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89900000027

第27章 风流密道(2)

一天,徽宗从密道中来到李师师的西楼之上,李师师一时兴起,弹唱起周邦彦做的那首词。徽宗是文艺方面的大行家,一听词意,很合当日他与李师师共剥柑橘的情景,便追问此词乃谁人说做,李师师吞吐之下,只好说出了周邦彦。徽宗从词意中分析,当日周邦彦应该就在房内,再追问下去,李师师不敢隐瞒,将实情说了出来。徽宗顿时大怒,心说周邦彦啊周邦彦,你好大的胆子,竟敢与朕争女人,是不是想走王诜的路子。当晚,徽宗了无兴致,四更后从密道返归,五更上朝,当着满朝文武,指桑骂槐了一番。其实这也难怪徽宗发怒,皇帝是封建社会的九五至尊,天下都是他的,何况女人。前番一个霍雨佳,争夺徽宗金屋藏娇的静云,接着又来一周邦彦,争夺徽宗暗道幽会的李师师。徽宗心中的怒火和醋火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早朝时,满朝文武见徽宗脸色难看,言语中带着浓浓的怒意,都面面相觑,不知是谁招惹了皇上。蔡京暗想,这些日子,皇上不理朝政,朝廷上下的事一概由自己处理,难道是自己哪里让他不高兴了吗?文武官员齐齐向蔡京望来,心说,皇帝发脾气,是不是与你有关啊,这就是你控权的好处,哼哼,看来,你也不会有好下场的。

有此想法的,包括蔡京集团的成员,甚至连他的儿子,对父亲平日蛮横的样子颇有些不满。其弟蔡卞更是冷笑。蔡卞此时已被徽宗召为侍读,进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也是当朝的一品大员,虽然屡次遭到蔡京的贬迁,却也毫不退让。

一向与蔡京抗衡的童贯一脸的幸灾乐祸之态。尚书右丞何执中觉得机会到来,是到了向蔡京发难的时候了,只要搬倒了蔡京,自己不也可以享受蔡京曾经有过的荣耀吗?

何执中给王黼递了个眼色,意思是说,老王,我先来,你在后,搬倒了姓蔡的,朝中就是你我的天下了。

想到这,何执中出班奏道:“万岁,臣有本。”徽宗心情不悦,道:“所奏何事?呈上来。”

何执奏表怀里掏出一张奏折递给太监李彦。李彦呈递奏表宗。徽宗打开奏折后,一皱眉。

何执中道:“此折臣早已写好,无时不在等候呈奏的机会,蔡京蔡大人专权朝纲,大臣多有怨言,累次弹劾案中证据确凿,请万岁明查,还有,王黼王大人可以做证。”

蔡京脸色一沉,望着何执中,心说,好啊,大刀砍到我的头上了,你就不想想针对老夫的后果吗?

何执中瞥了蔡京一眼,低声冷笑:“蔡京人,你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今天连万岁爷也不保你了。”

蔡京心中暗惊,不由得望向王黼。

王黼却出班道:“万岁,此事臣一概不知,蔡大人为朝政呕心沥血,天地可鉴啊。”

蔡京暗笑,何执中却大怒,瞪着王黼,脸上肌肉不停地颤抖着。他怎知道王黼已经改弦易辙,成了蔡氏集团中的一员呢。

徽宗眉头一皱,道:“何爱卿,朕心情不好,你们就不要再添乱子了。”

蔡、何等人这才感觉到,徽宗所郁闷的乃是另外的事。只有高俅、李彦隐隐猜到与李师师有关,却也不知所为何事。

徽宗接着道:“朕最近心情不好,卿等应彼此团结各负其责,管理好事务,莫要互相猜测,给朕增加烦扰。”“臣等该死。”蔡京等人赶紧叩头。徽宗摆摆手,道:“退朝。”

徽宗一走,蔡京朝何执中冷冷一笑,道:“何大人,你今天是不是感冒了,怎么烧得说起胡话来?”

何执中擦了擦额头的汗,惶恐地说道:“蔡大人说的是,下官这几天老是迷迷糊糊的,得看郎中了。”

蔡京道:“放心吧,本官会替你物色一位好郎中的,你的病不难治。”

何执中听出蔡京话里有话,不敢逗留,匆匆地去了。

再说徽宗回到宣和殿,太监梁师成过来问候:“万岁爷,您是不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

徽宗最近非常宠信梁师成,朝中所有官员升迁任命的圣旨都是由梁师成宣诏的。梁师成原是一个书艺局的役工,因为本性慧黠,在书艺局里混久了,也懂一些文法,先前在太后宫中听差,后来到了睿思殿当值,主管宣诏圣旨。梁师成是个贼大胆,由于职务之便,常有一些外官甚至大员贿赂他。梁师成便仗着自己娴熟的笔功,篡改圣旨,给人恩惠。久而久之,梁师成胆子越来越大,虽然不过一太监身份,但朝中很多大员都对他示好。

徽宗道:“是啊,朕近日为外面的一些事烦恼。”梁师成听说过徽宗外出嫖妓的事,于是试探着问:“是不是谁招惹了你?”徽宗想了想说:“朕要休息了,你去查一下周邦彦此人。”梁师成道:“是,奴才这就去办?”

梁师成从徽宗的脸色上看出,肯定是这个叫周邦彦的人得罪了他。

刚出了宫,梁师成便遇到了何执中。别看何执中尊为当朝次相,对梁师成还是另眼相看,他知道,古来很多大臣的得失,都掌握在这些太监手里。

“何大人,巧啊,您要进宫啊?”

何执中道:“是啊,今天本官在朝上得罪了蔡京蔡大人,怕是以后没好日子过了,想去找万岁爷求个情。”

梁师成道:“那您还是回吧,万岁爷休息了,今天怕是不能召见了。”

“这……好吧。”何执中摇摇头,有些沮丧地往回走,刚走了几步,突然被梁师成叫住了。“何大人,你刚才说得罪了蔡大人?”

何执中站了下来,点点头。

“何大人,奴才虽然呆在宫中,但也没少听说蔡大人的事,这个蔡大人,好多事的确做的太过了。”

“是,是。”

“奴才听说他的西园建的比皇宫还豪华,吃的比皇上还奢侈,谁得罪了他,就心狠手辣,决不留情。”

“是,是。”何执中擦了擦额头的汗,有些后怕。

“何大人,也许这件事奴才能帮你的忙。”

“你……”

“怎么,何大人以为奴才斗不过蔡大人?”

何执中的确这么想,蔡氏集团在朝中的权威那是有目共睹的,即便是童贯的势力,也难说扳倒蔡京,何况梁师成只是一个宣诏的太监。不过,最近何执中也听说有不少官员和梁师成走的很近,倒也不能小瞧他。怀着碰碰运气的想法,何执中一抱拳,道:“本官也不想扳倒蔡大人,只要能保住这顶乌纱帽就满足了。”

梁师成笑道:“扳倒蔡大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要保住何大人平安,还是有可能的,何大人瞧好吧,一切包在奴才身上。”说着,梁师成一甩拂尘,径直走了。

梁师成到了吏部,调出官员名册,查到了周邦彦的档案,并知会吏部与刑部,形成联合组,对周邦彦展开调查。

由于梁师成是打着皇上的旗号去的,所以吏、刑两部尚书去向蔡京汇报。蔡京听说要调查周邦彦此人,担心自己的儿子牵扯进去,就一边命令联合组开展工作,一边暗中把儿子蔡攸喊来。蔡攸见了蔡京,便问:“父亲,有什么紧急的事吗?”蔡京道:“皇上突然派梁师成传旨,要调查周邦彦,周邦彦是你的下属,这几年,你可曾与他有过同谋的事?”蔡攸道:“皇上调查周邦彦做什么?他不过一个乐人,又没什么实权。”蔡京道:“为父耳闻周邦彦与京师第一妓李师师关系暧昧,而皇上也常偷偷与李师师相会,若猜测不错的话,皇上是在吃周邦彦的醋。”蔡攸道:“如果真是如此,那与儿子有什么关?”蔡京道:“为父这不是提醒你嘛,在官场上混,如履覆冰,警惕些还是好的。”蔡攸道:“儿子知道了。”

“那就好,以后你尽量别跟周邦彦往来,免得惹祸上身,为父抽空找梁师成探听一下,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二天下了朝,蔡京去找到梁师成,询问皇上对周邦彦的看法,当然,主要是探听儿子蔡攸有没有牵扯进去。梁师成自调查出周邦彦是蔡攸的下属后,就对答应何执中的事有了几分把握。其实,他和何执中并非亲友关系,和蔡京也没什么矛盾,只是他这个人喜欢张扬自己,自从当上宣诏官后,朝廷中不少人对自己恭敬有加,可是,几个权臣要员却不把自己看在眼里。梁师成这样做,就是要让这些权臣要员们看看,自己虽然不过一太监,却不是省油的灯。

梁师成悄悄地从怀里掏出一份圣旨,低声说:“蔡大人,情况有些不妙,实不相瞒,大晟府的周邦彦胆子也太大了,竟然和万岁爷争女人,万岁爷从调查得知,周邦彦乃大晟府的人,迁怒到整个组织,下旨要清理呢。”蔡京接过圣旨来一看,大惊,见上面果然写着要火速清理大晟府的命令。清理,不是连自己的儿子也圈进去了吗,蔡攸毕竟是大晟府的一把手啊。对这个职务,蔡京和蔡攸都不在乎,怕的是因此影响到前途。蔡京本是书法大家,一时紧张,却没有细看圣旨。

其实,这张圣旨是梁师成改动过的,当他向徽宗汇报了调查结果后,徽宗传达的旨意是:迅速查办周邦彦。

梁师成见蔡京一脸惶恐,收起圣旨,低声说:“蔡相,您别着急,这不是还有奴才吗?”蔡京忙说:“梁公公有什么好办法?”梁师成道:“奴才有个法子,不知成与不成?”蔡京问:“什么法子?”梁师成道:“奴才只要在圣旨上轻轻改动一处,不但可以让蔡大公子脱离干系,还可以成为本案的首要功臣。”蔡京踌躇道:“这样可以吗?”梁师成道:“奴才只要说出来,就有几分的把握,不过……”

“不过怎么?”

“奴才有个请求……”

“哦,梁公公请直言。”蔡京暗道,我说嘛,他梁师成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帮我,是有所企图。

“蔡大人,奴才知道最近何执中大人得罪了您,想请您看在奴才的薄面上,和他握手言和,怎么样?”

蔡京心说,梁师成什么时候成了何执中的人?不过,他无暇去想,说道:“这个好说,本官与何大人并无多大的恩仇,只要犬子无恙,一切都好说。”

梁师成一听,就拉着蔡京进了睿思殿,摊开圣旨,提笔在大晟府前面加上“由蔡攸协办”四个字,这样,圣旨的意思就变成由“蔡攸协办,速清理大晟府”的内容。蔡京见前后笔迹果然浑然一体,不易看出,不禁笑道:“梁公公为了本官,甘冒杀头之罪,此恩本官记下了。”梁师成将圣旨一收,笑道:“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只要蔡大人不说,是绝对不会透露出去的,您放心吧,蔡大公子绝对平安无事的。”说吧,梁师成就揣着圣旨去了大晟局,宣诏将周邦彦革职查办。

梁师成在圣旨上动了一番心思,令得当朝两个权臣大员蔡京和何执中对他刮目相看。左司谏王黼每天都在琢磨如何青云直上,混到蔡京,或者何执中的地位,那岂非可以光宗耀祖。这几天,他看到当朝两个大员在见到梁师成时,态度和对一般人决然不同,心中一动。他平常闲来没事,习惯在市井中游逛,打听朝廷中的事,倒也听说过有些大臣暗中贿赂梁师成的事。王黼还觉得纳闷,心说,他不就是一个宣诏官吗,能有什么本领。但是,他现在不这么认为了。王黼揣测着梁师成的未来,暗自点头,是啊,别看梁师成是个太监,但是,他会哄万岁爷开心,深得圣宠,前途无量,自己只要跟了他,还愁没好日子过吗。

想到这,王黼就动了追随梁师成的心思。

这一日,王黼见梁师成骑上快马出了宫,自己也骑马追了上去,只见梁师成三转几转,进了刑部,王黼不便跟随,就在外面等候。

梁师成去刑部是看周邦彦的案子结果处理的怎么样了。刑部的一干人搜集了大量的资料,除了有人反映他常去青楼外,并没找到周邦彦的丝微过失之处。梁师成道:“朝廷官员不注意形象,经常出入青楼嫖妓,这一条本身就可以治罪。”

刑部官员道:“梁公公,可类似的事这些年发生的实在太多,您想,有几个官员没去过青楼?”

梁师成脸色一沉,道:“这话太绝对了吧?本公就没去过,还有童太尉,你听说过他老人家去过吗?”

刑部官员面面相觑,不吱声了。刑部的官员们当然不是怕梁师成,但梁师成是皇上派来的。听梁师成这话的意思,显然是要致周邦彦以死地,他和童太尉都是太监,能上青楼嫖妓吗?

“凡事要有个度,俗话说民不告官不纠,这周邦彦仗着自己能写几手曲子,五十多岁的人了,还常常去迷惑年轻女子的心,本公看,完全可以治他的罪。”

刑部官员试探着问:“梁公公,万岁爷有没有透露,该怎么量刑?”

“这个嘛,万岁爷没有细说,不过倒是透露过,说不想再看到这个人。”

“死罪?!”

“谁说要判死罪?”梁师成问道。

“梁公公不是说了吗,万岁爷不想看到周邦彦了,难道不是送他上西天?”

梁师成指了指脑袋,说:“凡事要动动脑子,要是为了这件事砍了周邦彦的脑袋,民间传嚷出来,会怎么说?怕是留下很多不利于万岁爷的话,不想看到,可以驱逐嘛,赶出开封府去就可以了,天下之大,只要不在京城,就难以见到了。”

刑部官员被梁师成训了一顿,觉得还很受用,毕竟脑袋开了窍,于是,草草结案,对周邦彦宣读了处置结果:撤职逐出京城。

梁师成办完了这件事,自觉得意,就将处理结果告诉了徽宗。徽宗很满意,对梁师成赞不绝口。

排除了情敌,徽宗心情舒畅了许多,于是又从密道去了李师师处。但是,这一次镇安坊的西楼之上一片安静。

李师师竟然不在。

徽宗去问了李姥姥,只说李师师一早便出去了,不知要去干什么。

徽宗很有耐心地等着,一直到夜幕落下,李师师才回转,上楼看到徽宗,突然眼圈一红,趴在床上大哭起来。

徽宗见李师师香肩耸动,哭得很伤心,便坐在她身边,轻轻地问道:“师师,你这是怎么了?”李师师抬起头,红肿着眼睛看着他说:“万岁,你为什么要把周大人驱赶出去?”徽宗道:“周邦彦早已知道你是朕的人,却敢冒大不韪,这是对朕的一种不敬,朕没有杀他的头已经对他不错了。”李师师幽怨地道:“奴家知道,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乐官,无法与您抗衡。”徽宗道:“这件事朕本是来向你说明的,没想到你已经知道了。”

“奴家已去送过周大人了,看了他的处境,实在为他可怜。”

“怎么,你去为他送行?”

“是啊,奴家毕竟与周大人相处几年,也算得上是音律上的知己,今日知己远去,从此不知归期,难道不应去送上一程吗?”

“应该,应该的。”徽宗见李师师对周邦彦居然有如此深厚的情感,不由得一叹,想起自己贵为九五至尊,却仍不能完全占有李师师的心,不免有些失落。

李师师站了起来,走到古筝前坐下,然后弹唱了一曲《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薰,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乃唐朝诗人高适做作,是送别友人的,在李师师唱来,更增添了几分凄凉和悲苦。

徽宗轻轻一叹,道:“周邦彦今日离京,可曾与你说些什么?”徽宗这样问,无非是想套一下李师师的话,看这个周大才子,还留恋李师师的人没有,再者就是想听听,他是否在怨恨自己。事实上,周邦彦确实对徽宗有所微词,但是,李师师不是傻子,知道如果直说,周邦彦可能就不止是罢官驱赶出京的下场了。

为了替知己开脱,李师师道:“周大人对奴家已经没有什么留恋,他是上了年岁的人了,近来对奴家只有父辈之心,奴家也渐渐当他是自己的长辈,彼此见了面,只聊些音律上的事,并无其他。”

徽宗虽然知道李师师的话未必可信,但听来还是心中舒泰,微微一笑,道:“这样多好。”

李师师接着说:“临行之前,周大人说他心里好生懊悔呢,他还给妾填了一首新词《兰陵王》,待奴家为万岁爷弹唱。”说着,李师师就缓缓地弹唱了起来:“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李师师唱到最后,已是泪眼朦胧,哽咽难声。徽宗柔情大发,揽过李师师道:“师师,你不要为他难过了,朕答应你,官复他的原职,好不好?”

“真的吗?”李师师欣喜若狂。

“当然,君无戏言嘛。”

第二天,徽宗果然让人快马加鞭,把周邦彦召了回来,重任乐正一职。

同类推荐
  • 李国文说三国演义(中):萧萧故垒

    李国文说三国演义(中):萧萧故垒

    《李国文说三国》在原有的李国文评《三国演义》篇幅基础上,减冗增新,拓展成240篇精妙文章,观想洞见首次以最完整面目出版面世。《三国演义》是国粹经典,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历史小说,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奇书。著名当代文学作家李国文以一个文人的身份,用文学折射历史,用人物辐射时代,用过去映照当下,评书而不拘泥于书,说史而不局限于史,对当代文坛、社会、民族有感有悟有话说,可见知识分子之气节与社会责任感。第二册《萧萧故垒》,针对《三国演义》41-80回的内容,一回两评,言之有物,见解新颖,博引《三国志》《后汉书》《史记》《资治通鉴》等史学文献,以史实为依据,在各家观点基础上发表独特见解,对读者了解真正的历史有很高参考、引导价值。行文洗练文雅的同时,兼顾口语、俚语的运用,在轻松有趣的阅读氛围中,渗透历史文学,传播中华文化。插图以《遗香堂绘像三国志》(明末黄氏刻本)及《第一才子绣像三国志演义》(清初)穿插选排,以经典绣像版本插图让读者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 唐宋八大家(第四卷)

    唐宋八大家(第四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逃避智慧

    逃避智慧

    这是一部散文集,收入作者近百篇文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用富于哲思的文笔写人、写事、写历史,纵横捭阖,抒写心意。立足点不同,拓向度不同,虽说“逃避智慧”,字里行间却时时表露着作者充满睿智和厚度的思维和感怀。
  • 我们·逆行

    我们·逆行

    “我的好,我的坏,我的异类,我的虚荣,我的自私,你们都可以拿去看。我们都是一样的人,只是经历不一样,我的怨恨,我的骄傲,我的不真实,我想要的伟大,都可以拿出来跟你们分享。”——陈坤。娱乐圈最具文艺气质与悲悯情怀的明星陈坤,跨界操刀担任杂志出品人,2014年首推全新MOOK《我们》,惊蛰之日,惊艳问世。这里有你,有我,有真实的生活,变化的人生,这里的故事比电影和偶像剧精彩,因为它从不撒谎,它纯朴天然,发自五内,它让你看透人间百态,却仍然保有热爱。这,就是“我们”分享的力量。
  • 希望:鲁迅散文

    希望:鲁迅散文

    鲁迅是民族的脊梁,鲁迅散文,是民族的灵魂。本书是鲁迅散文的精选集,是从《野草》《朝花夕拾》和《夜记杂感》三个部分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最有思想而又最有温情散文。选编者钱理群、王得后是鲁迅研究界影响力最大的学者。他会把最简单的言语 (中国话),调动得(极难凋动)跌宕多姿,永远新鲜,永远清晰,永远软中透硬,永远厉害而不粗鄙。他以最大的力量,把感情、思想、文字,容纳在一两千字里,像块玲珑的瘦石,而有手榴弹的作用。
热门推荐
  • 翩翩不嫁你

    翩翩不嫁你

    妖孽江湖笑话一筐,狗血宫廷美男三千,翩翩淑女君子好逑,没有最求只有跪求!一段“杯具”江湖里的“洗具”爱,看混世魔女小骗子如何翻云覆雨,搅动两个王朝。看??萝莉小妖孽如何四处招摇,秒杀帅哥无数。
  • 星光灵辰

    星光灵辰

    至女娲造人以后,人便是一种群居动物,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与人之间又会分出各种势力,多如繁星,璀璨明亮,犹像藤蔓,盘根错节。大千世界四分五裂,繁衍出多种门派势力,而他们生存在这块大陆便叫做苍玄大陆。这里自古便有人感知到并汲取天地灵气以供己用,强筋锻骨,修身养性。
  • 重返十二岁

    重返十二岁

    我多想再回去遇见你一次,为了你,变成自己理想的样子……
  • 极东全能者

    极东全能者

    努力有用的话,还要天赋做什么?凡尘大陆,普通学生会擦出怎样火花?
  • 一米阳光之心海未晴

    一米阳光之心海未晴

    如果那时那地我们不曾相遇,如果那年那日我不曾绝望,那么我不会爱上你。如果时间可以从来,我不会选择认识你,你带给我太多伤痛难以抚平,而我只想一世安稳!
  • 追捕妖孽美男吸血鬼

    追捕妖孽美男吸血鬼

    命运让我走上追捕吸血鬼的道路,可是却阴差阳错让我爱上了他,一次次的历险让真相慢慢浮现,最亲信任的人却是我不共戴天的仇人......
  • 我是李小白

    我是李小白

    文明,传承,灵法,进化,势力,战争,不甘。或许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可李小白还是那个李小白。
  • 年少时你是我最美好的回忆

    年少时你是我最美好的回忆

    年少时@你是我最美好的回忆,现在你是我最难忘的人.即使没有改变我们的结局,就最好的纪念,埋在城堡里,美好的结局就这样写在你我的心里.再见,你与我的彼岸依旧还在,我再睡一觉.
  • 《成长,青春B面》

    《成长,青春B面》

    青春里的成长故事,总是在黑夜里勾起我们内心最深刻的回忆,触动灵魂深处的纯净。青春流年里的少男少女,每一个都是长着翅膀的天使。他们曾经的快乐,忧楚,又有几个人能够理解?在那些年追梦的路上,又有多少羁绊和挫折?那些曾经的感动和温暖,又有谁给过?……谨以此书,追忆那似水的青春韶华,引发你内心强烈的共鸣!
  • 末日真情

    末日真情

    末日来的太快,世界危险的让人绝望,我们期盼光明,是因为我们曾经历黑暗。一个从僵尸病毒中活下来的活死人,如何守护他的爱情,是生,是死,又或者是放手。真正见证爱情的,不是时间,而是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