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61200000016

第16章 1899~1910年:成型(上)(4)

以南京大学文、理学院与金陵大学文、理学院为主体,并入复旦大学德文组、震旦大学法文组、同济大学外文组、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中山大学天文系、浙江大学地理组以及四川大学地理学系等,组成一所文理型综合性大学,仍名南京大学。校址由四牌楼迁至金陵大学原址。

南京大学工学院独立,并以南京大学农学院农业工程系为基础,并入金陵大学电机、工程两系,以及江南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的农化系,组建成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南京工学院,即今东南大学。校址为四牌楼原国立中央大学校址。

南京大学工学院水利系与交通大学水利系、同济大学水利组、浙江大学水利组、华东水利专科学校水工专修科合并,组成华东水利学院,即今河海大学。此后,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学校有关系科并入。校址设在西康路。

南京大学师范学院独立,以该院和金陵大学教育、儿童福利两系为基础,并入震旦大学、岭南大学、南京师专的有关科组,组建南京师范学院,即今南京师范大学。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南京大学农学院与金陵大学农学院分别从原所属大学划出,并入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组建南京农学院,即今南京农业大学。后搬至东郊新址。

南京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与金陵大学森林系合并,组建南京林学院,即今南京林业大学。后定址锁金村。

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后来成为南京气象学院,即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与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的航空系合并,组建华东航空学院,1957年迁往西安,与西北工学院合并为西北工业大学。

南京大学医学院1951年改属华东军政委员会,1952年改称解放军第五军医大学,1954年迁往西安并入第四军政大学,今第四军医大学。

南京大学商学院后迁至上海,与其他学校相关专业组成上海财经学院,即今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政法专业后迁至上海,与其他学校相关专业组成华东政法学院。

南京大学心理学系后迁至北京,是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部分。

此外,金陵大学影音部后成为中央电影学校,即今北京电影学院;

中央大学医学院,后成为上海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今复旦大学医学院;

中央大学工学院电子工程系,后成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1956年成立,与哈工大、上海交大等曾并列为“我国最早的7所重点国防院校之一”,现为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国立音乐学院,即今中央音乐学院。

1958年前后又衍生出3所高校:

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化工、农机3个系,成建制分离,创立无锡轻工学院,后称无锡轻工大学,今江南大学。

同年从南京工学院分出建立南京化工学院,1995年4月更名为南京化工大学。2001年5月合并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组建南京工业大学。

1960年南京工学院农业机械系独立为农业机械学院,1982年更名为江苏工学院,1994年更名为江苏理工大学,2001年复更名为江苏大学。

[附文1]红色南大

南京大学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她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与时代和社会的变革息息相关。

早在“五四”时期,南京大学的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就是南京地区爱国学生运动的中坚。

20世纪20年代初,一批共产主义先驱便在这里热情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曾在此举行。

抗战时期,以中央大学著名教授潘菽、梁希、金善宝等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座谈会”和“民主科学座谈会”,高扬民主、科学精神,为坚持团结抗战和争取民主而奔走呼吁,不懈斗争,后来发展成为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九三学社。而沦陷区的南京中央大学学生,也冲破白色恐怖,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禁毒运动”。当年参加此次运动的江泽民,1998年还撰写了《忆厉恩虞同志》一文,深情回忆“禁毒运动”的壮观场面。

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大学的进步师生始终站在爱国民主运动的前列。1947年5月20日,中央大学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五二○”爱国学生运动。

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以后,这一追求真理的光荣传统得到继承发扬。

1976年3月,南京大学师生在全国率先发起反对“四人帮”,悼念周总理的活动,史称“三二九南京事件”。该活动震撼全国,成为“四五运动”的先声。

1978年5月,由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撰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几经修改后,冲破重重阻力,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思想解放运动的“第一声春雷”。

[附文2]南大名人榜

一百余年来,南京大学俊彦云集,英才辈出,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李瑞清、吴有训、竺可桢、茅以升、柳诒徵、胡小石、陶行知、郭秉文、陈鹤琴、汤用彤、马寅初、李叔同、熊庆来、童第周、金善宝、闻一多、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严济慈、吴健雄、李国鼎、罗家伦、顾毓琇、李方训、吴宓、朱光亚、赵忠尧、赛珍珠、杨杏佛、吕叔湘、梁希、戴安邦、陈白尘、匡亚明、程千帆等名家、大师们曾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

南京大学建校以来,培养了多达21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40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总共达250余位,院士校友总人数遥遥领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外的其他所有大学。

南京大学是中国1/4的两院院士学习或工作过的地方。

南京大学培养了中国有史以来几乎所有物理学泰斗:吴健雄、吴有训、严济慈、闵乃本和冯端。

南京大学培养了中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的6位(黄纬禄、赵九章、钱骥、程开甲、朱光亚、任新民等,基本上都是毕业于南大物理系)。

南京大学培养了设计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杰出校友。

南京大学培养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总设计师徐舜寿(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机械特别研究班)。

南京大学培养了中国第一架客机总设计师徐鑫福(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

南京大学培养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钱骥(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理化系)。

南京大学培养了一位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艾肯伯里(毕业于南大历史系)。

南京大学培养了民国时期总共8位华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的3位:吴健雄(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冯元桢(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系)、李卓皓(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

南京大学培养了民国时期总共21位华人美国工程院院士中的3位:沈申甫(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系)、王国金(毕业于中央大学机械系)、易家训(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系)。

南京大学培养了民国时期总共7位华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的1位:蒋彝(毕业于中央大学文学院)。

南京大学的前身之一金陵大学,是民国时期唯一A类教会大学,培养了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赛珍珠。

南京大学培养了一位差点就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核物理开拓者赵忠尧。

南京大学培养了比清华、北大两校加起来还多几位的中国科学院院长、所长。

南京大学培养了中国第一颗应用卫星、第一颗传输型对地遥感资源卫星“资源一号”总设计师陈宜元(1954年毕业于南大物理系)。

南京大学培养了中国第一个空间探测计划(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刘振兴(1955年毕业于南大气象学系)。

南京大学培养了现任民盟中央主席蒋树生(1963年毕业于南大物理系,南大前校长)。

南京大学培养了中国7位联合国副秘书长中的3位,其中一位是现任副秘书长沙祖康(1970年毕业于南大英语系)。

南京大学培养了中国首位博士外长杨洁篪(毕业于南大历史系)。

南京大学培养了中国当前最年轻的院士、中科院理论物理所所长吴岳良(南大物理系82届)。

在国际上,航空领域的中国杰出人才都出自南京大学:陆孝同、陆孝彭、沈永忠、冯绥安等。

南京大学培养了100多位省部级领导。

在国内,南京大学的毕业生以“基础厚、后劲足、能力强、素质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国际学术界,有7位南大的毕业生获美国总统奖。以南大研究生及其导师姓氏命名的科学成果,有“周——龚分步相变理论”、“吴孤子”理论等。田刚、夏志宏更被杨振宁教授誉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生中最杰出的2位。而在英国举办的国际英语演讲比赛中,南大学子先后2次获得冠军。1994、1995年,南大学生辩论队技压群雄,先后夺得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和国际大专辩论赛桂冠。

[附文3]最精致的风景

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被我誉为“中国高校十大风景名盘”之一。

南大位于山川壮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人文荟萃的长江之滨六朝古都南京,名胜古迹不胜枚举,主要有长江大桥、玄武湖、雨花台、总统府、紫金山、中山陵、明孝陵、夫子庙、秦淮河、中华门等。其市内鼓楼旧校区(我1999年出差南京,便住在该招待所)为原金陵大学旧址,古色古香、精巧质朴;江北浦口新校区风景优美,规模宏大。碧水青山、红墙绿瓦、飞檐画栋、水榭亭台,构成了一道美仑美奂的校园美景,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

南京师范大学为原金陵女子大学旧址,小巧玲珑,依稀可见旧都繁荣模样,虽是承袭金陵女校风俗,胭脂气息略显隆重,仍不失为江南名校之典范,被称为“中国校园最漂亮的10所大学”之一。

南师大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其校本部随园与南大毗邻,堪称中国古典式园林建筑最精美的大学,回廊彩绘,曲径通幽;古木蓊郁,碧草如茵;楼宇整饬,巧构雅致;风花雪月,景色秀丽,丝毫不亚于苏州四大园林。本人1999年前曾亲往慕名瞻仰,叹为观止,默默难语,庆幸她当年没有毁在日本鬼子手里。

6、1902年C:汉唐气象

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是中国西北地区在本土最早创建的一所院校,屠仁守是主要筹办人,吴树棻1905年前任总办;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张凤翙任创设会会长;1923年8月改称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校内迁来陕,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8月复称国立西北大学。建国初期,学校为中央教育部直属的全国14所综合大学之一,1958年归属陕西省政府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西北大学雄踞古都西安,领略秦汉雄风,弘扬盛唐文明,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全国重点综合大学。西北大学注重文科,与同处一城、偏重理科的西安交通大学,构成高等教育的又一“双子星座”现象。

西北大学校歌(刘卫平作词):“汉唐胜地,人文渊薮;西北上庠,科技殿堂。风雨设帐历沧桑,滋兰树蕙满庭芳。公诚勤朴传薪火,旧学新知融四海,团结民主弦歌昂,鸿儒俊彦聚八方。葱茏嘉木盛,与终南巍巍;锦绣凤藻昌,共河汉泱泱。春秋代序, 蜚英腾茂;懿德远扬!山高水长!”

在百年办学历史上,西北大学名师云集,群贤毕至,水利大师李仪祉、教育学家马师儒、古生物学家杨钟健、物理学家岳劼恒、史学家侯外庐等曾在此主政,和平老人邵力子、文学家曹靖华、语言学家黎锦熙、早期著名革命家罗章龙、地质学家张伯声、物理学家江仁寿、唐文学家傅庚生、历史学家陈直、热化学家冯师颜、数学家刘亦珩、地理学家傅角今等均执教于此,康有为、鲁迅、于右任、李四光、华罗庚等曾在此讲学。这些大师的风范激励着一代代西大学子。

今日之西大,俊彦济济,英华荟萃,聚集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如中科院院士、著名分析化学家高鸿,中科院院士、构造地质学家张国伟,理论物理学家、“侯氏理论”创立者侯伯宇,数学家、“王氏定理”创立者王戍堂,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古生物学家舒德干,首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无机化学家史启祯,学校名誉校长、历史学家张岂之,有突出贡献专家、经济学家何炼成等。

历经百年的风雨沧桑,西大人一直秉承“公诚勤朴”的校训(于1938年10月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第45次会议上提出),始终以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为使命,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铸就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西大精神,形成了“团结、进取、民主、奉献”的优良校风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该校一贯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常抓不懈。多年来,严格贯彻“加强基础、强化应用、提高素质、注重创新、激励个性、体现特色”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其毕业生以“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足”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7、1902年D:了不起的母亲

山西大学根植于华夏古老黄河文明的沃土中,诞生于中华民族觉醒的20世纪初,是清末欧风东渐、兴学育才的产物。学校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之需要”为己任,点燃了中国近代科技文明的火花,积极倡导和兴起历次爱国民主运动,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诗篇。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5月8日,山西大学堂(山西大学前身)正式开办于山西省会太原,是我国创办最早的3所国立大学之一,当时与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等一道,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山西大学堂最初设中学专斋和西学专斋,由英国人李提摩太和山西巡抚岑春煊共同创办。校址在太原市侯家巷(现太原师范专科学校)。民国初(1912年)改名为山西大学校,1918年确定为国立山西大学,1931年改名为山西大学。抗战期间,曾迁至晋南、陕西三原、秋林等地,于1937年至1939年停办,1939年复校,1943年称国立山西大学。1949年春,中国大学理学院并入山西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山西大学迅速扩充为文、理、医、工、法5个学院,成为当时全国规模较大的高校之一,著名进步学者邓初民任校长。1953年院系调整,取消山西大学建制,其文、理两院合并改称山西师范学院(今山西师范大学),工、医两院独立(今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法学、财经等专业划归中国人民大学(而今天人大的这两个专业在全国一直是数一数二),冶金工程系划归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纺织和采矿工程系并入西北工学院(今西北工业大学)。可见这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母亲”,生了这么多杰出的“孩子”。

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山西大学形成了“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的文化传统和“勤奋严谨、信实创新”的优良校风。

同类推荐
  •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品悟成长心灵书系》之《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第1季珍藏版)》,书中包括了:《笨小孩的成长》、《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少年哀歌》、《我为什么而活着》、《真实的高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笑遍世界》、《人人想当别人》、《机会在敲门》、《哨子》、《爱怕什么》、《不死鸟》、《读书示小妹生日书》、《对陌生人的责任》、《回家》等作品。
  • 一种比疼还痛的闷热

    一种比疼还痛的闷热

    墙角,有一片野草,她默默地生长着,从不被人知道。墙角,有一片野草,紫丁香在她的头上欢笑,干枝梅在她身旁孤傲,可她并不因此伤悲,显出逍遥。
  • 文本与阐释

    文本与阐释

    本书汇集了夏志清一生开创性研究的精华,内容涉及《红楼梦》、汤显祖、《老残游记》、《镜花缘》,还有端木蕻良、沈从文、张爱玲、白先勇的小说等。这些名著,有的早已沉浸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之中,有的经夏志清阐释,在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意义得以确认。书中处处机锋,又兼具国际视野,于中国古今叙事传统中娓娓道出西方批评理论和人文主义精神。
  • 致我们不愿辜负的未来

    致我们不愿辜负的未来

    15个最暖心的励志故事,有关青春、有关责任、有关未来、有关梦想。千万网友力荐,在迷茫时必读的温暖文字!人生充满未知,每一个努力的人,都会得到未来对他最美的回赠!包括人气网络名篇《青春不怕岁月长》《未来太远,现下就是永远》《一起欣赏这世界全部的漂亮》。关于“暖读”:希望它是可以让你按自己的心情随拾随读的书;希望它是在你等车、排队、疲惫时陪伴你的朋友;希望它是在你开心或悲伤时想起的文字。“暖读”——献给所有时光中的私语者,献给有故事的人。
  • 天才老师和奇葩学生

    天才老师和奇葩学生

    《天才老师和奇葩学生》主要讲述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种种趣事,书中有善于搞怪的学生,也有长于引导学生走向正确人生路途的师者。校园里的种种经历构成了青少年生活中最为丰富多彩的美好时光。品读这些作品,让我们的内心为之感动。
热门推荐
  • 天启风落

    天启风落

    没有名字的配角:看,我有很强的力量。陈玄:看我大宝贝没有名字的配角:看,我无上的科技陈玄:看我大宝贝没有名字的配角:……滚陈玄:好的(?????)??
  • 帝朝美人局

    帝朝美人局

    霸业之争、情海浮沉,谁人能置身事外,谁人又能独善其身?风云诡谲,王朝更替,当身世揭开,当阴谋大白,谁才是这一场尔虞我诈的爱情赢家?
  • 超神学院之圣王

    超神学院之圣王

    又名《超神学院之终章》在一个平凡的夜里做了一个不平凡的梦,结果穿越到了新的世界。在一个平凡的早晨看到了不平凡的黑洞,结果得到了本源基因。得知自己处于超神宇宙后,他并未太过激动。他清楚,在作为诸神战场的蓝星里,普通人将难以存活。而他,有了生存下的资本,而他也只想活下去。PS:本人有强迫症,所以换了个类型写,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蓓蓓

    蓓蓓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人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努力去追求,蓓蓓按照自己的观点和路数一路走过,结果会如何呢?请看《蓓蓓》就在他独自心焦的时候,忽然感觉有人在他的肩膀上轻轻的拍了一下,他回头看见了她,她还是那么的妖艳,那么的迷人,白色T恤,蓝色牛仔大裤头,马尾盘起,脸如花瓣,嘴似樱桃,胸脯突出,大腿皮肤如雪,诱人想犯罪,肩上挎着的红色小皮包,颜色鲜艳如血。家明视蓓蓓如魔鬼,害怕她会吸干他的血,他不敢再看她,仰脸看不知道疲倦的太阳,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对她说:“蓓蓓,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我们都还有好多事可以做,我们不是同一时代的产物,没有我的日子,你的日子还不是也一样的过!”
  • 幻想乡的圣骑士

    幻想乡的圣骑士

    咱真的没有玩过山口山啊口牙!(扭头),咱也没有玩过圣骑士啊口牙!(扭头),所以说这真的不是幻想乡的同人小说啊口牙!(正色)
  • 小学憨事

    小学憨事

    这是来自小时候的纯真故事了,许多啼笑皆非的事情让我记忆犹新!!
  • 鬼枭无双

    鬼枭无双

    千年功散,一朝再重头。是自暴自弃,还是奋起向上,重头再来?且看魏革以弱鬼之身,身怀无上杀意,籍借一柄剔魂刀,一颗冥灵珠,踩踏前世天才,屠戮今生劲敌,重修鬼道,逆天改命。鬼修等级:纳息、冥基、阴丹、鬼婴、半神
  • 再回首可否不遗憾

    再回首可否不遗憾

    首富的宝贝女儿,裴心怡!她的妈妈总是给她安排相亲,这次又帮她订婚了,说什么对方家世好,人长得帅等等。一向对父母言听计从的她终于受不了,从所在地逃回了中国,来到了她哥哥以前所就读的学校,遇见了他并爱上了他,却没想到他就是自己的订婚对象......
  • 倾酒请予歌

    倾酒请予歌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可是只有她自己心里知道,斯人已转身离去,不会再回头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