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46200000017

第17章 开国(1)

清之开国,不能谓于国民先有何种功德。本以女真崛兴东北,难言政治知识。顾其族为善接受他人知识之灵敏者,其知识能随势力而进,迨其入关抚治中国,为帝王之程度,亦不在历朝明盛诸帝之下。虽然死于安乐,以致亡国,在女真之根性,实一优秀之民族也。

女真族,至清而已三有国,且愈后而愈盛,已见上编。唯其极盛,乃致灭亡。受汉族之奉养,以消磨其特长,又欲自别异于汉族。既已无能,而又显非族类,轻视与仇视交并,一旦覆之,无可留恋。此为清亡之实状。当太祖以前,未能鼓其武力。而行动即非同族各部所及。以物质之缺乏,仰中国为赡生之计,此为其常态。中国未失道时,因其所求,以为操纵,顺则与之,逆则夺之。又多存其部落,予以世职,而保其并生并育。自居于兴灭继绝、扶弱抑强之帝德,而实制其兼并坐大之图,此明以前之边计也。女真虽谲,固不能不就此束缚。自肇祖至景、显,清之所谓四祖,今皆考见其受明厚恩,为诸夷最。求高官以夸众,则予以都督之尊;求托庇以避仇,则徙之辽边之内。其详见余《明元清系通纪》。

第一节 太祖

自太祖以前,可记之事,较前代帝王开国以前之祖宗功德可为独多。余别作《明元清系通纪》,成专书数十册,今不复复述,述之自太祖始。太祖自二十五岁以前,景祖、显祖皆在,在父祖重荫之下,无事可记。《实录》载其不得于继母等事,与创业无关,亦不述。景、显二祖,本导明总兵李成梁图其同族建州右卫酋王杲、阿台父子,而为成梁军中所骈杀。明人谓太祖以夷目余孽,俘虏孤童,给役李成梁家,成梁抚之有恩,故与李氏有香火情。以今考之,不为无因,而亦不能尽确。如谓太祖为四岁孤童,有弟舒尔哈赤更幼,皆由成梁长养,此则不确。二祖死后,太祖即与尼堪外兰寻仇,年岁相合,断不能于二祖既死,再由成梁抚之二十年,然后长大称兵。成梁之诛阿台,在万历十一年,与《清实录》相合。不数年间,明已假借太祖,官以都督,宠之以龙虎将军,亦与《清实录》略同。而《明实录》皆有年岁可记。故四岁孤童受抚于李成梁之说,实出附会。唯太祖始起,正为成梁衰暮之年,以敷衍悍酋,期保威名,以全晚节,但得太祖表示效顺,即保奏给官,甚且弃地以饵之,为廷臣宋一韩等所纠,按臣熊廷弼所勘,俱见《实录》及诸臣章疏。又舒尔哈赤之女,有为成梁子如柏妾者,太祖之求媚于成梁,自亦无所不至。皆见《明实录》。当万历四十六年以前,太祖虽已极狡展,然朝有严命,即阳示觳觫遵守,中朝犹视为属夷首鼠常态。虽朝鲜来报建酋已立国僭号,亦不欲先诘,以为小丑戏侮,见怪不怪,可以了事。太祖亦倏进倏退,可伸可屈,深中明季苟且之隙。僭号在万历四十四年丙辰,至四十六年戊午四月十三日壬寅,以七大恨告天(七大恨原文今不见,并非《实录》所载之文。今北京大学史料室存有天聪四年正月日印刷黄榜,为再度入关复述戊午七恨之文,事实颇有不同,当尚是戊午原状。事隔十三年,对明之心理尚未变,且明边内外耳目相接,所需此榜文之效用,尚未悟其无谓,故有复述榜发之举。可信其正是原文;纵有改窜,必最相近。《实录》之始修,已在天聪九年,时已觉榜示七恨之徒扬己丑,特史中不能不存一告天事实,乃改窜以录之。故有《实录》以后,即是改本。余别有文考之,于此不复述)。袭破抚顺,守将游击李永芳叛降。继又破清河。于是为公然犯顺,对明称兵之始。

明年,万历四十七年,即太祖称天命之四年,明发大军分四路讨建州,用杨镐为经略。镐固承平时科目庸才,李成梁已前死,镐等方倚李氏余威以自壮,固为敌人所嗤。命将调发,期日道路,尽泄于敌,太祖得设伏以待,尽覆其师。师号称四十余万,并调朝鲜兵为助。明四路将帅,忠勇骁健者皆殉,刘囗、杜松,世尤惜之,坐为经略非人所误。独李如桢迟迟不进,闻败,全师而还。镐之私李,李之通敌,益为世口实。是败也,天下震动,明乃用前巡按熊廷弼代镐,太祖遂敛兵不动,间以零骑掠边,如向来之草窃故技。廷弼方规画[划]大举,事未集而中朝群议其老师怯战,排击之使去。廷弼身捍大敌,相持年余,朝廷不以未有丧失为功,而以不急挞伐为罪,于廷弼所图制胜方略,亦漠然不知且不问,以袁应泰代之。太祖知新经略易与,又大入边。天启元年(天命六年)三月十三日取沈阳,二十一日即取辽阳。袁应泰自焚死。中朝又大震,复起熊廷弼而斥前之攻廷弼者。而太祖则已由故居赫图阿喇移辽阳,谓之迁都,一改其寇钞出入,饱即扬去之故态矣。

明既复用熊廷弼,时廷臣只有党派,无一主持之人,偏私乖戾者不必言,即最和善之首相叶向高,亦以座主袒护门生王化贞,以辽东巡抚抗经略,不用其命,是为经抚不和。而内阁本兵皆袒化贞,再济之以多数之台谏,毁经而誉抚,廷弼无所措手足。李永芳在太祖军中,勾通化贞部下游击孙得功,诳化贞谓永芳内应,共图太祖。化贞恃为立功之奇秘,益藐视廷弼。廷弼乞休,廷议已允之,而太祖于天启二年正月,已攻化贞防辽河之兵。得功欲执化贞归太祖,为他将挟化贞以走,遂弃广宁;遇廷弼来救,知广宁已不守,遂偕入关。其实太祖未敢即入广宁,未敢即犯河西,廷弼愤化贞所为,以为偾事非己之罪,不以死争广宁,不以身殉关外,唯冀廷臣败后觉悟,知重己之才而用之,以收后日之效,此则廷弼之忿懥失计,亦不得为无罪也。当时经抚已尽弃关外,太祖兵所不到,亦尽为蒙古占领。明旋用孙承宗,以阁臣督师,又渐收辽西地。太祖不敢逼,于其间笼络蒙古,使与己合,以孤明边。又自辽阳徙沈阳,盖由西窥关门、北略蒙古皆近捷也。启疆心虽切,而明守关有人,即不敢动。太祖之善待时机如此。迁沈在天启五年(天命十年)三月,与承宗相持者三年。

天启时,魏忠贤肆恶,逐年加甚,阉党与承宗不相容。五年十月,允承宗致仕,以高第为经略。太祖知有可乘,六年正月,大举西攻。第急檄尽弃承宗所复地,退守关门。宁远前屯卫道员袁崇焕,以职守所在,固守宁远城不奉命。第无如何,但撤他列城,委宁远不顾。将吏不欲弃地者,忿第所为,从崇焕死守。太祖视宁远城小,围攻意可立拔,两日为崇焕再挫,死伤多,乃撤围还,咄咄自恨,谓生平未遇此败,疽发背,以八月殁。称号十一年。迹太祖所为,谓有积功累德,应主中国,在清代自言之则然,就史实考之,则实无有。清之取天下,纯由武力。其知结民心,反明苛政,实自世祖入关时始。《太祖实录》载初起时,以矫健警悟,当大敌不惧,受重伤不馁,以此称雄。载在清官书,不具录。要其以勇悍立威,为众所戴,遂能驱率其族,裹胁益多。自是以训练族众见长,《清实录》转不载,而《明实录》载之,录数则,可知太祖之养成武力,实已横绝一世。古云:“女真兵满万不可敌。”正以骑射之长,在汉人为特殊艺业,在女真为普通生活所必需。所未能得志于中国者,无大队部勒之法,虽有长技,亦只能零钞取胜耳。中有大豪,能取得众人信仰,再以天然识力,悟行军部勒之道,是即金世阿骨打之流矣。

《明实录》:“万历四十八年正月壬寅,熊廷弼疏有云:奴贼战法,死兵在前,锐兵在后。死兵披重甲,骑双马冲前。前虽死而后乃复前,莫敢退,退则锐兵从后杀之。待其冲动我阵,而后锐兵始乘其胜。一一效阿骨打、兀术所为,与西北虏精锐在前,老弱居后者不同。此必非我之弓矢决骤所能抵敌也,惟[唯]火器战车一法可以御之。”

又:“天启元年正月壬寅,户科给事中赵时用疏请练兵,言:臣闻奴酋练兵,始则试人于跳涧,号曰永练,继则习之以越坑,号曰火练。能者受上赏,不用命者辄杀之。故人莫敢退缩。”

凡此皆明廷之所闻奏,事在太祖称天命之第五第六年。此可以知清兴之武力。

太祖又习知中国事,据《明实录》,朝贡亲到北京者三次。

万历十八年四月庚子,建州等卫女真夷人努尔哈赤 等一百八员名,进贡到京,宴赏如例。按上年九月乙卯,始命建州都指挥努尔哈赤为都督佥事。盖受此升职以后亲来朝贡也。《清实录》叙太祖受明都督职,在二祖为李成梁所毙时,并将授龙虎将军亦并为一时之事,皆故事简略之语。

又:二十六年十月癸酉,宴建州等卫进贡夷人努尔哈赤等,遣侯陈良弼待。是为二次入京。

又:二十九年十二年乙丑,宴建州等卫贡夷努尔哈赤等一百九十九名,侯陈良弼待。是为三次入京。

又有言太祖以佣工禁内,窥囗多年者。

《明实录》:“万历四十七年三月戊戌,户科给事中官应震奏保京师三议。一曰皇城巡视应议:闻奴酋原系王果家奴,在昔果悬首藁街时,奴怀忿恚,寻即匿名,佣工禁内,窥囗多年。夫大工讵今日急务,已停而复兴,就里夹杂奸人,亦所时有,今须急停,以防意外。”按乾清、坤宁两宫灾,在万历二十四年,自后乃有所谓大工。太祖或冒名充工入内,但亦传闻之词,似无确据。官应震意在请停大工,述此流闻语耳。

又:“五月癸未朔,户科给事中李奇珍,以陷城覆将,疏论原任辽东巡抚利瓦伊翰、经略杨镐、总兵李如桢并应逮问。又称:如柏曾纳奴弟素儿哈赤女为妾,见生第三子,至今彼中有‘奴酋女婿作镇守,未知辽东落谁手’之谣。速当械系,以快公愤。不报。”

此事当是事实。太祖与李成梁结托极深,中间并有此女为李妾之援系,又不待勾结叛将佟养性、李永芳而始一一赘为额驸也。

第二节 太宗

太宗名黄台吉。往时蒙古酋长每有此名,即华言“皇太子”之音译。译音无正字,或又作“皇太极”。《清实录》以为天意预定,有此暗合之佳名。此亦无可附会之附会。

蒋氏《东华录》:“太宗文皇帝,太祖第八子,讳皇太极。史臣云:太祖名子为□□□者,国中原无汉与蒙古籍。及为汗,阅汉、蒙古书,汉之储君曰皇太子,蒙古继位者曰皇太极,天意已预定矣。”

太祖创业,以军队立国,军编为八旗,每旗主以一贝勒,八贝勒并立。崩年遗训,以此为后金国定制,不立一人为主器之子。太宗在八贝勒中,其序为第四,谓之四贝勒。在太祖时,四贝勒战功独多。太祖崩时,八旗亦未遵太祖意分配,太宗独挟两旗,势凌诸贝勒上。兄代善为大贝勒,与其子岳托、萨哈廉两人议戴太宗为八贝勒领袖,始犹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并坐而治,余称小贝勒,不敢与诸大贝勒齿;然太祖八旗并立之遗训,未遽改也。既为领袖,乃自称天聪皇帝。天聪四年,以罪废镶蓝旗贝勒阿敏。阿敏有弟济尔哈郎,早与本旗攻战之事,与兄共为旗主,故阿敏废而旗属济尔哈郎,然并坐之大贝勒则已少一人矣。至天聪六年元旦,乃正位南面专坐,代善、莽古尔泰旁侍。是为后金国进一步之君主政体。是年,莽古尔泰死。后三年,莽古尔泰同母弟德格类又死。未几,所属追首莽古尔泰兄弟罪恶,削爵除宗籍,收所部正蓝旗归太宗自将。太宗独领三旗,盖两黄始终由太宗兼领,至是并正蓝得三旗,而诸贝勒分领各一旗,其势力大不侔矣。是为后金国又进一步之君主政体。是年为明崇祯八年,即天聪九年,得传国玉玺于元裔插汉林丹汗之太妃苏泰所。明年四月,遂废后金号,改号曰清,亦创年号曰崇德。以前天聪皇帝乃与太祖之天命同为尊号,用以纪年,乃相沿借用。至是则有年号,以天聪十年四月以后为崇德元年矣。是为更进一步公然成立之君主政体。

太宗始被推为八贝勒首,袁崇焕遣使来吊,以觇金国内情。太宗以礼报使,而明廷哗然,谓崇焕通敌。太宗以其间与明相周旋,而急攻朝鲜,以绝其从后牵掣之患。朝鲜事明最忠,太宗取城下之盟,多所约束,使朝鲜不为明助。旋以袁崇焕约和无成,遂回军指中国。明廷论方指摘崇焕,太宗乘机以反间中之,兵越山海关大路,由蒙古地入大安口,攻龙井关入遵化,京师戒严,崇焕入援。明廷有右毛文龙者,有不慊于通吊建州者,并为一谈。虽无反间,崇焕犹将不免。太宗之用间杀崇焕,直袭小说中蒋干中计故事,本极拙劣,明之君臣自有成见,与相凑合,坏此干城,而崇焕被杀,为清室驱除矣。太宗兵下遵化,在崇祯二年十一月,明能战之将,赵率教、满桂先后战没。清兵薄德胜门,起前大学士孙承宗视师,清兵退,历破京东各州县,大掠数月。至崇祯三年五月,仍由遵化出边,永平、遵化及所属各城皆复。时山陕乱势已炽,清兵又屡侵扰,明廷大困。明崇祯九年,即太宗天聪十年,四月,遂定有天下之号曰清。

天聪十年四月乙亥朔,越十有一日乙酉,黎明,太宗率诸贝勒大臣,祭告天地,受宽温仁圣皇帝尊号,建国号曰大清,改元崇德。即以是年为崇德元年。追尊始祖为泽王,高祖为庆王,曾祖为昌王,祖为福王,上太祖尊谥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庙号太祖,太后尊谥曰孝慈昭宪纯德真顺承天育圣武皇后。定太庙制:前殿安奉太祖太后神位,后殿安奉正中始祖,左高祖,右曾祖,左末祖各神位,右末安奉皇伯祖礼敦神位。礼敦亦于是时追封为武功郡王。

同类推荐
  •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这是一个易子相食、白骨露於野的黑暗年代,这也是一个金戈铁马、万里觅封侯的热血年代。在这个最好的也是最坏的年代里,重生而来的阎行注定将踏着尸山血海,一步一步登上汉末乱世的巅峰王座,向这个谋臣猛将云集的三国时代发出最强怒吼。正是“天下英雄谁敌手,万骑卷曹刘;铁索沉江守不住,王气黯然收;金陵飞捷报,楼船已擒孙仲谋!”(它其实就是一个披着三国重生文但写着不是三国重生文的故事)群号码:632956492
  • 大梦水泊

    大梦水泊

    富二代吴迪,奇异穿越到北宋。他一心要当北宋富豪,却被万恶的贪官污吏凌辱。为此励精图治,攀上权贵来复仇。另类的西部刀客李逵英俊潇洒,十二刀结果人命;豪情纵天的武松为何不能比武招亲;江湖武林门派次第归入梁山泊。故事从这里开始...
  • 寡人千万岁

    寡人千万岁

    朕,就只是朕而已,一生一世永远也只有自己,无亲无友...
  • 带着绝地求生系统去古代

    带着绝地求生系统去古代

    玩绝地求生时,被98k吓出心脏病直接吓死!再次醒来,却发现自己已经来到另一个时空!闭上眼,脑海中多了一片绝地求生的地图!什么?游戏开始!喂喂喂,我不要跳伞啊!什么?吃鸡能随即带出绝地求生里的一件物品?那还等什么?让我再跳一次!
  • 谁主山河

    谁主山河

    历史的车轮缓缓的走到了崇祯七年,流贼乱起,异族入侵,权贵暴敛无道,大臣结党营私,政事纷乱,民不聊生,延续了200多年的大明王朝垂垂暮已,整个华夏民族将要迎来最黑暗的三百年。一个陌生的灵魂来到这个世界,成为一个普通的大头兵,是逃避?还是坚强的勇敢面对?没有外挂,一切只是依靠着一颗坚强勇敢的心。江山依旧,风景如画。试问这天下,由谁来主宰这山河?-----------------------------请朋友们放心点击,收藏,推荐!
热门推荐
  •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你必定也已经知道,孔丘老师早就不满足于旅游教学的形式,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更加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们,他便决定不再到处闲晃,专门开办一所成功学校。这可是个干载难逢的机会,上了他老人家的课,成功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你若还是不信,不妨先去试听两节再下定论。瞧!学校已经打出广告:孔氏成功学校,历史悠久(两千余年),师资优良(圣人亲传),免试入学,欢迎试听!没见过孔子拿西瓜刀砍人?居然还鼓动学生去收保护费?放狗咬客人?率众扁人?有没有搞错,至圣孔子何时成了“极道鲜师?本书彻底颠覆你对孔子的刻板印象,在嬉笑怒骂之中,让你深刻领会孔子的微言大义。
  • 仲夏纷音协奏曲之命定守护者

    仲夏纷音协奏曲之命定守护者

    仲夏纷音协奏曲系列之二(第一部为前传还未写)【仲夏纷音协奏曲系列】总简介:在传说中有九位神秘的少年少女,他们被宇宙所信赖,被万物所信仰。他们是宇宙守护者!他们的故事从试练开始到结束(第一部前传),又从新的事件开始到结束.《仲夏纷音之命定守护者》文案:璀璨群星闪耀之下,微微风起云涌,在这仲夏,讲述着属于他们的故事!来自浩瀚宇宙中的他们,都是天之骄子。代表着光的南宫冰茹,时而冷漠淡然,时而温雅,又时而让人捉摸不透。可是真正的她到底如何?代表着暗的司徒诗晴,时而恶趣味,时而认真严肃,时而如笑面狐,时而疯狂。代表着冰的安雪,总是爱钻牛角尖,却又不失属于她的那一份傲然与开朗。
  • 二姑娘,你好

    二姑娘,你好

    这世上没有最二,只有更二。辛莲在二月二十二日出生,家中排行老二,已迈入二十二岁的她完全没辜负这一堆数字,在二的道路上不停地奔跑着,从未被人超越过。
  • 盲爱

    盲爱

    凄美的爱情酿成数宗命案,密室杀人、死亡短信、日记直播,好友失踪,尘封多年的悬案,真相究竟是什么?是至死不渝的盲爱?还是青梅竹马的承诺,是爱的延续?还是仇恨的开始?
  • 倾城泪:邪王独宠丑颜妃

    倾城泪:邪王独宠丑颜妃

    所谓倾城泪,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当她在异世苏醒、启眸,只是芳华刹那,却注定倾覆天下!前世仇人?此生冤家么?她只是笑,笑得如沐春风;素手所指之处,皆是她的江山!他是莜竹人人皆知的废王爷,无灵力,却生的一副好皮囊。他笑着说:“你若愿意,我愿为你谋尽天下。”~书友群号码:568120771;敲门砖:胭脂染泪
  • 快穿之童话个鬼哟

    快穿之童话个鬼哟

    牧小珊想不通她不过是睡了一觉怎么就穿越到童话故事里了?豌豆公主:老娘不要叫豌豆,我可去你的豌豆吧!小美人鱼:什么?为了那个男人变成泡沫?香蕉你个巴拉老娘这么美要男人还会找不到……这是一部女主在童话世界各种跑偏的故事。——豌豆公主*可怜的奴隶自卑的少年不顾一切走进记忆中的地狱,只希望自己的小姐不要出事。“维恩,没事了,你在我眼里是最好的。”少女温柔的捧起他的脸落下一吻,也给了少年一刀刺向畜^生的勇气。小美人鱼*丑陋鱼人“什么玩意儿,哦,原来是迷路的人鱼公主。”牧小珊顺着声音看去那狭小的门边出现了一个苍老的……鱼?牧小珊不确定他是什么,因为他长得丑陋极了,虽然有一条鱼尾但是满脸的皮肤耷拉着配上他那像□□一样快咧到耳朵的大嘴,真是像极了一只年老的青蛙。“您好,先生。”牧小珊有些害怕的说道。“是的我迷路了,能不能请您告诉我回去的路线呢?”那个人鱼听到牧小珊的话扯出一个诡异至极的笑“回去?愚蠢的小人鱼,我可没有办法。”说着就进了屋子。男鱼:开玩笑,好不容易有个人来陪我,我要留下来做媳妇,送你回家?不存在的。后来,被鱼嫌弃的男鱼得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人鱼公主的爱。
  • 十六岁樱花落

    十六岁樱花落

    她记得,从小,她就有个竹马,年年陪她赏樱。她记得,五岁那年,爷爷走了,她知道了些别的。她记得,十五岁那年,颜家被灭,她成了亡女。十年,她从天真浪漫到冰冷无情。十年,她孤独一人,身边虽有美男环绕,但她,从未爱上一人。今天,她十六岁,还会有人陪她赏樱吗?
  • hp为你而来我的混血王子

    hp为你而来我的混血王子

    看名字!害,我就想给教授一个好的结局,文笔小白,虫子满天飞。但有点想写…18岁生日那年,我许了一个愿望与我无关,却又与未来的我息息相关我为你而来Myhalf-bloodprince这是一个尴尬的时期,我未曾参与你的过去,也不存在于有救世主的未来。这是一段,少有的和平时期你会是我的救赎西弗勒斯斯内普
  • 星际全面宇宙幻想

    星际全面宇宙幻想

    脑洞奇大,千种幻想生物、幻想植物、幻想物品等。随时刷新想象极限,看了开头绝对想不到结果。星球的毁灭与提升都是宇宙的意志,宇宙意志决定星球命运……想象不到的社会体系,想象不到的家族体系,超出认识的文明划分体系,一切都从这里开始。宏大的宇宙背景,通过七个身份出生经历完全不同的人,来展开对于宏大宇宙的七点描写。好运的人总是好运,带给身边人的也是好运;带给身边的人死亡的人,自己确总是可以从里面得到好处的超感者;认为强盗才是人生信条,并且不断将身边人都变成强盗的人;敌对一切憎恨所有人,确从不让人知道还喜欢收小弟;出生就带着秘密,一路收着奴仆;可以梦见自己的未来,并且不断改变自己未来;出生在高级文明成长中被利益抛弃,再次被利益找回时人性已经变了!七类人生,七种智慧,七条道路,七……写书展示的是作者的思想,看书看的是思维的碰撞,碰撞我们的思维吧!说不定这可以影响未来!今天你看见的也许明天就会实现。
  • 《不说话》

    《不说话》

    一个孤单的女孩,母亲走的很早,继母对他不冷不热,以至于将它扫地出门,他唯一的依靠:一个素不相识的哥哥:马尔。后面怎么样了呢,请慢慢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