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04700000009

第9章 电脑与人脑(一)

第二章电脑与人脑

一、计算机是否应该有智能甚至意识?

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被命名为“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的电子计算机(电脑)问世以来,人类社会就又多了一个喋喋不休而针锋相对的话题,这就是电脑的智能会不会在有一天超过人脑,这样的问题会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每隔几年就成为人类社会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对于电脑的智能会不会在有一天超过人脑这个问题,首先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电脑是否有智能或思维。

对此,1950年,英国数学家图灵提出了著名的“图灵试验”来判断电脑是否有思维;这个试验就是假定有一个测试者A与两个受测试者B和C(其中一个为人,另一个为电脑),三者之间分别隔着障碍物D、E和F,彼此之间都互相看不见。在这种条件下,测试者通过终端设备与两个受测试者对话,要求A区别B和C哪个是人,哪个是电脑。

如果任意更换测试者和受测试者中的对象,只要每一测试者区别对象的准确率低于50%,就可以认为电脑是能够思维的。图灵对此的解释是:如果一部电脑能在某些指定的条件下模仿人把问题回答得准确无误,以至于让提出问题的人无法分辨这究竟是人还是电脑做出的回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部电脑是能够思维的。

这就是行为主义的行为等价原则,即只是要求电脑—人脑在行为上的相同,而不论其过程是如何。

到了1974年,美国人里德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准则来代替图灵的这个行为等价原则,他认为,电脑应该在三种不同的水平上与人脑相同,才能说电脑能够思维:第一种水平是要求人脑与电脑在行为上具有共同的特点;第二种水平要求人脑与电脑在反应上的本质相同;第三种水平要求人脑与电脑的反应过程也相同。这个准则对电脑的要求比图灵的更高,不但有对结果的要求,还有对过程的要求,也就是反应等价准则。

而另一位美国科学家在1981年又更进一步的提出了一个新的准则。他认为,所有的有智能的东西都不过是符号(信息)操纵器,因此,一切能够进行符号操纵的东西都可以被认为是有智能的东西。

一个人解算了一道算术题,因此认为这个人是有智慧的,承认他进行了思维,那么,在给电脑同样的算术题,电脑也做出了同样正确的答案,为什么就不能认为电脑是有智慧的呢?如果说是有,这就是功能等价的原则。

这几种判定电脑是否能思维的准则,都是采用了一个相同的原则:即是从某一方面、或某一层次把人脑与电脑进行比较,一旦比较出有相象之处,就认为电脑是能够思维的了。

一、依据两者之间的不同的工作而能达到相同的结果。

二、依据两者在相同的行为方式达到相同的结果。

三、依据两者相同的结构产生相同的行为方式,而达到相同的结果。

四、依据两者相同的行为方式、相同的结构以及构成这种结构的相同材料,达到相同的结果。

从人类的思维和电脑的工作情况来看,现在人脑和电脑在一、二、三这三个层面上有相同之处,但是在第四个层面上就不可能相同,也就是说,虽然电脑能够完成与人脑相同的任务,但是,构成人脑和电脑的材料是不可能相同的。

当然,从这些科学家的判断上来看,计算机勉勉强强像是一个有智能的东西,但是为什么人们还要对此争论不休呢?这是因为还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这就是:计算机“知道”它们经过运算后的结论究竟是什么吗?例如,用计算机来进行天气预报的运算,那么,计算机“它”是否知道,下雨或者天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用计算机来进行模拟核爆炸的运算,那么,“它”又知道什么是核爆炸反应呢?甚至就是电脑在准确无误地做出1+1=2的运算的时候,电脑又知道:什么是1;什么是2;什么是加法?答案是……”

不过,是否人类的智能的确如莱纳特所认为的那样,仅仅只是一些规则和常识的集合呢?我们认为,如此的认识人类的智能,显然是低估了人类智能的复杂性。实际上,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图书馆或电脑资料库里,所藏书籍和资料库中的规则和常识的信息都不会比人少,然而谁都知道,图书馆或电脑资料库并不会因此而具有“智能”。

虽然如此,有些科学家对于电脑是否有智能,还是持相当乐观地态度的。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在2000年前夕接受了奈杰尔?法恩代尔的采访,在回答有关电脑方面的问题时,就作了这样的回答。

法恩代尔问:“电脑会不会有真正的智能,不管这智能是什么?”

霍金回答:“目前,计算机尚未显示出任何拥有智能的迹象,这并不令人感到吃惊,因为我们目前的计算机的复杂程度还比不上蚯蚓的大脑。但是在我看来,如果非常复杂的化学分子可以在人体内活动并使人类变得聪明和产生智慧的话,那么同样复杂的电子电路也可以使电脑变得聪明起来。如果电脑有智能,就可以假定它们会设计有更高智能和复杂性的电脑。”

法恩代尔问:“生物和电子复杂性的不断增加,是会永远继续下去,还是会有某个自然保护局限?”

霍金回答:“在生物方面,到目前为止,人类智能的局限,是受人脑尺寸的制约,人脑是通过生育管道出来的。但是通过基因工程增加人脑的尺寸,最终会遇到一个问题,也即负责我们精神活动的化学信息是相对进展缓慢的。因此,进一步增加人脑的复杂性,将以速度为代价。我们可以反应敏捷,或非常聪明,却不能两者兼得。

跟人脑一样,电路也同样有复杂性对速度的问题,在电脑的速度上,光速已经是一个实际的局限。我们可以通过把电路变小来改进这种情况,但是最终有一个受物质之原子属性的约束的极限。

要使电路既增加复杂性又维持速度,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复制人脑。这并不是只有一个CPU连续处理每个指令,而是有数百万个处理器同时工作。如此大规模的并行处理,也将是电子智能的未来。”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同意霍金先生的这种对电脑智能发展非常乐观地观点的,美国计算机专家库兹韦尔和德国的神经生物学家罗特,在分别回答了德国《明镜》周刊记者提出的四个关于电脑智能方面的问题时就是针锋相对的。

《明镜》周刊记者问:“何时电脑会比人更聪明?”

库兹韦尔回答:“最迟到2019年,一台价值1000美元的电脑将达到人脑的计算能力。2029年将出现智能软件,可以对自己的知识进行组织。到那时,一台电脑的功能就相当于1000个人脑。”

罗特回答:“如果人们从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电脑的智慧,那么电脑现在的能力就常常超过了人,它处理数据的速度更快、储存能力更高。而人脑是不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传递、计算这么多数据的。人脑的长处是创造智慧。大脑可以使人在复杂的情况下,例如在复杂的社会形势下靠直觉做出判断,应该怎么办。它可以在几秒钟内把经验和预测从不同的记忆中枢中汇集起来并提出因果关系。例如,我们来到一个坐满了人的房间,所有人都在看着我们,我们势必会做出这种估计,房间里都有谁?现在我应该干什么?我们必然要下意识地这样分析:他们欢迎我还是不欢迎我?为此,我们也许只需要一秒钟的时间。神经化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大脑中有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又分别有1000个到1万个神经键,每个神经键都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几百万年来人类的大脑就是这样来对信息进行曲选择淘汰的。我不相信能够人工制造出创造智慧的系统。”

《明镜》周刊记者问:“真正的和模拟的意识有何区别?”

库兹韦尔回答:“如果人们把模拟的智能理解为是对人的大脑中出现的所有重要程序(这些程序使我们能够对复杂的情况做出判断、听懂语言、对所处的形势进行思考并知道如何同人交往)的复制,那么真正的智能和模拟智能之间就没有区别了。”

罗特回答:“没有感觉就没有意识。一般情况下边缘系统控制着我们的情绪。这个系统在胎儿时就开始工作了,它对我们做的所有事情进行评价。人的所有识别能力就是以这些评价为基础的。”

《明镜》周刊记者问:“智能是否就是一个计算能量的问题?”

库兹韦尔回答:“尽管计算能力是一个必要的前提,但是,智能结构也是重要的。可以像人类一样聪明的计算机将成为这样的系统,它也像人的大脑一样从混乱中识别榜样并进行学习。我们将研制这样的计算机,它们也可以像人一样积累知识和经验。

在让人工系统模仿人的大脑结构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计划。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卡弗?米德已经研制出这样的集成电路,它同哺乳动物的神经元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根据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中视觉程序仿造的芯片用在数字相机里,这方面的技术将随着技术的发展得到进一步开发。”

罗特回答:“计算能量和速度同属于智能。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创造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模仿。人类有着各种不同的聪明才智,而且受边缘系统控制。不能把智能仅仅理解为计算能力。”

《明镜》周刊记者问:“电脑会有自己的意志吗?”

库兹韦尔回答:“计算机设计人员正在致力于生产新一代电脑。我们的目标是,使人和电脑的行为之间不再有差别并开发人工智能新技术。”

罗特回答:“意志是一种感觉。机器人没有感觉。如果人们打算创造出有自己意志的机器人,就必须给他安装上有自我评价能力的边缘系统。它应该像一个小孩那样在一个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长大并对所处的环境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兴趣、成功、不感兴趣、失败。但是,对一个机器人来说,兴趣是什么?成功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未来的100年内,制造出有同人类一样功能的机器人并不是技巧的问题。人们希望模仿意识和创造力的努力将会失败。意识同人的生理条件密切相关。我们怎能人为地制造这些条件呢?”

由此可见,在罗特看来,如果要想认为电脑是有意志的,它就应该像一个小孩那样在一个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长大并对所处的环境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兴趣、成功、不感兴趣、失败,但是这可就远不只是一个电子工程技术技巧上的问题,而是还要在哲学上涉及到如何认识人类的意识的问题。

麦吉恩在《神秘的火焰》一书中曾经指出:没有证据表明意识存在于生物性大脑之外的任何地方。但是,如果抛开宗教或神秘色彩,同样没有人能够说出为什么意识不能够存在于生物性大脑之外。因此,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接受这种说法:有意识的电脑和机器人在未来的出现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1851年,美国小说家纳森尼尔?豪森在《七堵墙组成的小屋》一书中作出预言:“这是事实……有了电力,物质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神经系统,任何波动可以在倾刻间传达到数千英里以外。地球就是一个大脑,充满了智慧!”

一个世纪以后,他的这段文字启发了马绍尔?麦克卢汉,他创造出了“地球村”这个名词。那么,有一天,地球会不会成为“地球脑”呢?

世界、地球、生命、人类,它们之间的关系真是令人费解;每一个生命都是由非生命的物质所构成的,但是生命却并没有因此成为世界的全部,生命的生存和发展,完全得依赖于一个总体上看来并没有生命的世界。同样地,地球上所有的人类都自以为是有智慧的生命,但是,构成我们这些人类的生命物质,却并不被我们认为是有智慧的,否则我们也不会满世界的在宇宙中到处去找我们的智慧同类;而且同样地,由我们所有有智慧的人类在地球的表面,运用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智慧在忙忙碌碌的活动,然而,地球却并未因此而变得也和人类一样有智慧了。这真是一件令人难以理解的事实。

同类推荐
  • 川蜀探险记

    川蜀探险记

    川蜀探险记描写的是我和家乡的几个小伙伴在四川境内探险的故事,从村里的土匪窝到进入帝王级的陵墓;从孤魂野鬼到赤毛尸魁。故事大多是当地的传说为根据写成,情节循序渐进,惊悚中带有幽默,探险中带有智慧。虽然每次都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怪事,仗着自己学习的一本古书和一群仗义的伙伴。。。(读者群:144596139)
  • 三百六十五夜——夜夜不眠

    三百六十五夜——夜夜不眠

    宇宙分为冥界,人类,仙界总有意外的人会进入不是自己的空间而发生一些恐怖的令人不能相信的时。
  • 奇文怪世

    奇文怪世

    “呵……呵呵”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趴在地上,手里拿着一把沾满鲜血的匕首,抓着陈晨的衣角,企图把她拽下来,而女人的血渐渐从五官流出,脸上的表情扭曲……
  • 破案高手之萧易

    破案高手之萧易

    他,是一个魅力无限的男人。他,是全国最优秀的破案高手。他,是所有少女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利用自己非凡的头脑和手段,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我的人生格言很简单“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不是人!”
  • 死次东坡村的同学会

    死次东坡村的同学会

    我和朱凯参加一个小学同学聚会,却无意中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为逃出生天,我们抽丝剥茧,揭开迷雾
热门推荐
  • 疫情男女

    疫情男女

    新型肺炎肆虐下的世间百态;一次小小的事故,引发一系列的事件,当我们知道了一切真相后,真的好吗?
  • 御仙主命

    御仙主命

    到底什么是正什么是邪,或许情之一字只有不懂才不会痛。重来一次,是否可以逃脱?
  • 我和仙女有个约会儿

    我和仙女有个约会儿

    徐佑遇见一个神仙少女,于是他平凡的生活开始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 八荒寰宇

    八荒寰宇

    六道轮回,他又将如何演绎,爱恨情仇,仁义算计,他有该如何去抉择。生命,本来就是一场无极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神后传之王者归来

    超神后传之王者归来

    万年之前,地球遭遇了不可避免的浩劫,银河之力冕下带领着自己的队友为保卫地球与恶魔奋战,万年之后的今天,恶魔再次来临,超神学院为拯救地球培养了一批新的学员,掌控神力,奋不顾身,哪怕是牺牲自我也无怨无悔。
  • 我在冥界误鬼子弟

    我在冥界误鬼子弟

    我在冥界误“鬼”子弟,我在冥界误“鬼”子弟,我在冥界误“鬼”子弟,重要的标题,我说三遍。你可能会觉得我是在凑字数,那我只好摊牌了,哎,“我就真的是在凑字数”,很气吧,朋友。????
  • 是米小影的马路呀!

    是米小影的马路呀!

    那一年得夏天,樱花开的特别绚烂,风吹过,浅浅的粉色花瓣随风舞蹈,跳进了米小影得眼里、心里,让这个有些失意的小姑娘在这个夏天实现梦想,遇见爱情。“马路,你就是我的luckystar啊!”
  • 女王陛下,请你负责

    女王陛下,请你负责

    【1V1深情厚爱】他守了她十年,结果她怀疑他对她的感情!他寻了她十年,结果她要去跟别的男人结婚!他为了她背离了家族,无所谓自己的尊严,豁出去了一切,结果她还在犹豫着要不要接受他!他叹息,他无奈,难道还要他耍无赖?如果这样,那好吧,他最后说,“女王陛下,请你负责。”
  • 尘心洗尽(禅·心灵·灵性)

    尘心洗尽(禅·心灵·灵性)

    我们被欲望左右,我们被执着伪装。于是,我们不知自己是谁,不知谁是自己。我们一生的被描述决定于墓碑与悼词,而写悼词与墓碑的,却不是我们自己。于是,我们只是一个动态的角色,而不再是自己的主人,我们永远都只是他者的代名词。本书为本性禅师关于生命与死亡、入世与出世的人生感悟,帮助人们摆脱尘世功名利禄的烦扰,追求自在健康的人生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