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8200000002

第2章 修辞学方法论的原则和品位

修辞学方法论是受一定修辞观制约的关于修辞科学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学说,它是与修辞学理论紧密相联的。修辞学理论的建立,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方法论基础之上,方法论也制约着修辞学理论。修辞学理论是修辞学工作者在研究实践中运用种种方法所获得的关于修辞学对象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一个完善的崭新的修辞学理论系统的构建,总是伴随着方法的变更和革新。

一、修辞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修辞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观察审视修辞现象和修辞活动、从事修辞学研究的根本法则。修辞学方法论内容在运用过程中获得了特定的形式,这个特定形式一方面与丰富的修辞学内容构成有机的统一体,另一方面,它又可以转化为修辞行为操作层面的普遍适用的原则。 (一)异构统一原则 这是方法论在实际运用中的基本方式,它所指的是理论思维在实际操作中所表现出异构同一的逻辑特征。例如,适应语境变化、注重交际效果这一修辞的基本原则,从方法论运用的角度,具体可以表现为三个方法论原则:即原则与灵活的统一;事理与人情的统一;常规与变异的统一。在修辞学研究方面,出现过多种多样的方法,动态研究、静态研究也好;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也好;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常规研究也罢,等等,在方法论上都表现为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定性与定量的统一,宏观与微观的统一。只有立足于统一、同一、整体的思想,我们方能对修辞学内部表现出的种种矛盾在实践操作中予以科学合理的解说。

(二)简化原则

修辞学也和其他学科一样,理论概念在逻辑演进中总是变得越来越具体、丰富和充实。修辞学研究中,对修辞现象修辞规律的总结描写解释,应力求简单、简明、简洁。简化原则要求以最少的定理法则进行最大限度的解释描写。有些修辞学研究者片面追求辞格的数量,总结出(实际应是罗列出)数以百计的辞格形式,以为数量越多,研究就显得越深入,越有学术价值,事实上,数量上的无限扩张、形式上的纷繁复杂恰恰有悖于科学研究的简明原则,背离了科学主义的精神。我们只有把修辞学的规律规则手段尽可能简化,才能真正实现修辞学的科学化。

(三)创新变化原则

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旧的理论逐渐被新的理论所取代,总是通过运用新的方法重新组织新的或旧的事实材料而实现的。新方法是旧理论走向新理论的桥梁,并且,方法的变革程度决定着学科革命的深度和广度。巴甫洛夫曾经说过:“科学是随着研究法所取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远景。”在修辞学领域,于现代修辞学有开创之功的陈望道先生就始终注意把创新变化的方法论原则贯穿在修辞学的研究之中,在《修辞学发凡》的“结语”中他明确表达了这种思想。我们认为变化了的修辞对象必须变换相适应的方法才能产生新的修辞学说。因此,创新变化是修辞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石,也是检测修辞学理论学说的一条重要标准。

(四)实效原则

修辞学作为一门科学,它不仅包括理论知识,也包括经验知识。修辞学的理论知识部分是其“学”,经验知识部分谓之“术”,修辞学应是“学”与“术”的统一。

一门学科的理论是建立在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同时它又必须能指导并服务于实践活动。某一修辞学理论学说倘若不能接受语言交际的实践检验,不具备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实效性,那么,这种理论只是空洞的说教而已,与之相应的,其使用的方法也就成了无本之木了。

二、方法的品位与价值

80年代末,有人撰文认为,中国修辞学陷入了困境,个中原因在于方法。中国修辞学的研究方法与方法的研究有两点不足:

(一)方法论远没有得到重视

(二)修辞研究的方法不很科学

最后的结论是,修辞学方法的科学品位确实不高;修辞学方法本身陈旧僵硬。

这个观点的提出,把我们引入了一个理论性的问题:即对方法的品位与价值的科学评估与检测。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方法本身是否有品位高下之分,科学与不科学之别。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曾摘录过黑格尔《逻辑学》中的一段话:“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某种手段,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发生关系……”。黑格尔明确提到“方法也就是工具”,它只是认识事物的一个手段。方法作为“工具”、“手段”、“桥梁”,其本身无所谓优劣好坏,无所谓品位高下,无所谓科学不科学。方法的价值全在于它的使用上,体现在使用过程和使用效果上。如果使用某种方法能有效地揭示修辞现象的本质,能成功地描写出修辞的客观规律,这种方法就是科学的、高品位的。一味指责整个80年代修辞学研究所采取的方法不科学品位不高,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稍微留心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到,80年代王希杰、倪宝元、宗廷虎、林兴仁等所取得的令人注目的成果不就是因为成功地运用了演绎法、归纳法、系统论等方法吗?!

其次,“方法论远未得到重视”的判断有失偏颇。

综观现代修辞学发展史,修辞学研究历来有重视方法和方法论的传统。现代修辞学之所以能建立起来,“与方法论方面的进展,研究方法的革新有很大关系”(宗廷虎语)。陈望道先生创立中国修辞学的第一个较为科学的体系,写出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要著作《修辞学发凡》,是与他注意方法论的革新分不开的。陈望道“一贯重视方法、方法论的研究和探讨”(胡裕树语),他的这种研究态度对后人影响深远。直至80年代,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体系、吴士文的《修辞讲话》体系、宗廷虎等的《修辞新论》体系等新理论体系的建立,无一不是受益于方法和方法论的变革和更新。80年代对方法与方法论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研究的方法达数十种,包括比较法、归纳法、演绎法、统计法、实验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逻辑运算法、实验法、变换分析法、历史的方法、分析综合的方法、模糊论方法、结构论方法等等。这些方法,有些是前人已用的,有些则是新出现的,它们在修辞学研究中发挥了并正在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作用。1987年10月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了“纪念陈望道先生逝世十周年语法、修辞方法论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对语法学修辞学研究方法作了较全面的回顾、展望,作了较深刻的反思、评估,在中国修辞学研究史上写下了方法论篇章的辉煌一页。会议论文集收了34篇,其中语法的15篇,修辞的19篇,修辞学方法论的论文占了多数。这些事实都说明研究方法正在受到修辞学界的重视。当然,我们希望重视研究的范围还要不断扩大。

再次,关于“修辞学方法陈旧僵硬”的论断也欠恰+当。

有人说,“近年来修辞学界弥漫着一种情绪,认为词语的修辞,句式的修辞,辞格的修辞已经研究得差不多了,该划上句号了,因而心急如火、急不择医地寻找新的研究对象,这是对科学活动的本质认识不清的一种表现,其原因之一还在于修辞学方法的陈旧、僵硬。”这个结论显然是欠妥的。我们认为,①方法虽有新旧之分,但旧方法未必陈旧僵硬;②寻找新的研究对象,是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修辞学科的发展,是基于对对象的性质范围等内容的认识不断深化之上的。修辞学对象还不是一个完足的概念,尚待拓展、拓新、拓深。到目前为止,谁也不敢说他已经真正把修辞学的对象认识透彻了。对象与方法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象呼唤其方法,方法决定其对象,方法的革新往往导致学科的革命。”可以说80年代人们努力寻找新的研究对象的这种对对象所具有的深刻危机感,是因为受新方法论的启迪和驱动。这是对修辞活动的本质清醒认识的表现,而认为“原因之一还在修辞学方法的陈旧、僵硬”的说法恰恰倒是认识模糊不清的反映。

在修辞学大踏步向科学化现代化迈进的90年代的今天,修辞学方法论的研究任务是:应当以继承为基础,努力发挥传统方法的优势;以移植为手段,汲取现代方法的精华,使整套方法的内容和结构趋于完善。这样,我们才能在修辞学研究上有所突破、创新,才能迎来修辞科学更大繁荣的新高潮。

同类推荐
  •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爱如山样重·深沉卷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爱如山样重·深沉卷

    本书精选了包括鲁迅、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石评梅以及布拉克、海明威、卡耐基、培根等二十位中外著名作家的亲情散文,这些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感真挚。作家们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身边亲人的琐事,写自己对亲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委婉缠绵,真切感人,从而能产生感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
  • 天籁千纸鹤

    天籁千纸鹤

    本书收录作者诗歌82首。作者旨在幻想与现实之间,将游离的诗意与作者的少年情怀交汇,构建出深邃斑斓的诗歌世界。作者的诗语言瑰丽,意向饱满,意境空灵,有着阳光般底色的文字常折射出彩虹般绚烂的色彩,予人意想不到的感动。
  • 感悟故乡——那山、那水、那人和我

    感悟故乡——那山、那水、那人和我

    故乡的一轮明月正在异乡的土地上冉冉升起,我像童年时那样想问那月亮:你不是从头到尾都看见了、听见了吗?每当我想起故乡,浮现在我眼前的总是故乡的一轮明月,和月光下我母亲的身影。
  • 双年诗经:中国当代诗歌导读暨中国当代诗歌奖获得者作品集2015-2016

    双年诗经:中国当代诗歌导读暨中国当代诗歌奖获得者作品集2015-2016

    唐诗主编的《双年诗经(中国当代诗歌导读暨中国当代诗歌奖获得者作品集.2015-2016)》是一本较为特殊的诗歌选本,它囊括的不仅是诗的阅读,还有包括诗歌评论的摘选,是一本比较全面的选本。本书主要的是对“当代诗歌奖”获得者作品的全面呈现,是一本能代表民间诗歌力量的诗集。
  • 燃烧的红烛

    燃烧的红烛

    张家界这地方,出奇山,出秀水,出异物。单以花言,便有鸽子花、龙虾花、五色花等珍稀品种。鸽子花即“中国珙桐”,系冰川运动的孓遗物,全世界仅我们中国极少数地方幸存之;龙虾花多长于金鞭溪一带,模样酷似龙虾。遥想远古时候这里曾是一片海洋,便自然会生出纷纷的想像;绝无仅有的五色花,长于景区内的神仙湾一处。
热门推荐
  • 魔兽争霸异界崛起

    魔兽争霸异界崛起

    这是一个魔兽小白带着魔兽四大种族的穿越之旅。我心之所向,汝等剑锋所指!仙魔神佛,挡者必诛!如果人性是我的绊脚石,那就舍弃它。如果善良换来的是背弃,那就掐灭它。人族之魂不朽,暗夜精灵永存。兽族之血燃烧,不死军团永候。组建一支最强军队,只为寻找回家的路。
  • 将帅帝王

    将帅帝王

    入夜,随着最后一声枪响,阿克渡斯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曾经想统治世界的大将军成为了战争的陪葬者,其麾下也很快随之毀灭。世界人民欢快的庆祝着魔头的毁灭,但这结束了吗?也许是的……可对其它世界来说……这一切……才刚刚开始……“等着吧……好戏才刚刚开场呢……”鸽子作者划水群Q群:668798832,虽然我写在简介里了,但肯定没人加就对了。
  • 《帘卷西风》

    《帘卷西风》

    莫名其妙成了大将军之女,又莫名其妙的被逼婚,什么,不同意亲娘就上吊自杀!好吧,我有几个条件:无双亲,无兄弟姐妹,富可敌国,再加上我看要看得上。这样就不会有人要跟他成亲了吧!谁知,一个眉眼如丝的邪气男人搂着她的小蛮腰:“我孤儿一个,想知道我有多少积蓄就嫁给我吧!”“滚蛋,本姑娘看不上!”解决完这个,下一个可怜兮兮的,透亮的眼睛一汪潭水就要倾泻而出:“姐姐,我无家可归了,你收留我吧!”一巴掌呼一边去,后面又来了:“尼妹,本王看了你的脚,所以你还是嫁给我吧!”“无父无母,不符合条件,哪凉哪待去!”
  • 反穿后我成了大佬团中的团宠

    反穿后我成了大佬团中的团宠

    大历第一奸妃苏漓水穿越了!还是魂穿!她成了21世纪的三线明星苏漓水!网友A:苏漓水?哦,她就是一朵白莲花。高洁而又单纯:)网友B:不敢恭维啊!说她是白莲花吧,她又差了內味……说她作吧,她emmm…“奸妃”苏漓水表示,她喜欢!于是,堂堂奸妃走上了不归路…第一天:某大佬好不容易长出来的胡子,被苏漓水给咔嚓咔嚓剪了…第二天:又一个大佬的衣服被她偷偷换成了破布麻袋,结果当众出丑…第三天:又双一个大佬新获得的奖杯被苏漓水拿去当了红酒桶…第四天:又双叒一个大佬的丑照被苏漓水曝光,在微博上挂了整整三天三夜………第n天:众网友怒,不要再让我在微博热搜榜上看到你!@苏漓水【这是一个众大佬狂崩人设,女主越作越勇的故事!】『1v1,甜宠』又名《影后是朵白莲花》或《奸妃与暴君的互粉日常》
  • 毛泽东与斯大林

    毛泽东与斯大林

    这是一部有丰富内容的好书,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教科书。毛泽东和斯大林,是众所周知的两位伟大人物,是中国和苏联一代革命人民的领袖。我与毛泽东和斯大林都见过面,谈过话,有过接触,并在他们指导下做过一些工作。后来,党组织分配我任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先后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十七年。1948年,斯大林派米高扬秘密访华,和毛泽东会谈,我任翻译。1949年,毛泽东派刘少奇访苏,和斯大林会谈,我仍任翻译。1949年12月至1950年春,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和斯大林及苏联领导人会谈,我仍然任翻译。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毛泽东与斯大林》这部书编得基本上是真实的,实事求是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系统之我真是大富豪

    系统之我真是大富豪

    我这个人从不跟有钱人交朋友,反正都没我有钱。
  • 幻死

    幻死

    我希望活着的意义,不是在想什么时候死,而是能够为自己准备些什么,在这个荒诞横生、悲凉涂满每个人骨子里的地方,吐一口唾沫都显得那么惊天动地。我叫胡安,我解读自己的名字为胡乱的安排自己,他们说这算得上一种精神上的崇高,可我现在崇高到已经走投无路,在这个跟末日没什么区别的地方,苦苦煎熬,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也不知道该怎么活。
  • 守护甜心之静

    守护甜心之静

    身为杀手的我居然穿越到了守护甜心这个世界!成为了亚梦的姐姐。守护者的不信任让亚梦离开了他们。和我、凪彦、几斗一起去了中国学习~
  • 进击的巨龙

    进击的巨龙

    咆哮的巨龙展开双翅,遮住了天空。人们只能惊恐地仰视,绝望中祈祷。元素吐息撕扯着肉体,血汇成河流。遍地的骨骸已经堆积成山,亡灵法师坐在那放声高哭。损坏的长剑,折断的法杖,破碎的密器,荒废的耕地,塌毁的房屋,烧焦的草木,这并不是我们的终点。奴役与自由。一生的屈辱生存,几十秒的光荣死亡,选择落向何方?我只是在抗争!懦弱的人们啊!快些站起来!你们不是猪猡!赤手空拳也可以攻击,用牙齿咬碎这枷锁!不屈的怒吼,终将盖过咆哮!我心炽热,要击杀苍穹上的黑影!这依然是我们的时代,永不落幕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