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01200000005

第5章 神骨鉴人——观神识心,观骨识性(1)

【鉴人原经】

故心质亮直,其仪劲固;心质休决,其仪进猛;心质平理,其仪安闲。夫仪动成容,各有态度:直容之动,矫矫行行;休容之动,业业跄跄;德容之动,颙颙昂昂。夫容之动作,发乎心气;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夫气合成声,声应律吕:有和平之声,有清畅之声,有回衍之声。夫声畅于气,则实存貌色;故诚仁,必有温柔之色;诚勇,必有矜奋之色;诚智,必有明达之色。夫色见于貌,所谓征神。

——刘劭《人物志》

“山骞不崩,唯石为镇”,骨之谓也。……

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

凡精神,抖擞处易见,断续处难见。断者出处断,续者闭处续。道家所谓“收拾入门”之说,不了处看其脱略,做了处看其针线。小心者,从其做不了处看之,疏节阔目,若不经意,所谓脱略也。大胆者,从其做了处看之,慎重周密,无有苟且,所谓针线也。二者实看向内处,稍移外便落情态矣,情态易见。

骨有九起:天庭骨隆起,枕骨强起,项骨平起,佐串骨角起,太阳骨线起,眉骨伏犀起,鼻骨芽起,颧骨若不得而起,顶骨平伏起。在头,以天庭骨、枕骨、太阳骨为主;在面,以眉骨、颧骨为主。五者备,柱石之器也;一则不穷,二则不贱,三则动履稍胜,四则贵矣。

骨有色,面以青为贵,“少年公卿半青面”是也。紫次之,白斯下矣。骨有质,头以联者为贵,碎次之。总之,头上无恶骨,面佳不如头佳。然大而缺天庭,终是贱品;圆而无串骨,半是孤僧;鼻骨犯眉,堂上不寿。颧骨与眼争,子嗣不立。此中贵贱,有毫厘千里之辨。

——曾国藩《冰鉴》

【评析】

人的心神波动往往会通过人的神态反映出来。心性率真的人,他的举止神态就会勇猛刚强;心性美善的人,他的神态就会显得端庄谨慎;心性高尚的人,他的神态就会显得威严、气宇轩昂。

人的精神从外显而言,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自然流露,二是勉强振作。自然流露是指有所见或有所感而发,完全出自内心的自然本真,显示出情态举止自然而然、情真意切,毫无故意造作之态。

陈瓘是宋代的大儒,具有识人之明。据传,北宋蔡京得权柄乱朝政之前,有一次,陈瓘见蔡京正在看太阳,盯着太阳看了很久也不眨眼,于是就对别人说:“蔡京直视太阳很久而不眨眼,说明他意志坚强,精力充沛,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但他心性狂傲,敢与太阳敌对,得志后一定会飞扬跋扈,欺君罔上,肆意妄为,扰乱朝政。”后奸臣蔡京推荐陈瓘任太学博士,陈瓘因蔡京为官不正,托辞不肯就职。陈瓘经常向皇上检举蔡京的奸情罪恶,但因蔡京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尚未显出他奸恶的一面,众人都不以为然。后来蔡京得志,果然露出他险恶的一面,人们这才想起陈瓘的话,称赞他识人之准。

陈瓘由蔡京看太阳的神色,推断出蔡京的心性和为人。蔡京自然流露出不可一世的神色,所以会被陈瓘识破。若是蔡京在外在的表现上有所遮掩,恐怕识破他并不是那么容易。

骨乃人之形,察骨即是察形,而神又寓于形中,所以,骨、形、神俱为一体。形神并重,而性又蕴于神中。所以,从骨与神的状态中即可观人之正与邪。

观骨察神,由来已久,东汉时期就已经深入人心了。《后汉书·李固传》载:“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关于此句的注解释说:“鼎角者,顶有骨如鼎足也。匿犀,伏犀也。谓骨当额上入发际隐起也。足履龟文者二千石。”王充在其所著的《论衡·骨相篇》中最早对骨相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曾国藩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观骨识性做了更进一步的阐述。如骨有不同的颜色,面部颜色则以青色最为高贵,黄中透红的紫色比青色略次一等,面如枯骨的粉白色则是最下等的颜色;骨有一定的气势,头部骨骼以相互关联、气势贯通最为高贵,互不贯通、支离散乱则略次一等,等等。不仅富贵贫贱有骨法和形体,而且品德情操的清浊也有骨法和皮肤的纹理。人的心性的清浊是天生的本性。不仅命有骨法,性也有骨法。人们只知道命有明显的骨相,不知道性也有骨法,这是因为命被认为有表象,性不被认为有征象。东汉的王充认为,只要知骨相、懂骨法就能察相而知其性命。观骨,可以作为识人的重要参考依据。

观神识心

在考察神的方面,曾国藩是很善于见微知著的一个人。

江忠源是湘军中很有代表性的文人勇将,他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时,以同乡晚辈的身份去拜见曾国藩。见面后,两人谈得很投机,曾国藩很赏识江忠源的才华。江忠源告辞时,曾国藩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离去,直到他走到门外(当时曾已官至二品,而江忠源只是一个读书人),然后曾国藩叹息不已。后来曾国藩对左右人说:“这个人非常有才能,将来会扬名天下,但可惜的是,他会悲壮惨节而死。”

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太平军在广西起义。1852年,江忠源带兵进驻广西,奔赴广西副都统乌兰泰帐下,准备狙击节节胜利的太平军。曾国藩知道后,从北京给江忠源写信,坚决反对他投笔从戎,认为他投笔从戎“则非所宜”。他还动员朋友劝阻江忠源,认为“团练防守”即为文人本分,他率兵去广西,就是“大节已亏”。曾国藩为什么要坚决反对江忠源投笔从戎,旁人以为是他“爱人以德”,不愿文员夺武,但是否与他认为江忠源“当会悲壮惨节而死”有关呢?可惜曾国藩未在书信、日记中提及此事。

后因战功,江忠源被提升为安徽巡抚。自安庆北出的另一支太平军,由胡以晃、曾天养统领,于十月攻克集贤关,冬月占领峒城、舒城,乘胜进军安徽临时省治庐州。此地绾毂江淮,为南北军事要冲,江忠源率军前往防守。腊月,太平军攻打庐州。庐州城池坚固,清援军四集。太平军首先打败城外清兵,击毙寿春镇总兵玉珊,又击溃陕甘总督舒兴阿等救兵,再猛力攻城。咸丰三年腊月十六(1854年1月14日),太平军以地雷破城,江忠源败走水关桥,身受重创,自坠古潭而亡,年42岁。清廷追赠其为总督,谥忠烈。

江忠源的命运最终被曾国藩不幸言中。曾国藩是根据什么断定江忠源会因为悲壮惨节而死的呢?因为当时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资料,所以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是,根据曾国藩将相人之术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我们可以推测,曾国藩对江忠源注视良久,实际是在观察江忠源的“神”,并推断出江忠源性格忠贞刚烈,以此对其命运做出了推断。

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的人,或者精明的人力资源师,能够从他人的神态中分析出对方是否情真意切,是否在矫揉造作,还是在扯谎。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彼可取而代也。”吓得他叔叔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这表明项羽心直口快,勇敢莽撞的个性。而当汉高祖刘邦见到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时说的“大丈夫当如是也”则要含蓄得多。两人见到秦始皇的不同神态,反映了二人不同的心性。

在社交活动中,人们很重视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不仅包括一个人的外貌,还包括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一个人的情态举止,折射出这个人的内在精神气质;精神气质又反映出这个人的品性。

要推断一个人的前程命运,仅仅看他的相貌外形是靠不住的。比如北宋的王安石是一个不修边幅的人,衣服一个月不洗,身上还有虱子,眼睛是眼白多于眼黑,说话尖刻,但他却能官至宰相,因变法改革而流芳百世。因此,以貌识人是基本功,以神识人才是真功夫。

神之清浊

眼睛是心的窗户,因而看“神”,必须看人的眼睛。准确地讲,看人的目光是清澄还是昏浊。神清,则目光清,其人贵福;神昏,则目光浊,其人卑贱。晋代王羲之见到杜弘治,就曾赞叹道:“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神仙风姿是怎样的一种风采?按照我们的想象,应该是一种神清气爽、仙风道骨的面貌。这种光风霁月的神采,体现出的就是“神清”。

著有《人物志》一书的刘劭识人,非常注重对人的眼神的观察:“目为心候,故应心而心不倾倚,则视不回邪;志不怯懦,则视不衰悴。”这里也旨在说明内心与眼神的关系。

辨别神的清浊,换句话就是看人的灵性如何。在曾国藩看来,一个人的灵性如何是一看就知的,所以在第一章中只用“清浊易辨”一笔带过。

神清而足的人,眼光明朗,表面上如深渊之水一般,深不可测。看似没有大风大浪,平平淡淡,风平浪静,其实这是一种具有大智慧的人,具有很高的修为和涵养,生命力、意志力都很旺盛;思想深刻、明智,对任何事情都有把握的思想力和自信力。

神昏而浊的人,目光黯淡无光,空洞无神,行动也显得麻木;大脑处于混沌状态,做事情拖拖拉拉;整个人都会显得愚笨;思想变得懒惰,意志力和自信都会丧失殆尽。

神的清浊虽然有天生的因素,但通过后天的锻炼和环境的影响,也是可以改变的。

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所塑造的虞姬、杨贵妃等艺术形象深入人心。也许人们会以为他是一个戏剧天才,天生就会唱戏。其实不是这样,他也曾坐过冷板凳,被人当做没有前途的孩子。

梅兰芳八岁就开始学戏。作为一个演员,他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近视眼。他自幼眼睛就近视,眼皮下垂,眼神黯淡,还有迎风流泪的毛病。因为他这双眼睛,亲戚朋友都觉得他的演戏生涯不会太长久。

的确,与同时代其他的孩子相比,梅兰芳并不聪明。他是一个“慢热”的人,眼睛纯净却有些迷茫。当时戏班的老师并不看好他,有人说他“脸死、身僵、唱腔笨”,有的感叹“这孩子怎么一点儿都不伶俐呢?”有的则深深惋惜,问梅兰芳“怎么那么闷呢?”反正大家都认为他不是唱戏的材料。

眼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演员尤其要靠它来传神。这样一双眼睛怎么能打动观众呢?梅兰芳心想:天下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只要自己加倍努力,就一定能克服。

梅兰芳养了一群鸽子,每天天蒙蒙亮他就起床打扫鸽子笼、喂鸽子,然后放飞它们。鸽子飞得好高好高,和别的鸽群混在了一起。梅兰芳用眼睛追随着它们,尽眼力的极限来辨认哪些鸽子是自己的。

梅兰芳用这个办法来练习眼力,每天早晨他都要练习半个小时。他的目光随着鸽子越望越远、越望越高,天长日久,他竟把自己的眼睛练好了,变得目光四射,炯炯有神。从此,梅兰芳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梅兰芳的眼神可以说是一个由浊变清的事例。可见,即使有的人天生无“神”,只要经过后天的努力,一样可以变得神采奕奕;反之,如果小时候聪慧就肆意挥霍自己的“神”,就会“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对于清浊,有人这样描述:初见时,此人眼光流转,顾盼生辉,可是坐下来之后,却发现眼光呆滞,反应迟钝,那么此人到了中年,可能会因为家产破败,事业受挫,最终受贫穷之灾;如果乍然一见,精神懒散,目光倦怠,可是坐了一会儿以后,却发现他精神焕发,气色明亮,那么此人早年虽然是一个贫士,到老了就会荣耀无比。

神之邪正

《冰鉴》中提到考察神的邪正的方法“欲辨邪正,先观动静”,即先看一个人在行动和安静时的眼神。“静若含珠,动若木发;静若无人,动若赴的,此为澄清到底。”意即安静的时候,目光安详沉稳而又有光泽、真情含蕴,宛如两颗晶莹的明珠含而不露;行动的时候,如同春木新抽出的芽生机勃勃。安静的时候,目光澄明纯净,不为外界所干扰;行动的时候,目光犀利,就像是即将要射中靶子的箭。这两种神情,澄明清澈,属于正的神情。

“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而喜淫;静若半睡,动若鹿骇,别才而深思。一为败器,一为隐流,均之托迹于清,不可不辨。”安静时,目光像萤火虫一样闪烁不定;行动的时候,目光如同流动的水,这两种神情一种是善于伪饰的神情,另一种则是内心奸诈萌动的神情;两眼安静时,目光似睡非睡,行动时目光像受惊的鹿一样惊惶失措,这两种目光一则是有智有能而不走正道的神情,另一种则为深谋图巧又怕被人窥探到他的内心的神情。这两种神情都属于奸邪的神情,都混杂在清明的神情内,在观神的时候必须分辨出来。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诗中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白居易寥寥数语便把王莽欺世盗名的面貌揭露无遗,并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如果王莽当初死得早一点儿,那么虚伪的一面恐怕永远没有人会知道。

但有一个人通过对王莽的“神”的观察,识别出了这个善于伪装的窃国大盗的真面目,这个人叫彭宣。

王莽是西汉末年外戚,字巨君,他的姑姑是皇后娘娘,几个叔伯也都贵为将军公侯,但他的父亲王曼死得太早,孤儿寡母的,虽然生活不成问题,但在族人中受到的冷落和排斥,给王莽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这也许是他日后篡夺王位的叛逆性格的最初原因。

不过在人前,王莽一直保持着谦让恭俭、不嗜享乐的形象。平时他穿戴得像一个克己修身的儒生,不仅对母亲和亲长极其孝顺,而且气度豪迈,与朝野的光明俊伟人士交往结纳,深受时人的赞誉。

同类推荐
  • 15天打造资本女人

    15天打造资本女人

    本书内容包括:打造女人的幸福资本打造女人的心态资本打造女人的自信资本打造女人的坚强资本打造女人的个性资本打造女人的魅力资本打造女人的习惯资本等。
  • 感谢生命中的所有过往

    感谢生命中的所有过往

    真正的成长,不是外表的成熟,而是能勇敢地面对所有的不幸,勇于承受孤独、平淡、失意。本书以此为主旨,带你学会以感激之心面对过去的种种经历,以释然的态度面对曾经的遗憾和失意、挫折和迷茫,感谢那些折磨过你的人和事,将所有的经历都化为人生最值得珍藏的财富。
  • 人生的职责

    人生的职责

    人活着不仅仅是为自己,还要为自己的亲人、朋友,甚至是不认识的人而活,为这个社会而活。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履行的职责。履行职责的道路就是通往良知、商由和荣耀之路。在《人生的职责》里,作者列举了很多历史上。优秀而勇敢的人为世人有出的杰出人生典范、通过了解那些先人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获得很多经验和学识;能知道人类在来来的走向,知道自己该承担什么。人生的成功没有会么窍门、捷径,人们只有真切去感受去遵循这些古老的优秀道德品行,比如勤劳、诚实、勇敢、正义、泰献、善良等,才能在各行各业获得成功乃至幸福。不仅对于个人如此,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也是如此,这是走向繁荣幸福的永恒的不二法门。
  • 善用人脉就是抓紧钱脉

    善用人脉就是抓紧钱脉

    智慧之人时时处处经营人脉,成功的事桩桩件件依靠人脉。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荣誉、成功之路的门票,只有拥有了这张门票,你的专业技能方可发挥作用。人脉就像银行存款一样,存入越多,时间越长,获取的利息就越多。借助人脉的力量就能开启自己的财富人生。
  • 左手犹太人家训,右手温州人家训

    左手犹太人家训,右手温州人家训

    犹太人的数目还不到世界人口总数的1%,本来应该像灿烂银河中的一个小星团那样不起眼,但是他们却经常成为人们的话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数千年不断创造奇迹的历程中,犹太人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文化和闪光的人生智慧,而他们善于随时随地将数千年来犹太人的智慧精华融合于家庭教育,使孩子从小就在潜移默化中吸取着犹太民族的成功精髓。
热门推荐
  • 季先生你是心动啊

    季先生你是心动啊

    十九岁的乔昕迷上了二十五岁的季如良,自此一发不可收拾。都说三岁一条狗,那他们就差了两条沟,可还说女追男隔层纱呢。
  • 苍宙传说之苍龙之隐

    苍宙传说之苍龙之隐

    你,知道苍宙吗?那是与我们世界平行的另一个次元,在那里,有一片根源之地,名为苍。隐藏着许多的神秘生命,龙,麒麟,凤,凰,鲲鹏...这是流传于“苍”的传说,亦是龙的传说...
  • 双城记

    双城记

    《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情节感人肺腑,是经典世界名著之一,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连结起来,围绕着曼奈特医生一家和以德法奇夫妇为首的圣安东尼区展开故事。小说里描写了贵族如何败坏、如何残害百姓,人民心中积压对贵族的刻骨仇恨,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本书的主要思想是为了爱而自我牺牲,书名中的“双城”指的是巴黎与伦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何需理由

    爱何需理由

    她是血族圣女,有着淳厚浓稠的血族血脉.他是世界第一强国A国最年轻的总统,因为政治联姻遇见转世来修复神识的她,前世她冷血冷漠嗜血成性,今生她为爱执着.两人虐心之恋,最终是否终成眷属?
  • 他的懿笙:再见权志龙

    他的懿笙:再见权志龙

    虽然缘分什么的真的不太可信,但她此生的梦想,就是和他厮守一生呢。‖“三生有幸遇见你,纵使悲凉也是情。”‖我与你,恰似半夏风,一场相遇,一场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敌人言出法随

    我的敌人言出法随

    我的敌人言出法随,反向操作,毒奶成仙! 掌剑尊人:贼子,此等神兵又岂会认你做主? 于是,鲲鹏刀不用滴血,直接认主。剑灵跪在林晨面前求收养。涯行尊者:兀那小子,大言不惭!如果你能一次渡过金丹天劫,老夫当场跪地上给你磕头!于是,林晨瞬间金丹,连渡七七四十九重雷劫,成就劫雷圣体!穿越异界, 林晨发现自己的敌人,个个都是毒奶! 敌人有多恨,他便有多顺!于是从此行事霸道,不留余地!不给他人面子,却留敌人生路。只为了让全天下人都恨上他!什么?万一敌人夸你怎么办?拜托!打心眼里夸你的人就已经不是你的敌人了!
  • 今天也要注意安全

    今天也要注意安全

    “你真的觉得我不会杀了你吗?”少年一袭白衣翩翩,脸上尽是凶狠。女子只是笑得一脸狡黠,轻轻地把架在自己脖子上的剑拿下:“我信你。”个鬼。系统,你丫的不是说有你在没意外吗?
  • 重生之瓜妃你好

    重生之瓜妃你好

    顾伊锦是镇国将军府的嫡女,天真烂漫,艳绝天下。前世却痴心错付,嫁入宫中做了笼中鸟,以为与世无争便能享太平,却不知不觉被卷入阴谋的漩涡,沦为人刀尖鱼肉,满门被抄。重生一世,明争暗斗风起云涌中,是选择追根究底踏上复仇之路,还是忘却前尘逍遥于江湖?迷点重重的腹黑大魔王“前夫”出生入死的撩人结拜义兄捡来的傲娇忠犬弟弟最后情归何处,风起云涌之时,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