,就发上来了
  • 月下幻车行

    月下幻车行

    被台风卷走的男人,和汽车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

    以乡村生活为背景,以系列随笔的形式对乡村的全景书写!并揉入大量乡村民风民俗,且主题相对集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文字质朴静谧,唤醒人们对乡村那种“无防”境地的心灵回归。
  • 腐烂美人鱼

    腐烂美人鱼

    妄作,凶。不若将过往一切沉入海底。。。。。。
  • 暗黑崛起奈非天

    暗黑崛起奈非天

    一次人为的意外让夏多的穿越之旅提前了三百年。这时暗黑的三魔王还没有降临庇护所,赫拉迪姆兄弟会还没成立,李奥瑞克王仍未诞生,天堂为庇护所争论不休......作为先知最悲惨的就是知道的太远,导致一点点蝴蝶效应就可以把你知道的历史摧毁的一干二净。幸好我们的主角是个很能打的先知,他最后会投向谁的怀抱?天堂还是地狱?你愿意作为一个善人死去?还是作为恶人永生?提前的穿越导致一切计划都成了笑话,幕后的黑手会放弃吗?欢迎来到暗黑的世界(非数据流,非游戏文,以游戏剧情为基础的玄幻,附带作者的吐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浪子天涯剑

    浪子天涯剑

    他是一个浪子,他行走于江湖间。他特别喜欢去天涯,去摘天涯处那一朵血色的且带刺的花,江湖中的花只要是他看上的花,就算豁出性命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