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13800000024

第24章 民俗风情(7)

又有观点认为,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才形成了清明节。现有研究者考证,清明,起初它表示天清地明的意思。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己除,天下太平。商朝末年,纣王乱国,周武王起兵伐纣,牧野一战,大败商师,平治天下。《诗经》上歌颂道:“牧野洋洋,檀车煌煌……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毛书·传释》:“不崇朝而天下清明。”为此,周朝在制订历律,确定二十四节气时,将三月节命名为“清明”,标志天地清朗明净,既明物候,又明政绩,届时焚火庆祝,春耕开始。到了东周末年,即春秋时代,晋文公因介子推焚山而亡,适值清明前二日,于是规定每年此时禁火寒食,“以志吾(文公)过,以旌(表扬)善人。”由此产生了寒食节。《荆楚岁时记》对此作了较详细的记载,还说“周举《移书》,及魏武《明罚令》,陆翙《邺中记》,并云寒食断火,起于子推”。当时,清明与寒食还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秦代,秦始皇出寝起居于墓侧,后来汉承秦制,洛阳诸陵都以晦(初一)、望(十五)、二十四节气、伏、社、腊之日上饭。就是说,每逢初一、十五以及二十四节气等日子,都得去陵墓上祭奠。礼仪繁褥,劳民伤财。唐明皇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公布了一道命令:“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传,已成习俗,应该允许,使之永为常式”。由于寒食与清明相近,清明又是历来“上饭”之日,所以寒食、清明统一称为清明节。正如当时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一诗所描绘的:“鸟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同时,扫墓上饭,一般得踏步郊外,而清明时节,风和日暖,春草相绿,花香蝶飞,所以唐代起又开始了清明节“踏青”的风俗,又称之为“探春”、“寻春”。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皇帝)幸昆明池踏青。”《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饰,金翠琛璃,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唐代诗圣杜甫也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等名句。正是经过了历代承袭传扬,“清明”才在历史上正式形成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的来历

火把节是中国西南部彝族和白、哈尼、傈僳、纳西、普米、拉祜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其时间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一般延续三天,因以燃火把为节日主要活动内容而得名,是闻名遐迩的民俗活动,其中以彝、白两族的火把节最为隆重。对于这个具有独特民族风情的传统节日的起源,在文献和当地民间传说中有不少动人的故事。

据明清时期的《南诏通记》、《南诏野史》、《滇系·杂载》等书记载,火把节源于阿南死节。这个故事说,在汉代元村年间,云南大理曼阿奴酋长的妻子阿南,被汉将郭世忠看中。他为了达到占有阿南的目的,害死了她的丈夫曼阿奴,坚贞的阿南恐遭郭世忠逼迫,假意答应于他,并要求郭世忠允许她搭帐篷来祭奠亡夫,焚毁原夫给她的衣服后再换上郭世忠所给的衣服,并要使国人都知道她的再嫁是合乎礼节的。在郭答应后的第二天,阿南在焚毁亡夫的衣服时,当众说:“‘妾忍以身事仇?’遂引刀自断,身扑火中。国人哀之,每岁以是日燃炬聚会以吊之。”这天恰是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李元阳《万历云南通记》卷十一)。

《记古滇说》、《滇载记》、《滇史略》等明代文献和白族民间传说中认为火把节是因慈善殉节一事而起源的。这个故事说,在唐朝时期的云南六诏中,南诏的势力最为强大。唐开元十八年,南诏王皮罗阁为了吞并其他五诏,设下圈套,用松明建造了一座楼,以祭祀为名,通知其他五诏的诏主于六月二十四日前来松明楼举行祭祖大典。(六诏同祖)各诏主接到请柬后,先后起程来到南诏(其中越析诏因路远未到),邓赕诏主的妻子慈善行前曾感到此行有诈,因劝说不成,便给丈夫套上一个铁手镯,与之告别。当各诏主齐集松明楼祭祀完毕后,皮罗阁便在夜里命人放火烧楼,楼上的四位诏主均遭惨死,其尸骨只有邓赕诏主臂有铁镯而被慈善认领。皮罗阁见慈善才貌双全,欲娶为妃,但慈善不从,并拥兵守城,与之抗衡,最后因寡不敌众,自尽殉节。后人为了纪念慈善这段智慧贞烈的事迹,便在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以点火把来缅怀她。

云南的一些地方志认为,火把节的起源与诸葛亮南征有关。《滇系·杂载》曰:“火把节即星回节,六月廿五日,农民持炬照耀田间以祈年,通省皆然”。“武侯征南于是日擒孟获,侵夜入城,城中父老设庭燎以迎之……”

火把节的起源缘由除了文献记载外,在民间还有不少传说故事。在彝族中曾传说,从前天上有一个大力士叫斯热阿比,地上也有一个大力士叫阿提拉八。一天斯热阿比来找阿提拉八比武,恰巧阿提拉八外出,他临行前曾告诉母亲,如斯热阿比来找他,就拿铁块来招待,说是他吃的东西。斯热阿比来到他家后,怎么也咬不动铁块,心中暗想:阿提拉八既然能吃铁块,力气一定比我大。所以,斯热阿比赶紧离开了。阿提拉八回家知道此事后,立即去追赶斯热阿比,与他进行了摔跤比武,结果斯热阿比被摔死了。不料,天菩萨知道后,大为震怒,便派了大批蝗、螟蛾来吃地上的庄稼以示报复。于是阿提拉八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那一晚,砍了松枝、率众点火烧虫,保护了庄稼。因此,彝族便有了火把节。

拉祜族的火把节传说是:从前,有一个恶人,专吃人的眼睛,一位善人知道后,每天便找些田螺给恶人吃,使他不再去吃人的眼睛。六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善人找不到田螺,只好买了一只山羊给恶人。这只羊没有角,善人就给它安了一对蜂蜡做的角,晚上,他点燃了羊角,让它到山上去找恶人。

恶人看见火光,心想:“这火把是用来点火药枪的,一定是人们抬着火药枪来啦。”吓得恶人躲进山洞,并用一块大石板堵住洞口。日子一久,恶人无力搬动石板,结果被水淹死了。从此,人们不再担心恶人来吃眼睛,可以安心生产了。于是每年的六月二十四日,人们都在家门口点起火把,或举火把到山上、田头去游行,以示庆贺。

纳西族的传说讲,从前玉皇大帝看见人间美满幸福,赛过天宫,胸中非常恼怒,便命掌火天神下凡烧毁人间,但掌火天神不忍放火,于是谎告玉皇大帝,说是人间已被烧干净了。但不久以后,大帝发现人间依然美好异常,不禁大发雷霆,处死了掌火天神,结果掌火天神的一滴血溅出天门,在人间化作一个小孩,把玉皇大帝的企图告诉了人们。于是人们点起火把,用假火来瞒过大帝,使之以为人间已被烧掉了。这天恰为六月二十四日,以后便相沿成节(见云南人民出版社《中国民间风俗传说》)。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传说故事,兹下一一枚举。民俗学认为,民族性节日的形成均有其独特的文化基础,其专指的历史事件与民间传说都有一定的历史内涵。上述的一系列说法是否揭示出火把节的来历了呢?

刘尧汉、卢央、陈久金在其所著的《彝族天文学史》中认为,火把节就是星回节,是彝族的新年节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那些历史传说故事只是从表面上附会于火把节的起源,实际上并未道出火把节的真正来历。

他们认为,火把节是农历中所保留的十月太阳历的节日。十月太阳历是中国上古的一部历法,它的基本结构是全年分为十个月,每月恒定为三十六天,以十二属相轮流纪日,两个月为一季,余下的五至六天为过年日。在以阴阳历为主的中国文化中,十月历是目前已知的中国第三部太阳历,即阳历。对于这部珍贵的历法,长期以来名不见经传,世人多不知晓。近年来,经刘尧汉等学者的艰辛探索,终于使之重见天日,并从一些文献中证明了它的存在与实施。所以,刘尧汉等学者研究后指出,火把节就是十月太阳历的新年节日。火把节和星回节都是汉族对这个节日的称呼,前者从表面上反映了节日活动的主要特征——点火把,而后者则指出了节日的性质。火把节一名比星回节要晚出现,它直到清康熙以后才在文献中见到。

火把节是彝、白等民族的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尽管它是以点火把为其特色并闻名中外的,但燃火把究竟有何意义呢?一般认为,燃火把反映了西南地区彝、白等民族对火的崇拜。因为火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人们的心中,既有畏惧心理,又有崇敬心理,是人们普遍崇拜的自然力之一。此外,火在西南民族的农业生产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火耕作为一种原始的耕作方法,在很多民族中曾长期施行过,它对农作物收成的丰歉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人们燃火把也有祈祷丰年的意思。

同类推荐
  • 王蒙谈列子

    王蒙谈列子

    列子是与老庄并列的道家代表人物,被王蒙誉为“道家的精彩的段子手,具有民间风趣的故事大匠,中华奇思锦绣的编织人”。《列子》中包含寓言故事百余篇,意境与智慧远超西方寓言故事,被古人誉为常胜之道。本书是王蒙先生重磅新作,对列子及其著作《列子》进行了精彩绝伦、睿智深刻的讲述与评析,力求将其精华元素与启迪内涵尽可能展现给读者。本书深入挖掘了列子思想对于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将《列子》再次激活成一部有针对性、有现实感、贴近你我人生的“新书”。本书近乎完美地融合列子与王蒙两位大家的智慧,阅读本书必将受益匪浅。
  • 走进天宫院

    走进天宫院

    本书介绍了阆中市天宫院,收录了“中国风水第一村——天宫院”、“西河老街”、“天宫院罗盘广场罗盘详解”、“麒麟奔日天纲墓”等文章。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中华上下五千年)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雕塑艺术(上)

    雕塑艺术(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万世神帝

    重生之万世神帝

    十万年前,人魔两族大战,持续数年之久,最终以两族至强者同归于尽,两族元气大伤而落幕。从此两族各自封闭界门,慢慢淡出宇宙万族的视野。………十万年后,当年大战的那片星空,有一人影执剑而立…
  • 凌尘尽乔樱之落尽樱花却无凌

    凌尘尽乔樱之落尽樱花却无凌

    陷入爱情海的郁百樱该如何抉择,究竟是爱了她三世,心甘情愿为她受伤的郁镜尘。还是爱了三世,却又一次次伤害她的苏瑞凌呢?三世姻缘,该如何逃出爱情海的漩涡呢!
  • 黄庭坚诗论

    黄庭坚诗论

    黄庭坚及江西诗派堪称宋代艺术特色的代表者,本书对其进行研究,观点鲜明,论述充分,有较高出版价值。
  • 八度空间

    八度空间

    《八度空间》是90后作家吴可彦的短篇小说集。《小梦》,写一个当了催乳师的女孩拒绝堕落;《发烧之爱》,写一对兄弟在不同境地中与各自女友相逢的故事,以俗称“大馒头”牌子的耳机联系、比照,演绎出彼此的命运与心灵;《阿光师的烘焙课》是非虚构的,于朴实而不动声色间,勾勒一个慈善事件,读来动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柯南之影袭黑白

    柯南之影袭黑白

    食指颤抖地指着眼前的白衣青年,小哀生气道:你…你竟然想让我给你当女儿?白衣青年捂着脸道:那是你姐姐说的!
  • 煮酒忘忧

    煮酒忘忧

    世间纷扰,行人匆匆,何处为家,终是无家…忘忧酒馆,每晚亥时饮业,只等待一个客人,一个故事…
  • 夜夜笙歌:绝世小受要遭殃

    夜夜笙歌:绝世小受要遭殃

    他是遭天劫被遗弃的散石,化作人间男子经历七情六欲,遇上狡诈如狐的他,却沉溺在情欢里无可自拔。是故天将降爱情于小受者,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这是一部修仙的奋斗史,同时也是一个弱质小受逆袭成为帝王受的奋斗史。
  • 李二狗的幸福生活

    李二狗的幸福生活

    上部:贵州农村贫困现状及风俗人情。下部:第一书记何欢携手主角李宜禄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本书根据现实故事改编,讲述贫困乡村在政策指导下的脱贫之路,书写了以李宜禄为代表的农村青年创业改变命运、同时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故事。
  • 九酒归一之华灯恋

    九酒归一之华灯恋

    折扇折往昔,纸灯照来世。三世可有缘,华灯初上恋。我叫小九,是阎罗王的第九个孩子,但一生下来就被鬼帝爷爷养在了冥池里,我因前世的诅咒需亲自搜集九种聚灵石方可救命。灵物有灵,混合感情。最终的那杯酒,便叫做九酒;最终的那个陪伴,便叫做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