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05600000047

第47章 高考是学生自己的事——在2008年高考备考誓师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同学们:

高考是国家的事,是老师的事,是家长的事,但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因此,只要同学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高考的事就好办了。这里,我提出三个观点供同学们思考,也供老师们思考。

一、高考需要知识,而获得知识是靠学生自己学习

高考考什么?首先考的是知识。一般来说,同学们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在老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下,主要是向书本学习已有的知识。经过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按照国家教学计划、纲要和课程要求,学习和掌握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基础知识,获得这些知识的主渠道是课堂上教师的传授、答疑、解惑。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同学们必须懂得,老师们也要明白,那就是学习成绩的好坏,教师是重要因素,学生才是决定因素,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要靠学生自己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而同学们毕竟涉世不深,会有自控力不足的时候,所以同学们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学习态度和方法等还需要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教师对学生的严格管教,体现了“严是爱,宽是害”的优良民族传统;实施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体现了“良好习惯有益学生终生”的教育思想;只有大家彻底地执行学校“管理从严,教学从紧,德育求真,后勤务实”的工作方针,同学们才能够健康成长。同学们在老师领导、组织和管理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并学会做人,成为有知识的人,成为有文化的人。这里面也有“生不教,师之惰”的道理。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学生要学习好并运用好知识没有捷径可走,一是要有志向,要“立志、读书、修身、养性”,要志存高远;二是要有吃苦精神,不怕吃苦,苦尽甘来,中国自古就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说;三是要有学法,自己有一套学习方法,知道怎么学才最有效,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四是要有毅力,“坚持”是人生中最难做的事,学习不仅是一件苦事,也是一件乐事,要把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作为一种快乐,你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只要你在平常的学习中做出了不平常的坚持,知识会日积月累,你的才干也会增长起来,你的求知欲就越旺盛,学习就成为了你的一种嗜好,你就进入了一种学习的境界。同学们只要做到了这四点,就一定能够学好,就能够掌握好应对高考所需要的知识,知识改变人生,老师成就未来。

二、高考需要能力,而具备能力是靠自己努力

高考是学生在考,任何人都不能代替。我们常说,高考既是考学生,也是考教师,但最终还是考学生,学生走进考场,教师什么忙也帮不上了。高考需要的能力,一是离开书本而胸中具备知识系统的能力。我们高考前20天时间普遍对学生有个要求,叫做“回归书本”,怎样“回归书本”,这里面大有学问。我认为,如果学生高考前具备“离开书本”,而在头脑中形成科学的、系统的、清晰的“知识库”的能力,那就具备了高考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寒窗苦读十二年”,拥有了一定的知识量,但这些知识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反思,澄清疑惑的东西,这就叫“学而不思则罔”,如果思而迷惑不解,那就应该“回到书本”中去有针对性地学习,解决了疑惑就增大了“知识量”,这就叫“思而不学则殆”。二是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既要考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宽度,又要考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高考是考核学生应用知识的一种方式,学生学到书本知识了,也记下了,但并不等于就是“自己的知识”了!老师通过布置作业和检查批改作业来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程度,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和考试这两个环节都很重要,学生一点都不能马虎。高考的选拔功能决定高考的难度,要能解决这种难度,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哪里来?靠自己在长期学习过程中的经验积累。三是要有健康的心理和严谨治学的一贯态度。学生热爱学习,也要热爱考试,要以平常心态对待每一次考试。严谨治学不仅是要求做学问要有一丝不苟的态度,而且是要求做学问要注意细节,把细节做细做精。如字写得好,解答格式规范,步骤简明,卷面整洁等,这不是一天的功夫,而是通过平常写字练习、作业和考试等常规训练来完成的。国家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考知识到考能力的转变。一套高考试卷,出题者设计了许多问题, “暗藏着机关”,这些试题既要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也要考学生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技巧,做题使用的时间,运算速度以及解题的准确性,心理素质的高低,要求很高,竞争也很激烈。最终学生要考得好,应考能力就显得更重要了。

学生考的功夫在平时,不能“临时抱佛脚”。首先,教师要想办法,变要学生学习为学生要学习,千方百计地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是教学要准备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把教学“六认真”的每一个环节做细做精,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三是变要学生考试为学生自己要考试,加强学生应试心理锻炼、应试技巧和应试能力训练。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敢考、会考、考得好的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落实在平时教学的全过程中,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都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要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目标和学习环节上。

今天,我还要强调,要增强高考备考的思想意识,就要把加强高考备考的工作提前到高一,提前到初一,我们要早抓、狠抓,学生也要早抓、狠抓,只有靠我们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驾驭高考,取胜高考。

三、高考需要非智力,而非智力主要靠自己修炼

学生届复一届,高考年复一年,每年高考后,总有学生“过失失分”的感叹。总有学生说自己答题完全正确,文章也写得精彩,为什么总是拿不了高分呢?高考阅卷场的老师告诉我们,此类情况大都是因为学生答题过程中的过错而失分。例如,解答题的格式不规范,书写字迹潦草,卷面杂乱无章,甚至有较多的错别字等等,造成了太多的卷面失分。学生由于这些原因而失掉的考分,我们习惯叫做“过失失分”。“过失失分”说明了学生在非智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学生“过失失分”的表现是:对试题不是看不懂,也不是解不了,而因“过失”失掉不该失掉的分数。追根求源,是由于学生平时学习、参加考试、作业练习没有注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的结果。如不认真练习写字,不注意平时作业、考试的规范训练,不讲究卷面清洁、格式规范,没有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应试习惯。学生要想学习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习惯、考试习惯,同时需要教师正确引导、教育和培训。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培训,教师更要从严管理,从严要求,从严训练,“严师出高徒”。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提高学生学习考试成绩的新增点。

1.应试心理需要心理正常。

一个心理正常的人总是热爱人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对生活乐观,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无论是对社会、对学校还是对自己都采取积极负责任的态度,因而总是满腔热情地投入生活,投入学习。如果同学们真正懂得了学习就是生活,学习为了生活的深刻道理,那你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台阶;不论是在高一、高二还是在高三,你都能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而且总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一个心理正常的人,一般都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价值,认识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学识、水平、德行;既不高估自己,为自己一些长处和优势而自以为是,也不会自卑,为自己一些短处和弱势而自责。一个心理不正常的人,不能恰当地认识自己,或是莫明其妙地自傲,或是无缘无故地自卑,经常有意无意地掩饰自己的不足,心理特别敏感、脆弱,失落感极强,猜疑、嫉妒,回避矛盾,经不起风浪的摔打,存在严重的心理冲突,无法保持心理的平衡,缺失定力,因而工作和学习不能持之以恒。

2.情绪反映应试心理。

情绪最容易反映人的心理状态,不仅最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而且更能影响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一般来说,情绪正常的人没有过分的、不切实际的要求,能为自己定出恰当的目标,尽到最大努力为预定目标而艰苦奋斗,自己也能心安理得,所以很少有烦恼、不快,精神状态永远是饱满的、乐观的。在自己的人生遇到麻烦时,能做到泰然处之,决不自寻烦恼或自我折磨;一般能摆好与同事,与同学,与他人的关系,遇到麻烦能以宽容态度处之。这样的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或是家长,一般都有修养,能较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3.正常心理需要培养。

教师从初一到高三的高考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应试心理的培养。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就是努力学习,运用中考、高考升入一个理想的高中,理想的大学。没有近期目标而只有远期目标,容易使学生缺失动力,没有了远期目标容易使学生没有了方向,有了动力也难于持久。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把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有机地统一起来。为使学生更好地实现近期目标,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考试的情感,培养并建立起对学习和考试的兴趣。使学生们懂得,中考或者高考,又特别是高考,还是学生实现理想的公平、公开、公正的一种机会,是追求幸福的一条重要的道路。4.性格决定成功。

可以断言,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学校领导者,一切成功都始于健康心理。因此,有“性格决定成功”之说。我们许多人的一生并不缺乏才华、能力和机会,却总是与成就和财富擦肩而过,其根本原因是不具有健康成熟的心理。拥有健康心理的教师才能真正懂得教育的意义,更好地发挥“灵魂工程师”的作用,既不会浮躁不为,也不为宁静淡泊而失去平衡;拥有健康心理的学生,才能真正懂得受教育的意义,更好地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既不会恐惧厌学,也不为学习辛苦而失学;拥有健康心理的学校领导,才能真正懂得权力的意义,更好地利用手中权力干一番事业,既不会恣意妄为,也不会为升黜而失去操守。健康的心理,使学者保持宽容而敏锐的心态,不会被偏执和狭隘蒙住双眼。

5.教学需要师生心心相印。

“相互欣赏,彼此成就”是我们树立现代师生关系的教育理念。实践并把这个理念转化为师生员工的行为时,不仅能从理性上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且总是显示一种积极的、乐于与人交往的态度。他们懂得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如何尊重人、理解人,能够平等地、宽容地、客观地了解、评价对方、评价自己,与人相处时,总能显示出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积极的态度。在与同事、同学,与学生交往中能够注意对方的长处,并能虚心地向对方学习,把对方的长处变成了自己的长处,把对方的优势变成了自己的优势,把对方的经验变成了自己的经验,“相互欣赏”会达到彼此成就的目的。教育是一种精神交互的活动,是一种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教师的成就体现在学生的成功上,成功的学生能够给予教师成就感。

众所周知,从某种角度而言,目前最苦的是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他们天天面对着读不完的书和看不完的资料,面对着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殷切期望,深感责任重大。有的学生还产生了反应迟钝或过激、焦躁不安、学习恐惧、抑郁和厌学心理,老师们要多给予一些理解和帮助。

教师要对学生要多些关爱与尊重,多些沟通和交流。老师们要集中精力学习教学大纲、考纲,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学习课程、深研教材,加深理解,认真做到教学环节的“六个认真”;精选练习,筛选资料,讲求有效教学,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大力提高教学效率;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要对学生搞“一刀切”,搞“千人一面”,而是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高考目标,实事求是地明确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使他们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在各自目标上愉快学习。

我希望教师高度重视三个方面的问题,并把它贯穿落实到高考备考的全过程:一是知识水平;二是应试能力;三是应试心理。我们只要在这三个方面精细而落实地工作,就能把握今朝,决胜高考!

2007年5月30日

同类推荐
  •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信仰导航

    信仰导航

    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它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融化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上。信仰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这本小册子,侧重于大学生信仰的教育与引导,着重阐述如何科学、生动、有效地开展以“六个为什么”为核心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 中国生存启示录

    中国生存启示录

    这是一本面对现实如何生存的启示录,一本发现人生智慧、追寻幸福生活的指南书。是中国第一部以“培育健康价值观”为专题的心灵励志书。作家、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
  • 中国母亲在中美教育之间的选择

    中国母亲在中美教育之间的选择

    本书以作者在美国大学、小学亲身教学的经历为模板,向读者展示了客观和真实的美国学校、美国教育、美国家长和美国学生的生活,并介绍了美国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校园环境、社会交往及各种传统节日等,展现了美国小学课堂的概况,描写了美国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出了美国小学与中国小学有什么异同。同时,也以作者在国内大学和中学从事教育工作的亲身经历,展示了中国的学校、学生和教育情况。
热门推荐
  • 一世为裳

    一世为裳

    她失去了记忆一朝穿越,穿成女扮男装的丞相之女伴读入宫,风云变化大局已定,是输...是赢?是为爱前行...亦或是随遇而安?蛊毒,改命,治愈,皇权争斗是为他人作嫁...还是自由前行?她又将如何抉择?某女女扮男装面不改色无形撩汉撩完还不负责拔腿就跑于是...尽请期待。
  • 王妃您悠着点儿

    王妃您悠着点儿

    她,随宿命穿越来这异世。成为左丞相嫡女,林瑾萱。原主是废材?没事,瑾萱一来不就成了天才,玄气高手秒秒炼成!原主是丑八怪?笑话。一定是听她那个伪白莲的妹妹说的吧。我们瑾萱美着呢!他,皇帝的最小的弟弟。不过十九。但是,征战沙场,睥睨天下。万物都发自内心的臣服。这个男人生来就是让人仰视的。他就是千凩泽,封号夜王。当俊美邪魅的他。碰到了可爱善变瑾萱,本来毫无交集却又牵扯不清。身世之谜,让瑾萱不得不委屈嫁给夜王。到底是心得抉择还是利益的驱使...男强女强文。我们一起期待
  • 张开记忆录

    张开记忆录

    我们都是囚徒,困在不一样的铁笼,我的铁笼叫时间,你的呢?
  • 喜欢死了

    喜欢死了

    书中塑造了一个小说人物曹寇。有趣的是,小说中的曹寇,在故事中活着,却从不推动故事,与主人公们深交,却总难得和他们闷出一句话,只是偶尔被作家操纵着,在读者面前晃上一两个动作。但这个家伙却肯定是个追踪线索的好手,他不会跟丢中心人物和中心故事,总是用眼睛捕捉到关键性的细节……
  • 无间之罪

    无间之罪

    新书《破天狼嚎》已开坑,起点首发一个有着六十多年骨龄却拥有着二十多岁外表的男人孙龙山,看似意外的和身为宅男的第五苍见过一面后离奇死亡,凶案现场留有第五苍三个字与疑似属于第五苍的毛发……一个自称是第五苍老同学的气质美女却与孙龙山一样告诫了第五苍同样的话“照顾好你的家人”。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第五苍,父亲却是一个早已被宣布死亡却还活着的男人……一个离奇的杀人案,自案发起便重复着的诡异的梦境,仿佛一个巨大的漩涡一步步将第五苍拖入深渊……
  • 商女倾城也倾心

    商女倾城也倾心

    如果某一天我忘了你,请你也把我忘掉,一个人的爱情,不要也罢,
  • 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

    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

    这是一本离你最近的经济学读物。在《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里,没有晦涩的语言,烦人的曲线,复杂的公式。《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从衣、食、住、行到投资、消费,再到就业,处处充满生活的气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之中都有经济学。
  • 追妻999次:乔小姐,乖!

    追妻999次:乔小姐,乖!

    乔知予被骗回国,还被父母打包送到了从小就和自己不对盘的霍凌川家里喜欢了十年的乔知予终于被他骗到手了自认为情商很高的霍怂怂vs钢铁直女乔医生(男主话多又骚窝里怂,巨宠我们乔医生)
  • 什么是八代火影啊

    什么是八代火影啊

    八代火影猿飞木叶丸上任之时,给人说了一件往事。我刚到火影大楼的时候,木叶还没有大发展,木叶缺乏转变,缺乏赚钱理念,更重要的是要靠大名赏饭。大马路,木叶不到十条,高铁线一个都没有,网络是局域网,拨号网,传个文件都天亮了,就这样,二十个忍者都分不了一个电话。我去找六代要,你猜六代怎么说?六代说: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你木叶丸看我脑袋值几个钱,你就把他砍了拿去做基建!你木叶丸有能耐做这个官,就有能耐给我变现,不然你就给我回家和花火抱孩子去!我等的就是这句话!不到一年,木叶什么都有了,共同沟,高铁站,即时通讯,产业链,手里的家伙好,咱们的腰杆子就硬,没有这个家底,我敢和大筒木对着干?
  • 顾先生偶尔也超甜

    顾先生偶尔也超甜

    苏桐晚和顾乔唯见面三次就结婚了。苏桐晚本以为顾乔唯是个开开玩笑就会生气的一本正经的大叔,结果当她发现他腹黑且阴险狡诈的时候正一步步地走进他为她而设的套路里——甜蜜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