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57800000015

第15章 追击家族线索(2)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巴菲特上电视的频率相当低,可以说,巴菲特几乎从来没有上过电视。他不想出任何风头,倘若有时间,他也不会接受电视台的采访,只是和朋友们聚在一起。他留出大部分时间来读书和学习。有些人说他是个羞怯的人,但是,有时他就如同一个辩论家,可以滔滔不绝,大谈特谈,整个谈话主题都会被他控制。

巴菲特不喜欢上电视,也不爱看电视,他一星期内看电视的时间大约有7个小时,主要是看新闻和体育节目。他是对统计学非常着迷的一个人,他对棒球的击球次数,以及其他一些很细节性的东西的记忆,几乎如百科辞典般的精确。

在外表上,巴菲特应该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家族成员大抵如此。可当他开始谈话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手中的工作,认真倾听他所讲的每一个字。他那威严的、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个性,是他具有高压放电般智力能力的真实反映。初识巴菲特的人都对他的外表以“朴实”作为评价,巴菲特本人也表现得非常谦虚,尽管我们都很清楚地知道他是一位英雄,也是华尔街的英雄—人们密切注意他举手投足的任何一个动作。他曾经自嘲道:“我也留意过自己的一举一动,我没有发现有什么地方能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

不但在日常生活中,即使在巴菲特名声最明显的商业界,有时事情却不是这样的。在美国《谁是谁》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文中对巴菲特只是简单地提了两句,杂志把他描述为一个“公司的主管人员”,就如同说,芭比·鲁斯是棒球运动员一样。《世界年鉴》把巴菲特列入“著名人物”的名单中。

巴菲特不喜欢闲聊,这和他的父亲有点相像。但巴菲特是个性情坦率的、容易接近的人,他豪爽的个性、敏捷的反应,使他周围的人感到非常愉快。不过他的好朋友芒格曾说过,尽管巴菲特有惊人的记忆力,但是,他对人名的记忆能力却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好。

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韬奇马克保险及金融服务公司的主席罗纳德·瑞奇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他(巴菲特)打电话来说他想和我们见见面……他和你说话时,就像在和一位邻居交谈一样很随和、很亲切,”,当时,罗纳德·瑞奇正在韬奇马克公司设在纽约的办公室里,他说,不论巴菲特提议在哪里见面,他都会欣然前往的,包括奥马哈市。当时也在纽约的巴菲特说,“哦,不,我知道你在那儿。我走着过去好了。”

瑞奇说,不一会儿的功夫,巴菲特就走了进来,告诉他说,他对公司不存在任何的威胁,他仅仅是一个投资者而已,只说完这几句话,他就离开了。

许多人都知道巴菲特的办事风格,那就是,对于他能处理解决的问题从不拖延,对于超出他能力之外的问题就尽量避开它。他说过,自己会尝试着从一英尺高的障碍物上迈过去,而不会从7英尺高的障碍物上跳过去。寻找明智、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法使问题简单化是巴菲特的人生箴言。

而对于有可能办到的事情,他总是尽力而为,对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他很明智地避开。他所信守人生的信条之一,就是避开麻烦。我们要知道,这不仅仅在人生中是一个好的信条,在股票市场上,这就意味着避免资本损失,就像美国伟大的政治家本·杰明一样。

2、心爱的邮票。

巴菲特和他的许多家族成员都着区别,我们也该知道这种区别早在他小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巴菲特对任何事从来不像杂货店的那几位店主一样,颐指气使。他对任何人的任何事都非常有耐心。并且,倘若一件事值得他深入,他就会一门心思地钻进去。我们接下来看的就是一个关于巴菲特的邮票的故事。

从师于本·格雷厄姆的投资者、曾在韦迪布朗柯南伯经纪商行任职的汤姆·柯南亲身经历了这件事。他回忆说,在1954年,他和巴菲特曾经怎样试图垄断蓝鹰4美分航空邮件的邮票市场,他们认为这种邮票有可能成为收藏品。

事情是这样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本·格雷厄姆将要在威斯康星州伯洛伊特大学举行的证券分析师会议上发表讲话。巴菲特就给汤姆·柯南打电话:“咱们去参加证券分析师会议吧!”汤姆·柯南不知道如何去伯洛伊特市。巴菲特很热情地说“很容易呀。你来奥马哈,咱们一起开车去。沿途我们会欣赏到大片大片的棉田。”

汤姆·柯南回忆道:“我们乘坐他的车来伯洛伊特。我们开了整整一天的车。一路上,我们谈论着邮票生意。我说我一直阅读丽恩邮票新闻报上有关4美分的蓝鹰邮票的报道,据报道这种邮票正被5美分的红鹰邮票所取代。”

两人在听完本·格雷厄姆的演讲驾车回奥马哈的路上,分别在不同的邮局购买邮票。汤姆·柯南谈到:“我们在一家邮局停下来,发现有23种邮票。沃伦说,‘咱们去买些邮票吧。’”

两人的最大一笔买卖是在丹佛做的,他们通过邮购在那里购买了20万张邮票。巴菲特和柯南写信给一些大的邮局,询问是否还有没有售出的任何一种邮票。经过努力,他们一共找到了40万张邮票。“我们把邮票一张一张的分开,然后收藏了很多年。但是,由于使用了廉价的胶水,我在长岛的几张邮票都粘在了一起。而在奥马哈的那些邮票就没有发生粘连这种情况。”

虽然巴菲特对邮票注入了所有的热情,可许多年后,柯南和巴菲特没有为他们的邮票找到更大的需求市场。汤姆·柯南说:“沃伦关注金钱的时间价值,尽量做到不赢不亏,得失相等。他终于找到了一个买主,那个人以90%的票面价值买走了很多邮票。我留了几张购票仅仅作为纪念。……确实他的意识比任何一个人的都超前。他的领会能力和专心程度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同时他还百分之百的诚实、正直。即使是一件只有10美分的事情,他也会报告。他希望什么事情都协调有序。”

投资邮票是否值得?根据汤姆·柯南伯在40多年之后的一封信中所发表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大概。

亲爱的大卫·莱布:

沃伦给我寄来了你关于48美分的蓝鹰航空邮件邮票的来信复印件。最近,邮票的更新是最有趣的一件事。

如果有人喜欢负回报率的话,加上40年的时间,这是很难挤垮的一项投资。这些邮票我们保存了很多年,然后四处寻找买主。沃伦找到了一个专门经营“控制邮件”的生意人。控制邮票的经销商是指大批量的购买大量邮票的人。他将撤走在印有顺序号的版号四方连邮票,把其余的用做邮资。他对即将注销的邮票退还给经销商的收信人有一定的控制权。他的利润包括(1)在购买时按最初的折扣购买(2)版号四方连邮票的保险费(3)销售恢复使用的注销邮票。

就像你所看到的那样,此信所谈非常坦诚,我手上还剩有几张48美分的邮票。

你真诚的朋友汤姆·柯南。

巴菲特给他的回信是这样的:

亲爱的汤姆:

几个星期前,我刚刚见到了那个人,在一次慈善活动中他力求和我共进午餐。这个人原来是个有名的硬币经销商,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也做过邮票生意。很自然,我告诉了他有关48美分的故事。下面这封信和信封是我今天收到的。

这是达拉斯市的遗产钱币拍卖的共同拥有者詹姆斯·哈坡瑞写信给巴菲特的。

首先,我必须承认,你在感谢我们对格莱德教堂的慷慨行为中所表露出来的讽刺不会对我不起任何作用。很明显,你是真正慷慨的人(见下面的分析)。事实上,假如你比我长寿的话,在相同的条件下我将非常高兴与你共进午餐,在我有生之年每年都能有此殊荣。非常感谢你的慷慨,不论是对格莱德教堂,对斯科特,还是对我。

同时我也高兴地得知,我们拥有收藏家的遗传基因。就向您所要求的那样,你的名字将永远记录在遗产协会免费赠送的邮寄名单上,直到你告诉我们,你不再需要我们为你寄送目录册为止。我计划下星期给你写封信,并征求你对午餐时所见到的一些收藏品的意见和问题,主要是为了我自己的利益所做的一种思考和通信,同时,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你可能对我个人的意见很感兴趣。

再次表示感谢。谨此致候詹姆斯·哈坡瑞。

看待这个问题有无数种方式,这只是其中的一种,这种看法在我看来很保守,假如你的经营活动能使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仅仅增长2%的话,那么,你每年的投资回收率,如果除睡眠以外的每一分钟都计算在内的话,与我们微不足道的2万美元相比,和我们一起度过的90分钟相当于155000美元。斯科特·迪尔森。

一位邮票界的权威人士曾跟巴菲特吃过饭,他对巴菲特对邮票的评价是这样的:“他(巴菲特),就像一个专门从事邮票生意的人一样,在邮票方面的知识非常渊博。他了解有关发行、经销商及邮票等各方面的事情。对每一条信息他都记的非常清楚,从未出现过张冠李戴的现象。……可能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午餐时他告诉我,他每天工作只占用他的两个小时的时间,其余时间他可以自由安排。我的工作,从另一方面来讲,好像是一个小时的工作要用两个小时来做似的!”

这位权威人士后来就古币收集信息写信给巴菲特,巴菲特回信说:

我在加利福尼亚呆了几个星期,否则会早一点赶回去和你会面。为了能完成世界上最大的旧48美分的整版股票的收集,我一定会要你不断写信告诉我。尽管我不能在40多年后垄断邮票市场,可能我会尽力做到一鸣惊人,取得极大的成功。

从你的来信中我可以看出,你具有非同寻常的感觉和敏锐的洞察力,这使我受益非浅。在我小时候,我认为已经赚到了很多钱,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邮票收藏家,并为此花费了很多的时间。但是,像其他一些比如说买进一个专业体育队,建立我自己的高尔夫球场等雄心壮志,我的兴趣越来越浓,热情也越来越高。我可能还没有准备好干任何一项新的活动,但是,如果我认为自己拿定了主意,我认为我可能会更喜欢古币收集。无论如何,你在这方面的知识远远超过我,对此我深表感激。

我期望在年度会议上能见到你,如果你能去的话,一定要告诉我,以便能邀请你在年度会议后的星期六和我外地的朋友一起用餐。

你真诚的朋友沃伦·巴菲特。

这个故事并不能说明巴菲特在任何方面都能成为专家,但在寻找家族线索的姐姐多丽丝看来,巴菲特的聪明加上对一件事情的执着才成就了他的今天,这两种品质的结合不但在巴菲特家族成员身上见不到,即使世界上许多人那里都只能看到一种,甚至是一种都看不到。

倘若想从沃伦·巴菲特身上看到巴菲特家族的财富观,那似乎有些难度。因为整个巴菲特家族如巴菲特所言的,就没有出过富翁,除了他。

但至少我们应该知道,一个人对财富的看法往往是他基因里或者是儿童时代耳濡目染的结果。巴菲特家族成员没有给我们留下他们自己的财富观,但从巴菲特身上,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些蛛丝马迹。巴菲特财富观有几个重要特点:第一:对钱要有野心,特别是当你没有钱的时候;第二:不要把金钱当成财富的全部,金钱只是财富的一部分;第三:能花钱并不能证明你多有钱,能挣钱才能证明你的富有;第四:不要做无准备之富翁,必要的时候需要“杞人忧天”,不要打无准备之战;第五:倘若你只是把钱放在那里不用,那钱就等于废纸。

3、不要为钱工作。

美国富翁阶层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有一个口号:不要为钱工作。

这个口号是否真的是那些富翁发自内心喊出来的,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是知道,当布隆伯格公司2002年公布的“当年个人资产已经达到305亿美元的巴菲特仍在拿着低廉的工资—33万美元/年,相当于一名硅谷的软件工程师”的报告显示时,巴菲特只说了一句话:不要为钱工作!

事实上,巴菲特从小就有致富的梦想。但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想要那么多钱时,他却回答说:“我并不是想要很多钱,我只是觉得让钱慢慢增多会是十分有趣的事情。”就如同一个人喜欢玩游戏机,他真正的目的并非是想成为游戏机高手,只是觉得游戏机有趣而已。

那年,他刚从哥伦比亚商学院毕业,他就要求过无薪到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任职。老师最后给他提供了工作机会时,巴菲特连工资都没有问就跑到那里。我们说,这是一种年轻人聪明的“积累经验”的表现。但上升一个高度来看,这种“不问薪酬”的工作态度体现了一种经营的理念。

在许多人眼中,我为老板打工,老板给我工资是天经地义的。可巴菲特绝对不这样认为,他把工作看成是一份事业,是应该用来经营的。这种理念一方面可以让其工作时更为用心,也更开心。巴菲特自己就经常在家里熬夜分析财务报表,但他并不觉得辛苦。另一方面,他也不会为工作所累,在他觉得事业不如意的时候,他可以轻易退出或者转行。1969年,当华尔街和美国股民陷入对股票狂热的渴求,争抢得不可开交时,巴菲特并没参加抢购,他卖出股票、解散公司,置身于股票市场之外。这让他避免了接下来的市场崩溃。

智慧锦言。

在财富观上,巴菲特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也可以看作是巴菲特家族的财富观,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巴菲特家族的任何一个成员说过这样的话:“赚钱不是明天或者下个星期的问题,你是买一种五年或十年能够升值的东西。很多人希望很快发财致富,我不懂怎样才能尽快赚钱,我只知道随着时日增长赚到钱。”

同类推荐
  • 辛亥之父孙中山

    辛亥之父孙中山

    孙中山、秋瑾、刘青苛霞,是辛亥革命中三位具有特殊身份、特殊影响的特殊人物。其中,作为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首举彻底的反封建人旗,于1905年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成功之后,他被拥戴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详尽而细腻地表现了孙中山艰苦执着而充满豪情的一生,昭示了孙中山倡导并身体力行“天下为公”的宽阔胸怀与思想境界,同时也描写了他与宋庆龄真挚而伟人的革命爱情。
  • 宁夏名人

    宁夏名人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史记》中记载的宁夏人:乌氏倮;开边大将:蒙恬;“梁半朝”:汉代乌氏梁氏家族;壮节侯:傅燮等。
  • 董竹君:一首激扬的命运交响曲

    董竹君:一首激扬的命运交响曲

    一个旧上海滩洋车夫的女儿,12岁时沦为青楼卖唱女;14岁逃出火坑嫁与革命党人成为都督夫人,却不堪忍受封建大家庭和夫权统治,于29岁时毅然抛弃都督夫人的名头,选择离开;带着四个儿女两手空空回到上海打拼,历尽艰辛创办了上海锦江饭店。她的一生,开始于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1900年,结束于香港回归祖国的1997年,经历了旧中国近代的政权更迭、战争饥荒多事年代,也经历了新中国的建立走向富国之路的时代,她的一个世纪,是中国近现代史风云变幻的缩影,更是一个女人不可多得的传奇。这本书,既是这个了不起的女人一生的缩写,也是她所生活时代的映照。
  • 名人传记丛书——毕加索

    名人传记丛书——毕加索

    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一个小城,自幼便具有非凡的艺术才能。本书客观讲述了毕加索从出生、成长到成为一代大师的生命轨迹,展现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 窥见上帝秘密的人:洛克菲勒自传

    窥见上帝秘密的人:洛克菲勒自传

    《窥见上帝秘密的人:洛克菲勒自传》讲述了:在某种程度上,我所交往的是这个国家里最优秀的人,特别是在商界——这些人建立起美国的商业王国,他们生产的产品远销全球。我所要记录的事件对我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们在我记忆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如何把握公开个人隐私的尺度,或者说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攻击,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
热门推荐
  • 请去掉心魔

    请去掉心魔

    简介方家有两个儿子,方伟和方祥,两个人都很优秀,“即生瑜何生亮”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方伟扭曲的心理给方家制造了一堆麻烦事。通过方伟对公司的争夺,对梦婷的追求,以及身边人的一系列情感变化,写出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如果发生了偏差,对身边的人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虽然人生的路上曲曲折折,但只要坚持,心里有爱,每个人最终会得到自己的幸福,而犯了错的人也终将会为自己的错误负责。人心无法看透,世间事无法说清,只愿阳光能照进每个人的心里,让人心少一些阴暗,多一些光明。
  • 封灵召唤师

    封灵召唤师

    灵!一种依靠宿主精神力量而存活的生物!它们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生活中,或许是一道纹身,或许是符纸上的图案,当它们的力量被封灵师所激活,它们便能成为封灵师手中最厉害的盾与矛。让我们跟随封灵萌新秦子陌的脚步,感受封灵世界的美妙!
  • 九针巫医之情天浮尘

    九针巫医之情天浮尘

    沈莫,因天生有心痛症,自幼在汤药和针灸之间度过。二十岁时,独自去乌蒙山探险,不料却跌入药圃之中,容颜俱损。被万户苗寨九黎宫的世袭苗王龙御宇所救,两人针锋相对却又缘分天定,度过一段难忘的岁月,并承授苗医。沈莫逃出九黎宫后,机缘巧合之下,救得一名失忆男子,取名闷葫芦一并带回老家。于郑城北郊开设沈莫美容院,引来一系列与自己和闷葫芦相关的能人异士。苗族之中擅长画皮画骨画阴阳的化妆师花子容,藏医传人庄梦蝶和庄梦雪……闷葫芦为何失忆,沈莫又有着怎样难以启齿的过去,都在众人的参与下一一被揭开,而他们彼此之间的情感纠缠,犹如浮尘一般,大风吹过消散开去。缘来缘去皆天定,情深情浅皆浮尘!
  • 一本书读懂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一本书读懂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资治通鉴》的本意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是司马光根据大量的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终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其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方面的重要史实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有“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的美誉。本书精选了原书中为人所称道的一百多个独立完整的故事,以凝练的文字,按时间顺序对其进行整理编撰,生动再现了中华历史的波澜壮阔与风云变幻,实为零距离感受、触摸真实而生动的中华历史的理想读本。
  • 银河神戒

    银河神戒

    一个贫困村的小孩子的复仇之路,人生如龙谭虎穴,圣祥一次次的破除危机,勇往直前走上天梯去杀那个传说中的男人。血潵天梯路,泪惜美人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游魂洗心录

    游魂洗心录

    有志青年穿越到宋朝,魂魄附在宿主何春身上,在异时空里他该如何生存?倒卖后世诗词文章?不行,会出人命的。考科举当官发财?十年寒窗谈何容易?他以为穿越很好玩,穿越后才发觉必须遵循一条铁律:不能将后世的东西带进本时空。否则就要遭受天谴,分分钟死于非命。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智慧。他能穿,别人也能穿。这里有他的同类,同类不一定是朋友。金手指?当然有,不光有,而且还很逆天。但也不是白送的,先慢慢练吧。穿过来麻烦一大堆,好处也不少。他不改变历史,历史因他而改变,等他去书写。且看地痞何春如何笑料百出地玩转大宋……
  • 镜子里的怪人

    镜子里的怪人

    没有谁能天生下来就是坏人,只有被逼坏的好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许多不同的自己……
  • 强势掠夺,总裁轻点爱

    强势掠夺,总裁轻点爱

    一个所谓的意外,她坚强地带着父亲和妹妹来到另一个城市。十六岁怀孕,不忍放弃孩子的她休学生子,却不料孩子竟有先天性眼疾……一切危险像是约定好了一般向她袭来。她被警察逮捕,父亲因人设计被抓,妹妹星途因她的弄巧成拙而坎坷……就在这个时候,她收到了无名人送的一束花,接踵而来的,还有一条短信:想要解决这一切,只需你献身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