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73600000004

第4章 大崩溃

——高处不胜寒

1986年7月,股市中出现了两种复杂的相对现象:股市行情看涨而石油价格下跌。石油价格的下跌导致通货收缩,通货收缩最终导致经济衰退。索罗斯最初发现这一情况时还抱着乐观的心态,但是到了9月,索罗斯以一种告别的语气在自己的投资日记中写道:“最好还是宣布:我称之为‘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阶段已经完结,它标志着下一个阶段已经开始。”

流血的预测

80年代中期,股市的一路上涨使得许多投资者都获得了几十亿美元的收益。而其中,收益最多的自然是乔治·索罗斯。

1985年和1986年,索罗斯为个人以及海外投资集团累积了将近25亿美元的财富。

从1982年8月到1987年8月,道·琼斯指数从776.92点一路飙升至2722.42点。按照索罗斯的反射理论,股市将会攀升得更高。因为那些狂热的投资者会将股市进一步抬高。

但是,依据自己的理论,索罗斯知道,股市暴跌的局面迟早会出现,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在1987年9月2日的《财富》杂志封面上,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索罗斯的头像,而副标题为:股市并不见得好,特别是日本。

索罗斯说:“股票升了再升,已脱离了价值的基本准则,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股票一定会低迷。因为股市价格过高,说明不了股市不能持续下去。如果你想知道美国股票价格如何过高的话,看看日本的就可以。”索罗斯在华尔街重复着上述观点。

1987年,为了适应日本的结算特点,东京股市进行了调整,但日本股市的收益率到了1987年10月仍高达48.5%,同期英国的收益率为17.3%,美国为19.7%,索罗斯认为上述数字对于东京股市并非是一个好兆头。

同时,索罗斯也知道许多日本公司(特别是银行和保险公司)都大量投资于其他公司的股票,有些公司甚至借债来进行自己的股市运作。随着东京股市的飞涨,大量的股票上市公司使得这些公司的股票价值大大增高,但是股市大暴跌的威胁如同一把利剑一样悬在人们的心头。根据反射理论,索罗斯认为疯狂的投资或许会引发日本股市的暴跌,而日本股市在当时已然占到了全球股市的36%,因此只要日本股市一旦暴跌,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受到这种暴跌的影响。索罗斯对日本股市充满了悲观,他说:“日本股市膨胀不可逆转,有秩序的收缩已不可能了,股市暴跌正在来到。”

索罗斯认为,如果日本股市暴跌,美国股市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因为美国股市一点也不像日本那样超出常规水平。因此,索罗斯把在东京股市的几亿美元投资转到了华尔街,索罗斯乐观地说:“美国股市只是最近才过热,但它能用平和、理智的方式纠正这些偏差。”

而在10月中旬,一位著名的市场预测者罗伯特·普罗斯特警告股民们应该从美国股市中撤离,因为美国股市也即将迎来暴跌。与许多投资者一样,索罗斯对普罗斯特的观点感到十分震惊,他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日本股市的暴跌不会影响到美国股市,因此他继续从容地在美国股市进行着投资。

灾难的开始

尽管索罗斯十分从容,但是,接下来确是具有戏剧性的一周。

10月19日,纽约《金融时报》负责人安纳托利·卡利斯提醒投资者注意股市中正在发生的事。

卡利斯认为,索罗斯是一名非凡的解说者,他的解说富有哲理性和历史性,两人曾就1929年股市动荡和现在股市发生的情况进行探讨,他说他毫不怀疑索罗斯对股市的预测,卡利斯记得索罗斯曾用轻松的语气说:“单从技术上讲,1929年发生的事情今天又出现了。”索罗斯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金融市场正在走向崩溃,而这也是他一个时期以来一直所预言的。

其实,从1987年索罗斯投资日记中的一些片段我们也可以发现,索罗斯在当时已经注意到了1987年与1929年股市狂跌之间存在的明显相似之处:

“在所有市场中,各种联系自身并不总是用相同的力量发挥作用。虽然如此,作用的方式却经常显示出相似性。如1987年和1929年的股市暴跌无论在货币流通趋势上升和下降方面,货币超出常规的趋势是一样的显著。”

“在货币市场,国际货币流通的相对重要性和过分的汇率波动之间的联系正在加强。而国际资本的流通正在呈连续递增趋势,但在股票市场,连续增长的趋势几乎没被注意到,当人们对市场平均指数作出判断时,很难脱离市场趋向而作出独立的判断,最终,对市场连续变化趋势的依赖变得比对市场容量的依赖更大,当一个市场开始衰落时,这种衰落将加剧,直到市场瓦解为止,许多设想的市场自动调节机制都不能运行。”

“对市场流动性及流动性缺乏的讨论更多地被误解了,重要的是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平衡。对连续变化趋势的思考(如指数、运行规则、技术分析)和连续变化趋势的主体(如有价证券、保险和选择权)打破了这种平衡。金融市场需要买方订单和卖方的货单顺利实施而避免过多的成本,但超出一定范围,这种流动性是有害的,因为它鼓励连续性行为。”

通过这些日记片段,我们不难发现,索罗斯对股市有着深刻的认知,而一个对股市认知如此深刻的人对股市作出的预言自然也会受到人们的信任。

但是到了星期一开盘之时,索罗斯所预料暴跌的日本股市依旧坚挺,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纽约股市暴跌,大盘指数一路下滑到了508.32点,创造了历史最低点,这一下滑趋势一直持续到了星期二。而华尔街股市的暴跌代表着美国股市的5年牛市彻底结束。

10月22日,星期四,纽约股市开始反弹,大盘指数上升了300点,但是紧接着又出现了熊市,美国股票交易量在海外的交易中急剧下降,无奈之下,索罗斯只好中断自己的投资计划,抛售了几个大的长期股票份额。

巴洛恩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感慨地说道:“其他的交易商捕捉到了陷入困境中的大商团信息,他们犹豫着,围绕着猎物。被拍卖的股票从230点下降到220点,到215点,再到205点和200点,于是,交易商进行了收买。索罗斯在195点和210点之间进行抛售。这种变化是惊人的,是索罗斯集团的抛售而不是交易商的收买,因此,交易过程使期货交易的现金折价率高达20%,从而低于卖合同中现金的总额。5000份合同中的折价达2.5亿美元。期货经营公司的经理们只好承担了这笔钱。”

就在索罗斯集团退出期货市场之后,期货市场马上开始反弹,在244.50点结束。而索罗斯在这一天的损失达到了2亿美元。

事实告诉我们,索罗斯是这次华尔街股市暴跌中最大的,或许也是唯一的亏损者。

索罗斯承认自己犯了一个判断上的错误:“我希望转变出现在股票市场,但回想一下,它明显出现在债券市场,特别是日本的债券市场,那里债券收益今年早期几个周内已翻了一番。”而美国的债券市场在1987年春季就开始逐渐下降,索罗斯没有看到华尔街证券市场已经出现了下跌的趋势,反而还期望美国股市可以健康平稳地发展。”

人们对于索罗斯能够预测到股市即将暴跌还陷入其中感到奇怪。对此,索罗斯坦言道:“我犯了个大错误,因为我预料股市崩盘出现在日本,我为此作了准备,这将给我机会以防备在美国出现的股市下跌,但实际上这种崩盘出现在华尔街而不是日本。所以,我错了。”

平静地对待失败

在1987年股市暴跌之后不久,许多金融报刊开始发表文章,它们十分有见地地指出索罗斯在这次股市动荡中损失了6.5亿美元至8亿美元。

例如《纽约时报》就于1987年10月28日发表了报道:量子投资集团股票价格从每股1969年的41.25美元上升到股市暴跌之前的9793.36美元。《纽约时报》写道:“这一次可能是量子投资公司损失的第二年……自从8月份股市下滑以来,量子投资公司财产损失30%,从26亿美元下降到不足18亿美元。仅仅上周,索罗斯就抛售了成千上亿美元的股票。

而《佛罗伊·挪瑞斯》也在1987年11月2日的杂志专栏中写道:“由于股市暴跌,量子投资公司遭受了32%的财产损失,从26亿美元下降到18亿美元。”

按照巴洛恩的文章,索罗斯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就损失了8.4亿美元。而索罗斯也在一次与巴洛恩的电话交谈中承认了自己有一定商业损失,但是却依然声称量子基金的资产在今年增加了2.5%。

外界对于索罗斯在1987年股市暴跌中究竟损失了多少财产的好奇心一直困扰着索罗斯,按照拉斐尔的说法,索罗斯一直试图让外界相信他的损失远远不到8亿美元。

“很不幸,”拉斐尔说道,“一些人喜欢把看到别人的失败作为自己的快乐。现在有许多关于量子投资公司的信息,但退回到1987年,外界能得到的关于量子公司的信息只是在《金融时报》中的‘海外信托投资’栏中作为行情表刊登的那一点儿。”

“损失的8亿美元并不是公司的财产价值,如果你想买入基金,你必须付相当于财产价值的钱以及一笔保险费,基金财产价值并不是你在《金融时报》上看到的,但人们并没认识到这一点,这就是他们怎样算出8亿美元的。”

而拉斐尔也曾试图向《纽约时报》解释关于保险费的问题:“这些人说你进入10月份每股价值2万美元,而到月末则为1.6万美元,因此你每股损失了4000美元,但我认为他们的计算包含了保险费。我们实际的损失是3.5亿到4亿美元,大家都认为实际的损失为6.5亿到8亿美元。这太糟糕了。”但是很显然,《纽约时报》早已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这使得拉斐尔和索罗斯很沮丧。

“这不正确,”索罗斯说,“他们怎么能发表这样的结论?他们怎么这样做?”

拉斐尔告诉索罗斯:“乔治,你不要陷入无谓的争论。这就是事情的全部。”但是媒体的报道的确使索罗斯变得脾气暴躁。

实际上,股市的暴跌使得索罗斯1987年的收益全部化为乌有。在股市大崩盘后一周时间内,量子基金的股票价格下降了26.2%,而当时美国所有股票的平均下跌值为17%,量子基金远远超过了这一水平,这意味着索罗斯仅个人损失就超过了1亿美元。

《时代》杂志的记者曾问索罗斯对这次挫折的反应。索罗斯说:“我很乐观,在认识到这是一次较大的挫折之后,我仍然很高兴。”我们不得不佩服索罗斯这种平静的心态,虽然10月份的股市暴跌对索罗斯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但是他仍然能够十分平静地接受这次打击。他的一名投资伙伴说,“在暴跌期间,他十分平静,他的状态比我见过的所有人都好,他可能认为,市场不应有所反应。但是,一旦错误出现,他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然而,对于索罗斯来说,暴跌远远没有结束,他认为另一场金融崩溃依然有可能所发生。“许多人正在使股市升温而脱离常规,”索罗斯说:“正如60年代和70年代股市下跌使50年代和60年代积累起来的财富化为乌有,现在在灾难面前股市又将面临新的考验。”

显然,索罗斯已经准备好开始迎接新的挑战,他早已经把这次损失抛在脑后。不过,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到了1987年年末,量子基金的资产仍然上升了14.1%,达到了18亿美元。

事实上,股市暴跌只是让索罗斯在华尔街的地位轻微震动而已,当《金融世界》杂志发表它的华尔街收入最高排行榜时,索罗斯依然名列第二位,仅次于保罗·约翰斯的8000万美元。尽管有股市暴跌,但是索罗斯在1987年的收入仍为7450万美元,难怪他可以平静地接受股市暴跌所带来的损失。

德鲁肯米勒

1988年,索罗斯逐渐厌倦了对量子基金的紧密关注,当时的索罗斯已经逐渐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而此时的他希望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促进欧洲社会的开放上,因此索罗斯决定寻找一个能够接管量子基金的人,而且这个人不但要能够负责公司的管理,还要能在投资领域作出决定。

最终,索罗斯选择了斯坦利·德鲁肯米勒。

与索罗斯一样,德鲁肯米勒在早期并没有受到媒体的注意,虽然他也是一名投资天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他毕业于密执安大学的经济系,在1977年进入匹兹堡国家银行担任一名股票分析员。不久之后,由于敏锐的投资直觉和高超的股票分析能力,德鲁肯米勒成为了证券研究的项目负责人,而后又成为部门经理。到了1980年,德鲁肯米勒28岁,他离开了国家银行,成立了自己的金融管理公司——杜昆森资本管理公司。

6年后,德鲁肯米勒成为了杜富斯公司的一名基金管理员。在该公司,德鲁肯米勒掌管着股票、证券和货币在长期和短期方面在市场的进出。他的天才受到了外界的好评。德鲁肯米勒被授权的几个基金在他的管理下都发展得十分优秀,最著名的就是1987年3月建立的战略进取投资公司,在此后的17个月中,该公司一直是这一行业中运营最好的。

德鲁肯米勒在战略进取投资公司的成功引起了索罗斯的注意,按照索罗斯的安排,德鲁肯米勒来到了索罗斯的办公室。经过一番交谈之后,索罗斯发现德鲁肯米勒正是他一直苦苦寻找的那个人,而德鲁肯米勒虽然一直在考虑回去全心全意地经营自己的投资公司,但是索罗斯是他崇拜的偶像:“他看上去早在我20年前就已奉行我所选用的经营哲学!”而这种哲学就是掌握长期和短期股票的核心份额,利用贷款投资去交易期货买卖、债券和货币。

随后,索罗斯又邀请德鲁肯米勒会谈了几次。德鲁肯米勒再也无法平静了,他陷入了挣扎——是回杜昆森公司,还是去为自己的偶像索罗斯工作?

德鲁肯米勒听说过有关索罗斯的事情,他知道,索罗斯喜欢凭借一时的兴趣雇佣人,而且量子基金的工作变动率是十分高的,当他把想要去量子基金工作的想法告诉自己投资圈内的朋友时,周围的朋友都劝说他不要到那去工作。

但是这些劝说并没有阻止他,他所设想的最坏情况就是——在被解雇之前他还有一年的时间,这一年的时间会使他增加很多工作经验,即使他以后回到杜坤森,这一年的工作经验对他也是有利的。

在决定雇佣德鲁肯米勒之后,索罗斯就不断地向他发出急切的要求,甚至在双方正式签订合同之前,索罗斯就已经称呼德鲁肯米勒为“我的接班人”,这对于德鲁肯米勒来说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但也是一件令人害怕的事。德鲁肯米勒说:“我到索罗斯家中接受会见时,他的儿子就提醒我,我是第十个‘接班人’,没有一个人持续太长的时间……第二天,当我走到索罗斯办公室时,职员都称呼我为‘接班人’,但他们也认为这太可笑。”

1988年9月,索罗斯把量子基金的大权交给了德鲁肯米勒,而德鲁肯米勒在接受了这份工作之后需要做的就是向所有人证明他有胜任这份工作的能力。

开始的六个月是极为残酷的,正如同德鲁肯米勒担心的那样,虽然两人有着相似的经营哲学,但是他们运用这些哲学的战略却不尽相同,德鲁肯米勒想要获得自由,不想让索罗斯经常地监视他的行动。而索罗斯却不想给德鲁肯米勒过多的自由,他试图控制德鲁肯米勒。

任何一位新员工都不想与老板发生冲突,因此,每当索罗斯建议某件事情的时候,德鲁肯米勒都会执行,德鲁肯米勒被索罗斯所震慑,他常把索罗斯描绘为这个世界最伟大的投资者。

但是后来,德鲁肯米勒对索罗斯的让步变成了索罗斯对德鲁肯米勒的操控。这让德鲁肯米勒感觉十分不舒服,虽然对于出自索罗斯之口的事情还抱有异议这似乎太愚蠢了,但是德鲁肯米勒不肯只做一名职员,在索罗斯又一次指挥他去做某件和自己的意见相反的事情时,德鲁肯米勒终于爆发了,他告诉索罗斯:“你不可能在一个厨房炒两份菜,这不可能。”最终,索罗斯让步了。

索罗斯知道,他和德鲁肯米勒渡过了这些令人难堪的时期。

“开始,他发现很难为我工作。虽然我给了他很大权力,但他仍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受压抑,因此他感到他工作的不如加入我的公司之前那样好。”

那么,索罗斯是否真的可以让步呢?德鲁肯米勒心存疑虑,因为,索罗斯在之前从来没有采取过这样的姿态,现在他为什么如此轻易就让步了?

但是在随后的几个月,也就是1989年下半年,德鲁肯米勒碰到了好运。

此时,东欧发生了巨变,11月,德国柏林墙倒塌,索罗斯天天追踪东欧所发生的事件,他告诉德鲁肯米勒,在今年夏季他就必须要全面负责基金的管理,因为从现在开始自己就已经没有了太多的时间。而这对于德鲁肯米勒来说没有一点难度,反而让他十分兴奋。

没有了索罗斯的干预,在相信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将会坚挺的基础上,德鲁肯米勒为量子基金做成了他的第一笔大生意。虽然没有索罗斯的指导,但是德鲁肯米勒脑海中却有索罗斯的印象,他想起了那本《点石成金》,特别是索罗斯关于货币的理论,其中一部分就是讲述随着一个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紧缩政策出现的同时,又出现了巨大的财政赤字,那么,一个国家货币值将上升。根据这一理论,德鲁肯米勒判断出,现在正是在德国马克上下赌注的最好时机。而后,德鲁肯米勒在征询索罗斯的意见之后果断地向货币市场投入了20亿美元的资金,果然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有了这次成功,德鲁肯米勒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地为量子基金创造奇迹:

1989年下半年,德鲁肯米勒相信日经指数上涨的太高,而且日本银行正在执行紧缩货币的政策,因此他卖空了日本的股票,第二个月,日本股市开始狂跌,量子基金逃过一劫。

1991年,德鲁肯米勒在美国和日本的货币市场取得了30亿美元的短期份额,在美国和世界证券市场也取得了一个较大的份额。而当时有人认为,在1991年的前两周,一旦美国攻打伊拉克,市场将会严重下跌。

但是德鲁肯米勒却并不同意这种说法,他把量子基金的期货买卖份额从短期转为长期,他保留了股票,特别是银行和不动产较大的公司的短期份额。到战争爆发,量子基金的市场份额全部是长期的。事实证明,德鲁肯米勒的预测是正确的,1991年1月底,量子基金在日本和美国的债券投资利润在盘旋上升。

最终,量子投资公司获得了53.4%的收益,其公司价值达到了31.57亿美元,量子基金的一位股东说:“今年我们很幸运,我们在股票、货币、债券交易上获得了巨大利润,像这样的幸运是极少见的。”这无疑是对德鲁肯米勒的一种肯定。

在德鲁肯米勒的带领下,量子基金的每年财富收入高达42%,高于索罗斯所创造的记录(30%)。自1989年以来,量子基金的财富增长便不断攀高,1989年为31.6%、1990年为29.6%、1991年为53.4%、1992年为68.6%、1993年为72%。

虽然很少得到索罗斯的亲自指导,但是德鲁肯米勒仍然把这些成绩归功于索罗斯,他遵从了索罗斯关于怎样建立长期收益的哲学信条,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索罗斯曾对德鲁肯米勒解释如何获得长期的收益,就是“通过对资本和国内挤兑的保持,你要极富进取心,特别是当你取得好的收益时。许多经营者一旦获得收益达30%到40%时,就极小心地进行交易,而不极力地获取早已认识到的收益,真正获得较高长期收益的办法是用心努力去做,直到你的收益达到30%到40%;接着,如果你有信心,实现一年100%,如果你能把几个年收益率100%连起来而避免下降的年份,那么你就真正地获得了较出色的长期收益。”

而当德鲁肯米勒提及索罗斯教给他的最著名的投资信条则是:“无论你是对还是错,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决策正确时收益多少,错时损失多少。有几次当我在市场上做得对,但没有达到最大收益时,索罗斯批评了我,他对我说:‘当你在交易中极端自信时,你必须走到头,要勇于做一个不知足的人,勇于利用巨大的贷款投机去获得收益。’正如索罗斯所提及的,当你正确时,你不一定收益最多。”

同类推荐
  • 千古智圣——诸葛亮

    千古智圣——诸葛亮

    本书讲述了诸葛亮的生平事迹:诸葛亮是一位谦虚谨慎的政治家。他不贪名利,为官清廉,注重品德修养;他身居高位,对子女要求却很严格,一门三代,都是忠烈。
  • 好好爱,梦里花会开:最美三毛

    好好爱,梦里花会开:最美三毛

    本书品读三毛,看她的人生、读她的文字、品她的洒脱。书中呈现了这样一个女子:洒脱穿梭于撒哈拉沙漠,有义无反顾说走就走;在路上,寻一座座城,行遍千山万水,只为在流浪中接近梦想。跟随这本书,我们将看到一个潇洒的女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灵性的笔触写下人生的修行,教会我们领略世间最平和的快乐,最美的爱情。
  • 大公报人张高峰(第三部)

    大公报人张高峰(第三部)

    中学起,立志文章报国;“一二九”,誓言献身抗日。七七事变,阻断了求学之路;带笔从戎,起步于台儿庄战场通讯。在邹韬奋、范长江引领下踏上新闻之路,做国新社记者、为“青记”早期会员。就读武汉大学,加盟大公报社,以战地通讯员入职。一篇《豫灾实录》,触怒当局,酿成大公报停刊事件;亲历中原会战,目击国军惨败;几遭逮捕,笔耕不辍。深入西康、岷江流域,采写鲜为人知的大后方彝族地区、战时工业,留下宝贵历史记录。
  • 弗兰克·盖里传

    弗兰克·盖里传

    《弗兰克·盖里传》以建筑师的人生重要节点和高光时刻为篇章,通过大量的采访记录与资料调查,完整呈现了盖里从犹太移民成长为著名建筑师的一生。传记侧重于现场重现,举重若轻地揭示了盖里建筑作品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他在“局外人”与“圈内人”的身份转换中,如何得以坚守“前卫”,化解“争议”。更重要的是,成功带来的焦虑和理想带来的踟蹰,又如何通过艺术与科技得到平复,并带他迈向下一个巅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对于建筑师弗兰克·盖里的作品和人生,同样适用。
  • 唐骏凭什么成功

    唐骏凭什么成功

    《唐骏凭什么成功》讲述了:在竞争激烈的现代职场,职业经理人时刻行走在刀锋之上,在风格迥异的“东家”面前,他们必须用业绩说话,他们必须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如果一招不慎就会陷入职业困局之中。但是唐骏做得非常成功,每一次转型都会提升自己的品牌和价值,为自己增加上升的筹码。从外表上来看。我们看不出唐骏有什么超长之处,那么这位立志要成为“中国职业经理人标杆”的唐骏,到底有什么超出常人的优势,让他的职业生涯达到了如此的高度呢?相信,这才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热门推荐
  • 梓云似海

    梓云似海

    “云层上的宫殿是什么?”她一脸懵的看向他,“以后会告诉你的”“我不会做饭的…”她低着头“没事,我们一起学”“我…”他抱起刚要说话的她,低声说:“我想你了~”“我穿上好看吗?”她看向他“宝贝永远都是最好看的!”到最后她才发现,他们的关系……
  • 诸天万界之王

    诸天万界之王

    败尽神魔再无敌,诸天万界我为王!15岁少年李毅,携带一本西游记穿越古灵大陆,开创惊人传奇。他孕西宝,炼神通,灭神魔,破万界,掌诸天,同天地争寿,和日月齐辉,从一个卑微被人欺凌的少年,一路成长为诸天万界之王!受诸天万界修士膜拜!
  • 鬼火时钟

    鬼火时钟

    有一个女孩,在被打乱的轮回之后,带着前世的记忆,与纯真的天性,来到了人间。围绕着她的故事,她的身边,又将出现怎样形形色色的人儿?而万丈红尘中,今生前世,爱恨情仇,她的心,又终将归属于谁?而她最终的梦,又去了什么地方??“我不知道我这辈子能有多久,又能记住你多久……但,只要我心里,还有你的影子,我就不会放弃……直到,你又站在我的面前……或者,我变得和你一样。”含着泪的女孩,独白到这里,又泛起了淡淡的笑意。
  • 一段谎爱

    一段谎爱

    一个谎言,一份真诚,一份相爱,将两个人推向生活…
  • 克珂来了

    克珂来了

    科技青年才俊,创业正当时,不料却检出罹患绝症……如何抚慰挚爱的老婆?如何庇护年幼的子女?如何保护创业公司?抱着你,我好像与你融为一体了。现在,我终于可以坦然了,可以直面一切了……死算什么,即便肉体消逝了,我的灵魂依然与你同在。我创造了你,也创造了自己的第二生命……
  • 神与英雄

    神与英雄

    上古世纪前传一十二位年轻人的探寻,众神的奥秘,原大陆的危机……尽在神与英雄
  • tfboys之红玫瑰的痛

    tfboys之红玫瑰的痛

    韩小樱从帝国穿越到现代,落到tfboys的秘密别墅,四人同居,后来因十九瓣玫瑰全红,要从此消失,因爱而挽留,另外两个人也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 入骨暖情:傲娇总裁枕边宠

    入骨暖情:傲娇总裁枕边宠

    一夜缠绵,他的高大如冷漠的天神,她却卑微如尘迹的女仆。他是奢华高贵的商业帝国佼佼者,她却是低调乏俗的平民社会凄凉女。单纯如她,曾经以为流连于他的枕边,宠她、溺她,她就可以奢望天长地久。可是当她被划破脸颊,“真相”硬生生的插入心脏,她又该何去何从?柳言之说,远离他,我可以给你最好的幸福。顾西说,无论什么,你终究要成为我的女人。她节节后退,他却步步紧逼。她试图走近,他又云淡风轻。爱,润了岁月,迷了人心。她爱他爱的小心翼翼,酸涩又幸福。最终,却粉身碎骨。一年后,她换了模样,他还会认出那是谁吗。
  • tfboys穿越之千年相恋

    tfboys穿越之千年相恋

    第一次写小说希望大家不要介意本文讲述了来自21世纪的女青年在参加演唱会的途中不幸穿越遇到了三位让她朝思暮想的少年这三位少年是不是和她来自同一个地方呢
  • 斗罗之炮台

    斗罗之炮台

    一位网吧猝死的无业游民乱入斗罗的故事,看着前方的大石头,唐小龙大喝一声“二营长,老子的意大利炮呢”接着一架纯黑色的火炮显出了身形。唐小龙将黝黑的炮口对准石头,等火炮上蓄能的花纹全部点亮后,唐小龙轻轻一拍炮膛。大喝一声“给老子轰他娘的!”。轰的一声过后,石头化为齑粉。唐小龙骚气的一甩贴着头皮的短发。撇了唐三一眼,抬头45度,淡淡的说道“基操,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