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57800000023

第23章 万无一失的保险——伯克希尔(4)

长期来说,市场将出现非比寻常甚至诡异的举动。只要犯了大错,过去无论多长期不断的成功纪录,都会被一笔抹煞。伯克希尔需要生来就能辨认及规避重大风险的人,甚至是有生以来、从未见识过的风险。而现行许多金融机构所普遍采用的规范,运用在投资策略上,都有一些特定及重大的危机潜伏其中。

情绪的控制也很重要。独立思考、心智稳定以及对人性及组织行为的敏锐洞察力,这些都是想在长期投资上成功的要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我们要能确定最后所选择的人,即使在别处收入更优渥,也能坚持留在伯克希尔。

我们所需要的人才必定存在,只是可能比较难以辨认。1979年,伯瑞和我认定那个人就是辛普森。于是我们和他达成协议。辛普森大可以在几年前,因为更优厚的合约条件而离职,管理更大笔的资金。若只考虑钱,他早就离开伯克希尔了,但辛普森从未有过此念头。我们就是需要找到一位或两位更年轻的人,前提就是要具备辛普森的特质。

好消息是:76岁的我,感觉自己状况极佳。而且根据所有衡量指标,我的健康程度都保持在优良的水平。对于一个常喝樱桃可乐及吃汉堡的家伙来说,实在是再神奇不过的事。

伯克希尔董事会的部分变动。

却斯家族的棋姆卸任董事,雅虎财务长苏珊·戴克成为新董事。

伯克希尔董事会的组成将有变动,首先是与却斯家族有关。却斯家族和伯克希尔及其前身有超过一个世纪的渊源。现在老梅肯·却斯的孙子棋姆将在今年的股东会时卸任。

在挑选新董事上,我们沿用多年来的标准:能够符合主动积极、事业心态、兴致盎然及真正独立等特质者。所谓“真正”的独立,是指完全不依靠董事的酬劳、来维持其生活水平者。

芒格和我都相信,前面所提的四个标准是担任董事善尽职责—也就是依法要忠实地代表所有股东,缺一不可。但这些标准通常都被大家所忽视。那些为董事会寻觅人选的顾问公司及执行长们,通常的说法只是:“我们想要的是一名女性”或“西班牙裔”或“来自海外的人”等。这样的任务有时就让人感觉像是把诺亚方舟塞满而已。在征询我某人是否适合成为董事的许多问题中,从来没有任何人问过我:“请问他是否站在明智股东的立场来思考?”

对伯克希尔来说,我们主要的活动在于好好地经营事业,故事业上的判断力,是我们所企求的。

这正是我在雅虎财务长—苏珊·戴克身上所看到的特质。她将在今年的股东会上,正式加入董事会,44岁的她相当年轻。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引进新血,但长久坚持的四个标准特质,绝不会忽视。

其它二三事。

伯克希尔集团因2006年的盈余,支付给美国联邦政府的所得税,金额约44亿美元。而美国政府上一年度的支出为2.6兆美元,即每天的花费约70亿美元。换句话说,伯克希尔可以支应所有联邦政府半天以上的所有开支,只要约有600个像伯克希尔这样的纳税者,所有的美国人就无需缴交任何所得税给政府。

如我去年的股东信中所提,在我担任19个公司(不含伯克希尔或其关系企业)的董事职务上,几乎所有的薪酬委员会,都避之惟恐不及。只有一家公司的薪酬委员会,邀请我担任委员,但在大多数关键性的决定上,我的意见却还是立刻遭到否决。在制定公司执行长薪酬水平上,经验不可谓不丰富的我,却受到如此排斥,令人匪夷所思。毕竟,伯克希尔的薪酬委员会我是惟一的成员,为集团中近四十个重要的营运事业决定了所有执行长的薪水和奖励方案。

在此类工作方面,究竟占了我多少时间?几乎没有。在我们42年来的营运历史中,有多少执行长想要跳槽?一个也没有。

伯克希尔有许多奖励方案的设计,内容条款是依据一些基本条件,例如该执行长所负责事业的经济潜力或资本密集程度来决定。但无论什么样的薪酬方案,我总是尽量本着简单同时维持公平的原则。当我们采用奖励制度时,总是要与该名执行长所负责的营运结果,有直接关连。我们不希望让他们产生投机心理,以为可以得到与事业表现无关的报酬。

去年我已将大部分持有的伯克希尔股权,移转给五个慈善基金会。这是我生前规划的一部分,最终我会将名下所有持股,全数投入于公益。这一决定及实行时机,都并非出于税负的考虑。2006年我必须缴交给联邦或州政府的所得税,与我去年夏天首次捐献前,维持完全相同的水平,对2007年的所得税来说,也没有任何不同。

根据遗嘱,我在过世时仍持有的伯克希尔股份,将以为期十年的时间加以变卖,以投入公益使用。最多再花三年,就能完成所有程序。将这十三年的时间,加上我预期自己还能再活约十二年(当然,我的目标不只如此),就意味着我所有伯克希尔持股的卖出所得,将在未来廿五年间,完全移作社会公益用途。

我希望这些钱交给我所知悉有能力、活力及动机的人,在限期内加以运用。由于这些管理上的特质常随着机构的老化而衰减,目前,这五个基金会都是由不可多得的人才来主事。在我离开人世时,何不让他们以明快的方式,妥善运用我所遗留的财产?

我认为将来一定会出现更多超级富豪及家族,其财富规模将超过美国现有的水平,能够在慈善组织的号召下,提供所需捐助的基金。届时,这些资助者,就可根据当时的实际需要,提供机构在运作上所需的动能,将焦点放在那时才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以寻求最佳解决之道。如此,这些机构的理念及有效性,就可在市场上接受验证。

有些基金会理应获得源源不绝的捐助,但许多社会目标已然完成者,剩余基金该如何处置,反而形成更大的问题。即使活着的人在决策上不尽理想,但在资金的分配上,也还是应该比几十年前死者的好意安排,更符合实际的需要。当然,遗嘱随时都能改写,但若要我的想法出现重大的改变,恐怕是不大可能的。

针对基金会的持股,绝不会影响伯克希尔董事会在股利、股票回购及发行新股方面的决策。我们将遵循与过去完全一致的规则:长期而言,什么行动极可能带给股东最佳成果?

在去年的股东信中,我描述过象征性的既得利益家族—即持有所有美国企业股权的所有民众,企图以违反生产原则的方式,支付给“帮手们”愈来愈高的佣金及费用,来增加投资报酬率。

这“一家人”在2006年仍在往自我毁灭的路前进。通过一些遥不可及的投资假设,私人企业的退休金计划,可以暂时将获利数字美化;而政府的退休金制度,也能将原本应增加的税负,予以延后。精算师与审计人员也在这些手法上同流合污,因为真正结果要几十年后才看得到。

让我介绍一位华尔街的好人好事代表—许洛斯。自1956年至2002年,许洛斯掌管着一个十分成功的投资合伙事业,关键在于投资者一定要赚钱,否则他不收一毛钱。

许洛斯并没有上过大学的商学院或相关专科学校,在工作上从来没有请过秘书、职员或账务人员,惟一的同仁为他的儿子—爱德文。许洛斯及爱德文从不听信什么内线消息,完全只运用一些特定统计方法。在接受1989年《杰出投资人文摘》访问时,被问道:“请问该如何归纳你们的投资法则?”爱德文的答复是:“我们只是努力买便宜的股票。”现代的投资组合理论、技术分析、总体经济学派及许多复杂的运算法,对他们来说,似乎多余了。

遵循这一不具实质风险的策略,许洛斯在他47年的合伙事业所创造出的成果,戏剧化地超越了标普500指数的同期表现。这是以投资约1000家、大多为冷门的股票所缔造出来的纪录。

我在1984年时,首次针对许洛斯的傲人记录,公开加以讨论。当时,“效率市场假说”在大多数主流商学院的投资课程中,成为中心思想。这一理论认为市场对于股价的分析,无论何时都不会出现明显误差。亦即对只运用公开信息的投资人来说,不必期待有超越股市大盘的表现(虽然运气的确能让某些人办到)。许洛斯的纪录与这一学说明显抵触。

学术界反应如何?他们不但未敞开心灵、加以思考,反而选择闭上眼睛。就我所知,提供效率市场假说这门课的商学院中,没有任何人针对许洛斯的绩效,展开研究,探讨其意义。

相反,这些学院派在传达效率市场假说意义时,态度有如讲述圣经般坚定。在财务学的讲师中,胆敢对效率市场假设提出质疑者的比例,就如同伽利略被提名为教宗的可能性一样低。

因此,有数以万计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对于所有股票每天价格的“正确性”深信不疑,故认为任何企业(亦即股票)的评估,都毫无帮助。由于年轻人的心灵都被这些错误观念所灌输,许洛斯得以持续地超越市场,这使得他的工作更轻松了。

对于许洛斯的投资者而言,也许真应该庆幸的是,他没读过商学院。

芒格和我都无比幸运,能够生在美国,在父母的良好照顾下,接受高等教育,建立乐融融的家庭,并且享受健康的生活。同时又因为具备了“商业”基因,我们获得无与伦比的财富;但在增进社会福祉的贡献上,却未必超出一般人。而且,拜许多杰出与热情同僚的协助所赐,我们能一直以无比热忱对工作乐在其中,难怪我们上班都像在跳踢踏舞一样,热闹有趣。

2007年2月28日。

董事会主席沃伦·巴菲特上。

智慧锦言。

每年,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都要写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一封信,总结在过去一年中的成败得失,主要内容包括从挑选经理、选择投资目标、评估公司到有效地使用金融信息等等,这些信涵盖面甚广,是很多投资者研究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公司不可多得的资料。

强劲的2009。

1、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

2010年2月26日,沃伦·巴菲特在一年一度的致股东信中说,2009年是他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45年历史中增长最为强劲的年头之一。以下为公开信的主要观点摘要: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全体股东:

2009年,我们公司的增加了218亿美元,每股账面价值增长19.8%。过去45年即目前管理层接管公司以来,公司股票的每股账面价值已经从19美元增长至84,487美元,年度复合增长率达到20.3%。

伯克希尔—哈撒韦最近收购美国第二大铁路运营商伯灵顿北方圣太菲铁路公司(BurlingtonNorthernSantaFe)使公司增加了至少6.5万名新股东。所有股东了解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运营、目标、约束和文化是至关重要的。我希望所有股东特别是新股东知道并理解我们遵循的经济准则。

伯克希尔—哈撒韦去年每股账面价值增长19.8%,但仍落后标普500指数的26.5%增幅,成为自1965年以来第7次跑输大盘。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伯克希尔—哈撒韦跑赢大盘的能力已大幅削弱,而且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下去。

公用事业。

伯克希尔—哈撒韦拥有中美能源控股89.5%的股份。中美能源旗下有多家公用事业公司,其中最大的几家包括:(1)YorkshireElectricityandNorthernElectric,它拥有380万终端用户,是英国第三大电力公司;(2)中美能源,它服务着72.5万电力用户,主要集中在爱荷华;(3)PacificPowerandRockyMountainPower,服务着西部六州的170万电力用户;(4)KernRiverandNorthernNaturalpipelines,通过它运输的天然气占美国用量的6%。

中美能源控股有两位了不起的管理者戴夫—索科尔(DaveSokol)和格雷格—亚伯(GregAbel)。另外,我的老友瓦尔特—斯科特(WalterScott)及其家族也持有该公司部分股权。同戴夫、格雷格和瓦尔特的十年合作让我深信,我们再找不到比他们更好的搭档了,他们是真正的梦之队。

有些让人扫兴的是,中美能源还拥有全美第二大房地产经纪公司HomeServicesofAmerica。这家公司有21个地方品牌和1.6万个代理商。尽管去年对于房屋销售而言仍是恐怖之年,但HomeServices取得了还算不错的业绩。另外,该公司还收购了一家芝加哥经纪公司,并且我们还将在合理价格水平上寻求收购其他高质量的经纪公司。

我们将继续投入巨资,不仅是为未来做准备,而且旨在使得这些业务更加环保。自我们十年前购得中美能源以来,这家公司还从没分过红。赚的钱全都投入到发展公用事业系统和满足客户需求上了。

伯克希尔—哈撒韦收购伯灵顿北方圣太菲铁路公司与我们的电力公共事业公司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两者都是向消费者、社区以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基本服务,两者都需要进行大量投资,都必须进行前瞻性规划,最后两者都需要明智的监管者提供收益的稳定性,以便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进行投资。

保险业。

我们的财产险业务一直是公司发展壮大的发动机,它为我们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并在未来的时间里继续充当这一角色。当前财产险公司帐面资产超过其有形资产净额155亿美元。当然,通过我下面对财产险领域经济模式特点的解释可以了解到,这些公司的价值要远远超过其帐面价值。

保险公司运营模式的突出特点即预先收取保险费用而滞后支付客户索赔。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如一些企业工人的事故赔偿,滞后期甚至能够达到几十年之久。这种当前筹集资金而滞后支付的模式使得我们能够得以持有大量资金,我们称之为“流动资本”。尽管这部分资本最终将会流向客户,但同时,我们能够利用这部分资本进行投资并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带来利润。尽管不断有保单及索赔被建立,但我们所持有的流动资金受保险交易量的保障仍能基本保持稳定。因此,随着业务增长,我们的流动资金也会越来越多。

如果公司收取的保险费用超过了最终赔偿及运营费用支出总额,那么我们除流动资金的投资收入外还获得了承保盈利收入。这种组合为我们提供了免费使用投资资本的机会,更有利的是,我们甚至还因为持有这部分资金而获得了费用。当然,这一理想结果也产生了强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使得近几年大部分时间里财产险行业整体在以亏损局面运营。事实上,这种亏损是整个行业为其所持有的流动资金支付的费用。并且,通常这一成本并不高。当然,不可避免在某些灾难年中,保险业损失的成本会超过其流动资金带来的收入。

同类推荐
  •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1912-1928:文武北洋·枭雄篇

    1912-1928:文武北洋·枭雄篇

    本书以人物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实地探访历史遗迹,爬梳史料,带着温情与敬意亲近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等北洋时期代表人物,追述他们在晚清民国大变革时代中的升降沉浮,以崭新的视角,生动的笔触,还原了北洋时代的风貌,颠覆了人们对北洋的既有认识,呈现出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间的政治生态、人物风采。
  • 瓦特

    瓦特

    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京剧奇葩四大名旦

    京剧奇葩四大名旦

    徐城北任公明耀是我的前辈,为任公这本书写第一篇序的马老少波,更是我的前辈。有马老的序在前“开路”,应说一切都已尽善尽美。为此,我曾坚辞数次,然而任公不许,一定要我写一写我对于四大名旦的看法。余生也晚,只在五十年代的中后期,看过梅、尚、荀三位很少的几场戏。即使如此,也还约略感受到京剧盛期中的那种峥嵘气象。当时的我,并来因此形成进入梨园工作的打算,但却萌生了去“做”一番传统文化事业的决心。“文革”之后,我调入中国京剧院,最初只想当一名好编剧。但事与愿违,“承包风”把国家剧院的正常生产秩序刮得七零八散。
  • 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

    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

    本书是当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的自述文集。包括“百岁口述传记”、“记忆的碎片”、“回顾语言学界往事”、“我和语文现代化”等几部分,自述性质的序言、后记、谈话等也都一一辑录,酌情编入。本书系周有光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
热门推荐
  • 驸马神神秘秘

    驸马神神秘秘

    魂穿的雪千酒,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受宠的公主殿下,同时还有了一位驸马。雪千酒:“???”她直接成了个有夫之妇了?只是这驸马看起来神神秘秘的……
  • 超级系统之怪兽商店

    超级系统之怪兽商店

    我叫叶雨,领着一群怪兽来创业。知道什么叫霸气吗,看看咱的搬运工。怎么,你说你也有?你的搬运工也是100吨负重一秒跑完马拉松吗?知道什么叫效率吗,看看咱的装配工。怎么,你说你也有?你的装配工也有上万只手一秒装十车吗?同行们不用担心,我只喜欢互利共赢,从不搞恶意竞争。什么,你说可惜不能做同行?不要担心,不论你从事什么行业,总会有机会和你合作滴……
  • 暴力神探:夏洛克

    暴力神探:夏洛克

    19世纪9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时,英国的犯罪率居高不下,正当英国政治管理者为此头疼不已时,在伦敦街头蹦出这么一个传奇人物,他叼着烟斗,披着大衣,他四肢发达,头脑复杂,他所到之处一片狼藉,他盯上的人非死即伤,他打过的人比你爷爷走过的桥还多,他的名声传遍伦敦街头巷尾,他被誉为罪犯的克星。他叫:夏洛克·斯坦森
  • 圣骨戒

    圣骨戒

    修圣佛之心,夺天地之骨!美术学院的高材生沈冲,穿越到了异界……他却惊奇的发现,来自万古的种种谜团,都跟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族岌岌可危,自身谜团重重!为了拯救亲人,为了查明真相,他苦修道法、屡炼灵丹!且看他如何遍寻天下,将六块圣骨全部收入囊中,又能否得偿所愿,将五大护法一一征服?悲乐之巅写年华!弹指登峰笑天下!一切精彩,尽在《圣骨戒》!
  • 穿越后与你相遇

    穿越后与你相遇

    月光,梨花树下他望着她姣好的面容,脑中一片空白,怀中的人渐渐变得透明,淡淡的笑颜化成无尽的叹息,最终幻成羽翼散去。对不起,不能陪你去看北国的星星了对不起你窗前的落叶再也不能清理干净了对不起,说好要教你狗刨式的泳姿,看来是没机会了……对不起,欠了你一辈子…………对不起………………我们还会再见吧?
  • 陌路天才

    陌路天才

    楼家天才?玄城城主?雪域女王?这个灵力磅礴,丹药随手炼,百兽随意唤,灵器随便得的绝美女子,身份就这么简单?千年前的仙魔大战,与她又有什么关联?敬请期待!
  • 青莲思瑶1

    青莲思瑶1

    这是在讲述一个穿越的故事,它在说…………
  • 逆天作弊器之超级杀神

    逆天作弊器之超级杀神

    当我翻开杀神录的那一刻,我知道,我拥有了一本逆天的功法。干掉第十个本神境强者,那庞大的经验值,终于让我再度突破。我沉浸在杀戮当中,诱人的经验,促使我收割着一条条的生命。浓浓的血腥弥漫四周,染红我的面庞,浸入我的双眼。他们眼中的惊骇与恐惧,让我有种宣泄般的快感。我不会停顿,我要让他们崩溃。他们的生命,将成为我踏足巅峰的跳板。吾从天地而来,遵循杀神意念:以吾之力,屠戮天下!
  • 黑化女神主神大人宠上天

    黑化女神主神大人宠上天

    (系统文甜宠文绝对苏炸天)…………
  • 无处说相思

    无处说相思

    一万岁时,互不相识的小阿舟和小从之因师父的赌约被扔进三界九州刷宝,两人就此结缘,开始了啼笑皆非的种草捉虫的日子。两万零九千七百岁时,阿舟和从之所属妖冢外有仙界蛊惑妖心,内有争斗纷纷不休,曾经轻松快乐的日子一去不返,阿爹去世,阿姐昏迷,阿舟也不再是曾经的阿舟,一夕全变。但是,幸好她还有从之,两人相互依靠相互扶持,共同守护妖冢结界,不离不弃。三万岁时,当赤裸裸的内斗真相揭穿时,阿舟和从之就此彻底对立,她如何能无愧地面对旧日好友,曾经的心上之人。她只能说,造化弄人,不怨天不怨地,更不怨从之。或许,是她的错,她的存在,就是一个笑话。千疮百孔时,她依然不舍得怨恨他,他始终都是她心底那个明媚开朗的少年。灵消魄散时,阿舟脑海里只荡悠悠翻来覆去地重复着一个声音,“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