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2500000028

第28章 下乡教学著《中国文化要义》(1)

梁漱溟退出政治舞台后,他决定静下心来重整旧业,在重庆北碚勉仁国学专科学校一面继续撰写《中国文化要义》书稿,一面与国人诸生朝夕共讲,同时寻求志同道合之同志,一起来探讨中国文化要义及未来之展望。虽如此,但他对政治终不能忘情,所以有时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评论政治,谈谈自己的见解,但这也只限于理论上的批评。

1947年1月,梁漱溟在上海《大公报》发表《政治的根本在文化》一文,这是他退出国共和谈后写的第一篇文章,全文第一句“在极度苦痛与苦闷中,中国人民又度过了他胜利后的一年”就道出他为谋求团结统一,和平建国,1946年奔波于国共之间,而最终失败、无奈告退的苦闷心境。文章认为:“中国的问题,政治问题还是表面,非其根本”;“论其根本,论其全部,原是整个文化问题”; “我们的问题就在文化上极严重地失调”;“若没有对整个文化问题先有其根本见解,则政治问题的主张是无根本的。要确定中国政治上一条路,必须对于整个文化问题有全盘打算,否则便谈不到,要对整个文化问题有全部打算,又必须把中国固有的那一套和眼前世界上两大派文化比较,深明其异同,而妙得其融通之道”。

1947年3月,梁漱溟在《观察》杂志上发表了《树立信用,力求合作》一文。在这篇文章里,他再次谈了他的政治主张。中国今日之苦,就在旧社会崩溃,新社会未成,前后左右不接气。我们今日的任务,首先要做接气的工作,而后致力于文化问题的研究,谋不同文化之沟通。因为中国固有的思想与西洋近代思想之矛盾冲突,使得中国人迷乱分歧,无法产生一优越有力的思想而为制定宪法之本。根据这种情况,他便提出口号“树立信用,力求合作”,以此来唤醒民众,挽救时局。在他看来,在广大社会中,到处皆是彼此不信任的空气。政治上党派合作不成,因此酿出莫大灾难,到处是骗局,到处是谎言,口是心非,言行不符。于是他主张,表里如一,坦直慷爽,言必信,行必果,从这里面来建立新文化,达到民族共识,这样中国才有办法。有了信用,大家有了共识,遇事便能合作。为了挽救危局,他提出两个办法来消除彼此的隔阂,而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第一,在人格上不轻意怀疑人家。第二,在见识上不过于相信自己。接着他以切身的经验解释道:“我与共产党之间,显然有很大的距离。在理论主张上,他们有他们的一套,我也自有本末。这距离不同寻常,不易泯灭。然而根本上还是相通的。我有心肝,他们也有心肝。我对于民族其他,对于整个人类前途,有我的看法及其远大理想,除掉这远大理想,便没有我。而他们恰是一个以远大理想为性命的集团。说到眼前一桩一桩事,尤其容易说得通。这样遇着该当合作的事,就可以合作。与其合作之所以可能,也不外乎有合于上面两个条件而已。在人格上,我不敢菲薄人家,相反的,我敬爱这些汉子。”从上所述,可知他的处世哲学及提出这个合作的两个基础条件,是希望同人及各党派人士能够异中求同,共同从危局中来挽救国家。他在文章最后部分强调说:“我以为只有这样把东西南北各式各样的朋友,都拉在一起合作,中国才有救。”

梁漱溟在这篇文章里,要求国内各党派团体消除隔阂,一致合作,其用心良苦。但现实社会的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国民党仍不愿“和”,相反继续扩大内战,其结果是违背民意,得不到支持而走向失败的道路。

同年5月20日,梁漱溟出席南京的末次参政会,这是1947-1949年三年中他唯一离开北碚的一次。6月1日,国民党特务在各地捕人,重庆民盟被捕的同人较多;6月2日,梁漱溟飞回重庆,百般营救,奔走无效,直至1949年3月,在国民党要和平的空气中,才保释出十几个青年。

6月,梁漱溟在《观察》第2卷第15期发表《中共临末为何拒绝和谈》(文章发表时间当在9月以后),指出:“八九月间,反动政府要解散民盟的前夕,张东荪先生从北京写信给我,说民盟是你辛苦创成,你要赶快去南京、上海设法维护。其实我的心理恰相反。民盟在我只看做是一个推动全国合作的动力,此外没有意义。当此两党大战之时,既不能尽其政治任务,亦难发展自己组织,恰且伏有内部分裂的危机,它最好暂人于休眠状态;一旦时局需要它了,再出来还是完整的。”

不久,国民党宣布为非法。11月6日,张澜宣布民盟解散,通告盟员停止活动。

曾经为梁漱溟、陈树棻婚姻写特稿的曾敏之,回忆住在重庆北碚时的梁漱溟,梁氏夫妇以素食招待曾敏之,与曾长谈半日,叙述他写《中国文化要义》的动机。当时梁已判断内战前途是国民党垮台,中共可取得天下,中国的历史将进入崭新的阶段。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民族的出路如何?是梁时常考虑的问题,并结合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来观察今后的形势发展,所以梁把自己的思想认识寄托在著述上。曾敏之回忆:“梁老约五十岁,精神矍铄,清癯的有一点仙风道骨的样子,可是他以标准京音娓娓而谈,历时虽长而毫无倦意。”

曾在勉仁国学专科学校学习过唐宦存回忆:1946年冬,梁漱溟来到北碚创办勉仁国学专科学校,招生数百人。除正规招生外,梁又根据青年的特点和具体困难,个别吸收了一些学生入学(唐即是其中之一)。当时,唐宦存是一个失学青年,抗战时离家,读书交不起学费,基本生活费也希望学校帮助解决。梁漱溟说,读书是可以的,教室里加张桌就行了,也可以免交学费,至于生活,可以给学校抄写讲义等,吃饭可以解决。

梁漱溟关心青年,共产党员周述质、答相舜、王寒生、赖松等,均在学校学习,并建立了以王寒生为书记的勉仁中学特支。同时在梁漱溟的支持下,勉仁中学建立了民主同盟小组,有杨新德、黄艮庸、黎涤玄、李渊庭等成员。党的特支与民盟小组关系很好。

1946年12月,北平发生美国士兵强奸北大女学生的事件(即沈崇事件),全国掀起抗暴运动,勉仁国专学生积极响应,发表声明,进行反美反蒋宣传。国民党特务在重庆逮捕各界抗暴人士,抓捕乡村建设学院(晏阳初创办)师生31人,勉仁国专学生因声援遭特务清查、殴打。在梁漱溟支持下,学校在北碚举行记者招待会,揭露了国民党的罪行,迫使特务道歉认错。

此后,在1948年、1949年的多次民主运动中,梁漱溟不惧危险,和学校进步师生站在一起,支持、掩护他们。

唐宦存还回忆:1949年解放军占领南京前,李宗仁到重庆,准备会见梁漱溟。派程思远到北碚。梁漱溟对程思远说,国民党大势已去,我会见李宗仁也没有用处,就没有与李宗仁见面。当时,勉仁文学院(前身即勉仁国学专科学校)和勉仁中学经费非常困难,勉仁中学的高中被迫停办,梁漱溟把与陈树棻结婚时的戒指等物也变卖了,以维持学校师生的生活费用。李宗仁曾转给梁漱溟个人两千元,却成为梁办教育的一个很大的支持。

1948年夏季以后,国民党的军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进攻下,节节败退。同年秋冬,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决战,蒋介石军队败局已定。在此情况下,1949年元旦,蒋介石不得不发表声明,并于1月21日发表下野文告,宣布“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李上台后,提出“和谈”来与共产党周旋,企图搞一个“隔江分治”的局面。这时,梁漱溟卜居四川,对国家大事作何感想呢?根据他的观察,他认为,国民党虽是东北、淮海、华北诸大战役的失败者,但尚有数百万兵力,又有长江天险,共产党要获全胜,怕还要打几个大战役的。这样中国老百姓则还要跟着受几年战火之灾,对此他感到忧虑。

而在此半月之前的1月5日、1月6日,梁漱溟曾分别致信张澜和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

在1月5日致张澜的信中,梁漱溟说:“时局发展至此,政府方面或有借重民盟之意”--请民盟出来为和谈牵线搭桥。梁建议应有两点前提:(1)对以前“取缔非法组织”的说法有个交代以及释放在押盟员;(2)国民党取消其一切违反政协决议的决定。

在信中,梁漱溟仍然申明退出民盟,三年内不参加政治活动,只发表意见,并谈了退盟的三点必要性:“(一)在组织则不得以个人意见发言;甚至于要作不合于自己意见之发言,此非漱个性所能堪。(二)若组织松散,不加拘束,在漱或得有发言之机会,然似此放任自由,又岂是组织之道.且恐以我一人发言不慎而组织受累,此必不可行。(三)时人习于斗争之说,对人每存敌意,而敌意一存虽有善言亦难得其考虑,为求国人能平静地考虑我的意见,故须‘只发言不行动,只是个人不在组织’,以减少其敌对之心理,盖漱自审所可贡献于国人者,唯在思想见解之间,此外无有也。”

可见梁漱溟十分希望今后自己的意见能为共产党听得进去,因此他曾说:“过去我祈求全国合作,主要是对国民党说话,今后将需对共产党说话。共产党是不好说话的,说话不对他的意,就可以被看做是敌人。而一经遭到敌视,虽有善言亦难邀好的考虑。”

这就是梁漱溟做人、做事的风格,国家利益在上,不论对什么人,任何党派,哪怕忠言逆耳,也绝不说一句违心的话;,同时又顾虑到自己直言会累及组织,乃情愿只代表个人说话。

1月6日,即梁漱溟致信张澜的第二天,他又郑重地致信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

致毛泽东、周恩来信全文如下:

润之先生恩来先生同鉴:

同类推荐
  •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自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自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安德鲁·卡耐基,塑造美国现代工业面貌的实业家、慈善家、“钢铁大王”。据《福布斯》统计,他拥有的个人净资产相当于2008年的2983亿美元,是仅次于洛克菲勒的全人类历史上第二富有的人,而这些资产在他去世前就全部捐献给社会。卡耐基对成功的本质和财富的意义都做过全面的思考,启发和激励了比尔·盖茨、巴菲特等成功楷模和财富榜样。
  • 单田芳说单田芳

    单田芳说单田芳

    单田芳迄今唯一公开自传,一代评书艺术大师呕心之作,四十万言,字字是金,道尽家国兴衰、个人荣辱。风雨苍黄七十年,长城内外八千里,历大难而弥坚,壮心永不已。大历史、大时代、大关怀,中国人不可不读的励志经典。不仅是一代艺术大师的个人回忆,更是一个民族不能忘记的国家记忆。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三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三

    本文主要内容为黄立贵的故事、郭刚琳的故事、曾贤生的故事、胡觉三的故事、赵崇德的故事等。
  • 比尔·盖茨商道全集

    比尔·盖茨商道全集

    他是一个天才,13岁开始编程;他是一个商业奇才,独特的眼光使他总是能准确看到IT业的未来;他更是一个传奇,39岁便成为世界首富,并连续13年登上福布斯榜首的位置,这个神话就像夜空中耀眼的烟花,刺痛了亿万人的眼睛。然而,他退休之际,却将自己全部财产捐赠,用于慈善事业。他就是原微软公司主席和首席软件设计师比尔·盖茨。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这本书以时间为轴线,以史实做基石,以想象为补充,描述了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细腻刻画了他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再现了他由炮兵少尉到法兰西帝王,乃至最后在囚禁地去世的传奇经历,穿插了一代战神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将拿破仑的个人魅力与文治武功展现得淋漓尽致。《拿破仑传》在1925年首版后,很快风靡全世界,并荣登美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二位,此后几十年长销不衰,被称为“影响历史进程的书”。《拿破仑传》是根据德文原文翻译出版,是最新,最经典,最忠实于原著的权威译本。
热门推荐
  • 听说海会哭

    听说海会哭

    这个世界,总有那么一个人,他在,你的整个世界就都在,即使你不能爱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青春多了些美妙的东西

    我的青春多了些美妙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学梦是的大学很精彩,但我相信高中的生活也是很精彩的我将会通过一个人的高中三年,用真实的人物,虚幻的事件来叙述一个人三年的精彩我们的目标不是眼前的湖泊,而是远方的星辰大海
  • 凤纹龙

    凤纹龙

    古史有云,凤纹龙相者,与龙绘凤之相相克。萧乾是真的后悔自己当了国师,贵妃生子,他悄咪咪算了一卦,惊了,居然是凤纹龙?不过反正没有凤身绘龙的相,于是他只告诉皇帝这个孩子是真龙,皇帝高兴呀,立刻封了太子,萧乾就滚回老家安享晚年去了。两年之后喜得外孙女,他想,好久没有算卦了,心血来潮算了一卦。算完直哆嗦——完了,那只不能共存的凤出现了。这下真的不敢说了。愁,真的愁。护外孙女还是保太子?他悄咪咪把儿子送进朝廷,做了太傅,萧乾想着那就看看太子怎么样吧,就把太子顺回来了。两年后发现更愁了,太子和外孙女好上了。十四岁时舅舅带回来一个哥哥,根据对舅舅职务的了解,及从外面找来的画像,萧浠发现,这是太子。行吧,还对她瞒着自己真实身份,那也别想好过,两年里变着法子暗悄悄整他。得,还把自己整进去了,摇身一变,成了太子妃了。穆沣挚自幼被立为太子,十六岁时太傅美名其曰带他出去见世面,转头把他拐进自己家,还有一个小姑娘,一起相处两年,这么“照顾”他怎么能不言感谢?以身相许如何?“太子妃,好久不见。”穆沣挚笑眯眯的看着她。“好久不见”萧浠也笑眯眯【咬牙切齿】的看着他。
  • 网王之冷淡公主

    网王之冷淡公主

    漠雪是一个性格淡漠的公主那是善良的她为了保护自己的面为逃避一些事和寻找自己的幸福而穿越到网球王子的世界成为樱泽雪在那个世界里又发生了一件件离奇又匪夷所思的事……
  • 刺猬小姐的心机boy

    刺猬小姐的心机boy

    所有的巧合不过是另一个人处心积虑的安排,他从没想过在骄傲如他,会为了接近她得到她去设计那些他不屑一顾的心计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心机boy,她也从未想过她的暖阳会成为冰冻他内心的冷冻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镜央谱

    镜央谱

    镜央大陆,强者为尊。少年姜裴自出生起就一直很低调,立志纵横镜央大陆。
  • 远去的飞鹰

    远去的飞鹰

    1927年,法国著名的空军23团在飞行员实习生的结业考核时,下了一道特别命令,严禁中国飞行员穿越巴黎的一座桥洞,理由是中国飞行员技术不佳,容易发生机毁、桥毁、人亡的危险。有一个中国飞行员不顾禁令,不但穿越桥洞,而且侧飞急转弯,再次穿越桥洞。这个只有法国王牌飞行员才能完成的动作,为他赢得了5个A的证章。这个人,就是张学良派遣赴法留学的空军精英——高志航。结业后,高志航回到飞鹰队——这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支空军,凭着精湛的飞行技术和作战意识,使得日本空军教官都不得不为之叹服。然而就在九一八事变时,飞鹰队连飞机都没起飞,沈阳便已沦陷。深以为耻的高志航化装入关,投入南京航空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