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09800000006

第6章 放飞心灵,感悟人生(5)

及至七月初,夏丏尊居士来了。他看到我穿出家人的衣裳但还未出家,他就对我说:“既住在寺里面,并且穿了出家人的衣裳不出家,那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所以还是赶紧剃度好!”

我本来是想转年再出家的,但是承他的劝,于是就赶紧出家了。七月十三日那一天,相传是大势至菩萨的圣诞,所以就在那天落发。

一个人的缘起是存在于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之上的。个人常常被外界人、事、物所影响,同时也不断地影响着外界的人、事、物,这种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就形成了相依相成的缘起关系。佛法云:“一切随缘,顺其自然。”这是对待因缘的大自在的态度。水在流淌的时候是不会去选择道路的,树在风中摇摆时是自由自在的,人在生命的过程中是应该随缘随性的。

禅院的草地上一片枯黄,小和尚看在眼里,对师父说:“师父,快快撒点草子吧,这草地太难看了。”

师父说:“不着急,什么时候有空了,我去买一些草子。什么时候都能撒,急什么呢?随时!”

中秋的时候,师父把草子买回来了,给了小和尚,说:“去吧,把草子撒在地上。”小和尚高兴地说:“草子撒上了,地上就能长出绿油油的青草了!”

起风了,小和尚一边撒,草子一边飘。“不好了,好多草子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道。

师父说:“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担心什么呢?随性!”

草子撒上了,飞来了许多麻雀,在地上专挑饱满的草子吃,小和尚看见了,惊慌地说:“不好了,草子都被小鸟吃了,这下完了,明年这片地就没有小草了!”

师父说:“没关系!小鸟吃不完的!你就放心吧!明年这里一定还会有小草的,随意!”

夜里下了一晚上的雨,雨好大,小和尚一直不能入睡,他担心草子被雨水冲走了。第二天早上,早早就跑出了禅房,果然地上的草子不见了。于是他马上跑进师父的禅房说:“师父,昨夜一场大雨把地上的草子全都冲走了,怎么办呀?”师父不慌不忙地说:“不用着急,草子被冲到哪里它就在哪里发芽!随缘!”

过了没多久,许多青翠的草苗破土而出,原来没有撒到的一些角落里居然也长出了许多青翠的小草苗。

小和尚高兴地对师父说:“师父,太好了,草长出来了!”师父点了点头说:“随喜!”

随是顺其自然。缘起不由人,缘灭不由人,由人的是对缘起缘灭的态度。随便是一种态度。随,不是跟随,而是顺其自然,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心路花语

顺其自然并不是消极地去等待,顺其自然是听从命运的安排。更确切地说,顺其自然是寻求生命的平衡。徐志摩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得失随缘最好。”世间万物缘起缘灭,得失随缘的人方能体悟生命的大自在。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李叔同

养正院从开办到现在,已是一年多了。外面的名誉很好,这因为由瑞金法师主办,又得各位法师热心爱护,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

我这次到厦门,得来这里参观,心里非常欢喜。各方面的布置都很完美,就是地上也扫得干干净净的,这样,在别的地方,很不容易看到。

我在泉州草庵大病的时候,承诸位写一封信来,各人都签了名,慰问我的病状,并且又承诸位念佛七天,代我忏悔,还有像这样别的事,都使我感激万分!

再过几个月,我就要到鼓浪屿日光岩去方便闭关了。时期大约颇长久,怕不能时时会到,所以特地发信来和诸位叙谈叙谈。

今天所要和诸位谈的,共有四项:一是惜福,二是习劳,三是持戒,四是自尊,都是青年佛徒应该注意的。

一、惜福

“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诸位要晓得: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我记得从前小孩子的时候,我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是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我的哥哥时常教我念这句子,我念熟了,以后凡是临到穿衣或是饮食的当儿,我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糟蹋;而且我母亲也常常教我,身上所穿的衣服当时时小心,不可损坏或污染。这因为母亲和哥哥怕我不爱惜衣食,损失福报以致短命而死,所以常常这样叮嘱着。

诸位可晓得,我五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在世了!七岁我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一点儿不知爱惜,我母亲看到,就正言厉色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哩!”母亲这话,也是惜福的意思啊!

我因为有这样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脑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一时不爱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也还保守着这样的习惯。诸位请看我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1920年在杭州时候,一位打念佛七的出家人送给我的。又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间里来看看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伞,也是1911年买的。这些东西,即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了。简直可尽我形寿受用着哩!不过,我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却须五六年一换,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候或是初出家时候制的。

从前常有人送我好的衣服或别的珍贵之物,但我大半都转送别人。因为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东西是没有胆量受用的。又如吃东西,只生病时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从不敢随便乱买好的东西吃。

惜福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主张,就是净土宗大德印光老法师也是这样,有人送他白木耳等补品,他自己总不愿意吃,转送到观宗寺去供养谛闲法师。别人问他:“法师!你为什么不吃好的补品?”他说:“我福气很薄,不堪消受。”

他老人家——印光法师,性情刚直,平常对人只问理之当不当,情面是不顾的。前几年有一位皈依弟子,是鼓浪屿有名的居士,去看望他,和他一道吃饭,这位居士先吃好,老法师见他碗里剩落了一两粒米饭;于是就很不客气地大声呵斥道:“你有多大福气,可以这样随便糟蹋饭粒,你得把它吃光!”

诸位!以上所说的话,句句都要牢记!要晓得: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诸位或者能发大心,愿以我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

二、习劳

“习”是练习,“劳”是劳动。现在讲讲习劳的事情:

诸位请看看自己的身体,上有两手,下有两脚,这原为劳动而生的。若不将他运用习劳,不但有负两手两脚,就是对于身体也一定有害无益的。换句话说:若常常劳动,身体必定康健。而且我们要晓得:劳动原是人类本分上的事,不唯我们寻常出家人要练习劳动,即使到了佛的地位,也要常常劳动才行,现在我且讲讲佛的劳动的故事:

所谓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平常人想起来,佛在世时,总以为同现在的方丈和尚一样,有衣钵师、侍者师常常侍候着,佛自己不必做什么;但是不然,有一天,佛看到地下不很清洁,自己就拿起扫帚来扫地,许多大弟子见了,也过来帮扫,不一时,把地扫得十分清洁。佛看了欢喜,随即到讲堂里去说法,说道:“若人扫地,能得五种功德……”

又有一个时候,佛和阿难出外游行,在路上碰到一个喝醉了酒的弟子,已醉得不省人事了;佛就命阿难抬脚,自己抬头,一直抬到井边,用桶汲水,叫阿难把他洗濯干净。

有一天,佛看到门前木头做的横楣坏了,自己动手去修补。

有一次,一个弟子生了病,没有人照应,佛就问他说:“你生了病,为什么没人照应你?”那弟子说:“从前人家有病,我不曾发心去照应他;现在我有病,所以人家也不来照应我了。”佛听了这话,就说:“人家不来照应你,就由我来照应你吧!”

就将那病弟子大小便种种污秽,洗濯得干干净净;并且还将他的床铺,理得清清楚楚,然后扶他上床。由此可见,佛是怎样的习劳了。佛决不像现在的人,凡事都要人家服劳,自己坐着享福。这些事实,出于经律,并不是凭空说说的。

现在我再说两桩事情,给大家听听:弥陀经中载着的一位大弟子——阿楼陀,他双目失明,不能料理自己,佛就替他裁衣服,还叫别的弟子一道帮着做。

有一次,佛看到一位老年比丘眼睛花了,要穿针缝衣,无奈眼睛看不清楚,嘴里叫着:“谁能替我穿针呀!”

佛听了立刻答应说:“我来替你穿。”

以上所举的例,都证明佛是常常劳动的。我盼望诸位,也当以佛为模范,凡事自己动手去做,不可依赖别人。

三、持戒

“持戒”二字的意义,我想诸位总是明白的吧!我们不说修到菩萨或佛的地位,就是想来生再做人,最低的限度也要能持五戒。可惜现在受戒的人虽多,只是挂个名而已,切切实实能持戒的却很少。要知道:受戒之后,若不持戒,所犯的罪,比不受戒的人要加倍的大,所以我时常劝人不要随便受戒。至于现在一般传戒的情形,看了真痛心,我实在说也不忍说了!我想最好还是随自己的力量去受戒,万不可敷衍门面,自寻苦恼。

戒中最重要的,不用说是杀、盗、淫、妄,此外还有饮酒、食肉,也易惹人讥嫌。至于吃烟,在律中虽无明文,但在我国习惯上,也很容易受人讥嫌的,总以不吃为是。

四、自尊

“尊”是尊重,“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可是人都喜欢人家尊重我,而不知我自己尊重自己;不知道要想人家尊重自己,必须从我自己尊重自己做起。怎样尊重自己呢?就是自己时时想着:我当做一个伟大的人,做一个了不起的人。比如我们想做一位清净的高僧吧,就拿高僧传来读,看他们怎样行,我也怎样行,所谓“彼既丈夫我亦尔”。又比方我想将来做一位大菩萨,那么,就当依经中所载的菩萨行,随力行去。这就是自尊。但自尊与贡高不同:贡高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的胡乱行为;自尊是自己增进自己的德业,其中并没有一丝一毫看不起人的意思的。诸位万万不可以为自己是一个小孩子,是一个小和尚,一切不妨随便些,也不可说我是一个平常的出家人,哪里敢希望做高僧做大菩萨。凡事全在自己做去,能有高尚的志向,没有做不到的。

诸位如果在这样想:我是不敢希望做高僧、做大菩萨的,那做事就随随便便,甚至自暴自弃,走到堕落的路上去了,那不是很危险的吗?诸位应当知道:年纪虽然小,志气却不可不高啊!

我还有一句话,要向大家说,我们现在依佛出家,所处的地位是非常尊贵的,就以剃发、披袈裟的形式而论,也是人天师表,国王和诸天人来礼拜,我们都可端坐而受。你们知道这道理吗?自今以后,就当尊重自己,万万不可随便了。

以上四项,是出家人最当注意的,别的我也不多说了。我不久就要闭关,不能和诸位时常在一块儿谈话,这是很抱歉的。但我还想在关内讲讲律,每星期约讲三四次,诸位碰到例假,不妨来听听!今天得和诸位见面,我非常高兴。我只希望诸位把我所讲的四项,牢记在心,作为永久的纪念!时间讲得很久了,费诸位的神,抱歉!抱歉!

心路花语

只有埋头苦干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自以为是、自高自大、不脚踏实地的人,再有才华、有天分,也很难有所成就。

李叔同从“惜福”“习劳”“持戒”“自尊”四个方面来写佛徒修行应注意的内容。语言淡然,富有哲理,其实对世人都是一种教诲,都能从中领会到些许东西。

一件小事/鲁迅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儿,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儿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筋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你怎么啦?”

“我摔坏了。”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霎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我没有思索地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吗?我还能裁判车夫吗?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煞了苦痛,努力地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心路花语

“一件小事”,生活中这样的小事有无数件,而且每天都在发生。鲁迅先生用详细、生动而又透彻的笔调来描写这件小事,从普通的平凡事件中悟出不平凡的道理。

同类推荐
  • 老舍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老舍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央视朗读者读了又读的散文经典,幽默小品一辑,展现京味“幽默家”的独特魅力,原汁原味、无损呈现“语言大师”的文字之美。《老舍散文》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老舍的经典散文集,收入《我的母亲》《宗月大师》《猫》《北京的春节》《趵突泉的欣赏》(《趵突泉》)《我的理想家庭》等数十篇传世散文经典。这些作品或描写各地风物,细致入微,极有意境;或叙写日常生活,养花养猫,充满情趣;或撰写幽默小品,诙谐风趣,京味满满;或怀念故人,情真意切,真挚感人。充分显示了老舍先生的文学功底及丰富的人生阅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老舍是中国的文学大师,是杰出的语言大师,是京味文学的开山鼻祖。语言雅俗共赏、干净鲜活、平易精致、幽默机智,富有北京地方色彩。
  • 云霞满纸情与性:读《金瓶》说女人

    云霞满纸情与性:读《金瓶》说女人

    作为一部奇书的《金瓶梅词话》,与其他古典小说相较,其最为显著的叙说特征是把女性作为故事的主体。正因如此,对文本中女性人物的分析讨论,已超越了文学批评的意义,而更多的是透过笑笑生塑造出来的各种形色的女人们,透视这些被称为“第二性”者所走过的心路历程,以便了解女性在其所处的东方文明大国中,她们的身心曾经历过的“炼狱”。希望能随着一个个人物的品读,得到感悟的愉悦。
  •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凭借对生活的赤忱热爱和真情实意,作者以自己的家乡夏邱镇柳沟村的田园小景和当地纯朴的人与事为创作素材,透过泥土的芳香,不仅孕育出了乡韵的诗情画意,而且蕴含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迁。
  • 幸存者

    幸存者

    本书介绍了若干个凭借对生命的渴望,用超强的意志力、坚韧的毅力和聪慧的头脑,穿越生死线、战胜死神的故事。
  • 唐宋八大家(第3册)

    唐宋八大家(第3册)

    “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作品,代表着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他们的作品在许多方面给现、当代散文写作以深远的影响。本着推陈出新,弘扬传统之宗旨,编者精选了八位大家的著名篇章合做而成《唐宋八大家》一书,希望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
热门推荐
  • 许你一世常安

    许你一世常安

    人们都说爱情要经过曲折才会长久。叶心欣笑言,谁说的,他们的爱情就只有曲折,从来就没有完美过。十九岁那年,他蛮横的闯入她的世界,然后又突然消失。时郢然你有种,那就永远别出现在我面前。她心灰意冷,准备永远离开之时,他却突然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叶心欣,我们结婚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狂狷

    狂狷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 白给青年修炼记

    白给青年修炼记

    王言,20年代的优秀白给青年。时来运转穿越之后竟还是持续白给。有朝一日,系统傍身。看他如何逆转自身白给命。书友群:8751335475
  • 神墓之古碑

    神墓之古碑

    摆脱了六道轮回!逆转三世的格局!他在时空的尽头返本还源!回归上古,领悟三世分身!重修十万年!看遍天地浩荡,逆乱阴阳时空。论谁与争锋……且看战天封神。
  • 腹黑王的乖萌妃

    腹黑王的乖萌妃

    腹黑,淡然如他;疏离,乖萌如她。她一身医术走遍天下,身份神秘,容颜倾城,却待人疏离。他是大陆的君王,权倾天下,无人小看,却心情不定。那年,他和她在宴会初遇,或许是天注定,一眼万年,他宠她入骨,羡煞他人;她时而乖巧听话,时而淡然疏离。――――――――――――――――――――本人第一次写书,若有不好之处,请大家见谅,顺便提建议,谢谢【鞠躬】本文现在不好说,因为我希望大家可以有时候提些意见,好的当然采纳啦,我期待大家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文,不过当然宠文肯定的,但是同样小虐怡情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当下的修行:要懂得一点取舍

    当下的修行:要懂得一点取舍

    本书共分15章,分别是“舍小我取大义:让人性在取舍间得到升华”;“舍虚荣取真我:实实在在做人”等。
  • 唯我毒尊

    唯我毒尊

    身怀万毒宝珠,百度不侵,而且还可以吸收毒素转化修为。曾经的废物一转身成为天才,却面临国仇家恨,看杜亮凭借着万毒之躯逆转阴阳,踏破苍穹。
  • 逆天宠萌妃

    逆天宠萌妃

    某男人看上了某女人,开启了慢慢追妻路。第一步,把她牢牢的拴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