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79900000015

第15章 陈独秀(7)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陈独秀对当时的教育部长章士钊十分气愤,写信对章说:“我和你绝交”。但1932年陈被捕入狱,章士钊自荐为陈辩护,来到南京后,章赋诗称赞陈道:“王气只今收六代,世家无碍贯三孙。廿载浪迹伤重到,此辈清流那足论?独有故人陈仲子,聊将糟李款牢门。”

陈独秀在狱中,开始着手写传记《实庵自传》。《宇宙风》得到自传的前两章后,大登广告,称之为“传记文学之瑰宝”,并在编辑后记中宣传说:“陈独秀先生除为本刊写自传(第五十期起登)外,还俯允经常撰文,可望每期都有。陈先生是文化导师,文坛名宿,搁笔久矣,现蒙为本刊撰文,实不特本刊之幸也。”但令人惋惜的是,陈写完自传的前两章即出狱,之后再未动笔。

1937年,陈独秀出狱后,远在墨西哥的托洛茨基认为斯大林可能会暗杀陈,对陈很是担心,几次三番致函李福仁,让李设法将陈送到国外。

陈独秀入狱后,陈在北大的学生、时任国民党少将的杨鹏升经常去狱中探望,陈晚年居四川,杨更是对陈多方照顾、接济,连陈平日用的特制的信封、信笺都是杨为其出资印制。

陈独秀去世后,有一位不曾与陈独秀见过一面的董退思致函高语罕说:“鄙人与陈先生素不相识,兼因政治与文学均为门外汉之故,亦少读陈先生之文章。但鄙人对于陈先生,则极其钦佩。窃尝谓一般所谓革命家者,不成功,即成仁。成功者则富贵功名,生荣死哀;不成功者,死后亦往往有政府褒扬,社会追悼。陈先生无一于此,一生清苦,寂事以死,然而惟其如此,乃属难能可贵。‘独’之一字,陈先生足以当之!”还随信汇来500元丧费。但陈独秀家属遵从陈生前遗志,不敢收授,仍由高语罕归还了。

逸事

安庆市三四十里外的月山西北有一个叫“独秀山”的小山头,据陈独秀之子陈松年说,这便是陈独秀“独秀”之名的由来。1914年,陈独秀为章士钊的《双杆记》作序,写道:“今以予不祥之人,叙此不祥之书,献于不祥之社会。书中人不祥之痛苦,予可痛哭而道之。作者及社会不祥之痛苦,予不获尽情痛哭道之者也。呜呼!”此文在《甲寅》发表,署名“独秀山人”,在留日学生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这是陈独秀第一次以“独秀”之名发表文章。此后,“独秀”之名享誉天下。

陈独秀的父辈中,父亲陈衍中和叔父陈衍庶先后考中秀才,陈衍庶还考中了举人;到陈独秀这一辈,大哥陈庆元和陈独秀年纪轻轻就先后考取秀才。乡邻顿时传说是陈家的祖坟风水好,连安庆城外迎江寺中的振风塔,也被人们传说成了陈家祖坟前的一管笔。

1887年7月,陈独秀与大哥陈庆元、陈庆元的同学、陈庆元的先生、先生的几位弟兄一行人去南京参加乡试。到达南京后,这些秀才们留下不善言辞的陈庆元、年长而尊的陈庆元的先生以及年龄尚小的陈独秀三人看护行李,其余的人都分头去寻租寓所。寓所找到了,待到搬过去时,找房子的人却大呼上当。原本他们看房时,是冲着房东家坐在窗口做针线活的美女才租的房,而真正搬过来了,那些美女早不知去向。原来他们中了房东们招揽考生惯用的“美人计”。

陈独秀发现,秀才们经常骚扰房东家中的年轻妇女,偷拿房东挂在厨房里或屋檐下的咸鱼和腊肉。他们在店铺购物时,偷偷将店家的东西藏在袖子里,即使店家看见,也不敢声张,因为他们人多势众。他们开口便说:“我们是奉着皇帝圣旨来乡试的,你们侮辱我们做贼,便是侮辱了皇帝!”店家如有言语得罪,秀才们便要动粗,路过的认识不认识的考生都上前动手相助,而真正目的却是趁乱打劫。法不责众,官亦无奈,商家因此只有忍气吞声,息事宁人。但这班“文武双全”的秀才们,在钓鱼巷嫖妓时,却格外温和,为了让妓家降价,不惜屈尊,自称寒士,做出可怜之相。

寓所里没有茅厕,秀才们就把大门外路两边的空地当成了便溺的场所。即使那个与陈独秀同行的开口孔孟、闭口程朱的老夫子,也天天在路旁解大手,有时妇女从路上走过,他也只当没看见。同寓的那几个“读书人”在高声朗诵礼义廉耻正心修身的八股文章之余时常到门前探望,远远发现有年轻妇女姗姗而来,即使没有大小便的意思,他们也赶紧脱去裤子蹲下去解手,好像急于献宝似的。而陈独秀却常常挨到天黑方出门解手,有时踩一脚屎回来,还被他们笑骂为“假正经”。

是年9月,陈独秀背了考篮、书籍、文具、食粮、烧饭的锅炉和油布,竭尽气力挤进了乱糟糟的考棚。考试3场9天,应考时,考生们坐在高墙下的号门里做试卷,间隙时间,则各自举火做饭,晚上也得睡在考棚里。陈独秀不会煮饭做菜,9天里只得吃那半生不熟或者烂熟或煨成的挂面。

陈独秀在芜湖中学任教时,有一个学生学作诗,诗中有句曰:“屙屎撒尿解小手,关门掩户阖柴扉。”他大笑之后在诗上打了一个横×,批上“屎臭尿腥”四个字,并写了“劝君莫作诗人梦,打开寒窗让屎飞”两句。

苏雪林于1917年从安庆省立第一女师毕业后,留在该校附小任教。附小的年轻教员为提升国文水准,自发组织了一个国文进修班,请女师国文教员陈慎登先生授课。陈是一位热心卫护国粹的传统文人,一次他在课堂上气急败坏地说:“现在出了一种杂志名《新青年》,是你们贵同乡怀宁(县)的陈独秀所编,该杂志诋毁孔孟,反对纲常,散布邪说,蛊惑人心,实为世道人伦之忧,任其鼓吹,必酿神州陆沉之祸!”说到激动处,陈先生脸色由青转白,胡须抖动,声音嘶哑,一口气喘不过来,竟然晕倒在讲台上。吓得年轻的女教师手足无措,慌忙扶起,紧捏人中救助。苏雪林平素对陈先生最为敬重,于是恨师之所恨,对鼓吹“异端邪说”的陈独秀竟莫名地“憎恶和仇恨”起来。课后大家讨论说要联名写信寄陈独秀,抗议他的谬论;怀宁籍同学还主张召开同乡会,开除陈独秀的乡籍。苏雪林认为,这两种都不是好办法,最好带柄手枪上北京找到陈独秀,叫他吃一颗子弹,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大家听罢拍掌称好,提议组织除奸团,抽签选出暗杀陈独秀的英雄和保卫中国文化的烈士。

蒋梦麟和陈独秀都中过前清秀才,惺惺相惜。晚清秀才有两种,一是考八股的秀才,人称“八股秀才”;另一是废八股改策论后的秀才,称“策论秀才”。一般以“八股秀才”为正宗,且更值钱。一次,陈问蒋:“你这个秀才是什么秀才?”蒋答:“我这个秀才是策论秀才。”陈说:“那你这个秀才不值钱,我可是八股秀才!”蒋向陈作了一个揖道:“失敬,失敬。你是先辈老先生,的确你这个八股秀才比我这个策论秀才值钱。”

在蒋梦麟眼中,陈独秀“为人爽直,待朋友很好”,对陈很是欣赏。他回忆:“我们两个人,有一个相似的习惯,在参加筵席宴会的时候,一坐下来,我们总爱把冷盘或第一、二道菜尽量地吃,等到好菜来时,我们已经吃饱了。所以大家说笑话,称我们这两个急性子,‘同病相怜’。”

1918年,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创办《每周评论》,专门用于发表政见、批评时事的文章。第一期组稿,为了不引起警察厅的注意,登了一些不痛不痒的文章,连高一涵看后都说,尽是些迂腐的议论。

鲁迅曾收到刘半农从巴黎寄来的信,信中抱怨陈独秀不给他写信,而且看不到《新青年》。在这之前,鲁迅听说,陈独秀在上海曾截住别人带给刘半农的食品,自己吃了。

陈独秀翻了翻蒋光赤的革命小说《少年飘泊者》后,说道:“虽是热天,我的毛管也要竖起的。”

汪原放标点古典书时,觉得旧小说里有些****的地方,若给青年学生看了,不太好,但他不知道怎么办。胡适主张删节,用省略号表示有删节。陈独秀说,不如删掉就是了,只要上下衔接得上,无伤大体。如果用省略号表示删节,那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最后,依了陈独秀的意见。

1925年6月3日,《热血日报》创刊。前一天,瞿秋白将陈独秀写的《发刊辞》给郑超麟,说:“明天,报纸刊出后,老头子(陈独秀)的朋友一定会看出这篇《发刊辞》是老头子写的。”郑超麟问:“他们怎么会看出是老头子写的?”瞿秋白解释说:“老头子惯用的字眼,有一些同我们现在惯用的不同。”如“阶级斗争”,陈独秀喜欢写成“阶级争斗”。果然,郑超麟发现,上面有类似“民族自由的争斗是一个普遍的长期的争斗”这样的句子。

陈独秀的秘书黄文容回忆,陈独秀给他的第一个印象是严肃、不好接近。他中等身材,身条魁梧,胡子刮得光光的,黄褐色的眼珠炯炯有神。他生活简朴,室内整洁,喜爱抽雪茄烟和在屋内踱来踱去。他记忆力特别强,他摆的东西谁也不能动,一动他就知道,问谁来过、谁动过。

1927年之后,陈独秀整天埋头于研究中国文字拼音化问题和音韵学问题。当时有人到他家去,寒暄几句后他就提出与音韵学有关的问题,遇见湖北人时他问这几个字湖北音怎样读,遇见广东人时又问那几个字广东音怎样读。有人认为,他像《汉书》中的曹参为相一般(有人去见曹参,有所建议,曹总是醉人以酒,以堵塞建议者之口),故意以文字学的研究来回避政治问题,并掩盖他在党的路线政策问题上与中央的分歧。

1932年,陈独秀在法庭上的辩诉状与章士钊为其辩护的辩护词,被上海沪江大学、苏州东吴大学选为法学系的教材。因为这两校是教会学校,所以不怕国民党的压制。

陈独秀告诉濮清泉参加****一大的十三个代表的名字,濮听罢非常诧异,问道:“周佛海、陈公博都在国民党当了大官,后来还当了汉奸,难道他俩从前都是共产主义者吗?”陈答:“千真万确,一点也不奇怪,人要叛变,就像女人要嫁人一样是阻止不住的。”

汪孟邹谈及胡适与陈独秀时说:“他们都有真功夫。适之写的时候,要找不少书,先摆好再写。仲翁不同,只要纸、笔,又不查书、看书,只管写下去就是了。”

为学

陈独秀为学,景仰吕祖谦,吕有侄曰延年,有子曰乔年,陈之二子,亦名延年、乔年。

萧劳回忆,他考入北大后上英文课,教授是一位英国人,完全用英语讲课,一个中国字不说。萧的英语听力不行,一点也听不懂,便不去上课了。一个星期后,文科学长陈独秀突然把萧叫到办公室,问道:“你为什么不去上英文课?”萧劳说:“听不懂。”陈说:“我看了你的英文卷子,成绩很好,怎么会听不懂呢?”萧回答:“我在中学是跟中国老师学英文,只能写,不能说。现在英国老师用英语讲课,说得太快,我听不懂。”陈便让萧退到英文水平稍差一些的丙班,还由中国老师授课。

萧劳的中国文学门古文课由黄侃讲授。有一天下午上课,萧精神疲倦,便用手捧头而坐。黄先生见后勃然大怒,说:“我讲书,你困觉!”萧说:“姿势不对,并非睡觉。”随即放下手,端正了姿势。但黄怒气未息,说:“不愿意听就下去嘛!”萧劳负气离开教室,接连两个星期没去上课。陈独秀又把萧叫到他办公室,萧陈述了以上情况。陈说:“你是学中国文学的,主课是黄先生讲,你不上课怎么学呢?”萧说:“怕黄先生不许我上课。”陈说:“好!我送你去。”便拉着萧的手,将他送进教室。黄侃当时正在讲课,陈独秀看着萧劳坐到位子上,黄侃没有说话,方才离开教室。

到北大任文科学长后,陈独秀并不开课,专心致力于北大文科的改革。蔡元培将有关文科的人事、行政事务,一切交由陈主持,不加干涉。陈扩充文科,增设新系,北大文科原来只有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中国史学和英语门,陈增设德语、法语、俄语三门,并在哲学门、中文门和英文门分别设立研究所;陈还允许学生自由选修各课,允许校外人员旁听;整顿课堂纪律,制定考试制度;采购图书,广设阅览室,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

陈独秀在北大饬行课堂纪律整顿。黎元洪的侄儿经常缺课,陈为执行课堂纪律,决定给予其记大过一次的处罚。但陈将许德珩误认为黎的侄儿,发现错误即收回成命,并对许进行劝慰。

陈独秀与濮清泉谈及文字时说:“大家一致写的别字,就应该承认它。……如医院里打针,大家都说打臀(音殿)部,其实这个字应读‘豚’,管他‘殿’部‘豚’部,打在屁股上就是了;又如青年都说鼓吹革命,这个‘吹’字应读‘Trai’,而不读吹。现在大家都读吹,管它哩,吹喇叭也是吹,吹牛也是吹,宣传革命也是吹,大家都读吹,你一定要读‘Trai’,那就是顽固。再如‘骇然’的‘骇’字,不应读‘骇’而应读‘海’,现在大家都读骇怕的骇音,反正是骇怕惊奇的意思,怎么读都行。总之创造新字也好,写读别字也好,都要渐进,不能由你自做仓颉,随心所欲地创造出一种文字来。须知中国文字并不是仓颉造出来的,而是古代人民的社会创造。”

同类推荐
  • 商纣王帝辛传(中国古代帝王传记丛书)

    商纣王帝辛传(中国古代帝王传记丛书)

    帝辛,后世称商纣王(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是商朝最后的一个君主,也是商朝的亡国之君,被看做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帝辛其实也有过人之处,在本书中作者较全面、客观地记叙了他的一生,值得一读。
  • 心安是归处

    心安是归处

    本书讲述了刘绍棠和杨广芹,非常时期的一段非常情感故事。刘绍棠和杨广芹,一个是大乱还乡的著名作家,一个是善良淳朴的农村少女,在“文革”时期的非常岁月,在他们共同的家乡——大运河畔儒林村,发生了他们人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邂逅。
  • 居里夫人自传

    居里夫人自传

    玛丽·居里原籍波兰,后加入法国国籍,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研究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她也因此被称作“镭的母亲”。
  • 圈子段子之民国陈光甫

    圈子段子之民国陈光甫

    陈光甫,是中国近代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是民国时期最卓越的银行家,属于民国历史上被忽略的一位传奇人物!作为一个金融奇才,他为人十分有个性,熟悉专业,先后整理国家法币,与美国进行金融外交,维护了国家利益,他所创办的上海银行创造了我国近代金融史上的一个奇迹,他被誉为“中国的摩根”,他对中国近代银行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他的一生崎岖坎坷,最终成就功业。他直到七十多岁还在国际间奔走,事迹具有传奇色彩。本书从陈光甫的重要商业活动、与外商、与政府、与商界周旋等各个方面,挖掘精彩的商界博弈故事,重现民国金融业的种种真相与角力。具有可读性与话题性。
  • 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

    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

    韩国总统称他是“了不起的中国人”,外国情报机关称他是“中国奇人”。他在刑场上陪过绑,从枪口下脱逃,当过野人;当过台湾高级间谍,受过蒋家父子的召见与嘉奖;与韩国四位总统是至交,打开了中韩秘密通道。他一身铮铮傲骨、嫉恶如仇,多次遭歹人暗算。在他身上,凝聚着一个时代的缩影,透过他多灾多难而又波澜壮阔的人生,我们将领略到成大业者无坚不摧的个性与品格。
热门推荐
  • 北州行

    北州行

    北州南海旧知音,一别风尘万里心。天地有情同逆旅,江湖无路独登临。
  • 大佬重生之我真的很无辜

    大佬重生之我真的很无辜

    一次渡劫失败,修真界名声赫赫的大佬君沅意外重生在了现代三无废柴小可怜身上。本想这辈子低调点然而一次次的意外还是掉了“小”马甲。场景一:“能不能离叶校草远点呀?人贵有自知之明!”“······”君沅摸了摸鼻尖,应该专门防范叶子辰知道她是鬼才编剧的。况且叶子辰他哥比他本人更黏人好不好!场景二:君沅在灵玉阁包厢外的走廊处被蔡晓晓拦住了,她冷淡地看着其数落自己有多配不上飞车党老大沈成北。这种情况即使解释了也只会被认为是在狡辩。 “君......君神??!!”虽然赛场上时,君神从来不露全脸,遮挡的很严实。但是范唯唯可是君神的死忠粉!光是下颚线和嘴巴的照片都看了无数遍,深深记在了脑海里。 只见范唯唯趁君沅还没反应过来,迅速把一直携带的墨镜架在了其高挺的鼻梁上,然后反复对比自己收藏的君神美照。啊啊啊就是君神本人! 于是君沅又暴露了一个小马甲。 而本来一脸嘲讽鄙夷君沅的同学们就看到一向高冷不好接触的灵玉阁老板范唯唯如同见到了自家祖宗一般的对君沅嘘寒问暖,真真切切地诠释了“舔狗”一词。 众人“......”君沅不是普通人吗?这个场景是他们眼睛瞎了还是脑袋坏了?
  • 指尖刀客

    指尖刀客

    一个美发师的都市生活,缘起一次登山,改变了自己的安逸现状!人类身体暗合宇宙轨迹,练武修道不断的开发肉身的极限,可力拔山兮,拳镇山河。万物分阴阳五行,始生终灭,有因有果,如果人类感悟其中的道与理,是否可以控制阴阳五行,飞天遁地!!!
  • 狂龙逆

    狂龙逆

    这是一个名叫圣气大陆的地方,这里每一个人都以修炼圣气为主,但他是一个例外,他是人人皆知的废物。废物,哼,那些骂他是废物的人,全部永远闭上了嘴。他为了心爱之人,一路崛起,让世人为之震撼,看他如何一怒剑指苍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发动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发动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发动篇》阐述了法西斯极权统治相继建立的详细过程,二战前夕的国际格局,以及日本法西斯首开战端等等,告知读者导致二战爆发的种种因素和不为人知的战争秘史,使读者了解战争发动的大致状况,以便对二战的爆发有了全面认识和详尽掌握,以此增加战争历史知识,进一步掌握历史的真相!
  • 长缨在手

    长缨在手

    秦时明月汉时关滚滚黄河蓝蓝的天壮士铁马将军剑旌旗半卷出长安......女儿柔肠男儿胆,滔滔热血汉衣冠!
  • 重生之第四帝国

    重生之第四帝国

    当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轰然倒塌后,古老的华夏应该何去何从?从和平崛起到武力争夺;从软弱抗议到强硬威胁。从收复宝岛到重回失地;从地区大国到全球霸主。看古老的华夏如何在罗宇的手中崛起,成为千年的第四帝国。无论对错,他已被历史选中。(本文内容均为架空,切勿联系实际。若要联系,请找度娘。)
  • 穿书后我成了摄政王的绊脚石

    穿书后我成了摄政王的绊脚石

    "诶,你们听说了吗?摄政王怕妻"京城街上的人窃窃私语,聚众围观。一传十,十传百,直到……“听说我十分怕妻,每天夜里都得给摄政王妃端茶递水,洗脚做宵夜。”长相霁风月朗的男人端坐在案前是笑非笑的看着林含书。边听,林含书头皮发麻,啾的一声求生欲爆表,结结巴巴开口,“谁……谁说的,都是什么大假(实)话,看我迟早把造谣的人给揪出来。”脸上还一副恶狠狠的狗腿模样。男子手上的笔写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反问,“哦……是吗,夫人可真是威武”脸上一抹揶揄的笑。”!
  • 万象神功

    万象神功

    二零零零年,一支由化劲境界的武术家组成的特种小队秘密潜入各国,短短一个星期内连续暗杀三十多名各国高层,引起世界的巨大轰动。由于在核武器的威慑下,难以出现大规模战役,只有一些军备竞赛和小范围冲突发生,单兵作战能力越发重要,华人联盟也借此和共和国合作,组织多支特种部队,在袭扰破坏、暗杀绑架、敌后侦察、窃取情报、以及反颠覆、反特工、反偷袭和反劫持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效。让全世界都认识到武术大师特种作战的恐怖效果。各种尚武运动越来越多,习武成了最流行的风气。50年后主角的世界又是怎么样的?基因强化,机械改造,武术也只是昙花一现?平凡的他突然得到巨大的力量又会怎么做?成为贪恋权力财富的反派后又如何挽留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