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87300000061

第61章 开江文史札记(之四)

一、开江中学的第一次迁址

普安禹王宫,系湖广移民会馆,其规模之宏大,在全镇乃至于全县各移民会馆中都数第一。至民国时期逐渐衰落,尚有庙产60亩。据颜崇朴先生所知,原开中校长曾孟久欲新选校址,修建新校园。于是说服各方,获得支持,成功地将禹王宫庙产置换县城西门外新开中的土地。时在民国33年(1944)前后。

另据县政协原副主席孙仁藩说,开中原址为西外小学,占地30余亩。为修新开中,特地将西外小学迁城内城隍庙。又据曾任开中校长26年的邓万林先生回忆,该小学应在对面的一个老庙子里,而新开中所在地本是一大片良田,断无民房公房存在。

这些年,我不遗余力鼓动在外乡友企业家在老家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曾经拿一些前尘旧事,做了种种证明,论其必要性、光明性、可持续性,及其仁寿福祉的永恒价值和意义。今天凌晨醒来,我又想到一个开江本土的实例。急忙爬起床来,伏“案”(电脑)疾书。天寒地冻,亲爱的老婆把我吼了一顿,那也顾不得了哦。

风云一时的辛亥革命同盟会会员、开江家乡名人颜德基,坐镇达县,统辖川东北13个县的广大区域。一打进城,就意外拥有了100万现大洋。这个钱,在当时是个什么概念呢?川东北四大商贸名镇、开江邑中首镇的普安,最大商户颜恭安,年收入5万大洋。可以想见,颜德基,这位赴日本参加同盟会、得孙中山信任的川人,如果后来几年拿出几个百分点的钱财,在家乡建一所中学,那会是一个怎么样的社会历史效应?

有人会说,何必如此苛求前人呢?当时那个形势,不知办教育的多嘛。可是且慢,大约在上世纪30年代初,颜德基在上海创办了“黄花岗中学”。据我的艰难查核,这份事业没能实现颜某的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即使在上海,该校的办学时间也是短暂的,也说不上有什么规模和影响。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上,开江有谁知道这件事?开江的档案文献资料哪里记录过这件事?我托华东师大任教的仲兄在上海教育一类文献中查找,也没有。为什么没有呢?如今看来,实在发人深思。

同是办学校教育,曾任国民政府第22集团军总司令的孙震上将,早年在自己家乡成都创办了宁夏街树德中学,至今还是成都著名的重点中学之一。连刘文彩这样一位没多少文化的土财主,也在自己家乡大邑县安仁镇创办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文彩中学”,至今保持了“文彩焕然”的面貌,去安仁古镇游览不去“文彩中学”(现安仁中学),真还是个遗憾呢。

历史是可以做假设性分析的。假如颜德基当年把巨额资金的牛毛一角投放到自己家乡办教育,比如把资金注入到已有开江中学,使其迁出文昌宫后面那个逼窄的“角角里”,在城普之间比如牛山寺下面新建,那会是何其开阔气象!使其更早地增办高中部,那么,也就不会有后来长期延宕直至24年之后1944年的艰辛备尝的迁建;那么,数十年间,开江学子教育成才,会给开江家乡带来多大的社会效应?那么,如今开中校园的那尊纪念铜像,就非颜某人莫属了吧?

可惜,这一切仅仅不过是假设而已。

一个人物,无论是立功也好,立德也好,立言也好,其社会的、历史的影响力必须是要有的。为什么风云一时的人物很快销声匿迹,不具有任何积极的影响呢?这不得不给我们后之来者一个实例,一个深思,一个教益。

在如何积极正确对待个人与家乡的关系上,惟望乡友们切记,中国文化有一个古老理念——

不是家神不会保佑我们,不是家乡不会抬举我们。

二、仁元先生的启示

——写在孙仁元逝世周年忌日

姐弟二位好!

创业难,守成更难。你们肩上的担子很重,你们辛苦了。

但我要提出,今后在适当时候,你们应为你爸做一件事,塑一尊你爸的铜像,送到开江,竖立在开江城区的两河边,接受开江世代人的敬仰,也为开江在外乡友企业家树立一个榜样,像他那样热爱家乡,关心家乡,支持家乡。你爸是开江的优秀儿子,他的心系念着开江家乡的土地,开江家乡也系念着你爸。

写了一篇纪念你爸的文章。请阅。

2008年,2010年,开江有两所学校分别树起一尊学校创建人铜像,这是开江百年来的一件大事,也是开江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值得我们很好地瞻仰,很好地纪念。

也值得我们很好地思考——

铜像的制作和捐赠者出于同一个人,出于在外乡友企业家、重庆奥韵集团原老总孙仁元先生。实验小学校园所立铜像塑的是仁元先生的祖父孙鉴光;另一尊呢,矗立在堂堂开江最高学府的县中学校园。这所学校的创始人孙伯髯,跟他没关系,但他听了我的创意建议,慨然地捐赠了。为什么?为的是开江家乡的教育,为的是以崇高的文化理念和精神的象征,凝聚少年的心,影响少年的未来。100年前,在百日维新失败以后,梁启超痛定思痛,于反思中写下了一段话,把中国强盛的希望放在了青年人身上:“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中国说》)

两尊铜像,寄寓了哪些思想精神的内涵呢?比如,上世纪初建校宗旨之一的举起民主科学两面旗帜,比如教育与人的真正解放,比如新时代的人文精神,比如知识就是力量……很丰富,很美丽,很精彩,可谓博大精深。

孙仁元先生的捐赠这一行为方式,也给了我们以启示。

这位了不起的乡友企业家,“做人做事都取高端价值,爱国爱乡尽付赤子心肠”(笔者敬送的悼念语),不幸因病逝世了。但我肯定地说,从此以后,他在他的家乡开江永远地活下来了,永远。就好像他做的那样,在家乡的土地上,他复活了,庄严地竖起了另一尊属于他的永远的铜像。

不是吗?在莘莘学子的眼前,在人们的心中,在纯净的阳光照耀下,在深邃旷远的蓝天白云下,铜像总是瞩望着什么,默语着什么,昭示着什么,引领着什么。

是什么呢?

那就是我们的仁元先生生前的所思、所想,以及追求的、做着的,家乡土地上要走出幸福之路,家乡风光里要实现繁荣富强愿景。

仁元先生,欣慰吧,家神保佑着你啊,家乡抬举着你啊。你的魂灵已经融入了家乡的美好明天;安息吧,你的精神已经熔铸于家乡的历史进程。我们要以沉雄厚重的心之祭,为你奏起一支乡之魂魄的乐曲。仁元,请你静静聆听吧。

三、上海黄花岗中学

过去曾听说颜德基在上海办过中学。所知仅此而已,无从进一步了解。近日得读百岁老人胡子珑先生94岁所写的自传《我的一生》(约4万字,打印稿),书稿述及:颜德基创办上海黄花岗中学。1934年8月,胡子珑受颜之聘而东下上海赴任。“颜一家都在上海,他的子女,除大儿外,都是我的学生。上海故人甚多,大学生孙怀璋、孙怀琪、胡仲谦;艺术界陈君实、罗才荣、熊阳初;还有曹伟奇、杨大金等,都是穷朋友。时相往来聚首。”1935年7月,胡子珑同颜德基一道回开江,胡受聘开中,从此离开黄花岗中学。

(1)颜德基创办上海黄花岗中学,这一历史事件对开江来说,应是特别值得一记的,起码教育志一类文字应有记述。可惜无人知道。由此想到开江历来对历史文化的集体无记忆、无意识的状况。而这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却又是中国很普遍的一个事实。

(2)上海现代教育史有无记载?这所学校在什么地方?开办的起止时间?是否为现在什么中学的前身?办学规模?影响?哪些人入读该校、任教该校?都出了什么特别一提的人才?颜的办学动机、理念?经费来源?现在要调查了解,都恐怕来不及了。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颜德基先生一生的卓越和辉煌闪光点。联系他早年赴日本投身同盟会革命活动的光荣历史背景,我们后人至少可以看出颜德基平生的内心和精神世界:以广州起义参加者身份而引为自豪,念念不忘,且以“黄花岗”命名学校,既是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更是在上海十里洋场弘扬民主共和的思想精神和历史传统,意义不可谓不大。

(3)尊重历史、珍惜历史、记录研究历史(包括地方的历史),本应成为一个民族、国家和地方的传统,也是从一个方面标志着文化的发达和强大。可当代中国有这个传统吗?有这个强大的软实力吗?

(4)我们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已经遭到极大破坏和毁灭,出现空前严重的断层和空白。即使加紧抢救和收集记录都已是十分有限的了。

在世界和中国进入现代化、全球化、多极化的新时期,尤其需要颠覆一个占据统治地位的理念:历史是统治者的历史。今天来看,这样的历史是真实完整的历史吗?对于将来和后人,这样的历史有多大的价值?

(5)关于黄花岗中学,拟设一个专门文件,开始留意、记录。能做多少做多少。

2010年6月25日

附录:

颜德基(1886-1951),名应纯,四川省开江县杨柳乡人。肄业于绥定府(今达县)通济学堂,后就读杭州蚕桑学校,不久,赴广州弁目学校习武,继往日本留学,毕业于明治大学,并参加同盟会。1911年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转移武汉。次年初,熊克武在上海组织蜀军,颜德基为义士团团长,先期入川。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颜德基为四川讨袁军学生队炸弹队队长,奉命扼守重庆青木关。1916年,颜德基与县人傅晋卿、黄复生、魏宫九等购买枪支弹药,组成川东护国第一支队,颜为支队长。1918年5月22日,熊克武委颜为川军第六师师长,驻防达县。1919年4月,任命颜为援陕西第二路总司令。1920年,颜德基参加吕超与滇、黔军发动的倒熊之役。1923年投靠熊克武,委任为第十师师长。1930年,部队退往陕南安康,发生内讧,互相枪杀,部队瓦解。1946年,颜德基当选四川省参议员,次年当选国民代表大会代表。1950年为川北区政协委员,1951年5月1日因恶霸罪被枪决。1986年8月3日改判,不追究刑事责任。(据网上资料)

四、开江中学与重庆江北中学

重庆江北中学是开江籍徐彦刚烈士母校。江北中学以培养了徐彦刚这样的学生而引以为自豪,十分重视这一历史的文化的宝贵资源,因此,在校园内很早就设计打造了徐彦刚烈士的铜像,成为该校园的一个标志性形象、一个校园文化特色符号。

建议开江中学应积极利用徐彦刚烈士母校这一历史渊源,主动联系重庆江北中学,争取在两校之间建立友好交往关系。

徐彦刚(1907—1935),开江县甘棠镇人。重庆江北中学毕业。1926年加入共产党,同年,与四川赵一曼、罗瑞卿等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1927年与达县籍陈伯钧、邻水游雪程以及程子华,参加秋收起义,跟毛泽东上井冈山。受毛委员指派,争取王佐、袁文才部队投入革命,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毛泽东、朱德的赏识重用。1932年先后任红一军团参谋长、红三军军长。1935年9月22日牺牲,年仅28岁。

作为家乡,开江当然也以出了徐彦刚这样的人物而自豪,开江历来十分重视这一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效应。与江北中学建立友好关系,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争取为学校教育引进尽可能多的教育资源,注入尽可能多的教育新理念、新思路,也为开中、开江县对外开放,扩大学生眼界,促进交流打开一扇窗户。

2011年7月3日于开江

同类推荐
  • 江山红颜祭

    江山红颜祭

    男儿志,女儿泪,谁的血染红了天下?是江山辜负了红颜,还是红颜误解了江山?
  • 大汉中兴录

    大汉中兴录

    一个热血冲动的士兵回到汉末,团结武人,整合各方资源,高举忠诚大旗,最终击败各路军阀野心家,扼杀乱世三国,中兴大汉的故事。
  • 云台录

    云台录

    这本推理政斗小说架空了西汉末年的历史,讲述了多位野心勃勃的人争夺皇位的故事,它嵌入了诗词和歌赋(包括了古体诗、骈文、绝句、律诗、宋词乃至十四行诗)。文风宛若一个遮着轻纱的裸女,既充满诱惑又有些朦胧。如果你想通过有限的剧情推测出谁最终获得了皇位,就来挑战《云台录》吧。
  • 日军侵占中国

    日军侵占中国

    本书介绍了二战时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等。内容包括东南欧沦陷、列宁格勒战役、保卫莫斯科等。
  • 妙手回春之唐风于明

    妙手回春之唐风于明

    盛世之风,万代皆同,强国之民,傲视苍穹风起云舒万国朝,朱四万国来朝之时,应天府漂水县东坡山西坡村的医科苦逼学渣躺在自家的院子里慵懒看着天上的云慢慢爬过,郑珏笑道火器?神机营天下无敌用得着我嚒造船?郑和正替朱老四满世界装逼呢我也插不上手啊
热门推荐
  • 暗物志

    暗物志

    日常生活中,你我不经意的细思极恐已发布新书《餐梦人》,请多支持,多谢!
  • 最强猎者

    最强猎者

    只有猎人和战士的大陆,不需要任何花哨的魔法和所谓吸收天地灵气的修炼,只要不停的在生死线中积累经验才会更强。只有剑与弓的世界也会擦出不同的火花!
  • 婚宠撩人,老婆不要跑

    婚宠撩人,老婆不要跑

    我的女人只有我能欺负!秉承着这个原则,萧妍被叶墨城从身体到精神各种“欺负”然而某一天,叶墨城却突然一躺,“夫人,要不我们换一种方式,以后你来欺负我如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无能胜旛庄严陀罗尼经

    佛说无能胜旛庄严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能乱斗

    超能乱斗

    平凡的一天,随着一声“地震了”!载入史诗级历史,当人们离开高楼大厦却发现大地变得更加的广阔,各种植被疯狂增长,就连“哈士奇”也陡然变成三米多高的巨兽,口吐人言:主人我是谁,我在哪?
  • 重生之金融猎手

    重生之金融猎手

    当时间的指针回拨到十六年前,曾经那些遗憾、悔恨的事情,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重新站在05年的时间节点,苏越遥望着那些犹如星辉闪烁一样的历史机遇,决定踏着时代的浪尖前行,过一个完美的人生。读者书友群:397781063
  • 因为有你:我爱的人不平凡

    因为有你:我爱的人不平凡

    “我一定要去找他,这是我的梦想,不试怎么知道我自己行不行?!”她坚定地说。人生,总要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一把的。不试,怎么知道你自己行不行。“当我回首自己曾经的努力,才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为了你,我努力了。”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英魂之刃之极品辅助系统

    英魂之刃之极品辅助系统

    21世纪少年穿越到了英魂之刃,面对英魂大陆中的各界传奇英雄,看主人公凭借系统如何与那宙斯,天帝,法老等平起平坐,更为了挽救被恶魔黑化的世界,从而逆流直上攀上顶峰
  • 守墓队

    守墓队

    他们是一群盗墓者,同样也是国家宝物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