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89900000044

第44章 宋师伐辽(3)

萧干大军火速增援燕京,和萧太后的亲王之师里外夹击,顿时杀了刘兴世一个措手不及。刘兴世和郭药师顿时陷入了重围之中,尽管两人骁勇善战,无奈辽兵众多,一波又是一波,铺天盖地般涌来,哪里杀的尽。危急之中,一员小将跨马提枪,如虎入羊群,眨眼间杀出一条血路,来到刘、郭面前,叫道:“刘将军、郭将军,跟我来。”

说话间,那少年拨转马头,长枪一扫一片,引领刘、郭奋力杀出重围,逃向两军阵前。萧干率大军随后掩杀,两军阵前的宋兵见刘兴世和郭药师败回,而辽国势如下山之虎,一时吓得回头便跑。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此战刘延庆损失惨重,已经无力再组织对辽的反击。

宋军全线撤退三十余里,辽兵不敢远离燕京,这才收住攻势。

刘兴世和郭药师纷纷向那少年将军道谢。刘兴世抱拳道:“不知兄弟高姓大名?”那少年抱拳回礼道:“在下姓岳名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氏。”刘兴世见其年龄和自己差不多,枪法却如此出神入化,心中钦佩不已。

整军后,刘延庆发现十万大军只剩下七万余人,只好向童贯请罪。童贯见刘延庆大败,非常恼火,暂时收了他的兵权,贬筠州安置,另派种师道率五万人马继续攻城。

种师道率领王渊、韩世忠、刘兴世、岳飞等将士,将燕京形成合围之势,无奈由于童贯进军时错失了良机,燕京对面已经筑成了坚固的防御阵地,陷坑、蒺藜壕上都用树枝搭好,洒了一层土,宋兵一踏上去便陷入坑中,辽兵呼啦一下钻出来,乱将陷阱中的宋兵乱刃刺死。

结果,攻势坚持了三天,宋兵又损失了八千余人。

种师道派王渊与刘兴世、岳飞带领三千人马,绕道而去,欲学刘兴世突袭燕京城。但这次和上次不同,上一次,刘兴世突袭燕京时,辽兵主力都在前线上,而这一次,辽兵退守城中,区区三千人马孤军深入,岂有不败之理。

萧干见了孤军深入的宋兵,亲率大军掩杀而出。王渊几乎坠马而死,身上挨了十几刀,幸亏韩世忠、刘兴世、岳飞三人拼死相救,几人才杀出重围,回归本部军队。

几场交锋下来,宋兵已经失去了作战信心。种师道见军心已经涣散,攻城无望,于是垂头丧气地向童贯汇报。

童贯大怒,写了份奏表上去,将几场失败的原因都推在种师道身上。徽宗下旨,贬种师道右卫将军致仕,基本属于退养了。

接下来,童贯开始考虑如何取得燕京。他清楚地知道,宋兵多年来疏于训练,战斗力大大减弱,何况自己带领的这些将士,多是西征旧部,对北部地形不熟,也不善于平原作战。看来,只好寄希望于金国了。

于是,童贯派马扩为使,前往金国,要求金人代为攻克燕京,并许以条件。

本来,在“海上盟约”中说的清楚,金人不可逾越燕云等地。但是,既然宋人自己提出来,金人就不在乎了。何况,此时金人对宋人的感觉已与先前不同。通过对辽国势如破竹地攻击,金人越来越自信,又通过对宋国战斗力的观察,使金人萌发了统一天下的念头,而燕云之地,恰恰是进攻宋国的战略要地,金人当然要逾越了。

阿骨打打好了如意算盘,派挞懒为总指挥,完颜宗望、金兀术、粘罕分兵三路,杀向燕京。金兵的到来,使燕京的萧太后和萧干等人大为震惊,慌忙给平州等地的辽兵留守下达拦截命令。辽枢密使萧得里底带领一万五千名勤王之师,在营州和滦州各地摆下阵势,意图封堵住金人的铁骑。

挞懒来势如潮,萧得里底的阻挡不过像一块礁石。望着漫天而过的金人,辽人全无斗志。萧得里底只好跨上战马,亲自提刀上阵,冲向金兵。挞懒见阵势中有一员辽将来往杀戳,转眼间有几十名金兵死于其刀下,便问左右那人是谁,有人认识萧得里底,便告诉了他。挞懒一听,便跃马冲了过去,两人一照面,萧得里底以为对方只是一员普通将士,拦腰便是一刀。挞懒乃是武林高手,岂是一般将士可比。只见他忽地从马上跃起,扑向萧得里底。萧得里底大惊,刀至中途,赶紧回抽,刀尖朝挞懒的脚心戳去。他算定即是再好的轻身功夫,在下落之势时,也难以变动身法。谁知,挞懒并非一般的武士,他身子往前俯冲,脚尖一踏对方的刀,已经落在马屁股上。萧得里底再想回身已经慢了,挞懒的刀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只好束手就擒。

营州和滦州等地一失,燕京等于没有了屏障。在金人的猛烈进攻下,燕京终于沦陷。北辽曹勇义、左企弓、康公弼、虞仲文、张彦忠、刘彦宗等官员纷纷投降,阿骨打没有难为他们,升刘彦宗为左仆射,左企弓等下放抚定、燕京福建州县任职,而萧太后与萧干去了天德。

对于燕京之战,兵家围绕当时宋、金的实力常有争论。童贯大军足有十几万,而金人不过数万,为何金兵能克燕京而童贯不能?很多人认为,当时金人勇猛,而宋人软弱。当然这是一个因素,因为宋兵虽多,却疏于战事,而金人虽少,个个如下山的猛虎。也有人认为当时宋军无大将。其实不然,刘延庆父子都可勇冠三军,而郭药师也是一员虎将,韩世忠和王渊等,无不是大将之才。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辽兵素来不怕宋兵,在辽人眼里,宋兵就像一只只绵羊,而金人不同。当时,金兵已将辽国打得千疮百孔,城池沦陷,将士阵亡,辽人听说金人攻至,未打先哀,可谓到了闻风丧胆的地步,岂有不败?

拿下了燕京,童贯是最高兴的一个。管他是自己打下来的,还是盟军的功劳,总之,燕京回来了。燕京的辽人被驱走了,围绕回归的问题,颇有一些周折。阿骨打答应马扩将燕京送给宋国,但是,宋必须每年进贡绢三十万匹,银二十万两,税钱一百万贯。马扩回来向童贯汇报,童贯毫不犹豫,代徽宗做主,一口答应了金国的条件,命马扩全权负责交易之事。不几日,宋军将筹集财帛交于金人手中,收取了燕京及附近蓟、景、顺、涿、易、檀六州,童贯带着马扩等亲信,在燕京里转了一圈,留下郭药师等将驻防,然后搬师回朝了。

当然,燕京几州已是几座空城,城内值钱的东西,都被金人抢劫一空。不过,童贯还是很兴奋,他立即上表,将这件大喜的事情告诉了徽宗。

徽宗接到紧急军情禀报时,还正在镇安坊西楼上和李师师调笑。看完奏折,徽宗大喜过望,传旨封童贯为广阳郡王,童贯也成为历史上惟一封王的太监。

徽宗和童贯都不会想到。金人这么痛快地让出燕京等地,并非被财帛吸引,而是另有算计。如果他们细想一下金人随后提出的附带条件,就应该清楚金人的目的了。金人在让出燕京的同时,要求在符家口立界,目的是看中了符家口一带的战略意义,宋使赵良嗣曾拒绝。当然赵良嗣之所以拒绝,只是看中了这一带的经济价值。

符家口在燕京以东,位于新仓、永济两地间,新仓在燕京东南,永济隶属蓟州。金人划地为界,是要将符家口当作一个军事基地,只要有了这个基地,燕京以东就失去了安全屏障。也就是说,燕京随时都在金国的掌控下,金人什么时候想要燕京,什么时候就可以得到。

宋国虽然并没有完整地收回燕云十六州,但是徽宗还是很满足,因为毕竟自己在位时,将燕京及其周边六州收了回来。徽宗很看重这份荣誉,甚至拿自己与太祖赵匡胤相比。这些年来,民间流传着很多对皇室不利的说话,说有宋以来,除了太祖时期老百姓还算能直起腰来过日子,其他时期,由于朝廷的软弱,百姓倍受外域的欺凌。徽宗想,太祖怎么了?在他有生之年,不也没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吗?

后代研究历史的,对于宋朝的评价,无非两个字:软弱。

宋朝皇帝延承了一种尚文的思想,排斥武制,甚至担心战事,外域人欺到头上了,或者忍气吞声,或者割地进贡息事宁人。

其实,当时的宋国经济实力巨大,兵马充足,如果勤于练兵,肯于重用武职人员,收回燕云十六州不是件难事。

只可惜,大宋皇帝都不敢让地方军事力量雄起,因为大宋本身的建立就是“陈桥兵变”来的。一旦地方节度使权利大了,和赵匡胤当年一样,再来个“黄袍加身”,朝廷怕难于镇压。

在徽宗认为,自己不去惹外邦就好了,即使产生点小摩擦,可以让大臣带着财帛去求和。但是,金国的口味显然不只是为了大宋的娟匹和银两,而是它的江山和美人。

大宋江山如画,美女如云。尤其燕京回归后,徽宗大封群臣,并下诏普天同庆,京城各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汴河之上船只来往如梭,到处洋溢着喜气,呈现出一片商业繁荣的景象。翰林图画院士张择端作成一幅巨画《清明上河图》,呈给徽宗,画乃娟制,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上有大小587个不同身份的人物,而且形神兼备,另有动物13种、植物9种,牲畜56匹,车船数十,形态惟妙惟肖,描绘了汴梁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

徽宗欣然提笔,在卷首提上《清明上河图》字样,并盖了自己的双龙小印,与《江山》收藏在一起,视为最珍爱之物。

同类推荐
  • 生命的走向

    生命的走向

    这是一本抒情纪事散文集,好文者必甘之如饴。“好文章看完了我总是胸口有点堵,脑子里千百个念头在转,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说“顶”和“好”似乎有些轻浮,感叹人生又有点不合时宜,蔡铮的故事沉重得象铅,挂在我的心头;又像木刻,黑白分明,笔触刚劲,说着说着却戛然而止,令我一惊,回头一看,却发现再加一笔都是多余的。”
  • 海虹

    海虹

    戚天法老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海虹》,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海天一洲举行首发仪式。据悉,这部小说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背景,从主流视角,生动细腻地描述了当代工人的理想、信念和爱情的精神风貌,为完成这部50万字的巨作,戚天法老先生呕心沥血花费了5年时间。戚天法坦言,《海虹》是一部为当代最可爱的人群而写的读本,戚天法曾著有长篇小说《四明传奇》、《梁祝正传》、《徐福东渡》等,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浙东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 逸斋随吟

    逸斋随吟

    《逸斋随吟》是2013年团结出版社出版的《逸斋韵语》的续集。本诗集共九卷。在体例上,按照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竹枝词、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律诗、词、联语和杂体古风顺序排列。“词”,以平韵格、仄韵格、平仄韵转换格、平仄韵通叶格和平仄韵错叶格为序排列,每格分别按字数由少到多顺序编辑。当同一词牌兼有仄韵格与平韵格时,则分别置于平韵格和仄韵格中。当遇到诸家对同一词牌在平仄、字数、用韵、句读等方面存在差异时,则以龙榆生先生编撰的《唐宋词格律》为准。律诗使用平水韵,词使用词林正韵。不按时间和内容结题,同一题材分载于不同诗体中。对用典作简释并标明出处,对某些人、事用“题记”或“小序”加以说明,对个别不常用的字词作了注音释义。
  • 象形2012

    象形2012

    《象形2012》收录了李建春、刘洁岷、剑男、沉河、黄斌、吴晚燕等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包括:《后工业爱情》、《在武昌城区》、《夹竹桃》、《焚书者》、《雨水的弹奏》、《和儿子谈孤独》、《北京纪事》、《登首象山记》、《失明的小女孩》、《秋夜闻虫声》、《怀念春天》、《雨中过明清石板街》等。
  • 奥瑟罗

    奥瑟罗

    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是威尼斯城邦雇用的一个将军。他是非洲摩尔人,肤色为黑色。黛丝德蒙娜是威尼斯一个贵族的女儿,聪明、美丽而热情。她为了同情奥赛罗的英雄遭遇,喜爱他的爽朗性格而瞒着父亲和他结婚。亚勾是奥赛罗的老部下。这个人有一副忠厚老实的外貌,但是在心里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他恨奥赛罗不提拔他做侍从长,他恨黑人讨白女人做妻子,他猜疑奥赛罗和他的妻子有私,但更大的缘故却是他从心里认为只有破坏了奥赛罗和黛丝德蒙娜的幸福,才是他最大的满足。他利用罗德里勾和艾米利亚做他的工具,捏造了黛丝德蒙娜不贞的假证据,让奥赛罗凭空生妒,有妒生猜疑,逼得奥赛罗为了“正义”的理由而扼杀了黛丝德蒙娜。当然,最后还是真相大白了,但是大错已经铸成,奥赛罗也只有自杀的唯一办法了。亚勾的诡计和奥赛罗在心理感情上的变化,以及其他人的反应,是莎士比亚所描绘的人物形象的极高艺术成就。
热门推荐
  • 神袛大陆

    神袛大陆

    上古时期诸神混战,无数神袛陨落在这片大陆,如今的神界又暗流涌动,危机四伏。且看一位新生神袛如何飞升,止战蓄锐,建立神界新秩序。
  • 终神曲丶天秘

    终神曲丶天秘

    鸿蒙初开,宇宙一片混沌。而后,诞生了规则,后而生法则。以因果、轮回、生命、时间、空间这五大源规则延伸的法则数不胜数。随着时间长河的缓缓流动,五大规则中的生命规则渐渐地拥有了意识。随后宇宙中诞生了星辰,形成了天与地。天地间逐渐的才诞生了渺小的生命。生命由微小不断地演变,进化成为各种物种,鸟兽、花草?????而人则是这些生命中目前潜力最大的种族。其余的各种生命优劣不同,也是千姿百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愿做你满天星

    我愿做你满天星

    有一种花叫满天星,它的花语是“我甘愿做配角,瞒着所有人继续爱你,我携满天星辰以赠你,仍觉得满天星辰不及你”。可是我是做过你的主角的人,可是现在我只能甘愿做你配角,等着另一个人来牵起你的手……
  • 逗比的穿越之旅

    逗比的穿越之旅

    大家好,我叫亚小索,万万没想到,我竟然穿越了,开局就送一个极品小萝莉,还有个会说话的无耻泰迪当助攻。哦对了,最重要的是我还有金手指!你说你饿了?本系统有点外卖功能,你还说你迷路了,不用怕,本系统还有地图功能。快乐如风常伴吾身,我们不生产快乐,我们只是快乐的搬运工。
  • 最强特工之龙魂

    最强特工之龙魂

    游魂,一个曾经骄傲、曾经驰骋、曾经令华夏为之骄傲的名字。但他最终选择了大隐于市。飘泊三年,为了追寻被掩埋的真相,他再次回到了属于自己的战场。逆转生死、忍辱负重,只给为逝去的战友一个交代。且看龙魂特工如何行走都市,解决一次又一次危机,登顶都市巅峰!
  • TFBOYS之冰与火的青春

    TFBOYS之冰与火的青春

    她接近他们为了报仇?他们如何应对?这是我第一本小说,内容纯属虚构,不喜勿喷!
  • 杀神痞妃

    杀神痞妃

    一朝穿越落入异世,成了安陵家最废柴的三小姐。成亲路上险些被杀,逃出生天后却又落入了虎穴?野丫头唐妙妙一向被人说是凤凰命格,一直不相信的她却在出了车祸之后出奇的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并成为了一个另外一个人。而当她了解到,在这个世界上实力就是王道,成王败寇之时,她就下定决定要在这异界大陆中闯荡出来一份名声!一直觉得倒霉的自己没有什么穿越光环的她,最后还是发现了自己最大的穿越光环——她遇到了这个大陆被称之为杀神的男人。只可惜,最终却还是因为种种误会,她离开了他,独自一人在江湖飘摇。其实,一直以来都痞里痞气的她,不过只是在等他来到自己的身边,笑着对自己说:“猫儿,跟我回家。”
  • 宋秀才的娘子不简单

    宋秀才的娘子不简单

    她穿越异世,小心谨慎的活着。原本以为找到了一个真心人,然而现实给了一巴掌。伤心远走,遇见另一个他。这次是否能永远?
  • 我是大玄师

    我是大玄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相传太古元年,有圣人游离于世间,传道授业解惑,可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世人称其为“玄师”。这是关于“宅”了18年少年长大成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