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13800000031

第31章 神话传说(7)

考证史籍,“哭城”一事首见于《左传》:春秋初期齐庄公四年(公元前550年),齐国人杞梁在攻莒(今山东莒县)战役中阵亡。杞梁没有儿子,他的妻子无依无靠,扑在杞梁的尸体上,在城下痛哭,哭了七天七夜,城墙也崩塌了。这大概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原始资料了。其后,西汉刘向在《说苑》、《烈女传》中又增加了杞梁的妻子连哭“十日”后,“赴淄水而死”的细节。晋人崔豹的《古今注》一书记载,内容与《左传》大体相似。但上述各书中并没有指明杞梁姓范,更没有出现过“盂姜女”名字。直至敦煌石窟发现唐朝曲子词,才见到最早记载孟姜女送寒衣赴长城,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增添了“送寒衣”的情节。

唐末《杞梁妻》一诗,说杞梁妻为秦国人,她去长城哭吊丈夫,“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到了宋代,被广为流传的杞梁开始有了姓,不过说法不一,有说姓范,有说姓万,有说叫杞郎的,还有说叫喜良的。南宋郑樵曰:“杞梁之妻,于经传所言者,数十言耳,彼则演成万千言……”(《通志·乐略》)看来孟姜女哭长城是由杞梁妻哭城演变而来的,而故事的最后形成大致是在北宋年间。

宋代以后,孟姜女的故事被编成评词话本,谱成歌曲杂弹,“孟姜女庙”里四时香火不断,前来立碑献匾、拜庙赋诗的上自皇帝,下至仕宦,孟姜女随之成为“贞烈女神”,被列入“二十四孝”的第十一孝,神化成“七仙女下凡”。明代中叶,各地盛行为孟姜女立庙之风。

孟姜女故事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流传和演变,其故事本身内容差异,说法不一,如何看待这一故事,则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的说,孟姜女哭长城是根据历代时势和风俗的不断变化而变更的。

战国时,齐都中盛行哭调,杞梁战死而妻迎柩便是悲剧的材料。西汉时,盛行天人感应之说,杞妻的哭城便成了崩城和坏山的感应。六朝、隋唐间,乐府中有送衣之曲,于是又增加了送寒衣的内容。可见它的故事是顺应了文化演变而迁流,承受各时各地的时势和风俗而改变,凭借了民众的情感和想象而发展的。

但也有人否定孟姜女即《左传》中的“杞梁之妻”。有的认为在封建社会的中国,战事连绵,民不聊生,哭夫的题材十分常见,《左传》中也不无记载,因此单凭哭夫这一论据,不能令人信服。有的说,好端端的长城,竟然被一位妇女哭塌了城墙,未免流于荒诞。再说,把齐国的“孟姜”捏造成秦国的“孟姜女”,把攻打莒城改为修筑长城,是有意往秦始皇身上栽赃。

对于盂姜女哭长城故事的意义及其评价,也有过争论。有的认为,作为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反映了人民对沉重徭役的反抗精神,是秦始皇“为政不仁”的历史见证。可笑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时,孟姜女也被列入“大批判专栏”,说这个故事是为了欺骗和煽动老百姓来骂秦始皇,名为“孟姜女庙”,实为儒家招魂庙;名为表彰孟姜女“贞德节烈”,实为攻击秦始皇“暴虐无道”,并说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完全是孔孟之徒出于尊儒反法的需要。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编造,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两千多年来,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从故事、歌谣、戏曲等多种形式流传于我国广大地区,并为外国学术界所注目。顾颉刚先生20世纪20年代发表的著名学术著作——《孟姜女故事研究》,则是一部搜集了大量文献上的记录、见解成熟、体系完整的论著。

杨家将故事真相如何

自北宋以来,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广为流传。杨家将义胆忠肝,在抗辽保宋的战争中杨氏祖孙三代披坚执锐、浴血奋战,屡建奇功,是历史上不多见的一个英雄群体。其故事催人泪下,代代传诵不衰,既有口头传说,也有大量的小说传奇、戏剧词曲、美术作品。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明代无名氏的白话小说《杨家府演义》。生动地描述了杨业、佘太君、杨六郎、杨宗保、穆桂英、杨文广等人的英勇事迹,令人钦佩称颂。

北宋欧阳修在杨继业族杨琪作墓志铭中说:“继业……延昭,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欧阳修全集》)。但是,宋代各类著作史书已将杨家人物事迹记载得模糊不清,矛盾重重。其中掺杂进一些虚构成分和夸张的情节,这又不免使人对杨家将的真实性产生一些疑问,从而使杨家将事迹真假不分。

杨业,又名杨继业,杨家将最显赫的人物,也是戏曲小说中的“老令公”。按照通常的说法,杨业有七个儿子两个女儿。但是,史书记载的却不一致。《宋史》中的《杨业传》:“业既殁,其子延玉亦殁焉。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昭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为供奉官,延环、延贵、延彬为殿直。”宋末文人徐大焯在其《尽余录》载:“杨业,太原人,世称杨令公;(业有七子)长子渊平随殉,次子延浦、三子延训官供奉;四子延环初名延朗,长子延贵并官殿直,六子延昭,从征朔州功,家保州刺史。真宗时与七子延彬屡有功,并授团练使。延昭子宗保,同州观察。”这里都明确记载杨业有七个儿子。但据史书记载,杨延昭不是第六子,而是长子,其儿子也不是宗保,而是文广。

杨业祖孙三代并不“世称杨家将”。杨延昭在诸兄弟中的行次和名字,历来说法不一。《杨家府演义》中说他是四郎,元代罗烨《醉翁谈录》中则称之为五郎,清代康基田《晋乘搜略》中又说“杨延昭小字六郎”,在许多戏曲剧目中都把他说成是威震三关的“杨六郎”。

佘太君,原名佘赛花,杨业之妻。杨府的老祖宗。这位传奇式女子,深明大义,沉着刚强,老当益壮。后代在戏曲中演她百岁高龄,面临辽兵的入侵,仍能挂帅领兵,赶走契丹兵,历经杨家四五代,实在让人敬佩。可是,这样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宋史》中竟不列传,有许多相关史料也不见记载有佘太君的事迹。人们不禁产生疑问:历史上究竟有没有佘太君其人?

有学者经过考证,历史上实有其人。不过佘太君不姓佘,本姓折,后人以折讹佘,所以就改成了佘姓。从毕沅《关中金石记》和《续资治通鉴》等史料看,杨业年轻时,在离石、临县一带的七星庙驻防时,迎娶了府州折家的女儿。折家世居陕西府谷,从曾祖时起,世袭军职,多次参加抗辽战争。而杨家也世居此地,代代习武,两家结亲可谓门当户对。那么,佘太君的太君称谓是怎么来的呢?按照宋制,凡是功臣的妻子、母亲都要有所封赠。宋太祖赵匡胤在建制之初就下诏:“定文武群臣母妻封号:庶子、少卿、刺史……母封县太君、妻县君。”而折氏的儿子杨延昭等,位居刺史之上,他的母亲极有可能受封为某县太君,所以后来许多史料都称她为佘太君了。佘太君究竟活了多大岁数,人们根据折窝村发掘的墓碑上的记载进行推断,佘太君可能活到80岁左右。

杨门女将中除了佘老太君以外,最有名的就是穆桂英了。戏曲中描绘穆桂英领兵挂帅,充当大将,武艺高强,英勇善战,频频扭转乾坤的战斗故事,说得有声有色、玄之又玄。然而,这样一位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却未见正史中有所记载。有人认为,这并不能说明没有此人。或者说,在杨氏的眷属中可以找到她的原型,在湖北黄梅发现的《杨氏宗谱》记有“宗保妻穆氏,生文广、同信二子”。可见,家谱中有她和杨宗保。欧阳修写的《杨琪墓志》中有:“杨琪初娶慕容氏,又娶李氏”的记载。杨文广有位堂兄叫杨琪,两家关系十分密切,杨文广也可能与慕容氏联姻,而穆桂英的姓也许是“慕容”氏的转音,桂英则是民间比较通俗的名字,戏曲小说本是允许改编的,经过戏曲小说的大力渲染,穆桂英这一形象很快流传开来。再说,慕容氏是当时鲜卑族的一个大姓,也是世代习武,与杨家通婚,嫁给世代从军的杨家,也是不无可能。这种说法也只是猜测,没有真凭实据。有人则持否定态度,认为穆桂英是虚构人物,历史上并无其人。根据宋人《隆平集》和一些史料看,杨延昭的儿子没有宗保而有文广,因为穆桂英的丈夫杨宗保“不是历史人物,而是小说家虚构的”,小说中所说杨宗保“兵在西夏”、“平定西夏”等一系列活动,实际上都是杨文广的事迹。而民间传说则是杨延昭有子杨宗保。虽然名字不对,但二人的事迹却相同,如少年临阵破敌等事。杨宗保乃文人的杜撰,不可信。因为杨宗保不存在,当然也就没有穆桂英了。

至于杨五郎,也是后人颇有争议的人物。他本人的真实姓名已不得而知。元杂剧中作延郎,小说中叫延玉,明清戏剧中又叫延德,有可能就是《宋史》记载的延贵。大多数的说法是杨五郎在两狼山大战后,看破红尘,到五台山当了和尚,而杨五郎为僧之说正史中不见任何记载。但许多戏曲、小说、杂记都不约而同地有所记载。到了清代,出现了《五台山》一类的剧目,遂使这一说法几成定论。或许五郎真的厌倦了残酷的战争,饱尝战争煎熬与政治斗争的无情,从而遁入空门去了,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从以上几个人物的大致情况不难看出,史料与传说之间存在一段明显的距离。虽然杨家将故事多是各种民间文学形式流传下来的,其间也经过了许多艺术家的加工和创造,但杨家将故事的主要部分应该说是事有源流的。杨家将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是被世人称颂的。

同类推荐
  •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即为殷墟。殷墟是一个王朝的缩影,它出土了大量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重要文化遗产,揭示了商代晚期的辉煌历史,也验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它所代表的殷商文明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华夏文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难怪郭沫若先生也感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历史之谜》选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中的未解之谜,并加以申述。
  •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该书探究西方近现代一些知名艺术家、哲学家、文学家的独身现象,包括尼采、叔本华、萨特、卡夫卡、金斯伯格、凡高、安徒生、乔治·艾略特、简·奥斯丁、波伏瓦、梭罗、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他们因着孤高的精神向度,特立独行的生命选择,对存在的根本性的探求,最终选择了独身,这种生存方式的选择,诠释着他们毕生的道德观、伦理观和价值观。该书即从他们的独身问题出发,探究这些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秘密。
  • 书法与篆刻艺术(下)

    书法与篆刻艺术(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

    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

    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
热门推荐
  • 永灵幻

    永灵幻

    一个送外卖的因为一块石头,穿越到万物皆有灵众生皆有命的永灵大陆,在这里他利用一次又一次的奇遇,改变了自身的屌丝命运,达到那不可触碰到的境界。
  • 华油历险记

    华油历险记

    男主华油在河里游泳忽然狂风大作被一个漩涡卷进去就掉到了一个孤岛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呢?
  • 异星王子

    异星王子

    一只猫在多年前修炼成人,与人类赵晓雅和道士王浩宇之间发生的种种……
  • 这个霸道的总裁竟然是我的鬼夫

    这个霸道的总裁竟然是我的鬼夫

    半个月了,今年的今天我刚好十八周岁,那个从小跟着我的感觉竟然也消失了,不,不是消失,是他!他出现了,他说说他是我的夫君?!“什么夫不夫君,我今年才18周岁诶,更何况现在是21世纪不都应该是叫老公么?”“那你叫我一声老公给我听一听”
  • 相公大人在上

    相公大人在上

    本想就算这世界有鬼又如何?跟自己有半毛关系?然而无风自飞的窗帘,无人自开的房门,半夜的水声,耳畔冰冷的感觉,就连身体同样像被人操控着,这是肿么啦?千年前的爱恨,千年后重逢,“妈呀!你能不能不吓我!”“大少爷我错了,奴婢服侍您用膳,别气了。”“锦绣又忘了昨儿是怎么惩罚你的了吗?呵。”人鬼或许不殊途呢。
  • 茄子的爱情

    茄子的爱情

    在遇上元零轩之前,伍拾以为自己只能拥有一个很平淡的人生。在相遇之后才知道,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未来。
  • 六道天都

    六道天都

    他,封恒天都,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少年,一次意外重生在了栢袭大陆,废柴小屁孩,封恒家族的唯一活下的人。被从小扶养自己长大的三叔告知家族一夜全灭的他决定踏上复仇之路。第一天来到学院就遭人嫌弃,呵呵~废物?这个词我挺喜欢的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第一狂才:绝世凤妃

    第一狂才:绝世凤妃

    绝代医毒师遇上穿越,从六岁孩童做起,她一朝崛起,逆了这天下。可她碰上了他,他俊美无双,却幼时丧母,看尽冷暖,是大齐国的战神。当腹黑碰上腹黑,天才遇上妖孽时,他们会碰擦上什么火花
  • 青龙在异界

    青龙在异界

    天生神力的少年,为何天力修炼缓慢,在这片天力的大陆上,他将如何拥有一席之地,青龙之体,空间领域,当他问鼎巅峰后有将揭开什么秘密,请看青龙在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