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79900000017

第17章 陈独秀(9)

在狱中,陈独秀谈到刘半农,说他对音韵一道并没有什么研究,但在法国人面前,大谈音韵,以为法国人不懂音韵,讵料法国的音韵学家,把他驳得体无完肤,使他面红耳赤,息鼓而逃。刘半农就是“猪八戒的妈妈飘海——丑死外国人”,应引为教训。现在他死了,胡适写的挽联说,“守常惨死,独秀幽囚,新青年旧友而今又弱一个;打油风趣,幽默情怀,当年知音者无人不哭半农”。陈说,此联写得不高明,但余有同感焉。

1938年6月,陈独秀准备乘包惠僧为他安排的差船入川时,阔别三十年的大姐一家逃难到了汉口。姐弟患难相逢,悲欢交集。他对包惠僧说:“老姐姐来了,我怎能撇开他们,自己先行?”于是退掉已经买好的船票,一直拖到7月初才与大姐一家搭上“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个银行包的专轮入川。

1939年3月,陈独秀的嗣母谢氏病逝,陈十分悲痛,心绪不佳,血压高涨,两耳日夜轰鸣,几于半聋,五十日后仍未见减轻。陈的大姐赶来帮助料理后事,一定要陈“为死者披麻戴孝、守灵等尽孝道的仪式”。对此,一向反对封建礼教的陈独秀都顺从了。陈还表示:“先母抚我之恩等于生母,心丧何止三年,形式丧制,弟固主短丧,免废人事,然酒食酬应以及为人作文作书,必待百日以后。”

一次同桌吃饭,陈独秀知道大姐平素把好吃的都省给子女吃,便乘她不在意时,夹了一块红烧肉塞在她的饭下面。次年6月,当陈获悉大姐吴陈氏在江津油溪镇病逝的噩耗,极为悲痛,写挽诗忆及不久前自己与大姊分别的情景:“姊意愿偕往,临行复迟疑。送我西廓外,木立无言辞。依依不忍去,怅怅若有思。骨肉生死别,即此俄顷时。当时未警觉,至今苦追忆。”

陈独秀早年家庭观念淡薄,对子女并不关心,但晚年三子陈松年携着子女来探望他时,他尤其是对几个孙子孙女亲热得了不得,过些时不看见他们,便要派人去把他们喊来团聚。潘赞化说,此时陈独秀也变得“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了。

蔡元培去世后一个多月,陈独秀依然掩饰不住地流露出失去故友的痛惜与悲伤,在给杨鹏升的信中说:“弟前在金陵狱中,多承蔡先生照拂,今乃先我而死,弟之心情上无数伤痕中又增一伤痕矣!”

晚年,陈独秀除了接待前来探望的友人外,几乎足不出户。有时,地方上有些重要的宴会请他来参加,即使去了,他也是沉默寡言。在杨宅居住时,写作间隙或傍晚,陈会在潘兰珍的伴随下,到院子外边的几棵大黄桷树下和附近的小店游玩,和周围老百姓攀谈。但由于他的安徽话很难懂,往往是只听其音,不解其意。在逢年过节之时,乡邻请陈写对联,他都有求必应;他也给一些学校或单位题过字。另外,有的人家新房落成,也被请写匾额。江津的龙溪滩乡绅刘建初盖新房时,陈独秀应请为其写了一个“仁寿修居”的楷书横匾。

婚恋

陈独秀考中秀才后,安庆城中的名门望族和富户人家纷纷托媒上门,打听陈的生辰八字。安庆副将高登科也慕名托媒人上门,有意将长女高晓岚许配给陈。

高登科是霍邱人(今安徽六安),出身贫寒,小时受继母虐待。13岁那年放鹅丢了两只,夜宿麦田,不敢回家,正巧一支官兵路过,就随军而去,后升任副将,为二品武官,因有军功被清廷赏赐穿黄马褂,且赐以世爵,置有4000多亩土地。他娶了三位夫人,女儿高晓岚是续弦詹氏所生。詹氏死后,高晓岚受到继母的虐待,高登科便带她到安庆,亲自教养。

高晓岚时年19岁,长陈独秀3岁,出落得眉清目秀,身材修长。她穿着朴素大方,性情柔顺孤僻,刺绣缝补,料理家务样样能干,丝毫没有富家小姐的贵族骄横之气。陈独秀的母亲查氏很满意,于是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下了。

陈独秀到南京参加乡试,未中,回家后即与高晓岚完婚。高晓岚懂三从四德,晓得《烈女传》与德言功容的古训,有着封建传统的教养,婚后的夫妇二人受到乡邻“夫贵妻贤”的赞誉。

新婚燕尔之际,陈独秀当时正受康梁学说影响,他将自己写的《扬子江形势记略》饶有兴致地读给妻子听,以征求意见,寻得共鸣。不料高晓岚听完,轻声柔语地说:“夫君之言,为妻懂之甚少,不必再难为妻子,我会伴君安分度日,上待父母尽心尽力,下做贤妻生儿育女。”陈顿时如被当头浇了一瓢冷水。

陈独秀常常劝妻子多识些字,多猎文化与时政,而高晓岚对丈夫的劝告却不屑一顾,总以“夫主外,妻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对。有一次,陈拿了一本《三字经》欲教高晓岚念读,她却火冒三丈,一把夺过去撕得粉碎。

潘赞化说,高晓岚与陈独秀思想相隔距离不止一世纪。陈去日本留学,欲借高的十两金镯作为游资,高坚决不肯,常为此争吵。

1898年,陈独秀与高晓岚的第一个儿子陈延年出生了。儿子出生后不久,陈独秀跟随嗣父陈衍庶去了东北。次年年底,陈母去世才回到安庆。此后,陈独秀的长女玉莹(筱秀)出生。1901年,陈独秀去日本留学,此后,陈独秀与高晓岚便聚少离多了。

陈独秀因政治活动,在外屡遭通缉追捕,回家得不到妻子的理解与安慰,常常遭到妻子的数落与怪罪,使他对这个旧式的女子更加嫌恶。1910年,新年伊始,陈独秀便携高君曼离开安庆,此时高晓岚正怀着三子陈松年。

高晓岚嫁到陈家的33年中,生育了三子三女,自出嫁就再也没有回过娘家。除了1927年去武汉探望患重病的儿子乔年,从没有出过陈家的大门。高晓岚于1930年9月9日,即她得知二子一女噩耗的第二年,郁闷于胸,后来病例,在安庆病逝,终年55岁。临终前,她对三子松年要求,希望将来和陈独秀合葬。

汪原放反对包办婚姻,与其叔汪孟邹大起冲突。在苏联的陈独秀听说后,写信劝慰叔侄二人道:“弟以为孟邹先生应承认原放兄婚姻之自由。原放兄应觉悟,不可以恋爱妨碍了立身建业。男女之事,不过在生活上和吃饭、穿衣、饮酒、吸烟同样的需要与消遣而已,顽固老辈看做伦理、道德大问题,幻想青年看做神圣事业,都是错了。”

1909年岁暮,高晓岚同父异母的妹妹,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高君曼到安庆姐姐家玩,遇到了姐夫陈独秀。

高君曼时正双十年华,身材高挑,时装新潮,一头短发,处处显示着新式女性特质。她曾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就读,思想进步,见识广博,并热爱文学,特别爱读陈独秀发表在各报刊上的作品,对姐夫很是崇拜。两人很快坠入情网。

陈独秀与高君曼的恋情遭到陈、高两家的坚决反对。陈独秀的嗣父陈衍庶甚至以“退继”相威胁;岳父高登科则怒火冲天,悔恨择错女婿,对高君曼施加暴力,逼其另嫁。但二人我行我素,毫无畏惧。

1909年底,陈独秀从日本回国,在杭州与高君曼宣布结婚。时陈在杭州陆军小学堂任历史、地理教习,佳人新得,意气风发。陈独秀广结文朋诗友,在西子湖畔,与刘季平、沈尹默、马一浮、谢无量等江南文人雅士,诗酒相娱,互相观摩,逸情满怀。而高君曼赢得了友人们的交口称赞,汪孟邹曾夸赞她是“女中豪杰”。陈在《灵隐寺前》一诗中写道:“垂柳飞花村路香,酒旗风暖少年狂。桥头日系青骢马,惆怅当年萧九娘。”

1910年,陈独秀给远在南洋的苏曼殊写信,问他:“有奇遇否?有丽句否?”他得意地对曼殊述及自己的生活:“‘侵晨不报当关客,新得佳人字莫愁’,公其有诗贺我乎?”

高君曼比较向往稳定宁谧的家庭生活,但陈独秀天生就是一个看轻家庭生活的人,走南闯北,屡遭风险,家人也跟着颠沛流离,很难过得上一段安逸的生活。

到北大任教后,陈独秀常逛八大胡同、拈花惹草,高君曼为此和陈独秀吵过,闹过,但无济于事。陈性情暴躁,生活散漫,而高自小就娇生惯养,经常发生口舌之争,甚至发展到相互扑打。高君曼斥陈为无耻之徒,陈独秀则说高是“资本主义”。

1922年,高君曼患上肺结核,经常咯血,无力承担家务,常埋怨陈独秀对她照顾不周。他们发生口角,总是让汪孟邹去调停。一次,汪孟邹对侄儿汪原放说:“仲翁脾气真不好,暴躁、性急。君曼总是哭、号。其实,陈仲翁是黄茅火性,发起来,不可收拾,过一下,又好了,没事了。君曼也很强,不肯让。(陈独秀)昨夜回来实在太迟,睡不好,今天非睡中觉不行,头昏脑闷的,不能做事啊。”

因为二人争吵对陈独秀的工作有影响,又加上陈之前两度被捕,****中央决定让陈一人隐蔽起来,地址不告诉任何人,包括高君曼。至此,二人分居,很少相见。陈让汪孟邹从《独秀文存》的版税中支付给高君曼生活费,需见面时,则通过汪约见在亚东图书馆。

由于上海物价上涨,高君曼母子的生活日益困难,与陈见面时经常吵架,汪多次劝解无效。1925年10月,为节省生活费,高君曼带着儿子陈鹤年、女儿陈子美,离开上海,住在南京东厂街两座破草屋里。

11月13日,陈独秀、高君曼先后来到亚东,但彼此错过。高君曼对汪孟邹说:“我到南京去,为的要省一点。……南京生活程度低,……哪里知道他每月只寄五十元给我了,这不是明明逼我上死路吗?……他倒拿经济接济心爱的人,过天上的好日子。”汪孟邹和汪原放叔侄只好宽慰她:“仲甫太忙,也没有办法。党里事务繁多,他哪有工夫问家。”此次离别,成为二人永诀。

到南京仅半年余,高君曼手头的钱便用完了,只好求助于安徽同乡会,被介绍到水西门内柳叶街上机坊同业行会当办事员。虽然她工作勤恳负责,兢兢业业,但仍受排挤。年余后,高君曼经东南大学汪东介绍,去珠宝廊省赈灾委员会当抄写员。她写得一笔蝇头小楷,工整娟秀,工作又负责,收入虽低但较稳定,得以供养儿女读书。几年后,她积劳成疾,又缺钱治病,只得回家休养。

1930年,高晓岚在安庆老家病故。高君曼带着儿女回乡奔丧,身体更加恶化,又发现患了子宫癌。第二年,她在南京病逝,年仅45岁。高君曼逝世时,仅子女随侍在侧,陈独秀老友潘赞化为之料理丧事,尽朋友之责,草草葬于南京清凉山向阳的高坡上。

1992年,高君曼的长孙女陈祯祥按照父亲的描述,到南京找到了祖母的墓地,并于次年挖开坟墓,请江苏省公安厅的法医进行鉴定,证实确为高君曼之墓。之后,陈将祖母遗骸迁葬雨花台附近的黄金山墓园。

1929年下半年,陈独秀搬到了熙华德路一座石库门房子的前楼。在这里,陈独秀遇到了他的第三任妻子潘兰珍。

潘兰珍,1908年出于江苏省南通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陈独秀29岁。七八岁时,为了减轻家中负担,潘兰珍去一家纺织厂做了包身工。几年后,父亲又把她介绍到自己卖苦力的英美烟草公司当童工。

十七八岁时,潘兰珍己出落得亭亭玉立,工厂里的一个工头生活垂涎她的美貌,对她威逼利诱,胁迫潘与其同居并生下一子,不久夭折。

孩子夭亡后,工头常常无端暴打潘兰珍,潘无法忍受,逃了出来,租住在熙华德路一座石库门房子后楼的亭子间里,成了陈独秀的邻居。二人慢慢熟悉起来,潘兰珍经常帮陈独秀烧饭、冼衣服。陈空闲时便教潘兰珍识字读书。不久,二人便开始同居。

濮清泉回忆潘兰珍:“这个女工,年仅二十余岁,七分人材,三分打扮,看来十分摩登。他俩走在一道,人们必以为是父女。我们非常诧异,为何此女愿嫁老倌,更惊叹陈猎艳技术之高明。”

陈独秀一直未次真实身份告诉潘兰珍,他谎称自己姓李,南京人,与妻子离异。潘兰珍忠厚朴实,并不怀疑。她十分敬重陈独秀,常称其为“李老先生”。她也从不询问陈独秀的往来去向,尽心照料陈的饮食起居。陈几乎没有收入,潘兰珍也不计较,以自己菲薄的薪金维持生计。

一天,二人发生了一场口角,满腹委屈的潘兰珍赌气回了浦东娘家。就在这期间,陈独秀被捕,一时成为社会上的重大新闻,潘兰珍与娘家人也整日谈论不休。她甚至说:“陈独秀太自傲了,这回免不了杀头!”这日,潘兰珍的父亲从街上买回一张报纸,上有陈独秀已押到南京受审的消息,下面是陈独秀的照片。潘兰珍见到照片,一下子惊呆了:“原来陈独秀就是我老公!”

陈独秀被捕后,委托老友高语罕解决潘兰珍之事,他决定就此和潘兰珍分手,以让潘过上安定的生活。之后,陈独秀又写信叮嘱高语罕,要他“婉言劝她不必来看我”。但潘兰珍毅然放弃了工作,将养女寄养在娘家,到南京寻夫。她还到寄押陈独秀的军法司求见陈独秀,最初自称是陈的女儿,监狱中人说陈的女儿我见过,转而又谎称是学生,对方又说怎么以前没见过你,最后只好据实以告。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 聆听史诗丛书-玛纳斯故事(英文版)

    聆听史诗丛书-玛纳斯故事(英文版)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它历经几个世纪由成千上万人集体创作,已成不朽的跨时代的文学巨著。柯尔克孜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游牧民族。据汉文史籍记载:早在中国汉代以前,柯尔克孜族就生息繁衍在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史记》称其部为“鬲昆”,《汉书》上称为“坚昆”。
  • 关汉卿传

    关汉卿传

    全书分25幕,将我国四大元曲大家之一关汉卿的一生从出生到从事戏曲创作的曲折人生做了荡气回肠的叙述,他的家庭遭受变故,他的创作几次枯竭,他的爱情温婉凄美,他的医术更胜一筹,他的作品不断变化,他,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古代文人气质典范。
  • 历史上那些女人们

    历史上那些女人们

    本书选取了历史上不同性格、不同结局女性的故事,这些女性用自己的传奇人生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乐章,她们的姓名无一例外地铭刻进了历史的篇章。
  • 普京:权力的逻辑(传记译林)

    普京:权力的逻辑(传记译林)

    2018年,普京在大选中以76.69%的得票率获胜,第四次就任俄罗斯总统。这是他创造的诸多奇迹之一。在当代政坛,普京无疑是叱咤风云的神秘人物。本书作者多年来同普京密切接触,得以近距离观察普京的执政风格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还深入采访了普京的政坛敌友,收纳各方声音。凭借信实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作者力争还原一个真实而丰满的普京形象,揭示其在国际、国内政治决策中的权力逻辑。他如何在三年内从初入克里姆林宫的无名之辈,成为身负复兴俄罗斯众望的总统?他如何清理操纵国家命脉的七寡头,拯救因休克疗法奄奄一息的经济?他如何一反叶利钦时代的软弱,以淌血的代价,坚决打赢车臣战争,捍卫国家的统一?他如何突破西方世界的围追堵截,制衡不断东扩的北约,维护俄罗斯的超级大国地位?硬汉普京在多个场合为他所深爱的俄罗斯流下热泪,他以铁腕的领导与用之不尽的精力,实践着自己的信念:“我从未痴迷权力……如果上苍让我能有机会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工作,那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热门推荐
  • 九川归尘埃

    九川归尘埃

    此世有九川,九川多纷争。一朝令禁止,一朝他心生。阮女初入世,容色不为知。舞成芳华竞,歌起凤凰识。连城有新阳,月出光煦澈。明月有其泽,跃然池影得。白衣隐雪踪,倏忽不见客。筠深听琴音,远即仙子侧。俊朗少年游,水墨点眸色。智写九川续,志摧山海折。出口斐章成,一宿见千年。路有万丈长,浩然百里伤。绮思误人心,独行无彷徨。寒寒影伶仃,步步寻明光。兰香夜袭人,斯人无踪痕。水色涟涟望,谁知故人亡。谨行暗怨生,却与何人言?日月此身畔,杞人忧霜天。何为君子书?昌然怀天地。若行王者道,思必霸主意。萧萧秋木孤,瑟瑟红花枯。子规啼夜月,鸿鹄染凄雨。真人居市井,神主与山独。明知求不得,偏欲辨山路。凡是有情人,谁个不相思?九川无尽数,终归作尘埃。由《诸神诛神》改,主要人物不变,剧情和人物性格都改变。
  • 剑听血寒

    剑听血寒

    先有晋朝创立的三清派流于今世三脉真传后有黑白二老参悟天地万物所作天书地录三代人的恩怨情仇,五部秘籍的腥风血雨
  • 我道友真厉害

    我道友真厉害

    当你知道自己穿越了,你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活下去。当你知道你并没有外挂的时候,你的第二个想法是什么,活着真难。当你发现你在想问题的时候,眼前走来三个古装杀马特还带着管制刀具的时候,你的想法是什么,别想了,快跑啊。
  • 一个人的疯狂

    一个人的疯狂

    主角因为偶然进入零度空间,在混沌规则中对身体进化产生了莫名的变化。突然身体不受自己控制做些莫名其妙的事,或者一觉醒来自己多长了一条胳膊,或者又走在路上突然就变成半个人在行走,或者又突然回到昨天,或者突然出现在美国街头、、、、、、这尼玛谁也受不了啊!!!没有办法只能自己独自躲在小楼里自己研究身体到底怎么了,一点一点改造自身。今天在身体里装了块石头防干扰,明天又把自己的小鸡鸡切掉,然后把自己脑袋刮光再刻上铭文、、、、、、
  • 涅槃之蜕变

    涅槃之蜕变

    她是沈府二小姐,闭月羞花、才华横溢。他是七皇子,温文尔雅、谋略过人、武艺高强,却无心朝政。片段一:一位谪仙般的女子满眼柔情的看着那娇艳欲滴的梅花,不禁轻吟道:“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语落,将微微合上的眸子缓缓张开,看着一旁俊美的少年,浅浅一笑……片段二:“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一对神仙一般的绝美人儿双双倒在雪里,殷红的鲜血染红了凄美的雪花……
  • 是男人就该玩女号

    是男人就该玩女号

    在2030年,随着技术爆炸,VR设备的普及,次世代虚拟现实游戏《伊雅莉?米葛蕾斯》应运而生,玩家日在线峰值惊人,魏盛就是这几亿玩家中的一员,但在游戏空前成功的背后,是超越常理的黑影。
  • 大学生礼仪

    大学生礼仪

    本书是绵阳师范学院礼仪教研室在多年的礼仪教育和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礼仪教材。教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总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为:绪论、日常礼仪、仪态与界域礼仪、学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文书礼仪。其中,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职业发展前景编写的篇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忒伊亚之诗

    忒伊亚之诗

    在缇坦大陆上拥有着天生使用异能的特殊人,也有着凭借“契约道具”使用异能的常人。故事发生在缇坦大陆上的忒伊亚帝国,两大家族的婚礼上,突然遭受到名为“假面舞会”的恐怖组织的袭击,一个平凡少年,原本平淡的人生,却随着一声巨响被打破了。他身负重伤,就在失去意识前的最后一个画面,眼里浮现的是一位神秘的少女……命运如同影子,令少年无法摆脱;命运如同洪水,逼迫少年前行;回头再往,曾经的桥已被冲断。
  • 相夜曲

    相夜曲

    这是一个平凡人有幸突出重围走向人生巅峰的故事,在这里,有庙堂、有江湖,有爱情、有友情,都只是写一个人最真实经历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一个历史上不曾出现的朝代,又是曾出现过的朝代,这个朝代融合了隐藏在历朝历代史书下的波澜壮阔,如周朝的礼仪、文化变革、争霸与统一,秦末六国遗族、老秦部族、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汉末世家、寒门、复出的百家残存势力······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每个人都想在这个时代绽放出自己最绚烂的烟火,可仍是九成以上的只能燃起一丝小火苗,但人们还是会保持乐此不疲的兴劲。因为,一生不长,结果太难体会,去珍惜每分每秒的过程就够了。
  • 骗婚老公快接招

    骗婚老公快接招

    他,S市呼风唤雨的集团总裁,家世背景雄厚,见者都礼让三分,女人心中的钻石王老五。她,普普通通的一人民教师,备课,上课,工作,回家,两点一线。两人本无交际,因为一次结婚典礼,有了相交。他伴郎,她伴娘,他门外,她门里。她想要保住孩子,他需要一个结婚对象。“想要留住孩子,就和我结婚。”他说。结婚当晚,他晚醉归来,躺在她身侧,口中却轻唤着另外一个女人的名字;“雨卿……”蜜月旅行途中,她和他的情人一起从山崖上滑落。他毅然从山崖上跳落,抱住了他的情人,不管她生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