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21800000016

第16章 有國王的民主,沒國王的極權(1)

西羅馬帝國灰飛煙滅,代之而起的是結構非常原始的國家。國王,也就是先前的日耳曼戰士首領,他將土地分發給自己的子弟兵,而這些下屬必須提供國王打仗所需的戰力作為回報,一個國家就建基於這樣的關係上。如此,國王不必徵稅或成立繁複的政府體系即可擁有軍隊。經由這種方式握有的土地後來被稱為封地,拉丁文的「feudum」即是從這個名詞演變而來,之後再演變成英文的「feudal」(封建)。

由於重度依賴擁有土地的重要臣民,封建制度下的君主勢必處弱勢地位。理論上,封地既是由國王分配出去,土地權應該掌握在他們手裡才對,實際上卻都成了以父傳子的私有財產。大地主雖然肩負服從國王的義務,但他們大可違抗命令或置之不理;他們擁有軍武力量,照說國王可徵召來為自己效命,但這股軍力也可能被用來對付國王,或是國王要他們順從的時候反而處處刁難。他們住在城堡裡,有能力抵禦外敵──以及自己的主子。

那時軍隊的性質已經有了改變。古希臘和羅馬時代,步兵是軍隊的核心,如今騎兵成了要角。馬鐙是東方的發明,此時傳入了歐洲,更讓馬背上的士兵勢如破竹。腳踩馬鐙坐在馬鞍上,要比直接坐在馬背上穩固得多,步兵不但更難將他拉下馬,騎馬的人還可將自己的衝力和重量與馬匹結合,直如一體般活動自如。手持長矛、全力衝刺的騎兵是威力強大的戰爭武器,這些騎馬的人稱為騎士或見習騎士,也就是騎士的扈從。那些大地主──封地領主──,可以提供許多騎士為國王服務。

互親臉頰的君臣盟誓

領主和國王之間端賴個人的盟誓作為約束。宣誓服從的儀式是:領主屈膝跪下,雙手合掌高舉,國王以雙手緊握對方的手,領主隨即宣示自己今後是國王的人馬,誓言效命於他。宣誓服從後,臣子起立,君臣兩人並立,互親臉頰。因此,這是一種代表服從也代表平等的儀式,象徵著這種關係的本質:只要國王保護他,臣子便矢志效忠。自西歐有王國開始,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就是一種不成文的契約關係,這個信念從來不曾完全消逝。

雙手合掌是我們所知的祈禱姿勢,不過基督徒一開始是站著祈禱的,他們面朝東方,亦即期待基督榮耀歸來的那個方向,張開雙臂。我們現今的祈禱姿勢是模仿世俗領主宣誓順從的動作,關於這個儀式以及它所代表的關連(它是根源於日耳曼還是羅馬?)各界看法不一。在羅馬社會,即使是它的輝煌時期,年輕人想出頭都得找個贊助人當靠山,而當這個帝國日薄西山,越來越多人開始找勢力強大的人當自己的保護者。不過,合掌和吻頰的儀式本身是始自日耳曼──這是部族首領和麾下戰士之間創造出來的約束。

效忠國家跟效忠治理它的國王原本是兩回事,但這種觀念日漸消失。國王駕崩後,所有大臣都必須宣誓效忠新王,唯有如此,才能成立新政府。由於政府是種私人間的約束關係,國王可以像莎士比亞戲劇中的李爾王那樣,將國土分給自己的子女──真實歷史中的查理大帝也是如此,雖然他一直努力保持國土的完整。藉由新一輪的宣誓效忠儀式,新政府於焉成立。如此,血脈成了國家延續的關鍵,而非國土。古羅馬皇帝從沒想過他可以將帝國分給自己的小孩,他的責任是維繫帝國的完整,但當這個帝國一分為二、東西各據一方後,為改善國政與國防,國土就這樣被分割了出去。

封建社會下,階級不等於地位

由於立足點薄弱,封建制度的君主必須徵詢國內權勢人士的建言。他們沒有一支自己能夠全權控制的軍隊,也沒有常態的徵稅制度或行政部門,因此,在做決定之前,他們會邀集重要人士,聽取這些人的意見並徵得同意才能拍板定案。神職人員、貴族和平民三種不同地位(estate)的人必須到國會集合開會,聽取建言就此成為正式的制度。

這裡的「estate」意指「地位」而非「階級」;在中世紀時代,這個字是一群人的意思。當時的封建社會公認有三種組成份子:神職人員職司祈禱,貴族負責出兵打仗,再來就是平民百姓,也就是所有其他各行各業、從事勞動與賺錢營生的社會工作者。「地位」和階級(class)有很大的不同。階級和經濟能力有普遍的關連,而這三種社會地位卻是以功能作為分野:祈禱、打仗、勞作。同樣地位的人貧富差距極大,拿神職人員來說,其中包括腰纏萬貫的大小主教,也有一窮二白的地方神父;貴族當中有的地主富甲一方,也有的一貧如洗;至於平民,有的大商賈和金融家比貴族還有錢,還僱用許多平民替他們工作。能夠派代表進入國會殿堂的是這些財力雄厚、坐擁恆產的平民,那些苦力勞工可不行──他們是有如半奴隸的農奴。

在當時的法蘭西,整個國會分成三院開會,稱為三級會議。其中一院專屬於神職人員代表,一院是貴族代表,另一院是平民代表。至於英國,以大主教和主教為代表的神職人員連同貴族,一起在上議院或稱貴族院開會,平民則有自己的下議院。當今的英國國會依然沿襲這些名稱,就跟它的君主制度一樣,都是中世紀留存至今。英國今天是個民主國家,但它之所以躋身民主,是因為准許全民投票選舉下議院的議員──此舉是為了制衡貴族的權力,君主也因此成了虛位元首。這樣的民主已經不復古典時代雅典的民主面貌。

中世紀的議會並不是政府的常態部門,君主若有特殊需要,才會召集他們來開會。通過立法並不是議會的主要職司;國會之所以召開,是因為君主需要更多的財政收入。當時的君權已從薄弱的基礎慢慢往上增厚。他們靠自己的土地和固定稅收擁有財政收入,但若是開支增加──主要是因為戰爭,就得徵收特別稅,因此需要召集國會,通過加稅之議。議會可以趁機吐吐苦水,並通過若干或由國王行政首長或由國會成員發起的新法。

中世紀的城鎮日漸擴大,一種不同型態的政治組織隨之成形;每個城鎮先選出管轄市務的議員,再由議員們選出一個市長。中世紀時代,由於君主委實太弱,當城鎮日益發展,他們不做直接統轄之圖,反而允許城鎮自治,交換條件是它們必須服從君命,繳交各種稅捐。市議會聚集開會時,人人地位平等,互相宣誓,這樣的世界和別處大相逕庭──其他地方都是以主從關係來運作。

在一個王國境內,民選出來的議會和市長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市鎮,這是歐洲才有的發明;實力堅強的君主不可能容許敵對的權力中心坐大,他們會派自己的人馬去管轄那些市鎮。在歐洲,隨著商人、金融家和製造業者的荷包日益豐厚,權力也跟著水漲船高,就是拜這種半獨立的地位之賜──國君為了掌控鄉間坐大的貴族地主,越來越仰賴自治城市和他們的財富(藉由徵稅或借貸取得)。這也是一種極不尋常的發展。

弱勢的君主和他們的貴族時有扞格,跟國會也是角力不斷,直到進入近代,西元一四○○年左右,君主開始居於上風,封建君主慢慢轉變成絕對的君主專制,不再仰賴議會鼻息。

事實上,這些君主並沒有真的廢除議會,只是不再費事去召集國會諸公來開會,因為他們找到了其他籌措財源的途徑。法國國王開始變賣公職,如果你想當個稅商,只要預付一大筆錢給國王,再從你向商人收取的費用裡補回來就好(編按:舊秩序時期,有些間接稅,如鹽稅、酒稅,法國政府並不直接設官課稅,而是委由包稅商徵收;包稅商與政府商定一個稅收定額,超收部分則歸包稅商所有)。至於西班牙國王,則是因為發現了新世界──墨西哥和祕魯的金礦而得到大筆橫財。

君主專制,國王再度當家作主

「君主專制」這個詞可能有誤導之嫌。它不表示歐洲的君王能夠恣意地為所欲為,他們並不是暴君;一般情形下他們有義務維護法律,確保司法以公平對待臣民;若是國家安全有虞,他們自己也可以處理。只是他們推倡「君權神授」的觀念,指稱國王是上帝派到凡間的使者,所以萬民必須服從,這比起早期君王的說詞更為浮誇,但君主自己也得受這個規範的限制,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治國成績終究要受到上帝的審判。當然,比起之前的封建君主來,他們顯得更尊貴、更遙不可及。君主與臣子互相親吻的儀式不再,現在你得跪在國王面前,看他要不要把手伸給你親。

這些國王用自己的經費買到了自己的軍隊,此時是步兵軍團當道;中世紀後期,可將馬背上的騎兵擊落地面的新武器,長弓和長矛,被開發了出來。長弓是英國的研發,這是一種比石弓威力更大的武器,英國的長弓箭手可以用它射穿騎兵的盔甲,讓敵兵跌落馬背。法國人原本認為用這種武器打仗太不光彩,拒絕就範。就像一次世界大戰時大家譴責機關槍一樣,法國武士一開始也譴責這些長弓手,結果兵敗如山倒,不出多久,法王自己也有了長弓箭隊。

長矛則是瑞士的發明。你把這種又長又重的矛扛在肩上前進,與敵人對壘之際,一團步兵排成方陣,將長矛放低就位,向外齊發,進攻的敵方騎兵不是被射中落馬,就是馬匹被長矛刺穿。

沒想到這些君王一擁有自己的軍隊,卻是拿它來對付自己的臣民──那些忤逆國王的大貴族或是拒絕繳稅的窮佃農。於中世紀末期傳入歐洲的火藥,是國王控制臣民的一大助力,國王的軍隊可以對準城堡發射砲彈,城牆便應聲而倒。

彼時歐洲已回復到正常狀態:真正當家做主的是政府,但由於統治者一開始備受被統治者的掣肘,這樣的怪現象依然影響深遠,餘波盪漾。就像在英國,儘管王權升高,但議會存活下來而且勢力更增;在法國,某位君王則不得不讓停擺了一百七十五年的三級會議,再度重見天日。

在歐洲大陸,由於各國之間戰火不斷,國王大有理由擴充軍隊。不過,在英國,為了保衛英國,英王需要海軍更甚於需要陸軍,但海軍不能拿來對付國內反抗的臣民,而英王若想維持一支龐大的常備陸軍,又會被視為違反英國的自由原則,因此,英國國王若想取得在必要時能拿來對付臣民的武力,可謂難上加難。然而,到了十七世紀,英國國王還是做了嘗試,意圖跟隨其他歐洲國家路線,變成絕對的君主專制。

做出這個嘗試的王系,是祖先來自蘇格蘭的斯圖亞特王朝(Stuart line)。終身雲英未嫁的英格蘭伊莉莎白女王(Queen Elizabeth)於一六○三年過世後,將王位傳給蘇格蘭的詹姆斯六世(James Ⅵ),因此,除了這個身分,他也成了英格蘭的詹姆斯一世。在他之後,所有斯圖亞特家族的繼承者都是這兩個王國的共同統治著。(見左頁圖)

國王鬥國會、國會殺國王

詹姆斯一世和兒子查理一世、兩個孫子詹姆斯二世及查理二世,和國會都不對盤。這些國王每每拙於應付國會,可是他們面對一個現實的難題──他們需要更多財政稅入,但當他們找國會商量加稅,國會卻提出要求,希望升高對國家政策的掌控。想當然耳,國王拒絕讓國會插手,他只好另闢蹊徑尋找財源,極力避免回頭去找國會。這自然引起國會更多的狐疑,在他們看來,國王似乎打算仿效歐洲別國國君王正在做的事:完全架空國會。

不過,真正讓這些衝突白熱化、使得國會諸公準備為理想干冒生命危險的導火線,卻是宗教因素。由於斯圖亞特王朝的國王若不是天主教徒,就是娶了天主教徒為后,在信仰英國新教的臣民眼裡,怎麼說都是不夠忠貞的。

宗教改革之後,英國成了新教國家,不過過程和宗教革命的起源不同,英國並沒有出現一位像馬丁路德的人物。英國之所以走向新教,要拜亨利八世之賜。亨利八世大名鼎鼎,因為他娶了六任皇后。他的元配皇后凱瑟琳是天主教徒,可是她沒有盡到她最大的義務:生個兒子繼承王業。要解決這樣的難題,一般是由教宗找個理由宣佈婚姻無效,但這位教宗私心自用,不願得罪皇后的家族──西班牙的統治者。因此,亨利於一五三四年自行宣佈,自己是英國天主教會的領袖,任命了一個願意宣佈他與凱瑟琳婚姻無效的大主教,隨即把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Anne Boleyn)娶進門。在亨利八世之後,已被正名了的英國教會更逐步朝新教趨近,但若干天主教儀式仍然保留,主教、大主教的職位也依然如故。此舉激怒了一些眼紅的新教徒──希望教會徹底改革的清教徒。

詹姆斯一世拒絕了清教徒的改革要求,但他做了一個重大決策,同意將《聖經》翻譯成英文,這個版本活潑但不失典雅,成為英語世界爾後三個世紀共同奉讀的聖經版本。詹姆斯的兒子查理一世對現今稱為英國高教派(High Anglicanism)的神學和儀式情有獨鍾,但不只是清教徒,就連大部分的新教徒都認為這個教派太偏近天主教色彩。查理一世卻強迫英國教會接受他的見解,此舉大大冒犯了英國教會,畢竟它是名正言順的官方教會,而且查理一世還是它的最高領導者。查理雖非天主教徒,但皇后篤信天主教,還特別安排自己的神父在宮廷之上參與彌撒,總之,英王由偏新教變得偏天主教了。

同类推荐
  • 五国奇遇记

    五国奇遇记

    在一个名叫五域大陆的地方,这里主要由五个国家和无数个小国家组成,我们的主角穿越到了这里,这部作品主要讽刺了政客在战争和饥荒下的真实人性,同时也赞扬了一些底层人民的高尚品质,我们的主角也是一个小人物,在这浮沉乱世中,迎接他的是天堂还是地狱————洛风ACE
  • 穿越过去当神探

    穿越过去当神探

    一个21世纪的IT男因为车贷房贷拼命工作可是没过几年一口老血喷出就过劳死了,却不知道什么原因穿越回了过去,没想到他的灵魂竟然在一个神探身上。
  • 西域战神陈汤

    西域战神陈汤

    西汉元帝时,郅支单于杀害大汉使者谷吉,窜至康居,企图长期盘踞西域并继续危害汉朝。陈汤与甘延寿激于民族大义,准确把握战场形势,毅然决然矫诏发兵,长驱数千里,一举消灭匈奴残部,将郅支斩杀,并悬首长安藁街,还留下了声震千古的豪言壮语: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本书塑造了陈汤、甘延寿、郅支等众多人物形象,再现了一个普通儒生成长为战神的艰难历程。
  • 数理化高才生穿越

    数理化高才生穿越

    这是一部高才生用自己的智商和知识建立的帝国,用化学生存,用物理打脸
  • 楚汉三国

    楚汉三国

    因为神仙的赌气,兵败垓下的霸王穿越到汉末并收了后世有着“小霸王”之称的孙策为弟子。霸王的弟子孙策、刘邦的转世刘备,始皇的转世曹操,交错在楚汉和三国间的恩怨。一切的一切,尽在楚汉三国。(本故事纯属虚构扯淡)ps:每日21点左右,更新一章。
热门推荐
  • 弑神风云传

    弑神风云传

    他是遭天妒的麒麟儿,一朝觉醒,弑神之星,豪光永绽。他是被遗弃的复仇者,孤身一人,天道武具,乾坤动乱。两个同样拥有神秘身世的命运之子,一见如故,相邀结伴。同入宗门,共度难关,出生入死,情义不断!真相降临,宿命恩怨,刀剑相逢,叹息扼腕。是什么让他们险些反目成仇?是什么让他们再度把酒言欢?兄弟情,并肩战!弑神戮魔,上演一场弑神风云传!
  • 九命之夺爱

    九命之夺爱

    生命如同一段路程,总要走过后才完整。怀疑、等待,有过才值得......拥有九条命的小猫在心爱的人的心上搭上多少才能拼凑出昔日的幸福?
  • 达尔文在路上看到了什么(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达尔文在路上看到了什么(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由美国史密森学会推荐,是全球最经典的科普读物之一。真实地记录了达尔文随“小猎犬号”开展为时五年科学考察的生动有趣的过程。分为“动物”、“人”、“地理”和“自然”四个栏目,共有80多幅精美插图。这一切都是之后他撰写《物种起源》的基础。全书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形式新颖,读者面广,既适合少年儿童读者,也适合具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广大读者,并可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 嫡公主心狠手辣

    嫡公主心狠手辣

    北启嫡公主从小丧母,寄养皇贵妃处,多年后成为督察院的主人,成为人人惧怕的嫡公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生死大权的她本以为这一生为家国使命而死,却遇见那个为了她可以豁出性命的人
  • 互宠秘籍

    互宠秘籍

    普通车祸穿越的舒锦附身于一破落贵族世家小姐上,看着年幼的弟弟和病重的娘亲,舒锦毅然决定把自己卖给江南第一富豪家族——秦家,准确的说,是嫁给身有顽疾的秦家大公子——秦陌之冲喜。然而万万没想到……这是一个互相以为对方弱鸡互相宠溺保护对方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约难宠

    妖约难宠

    妖尊:其实我就是想讨个债来着的,但是不小心一失足成逗比了苏雨:我不认识他
  • 我们七百里

    我们七百里

    性格偏激的七里在学习和生活上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的问题,幸在,她有一个同胞兄弟——七百,七百好像永远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如此完美,然而他始终隐藏着内心的脆弱不向任何人透露,在他的帮助下七里突破了学习的障碍,收获了美好的生活,而他也在七里的陪伴下勇敢面对生活,两人共同揭开他们的身世之谜。生活的新篇章从此开始……
  • 将魂奇谈

    将魂奇谈

    平凡少年,日常穿越。掌握古代圣贤的各种力量,成就不一样的精彩!
  • 王之声

    王之声

    北岭有鴍,面如人兮,鸣如仙音,寄于蓬莱。朔风凛凛,长鸣哀之,终折羽兮,其犹不悔。
  •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谜离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谜离

    初次相见,韩亦辰恋上沫熙的倔强,他贪玩,恋上戏弄沫熙,直到有一天,一个多年前被沫熙救下百里千川出现,韩亦辰终于明白,他喜欢上了玄宫沫熙,开始了追爱的旅程,本以为祥和的日子会长久,不到魔族的出现毁了一切,沫熙在最后的一刻,舍命护下了韩亦辰,韩亦辰疼心不已,用他的三生烟火换下沫熙的一世迷离,这一切,又能否感动主神?让他们永世一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