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2500000059

第59章 梁漱溟佛儒思想探索(4)

正因为他心中有佛,所以到处散发着佛家的光芒。1946年夏天,在中国大地上昆明发生了两桩骇人听闻的流血事件:7月12日,民盟成员著名的文化人李公朴被刺而死。紧接着7月15日,民盟成员著名教授闻一多被刺身亡。此事发生,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舆论,皆为之震惊!当时形势非常紧张,国民党反动派已经公开露出杀人的面孔,咄咄逼人,谁敢为民主、正义再呐喊,那就请看李、闻的下场罢!在这满天乌云的笼罩下,中国的天空又出现一道佛光,梁漱溟来矣!7月18日,他以民盟秘书长的身份,对李、闻事件发表谈话。他非常坚定地向世人宣告说:“刺杀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是特务所为。”并义正词严地喝斥道:“有第三颗子弹吗?我就在这里等着。”紧接着说道:“我个人极想退出现实政治,致力文化工作”,“但像今天,我却无法退了。”“我要连喊一百声,‘取消特务’,我倒要看看国民党能不能把要求民主的人都杀光。我在这里等待着他!”

在那暗无天日的特务政治制度下,谁敢站在舆论的面前,公然指责特务的罪行,又有哪个敢于拍拍自己的胸膛大声疾呼:有第三颗子弹吗?我在这里等着它。这种气魄,这种胆识,这种不怕死的精神,力量来自何方?联系到他的历史,就梁漱溟来说,是来自他虔诚的、不舍众生的佛家思想和信仰。我们只有作出如此解释,方合于他的思想实际。

(五)“藏身人海最后露一鳞”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月,梁漱溟接受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邀请,由四川前往北京。3月10日,毛、周访问苏联回来,12日,毛约梁会晤于中南海。见面寒暄后,毛征求梁的意见,说道:“这次来,你可以参加政府罢?”梁稍作迟疑后,回答说:“还是把我留在政府外边好吗?”二人一问一答,其结果皆出彼此意料之外,未免有些尴尬。好一个不受抬举的梁漱溟,别人求之不得的事,他却满不在乎。从这件事,我们也可看出梁之超凡脱俗的心态,对于世间名利地位,是不以为意的。其后,他被推选为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参加国家的议政工作。

1953年,他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出席了政协常委扩大会议,并列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扩大会议。在会议上,听取了周恩来总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的报告,会后进行讨论。他在大会议上发言,对政府的工作提出了一些批评和建议,其中就谈到他所关心的农民问题。他说:“过去将近三十年的革命都是依靠农民而以乡村为根据地,但自从进入大城市后,工作重点移于城市,从农民成长起来的干部并都转入城市,乡村不免空虚,近年工人生活提高而农民生活依然很苦。”又说:‘建国运动而忽略或遗漏了农民--他们是全国人民的绝大部分--怕不相宜,希望政府注意。”在谈这问题时,他还打比喻说:“工人生活在九天之上”,“农民生活在九天之下”,形容差别很大。但万没想到领导却认为这些话有问题,破坏工农联盟,因此受到毛泽东主席在大会上不点名的批判。毛说:“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总路线,认为农民生活很苦,要求照顾农民,这大概是孔孟之徒行仁政的意思罢。”

这是一个警告、也是一个讯号。之后召开大会进行批判。周恩来总理作长篇发言,追述往事,说他“一贯反动”。毛泽东主席插话,说他是“伪君子”,“以笔杀人”等。梁认为受冤,次日登台发言,气势很盛,他说:“我根本没有反对总路线,而主席却诬我反对总路线,今天我要看一看毛主席有无雅量收回他的话。”毛立刻厉言说道:“告诉你,我没有雅量!”于是会场内群众哄然而起,要求把梁漱溟拉下台。梁不能发言,只得下台归座。经过这次事件后,梁停止了一切对外活动,在家进行反省,写检查,但没有受到任何处分。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梁漱溟内心深处的佛家思想和精神:一是不舍众生,一心一意想着广大的农民群众;二是临危不惧。从中可看出佛家的大无畏,勇敢牺牲的精神。这种场面,恐怕非一般孔孟之徒能应付得了的。

梁漱溟自从1953年“犯错误”后,虽没有受到行政处分,但一直以反面教员的角色而受到批判。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他的日子就更加不好过了。当时红卫兵运动在全国各地“除四旧”、“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他又被横扫了。他在“日记”有记录。他说:“8月24日,约八时红卫兵来抄家。政协来人两批,对我夫妇作斗争,书籍文稿及衣物均被拉去,用具多被打碎。是夜开始宿南屋中间一间,因灯光太强、睡不好,然心境尚平。”

这是被红卫兵第一次斗争的情况。之后还有,在“日记”中皆有其记录。这样突如其来的革命风暴,任何人都是没想象到的;梁漱溟也是一样。作为一位对社会、对众生忠心耿耿、诚心诚意、不辞劳苦而努力奋斗的人,受此虐待,一般人是忍受不了的。比如,老舍先生就忍受不了,当天被斗后,就投湖自尽了。这消息传到梁的耳朵里,他即往太平湖去吊唁这位人民的作家。人们要问,梁漱溟性格这么倔强,怎么能忍人之不能忍呢?这问题我们可从他的“日记”中得到答案,请看如下的记载:

9月14日记云:“早四时醒来,忽悟口称佛号在唤醒自心,克化一切昏昧渣滓、昨日所谓自修应在此。六般若波罗密:布施、精进、忍辱、戒、定、慧,当时念之。”是日似未记完。

16日又记云:“早起扫街,在院内活动身体,补记边日所为偈语如下:

一声佛号观世音,声声唤醒自家心。即心是佛佛即心,心佛众生不差甚。

一声佛号观世音,声声唤醒自家心。此心好莫昏昧去,留得当前做主人。

心净如虚空,永离一切有。施舍一切无所吝,亦无所施能施者,此是布施波罗密。

心净如虚空,永离一切有。嗔心不起能忍辱,亦无所忍与能忍,此是忍辱波罗密。

心净如虚空,永离一切有。精进不懈于修持,而实精进不可得,此是精进波罗密。”

从上所记,可看出他在大难临头时,靠的是什么力量和精神来克服困难的。显然可见,还是佛家思想和精神,因而能临危不惧,心境处之泰然。

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四人帮”掌握领导权,呼风唤雨,闹得天下不得安宁,谁敢不听从号令,就叫他死无葬身之地。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只有梁漱溟敢站出来,坚持真理,不畏惧强权淫威,顶住这股逆流。这是多么大的力量,没有破除“我执”的修养,是难以想象的。

“文化大革命”到了后期,特别是到了1976年,梁的佛家真面目日益显露出来了。这可从他的“日记”中得到证明。现略记录如下:

1976年7月2日《日记》云:早起写致吴古玉信,嘱其念佛。

7月17日记云:棻(梁妻)学佛,嘱诵金经,略为解释。

1977年6月7日《日记》云:阅佛书,终未写稿。

8月4日记云:写随笔稿一段。看佛典就睡。

1978年7月3日《日记》云:走路不少,洗足休息,未忘念佛。

12月28日记云:终日无人来,诵经如例。

1979年1月3日《日记》云:阅《解深密经》。睡前诵经如例。29日,晚间涌心经就睡。

这年9月7日,其妻病故,当天日记如下:“回家午饭,中国新闻社陈鸣来访甚久,多所纪录。客去後视病妻则将气绝,急为穿衣裹身,同时电促恕儿夫妇来料理一切。”“约次日来发丧。愚就寝为棻回向,诵地藏经,不欲睡,卒亦小睡而后醒。”

同月21日,外籍华裔有一位“冯永明女士(40岁)从伦敦经香港来京看我,谈甚久,有皈依佛法之意志。”据其年谱云:“冯访先生于家中,谈佛法。冯四旬年纪,未婚,有意出家,先生大赞成之,并说‘女士于佛法似非浮慕浅尝’。”

从以上《日记》中所记之佛事,足以看得出梁漱溟到了晚年,在不知不觉,或有意无意中,将自己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佛家思想,无所顾忌地流露出来了。过去还要以儒家的面目出现,经过“文化大革命”以后,他可能认为,从“五四”以来,到“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为维护儒家文化和孔子地位费尽心力,然而得不到国人的理解,其势也不可挽回,干脆还是行“方便”之门,回到儒家的位置来,听其自然之发展罢!也可能认为自己维护儒家孔子的任务已经完成,该回到自己原来的佛家地位。这两种思想可能都在不同的情况和时间内出现过。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梁本人在大庭广众之中,公然宣布自己是一位佛家了(那是在1986年,梁著《东方文化概观》一书出版时,他在其中一篇文章,即《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的一条注文里说:“我与熊(十力)先生虽然同一倾心东方古人之学,以此相交游,共讲习者四十多年,踪迹之密少有其比,然彼此思想实不相同。熊先生应归属儒家,我则佛家也。”这是梁先生首次向外界公开自己的学术身份。前此有过类似的表示,如对来访者说过一些,但未见于报刊书籍。这个表态,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接着第二年,即1987年4月23日,“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在北京召开成立会议。梁先生以特约研究员身份应邀出席。当日他兴致勃勃地第一个到会,并在会议上第一个发言。讲话时,宣称自己是一个佛教徒,从来没有向人说过,怕人家笑话。一个人有今生,有前生,有来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是一个禅宗和尚。随即交出一篇论文。当时与会者都认为是件奇事。以上是赵朴初所记,后来赵写成文章,并作诗一首,公诸于众,题为《藏身人海最后露一鳅》。诗云:

梁老有以异于人,望之俨然即之温。向不妄言但率真,是非功过公诸人。昔年佛会邀众宾,翁先到席发高论:我乃瞿昙弟子,达摩之裔孙,前身是一禅宗僧,三生信有去来今。语罢出示一卷文,言简义赅大小乘。读者莫不叹其条达而深,出自九十四岁老人至诚。藏身人海最后露一鳞,不及斯年翁遂行。世人于翁多评述,独此一事知者无多人,吾今记之告后昆。

关於梁漱溟是否是一个佛教徒及其思想的发展经过,根据我们从其生平事迹,及各个时期的著作中所收集到的资料,综合分析研究的结论是:梁漱溟先生自始至终都是以一个佛家的身份和思想,参与社会和教学活动。他是一个最虔诚、最真实、最慈悲、最勇敢的佛教徒。正因为他信佛最真、最诚,故能一生忠于佛旨:破除“我法二执”与“不忘众生”。当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冲击,面临存亡之时,他勇于站出来,本着佛家“慈悲喜舍”的教导,以儒家的面貌出现,来帮助儒生抵挡西方文化的袭击,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由此可见,他之转入儒家,是有其客观形势的需要和佛家思想作基础的。正因为他不是儒家学者,而是佛家学者,所以他对孔子的研究和所得出的结论与众不同。正因为他用佛家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故得出结论是与佛家教义相通的。由于有这条相通的路,所以他能从中来去自由,先前20年代,他宣称自己是儒家;到晚年70年代,他又自称是佛家。其实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佛家。不过有时行佛家“方便”之门,而以儒家的面目出现罢了,但其灵魂还是佛家的。这些我们都可以从他的历史事迹中得到证明。

在序言里,我们指出,美国学者艾恺先生在其《梁漱溟传》的副题中,称梁为“中国最后的一个儒家”,这种提法既不合乎事实,在逻辑上也是说不通的。我们认为艾恺之所以有如是之判断,是根据过去一般学者对梁的看法,认为他是儒家学者,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时代不同了,情况有所发展,新的资料不断出现。在这情形下,既然是写传,要全面评论一个人物,就应当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实事求是地还其传主本来之面目。这样的传,才能使人物真实地重现于读者眼前。在这方面,我们认为该书做得不够。梁先生也认为该书“未佳”。

再者,该书认定梁漱溟是“中国最后的一个儒家”。这“最后”两个字,用得恐怕也不合乎逻辑罢?中国儒家有二千多年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传到而今,中国偌大一个国家,人口有近十二亿之多,目前正欣欣向荣地向前发展;中国的文化,儒学是代表,因此儒家也正在向前发展,怎能说梁是“最后的一个儒家”呢?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写这篇文章,对梁漱溟文化思想的研究,不过是一个初浅的探索,希望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同类推荐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
  • 三国人物攻略:亦正亦邪看曹操

    三国人物攻略:亦正亦邪看曹操

    曹操,一个被反复提及的名字。人们喜欢用忠绝关云长、智绝诸葛亮这两个骨灰级大众偶像来和他PK;以此显示他没有关羽真诚厚道,没有孔明料事如神。以他之短比人之长,对于曹爷来说,非常不公平。作者笔下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呢?
  •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词传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词传

    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大雪已经落了好几天,把整座北京城都给笼上了一层银白色的幕帏,千里冰封,连紫禁城金黄色的屋顶也都被雪白的雪给覆盖住了,宫殿变得像雪塑冰雕一般,褪去了往日的巍峨雄伟,带上了一些别样的晶莹洁白。覆雪的屋顶蜿蜒着,从紫禁城一直延伸到四周的寻常民居上、花木上,在寂静的夜里勾勒出连绵起伏的曲线。在这些被大雪覆盖住的屋顶下面,有一处寻常的宅子,和其他官员的宅子相比,并没什么特别之处,一样的青砖青瓦,一样三进三出的四合大院。
  • 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

    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

    本书介绍了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西班牙、挪威、瑞典、冰岛等南北欧国家现代著名作家。
  •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本书从莎士比亚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作出的伟大作品及为世界文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再现了莎士比亚依靠自己的才华和智慧登上世界文学宝座的传奇人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剧作家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并体会他对理想执著不懈的探索精神。
热门推荐
  • 系统收割机

    系统收割机

    肖扬穿越了,还被病毒赋予了抹杀其他系统的能力。这玩意,好像损人不利己啊!不过在这个系统泛滥的世界里,如果利用好这变态的能力,好像,也可以无敌的?不是针对谁,在座的各位,你们的系统在我面前,都白搭!
  • 风起霓裳

    风起霓裳

    她以为,自己运气好到爆,竟然撞上了穿越。却不曾想,这一切在冥冥中自有定数。且看她扮猪吃虎,登向巅峰!
  • 娆夕

    娆夕

    后来,三界虽尊我一声娆夕鬼,我却只惦记从前你唤我一声丫头的时候。夙川,你走之后,日月星辰尽失,我亦如同这死一般寂寥的夜空一般,虚无、暗淡、空空如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恒古岁月

    恒古岁月

    【玄幻言情/架空历史】四荒五界中,无人不知朱雀族帝女帝妖月,要说这帝妖月,小小年纪就一战成名。前途无量,地位尊贵,风华绝代,容貌更是倾国倾城,手持神器鸿蒙剑,傲视群雄让所有人望尘莫及!可惜啊,最后这如此风华的一个人,竟然走火入魔堕入魔道!嗜血成性,滥杀无辜,十恶不赦,世人唾弃,再无风华绝代。“月离鸿,今后余生,无论你身在何方,一定要眉眼带笑,江湖不见。”帝妖月是月离鸿渺茫无望生涯中的最后的光。只可惜,最后这束光还是消散了。“月儿,四荒五界,千秋万代”【男女主皆是生性冷傲/男强女强】【结局恐有遗憾/无泪点……吧】
  • 星辰铺路

    星辰铺路

    没有天赋,那就努力。虽然我知道在这里,天赋决定成败……但,我不服!没有谁生来是王,也没有谁注定失败,在这个战场,成王败寇!不由界定,百战成名!我将崛起,踏足巅峰。
  • 我的世界之旅行者

    我的世界之旅行者

    王华,航松,于昊。三人漫步在黑暗而空旷的空间,四周不时有细水般的淡蓝色物质飘忽在身旁。他们知道,那是时间,而这里大概就是旅行的终点了。“年轻人?你们不该来这么早的。”白衣蓬头老者转身。“我们是自己来的,而非像前辈您……”“不,你们不可能做到自己来。”又一老者回头,爽朗的笑了。“既然不是那种方法来的,就只能是'他'接你们的了。”“他?那么,这里究竟是不是旅行的终点?”“是,也不是。一切还要你们去探究。好了,在这之前,和我聊一聊你们的过往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金牌皇妃:本宫万岁万万岁

    金牌皇妃:本宫万岁万万岁

    传承了百年的战家祠堂,诡异的血脉。莫名的穿越,让她到了一个撕裂的空间里面。风云大陆,玄真大陆。无意间的发现,她家的祖宗其实是来自于这个大陆。为了某个目的,她努力着走向巅峰。他是风云大陆一个神秘王国的君主,被她无意间拾回了家。一场猫捉老鼠,你追我赶的戏码开始了。花样百般,邪魅的男主正强势压上极品女主。当某一天,男主坏坏的对着怀里的女主道”蓝蓝,跟本尊走吧,本尊能给你一切你想要的,包括本尊所有的爱!“女主一脸镇定的挑了挑眉”我喜欢吃火云国皇后做的糕点。“”本尊叫人给你抓回去当厨子“”噢!我看上你的国库。“”钥匙在这,国库你可以随便搬。“”我看上隔壁的老王!“”嗯,本尊帮你杀了他!“
  • 聊斋书道纪

    聊斋书道纪

    九州苍茫,大焱当立。怀致远遇到了一场灾祸,修行中断,不得已归乡,河清海晏的九州也拉起了隐藏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