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2500000037

第37章 一九五三年事件(4)

梁漱溟后来回忆:何香凝先生的发言在当时与事后,有三点引起我的注意:第一,在那种场合,她是唯一在发言中明确肯定了我过去是反蒋抗日的。也就是说,我并不是一生中对国家、民族没有做过一件好事的人。第二,她的语气缓和,发言中左一个梁先生,右一个梁先生。这在当时,发言者除毛主席等少数人还时有对我这样称呼外,大多数人都对我直呼其名。第三,她提醒我要闭门改过,补救前途。这是使我醒悟自己不该与毛泽东顶撞的最早的规劝之言。

陈铭枢眼见批判梁漱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多数发言者的语言越来越尖刻,于是站起来向毛主席请教说:

现在看来,梁漱溟的问题是很严重了。但有一个重要问题我不明确,要请示主席。那就是:梁漱溟的错误究竟是政治问题,还是思想问题?如果是政治问题,那就是革命与反革命之分,应该用别的办法来解决,而不必在此多费唇舌;如果是思想问题,那就可以另当别论,采取耐心的教育、批判的办法,使他逐渐醒悟,而不必操之过急。如何?请主席指示。

陈铭枢的提问,使本来有些嘈杂的会场刹那间一片寂静。与会者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注视到主席台,只见毛主席略为沉思后从容地说:“梁漱溟这个人很反动,公开站在地主资产阶级立场上说话,但没有发现他暗中有什么活动,也没有发现他与美帝国主义和台湾有什么联系,因此他的问题仍属于思想范围的问题,因此我仍提出保留他当政协委员的资格。对于他的反动思想,不充分揭露不行,不严厉批判也不行。”

梁培恕认为:“形象化地说,我父亲已被置于敌我矛盾的斜坡(站在斜坡上的人只需一推就下去),这一问一答使得毛泽东以其具有无比权威的一句话,将父亲留在人民内部……1957年陈铭枢被划为右派,其三大罪状之一是‘为梁漱溟作掩护性发言’。”

最后,毛主席指出,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对分清大是大非,贯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总路线是有现实意义的,“梁漱溟问题并不是对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借他这个人,揭露其反动思想,使大家分清是非……不要以为是小题大做,不值得辩论。跟他辩论可以把问题搞清楚。要说它有什么好处,就是有这么一个好处。现在辩论的是什么问题呢?不就是总路线的问题吗?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对我们大家是有益处的”。

会议以举手方式表决,把梁漱溟的问题交付政协全国委员会去开会讨论处理。之后,梁即向政协请假,在家闭门思过,听候处理。

梁漱溟在9月18日的日记中写道:“午后大会发言被阻止。会议决定我的问题付全国委员会。晚间眉生、艮庸、渊庭、子为、云川等同来。谈会上情形及我自己的反省。”

9月19日、20日,梁漱溟的亲友来看他,梁的心情渐趋平静,他在19日日记中说:“午睡尚好,即夜来睡眠亦视前为胜,似与反省而心气平有关。又有倦乏感觉,亦是精神与身体较合拍之故。午后亚、渊、艮、仰来。艮庸谈伍先生学之研究。”

9月20日星期日,梁培宽、培恕兄弟先后到家。梁漱溟便把上一周开会的事从头至尾告诉他们,虽有所反省,但仍认为自己受到打击在意料之外。梁培宽认为:不要以为这件事是意料不及突然发生的,虽然看上去有许多偶然因素,也不要看成是对你个人,偶然因素、个人因素都不居主要地位。这件事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只是你自己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父亲还记得那年(指1950年)被选人政协委员的一次会议上自己的发言吗?早在那次就提出种种意见、建议了。我还听说父亲参加西南土改时,亦曾说到要来看看西南土改是否合于中央土改法的话。在此之外,父亲三年来还在某些会上有过发言,或与主席谈话,或向主席去信,我似曾听说差不多亦与此相类似,都好像有监督政府的神气。这在心理上是存有一种偏差的。今天的这件事,正是从这一偏差发展而来的。父亲总说自己是善意的,是爱护党,爱护政府。但一言一动须看其所起作用如何,所发生影响如何,不能单从动机来看,而不顾及它的客观作用和影响。何况便是论动机,怕亦有问题。因为父亲自己好像总是站在政府的外面,这动机还不使人怀疑吗?我愿父亲向隐微处搜寻自己的思想根源,从根本上端正自己的对党对政府的态度。父亲这样一次又一次刺激政府,积两三年之久,这在政府的感受上自有其发展。毛主席认为父亲有恶意,便不足为怪。我的理解,是毛主席不能容许你这样发展下去。他并不是对你个人有什么好感或恶感。他一切为了国家当前的建设大业,而没有其他。父亲考虑自己的问题亦不要把它同国家当前建设事业分开,切不可抱静待拷问、应付过关的念头,只求了却一身问题,而应当主动地自己检讨出错误的思想根源所在,担负起所有给予国家事业一切不良影响的责任,争取改造自己以利今后的国家建设……

这是梁漱溟于1953年9月下旬的一段记述。梁漱溟在9月20日日记中写道:“他(培宽)的说话给我的启发最大。宽儿的说话刚及一半,已经引起我思路上、心情上根本变化,对于自己错误之所由形成顿然有所发觉,好像通了窍,随后眉生、渊庭、艮庸先后说了许多话,对于我个人很大帮助。……其反省所得便是‘有气而无心’,‘有个人英雄之气,而无一片恻隐之心’。自己虽知道必须是恻隐之心代替英雄之气而后可,却思来想去不过一句空话,一抽象道理,茫然无措手处,不能实践。觉悟后,恻隐之心顿然现前--惭愧不能自容,就是恻隐之心。”

梁漱溟后来还写有《一九五三年九月在中央人民政府会议上发言不慎的始末》一文,追溯了自己当时的心情、思想状况及认识错误的经过。文中记载:“从九月廿日午前十一时起,我开始有觉悟。……在此之前,我总是想我遭到当局的误会。我并不曾反对当前经济建设的路线(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而误会我反对;我会议上发言是出于善意而误会我有恶意。毛主席对我的严厉态度好像突然而来,意料所不及。我总想着辩解误会。从廿日午后起,我才明白今天的事情不是突然的,而是从长时间发展来的,其责在我。”

在这篇文章中,梁漱溟还检查了1950年、1951年被邀参加政协会议的态度,检讨:“没有认识到:在内心隐微之间,我与领导和政府是分离着的。在会议上我说某些话的时候全不顾及它怎样影响当前建设事业的进行……那是绝对不能容许我的。这便是毛主席态度严厉的由来,只在今天才体会到。我试搜寻自己错误的思想根源,无疑地是在阶级立场不对。然而单单一句‘阶级立场不对’却还不足以说明我为什么在会议中流露出那般狂妄自大。--这种狂妄自大是在9月18日在中央政府会议言辞之间竟失去了一个中国人民对伟大领袖和领导党应有的恭敬。……我曾是眼看着中国共产党发生以至成长起来的,……我一直是同情它的革命要求而怀疑或者不同意它的行动路线。……同时自信在要求社会主义的新秩序这一点上我与共产党并无两样,所以左倾朋友对我的批评之后骂,自己总不服气,心里一句话:‘难道只有你们革命!’‘阶级立场不对’是一般的……而其如此突出的顽强则是个别的。病根深痼,随触即发,这就是18日那天狂妄自大、不成样子的由来。

在开始反省自己言行的当天(9月20日)日记中,梁漱溟写了这样一段话:

忽悟菩萨止于悲之理(如为人之子止于孝之“止”),在儒则只有一片恻隐之心。悲与所悲似相对之两面,然所悲一切众生,自己亦在内,且超于利用与反抗,即是无对。动亦定,静亦定。永不落被动而恒时是主动,换言之,始终有心在。气动即失心,心在作为气为心用。

9月21日日记:

午后艮庸谈“身意分离,亦就分开了隔离了心和物;意诚则身意融合,精神凝注于事,内无己而外无人,亦就心物合起来了”一段话甚好。

9月30日日记:

象山语:要当轩昂奋发,莫恁地沉埋在卑陋凡下处。“反之”即“回来”之谓也。

重担子须是硬脊梁汉方担得(大程子语)。

身不应离心,心不应离身,心身合,谓之中。

外重内轻,身随物走而离心,失心。

收拢精神而集中于意之萌动,是谓慎。由慎而入独(内无己而外无人),由独而明朗(明德大明),亦即心正身修。功夫只在慎独,其他皆非可用力处。

“性之”,“反之”。收拢精神即所谓“反之”。

在一面反省自己过错的同时,梁漱溟用“无对”(个人精神境界之最高境界)、“心物结合”、“反之”、“重担子须硬汉担”、“身不离心,心不离身”、“慎独”等话语鼓励自己不消沉、不沮丧,做硬汉。如梁漱溟曾经在一次讲演中讲过“仁者无对”,是谓:“仁者无对”之意是他的生命,是向前奋进的,这种情形,在他生命活动之时,最容易看得出来。比如大笑时,除了一个大笑之我,还有一个宇宙。这时,只有生命之流行,生活正在心灵奋进之中,仁者,就是在平常、平淡生命之中,他之生活,也不是平淡寡味的,他还有他之乐趣,他之生活里面,自有一种和气,情仿佛从心浮出,因为是这样,所以真与物同体,所以上面说真仁者无对,此种讲法,是近于人生哲学的范围。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岳飞

    名人传记丛书——岳飞

    他生在乱世,背负收复河山的梦想,带领岳家军驰骋沙场,尽忠报国。一腔热血却壮志难酬,正当壮年,却首奸臣迫害致死。本书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民族英雄岳飞为收复失地、匡复国家而奋斗的精彩人生,让青少年了解岳飞赤胆忠心,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树立学习的榜样。
  • 大改革家雍正:反对利益集团实录

    大改革家雍正:反对利益集团实录

    铁碗重拳猛击利益集团,深改严革成就震世伟业。雍正帝在执政期间,勇敢吹响了向贵族利益集团、士绅利益集团等各种利益集团斗争的号角,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中,贪墨的吏治之风得以根本扭转,康乾盛世得以继续。雍正帝的一生,勤政务实,政绩杰作,是一位勇敢反对各种利益集团的大改革家,是一位真正的治世之君。即位后各项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小利益集团的纷纷倒台,种种新政的陆续出台,无不反映出这位大改革家睿智、勇敢、坚韧、勤政和进取本色。没有雍正帝的整饬和改革就不会有后来的乾隆盛世。
  •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成七位名士,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因此得了这个雅号。在混乱黑暗的时代,竹林七贤把老庄哲学的无为、尚真与返归自然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自由解放的新气象和不伪饰、不矫情、顺其自然的新的道德风尚。东晋之后,竹林七贤的影响逐渐传播开来。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已成为魏晋时期文人精神理想的一种象征。
  • 贝多芬传

    贝多芬传

    傅雷经典译注,罗曼·罗兰倾世巨著《巨人三传》之一—《贝多芬传》,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罗曼·罗兰将贝多芬的遗嘱、书信,整理成集收入其中,不仅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音乐大师贝多芬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更将一个伟大心灵展现在读者面前。贝多芬所处的年代,是一个“破”与“立”相冲突的时代。他的成功掩隐着无可言说的苦痛,他的一生就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难的命运斗争的过程,那是“苦难铸成的欢乐”。
  • 管德传

    管德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管德传》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管德传》记述了管德的成长经历和为航空事业做出的贡献,可以使青年一代科技工作者更多地了解管德、学习管德。
热门推荐
  • 阳曜我心

    阳曜我心

    IT精英余心妍即将升职为世界五百强企业高管,却被逼相亲,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神奇的穿越让她成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贵妃。面对老妈心目中的优质男,她却只想逃跑。原因是她爱上了他,但她不能谈一场注定失败的恋爱。如同电脑游戏的规则是经验为零,也总比有战败记录抹黑要好得多。
  • 斗痕

    斗痕

    准神之路,荆棘满地。只手遮天,五神之争,五光原色,众神陨落,主宰降临。神之始祖。武之神祖,纵横天下,横练功法。斗之神祖,斗之领域,横镇洪荒!时之神祖,时空切割,玩弄时间,何等气魄!念之神祖,念破虚空,单战神帝!……哪知,一人,走上复仇之路,神挡杀神,混搅天地,辉煌的开始之时,便是我荣耀落幕之日。
  • 名门娇妻:宴少别来无恙

    名门娇妻:宴少别来无恙

    慕相弦第一遇见晏栖迟,第一反应是此人神秘、危险、腹黑,只可远观而不可接触;第二次遇见,反应是淡漠清冷、温润雅致、是个处在云端的翩翩贵公子,同样只可远观而不可接触;第三次遇见,反应是有些许腹黑傲娇,不可轻易与其相处。晏栖迟:“总觉得你对我有种敌意。”慕相弦:“是吗?我只是觉得我们不熟。”晏栖迟:“不熟?“眼帘一低把藏在某个角落里的小包子拎出来,甩出一份DNA报告在慕相弦面前,反问:”他是怎么来的?”小包子:“妈咪,我是孙猴子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慕相弦看着眉眼间与自己几分相似的小包子,风中凌乱。【ps:宠文,1v1,双洁】
  • 挫爱:象牙塔里做过梦

    挫爱:象牙塔里做过梦

    青春,每个人都会错爱,爱上不该爱的人,然后,在疼痛中学着慢慢长大。——这是我的故事,也是所有人的故事。
  • 通兽傲神

    通兽傲神

    找寻自己的由来,异世的渊源,仙境灾厄的命运!
  • 都市之神道至尊

    都市之神道至尊

    “天道,成真神要无欲无求?失去感情?不能锦衣玉食,怀抱美人?”“那这真神…我不做了!”重生一世,只有一愿。立神国,夺天道,创立由我意志主宰的天道地府轮回!凡人躬身,鬼神朝拜,神国宫殿亿万,美味佳肴满桌,美酒佳人卧怀。神道无敌,我为至尊!
  • 悚然一下

    悚然一下

    嘘,不同于别样的故事!也许会有你喜欢的专属味道!
  • 品牌营销8大实战攻略

    品牌营销8大实战攻略

    本书适合于企业经理人、品牌管理者、品牌经营策划机构以及其他对品牌塑造与品牌营销有兴趣的读者阅读。本书凭借专业、权威、实用的独特优势,以期提升中国企业的品牌营销理念和操作方法,为企业增强品牌竞争力提供有力的支持。
  • 查理九世之彼岸轮回

    查理九世之彼岸轮回

    百年转世,哥哥杀死父亲,妹妹杀死哥哥,如今,却轮到唐晓翼,墨多多和尧婷婷身上,曼珠沙华的计谋,是为了救他们,还是杀他们,真相,即将揭开!
  • 雾已散梦未醒

    雾已散梦未醒

    清冷女医生PK顾先生顾先生说:“糖糖,我今天帮你的奖励呢?”唐医生摸了摸口袋,说:“给你颗糖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