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13800000014

第14章 书法美书(3)

“舜女弟名牧首。”她曾“脱舜于瞍象之害”,探知恶徒们欲置舜于死地后,立即报告了两个嫂嫂,救了舜一命。《列女传》盛赞她善画,“造化在心,别具神技。”敤首又名嫘或画嫘。她之所以又叫画嫘,就是由于绘画创始于嫘的缘故。《画史会要》中说道:“画嫘,舜妹也。画始于嫘,故曰:‘画嫘’。”郑昶先生认为,黄帝、史皇等所画之物,反映的仅仅是当时人的宇宙观念、生活状况,“其制作之动机,系人生的而非艺术的。故时人无有以画为专艺者。”(见《中国画学全史》)。因此他们都称不上中国绘画的始祖。在敤首以前,虽有图画,但“究属为极幼稚之线描”,无非是似文字又非文字的雏形画,根本无美术性可言。及至敤首,可使绘画自成为中国美术之一体,因为虞舜时代,我国的一切文化雏形业已确定,有可能创作出带有美术性质的绘画了,所以敤首“足当画祖之称”。刘昶先生进一步指出,自此以后,中国绘画才脱离了象形文字的范畴,故此说敤首为中国绘画之祖未为不可。

然而,敤首的绘画事迹,因年代久远,某些古籍的记载又缺乏有力的根据,往往带有神话般的传说,故无从查考。因而敤首为画祖说的可信程度究为几何,值得怀疑。中国绘画的始祖也许是黄帝时代的人物,究竟谁属?目前仍是个谜。也许我们不应该只孤立地探讨某个伟人肇始了中国画吧。

水墨山水画的创始者是王维吗

水墨山水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中的特有形式。它运用单一的色彩——水晕墨章,来描绘自然山川,在世界艺林中,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水墨山水画始于何时?谁是水墨山水画的鼻祖?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各持己见。

明朝末年的董其昌(一说莫是龙)说:“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明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著色山,……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又相传王维的《山水诀》中有:“夫画道之中,水墨为最上”的话,于是有人就断定水墨渲淡是从王维开始的,王维是水墨山水画的鼻祖,直到现在山水画坛仍不乏此说。

20世纪50年代,谢稚柳曾说:“从萧绎的《山水松石格》到吴道子的山水变格,水墨画开始在长成。这一变格,在当时有很高的评价。他除在大同殿的《嘉陵江山水》外,又曾在佛寺画过《怪石崩滩》。据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说它‘若可扪酌’……同时的王维,遵循了吴道子的画派,占领了水墨画的领域,成为水墨山水画的鼻祖。”(《水墨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版)

近年葛路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书中的“水墨山水画的创始者张璪及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论”一节中写道:“唐代画家在继承东晋以来的青绿山水画风格之外,又开创了水墨山水画,代表人物是王维、张璪。在宋代人看来,王维是水墨画的始祖,这主要是由于宋代的一些文人画家对王维的佩服,提高了王维的地位。在唐代,不这样看,唐人认为张璪的成就不下于王维。唐代文艺家首先称赞的是张璪而不是王维。张彦远见过王维的画,说他‘工画山水,体涉今古’。‘体涉今古’是说王维能画前代流传的青绿山水和新的水墨山水。又说‘余曾见破墨山水,笔迹劲爽。’”“当时见过张璪画画的符载,说张璪作画前,‘箕坐鼓气,神机始发’。动笔时,‘若流电激空,惊飙戾天,毫飞墨喷,捽掌如裂……’看起来张璪作画激情满怀,笔墨迅放。……还有个记载。说山水画家毕宏,有一次看到张璪作画,他感到奇怪的是张璪唯用秃毫,或用手摸绢素,就问他从哪儿学来的这个本领?璪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毕宏非常惊叹,以致搁笔。”

据此,水墨山水画的创始者当是张璪,而不是王维。

对王维始创水墨山水之说,学术界早有异议,已故美术史家俞剑华在《历代对王维的评价》(《美术研究》1959年第4期)就提出“王维不是水墨画的创始者”。他列举和王维同时的杜甫在《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歌》中写的“元气淋漓障犹湿”,可知刘单所画山水元气淋漓,使障子看起来像湿的一样,是件水墨画。刘单在肃宗时任职奉先尉,代宗时任礼部侍郎,与王维系同时人,而同用水墨作山水,可见水墨不是从王维开始,更非王维独创。

相传王维的《山水诀》开头有“夫画道之中,水墨为最上”一句,并无下文。全篇都是论结构章法,没提到水墨。俞先生怀疑此句是原文还是后人所加,不得而知。所以拿这句话证明王维是水墨山水画的开山祖,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张彦远是唐代鉴赏家,见过王维的画,因此他的话总比晚700多年的董其昌可靠。张在《历代名画记》中说王维是画泼墨山水的,墨法如何却一字未提,只欣赏其“笔力雄壮”、“笔迹劲爽”;可见王维虽画泼墨山水;但高度的成就还是在用笔而不是用墨。同书记另一与王维同时的张璪,“故予家多璪画,曾令画八幅山水障,在长安平源里,泼墨末了……”荆浩谈到张璪时说:“夫随类赋彩,自古有能,如水晕墨章,兴我唐代。故张璪员外树石、气韵俱盛,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旷古绝今,未之有也”。“水晕墨章,兴我唐代”,“兴”字可作兴起解,也可作兴盛解。水墨的运用在盛唐之后,确乎大为兴盛。不但有张璪、王维,且有项容的“用墨独得玄门”,以致“用笔全无其骨”,后来便发展了王洽的泼墨山水。中晚唐的水墨画,可称得起兴盛了。其中王维的地位当然也很重要,但他的重要性还远赶不上张璪。荆浩对水晕墨章,首先提出的是张璪,且推崇备至,说他“不贵五彩,旷古绝今”,却没特别提到王维的水墨画。

综合上述,可以说:(一)水墨山水画不始于王维;(二)王维的画主要还是在用笔不是在用墨;(三)在唐代,王维水墨画的地位远不及张璪;(四)水墨的运用在盛唐和中唐之交,是社会的风气,并不是一个人的独创。

事实上,一种画法的形成,总有其渐替演变的过程,硬说水墨山水画为哪个所始创,这种提法本身也不科学,因而这个命题将永远是个谜。

奇异的远古岩画

在我国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古老先民留下的岩画。古人在其生活过的地方,用简单而粗糙的线条描绘着飞禽走兽,描绘着狩猎、舞蹈,描绘着宗教仪式……反映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充满了他们对未来的向往。

按形形色色的岩画内容,可分为动物岩画、生产岩画、娱乐岩画、人物岩画、战争岩画和宗教岩画等。

在北方的岩画区,绝大多数是动物岩画。如在阴山、贺兰山、黑山、阿勒泰、昆仑山等山区的崖壁上,反映动物形象的岩画,不仅数量多,种类也很可观。如阴山岩画,可以确定的动物种属就有40种之多。

在南方的岩画区,人物画约占半数以上,这些人物都生动形象,有狩猎、放牧、舞蹈、作战、杂技、踢毽、钓鱼等等。人物的形体和服饰都有其民族和地域特征。如西南地区的人物,四肢很细,身躯呈倒三角形,仅作示意表现。云南沧源的岩画人物,身着羽毛装饰的舞装。四川珙县麻塘坝人物岩画则穿裤穿裙。

战争岩画则出现在内蒙古、宁夏、云南、新疆等地,画面都以互相厮杀、执弓对射等为主,如青海省天然县卢山,有一幅交战图,两人面对面,弓箭交接在一起,以示具有充沛的生命力和男子汉所独具的阳刚之气。

娱乐岩画,主要是舞蹈。有狩猎舞蹈、战争舞蹈、操练舞蹈、集体舞蹈、仿生舞蹈、爱情舞蹈和宗教舞蹈等。这些舞蹈岩画几乎遍布所有的岩画地区。看到这些舞姿优美的画面,就像见到一个个或一群群精灵天使,把人们带到了遥远的历史时代。

生产岩画则主要反映当时人们的狩猎和放牧为主的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狩猎岩画,用简单的图画描绘了终日驰骋于深山幽谷的猎人行猎的场景。牧畜岩画则展现了古代伺养家畜、牧羊放马、役使牲畜的场面。这类岩画以北方地区居多。

最为奇特的是宗教岩画。它的题材以各种崇拜物为主。有动物崇拜、神像崇拜、天体崇拜、祖先崇拜、印迹崇拜等等。尤其以动物崇拜最为普遍。崇拜的动物有野兽也有家畜。反映了远古居民祈求人丁兴旺的愿望。

以四川南部的都掌蛮人的岩画为例,可以看出在那怪异的图画上面,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都掌蛮人的岩画中,有大量的马、骑马的人物和野兽的形象,还有怪人、怪兽,以及铜鼓和太阳的图案,内容十分丰富,形象栩栩如生。

岩画中的马,有的在奔驰,有的在嘶鸣,有的在缓步行进。骑马的人则挥舞手中的战刀,跃马奔驰,潇洒自如。还有的人高傲地骑在马背上,有人在前面牵马开路。这些都显示了都掌蛮人崇尚骑马和善战。把他们的形象画在崖壁上,可能是再现他们生前的荣光,供后人瞻仰,也可能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也能这样勇武雄壮令人敬仰。

岩画中还有虎、豹、犀牛、鹰、鹤等飞禽走兽,还有各种各样的狗。这些狗,肯定是他们狩猎时的有力工具和帮手。除此之外,还有形态各异的鱼,有的鱼单独出现,有的鱼已经上钩而鱼线还在口中,有的鱼则已被捕鱼者钓起……

铜鼓的形象出现得也相当多。据说,铜鼓是被都掌蛮人视为具有神奇力量的宝物。一面好的铜鼓可以换回1000头牛。谁拥有二三面铜鼓,谁就可以称王了。铜鼓的号召力特别强,只要在山上敲起铜鼓,四面八方的都掌蛮人就全都自动聚集到铜鼓周围。正因为如此,如果在战场上铜鼓被对方缴获,都掌蛮人就会失声痛哭,认为自己的命运终结了。据说,明王朝在剿灭了都掌蛮人的武装之后,缴获的铜鼓就有93面。当时,他们的首领阿大悲痛欲绝,说;“鼓失,则蛮运终矣!”

都掌蛮人崇拜太阳。他们用红色画的圆形图案,象征太阳给他们带来了温暖和生机。

他们崇拜的生命之神则非常特殊。这个神奇的人物只有一张网状的脸,没有口、眼、耳、鼻,有四只胳膊两只手。

同类推荐
  • 格萨尔王全传

    格萨尔王全传

    本书对古代藏族部联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人民的经济生活、生产劳动、意识形态、理想愿望等,都作了生动真实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描绘。
  • 生肖你我她

    生肖你我她

    本书是风水馆张瀚文馆长和罗修德风水大师根据这些遗存,经过多年的研究编写而成的。阴历是世界上流传最久的历法。黄帝在位61年时,产生了一道十二宫历法的首轮称为甲子,每一甲子为期60年。由5个分期构成,每个分期12年,我们称为五子运。每一年都以一个“动物符”作标记,我们称之为生肖。关于十二生肖源于何时及其排列,有各种传说。至今难以细考。
  • 古代军事思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古代军事思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本书属于赏析性的通俗音乐读物,介绍评析了20世纪一百年间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九十多首优秀音乐作品,包括歌曲、小型器乐曲和交响乐作品等,按年代分为五个时段,并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历程、作品结构和音乐风格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评介。本书文字通俗易懂,面向广大的专业和业余音乐爱好者。为了便于读者深入理解作品,书中还配有作曲家珍贵的生活照、手稿等大量图片。本书对了解20世纪中国音乐史大有裨益,亦可作为音乐评论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范本使用。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法心

    法心

    成功走上人生巅峰的某集团财务部部长却要选择回到过去圆她的法师梦?默默无闻的小职员竟是隐藏多年的法师?当两人携手穿越回2008年,又会擦出什么火花?最终女主角能够再一次走上人生巅峰,毫无遗憾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网虫

    重生之网虫

    2013年的一个宅男悲剧重生回了2007年?一个只会玩网游,只回看小说的超级宅男如何生存?奋斗······爱情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御姐、萝莉?当然更不会少的
  • 我从美漫归来

    我从美漫归来

    穿越漫威十年,意外带着漫威的黑科技归来。超级士兵血清、AI智能、钢铁侠的马克系列战衣、纳米技术、艾德曼合金、皮姆粒子……顾异掌握的任何一项黑科技单独拿出来,都足以改变原来的世界!“顾异先生,有人把您称作是科技之父,超级英雄之父,您怎么看?”“我只是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
  • 炼尸寻人秘术:走尸档案

    炼尸寻人秘术:走尸档案

    你知道每年有多少人失踪吗?你知道这些失踪者最后大部分都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吗?你希望找到他们的下落吗?我认识这样一群人,并且无意间加入其中,他们懂得古老相传的炼尸寻人秘术,一个生辰八字、一件失踪者的物品,利用易占起卜,奇门遁甲,鬼神之术,让失踪的活人和死人无所遁形!一天,一个求助者敲开了这群人的大门,他说,自己的父亲死在了一个危险的地方,希望我们帮忙寻找死去父亲的尸身,事成后,赏金——三百万!这个活儿,接还是不接?《走尸档案》帮你寻找一切失踪的活人与死人!
  • 笑话中的心理学

    笑话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专业的心理学书籍往往布满了偏僻的专业术语,导致非心理学专业的人们被拒之门外,无法享受其中的奥妙。本书则正是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一本以笑话之名,化繁为简地讲述心理学知识的书籍。希望它可以实现的使命——有助于读者离开懵懂之门,进入自我体察与社会认知的大门——哪怕它只是提供了微小的帮助。
  • 最后一个恶魔

    最后一个恶魔

    恶魔崛起,不分彼此。不疯魔不成活,既然成魔,必定能活。
  • 甜妻在上:偏执总裁很难哄

    甜妻在上:偏执总裁很难哄

    怀胎十月生下宝宝,谁知却是一场阴谋!墨倾儿绝望之下,打算一个人带着小包子度过余生。谁知,途中冒出一只大包子——“小包子我也有份,你不能独吞!”墨倾儿抵死不从:“宝宝是我一个人的!”大包子怒,“没我,你能生出这么软萌的包子来吗?”墨倾儿想逃,可却被男人抓个正着——“那就再生一只小包子,这样才公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